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实施方案

时间:2023-04-23 12:05:40 方案 我要投稿

体育教学实施方案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通常会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体育教学实施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体育教学实施方案

体育教学实施方案1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通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构建一系列能体现学校特色及适合学生特点的体育赛事活动,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群众性竞赛活动,积极响应“阳光体育活动”活动,提高体育运动基本能力,重视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培养,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不断丰富青少年的课余文体生活,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水平和审美情趣。

  二、总体目标

  1.在校园中形成“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各年级有比赛”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新局面。

  2.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学生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的生活习惯,提升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3.大力推动洪马中学校园体育赛事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校园中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项目。

  4.塑造学校体育品牌意识,完善区域内体育赛事与学校体育运动特色项目共同发展。

  三、组织领导小组

  组长:宋德安

  副组长:倪彩英,戴方亮,朱巨亮

  组员:各年级部主任、各班班主任、体育教师

  四、措施保障策略

  1.坚持大德育观下学校体育工作整体发展思路,营造和谐生动、人文多元、丰富多彩的学校体育文化氛围。

  2.坚持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多样、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阳光体育运动竞赛及训练合作。

  3.坚持体育教学改革与群体活动、体育竞赛协同发展,并把提高体育课教育教学质量放在首位。

  4.坚持推进公平公正的体育比赛精神与规则意识教育,树立学校体育达标争优创先的竞争意识。

  5.坚持项目管理的过程化控制与反馈(监控和检查指导或随机抽测),并适时与政教处合作共同对学校体育工作做好督导评估。坚持体育搭台,教育唱戏,突出时代主题,整合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利用体育平台将学校的办学成果、教学理念及教学成绩向同行、向社会宣传展示,树立良好形象。

  五、活动内容规划

  1.大课间操20xx年大课间活动在总结保持原有成绩的基础上要实现两个突破,以此达到对整体大课间工作的推动作用。设想之一:在全校各班级之间开展课间操检查评比活动。

  设想之二: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室内操或教室操”评比,开展课间操可进行“菜单选择式”课间操操作模式,促进课间操活动更加科学化,多样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提高大课间的实效性,更好地实现特色发展,推动我校大课间活动再上一个新台阶。

  解决措施之一:继续实施大课间活动的抽检制度。强调大课间活动的常规化管理意识,强调大课间活动每天都是迎检日,确实保证落实每天一小时的活动时间。

  解决措施之二:以大课间活动特色项目申报与检查评比为契机,推动学校大课间工作与教育教学理念和整体工作的.整合,形成优质教育资源。(特色项目是指学校选定自己大课间的一项内容作为特色项目)

  2.课外群体活动(包括运动会模式改革)

  在传统体育活动内容如跳绳、踢毽等基础上,丰富内容与形式,创新活动方式,开展阳光体育与阳光伙伴集体性体育竞赛活动,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设想之一:推广开展“阳光伙伴系列活动之一”:初一年级男子足球赛,初二、高一年级女子跳绳比赛。学校应有意识创设师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活动文化氛围。让阳光洒满校园,让阳光体育运动留给学生愉快的回忆。

  设想之二:实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年级有比赛”的新局面,在校园开展形式多样的小型集体性的体育竞赛活动。

  设想之三:尝试开展阳光历奇体育游戏体验活动,在班级搞试点再在全校推广。

  解决措施之一:向典型学校学习经验并进行创新普及,为在全校的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开展打下基础。

  解决措施之二:通过教研培训、现场会等形式进一步普及花样跳长短绳的经验,促进全校一体化发展。

  解决措施之三:对校园小型多样体育竞赛活动情况进行调研,并加强指导监督工作,保证学生有充足的体育活动时间。

  3.体育竞赛

  目前,我市普及开展的体育竞赛项目主要有: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足球赛、排球赛、篮球赛等。此外,各校校本课开发的课程资源或学校自己单独组队参加的竞赛项目有:羽毛球、乒乓球等。

  设想之一:在已有的优势基础上,从长远发展着想,考虑设立学校重点扶持的竞赛项目,如排球。

  设想之二:增加新的赛事内容。

  设想之三:调整一些比赛的形式与内容,以更好地推动赛事的健康发展。

  设想之四:为让“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年级有比赛”的新局面在我校有切实地发展,可尝试开展一些以班级为单位的年级之间的对抗赛。

