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实践活动方案(通用13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社区服务实践活动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社区服务实践活动方案 1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高中学生的必修程,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三方面内容,共2个必修学分。为更好地组织学生假期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现要求如下:
一、社会实践
1、社会实践三年共6学分,每学年一周时间。时间达到一周及以上,并有相应证明材料者给予学分认定;时间不足一周或没有相应证明材料的不予以学分认定;对弄虚作假者,取消学分认定资格及重修资格。
2、学生三至十人为一组选择一个研究题,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调查、采访、参观、研究等实践活动,本假期时间不少于个工作日。
二、社区服务
1、高中三年,学生不少于10个工作日社区服务,得2学分,本假期不小于个工作日。
2、学生自主选择活动方式,包括志愿者服务类和义务劳动等。例如:在学校、社区、医院、敬老院(如谈话、表演、劳动等)或其他单位,以志愿者活动形式开展。
三、填写《学生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写实记录及考核登记表》
请学生自行到学校网站或邮箱下载登记表,按照要求填写完整。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分别装订,一律侧装订。小组活动应在放假前做好计划,指导教师签字。
学校网站地址:
邮箱地址:
密码:
此表将装入学生个人成长档案袋并带入高校,提醒学生务必重视。
四、每人完成一份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报告(打印、手写均可),与登记表同时上交。
以上材料以级部为单位收齐,于开学后2周内交学生处认定,完成后由级部归档保存。
五、实践活动安全第一,量力而行,尽量争取与指导教师一起活动。
具体项目有:
1、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
2、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竞赛;
3、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比赛;
4、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
社区服务实践活动方案 2
一、活动目的:
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为促进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并提高学生社会交往、组织管理、分析思考、实践创新能力,结合我校实际,开展学生社区服务活动,拓展学校素质教育领域。
通过社区服务活动,使得我校德育工作开展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更具有教育性,培养学生热心为学校,为同学服务的精神,引导队员能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做一件好事开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活动主体:
全体六年级学生。
三、活动时间:
20xx年3月8日至6月13日。
四、活动形式和要求:
1、各班级分成若干活动小队,选出队长,走进学校、社区,开展社区服务活动。活动时间量为平均1小时/周/人。
2、各活动小队的队长带领队员密切合作,自主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有意识地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队长,负责本队学生参加活动的分工和考评记载。公益小队队员根据活动情况如实地填写好活动评分表,不得弄虚作假。
3、以学生活动小队为单位,由学生干部自主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
五、活动内容:
1、宣传发动,举行一次“服务社区,公益劳动”为主题的动员课。
2、将学生按个人意向和具体情况确定活动的内容,主要分为家政服务、公共区域劳动、绿化保护、环境卫生、社会宣传等方面,定期开展活动。
3、组织“志愿者”到学校门口维护交通秩序、上下学纪律。
4、组织六年级部学生,在老师的监护下,走进街头、社区清除垃圾广告,消除不规范的语言文字等。
5、公益小队队员巡视校园各区域的卫生的保持情况,维持好课间学生纪律,指引学生停放单车,自觉为学校、为同学做好事,做实事(如:自觉去捡校园里、校道及草坪垃圾;制止并教育违反纪律的同学;上课前和放学后派学生看管垃圾池;修理公物;打扫厕所;帮助低年级同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等。
六、活动效果:
(一)、服务社区
通过服务社区的活动,使学生熟悉社区在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特点,继而萌生亲切感、自豪感,并懂得爱惜、保护它们;使学生经常留意社区中人们关注、谈论的问题,并能学会综合而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加以解决,从而掌握基本的服务社区的本领,形成建立良好生活环境的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服务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二)、走进社会
通过进入社会情境,接触社会现实,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等途径,使学生理解社会基本运作方式、人类生活的基本活动,积累社会生活经验;理解社会规范的意义,并能自觉遵守、维护社会规范与公德;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增进法制观念、民主意识;在实践中发展社会参与能力,形成参与意识和较强的公民意识。通过观察、考察和探究,懂得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形成正确的科学观。通过接触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懂得理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三)、珍惜环境
