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应急作业方案(精选17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限空间应急作业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限空间应急作业方案 1
一、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特征
有限空间作业通常是指在污水池、排水管道、集水井、地窖、化粪池、发酵池及槽罐、管道、反应塔等内部作业,在这些环境中,作业场地狭小、通风不畅、照明不良、人员进出困难且与外界联系不便,因此存在一定危险性。由于有限空间体积较小,处半封闭状态,因此密度大于空气的一些有毒有害和易燃气体极易集聚,难以散发,若不采取通风措施,必然造成作业人员出现急性中毒事故。
沟泥处理中心有限空间包括转固格栅、进泥池、提升泵池、循环水池及外部配套检查井。
二、应急组织机构
应急救援组长:
应急救援副组长:
应急联络:
现场维护:
现场监护:
应急救援:
应急抢救:
职责:
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疏散,营救中毒人员,维护现场秩序等工作;及时将现场情况向领导报告,根据安排将伤员送至就近医院。
三、应急救援器材
名称 特殊需求 单位 数量
正压式呼吸器 套 2
气体检测仪 四合一 台 1
对讲机 防爆 台 3
通风机 防爆 台 1
手电 防爆 个 2
安全绳 捆 2
安全带 全身 件 2
安全梯 个 1
四、应急处置程序
(一)应急响应
现场应急救援组长和应急救援人员首先对事故情况进行初始评估,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围和扩展的潜在可能性。
(二)现场联络
报告120急救中心、报警方式:发现人员中毒事件后,联络组立即报急救中心,同时到路口等待急救中心医护人员。
急救中心为全国统一号码“120”,拨通电话后应向医护人员简明讲清楚以下几个内容:
(1)报急救中心人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
(2)发生事件的准确地理位置;
(3)能够了解的人员中毒信息,医护车如何方便地进入现场等;
(4)耐心回答“120”医护人员的询问;
(5)随时与急救中心保持联系以及汇报情况
汇报方式:发现人员中毒事件后,及时电话通知车间领导,拨通电话后应简明讲清楚以下几个内容:
(1)汇报人姓名
(2)发生有限空间中毒事件的准确地理位置
(3)能够了解的人员中毒信息。
(4)是否报急救中心情况及目前人员情况;
(三)现场维护
现场维护人员根据现场周边环境,利用锥形交通桶封闭现场。封闭现场时摆放锥形交通桶、拉好警戒带、摆放有限空间作业危险告知牌。
(四)应急救援组组长:
现场安全交底及作业人员分工、针对救援环境所涉及相关有限空间危险源进行详细阐述,并安排各项工作。
(五)现场监护
1、现场监护人员应检查全身安全带背带、卡扣、卡扣连接点状况,并且汇报安全带背带是否完好情况,同时检查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完好情况、检查呼吸器背托、背带、卡扣、面罩、气瓶外观、气瓶气压值状况,并汇报设备完好情况。
2、配合救援人员将昏迷人员送至地面,搬至安全区域空气流通的.地点(注意保护昏迷人员头部)
(六)应急救援
1、救援人员自行穿戴皮衩,由现场监护人员辅助穿戴全身安全带、佩戴安全帽、呼吸器,栓备用安全绳,自行检查对讲机和手电外观、电量、通话效果后,做好救援准备。
2、现场监护人员到空气流通性较好的地方开启气体检测仪准备测气(注:每隔3~5分钟进行汇报和记录一次),
2、救援人员佩戴好正压式呼吸器,携带救援面罩进入有限空间内,为昏迷人员佩戴好救援面罩后,向监护人员索要全身安全带,监护人员接到消息后,将全身安全带通过合理方式传递给救援人员,救援人员迅速给昏迷人员穿戴好后,及时汇报现场实际情况。
(七)应急抢救
抢救人员立刻到昏迷人员处准备救援(心肺复苏术)。
在医护人员未赶到现场时,由抢救人员进行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步骤如下:
1、确保抢救环境安全。
2、判断伤者意识,轻拍并呼唤。
3、如无意识反应,立即呼救。
4、在坚硬平(地)面上摆好仰卧体位,用压额提颏法打开气道,并清理口腔异物。
5、判断有无呼吸,用一看二听三感觉的方法,时间10秒:1001、1002、1003、1004…..1010
6、如没有呼吸,先进行人工呼吸,向气道内吹气2次。
7、判断有无心跳(触摸大动脉),时间10秒:1001、1002、1003、1004…..1010,后5秒注意观察循环征象。
8、判断心跳停止,立即胸外心脏按压。胸外按压位置应位于胸骨最下端上方3-4厘米,胸骨的正中区,其次,按压人员应保持上身前倾,以髋关节为支点,双臂伸直,垂直向下将胸骨下压约4-5厘米,然后放松,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次。
9、胸外心脏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交替进行。按压10、11、12….20、21….31、32…..39,吹气1、2…连续操作4个循环后,检查一次呼吸和心跳,时间10秒:1001、1002、1003、1004…..1010,前5秒检查呼吸,后5秒检查脉搏和观察循环征象。
10、抢救工作一旦开始,中途不能停止,直到伤者苏醒或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才能停止。
四组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完成后,救援人员再次检查昏迷者状态,查看昏迷者胸部起伏、听呼吸声、摸颈动脉等情况(如果四组心肺复苏无效、应循环上述心肺复苏步骤)。
五、应急处置注意事项:
(一)强制通风
1、通风机摆放位置应设置在上风口
2、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二)自身防护
救援人员要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呼吸器、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绳等),系好安全带,其他配合穿戴人员应仔细检查设备情况,以防止不必要的原因受到伤害。
(三)应急照明
在有限空间内救援照明灯应使用12V以下安全行灯,照明电源的导线要使用绝缘性能好的软导线。
(四)脱离危险区域
发现有限空间有受伤人员,用安全带系好被抢救者两腿根部及上体稳步提升,使患者脱离危险区域,避免影响其呼吸或触及受伤部位。
(五)保持通讯
救援过程中,有限空间内救援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并确定好联络信号,在救援人员撤离前,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监护岗位。
(六)紧急救护
1、救出伤员对伤员进行现场紧急救护,并及时将伤员转送医院。
2、迅速撤离现场,将窒息者移到有新鲜空气的通风处。
3、进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救护。
4、呼叫“120”急救服务,在急救医生到来之前,坚持做心肺复苏。
有限空间应急作业方案 2
一、前言
为了规范我单位的管理,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有效的方法控制和减少人员财产损害,增强应急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制定本预案。
一、通讯联络电话:
医疗急救120 、警察110、火警119
组长负责事故现场的抢救,掌握现场事故情况和人员安全情况,确定现场的救援决策;各组员协助组长的工作,组织抢救队员实施抢救工作。
二、应急物资与设备职责:
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疏散,营救中毒人员,维护现场秩序等工作;联系医疗部门,及时将伤员送至就近医院;及时将现场情况向日常办公室报告,做好伤情记录。
应急救援器材
呼吸防护用品(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应急通讯(报警)器材,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
二、有限空间的安全生产
如发生事故后,必须在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启动各有关应急组织,根据对危险目标潜在危险的评估,按各有关处理方案有条不紊地处理和有效的抢救抢险是控制事故,既不要惊慌失措,也不得麻痹大意,尽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关键。抢险人员应服从统一指挥,并根据事先拟定的抢险方案,在做好个人防范的基础上,以最快的速度及时排险、抢险、消灭事故。
加强对各救援小组人员的培训、演练工作,使每个人懂得抢险工作的重要性,并使每个人都掌握应急救援、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等基本抢救技能,一旦发生事故出现伤员,首先应做好自救互纠工作,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并定期对有限空间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救助与自救的学习,防止突发事故时因为盲目的救助造成二次事故的发生。
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的审批制度,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者、监护者职责。以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责任到人。
作业负责人职责。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终止作业。
作业者职责。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
应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监护者职责。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全过程掌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三、有限空间事故的分类与救助
有限空间发生事故时,监护者应及时报警,救援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配备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严禁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
有限空间的事故分类
事故救援的流程
1、窒息事故的抢救
窒息事故者的抢救主要是确保其呼吸的通畅。调整事故者的姿势,将患者的头部尽量往后抬,使得他颈部紧紧绷直,这样做时,一手放在患者脖子后面用力抬,一手放在患者额头往后推,这个动作通常会使患者的嘴自然张开,如果抬起头部使得呼吸道通畅了,患者开始呼吸,就保证事故者的姿势使其慢慢恢复常态。否则继续进行强迫空气进入肺中的步骤,俗说就是人工呼吸,捏住患者的鼻子,通过他的嘴迅速强制吹两三口气入他的肺中,观察患者胸部的动作,看空气是不是进入了他的肺。如果胸部随着强迫吹气而一上一下,表明呼吸道已经通畅了。如果还没有起作用,即可通知120急救中心,并继续进行强迫空气进入肺中的步骤。
2、中毒事故的抢救
2.1硫化氢中毒事故
对人的危害主要是经呼吸道吸收。可出现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流涕、咽喉部灼热感、咽干、咳嗽、胸闷、头痛、头晕、乏力、恶心、意识模糊,部分患者可有心脏损害。重症者可出现脑水肿或肺水肿。极高浓度(1000mg/m3以上)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骤停,很快出现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均由呼吸道吸入所致。也可直接麻痹呼吸中枢而立即引起窒息造成闪电式中毒死亡。
由于硫化氢事故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建议作业人员或急救人员在不明硫化氢浓度时,应佩戴氧气或空气呼吸器等隔离式防毒面具。这是最有效的防止硫化氢中毒的方法。进入硫化氢的密闭容器及空间应先通风或用空气置换,并应先测定氧含量,然后测定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等。凡有产生硫化氢的设备和系统装置,必须设置风向标,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作业人员及周围群众应向上风口疏散。有硫化氢及其装置的场所,应配备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当硫化氢含量超过20mg/m3的安全临界浓度时,应佩戴空气呼吸器,不允许单独行动,并要有人现场监护。
此中毒事故者在发现时就要在第一时间通知120急救中心。平时做好劳动者的安全卫生培训工作,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2 CO中毒事故。
一氧化碳是有害气体,对人体有强烈的毒害作用。一氧化碳中毒时,使红血球的血红蛋白不能与氧结合,妨碍了机体各组织的输氧功能,造成缺氧症。当一氧化碳质量浓度为12.5mg/m时,无自觉症状,50.0mg/m时会出现头痛、疲倦、恶心、头晕等感觉,700mg/m时发生心悸亢进,并伴随有虚脱危险,1250mg/m时出现昏睡,痉挛而死亡。有时根据碳氧血红蛋白(COHb)来评价室内一氧化碳低暴露水平对人体的影响,3~11岁儿童COHb平均饱和度为1.01%;12~74岁不吸烟人群为1.25%。但成年不吸烟人群中4%的人COHb超过2%~5%。室内污染所致COHb饱和度只有超过2%,才会影响心肺病人的活动能力,加重心血管的缺血症状。
对于CO的中毒事故者,应迅速将其移离中毒现场至通风处,松开衣领,注意保暖,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在等待运送车辆的过程中,对于昏迷不醒的患者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内导致窒息。为促其清醒可用针刺或指甲掐其人中穴。若其仍无呼吸则需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但对昏迷较深的患者,这种人工呼吸的效果远不如医院高压仓的治疗。同时呼叫救护车,随时准备送往有高压氧仓的医院抢救。因此对昏迷较深的患者不应立足于就地抢救,而应尽快送往医院。但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人工呼吸绝不可停止,以保证大脑的供氧,防止因缺氧造成的脑神经不可逆性坏死。
3、爆炸性事故抢救
此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如遇到爆炸时,应面背爆炸地点迅速卧倒,如眼前有水,应俯卧或侧卧于水中,并用湿毛巾捂住鼻口。距离爆炸中心较近的作业人员,在采取上述自救措施后,迅速撤离现场,防止二次爆炸的发生。当爆炸发生后,应立即切断通往事故地点的一切电源,马上恢复通风,设法扑灭各种明火和残留火,以防再次引起爆炸。所有生存人员在事故发生后,应统一、镇定地撤离危险区。遇有一氧化碳中毒者,应及时将其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区。如有心跳、呼吸停止,立即在安全处进行人工心肺复苏,不要延误抢救时机。对有明显烧伤的即可送往救助医院,以免延误救治的最佳时机。