  设想之五:建立新的监督与评价机制,切实保障各项比赛的公平公正。

  解决措施之一:引进或聘请相关专业人才对体育教师进行相关体育专项技能尤其在训练指导能力方面的培训。

  解决措施之二:发挥体育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加强体育课运动技能教学,促进学生掌握至少2项的体育运动技能。解决措施之三:根据学校发展的需求,适当引进体育教师或对我校的体育师资力量进行合理的分配。还可以与体育运动训练学校联合,实施委托训练。

  六、工作要求

  1.全校各班级开齐开足上好《体育与健康》课,政教处在适当时候要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工作。

  2.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方法,加强学校体育课程活动基础建设,针对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不足,认真落实课程要求,认真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全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3.结合学校实际与特色创建,加强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寻找和挖掘学校体育特色发展的途径,使校园文化与课程活动、学生与体育老师关系共同和谐发展,形成学校体育教学的特色化、个性化。

  4.加强学校体育安全管理。要强化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对学生加强安全意识教育。要强化活动安全管理,加强体育场馆、设施的维护,确保安全运行。加强安全制度建设,科学合理地制定活动计划和流程,明确安全责任,完善安全措施

体育教学实施方案2

  一、课题名称《初中体育课分层教学方法的研究》。

  二、课题确立宝塔区第五中学地处延安市城区,操场使用面积达不到教学标准,只有1800平方米,而且体育器材不足,学生上课得不到充分的提升,器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加之,初中学生体育活动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课余体育活动时间少,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锻炼,时间安排和体育锻炼内容安排上存在问题,学生也缺乏刻苦锻炼的毅力,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主要还是靠一周2节体育课等。如何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开展体育分层教学,使学生能很好的利用场地,使用教学器材从而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摆在每位体育教师面前的研究课题,采用分层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形成有效的教学方法,故确立此课题。

  课题确立的理论依据:

  (一)政策依据:国家新颁布体育课程标准允许地区和学校实施创新型教育。

  (二)生理学依据:初中学生大多已进入青春期。教师根据男女同学生理特点安排训练内容,无疑是符合生理科学的。

  (三)心理学依据:学生都有长身体、长体能的成就感,这种成功的愉悦是形成良性循环的催化剂。

  (四)教育学依据:分层教学符合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教育原则。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一)如何处理好场地小、器材不足的关系开展课堂教学。

  (二)面向学生差异,通过教学,形成分层教学法。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一)探究总结出适合我校学生分层教学的具体方法。

  (二)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分层教学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提高和发展。

  五、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

  根据课题制定方案并实施计划,开展行动与研究。不断进行总结,发现不足、及时调整完善。

  (二)问卷法

  根据学校能够开展的.体育教学及现有的场地器材设计调查表,了解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及运动方式。

  (三)观察法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从而直接感知和记录学生在体育运动方法和习惯上存在的问题,记录不同学生参加不同体育项目的训练效果。

  (四)调查法

  对初一年级3个班的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体育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方法、课内外运动情况等进行调查,以了解学生体育学习的现状。

  (五)经验总结法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部分学生运动领悟能力难以提高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影响初中生体育运动能力的因素有哪些,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进行有效转化。

  六、过程设计:本课题研究实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xx.11—20xx.12),这阶段是研究工作的基础阶段,需制定好研究计划,搜集相关资料,确定研究对象(初一年级1、2、3班),做好相关的摸底调查工作等。

  (二)实施阶段(20xx.01—20xx.05),这阶段是研究工作的重要阶段,需根据研究内容进行有效的探索,做好详实的记录,并及时整理,得出阶段性成果。

  (三)结题阶段(20xx.06),这阶段是研究工作的成效阶段,通过实验研究,汇总研究成果,上交研究论文、报告、研究资料等。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一)形成课题报告

  (二)形成分层教学方法

  (三)形成课题研究论文

体育教学实施方案3

  一、研究背景宝塔区第五中学地处延安市城区,操场使用面积达不到教学标准,只有1800平方米,而且体育器材不足,学生上课得不到充分的提升,器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加之,初中学生体育活动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课余体育活动时间少,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锻炼,时间安排和体育锻炼内容安排上存在问题,学生也缺乏刻苦锻炼的毅力,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主要还是靠一周2节体育课等。如何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开展体育分层教学,使学生能很好的利用场地,使用教学器材从而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摆在每位体育教师面前的研究课题,采用分层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形成有效的教学方法,故确立此课题。