通过和自然的接触,领悟自然的神奇与博大,懂得欣赏自然的美,对自然充满热爱之情。通过观察、考察身边的环境,领悟到自己的生活与环境息息相关,加深珍惜环境的情感。通过保护环境的活动,懂得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各种影响,熟悉环境保护的常识,掌握基本的`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环保中的一些问题,自觉地从身边小事开始,关注周围、社区、国家乃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并养成随时随地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
(四)、关爱他人
通过和他人的接触、交流,学会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职业情况,懂得尊重人、体谅人。通过体验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懂得他人和社会群体在个人生存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体验关怀的温暖,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通过与人交往、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经常留意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自觉而乐意地为他们服务,掌握志愿服务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对他人富有爱心,使学生在与那些由于他们的帮助而从中获益的人的接触中,获得深刻体验、感受和满足。
(五)、善待自己
通过各种活动感悟生命的奥秘、意义与价值。发现自己的优点与弱点,知道如何发挥优势、弥补短处。能够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用适当的方法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进一步适应各种社会角色,正确理解个人价值。通过各种锻炼活动,掌握安全生活的常识,能够在危难中自救与求救,养成对自己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懂得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能够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愿意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努力。
七、活动小结:
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是近年来各地新兴的一项公益事业,要做好这项工作,学校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营造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建立并完善进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向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发展,从而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学校广泛发动,壮大社区志愿服务力量,提高社区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健全机制,为社区志愿服务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社区服务实践活动方案 3
一、适用年龄
小学高年级
二、活动目的
(1)激励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从小树立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意识。
(2)让学生了解社区,学会交往与合作,遵守社会规范与公德。
(3)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区服务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公民责任感及创新精神。
三、活动准备
(1)调查了解本社区的现状,熟悉周边环境和物产特色等。
(2)亲身体验社区活动。
(3)留心观察社区的变化,领悟环境对人的影响,访问社区的相关人员,收集本社区的资料。
(4)请社区劳模、交警、名人作专题讲座。
四、活动过程
1.走进社区,了解情况
(1)到学校周边社区,从了解社区的一条街道、一个市场、一个特困户等入手,找准服务对象,确定服务项目。
(2)分小组搜集本社区古建筑、风景点、民俗风情及文化等资料,学会分类整理,写文宣传。
(3)请社区内的一个民警、一个环卫工人、一个志愿者、一位劳模到学校来作专题报告。
(4)收集环境保护常识及有关良好生活习惯、安全生活的常识资料,在全班交流。
2.积极行动,主动参与
(1)结合少先队班会等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服务社区”活动。
上门服务小组:与社区管理人员联系,了解到社区孤寡老人的姓名、地点后,主动定期上门帮助擦擦洗洗,整理房间。把平时积攒的零用钱买些礼物,过年过节去慰问,使老人感到真切的亲情。
美化环境小组:以小记者的身份,对社区做得好的地方进行表扬,发流动红旗;对还有待改进的地方进行宣传。用小学生喜欢的'方式如实地拍照、写板报、调查报告及开展植树、洗栏杆等美化社区,改变社区的面貌。
宣传文明小组: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协助宣传文明卫生公约,优化区内环境,清理暴露垃圾,到垃圾倾倒点站岗等。另一方面劝家长不信歪教,开展健康文体活动,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广泛使用文明用语,使大家在和谐的氛围里生活,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宣传科普小组:创造性地发扬雷锋精神,把课堂拓展到社区,让学生走向社会,参与实践。如宣传处理垃圾办法,回收分类垃圾,设立交通标志,出营养食品板报专刊。让学生精心设计与生活实际结合密切的科技制作——“自动拧水器”“出水的奇妙拖把”等为大家服务。
(2)在“新世纪,我能行”的号召下,到社区体验生活,感悟人生价值。
一是学会理财。双休日到社区大超市调查商品价格情况,了解商品的真假,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宣传自选商品的优越性,介绍产品的功能。帮助学生从小合理理财,节约开支,省钱办实事。
二是排练节目。利用节日庆祝活动,上街宣传党的政策、安全生活常识、卫生习惯、健康的风尚等,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与人格品质。
三是参观访问。参观社区内的公园、革命教育基地,博物馆、工厂等。了解历史变迁及相关人员的经历,激发学生从我做起,立志长成建设社区、建设家乡的有用人才。