四、结语
对于事故的发生要冷静的处理对待,严格按预案的分工与救助的方法进行第一时间的救助。对于有限空间作业要严格落实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制度,明确作业负责人,作业人,监护人的职责,不得疏忽,麻痹大意,对此造成事故的一定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本的立定,主要是明确救援人员及职责,落实救援设备器材,掌握事故处置程序,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本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并不断进行修改完善。
本应急预案自编订之日起施行。
有限空间应急作业方案 3
1.目的、范围
1.1为了使作业人员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能够更好的掌握相关操作规程及管理规定,熟悉现场安全作业条件,避免和预防作业人员发生触电、烫伤、窒息、中毒、爆炸、高处坠落等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适用于独山子区房屋建筑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装饰装修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的有限空间作业管理。
2.定义
2.1有限空间定义:是指进出口受限制但足够容纳人员进入并执行作业,或自然通风受限,空间狭小,不适于作业人员持续停留的空间。如进入或探入塔、罐、槽车以及管道、炉膛、烟道、隧道、下水道、地沟、坑、井、池、涵洞等封闭、半封闭设备及有毒气体、可燃气体有可能集聚的场所。
2.2非常规有限空间(或称特殊有限空间):是指有限空间内的作业环境未达到或不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规定,能够造成作业人员中毒、窒息、触电、爆炸等人身伤害的受限空间。
2.3凡属下列情况之一,即为非常规有限空间作业(或特殊有限空间):
2.3.1氧气浓度低于19%(V/V)或高于23%(V/V)的有限空间;
2.3.2可燃气体或蒸气浓度高于与空气混合物爆炸下限的10%的有限空间;
2.3.3CO浓度高于30mg/m3的有限空间;
2.3.4硫化氢浓度高于10mg/m3的有限空间;
2.3.5温度大于40℃的有限空间;
2.3.6从进入点计,距离超过20米的有限空间;
2.3.7当电气设备采用超过24伏电压的有限空间;
2.3.8夜间进行作业的有限空间;
2.3.9在施工作业过程中产生新的危险有害因素或加剧原有危险有害因素的.有限空间,如涂装、除锈或清理尚有残留物的反应釜、油罐和下水井等;
2.3.10进入有放射源的有限空间。
3.职责
3.1施工单位负责编制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开展工作危险性分析,制定并落实有限空间作业措施,确定作业人员,指定监护人员现场监护,办理有限空间作业票证。
3.2施工单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拟作业现场的安全设施、人员、安全防护用品、工具、安全应急措施等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作业。
3.3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
3.4监理单位负责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工作危险性分析和有限空间作业票进行审批,对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安全措施进行监理。
3.5安全监理人员负责每天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进行检查,对现场作业人员的上岗证进行确认,对现场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班前活动及相关记录进行检查,对作业许可证进行核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和手续不全的,立即督促其办理和整改。
3.6建设单位应当向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施工单位提供供水、供气、供电等地下管线和水文地质资料,并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并及时支付保证安全生产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督促其费用的合理使用。
3.7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履行安全监督检查管理的职责,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现场存在无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未进行教育及严重安全隐患的,责令施工单位立即进行整改。
4管理内容和要求
4.1有限空间的潜在危险:
4.1.1有限空间内施工时采用或产生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材料和粉尘等危险。
4.1.2作业现场环境温度和作业时间的控制,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氧气含量。
4.1.3金属容器或潮湿环境的用电设备和人员安全。
4.1.4逃生通道和安全路线指示标识。
4.1.5其他作业可能给有限空间带来的危险。
4.2进入有限空间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4.2.1有限空间作业共分为四级,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有可能造成爆炸事故的为一级有限空间作业;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有可能造成中毒或窒息事故的为二级有限空间作业;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有可能造成触电事故的为三级有限空间作业;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有可能造成高处坠落事故的为四级有限空间作业;其中一、二级有限空间作业为特殊有限空间作业。
4.2.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提前24小时申办《有限空间作业票证》。有限空间作业票证的最长期限为24小时,特殊有限空间作业票证的最长期限为8小时,如作业票已到期限,作业尚未完成,还必须重新申办续票手续。
4.2.3施工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并根据现场作业存在的危险和所采取的措施负责对作业人员作业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2.4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消除,无法排除的加强隔离、预防。
4.2.5作业前,施工单位应指定专人监护,监护人员还必须经过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并有明显标记。
4.2.6作业现场出入口处必须设置禁止或警示标志和风险标识,将存在的危险告知作业人员和其他人员。
4.3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4.3.1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必须确保采取以下措施:
4.3.1.1设备和工具应可靠接地和固定,以防止产生静电火花。
4.3.1.2进入密闭空间前必须进行适当地通风或增设换气设备。
4.3.1.3特殊空间必须隔离所有电气和动力源。
4.3.1.4有限空间内必须有充足的照明,金属容器或潮湿环境须采用电压不超过24V的安全行灯。
4.3.1.5进入有限空间前一小时内,对氧含量和潜在的有害空气进行相关气体检测(氧气百分比不低于19%,并且不高于23%)。连续作业4小时,应对有毒有害气体、可燃气体再次进行检测。
4.3.1.6施工单位必须制定救援预案,所有人员应熟悉救援预案的内容。
4.3.1.7在作业场所适当的地方安装安全警示牌和防护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4.3.1.8根据作业性质和环境变化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必要时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都必须穿戴合适的呼吸面具和设备。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必须接受过呼吸设备使用培训,且考核合格。
4.3.1.9动力电缆、焊接电缆、氧/乙炔气的设置应符合安全要求,且不得防碍人员安全通行。
4.3.1.10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必须携带呼吸设备,一旦需要立即穿戴。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无法通视时,必须定时保持联络。
4.3.1.11现场至少应备用两套合格的呼吸设备和救援设备。
4.3.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须采取的安全措施
4.3.2.1作业人员应熟悉所从事作业的风险和应急救援计划,掌握报警及联系方式。
4.3.2.2不见批准有效的“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不作业。
4.3.2.3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任务、地点、时间与“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不符不作业。
4.3.2.4监护人不在场不作业。
4.3.2.5劳动防护着装和工器具不符合规定不作业。
4.3.2.6遇有违反规定强令作业的情况,或安全措施没落实,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
4.3.2.7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必须张贴经批准的有效的有限空间作业票。
4.3.2.8监护人对“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要进行检查,发现落实不好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有权提出停止作业。
4.3.2.9监护人必须对进出有限空间的人员以及运进有限空间所有设备和工具做好记录,并在出入口处张贴相关信息。时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作业期间不得擅离岗位,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查找原因,如发生事故,应立即采取救护措施同时报警。
4.4有限空间内的动火作业
4.4.1有限空间内的动火作业要同时申办《有限空间作业票》和《动火作业票许可证》,实施工作危险性分析。
4.4.2作业开始前,施工单位必须检测有限空间是否存有可燃的/有毒气体及氧气含量。作业过程中至少保证4小时一次的检测,必要时增加检测频次。有限空间内可燃气体浓度超标不得进行动火作业。
4.4.3制定通风方案,确定合适的排气口用来排出动火区域的烟气和有害散发物。并不间断地提供持续的和足够清洁的气源。
4.4.4乙炔和氧气瓶必须放置在有限空间外。当由于某种原因暂停工作时,必须将供气软管与气瓶断开或将工具带出有限空间。
4.4.5有限空间内应始终保持整洁有序。所有不必要的材料都必须从有限空间内清除。
4.5有限空间作业方案的编制要求
4.5.1有限空间作业方案的编制内容:工程概况—安全保证体系组织机构的建立情况—针对拟采用的机械设备管理情况—对各种拟采用材料有毒有害性进场检查验收方法—具体的施工方法及对可能发生事故的防范措施—施工作业现场环境注意事项—对作业人员的教育—对上述工作在落实时的保障措施。
4.5.2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由该项目的技术负责人编制出该项工作的工作危险性分析报告并报企业技术负责人、监理项目部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再向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每个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都明白该项工作有哪些危险性,自我防护的措施等。
有限空间应急作业方案 4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高效、有序地做好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及企业财产安全,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预案。
1.3工作原则
及时报告、以人为本、统一指挥、逐级负责、处置高效。
1.4适用范围
装备公司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需要实施应急救援时,适用本预案。
2.应急组织和职责
公司成立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对应承担相关职责,各单位应成立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指挥机构。
2.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管理部,具体负责有关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协调指挥工作。
2.3相关部门要相应成立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管理小组,明确应急管理责任落实。
3.救援报告
3.1发生有限空间作业责任事故时,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逐级报告应急救援小组组长。
3.2接到报告应当根据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并及时上报装备公司应急救援办公室。
3.3遇有人员伤亡等事故时,现场作业人员应当根据需要采取防护措施,并立即通知当地急救、医疗卫生或者公安消防等部门申请救援。
3.4救援报告的主要内容:
⑴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站名)、事故相关部门和人员。