  二、理论依据(一)政策依据:国家新颁布体育课程标准允许地区和学校编写地方教材,只要求达到相应的水平即可,鼓励教师从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出发,实施创新型教育。

  (二)生理学依据:初中学生大多已进入青春期,在小学时候的两小无猜,不分彼此的同学情谊变得开始疏远,其身体和从外观到各脏器也日趋变化不同。由于性别的原因,男女生对身体各部位锻炼应有所侧重,男生偏重于力量、速度、对抗竞技;女生偏重于匀称、柔韧、协调、游戏、协作。男女学生分别教学,教师能根据其生理特点,需要安排和训练内容,无疑是符合生理科学的。

  (三)心理学依据:进入青春期的少女在男孩子面前做体育运动难免放不开,羞涩怕出丑,然而在“女儿国”里,没有性别的障碍,穿着单薄的衣服也无所谓,活动也都放不开,运动量也就放不开,增强了体育课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调动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正好是其自觉进行探究性学习,逐步形成创新品质的基础。由于以上两点原因,学生都有长身体、长体能的成就感,这种成功的愉悦是形成良性循环的催化剂。

  (四)教育学依据:符合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教育原则。

  三、实用价值:(一)体育课分层教学有利于激发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体育教学中常规的分组教学虽亦可以区别对待,但过高或过低的学习目标要求都会不同程度地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学生得个别差异实施分类要求、分类辅导、分类训练、分类提高的分层教学由于教学目标较符合不同运动技能水平的学生实际,有效地激发学生得学习积极性。

  (二)体育课分层教学更有利于初中生运动技术、技能和体能的发展:初中生处在身体发育的高峰期,通过体育教学,学生运动技术、运动技能和体能都要求到较高的水平,为相近个性差异创造适宜的学习氛围,学生自信心得到加强,个性可以得到张扬,加以正确引导,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培养体育能力和协助精神:分层次的课程教学模式,在学习过程中倡导的合作学习,通过集体思考,集体评价、学生间的互帮互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发展健全人格。

  四、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有以下研究内容:

  (一)如何处理好场地小、器材不足的关系开展课堂教学。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堂教学采取以下措施:提倡学生从身边找器材;发动学生制作简易体育器材;及时认真维护好场地器材、自制简单的器材;因地制宜改进教学方法;对闲置体育器材合理运用,创新组合;课表优先安排体育课,发挥场地器材最大功效。

  (二)实施分层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技能的方法。

  我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分层教学”可以形成班级授课制条件下的个别化学习,可以满足新课程标准的三个基本要求:“面向全体”、“适应差异”和“促进发展”。学生可以得到适合于他们的教学。

  1.了解差异,学生分层。

  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思想心理素质、能力素质等差异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按学生成绩和能力高低等要素,把学生分成学优生、学中生、学困生三个层次,对学优生可称为“提高组”,对学中生可称为“拼搏组”,对学困生可称为“跃进组”

  2.针对差异,分项定标。

  教学实践中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层: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发展性目标。我认为,目标分层并不是和学生的分层完全一一对应,弹性目标对全体学生都是适用的,完成什么样目标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行选择。一般来说,低层次学生必须从基础性目标开始,完成之后,可以进行提高性目标甚至是发展性目标的练习;高层次的学生既可以从基础目标开始,也可以从提高性目标开始,甚至可以直接按发展性目标学习。目标分层追求的结果是“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3.面向差异,教学、练习、指导分层

  (1)教学层次的划分应根据各类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目标,按分层递进的关系划分成若干个不同的群体.我会针对各层次学生的练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尝试,使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始终处于动态的协调发展之中。

  (2)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设计符合不同层次学生个性特点的练习方法。

  (3)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在主观和客观方面均会产生不同的需求,我会及时地根据信息反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置不同的分类指导方法,有效地实施个性指导,侧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五、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我带初一年级3个班,初一(1)班为实验班,初一(2)班为对比班,初一(3班)为普通班。

  (一)行动研究法

  根据课题制定方案并实施计划,开展行动与研究。不断进行总结,发现不足、及时调整完善。

  (二)问卷法

  根据学校能够开展的体育教学及现有的场地器材制定调查表,了解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及运动方式。