四是现场调查。组织学生到现场了解社区资源状况,如一个地方剧种、一项手工艺品等,了解社区的过去和现在的变化,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培养学生自主求知、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生产劳动、环境保护等教育的好课堂。
五是模拟角色。由学生自主选择岗位,创设某种情景,让他们身临其境体验生活,如当一天售票员、当一次环卫工人、擦一双皮鞋、当一刻交警、当一天校长、当一小时礼仪小姐等,从不同角色中去体会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了解紧急情况下自助自救的方法,使学生逐步形成自尊、自主、自强的自我意识和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公民道德意识。
(3)举行“义演义唱义卖”活动,用双手创造财富。有些学生用废品精心制作小玩具、手工艺品;有些学生利用自己的歌舞表演节目,上街义演,把这些捐资救助残疾儿童、贫困学生、帮助孤寡老人和各项公益活动。教育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树立为您服务的思想。
(4)进行长期的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成立环保小组,定期到社区出环保主题板报,走上街头、社区分发宣传标语,提倡每个家庭种植盆景,绿化阳台,节约用水,不用有害的洗涤用品,购买物品要用环保袋,杜绝一次性餐盒、筷子。考察本地的环境现状,议一议小河为什么会被污染了,想一想有何良策制止这些污染;举行地球环境现状图片展,收集环保知识编成小报;请气象专家讲课等等,使社区每个成员意识到环保的重要,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3.活动总结,完善意识
(1)讨论交流实践活动的体会,由各组长带领各组员活动,每次活动之后汇报活动内容,交流自己的体会,讨论下一次活动的方案设想。
(2)评出最佳服务能手。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建立《社区服务实践卡》,登记每次活动的目的、要求、内容、效果和服务实践活动中最能干、表现最佳的同学名单。
(3)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成果展示,把每次活动后的照片、调查结果、表扬信、“最佳能手”的相片进行展览,在学校广播站投稿进行表扬,写报道进行宣传,进而构建社区服务实践活动的体系,完善学生服务社区意识。把学校教育延伸到更大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关心社会,改变社区,使社区更加美好。
社区服务实践活动方案 4
一、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2.工作小组
组长:
成员:
二、实施过程
1.班主任培训:召开班主任大会,培训社区服务活动的有关内容,安排工作;
2.学生培训:班主任按培训内容向高一各班学生宣读社区服务活动方案的书写和实施要求;
3.学生准备:学生自愿组队,组长负责到班主任处领取有关材料,书写社区服务活动方案并填写《社区服务登记表》;
4.活动实施:学生在春节寒假期间进行活动实施,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负责学生过程指导及安全;
5.开学后一周内上交完整活动方案和登记表到班主任处,班主任填写活动意见上交德育处;德育处填写学校意见并存档;
三、安排
时间:20xx春寒假期间;
时长:5天
地点:学生所在社区和乡镇;
人员:小组形式(3-6人)或单独完成;
四、活动项目推荐:
拟定活动方案:由教师、学生、社区机构相关人士共同拟定计划,内容包括:服务(实践)活动主题,服务(实践)活动目标,服务(实践)活动的时间、地点及对象,执行步骤与进度,分工情况,经费预算,预期成果,评估方式,相关人员的'责任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等其他附件。如有必要,学校还可制订书面的服务(实践)活动指南。
社区服务实践活动方案 5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为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的实施,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经学校研究,指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和实施的必修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别是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活动时,应结合学生及当地实际,根据课程原则,科学确定本课程的内容总体框架,在此框架下实施相关的主题活动内容,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达成预期目标。
二、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教研室,组织指定活动方案和阶段性实施计划,协调与家长、社区等有关部门机构的关系,领导活动的具体实施及学生活动的评价、考核、学分认定等工作,确保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
主 任:
副主任:
成 员:
三、实施目标
我校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的主题是“走进生活,服务邹平,面向未来,促进发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意识、服务意识、主体意识、合作意识,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主要通过工农业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劳动教育、法制教育,培养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吃苦耐劳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达到以下目标:
1.使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关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2.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3.使学生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的体验。
4.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主要通过学生在本社区的集体或个人形式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为社区的建议和发展服务,进行社会责任意识、助人为乐精神的教育,达到以下目标:
1.使学生关心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主动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形成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2.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3.使学生学会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提高善于沟通的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
4.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实施原则
1、综合性:强调跨学科、跨领域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重视知识、经验和技能的'综合运用。
2、实践性:强调体验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亲身感受和直接经验,并养成实践意识,形成为终身学习,获得生存能力的综合实践能力。
3、活动性:强调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活动作为教育的载体,开展丰富多彩、形成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努力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
4、开放性:强调“开放”,努力做到教育时空的开放,组织形式的开放,教学要求与内容的开放,教育资源与教师队伍的开放,教育管理和教育评估的开放。
5、自主性:强调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设计,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自主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能力。
五、活动评价
1、评价原则:一是注重学生参与原则,二是关注学生过程体验原则,三是综合而全面原则,四是激励学生原则。
2、评价内容:一是参与活动的学时量与态度,二是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三是知识、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五是活动的收获与成果。
3、评价形式:一是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二是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三是对书面材料或考试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四是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
六、教学内容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包括社会各行各业的体验性活动,内容包括:国防教育、校内自我服务性劳动、校外学工学农劳动、社会实践基地参观考察活动及其他社团实践活动等。学校积极创设条件,整合校内外资源,协调设立多个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学校积极组建各类社团,多种渠道为学生打建开展实践活动的平台。
社会实践活动由学校统一组织,根据需要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的,每组不少于5人。每学年总数不少于1周,三年不少于3周。活动后及时记录《邹平一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国防教育、校内自我服务性活动、社会实践基地参观考察等班级统一记录,德育处确认;社团活动、学工学农、社会调查等小组活动,由活动小组记录,相关社团指导教师、家长、社区等签字盖章,德育处确认。活动记录及时上报,一学年统计一次。
社区服务实践活动方案 6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诚信教育,完善诚信机制,解决突出问题,广泛动员、全员参与、全方位创建,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效应,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
二、总体要求
抓教育,树立诚信意识;立规范,建立诚信机制;攻重点,整治突出问题;推典型,营造诚信氛围。
三、工作内容
1、在党政机关开展树立“公仆”形象活动。党政机关要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以诚信办事、诚信服务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要继续深入开展创文明机关、做人民满意公务员、争当人民好公仆等活动,不断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水平和业务能力。对直接服务群众的行业主管部门和执法部门,要推广公式制、首问负责制等工作制度,增加工作透明度。
2、在服务行业开展树立“窗口”形象活动。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行业,要从解决“服务功能、服务态度、服务作风、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入手,全面推广规范化服务,制定出适合自身工作特点、简明具体、易于操作、便于考核的规范化服务标准和保证措施,落实到每个服务企业和每个服务人员。要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增加服务透明度,真正做到诚信经营、文明经营。
3、在各社区中开展“爱家乡、讲公德、做好市民”活动。继续发挥具有南岗特色的“百姓公德宣讲团”的宣教作用,扩宣讲团员数量、提高宣讲活动质量,达到百人百常以诚信教育为核心,通过用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达到居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充分利用市民学校、社区党校、文化活动站、志愿者活动站、科普基地、传统教育基地等活动阵地作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宣讲进学校、进家庭、进庭院、进社区、进企业、进村屯活动,在全社会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4、在中小学校开展做诚实的好孩子、做讲信誉的小公民”专题活动。通过召开主题班团队会和思品课、课等形式,对中小学生进行系统“诚信”教育,使孩子们从小养成讲诚信的良好习惯。此外学校的每项工作都要注重诚信,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空间。