⑵作业人数,伤亡人数、性别、年龄以及救助情况,是否涉及其他人员伤亡。
⑶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⑷需要应急救援的其他事项。
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补报。
4.现场处置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处置程序必须严格执行《郑州铁路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办法》以及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
4.1各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配备相关的呼吸器、防毒面罩、通讯设备、救生梯、安全绳索等必要的应急装备和器材。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应当掌握相关应急预案内容,并确保每位应急救援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实战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2有限空间作业中发生事故后,监护人员及现场其他作业人员应当立即报警,不得在无防护措施情况下盲目进入抢救,应急救援人员实施救援时,应当做好自身防护,佩戴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抢救过程中应至少留守一人在有限空间外做监护和联络工作。
4.3救援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基本的急救和心肺复苏术,每个救援机构至少确保有一名人员掌握基本急救和心肺复苏术技能,还要接受作为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所要求的培训。
4.4救援人员应具有在规定时间内在有限空间危害已被识别的情况下对受害者实施救援的能力。进行有限空间救援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⑴告知每个救援人员所面临的危害。
⑵为救援人员提供安全可靠的个人防护设施,并通过培训使其能熟练使用。
⑶无论作业人员何时进入有限空间,有限空间外的救援均应使用吊救系统。吊救系统须符合将每个作业人员均应使用胸部或全身套具,绳索应从头部往下系在后背中部靠近肩部水平的位置,或能有效证明从身体侧面也能将工作人员移出有限空间的其他部位。在不能使用胸部或全身套具,或使用胸部或全身套具可能造成更大危害的情况下,可使用腕套,但须确认腕套是最安全和最有效的选择。
4.5人员脱离危险区域后按以下程序执行:
⑴现场急救极为重要,救护人员应立即使发生事故人员迅速脱离作业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有条件时立即给予吸氧。现场急救人员应有自救互救知识,以防急救者进入现场后自身中毒。
⑵当事故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时,已休克、心脏或呼吸已停止时,救护组应立即采取人工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法(心脏挤压使心肺复苏)等方法进行抢救,在送往医院救治过程中,人工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法不得停止,若事故人员能自行进行呼吸,应立刻进行吸氧,并应保持事故人员处于放松状态、保持事故人员的体温。
⑶现场急救。当事故人员脱离危险区域后,应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对症救护。如情况严重,应迅速向“120”急救中心及“119”或送就近医院抢救。
⑷注意事项:急救要尽快进行,不能等候医生到来,在送往医院途中,也不能停止急救。急救方式:人工呼吸法;胸部挤压法。如果事故人员呼吸停止,而且心脏跳动也停止,则须同时实施上述两种急救方法。
4.6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各工作组和成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并及时移交事故调查组。因应急救援需要改变事故现场时,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应当做出标记、绘制现场示意图、制作现场视听资料,并做出书面记录。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不得伪造、隐匿或者毁灭相关证据。
4.7事故救援完毕后,现场指挥部应组织救援人员对现场进行全面检查清理,进一步确认无伤亡人员遗留,拆除、回收、移送救援设备设施,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现场的调查。及时组织开展善后处置工作,尽快消除事故影响,恢复正常秩序。
5培训演练
5.1相关部门定期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掌握必要的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
5.2定期组织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应急演练,并对演习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估,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
有限空间应急作业方案 5
为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出能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有效地组织事故抢险、救援和应急机制,保证企业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的影响和损失,根据本单位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企业概况
公司位于北京市顺义区大孙各庄镇,占地平方xx米,建筑面积xx平方米;职工总数xx人;主要生产的产品有;主要设备有。公司主要存在有限空间类别;共xx处。有限空间,在生产、管理和维修的过程中,由于有限空间本身具有进出口受限制、密闭狭窄、通风不良、潮湿等特点,其作业环境易出现缺氧和有毒有害物质造成中毒或触电,且易导致火灾爆炸,在有限空间环境下作业是危险的。
2、危险分析:
有限空间是指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如缺氧,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气体或粉尘中毒危险)且受到限制和约束的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及场所。
中毒,主要有一氧化碳、氰化物、苯、硫化氢……造成急性中毒。中毒者一般会出现紫绀、昏迷、惊厥、呼吸困难、休克等。引起全身各系统与组织(皮肤粘膜、呼吸、消化、循环、泌尿、血液、神经等)的'损害,甚至造成中毒者死亡。
缺氧窒息,主要由于有限空间中空气含氧量低,发生缺氧窒息事故,其危害范围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中的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救援人员;其危害后果主要会导致中毒人员昏迷、造成作业人员缺氧窒息。
3、建立事故应急处理机构,成立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4、采取的措施:
(1)进入作业场所前,要详细了解现场情况,对作业现场进行危害识别和评估,并有针对性地做好检测与防护器材;
(2)对于作业面可能存在的电、高温及危害物质进行有效隔离;
(3)采取通风净化措施,使有限空间工作条件符合要求;
(4)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佩戴安全有效的防护用品,佩戴有效的通讯器材工具、身系安全绳;
(5)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配备监护人员和救援人员;
(6)强化安全意识,严格安全管理、落实作业审批制度。
5、紧急情况的应急救援处理:
一、中毒急救
(1)由呼吸道中毒时,应迅速离开现场,到新鲜空气流通的地方。
(2)经口服中毒者,立即洗胃,并用催吐剂促其将毒物排出。
(3)经皮肤吸中毒者,必须用大量清洁自来水洗涤。
(4)眼、耳、鼻、咽喉粘损害,引起各种刺激症状者,须分别轻重,先用清水冲洗,然后由专科医生处理。
二、缺氧窒息急救
(1)迅速撤离现场,将窒息者移到有新鲜空气的通风处。
(2)视情况对窒息者输氧,或进行人工呼吸等,必要时严重者速交医生处理。(打120电话)。
(3)佩戴呼吸器者,一旦感到呼吸不适时,迅速撤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同时检查呼吸器问题及时更换合格呼吸器。
6、报警程序:
事故易发生情况救护电话(镇卫生院电话:、镇义务消防队电话:119、999、120)。
电话内容:报告事故地点、事故类型、事故大小、发生时间、明示行车路线,并派专人到村口或路口迎接救援车辆。
有限空间应急作业方案 6
一、编制目的
为加强和规范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规范有限空间作业行为,保障人员安全,确保生产装置正常运行和作业安全,特编制此制度。
二、规章制度
1、有限空间作业前要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需要时要同时办理其他作业证,作业人员须持有审批的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和其他作业许可证后方准许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2、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作业前一定要明确有限空间内的有害因素及其浓度。
3、作业负责人要明确所有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职责,负责人及作业人员都要明确信息沟通的工具、方式和内容。
4、有限空间作业实施公司内部作业许可证制度。公司安全主管部门负责作业许可证管理。
5、作业主管部门要编制安全作业方案,并根据作业方案在许可证上填写简要作业程序和内容,作业方案应作为许可证的.附件;安全主管部门根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在许可证上写明危险有害因素。
6、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监护工作。要针对作业环境的实际要求,配备足量、符合实际作业环境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且作业人员要佩戴好劳动用品后再进行作业,场外必须有监护人员监护及必要的施救工具。
7、作业人员要严格按照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不得违规操作,以免事故的发生。
8、事故发生后,切忌盲目施救。发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后,监护人或事故发现者应当及时呼救,在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戴上防毒面具或呼吸器以及其他一些防护措施后,方可入内施救。切忌因救人心切,盲目入内,而导致事故伤亡人数的增加和事故的扩大。
9、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作业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
10、制定切实有效的事故应急预案,并不定期的进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予以记录。
三、注意事项
参与有限空间作业的所有人员要严格执行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有限空间作业规章制度及有限空间作业操作规程,对违反规定者按照公司处罚条例进行处罚。
有限空间应急作业方案 7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安全生产的部署,加强我市建设施工安全管理,深入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建筑施工生产事故预防工作,根据《广东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在建涉水地下工程安全防范的通知》《中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地下涉水有限空间气囊封堵作业安全管理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经研究,决定自即日起至20xx年底开展全市房屋市政工程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工作。现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总体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强我市建设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有效促进工程建设各方主体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严格督促房屋市政工程项目参建责任主体落实有限空间作业“七个不”措施(未经风险辨识不作业、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不作业、不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不作业、没有监护不作业、电气设备不符合规定不作业、未经审批不作业、未经培训演练不作业),确保我市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二、整治范围和重点内容
(一)整治范围
全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的有限空间作业。
(二)整治重点内容
1.有限空间作业“七个不”措施
施工单位要对有限空间场所进行风险标识,编号管理,并建立台账。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七个不”措施(未经风险辨识不作业、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不作业、不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不作业、没有监护不作业、电气设备不符合规定不作业、未经审批不作业、未经培训演练不作业)的安全管理,强化作业人员的风险意识。有限空间作业审批文书(格式详见附件1)应在项目部存档备查。
2.有限空间作业“七个有没有”检查