  (三)观察法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从而直接感知和记录学生在体育运动方法和习惯上存在的问题,记录不同学生参加不同体育项目的训练效果。

  (四)调查法

  对初一年级3个班的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体育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方法、课内外运动情况等进行调查,以了解学生体育学习的现状。

  (五)经验总结法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部分学生运动领悟能力难以提高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影响初中生体育运动能力的因素有哪些,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进行有效转化。

  六、过程设计:本课题研究实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xx.11—20xx.12),这阶段是研究工作的基础阶段,需制定好研究计划,搜集相关资料,确定研究对象(初一年级1、2、3班),做好相关的摸底调查工作等。

  (二)实施阶段(20xx.01—20xx.05),这阶段是研究工作的重要阶段,需根据研究内容进行有效的探索,做好详实的记录,并及时整理,得出阶段性成果。

  (三)结题阶段(20xx.06),这阶段是研究工作的成效阶段,通过实验研究,汇总研究成果,上交研究论文、报告、研究资料等。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一)形成课题报告

  (二)形成分层教学方法

  (三)形成课题研究论文

体育教学实施方案4

  在学校教导处安排的学科教研活动中,我们体育组在相互讨论时,拿出了本人在刚实验“新课程标准”时市级一节展示课的案例(部分):

  体育课教案

  学校:z镇山宾小学 年级:五年级 人数:40人 教者:z

  教学内容

  跑:障碍跑

  游戏:木头人

  学习领域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

  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并能向同伴展示学会的运动动作。

  运动技能目标

  获得一些过障碍的运动基础知识,并能应用运动技能和知道如何避免危险。

  身体健康目标

  运用走、钻、跨、滚等运动技能,发展灵敏、协调等素质。

  心理健康目标

  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增强自尊与自信,体验体育活动中的心理感受,并能与同伴交流学习体会。

  社会适应目标

  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合作行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自主学习。

  我们组就这节课目标统领教实施方案的制定(即教学方案的预设)的科学性进行了探讨,首先本人介绍了当时制定本课实施方案时的情况,在预设本课时,我手中的指导书就是一本《体育(1—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无人对本课进行指导,在预设时,我首先根据“新课程标准”中水平三目标群进行了归类,然后从五个领域目标中选择了便于让学生在本课中达成的目标,根据目标我最终选了教材《跑:障碍跑》和《游戏:木头人》。在介绍后,本组成员对此进行了激励的探讨,其中有两人认为,在预设教材和目标时,为了便于制定目标,使目标更符合教材,应先选教材再定目标,另三人认为,根据新课标要求,应该是先定目标再选教材,相互为此争论不休,最后我的评论让大家才停止了争论,我认为:根据新课标要求,应是目标统领教材,这次课改与以前的“大纲”的不同点之一就是新课标只有水平目标,没有确定教材,而过去的大纲是准备了部分教材让大家去选择,且分布了各教材体系的教学时数,这种分法从我们现在提出的有效教学角度看是不太完善的,它没有考虑到教材的确定与本校的教学实际之间的影响,两者是否能达成一致,如后者不能提供出充够的条件不满足教材的教学,那本课就谈不上有效教学,也就是目标的.达成度不够。本组人员听了我简单的评析后,认为有一定的道理,但大家提出了如何来根据目标统领教材,也就是怎样来预设一节体育课的实施?并且也提出我的上述案例中存有误导之处,即在教案表述中,应先表述预设目标,再表述教材,这样让看者也能够从中有点区别,我当时也接受了本组成员的建议。对于如何预设体育实施方案,我总结了五步:

  第一步:学习新课标,掌握目标体系,做到胸有成竹。

  新课标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及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设立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具体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再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又在课程目标下构建了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并将各学习领域按水平设置相应的水平目标。如小学阶级分为水平一(1――2年级)、水平二(3――4年级)及水平三(5――6年级)。对此,每个教师在制定实施方案时,必须认真学习新课标的目标群,掌握各级目标的具体内容,特别要领悟到新课标跟以前的教学大纲的区别,即新课标提供给教师的仅仅是一些目标群,而无教学内容。因此,只有学习掌握了新课标的目标体系,做到胸有成竹,才能选择教学内容。

  第二步:根据学习目标选择教学内容。

  新课标与传统的体育课程最大区别就在于:新课标规定学习目标,而无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去自主选择一些教学内容,且选择的教学内容要为学习目标服务。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必须要遵守以下要求:

  ①选择的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例如水平一阶段身心健康领域中发展体能目标下有一条“发展协调能力”的学习目标,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一些简单的徒手操、轻器械操及一些小游戏等,而对于一些复杂的成年韵律操和一些只适合中、高年级的游戏不能选择。因为水平一阶级为小学龄1――2年级,他们的身心发展特征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

  ②选择教学内容必须要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趣。特别在小学阶段,年龄越小,教师选择一些游戏形式进行教学,还可多选择一些竞赛性的内容。

  ③选择教学内容要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

  ④选择教学内容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施性。

  ⑤选择教学内容要考虑到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诸如季节变化、场地、器材、学生的爱好等。

  ⑥选择教学内容要简单易行。

  ⑦选择教学内容要考虑选择一些本地区的民族传统项目或特色项目。

  第三步:根据目标、教学内容制定水平教学工作计划。

  在制定水平教学工作计划时,教师应根据水平阶段进行整体考虑,而不是对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考虑。如水平一的教学工作计划,应是1――2年级四个学期的全盘考虑。对此,制定实施方案的第一步学习掌握目标群和第二步选择教学内容尤为重要。只有充分具备了第一步,才能做好第二步,也就能制定好第三步水平教学工作计划。在制定水平教学工作计划时,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及教学内容从不同角度去考虑制定。如可照目标群来制定教学计划外,还可将水平目标及选择的教学内容优化组合制订教学计划等。(水平教学工作计划样表见附表)

  第四步:划分教学单元

  教学单元是一个相对集中的时期内,对某个练习内容进行系统学习或阶段学习的教学方法。例如水平二运动技能领域中的“会做武术简单的组合动作”水平目标,为了达成这一水平目标,单单凭一节课是不可能达到的。因此,我们可以安排三、四节课,甚至再多一些(这要考虑教学对象的能力)这样安排可以使学生对武术简单的组合动作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而不是草草了事。过去,我们对教学评价是以课为单位,一堂课上好了就反映为教学水平高,对单元构是否完善,本堂课与前堂课有何联系不作更多的关心,于是就出现教师准备一堂课,可以反复进行展示,这堂课是完全孤立和独立的,这是把一堂课脱离单元的孤立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失去了教材完整教学过程的积极意义,而且易使教材出现走马灯现象,项项学一点,一项也学不好。单元是课的上位概念,即单元是由课组成的,若干节体育课组成了一个教学单元,但这几节课是具有内在的联系,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教学过程的整体。在设计教学单元中,每节课应是连续的,如果一个单元的各节体育课分散在学期或学年的各阶段中,这就失去了单元作为整体性的意义,在教学中也难以组织和安排,也不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教学单元的安排,教师可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达到目标的状况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反馈,以便能及时进行调控,也便于教学和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单元样表见附表二)

  第五步:课时计划的制定

  课时计划(教案)的制定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进行设计。在设计时首先要确立的是本节课要使学生达成怎样的学习目标,然后再根据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这些应在水平教学计划有所体现)接着考虑采用怎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将教学内容灵活地传授给学生,最终使学生达成预定的学习目标。课时计划的形式没有规定的框架,教师可根据自身的需要去设计。但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场地、器材、学生状况、外界干扰及教师本身诸多因素,这样才能制定好一节课时计划。

  综上所述,我认为这五个步骤的关系应是递进关系,没有第一步的充分准备,就谈不上第二步的完善;没有第二步的完善,就不可能制定出科学的教学计划;没有科学的教学计划何谈去划分教学单元和制定课时计划,五者是环环相扣、步步为营的。以上是笔者的一孔之见,旨在与同行共同探讨,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斧正。

体育教学实施方案5

  一、指导思想

  课程改革是我国推进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实施专业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指导思想,强调学生个人的成长发展、自我发现和个性发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为《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目前,中小学校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活动时间少,运动能力薄弱,自觉锻炼的主动性差,整体身体素质差,加之现有的评价体系不能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导致这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产生了一定的厌学情绪。因此,在充分认识现行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与局限的基础上,对《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中的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势在必行:进一步强化评价中的发展性导向功能,强调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努力,肯定学生的进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评价体系,实施学生综合性评价,完善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方法。