5、开展创建宣化诚信一条街活动。以宣化街创建诚信一条街活动为牵动,推动城区商务诚信建设。在全区商服企业广泛开展争创“货真价实满意店”的基础上,配合汽配城建设,开展诚信一条街创建活动。通过活动,在业户中倡导诚实经商、文明经商、以德兴商的现代商业理念,增强依法经商、诚实守信的意识。
6、在摊区中开展文明摊区创建活动。以5个摊区为示范点,在全区23个摊区广泛开展文明摊区创建活动。各摊区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引导业户诚信为本、文明经商。在业户中开展争当文明业户活动,不断扩文明业户数量,形成守法经营、诚信光荣的舆论氛围。
7、在村屯开展争创“诚信户”活动。各乡镇、村屯要结合星级文明户评选,重点开展争创“诚信户”活动。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评选标准,广泛发动群众,在广村民中积极营造争创“诚信户”的社会氛围,形成当“诚信户”光荣的乡村风尚。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这项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是南岗区提高国家级文明城区建设水平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树新世纪哈尔滨人形象的重要内容,全区一定要把此项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各地区、各单位、各部门要制定切实的推进措施,把工作落到实处。
2、选准载体。在推进工作中,要注重选择行之有效的工作载体,把创建学习型组织作为推进这项系列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精心设计活动方案,组织活动内容,使活动富有成效。
3、培养典型。在工作中要做好信息的沟通、馈和典型培养工作,通过典型的总结培养,积累工作经验,从而把此项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社区服务实践活动方案 7
一、指导思想
以“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国家“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为依据,以“五爱”为基本要求,坚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发社区德育资源,努力构建齐抓共管、立体开放的社区道德建设的教育管理体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达到“社会育人”和“育社会人”目的。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识,在社会实践中成为文明的小主人,生活的小主人,健康的小主人,劳动的小主人,学习的小主人。
二、具体措施
1、开展美化社区活动,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组织各种志愿服务小队,行走穿梭于街头巷尾,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擦窗、绿化、清洁、除白色垃圾等等。让学生认识到这是我们的社区,这是我们的家庭,这是我们应该爱护的地方,增强环保意识。
2、开展社区互动弘美德活动,让孩子们孝敬长辈,关心他人。定期组织学校到敬老院、社区慰问孤寡老人,要求每个班级都能与孤老结对,学生们定期上门慰问,着打扫,陪着聊天。
3、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学校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条件,开设活动场所,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在寒暑假、节假日开放电脑房、图书阅览室、体育场,配备专职辅导教师进行管理和辅导。
4、学校与社区员会结对子,同时要求各班制定详细的社区活动计划,并定期与街道负责人联系,组织志愿者到结对社区报到,参加为民服务小队,一起进入社区走上街道,配合社区干部开展各类文艺宣传活动、劳动服务活动。
5、聘请、交警队、综合治理办公室的同志,来校做专题讲座。
6、为创设良好的学校周边环境,要与学校所在社区员有关负责人交涉,并得到全体家长员会成员的支持,保障学生安全上学、放学。
7、发挥社区优势,建立多种类型的小阵地。社区中拥有各种教育活动资源,都可作为社区少先队活动的小阵地。根据活动的`类型建立不同的活动阵地。如:
1)娱乐型活动阵地:
(1)建立家庭学艺阵地,如学做家务活、厨艺比赛、棋艺比高低等都可在家里进行。
(2)建立娱乐活动场所,如打羽毛球、踢足球、跳绳等体育活动。
2)服务型活动阵地:在活动前,预先考查社区有需要进行服务的老人与地点。比如助孤老做家务,清扫老年活动室,美化一条路等都是服务的内容。
3)实践型活动阵地:利用社区中的一部分家庭承包的蔬菜基地,队员可以参与实践活动,学习种一种蔬菜,培养他们的技能。
总之,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把孩子带进社会课堂中,对于发展教育,促进健康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学生的参与也为社区提供了鲜活的力量。
社区服务实践活动方案 8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要面向学生、面向社会、面向生活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照《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根据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现状和需要,借助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全面推进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二、课程目标
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及社区服务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发展、自我教育、自我锻造、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张扬个性,发展特长,成为创造性人才,因此要切实实施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三、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社区服务是一种义务的、志愿的活动。
其内容包括:
1、社区科技文化教育活动:参加社区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如敬老服务、社区学校的辅导、社区科技活动、科普活动的宣传、法制宣传、人口与保健宣传、环保与卫生宣传活动和社区文体活动等。
2、社区环境建设活动:如社区环境卫生、社区绿地养护与美化工作、城市交通秩序维护活动等。