施工单位要结合项目实际,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七个有没有”自查自纠:一是有没有全面辨识有限空间风险,并建档立册,在所有有限空间现场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二是有没有建立完善有限空间安全规章制度和作业流程,特别是强化作业前、作业中的通风和检测管控措施;三是有没有为员工配备个人劳动保护用品,特别是配齐配全通风检测作业仪器、呼吸器等各类应急保障用品;四是有没有落实有限空间作业中的安全监护措施,特别是按要求配备监护人员;五是有没有确保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设备设施安全,特别是电气设备符合防爆、安全等规定;六是有没有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许可申报审批管理;七是有没有定期组织员工开展常态化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并且有计划地开展有限空间应急救援演练。
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
施工单位要结合有限空间作业“七个不”措施、在建涉水工程“六项措施”、《中山市橡胶充气管塞涉水地下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指引(试行)》及《中山市水体整治工程地下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指引(试行)》要求,开展一次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要结合施工作业活动环境、实时工序特点和提级管控要求,将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及工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应采取的防范措施,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术交底等方式告知各岗位人员及相关方,使其掌握规避风险的措施并落实到位。
三、工作安排
(一)自查自纠(即日起至20xx年3月31日)
各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要按照本通知整治重点内容认真逐项开展自查自纠,建立隐患问题台账。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有限空间作业要立即落实专人跟进立行立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暂停有限空间作业,制定整改计划,按期落实整改。
(二)全覆盖检查(20xx年4月1日起至5月31日)
各镇街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认真分析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制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建立辖区有限空间作业工程项目台账,对属地所有含有限空间作业在建房屋市政工程项目开展一次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隐患全覆盖检查,消除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盲区死角等短板和漏洞,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筑牢我市房屋市政工程持续安全施工的.防线。
(三)开展事故应急演练(20xx年第一季度)
为切实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综合处置能力,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拟于20xx年第一季度开展房屋市政工程有限空间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全市含涉水有限空间作业在建工程项目参建单位参加。通过演练,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在演练中检验各类预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提升建筑施工工地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急救援能力,提高意外事故的抢险救援和自我防范能力。
(四)开展安全培训教育(20xx年第二季度)
为进一步加强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规范地下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保障地下有限空间作业者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技术水平。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拟于20xx年第二季度对全市各镇街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安全监督人员、各含有限空间作业工程项目参建单位开展《中山市水体整治工程地下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指引(试行)》培训安全培训教育,进一步提高管理及作业人员依法依规、按章安全作业的意识和技能,突出有限空间作业关键部位和关键节点安全风险防范,进一步提升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水平及作业人员风险识别和应急处置能力。
(五)开展专项检查(20xx年6月)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组成5个检查组,于6月份组织开展一次针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的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工程建设各责任主体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隐患自查自纠及工作台账管理情况;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执行有限空间作业“七不”措施工作情况。专项检查工作结束后,将对检查情况进行全市通报。
(六)开展常态化排查整治(20xx年7月1日至12月31日)
各镇街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根据本地区建筑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结合本部门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分工、工作重点、检查频次和执法要求,常态化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对本地区在建项目有限空间作业每月开展一次安全隐患全覆盖检查,对发现问题和隐患要立即督查企业进行整改,并跟踪落实情况,确保整改到位。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各有关企业要清醒认识当前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工作,要把此次专项整治工作作为推动我市房屋市政工程有限空间安全监管提高的重要手段,在各项目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全面掌握辖区内在建工程有限空间作业的施工状况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情况,确保整治取得效果。
(二)压实五方主体责任。各房屋市政工程项目五方责任主体要依法依规健全和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明确安全生产职责。建立完善安全承诺制度。将涉水在建地下工程纳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管理。建设单位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管理首要职责,督促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全面核查整治在建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安全隐患。施工单位要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等,组织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履行相关审批程序,按照规定组织论证。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七个不”措施,对自查自纠发现的问题进行闭环整改。监理单位审查施工单位关于有限空间作业的专项施工方案,对施工单位落实有限空间作业防范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坚决遏制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三)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各镇街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压实安全监管责任,在各项目隐患自查的基础上,全面掌握辖区内在建涉水工程有限空间的施工状况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情况,督促施工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风险源头管控。强化对有限空间作业全覆盖检查和常态化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逐个建立台账,推动项目五方责任主体实事求是、立行立改,认真落实整改措施要求,把执法检查和督促落实闭环整改工作落实、落细,确保完成各项整治工作目标任务。
(四)强化监管执法。各镇街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有限空间作业违法违规行为,压实施工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形成严打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切实督促施工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继续巩固行动成果。专项整治行动期间,各检查组在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项目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一般隐患,各镇街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督促项目进行整改并跟踪整改落实情况,同时对项目责任主体进行省动态扣分或者诚信扣分。在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项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一律责令停工整改,并采取警示约谈、通报批评、诚信惩戒、行政处罚等手段进行上限处罚,对拒不整改、整改不到位、应付式整改的项目采取挂牌督办。
(五)及时总结报送。各镇街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落实属地专项整治工作专项方案,及时总结辖区项目有限空间作业的施工状况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情况,每月28日前将本镇街房屋市政工程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工作隐患闭环整改、执法检查、对相关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处理处罚情况形成整治工作台账,并将电子版及加盖单位公章纸质版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质量安全监督科。12月25日前,将本镇街房屋市政工程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工作年度总结电子版及加盖单位公章纸质版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质量安全监督科。
有限空间应急作业方案 8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有分布范围广、事故发生呈现季节性等特点,每年3月至10月为事故易发高发期,春夏两季尤为突出。近年来,贵阳市贵安新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20xx年7月30日,中天会展城B区至南广场地下污水管网清理淤泥发生一起中毒和窒息事故,造成2人死亡。充分暴露贵阳市贵安新区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存在盲区、死角,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屡禁不止,突发事件发生后盲目救援情况突出。为进一步深化贵阳市贵安新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切实加强有限空间安全管理,有效防范有限空间中毒窒息、燃爆、火灾等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促进贵阳市贵安新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范有限空间作业行为,强化有限空间事故应急救援,避免盲目施救,确保不发生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
二、整治范围及责任分工
(一)整治范围
此次专项整治范围为污水处理、市政工程、环保工程、城镇燃气、物业管理、农业(沼气池、化粪池、青储室)、电力、通信等行业以及工矿商贸企业等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单位。
(二)责任分工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和“谁审批、谁监管、谁负责”原则,切实履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职责,督促指导行业领域企事业单位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