  二、评价原则

  为了更有效的发挥体育教学评价功能,必须根据体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确定一些基本要求,作为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和实施的基本准则。1、客观性原则

  是指在进行体育教学评价时,从测量的标准和方法到评价者所持的态度,都应符合体育教学的客观实际,不能主观臆断或掺入个人感情。

  体育教学评价要做到客观,公正、合理,要体现确定正确、合理的评价目标和标准,还要有合理的方式和方法。要做到不带有随意性、不带偶然性、不带主观性。2、整体性原则

  是指在评价时,应对体育教学做出全方位的考察和评价,不能以点带面,以偏盖全。首先,要根据体育教学系统的复杂性和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从整体上全面考虑教学评价的内容,教学目标多样化才能保证其整体性。其次,要注意教学目标的层次性,排列评价的主次关系。在评价方法上要把握定性评价的全面、准确。

  3、指导性原则

  教学评价具有导向作用,教学评价要与教学指导结合起来,使评价者和被评价者都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指导要明确,反馈要及时,要有理有据有说服力,防止只评价不指导,或只指导不评价,最好是把评价和指导结合起来。

  4、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评价标准、评价过程和方法要其有科学性。首先,应确定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要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根据多项领域目标,确定合理的评价标准。评价时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结合起来,按照统一的标准或尺度分析、衡量学习效果。其次,评价的量具有准确性,使之具有一定的效果和可信度。

  三、质量评价内容

  (一)教师教的评价

  教师教学评价是课程评价的主要内容。运用恰当的评价理论和方法对老师的体育教学活动和结果进行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1、评价的目的

  是通过客观、公正、及时、可靠地评定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提供具体、准确的反馈信息以帮助老师改进教学工作。促进老师自身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2、评价的内容

  教师教学评价内容包括对教师完成各方面工作的数量质量和价值的评定。本《课程》程所要求的教师教学评价,主要是指教师专业素质和课堂教学等以下几方面的综合评价

  (1)实施新大纲内容的评价

  根据中小学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精神,结合学校开设的专业特点,场地器材的具体情况。按照指导纲要中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要求,基础模块(必选内容)和拓展模块(选项内容)。制定出学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评价,课时教学计划。

  (2)编写课时计划评价

  编写教案的重点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它是一节课中组织教学的依据。认真写好教案是合格教师的基本功。教案的形式不拘一格,内容详略也不一,一般来说,教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本课课题②教学目标③课时分配④授课类型⑤教学内容⑥教学重点和难点⑦教学内容的导入⑧教学过程⑨教学的主要方法⑩教学手段⑾场地器材⑿课后小结和作业

  (3)体育课的教学常规评价

  按教学计划,认真备课、写好教案。按课时计划布置好场地、器材,教学用具。做好自身备课活动。注意仪表整洁、举止大方,在课前换好运动服装,运动鞋,带好口哨,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讲解语言清晰、简洁、动作示范准确规范,合理组织课堂练习。加强安全教育采取防护措施,课结束前做好整理工作。

  (4)体育专业教师专业素质评价

  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评价,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考核评价:①职业道德评价。主要是指教师的敬业乐业精神以及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②教学能力评价,主要包括对大纲精神、教学内容的领会和掌握程度;对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和掌握及运用程度,从事体育教学必须的基本技能;激发和保持学生运动兴趣,促进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能力;③教学科研能力评价,教育科研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是搞好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教研包括公开课、看课、评课、论文撰写、以及运用计算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开发和运用体育资源的能力等。教师要树立以“教师为本”的服务理念,积极探索“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真正把教师的教研工作做得更富有成效。具体操作如下表:

  (5)课堂教学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通过注重发展性的评价促进教学工作的不断改进。教师教学能力体现于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评价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①教学目标是否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②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科学合理

  ③教学过程结构是否合理,过程清晰、重点突出、难点处理得当④教学策略与方法的创新程度⑤教学效果是否完成课的任务

  体育与健康课说课评价表

  学校:说课课题:说课教师:

  3、评价的形式

  教师教学评价主要采用教师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的形式进行,同时也可采用同行评价、专家评价和学生成绩分析等多种评价形式。评价时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实际情况,针对专业素质和课堂教学方面的内容制度适当的量表,做到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二)学生的学习评价