3、志愿者活动:如为社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者服务,在公共活动场所参加管理服务,如当义务讲解员、服务员等;参加助残帮困活动、拥军拥属活动;各类义卖活动;学雷锋做好事活动;植树节活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
社区服务实践活动方案 9
一、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2.工作小组
组长:
成员:
二、实施过程
1.班主任培训:召开班主任大会,培训社区服务活动的有关内容,安排工作;
2.学生培训:班主任按培训内容向高一各班学生宣读社区服务活动方案的书写和实施要求;
3.学生准备:学生自愿组队,组长负责到班主任处领取有关材料,书写社区服务活动方案并填写《社区服务登记表》;
4.活动实施:学生在春节寒假期间进行活动实施,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负责学生过程指导及安全;
5.开学后一周内上交完整活动方案和登记表到班主任处,班主任填写活动意见上交德育处;德育处填写学校意见并存档;
三、安排
时间:20xx春寒假期间;时长:5天
地点:学生所在社区和乡镇;
人员:小组形式(3-6人)或单独完成;
四、活动项目推荐:
拟定活动方案:由教师、学生、社区机构相关人士共同拟定计划,内容包括:服务(实践)活动主题,服务(实践)活动目标,服务(实践)活动的时间、地点及对象,执行步骤与进度,分工情况,经费预算,预期成果,评估方式,相关人员的.责任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等其他附件。如有必要,学校还可制订书面的服务(实践)活动指南。
社区服务实践活动方案 10
一、活动背景与目的
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作为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其功能和作用日益凸显。为了构建和谐社区,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特制定本社区服务实践活动方案。
目的:
1. 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2. 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社区凝聚力。
3. 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解决社区实际问题。
4. 推动社区文明建设,营造和谐、温馨的社区环境。
二、活动主题
“携手共建美好社区”
三、活动时间
根据具体活动内容和社区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活动时间。建议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大型活动,同时结合节假日、纪念日等时机,开展特色主题活动。
四、活动内容
1. 志愿服务活动
“弘扬志愿精神,争做环境卫士”活动:组织志愿者进行社区环境卫生清理,如白色垃圾清理、公共设施维护等,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定期为家庭困难、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孤寡老人提供生活帮助,如送米送油、打扫卫生、料理家务等,传递社会关怀和社区温暖。
“小小志愿者”活动:利用寒暑假期间,组织社区内的中小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如发放文明宣传资料、参与爱绿护绿活动等,培养孩子们的公益意识和责任感。
2. 节日庆典活动
世界环保日(6月5日):开展环保宣传和创建绿色社区活动,倡导居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建党日(7月1日):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党员奉献日”活动,通过义务劳动等形式为社区做贡献。
重阳节(九月初九):组织慰问老干部、老军人、老前辈活动,开展“尊老敬老日”活动,如免费体检、文体活动等。
3. 文化教育活动
“世界读书日”志愿服务活动:围绕读书主题,开展读书分享会、书签制作等活动,激发居民的阅读兴趣,提升文化素养。
社区文化讲座:邀请专家学者或文化名人来社区举办讲座,涵盖历史、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4. 安全防范活动
“创平安社区”活动: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治安巡逻、安全宣传等工作,提升居民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应急演练:定期举行消防、地震等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居民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活动组织与实施
1.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成立社区服务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整体策划和组织协调。
2. 广泛宣传,动员参与:通过社区公告栏、微信群等多种渠道宣传活动信息,动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
3. 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将活动任务分解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4. 注重效果,及时反馈:活动结束后及时收集居民反馈意见,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提升。
六、预期效果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预期达到以下效果:
1. 社区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显著提高,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
2. 社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得到提升。
3. 社区凝聚力显著增强,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加频繁。
4. 社区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和谐、温馨的社区氛围更加浓厚。
社区服务实践活动方案 11
一、活动背景与目的