1.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对房屋、燃气、城市排污等网管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等行业领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按职责分工对电力网管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等行业领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负责对市政工程建设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督促指导燃气、电力、城市排污等网管、房屋、市政企事业单位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
2.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对特种设备生产、维修、保养、使用、拆除及食品、药品生产、经营等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督促指导行业领域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
3.应急管理部门负责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矿商贸等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督促指导行业领域内企事业单位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
4.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负责环卫、市政及城市园林绿化、所属公园等行业领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督促指导行业领域内企事业单位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
5.交通运输部门负责道路运输、水上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公路水路建设等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督促指导行业领域内企事业单位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
6.发展改革部门负责长输油气管道设施、电力设施等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督促指导行业领域内企事业单位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
7.教育部门负责各类学校、幼儿园、教学培训基地(机构)等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督促指导行业领域内企事业单位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
8.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负责煤矿、民爆物品生产和经营、储存、工业和工业园区、通信等行业领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督促指导行业领域内企事业单位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
9.民政部门负责殡葬、收养、救助服务、社会福利机构及其他社会养老场所等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督促指导行业领域内企事业单位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
10.水务部门负责水利工程、水利设施、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污水处理厂建设等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督促指导行业领域内企事业单位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
11.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农业(沼气池、化粪池、青储室)生产、渔业生产、农药使用等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督促指导行业领域内企事业单位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
12.商务部门负责成品油等专业性能源及汽车加油站、加气站、燃料加注站、商贸企业、各类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报废汽车、二手车行业、再生资源回收等行业领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督促指导行业领域内企事业单位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
13.文化和旅游部门负责文旅行业(包括旅行社、星级饭店、景区、文物保护单位、经营性文化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场所等)等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督促指导行业领域内企事业单位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
14.卫生健康部门负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及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等行业领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督促指导行业领域内企事业单位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
15.林业部门负责林场、林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木材加工等行业领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督促指导行业领域内企事业单位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
16.人防部门负责人防设施等行业领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督促指导行业领域内企事业单位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
17.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对涉及放射性物品、废弃危险化学品等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处置,重点环保设施和项目等行业领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督促指导行业领域内企事业单位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
18.其他有关部门负责其监管范围内行业领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督促指导行业领域内企事业单位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
19.各区(市、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贵安新区各乡(镇)、大学城街道筹建委员会。负责辖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督促指导辖区内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
20.生产经营单位(社会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完善并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帐;强化作业人员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严禁未经培训合格上岗作业;配齐并督促作业人员正确使用有限空间安全设备器材,充分做好作业前准备工作,严格执行作业审批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制度,强化全过程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安全。
三、整治内容
(一)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对有限空间进行确认并登记建档,完善有限空间名称、地点、类型、危险因素、负责人等基本信息。
(二)健全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制度。健全有限空间作业专项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有限空间教育培训制度、作业审批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应急管理等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外包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对外协承包单位的安全管理。
(三)配齐有限空间安全设备器材。按规定配备有限空间快速检测设备、强制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应急通讯报警器材、安全绳、救生索、速差自控器(防坠器)、三角架等防护设备。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的,通风、检测、照明、通讯等设备要符合防爆要求。为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含检测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呼吸防护用品。防护装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维护。
(四)加强作业前准备工作。一是必须制定作业方案和应急预案,由单位技术负责人员审查通过后,经单位负责人审批同意方可实施作业。不具备专业技术能力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聘请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方案和应急预案进行审查。二是必须组织作业前培训和应急演练,告知作业人员存在的风险、安全作业规范和应急措施,使相关人员熟悉应急救援要求,避免盲目施救。三是必须落实“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要求,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五)强化全过程安全管理。一是必须设置现场专职安全监护人员,监督作业方案执行情况,始终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不得在作业期间离开现场。二是必须在作业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现场。三是必须采取强制通风措施,保持作业点(处)空气流通,禁止采用纯氧通风换气。四是必须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或连续检测,发现有限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高于或者氧含量浓度低于标准规定限值时,立即停止作业,撤离现场。五是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和应急救援设备。
(六)做好作业后的清理确认。作业结束后,作业人员必须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对因实施作业临时移动或者拆除的设备设施进行恢复,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共同清点人数、工具等,确认无误后方可撤离作业现场。
(七)强化和规范应急救援。生产经营单位要根据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明确救援人员及职责,落实救援设备器材,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发生有限空间作业险情后要按应急预案规定实施科学救援,坚决杜绝盲目施救造成事故扩大问题发生。
四、工作步骤
专项整治自即日起至20xx年12月31日结束,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摸底排查(20xx年9月底前)
1.再动员、再部署。当前正处于夏季和汛期,各地各行业(领域)主管部门要结合正在开展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认真落实属地监管和行业监管责任,在2018年贵阳市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工作基础上,对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动员一切实力量对每一个有限空间作业进行真查实查,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全覆盖,确保不漏一家。
2.进一步全面调查摸底。涉及有限空间的企业以深入推进“双控”机制建设为契机,对有限空间重新开展一次系统辨识,确认风险并登记建档,建立健全本单位有限空间管理台账。涉及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涉爆粉尘的有限空间,一律按照重大风险等级实施重点管控,企业主要负责人为有限空间管理第一责任人。企业要对产生风险的各个因素进行精准辨识和评估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制定专门管控方案和应急预案。
3.开展现场指导。各地、各行业(领域)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本行业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工作计划。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开展调查摸底的同时,组织人员开展现场指导,切实解决好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企业按照整治方案的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开展工作。
