思想政治感悟

时间:2024-08-15 08:57:06 感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思想政治感悟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对某些事或人产生一些触动,想法有时候一闪而过,不如写一篇感悟的文章,及时的记录下来。不过,是不是不太会写感悟?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思想政治感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思想政治感悟

思想政治感悟1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直接、重大的影响。

  一、利用情感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

  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之一。政治课教学有知识的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发挥情感体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以看出,关注情感体验的教学要比单纯的知识传授更富有活力,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情感,思维、理解、记忆等认知机能都会受到压抑阻碍。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早就强调:“不存在没有热情的智力,也不存在没有智力的热情”。所以,在政治课堂中,能够融入愉快的情感体验,以情动人,知识目标就能在“感动”中得以顺利实现;反之,缺乏情感会减弱学生的学习热情,使知识目标的实现变得困难。在政治课教学中,就应该充分利用情感的动力和催化作用,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从而提高学生智力,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积极的情感是兴趣浓厚的催化剂。情感积极,能够促进兴趣的深刻性,使学生变得全神贯注,主动克服多种记忆障碍,提高学习效率。情感积极,还能够保持兴趣的稳定性,使人们的记忆巩固持久。爱因斯坦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超过责任感。”这些话不仅揭示了兴趣与情感的关系,而且也说明了教学中重视情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让学生愉快地进入最佳的学习和思维状态,教师在进行知识教学的同时,用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带动、引领学生的情感,准确地揣摩学生内心世界,可以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领会、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三、利用情感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就是要教育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拥护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标和落脚点。政治课教学中,利用情感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党和社会主义的情感;能够培养学生为实现共产主义而献身的高尚情感。如在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时,我不仅列举了大量的新旧中国、中美两国不同时期的事实材料、图表进行论证,图片展示给学生看,而且还播放了《建党大业》、《建国大业》和《三大战役》的片段,这深深地感染着学生,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认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使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水平得以提高。

  情感体验对政治课教学有重要的作用,实施情感教学关键是以情动情,以情换情。在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善于创设情感教育的.情境。情感教学要根据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主动创设一定情景,以此诱导学生积极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针对授课内容,有的放矢地去选取具体的方式,而不能随意选用。否则,会适得其反。如在讲授《政治生活》知识时,可采用模拟听证会、模拟人代会和模拟城管执法等活动;在进行《生活与哲学》原理讲解时,教师可以深入浅出,以故事导入,使学生在诙谐幽默的故事中领悟出哲学原理的内涵,从而把趣味性和哲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发挥多媒体电教手段的作用,如图片展示、诗歌朗诵、歌曲的聆听、名言警句的引用等都能创造出激发学生学习的情境。这些情景化活动,能引导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从而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和大胆的联想,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思想政治感悟2

  思想政治其实就是来源于生活的一门学科,它总结实践中的真知,从生活需要入手,传播高尚品质,发扬优秀精神。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过去的教学中,老师偏向于给学生讲授书本上的知识,导致在很多人看来,学习政治就是需要通过大量的背诵,这样致使思想政治课太过死板,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学模式亟须改变,老师应该注重政治与生活的联系,既然它源于生活,那么也可通过生活实际进行授课,使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意义。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取材于现实生活

  对于思想政治课而言,老师的授课内容非常重要,不能仅仅依赖课本。既然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那么教学内容就应该取材于现实生活。例如,如果老师要教学生知道奉献、付出的意义,那么可以借助于“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这个栏目,通过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让学生知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如果要教学生知道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以及我们党的政策方针等,可以借助于最近召开的一些会议,类似于“两会”等,从这些会议内容中了解政治知识。取材于现实生活,丰富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授课内容,使政治教育生活化。

  二、通过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形成思想品德

  初中思想政治课,最大的意义还是在于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一个人品质的高尚,不是靠别人的劝说,而是靠自己对事物的感悟。这就是说,老师要想培养初中生具有崇高的.思想品德,就要让他们多对生活体验感悟,从中得到自己内心的答案。例如,老师要想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可以通过以前的“小月月事件”,让学生对这件事深刻思考,如果自己是当时的路人会怎么做。通过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形成的思想品德,才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这样的授课方式,才能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价值。

  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对初中思想政治课进行教学,可以改善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枯燥无味,让学生爱上政治课。老师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教学内容要取材于现实生活,并且要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形成思想品德。如此,采用具体措施,发挥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最大有效性,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思想政治感悟3

  心理学对“悟”的一般解释是:“悟”是豁然明朗的一瞬感受,是思维思索到一定高度的质的飞跃。而苏联心理学家卢柯则认为“悟”是“一种逻辑中断和思维上的飞跃。”“领悟”是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巧妙结合、对立统一的过程。朱熹的“一旦豁然贯通”的说法,便含有“顿悟”的意思。可见“悟”是瞬间突然明白的感受。“领悟”却要经一个思索过程而后达到“悟”。那么,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悟性呢?