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作为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其和谐与发展日益受到关注。为了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特制定本社区服务实践活动方案。
目的:
1. 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2. 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进邻里关系。
3. 解决社区居民的实际困难,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4. 推动社区环境治理,营造美丽、宜居的社区环境。
二、活动主题
“携手共建美好社区——社区服务实践活动”
三、活动时间
选择适合社区居民参与的时间段,如周末或节假日,具体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例如,可以选择在2024年7月的某个周末进行。
四、活动地点
社区内的公共区域、居民楼栋、社区活动中心等。
五、活动内容
1. “环境美化”活动
内容:组织志愿者对社区内的公共区域进行清扫,包括道路、绿化带、健身器材等;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
参与人员:社区党员、低保对象、中小学生志愿者等。
2. “爱心帮扶”活动
内容:针对社区内的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开展送温暖活动,如送米送油、打扫卫生、料理家务等;组织健康讲座,提供医疗咨询服务。
参与人员:社区志愿者、医护人员、心理咨询师等。
3. “安全守护”活动
内容: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安全巡逻,排查安全隐患;开展防诈骗、防盗等安全知识宣传。
参与人员:社区治安志愿者、物业安保人员等。
4. “文化传承”活动
内容:在社区活动中心举办文化讲座、文艺演出等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织居民参与书法、绘画、手工艺等文化体验活动。
参与人员:社区居民、文化志愿者、艺术家等。
5. “绿色生活”活动
内容: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组织居民参与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活动;开展环保知识宣传,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参与人员:社区环保志愿者、环保组织等。
六、活动准备
1. 组织筹备:成立活动筹备小组,明确分工,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
2. 宣传动员:通过社区公告栏、微信群、短信等方式,向社区居民宣传活动内容,动员居民积极参与。
3. 物资准备:根据活动需要,提前准备好清扫工具、宣传资料、医疗用品等物资。
七、活动实施
1. 启动仪式:在活动开始前举行简短的启动仪式,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安排。
2. 分组行动:将志愿者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项具体任务,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3. 现场指导:安排专人负责现场指导和监督,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八、活动总结与反馈
1. 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组织召开总结会议,总结活动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反馈收集: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收集居民对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类似活动提供参考。
3. 表彰奖励:对表现突出的志愿者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志愿者的积极性和热情。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和谐与发展。同时,也能够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引导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
社区服务实践活动方案 12
一、活动背景与目的
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社区内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环境卫生、邻里关系、老年人关爱等。因此,开展社区服务实践活动,对于构建和谐社区、提升居民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1. 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2. 解决社区实际问题,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3. 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4.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二、活动主题
“携手共建美好社区——志愿服务在行动”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
时间: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安排,建议选择节假日或居民闲暇时段,如周末或寒暑假期间。
地点:社区内公共区域、居民楼栋、社区服务中心等。
四、活动内容
1. 环境卫生整治
组织志愿者对社区公共区域进行清扫,如街道、广场、绿化带等。
清理白色垃圾、非法张贴物,维护社区环境卫生。
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2. 邻里互助活动
组织居民参与邻里间的互助活动,如帮助老人做家务、带孩子等。
举办邻里文化节,增进居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3. 关爱老人与儿童
定期组织志愿者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提供陪伴、聊天、打扫卫生等服务。
开展儿童安全教育、兴趣培养等活动,关注儿童健康成长。
4. 文化传播与教育活动
举办社区读书会、文化讲座等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利用社区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传播正能量信息。
5. 平安社区建设