生产经营单位填写《生产经营单位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台账》(附件1),报各地行业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各地安委办汇总填写《生产经营单位有限空间汇总情况表》(附件2),各地安委办于20xx年9月30日前将附件1和附件2一并报市安委办。20xx年9月底前,各地要完成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信息台账更新工作,各相关生产经营单位要完成有限空间管理台账更新工作,以后每半年更新一次。
(二)自查自改、集中整治(即日至20xx年9月30日)
1.对标自查自改。各企业对照专项整治重点内容,对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要求,制定整治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措施、责任和时限,组织开展有限空间风险要素辨识、检测,细致排查隐患,制定管控措施,完善监测、监控、应急处置手段。没有相应能力的企业,要通过市场化服务方式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指导,由技术服务机构帮助做好有限空间条件确认、隐患排查、制订整改方案、实施整改、检测评估、应急演练等工作。20xx年10月15日前,各企业将自查自改情况报所在地安委办和行业主管部门备案。
2.健全管理制度。各企业要按照风险管控要求,进一步完善与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主要包括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作业审批制度、通风检测制度、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外包安全管理制度、有限空间作业专项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应急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
3.配齐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20xx年9月底前,涉有限空间生产经营单位要结合单位实际,按规定配齐快速检测、强制通风、应急照明、应急通讯报警、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和呼吸防护等装备、用品。
4.强化教育培训。各相关生产经营单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教育方案,开展系统性教育培训;编制通俗易懂的教学资料和简便易行的作业手册,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教育培训,确保从业人员熟练掌握有限空间作业知识和作业能力及应急救援知识、技能后,方可上岗作业。20xx年9月底前,各地、各相关生产经营单位要结合实际,通过专项培训、专家授课、警示教育、观摩演练等方式,至少组织一次有限空间培训。
5.深化“双控”体系运用。相关生产经营单位以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为主线,精准分析判定每一个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存在的中毒、窒息、燃烧、爆炸等危险有害因素和危害等级,其中涉及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涉爆粉尘的有限空间,一律按照重大风险等级实施重点管控,制定针对性强的消除和控制措施,改进作业管理制度、作业规程和应急预案等,并及时将有关内容更新至有限空间风险告知牌。20xx年9月底前,规模以上和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及时运用好“双控”体系系统。
6.加强应急管理。要监督指导相关生产经营单位根据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提高有关人员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风险的认识。20xx年9月底前,相关生产经营单位至少要开展一次有限空间作业的应急演练。
(三)全面总结阶段(20xx年10月至11月)。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开展专项督查和检查,及时将每个阶段的工作情况报市安委办。专项整治工作结束后,要对本地区、本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于20xx年11月30日前报市安委办。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严密组织实施。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强化“红线”意识,将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市的工作部署上来,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列入重要日程,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行政综合执法、水务、农业农村、住建、工信、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电力、通信等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经常深入一线开展检查督查,督促有关生产经营单位认真搞好自查自纠。所有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要做到动员部署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监督检查到位、自查整改到位,确保专项治理全面覆盖、不留死角。
(二)严格执法,促进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要求,以重大事故隐患、中毒窒息和燃爆等事故风险控制为重点,将执法检查贯穿专项整治始终,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对发现企业有限空间辨识、检测、评估存在遗漏以及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要立即下达停产整改指令;对排查治理不认真、整改不到位的企业,依法给予上限处罚;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到期未整改或整改后仍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企业,坚决提请本级人民政府予以关闭。各相关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全过程参与整治工作,督促落实各项管控措施,确保整治取得实效;对排查出的隐患,要列入隐患治理清单,制定整改方案,做到“五落实”,确保按期整改到位。
(三)大力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有限空间安全宣传教育作为强化安全监管的一项重要措施,针对有限空间的管理特点和广大作业人员文化低、流动性大、管理松散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教育方案,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广泛宣传有限空间安全知识。同时,要加大新闻媒体曝光力度,及时将典型案例、反面典型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并建立举报渠道,鼓励企业职工举报事故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
(四)严厉问责,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市安委办将加大对各地、有关部门有限空间专项整治的明查暗访力度,狠抓反面典型,对责任不落实、整治效果差的地区、部门,进行约谈通报。对有限空间作业整治责任不落实,不积极开展整治,工作不认真、走形式的企业,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厉处罚。专项整治期间,发生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的,一律责令停产整顿,并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特别是对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对外包单位疏于管理发生事故的以及盲目施救造成事故扩大的,要依法从重处理,并倒查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以及行业管理部门的责任。
市安委办把专项整治情况列为20xx年对各地、各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年度目标考核的内容。
有限空间应急作业方案 9
近年来,全国及我市有限空间生产安全事故多发,为深刻汲取有限空间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坚决防范和遏制类似事故频繁发生,按照6月23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召开全国吸取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教训视频会议精神和《辽宁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控的警示函》(辽安委办〔20xx〕30号)以及7月8日《辽宁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管控的警示函》的要求,依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原安监总局第59号令)、《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AQ3028-20xx)、《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20xx)等规章和标准规范,市安委会决定在全市立即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检查整治工作,现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有限空间专项整治,进一步落实各级人民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监管及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辨识有限空间基本情况,完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有限空间作业管理。使所有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主管单位和企业实现有限空间筛查确认及登记建档率100%;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教育培训率100%;有限空间警示标志设置率100%;有限空间作业审批率和现场监护率100%,有效防范一般安全事故发生,坚决防范和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
二、专项整治时间
即日起至20xx年11月15日。
三、工作组织领导
市安委会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安委会副主任、市安委办主任担任,副组长由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教育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交通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务局、市商务局、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等相关市级部门分管领导担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应急管理局,具体负责专项整治工作的日常联络协调、督导检查和资料汇总上报等工作。
四、专项整治范围及重点
(一)检查整治范围
全市建筑、市政、交通、工业、农业、水利、电力、通信、医药、粮食、物资储备等行业及复杂地质条件下各类隧道工程项目和危险化学品、工矿商贸企业所涉及的停产、复产、清淤、除污、检维修、地下管廊等有限空间作业环节(详见附件1)。
(二)专项整治重点
1.是否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辨识,确定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基本情况并建立台账;
2.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主管单位及施工企业是否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3.是否在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入点附近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
4.是否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并做好记录;
5.实施有限空间作业,是否严格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未经通风和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6.是否为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含检测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防护用品和设备;
7.是否制定可靠有效的有限空间事故应急预案,并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防止盲目施救;
8.委托外包作业单位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外包作业单位是否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与承包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五、责任分工
此次专项检查整治,采取“条块结合”、层级负责、分类实施的方式进行。