  通过定量评价考核《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达标水平,以及掌握健康教育知识的情况来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能达到职业中专学校最基本的要求。对某些运动技能和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适应社会和提高职业素质的运动项目进行考核,则应更多采取定性和发展性评价的方法,重在评价学生的进步幅度和发展潜能。

  1、学习评价的目的

  (1)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以及达到目的学习目标的程度。

  (2)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大的不足及原因,改进教学方式

  (3)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4)培养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能力。

  2、评价的内容

  (1)体能。体能达到的水平与进步幅度

  (2)知识与技能。体育与健康知识、科学的学习与锻炼方法、体育技能战术知

  识与方法等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3)学习态度。学生对待学习与练习的态度,以及在学习和锻炼中的行为表现。

  (4)进步幅度。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后自己的进步幅度。

  (5)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自信心和意志表现;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交往与合作精神。

体育教学实施方案6

  一、指导思想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响应“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重点,切实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组织机构

  1、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马小飞(校长)

  副组长:朱永红(副校长)刘云南

  组员:吴刚军蒋海明杨清风

  2、实施小组:

  组长:刘云南

  组员:体育教师、年级组长、班主任、校医

  三、实施目标

  1、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充分认识体育对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壮美人生,以及培养团结、合作、坚强、献身和友爱精神,弘扬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

  2、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活力和吸引力。

  3、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保证学生在每天能到室外去,保证能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年度教育计划。

  4、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建立评比表彰制度,对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班级在综合考评中给予加分,以唤起全体老师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5、建立学校体育活动的长效机制,营造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氛围,形成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育人环境。通过学校体育活动,保证每名学生至少掌握两项日常锻炼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四、实施主要内容、方法与要求

  1、内容:

  (1)各年级保证开足体育课。学校实行“三课、两操、两活动”,七年级4节体育课,八年级3节体育课,九年级2节体育课,按照国家课改新标准要求执行。九级2节活动课。每天做广播体操,眼保健操。

  (2)全体学生在辅导老师组织和管理下进行广播操、长跑等活动,全面推进学校阳光体育运动。

  2、方法:

  (1)体育课由专职的体育教师上课,户外活动课由班主任、课任老师上(体育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锻炼的技术与方法,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乐趣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

  (2)分阶段进行活动:

  第一阶段:20xx年3月,诸甲亭中学已举行阳光体育运动启动仪式,号召全体师生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把口号“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深入到学生中去,开展各类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组织、帮助、鼓励全体学生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日常训练,做到持之以恒,讲究方式方法,灵活多变,参加各类体育运动竞赛,以出色的成绩交出满意的答卷。

  第二阶段:20xx年5月,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举办校第十届秋季运动会,全体师生参与到体育活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通过运动会,展示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活动效果。同时,积极抓紧学校业余体育训练,组织参加各类体育比赛,争取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自己付出的汗水。让学生走向课外,亲近自然,感受运动的快乐,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一种对自然的体验,提升学生的视野。

  第三阶段:20xx年6月,总结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成果,组织新颖活泼的活动,积极锻炼,学会生活。开展学校“阳光班级”、“阳光少年”评选活动,进一步提升“青春、靓丽、健康”氛围,使全体师生确立终身体育的思想,使每位师生活动体育运动的乐趣,提高体育活动的学习能力,促进全体师生的健康发展。

  3、要求:

  (1)严格按照国家课改新课程标准要求,进一步深化课改工作,发扬体育特色学校优势,体现体育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

  (2)积极反思总结,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蓬勃发展。

  (3)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实施小组扎根班级,立足校园,继续开展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等。同时融入社区,带动家庭,广泛开展小型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外健身活动。

  五、保障措施

  1、增加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学校公用经费要按一定的比例专项用于学校体育工作。

  2、按规定配足配齐体育器材,完善场馆设施。坚持公益性原则,充分利用场地器材,提高使用效率,确保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3、建立健全体育教师聘任、培训、考核制度,不断促进体育教师业务能力和思想素质的提高。

【体育教学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学校体育教学实施方案(通用14篇)11-15

高中体育模块教学实施方案(精选11篇)12-22

小学体育教学实施方案范文(通用5篇)10-21

体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范文(精选15篇)10-26

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实施方案(精选16篇)02-09

体育课教学实施方案(通用7篇)10-21

小学体育线上教学实施方案范文(精选12篇)12-21

体育课程实施方案04-16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施方案(通用9篇)10-21

体育特色学校实施方案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