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巡逻,维护社区治安秩序。
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提高居民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活动组织与实施
1. 成立活动筹备小组
由社区居委会牵头,联合物业公司、志愿者组织等成立活动筹备小组。
明确分工,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和实施方案。
2. 广泛宣传动员
通过社区公告栏、微信公众号、居民微信群等渠道发布活动信息。
邀请居民代表、志愿者代表参与活动筹备和宣传,扩大活动影响力。
3. 招募志愿者
面向社区居民、学生、企事业单位员工等广泛招募志愿者。
对志愿者进行培训,明确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4. 活动执行与监督
按照活动计划有序开展各项活动,确保活动效果和质量。
设立监督小组,对活动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5. 总结与反馈
活动结束后,组织召开总结会议,总结经验教训。
向社区居民和志愿者收集反馈意见,为下一次活动提供参考。
六、预期效果
1. 社区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居民环保意识提高。
2. 邻里关系更加和谐融洽,社区凝聚力增强。
3. 老人和儿童得到更多关爱和关注,生活质量提升。
4. 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社区文化氛围浓厚。
5. 志愿服务精神在社区内得到广泛弘扬和传播。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社区服务实践活动的开展,为构建和谐社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贡献力量。
社区服务实践活动方案 13
一、活动背景与目的
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作为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其服务功能和质量日益受到关注。通过组织社区服务实践活动,可以有效促进社区和谐,提升居民幸福感。
目的:
1. 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2. 提升社区服务质量,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3. 增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意识和能力。
4. 构建和谐、文明、宜居的社区环境。
二、活动主题
“携手共建美好社区”
三、活动时间
建议选择在周末或节假日进行,以便更多居民参与。具体日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提前一周通过社区公告、微信群等方式通知居民。
四、活动对象
1. 社区党员
2. 低保对象及有行动能力的社区居民
3. 中小学生及家长
4. 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
五、活动内容
1. 环境美化行动
活动内容:组织志愿者进行社区环境清理,包括白色垃圾清理、“牛皮癣”清除、绿化带维护等。
时间安排:每月至少一次,每次持续半天。
参与人员:全体志愿者及部分居民。
2. 爱心送温暖活动
活动内容:为家庭困难、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孤寡老人提供送米送油、打扫卫生、料理家务等服务。
时间安排:每季度至少一次,具体日期根据服务对象需求确定。
参与人员:志愿者小组及部分居民。
3. 青少年社会实践
活动内容:利用寒暑假期间,组织社区内的中小学生参与公益性活动,如发放文明社区宣传资料、参与爱绿护绿活动等。
时间安排:寒暑假期间,每次活动持续半天至一天。
参与人员:社区内中小学生及家长志愿者。
4. 平安社区建设
活动内容: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巡逻,维护小区、楼栋安全,提高居民安全感。
时间安排:每周至少一次,具体时间段根据社区实际情况确定。
参与人员:义务巡逻队成员及部分志愿者。
5. 特色主题活动
世界环保日:开展环保宣传和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倡导居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建党日:组织党员开展“党员奉献日”活动,通过义务劳动为社区做贡献。
重阳节:组织慰问老干部、老军人、老前辈活动,传承尊老敬老传统美德。
六、活动组织与实施
1. 加强领导:成立社区服务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整体策划和组织协调。
2. 广泛宣传:通过社区公告、微信群、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宣传活动内容和意义,吸引更多居民参与。
3. 精心组织:根据活动内容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和安全预案,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4. 志愿服务管理:建立健全志愿者注册登记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提高志愿者参与积极性和服务质量。
5. 总结评估:每次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估,收集居民反馈意见,不断完善活动方案和服务内容。
七、预期效果
通过本次社区服务实践活动方案的实施,预期将达到以下效果:
1. 社区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2. 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意识和能力得到增强,社区凝聚力得到提升。
3. 志愿者精神得到弘扬和传播,形成“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的良好氛围。
4. 构建和谐、文明、宜居的社区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社区服务实践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社区服务实践活动方案11-24
社区服务实践活动方案(8篇)11-24
社区服务实践活动方案(通用11篇)05-07
社区服务实践活动方案(通用20篇)07-21
【合集】社区服务实践活动方案9篇09-27
社区服务活动方案09-01
社区服务活动策划方案11-29
有关社区服务活动方案01-13
学生社区服务活动方案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