一是按照属地监管原则,各区市县、先导区安委会负责组织本辖区的专项整治,安委办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各地区要成立由安委会领导任组长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全面评估分析辖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专项整治方案,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各区市县、先导区安委办、街道办、乡镇政府要整合力量,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对辖区所有涉及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企业包区划片、专人负责、逐一入户进行“全覆盖”专项整治。
二是市安委会各相关成员单位要按照行业监管责任,具体负责组织对本行业领域的专项整治。要成立由本部门(单位)领导任组长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全面排查本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制定专项整治方案,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并对各区市县、先导区本行业整治情况“全方位”督导检查。
三是各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企业要夯实主体责任,具体负责组织对本企业的'专项检查整治。企业要成立由本单位负责人为组长的工作专班,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广泛宣传,把专项整治责任落实到车间、到班组、到岗位、到具体人,确保专项整治工作“无死角”“无盲区”。
市安委办将适时对各区市县、先导区、各部门专项整治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各重点企业进行抽查检查。每月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专项整治开展情况进行调度、通报,并将开展情况纳入20xx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内容。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各区市县、先导区安委会,市安委会各有关成员单位,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企业要把专项整治工作提升到“守底线、保民生、促发展”的高度,由主管安全工作的领导、企业负责人亲自挂帅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分析研判、周密部署,层层落实责任,扎实推动专项整治工作落实落地。
(二)强化措施,全力推进。各区市县、先导区安委会,市安委会各有关成员单位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薄弱环节,把专项整治责任落实到具体机构、人员,覆盖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所有经营单位、企业,督促各类有限空间作业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强化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对有限空间进行辨识建档,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建立并落实作业审批制度和应急措施。各行业监管部门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突出整治重点,严格执法,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查出的问题逾期不整改或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严格落实联合惩戒和责任追究制度。要与正在开展的“三年专项整治行动”相结合,建立有限空间专项整治长效机制,本次专项整治结束后,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三年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开展整治工作,巩固阶段整治成果,推动有限空间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坚决防止专项整治工作流于形式、走过场。
(三)加强宣传,提高防范。各区市县、先导区安委会,市安委会各有关成员单位要以此次专项整治为契机,加大有限空间作业管理的宣传力度,与当前正在开展的“五进”活动相结合,通过微信、网站、报纸、电视、标语等媒体手段,加大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宣传力度,督促企业开展内部专题教育,落实岗前培训,普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和科学施救常识,切实使从业人员掌握危险作业风险和作业要求,坚决杜绝盲目施救,避免造成事故伤亡扩大。
(四)从严整治,确保效果。各区市县、先导区安委会,市安委会各有关成员单位,涉及有限空间企业要切实履行安全监管责任,市安委会各有关成员单位要对本行业,各区市县、先导区安委会要对本辖区专项检查整治发现的问题隐患,明确建立隐患清单及跟踪督办的责任,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对不能立即整改的重大事故隐患,要认真甄别、跟踪管理、挂牌督办;各涉及有限空间企业对检查整治中发现的问题隐患,要定人、定责、定时限立行立改,确保专项整治发现问题隐患及时整改到位,形成闭环管理。市安委办将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专项整治阶段开展情况以简报形式印发至各单位,专项整治结束后,将对各单位一些好的经验作法及存在的问题在全市予以通报。
(五)强化信息报送。各区市县、先导区安委办,市安委会各有关成员单位将(区市县、先导区、市级部门)每月底报送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基础台账(附件2)及阶段性进展情况小结;11月20日前报送专项检查整治汇总表(附件3)及专项工作总结。同时,各区市县、先导区安委办要将辖区内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矿商贸企业所涉及的有限空间基础台账报市应急管理局相应处室。各企业要认真开展自查,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基础台账备查。
有限空间应急作业方案 10
一、演练时间:
20xx年9月14日9时00分至11时00分。
二、演练地点:
TJ5标胡家沟隧道。
三、演练目的:
通过演练进一步完善我合同段隧道施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检查《隧道施工安全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明确各级各类管理人员掌握火灾事故应急处理程序和方法,提高遇到火灾时的应急反应能力。
四、演练情况设置:
隧道台车由于电焊火花引发附近防水板着火,作业人员6人中发生1人被困窒息晕倒、2人被火轻度烧伤的火灾事故。
五、演练方法:
情况诱导,模拟演练,小结讲评。
六、参加演练人员:
演练领导小组及胡家沟隧道所有员工。邀请:巴南广高速公路JL4总监办总监游勇、安全监理雷静和驻地监理及隧道1队负责人和安全员参加。
七、演练组织机构及职责
1、成立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的组织准备与实施。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演练的准备、协调工作,由杨国大负责具体事务。
2、现场总指挥李晓雄:主要负责演练现场人员、物资、设备的总体调度指挥。现场副总指挥杨明和钟和:主要负责协助总指挥的工作。
3、现场指挥钟和:具体负责本次演练现场的人员、物资、设备的调度指挥。
4、演练主持与解说杨明:主要负责演练的主持与解说工作。
5、演练影像资料拍摄杨泽:负责演练资料的拍摄。
6、演练应急抢险组(由胡家沟隧道队应急救援队伍组成),负责演练火灾的抢救工作,主要负责火灾扑灭的具体实施工作。
八、演练前准备工作
1、演练物资准备(由胡家沟隧道队和项目部机材处负责):挖掘机、装载机、干粉灭火器,消防桶,消防揪,医药箱,急救药品,担架,演练现场条幅,演练小组标牌及袖标,对讲机、扩音器及会场设备等。详见:隧道消防演练物资表。
2、演练交底:演练前1天召开职工大会,安保处杨国大组织所有参演人员进行培训,传达讲解《胡家沟隧道消防安全应急演练方案》,讲解本次演练方案中注意事项,明确各应急小组人员及职责。
3、演练救护车:川A.DR960为医疗救护车,驾驶员为刘荗林。
九、演练要求
1、各部门必须积极参与演练。
2、在演练过程中要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动作规范,防止受伤现象发生。
3、演练过程要控制火势,防止事故发生。
4、演练期间如有外来人员,由其相关联系人员负责其安全撤离。
5、认真总结在演练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确保突发火灾事件时将事故损失减少到最低。
6、请隧道1队负责人和安全员认真观看,领会演练意图,回去后组织本单位成立应急救援队伍,进行相关应急演练。
十、演练结束语
本次演练,按照事先周密策划的演练预案顺利完成,达到了应急演练的'目的,增强了防范意识和应急逃生自救的能力。我们的演练工作虽然结束了,但我们为应急预案开展的演练工作却刚刚起步。为了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救援能力,以便在事故的应急行动中,达到快速、有序、及时、有效的效果,我们将经常性地开展应急预案的培训、训练或演练工作,以提高我们全员的应急反应综合素质。
有限空间应急作业方案 11
为深刻吸取“11.7”事故教训,举一反三,进一步强化防范有限空间事故能力,不断提升我镇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保障水平,决定即日起在我镇范围内集中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攻坚行动。现将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目标任务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扎实推进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督促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厉打击有限空间违法违规作业行为,推动企业从严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标准、规程、制度要求,确保辖区内涉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范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
二、时间安排
即日起至20xx年底在全镇范围内集中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攻坚行动,镇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行政村要根据专项整治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摸清有限空间底数并建立管理台账,督促企业全面自查自改,组织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全面深入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
三、整治重点
镇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行政村要严格落实属地、部门监管(主管)责任,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包括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工贸、电力、海洋渔业、粮食仓储、建筑施工、市政工程、城镇燃气、污水处理、特种设备等),督促企业对涉及到的有限空间进行全面排查、辨识与确认,建立健全并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严厉打击有限空间违法违规作业行为,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安全。
(一)是否对有限空间进行辨识,确定有限空间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情况,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
(二)有限空间场所是否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三)是否按规定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有限空间作业方案是否实行审批管理;
(四)是否向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安全帽、全身式安全带、三脚架、安全绳,以及与作业环境危险有害因素相适应的'检测报警仪器、正压式呼吸器等有限空间作业劳动防护用品;
(五)是否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并开展应急演练;
(六)是否对承包单位的有限空间作业统一协调、管理,是否对承包单位的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审批。
此次整治的重点包含但不限于以上内容,镇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行政村要结合本辖区、本行业领域特点,进一步细化补充。
四、有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有限空间作业涉及的行业领域广泛,有限空间事故易发多发,镇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行政村要清醒认识当前我镇安全生产形势,切实提高认识,强化对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攻坚行动的组织领导,要将本次攻坚行动与省、市、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我镇各领域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全面细致排查治理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隐患,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二)深入排查健全完善监管台账。镇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行政村要进一步深入开展有限空间作业条件排查确认工作,全面查漏补缺,督促指导相关企业进行有限空间再辨识再确认,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并将本辖区、本行业(领域)所有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企业全部纳入监管台账,健全完善有限空间监管台账。