  一、领悟教学法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功能

  课堂教学中,有些学生常常会发出“噢,明白了”的感叹,应当说这是学生苦苦思索后的结果,是他们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愉快体验,也就是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领悟。教师在教学中,应珍惜学生的这种体验。因为它不但给学生带来愉悦感,而且形成内报偿动力,使学生的求知欲更旺盛。同时,学生由领悟而获得的知识,往往是他们真正理解了的`知识。这些知识不同于机械学习而获得的知识,机械学习获得的知识,一般仍然游离于原知识结构之外,不能成为获取新知识的基础,时间一久便容易遗忘。领悟而得到的知识,是与原知识结构中相应部分产生同化后,变成为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并使原知识结构产生扩大或改组,从而具有获取新知识的更大的磁力,成为学生自学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教学的最终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努力增强和发展学生的领悟能力。那么,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如何促进学生思维飞跃,提高学生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呢?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认为,这方面的方法很多,且富有灵活性、机智性,有时往往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小小的暗示都有可能使学生产生领悟,真可谓其妙无穷。

  二、领悟教学法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一)设置情景,定向领悟。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创设多种教学情景,通过文字材料、故事、笑话、音乐、漫画、表演小品、电影故事、现代电教多媒体等手段,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中,在心理上营造一种由此而发出来的主观情境。但在创设情景时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由静态到动态,变平面为立体,从不同角度或更深层次提出要求,让学生按要求分析经济、政治、哲学问题,借助情景使之成为新问题的“停靠点”,并对照思索产生定向领悟,即思维由已知目标而定向。促使学生形成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思想政治感悟4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要坚持这个原则,首先必须全面理解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应当说,掌握理论是联系实际的基础,因此,必须先学好理论,提高理论修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较好地分析当今社会纷繁复杂的经济、政治和其他社会现象;同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因为理论若脱离实际,势必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教学中就会把思想政治课讲成纯理论条条,变成是“空洞的说教”。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很好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关键在于寻找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即考虑“实际是什么?有哪些?如何联系?”的问题。当今世界瞬息万变,实际存在的问题包罗万象,无可胜数,如果信手拈来,势必会浪费时间与精力,因而,科学寻找“结合点”,选择实际问题极为重要。我想,教师选择的“点”应是学生熟悉的、贴近生活的,是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重大社会实际和学生中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并有目的、有重点的分析说明,这样,教学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才能确保让学生感兴趣。紧扣社会问题与学生现实实际的“生活化”教学,既能促使课堂教学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看得见、感受得到,从而轻松地把那些抽象的理论加以理解掌握,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觉悟。然而,初中思想政治教学长期采用的“课堂+课外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束缚。要想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就需要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华尔特科勒斯涅克说:“兴趣可以看成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正像兴趣是过去学习的产物一样,兴趣也是今后学习的手段。”新课标也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学习的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当学生对思想政治这门课产生强烈的兴趣时,他们就会愿意学、主动学。所以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就一定要解决学生的兴趣问题。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政治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改变初中政治科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当务之急是要求政治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因此它要求教师在知识的储备上已不能仅仅满足于“一桶水”或“一井水”,而应是“一条川流不息的溪河”,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学科知识整合、学科知识与生活的整合,然后转化为指导能力。研究性学习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完成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作为政治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完善自己。

  首先,应全面提升知识培养、拓宽知识面。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目往往涉及到课内外、校内外,内容丰富,范围极广,因而教师有限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优势就在于有丰富的人生经历,看问题有一定的深度,但如果面对一个连教师自己都不了解的课题,无异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并且研究性学习的时间毕竟有限,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也是很难的。因此,作为新形势下的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以自身学科的特点出发,树立经常学习、终身学习的观点,不但要学习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广泛涉猎其它稳中有知识,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和交叉性,全面提升知识素养,拓宽知识面,成为“T”字型人才,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开展研究性学习。

思想政治感悟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感悟实训是教育者利用特设的教育场景,通过精心设计的游戏活动、实践训练,启发受教育者独立思考,感悟道理,从而确立正确的思想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感悟实训的特点

  1、感悟实训符合学生心理发展实际。传统的德育方法和我们日常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一般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追求科学理论体系的完整,为学生以后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然而,正是由于这种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知识的完整性,却因为学生实际生活经验体验的不足和教学时间的有限,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取得所预期的效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感悟实训教育则是借助学生在平时课堂教学理解书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心理发展和生活体验的实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感悟实训系列活动,在他们感到新颖活泼、趣味盎然的同时,又受到了情感意志、品德行为方面的教育。

  2、感悟实训注重利用情景感悟道理。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施加给受教育者的外部影响,必须符合学生的思想认知发展的实际需求,能够在学生内心深处引起他们情感的共鸣,引发他们的深人思考,使他们在无意识中受到教育。在传统的德育方法中也有创设情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陶冶法,但是这种方法在使用时或者由于条件所限难以创设,或者由于难度所限不愿创设,或者由于负面因素不易控制而效果不佳等各种因素,能够真正做到陶冶教育的寥寥无几。而感悟实训则是在所创造的实训场景中可以得到充分的情景感悟,使学生在参与活动和接受教育的同时,能够主动自觉的和自己的思想认识、实际生活相联系,在认知上提高、情感上升华、理性上感悟、行为上欲试。教师引导学生的探究思考是从基本知识点的认知开始,最后再归结到学生内心深处的心灵感悟上。

  3、感悟实训能够实现效能教育。传统的德育方法以言语、情景、锻炼为类别,分为若干具体形式,但在特定的时限内,只能以一种方法为主,完成某种教学任务。要对学生完成一种行为训练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以至于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而感悟实训依据效能教育的理念,以培养能力为核心,提高效率为标志,达到效果为目的,借助于创设的实训平台,实现了从情景创设、启发思考、道理感悟到行为训练的一个完整过程,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育效果,这是一般的德育形式难以比拟的。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感悟实训的理论依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感悟实训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陶冶道德情感、提高品德行为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形成学生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过程,学生的思想政治品质,主要由理性认知、思想情感、品德行为等要素组成,认知是基础,情感是动力,行为是目的。通过感悟实训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公民道德规范知识和相关法律常识开始,陶冶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精神和新时期公民的责任感、自豪感,激发他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信心、决心和动力,最后通过平台感悟实训,培养他们的思想政治行为能力和思想政治品质,把学生逐步塑造成为祖国和人民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感悟实训符合学生心理发展实际,能够促进学生对教育影响的认同。人的思想政治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外部的教育影响,但外部的教育影响只有被主体内在心理的认同才能发挥作用。这种主体内在的心理认同就是受教育者对当前思想政治的要求与现有思想政治水平之间的矛盾的积极转化。在感悟实训教育过程中,教育主题的提出,场景气氛的设置,活动游戏的编排,感悟启示的人耳等无不和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实际水平相适应,使他们由衷地感到真实可信,并乐于接受和积极参与。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感悟实训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活动交往培养行为品质。人的思想观念不是主观自生的,是在积极的活动与交往中、在形成社会实际关系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学生是积极的活动者,在学校里从事着各种各样的活动,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包括思想政治关系,形成一定的思想认识,产生一定的道德情感,培养一定的行为能力。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感悟实训的基本要求

  1、理性认知和行为训练相结合。这就是要求在对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时既要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又要重视行为训练;既要进行做人做事的教育,又要训练学生的行为习惯,把理论与实际、认识与行为统一起来。教师在引导学生认知时要注意全面把握学习内容,重点明确、经典突出;在进行行为训练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目的明确,有的放矢;认知和训练的内容既要有连续性、又要有开放性,力求做到详略得当,学练结合。

  2、活动实训与道理感悟相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感悟实训就是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际训练进行思想感悟,让学生明确做人处世的道理。学生在明确了做人处世的道理后,又会进一步增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自觉性、主动性,二者相得益彰。教师在利用所创设的特定场景进行活动训练时,要注意增强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和升华,让学生在内心深处对做人处世的道理得到认同和领悟,为学生心理内部矛盾转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强他们良好的品质意识和行为能力。训练过程要尽量做到认知、训练、体验、感悟的有机结合。

【思想政治感悟】相关文章:

思想政治表现评语04-01

初中思想政治说课稿01-31

思想政治表现鉴定01-06

【精品】思想政治笔记11-11

思想政治建设方案07-04

《思想政治》的教学反思09-17

思想政治方面个人总结03-13

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评语04-13

思想政治考试试题04-27

学生思想政治表现评语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