(三)督促企业落实自查自改。镇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行政村要督促指导相关企业,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六必须六严禁”规定》(见附件2)要求,认真对照开展自查自改,对自查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要造册登记,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销号清单和隐患排查整治公示制度,并按照“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要求全部整改到位,实现动态闭环管理。
(四)强化监督检查执法力度。镇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行政村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大排查和执法行动,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落实联合惩戒制度,以监督执法成果作为检验专项治理成效的重要内容,增强执法工作震慑力,提升有关企业负责人敬畏法律、敬畏红线的意识,推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坚决遏制事故发生。同时要加大执法检查,对未按规定开展有限空间辨识、制定防范措施、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的和未制定作业方案或未经审批擅自作业以及未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必须严处重罚。
(五)强化专题培训和应急救援措施。镇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行政村要全面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题培训,普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和应急救援基本常识,提升安全监管人员、企业安全人员知识技能。同时,督促和指导相关企业根据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制定完善有限空间应急预案,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应急演练和专题培训,并将《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安全施救指南》(见附件5)纳入专题培训重要内容,提高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急处置能力,杜绝盲目施救,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安全。
请镇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行政村要认真做好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总结,于20xx年12月20日前将本单位相关工作总结连同有限空间企业统计表(附件3)、有限空间专项整治攻坚行动工作情况汇总表(附件4)加盖公章后一并上报送镇安办。
有限空间应急作业方案 12
1.总 则
1.1目的
为及时有效处置公路隧道内的突发公共事件,提高全省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应急救援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协调水平,确保迅速、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抢险、救灾修复工作,保障公路的安全畅通,保护司乘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湖北省突发事件应对办法》、《湖北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湖北省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湖北省安监局公安厅交通运输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隧道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鄂安监发【20xx】34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预案,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省普通公路隧道内发生的大、中、小型车辆交通事故、危化品泄漏、火灾、设备设施故障等引发的各类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预警发布与信息报告、应急处置与救援等工作。
2.工作原则
2.1预防为主,防救结合。坚持预防和应急相结合,提高全员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预警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装备等各项准备工作,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2以人为本,生命第一。始终将保障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最终目的,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优先保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2.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各级公路管理部门应成立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本单位公路隧道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实行分级响应、分级负责、上下联动、部门联动,明确责任人及其指挥权限,落实岗位责任制。
2.4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对公路隧道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实现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
2.5资源整合、协同应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人员、资金、设备、物资等进行有效整合,保障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正常进行。加强各部门间密切协作,发挥各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在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作用,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突发事件联动处置机制。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科学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
2.6依靠科技,提高素质。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处置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避免发生二次事故;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干部职工应对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综合素质。
3.应急指挥体系
应急指挥体系由隧道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应急办公室、监控中心、应急工作组构成。各市州公路管理部门参照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3.1应急指挥部组成
3.1.1为加强公路隧道突发事件的防御和处置能力,省局成立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部”)。
指挥 长:
副指挥长:
成员:各处室主要负责人。应急指挥部下设应急办公室,应急办公室设在安监处(应急办),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应急指挥部负责落实及督促其他部门应对公路隧道安全生产工作。
3.1.2应急指挥部职责
(1)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应对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指示,部署全省普通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检查落实情况;
(2)统一指挥公路隧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掌握现场应急救援情况,协调现场应急救援行动;
(3)及时了解公路隧道突发事件情况,分析、研判事故发生的规模及可能带来的损害后果,制定并组织实施抢险救援方案,防止引发二次事故,发布启动本预案命令;
(4)根据事故等级,视需要成立临时专家组,开展事故调查和提出善后处理意见;
(5)召开成员会议,通报事故情况,宣布处置救援方案,分配工作任务;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提供应急保障,调度各方应急资源等;
(6)现场指挥、协调、督导各小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并检查处置救援方案执行情况,随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7)当应急处置工作由上级应急指挥部门统一指挥时,按照上级应急指挥部门的指令,执行应急救援行动;
(8)向上级汇报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情况;
(9)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应急工作。
3.2应急办公室
应急办公室是应急指挥部的应急工作机构,其职责如下:
(1)组织起草、修订全省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相关制度、办法;
(2)负责全省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的接收、核实、分析并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提出报告和建议;
(3)组织协调各应急工作组工作;
(4)传达、执行应急指挥部的各项决策、指令,并检查和报告执行情况;
(5)根据应急指挥部和应急工作组的要求,负责应急处置的具体日常工作;
(6)负责收集、汇总隧道交通事故信息及应急工作组、现场工作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的相关信息;
(7)负责组织局机关各部门研究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机制、运行机制和队伍建设,组织指导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
(8)承办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3监控中心(应急指挥中心)
应急状态时监控中心在应急指挥部领导下开展工作。其职责如下:
(1)实施24小时值班接警工作;
(2)接收、处理上级和应急协作部门的预测、预警信息,跟踪监测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实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3)负责信息系统通信保障工作,负责突发事件预测、预警支持系统正常运行工作,负责通信保障工作;
(4)协助应急办公室收集、汇总隧道突发事件信息及应急工作组、现场工作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的相关信息;
(5)充分利用各种专业手段实时发布预警信息;
(6)承办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4应急工作组
应急工作组由省局指挥部内相关部门人员组建,在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具体承担应急处置工作。应急工作组分为六个应急工作小组,各组人员名单由应急办公室拟定,应急指挥部审定。各组人员应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当应急指挥部决定启动公路隧道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行动时,应急工作小组成员由组长召集立即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组长因故缺位时由应急指挥部指定人员担任。
3.4.1综合协调小组
由应急办公室负责人任组长,安监处、党委办公室、办公室有关人员组成。
(1)负责起草重要报告、综合类文件;根据应急指挥部和其他应急工作组的要求,统一向本级及上级报送应急工作材料;
(2)按照应急指挥部的要求,向社会通报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影响及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
(3)负责组织有关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做法和经验;
(4)承办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4.2交通秩序小组
由路政负责人任组长,路政施救、养护应急及有关部门人员组成。
(1)根据现场的范围和交通情况,协助交警和120急救人员及时抢救伤员,疏散人员和车辆,摆放控制性警示标志;
(2)协助交警及时实施对隧道道路的监控、应急封道、分流、清障施救和恢复交通等工作,提出车辆绕道方案并组织实施;
(3)预留救援车辆通道,用于清障车辆进入事故区域,将事故车辆及时拖离现场。同时以事故车辆为中心,在事故现场来车方向500米以上由远及近连续设置警示标志。
(4)维护抢险现场等候车辆及行人的秩序,组织、协调疏通隧道突发事件导致的道路堵塞,配合公安交警部门及时做好疏导交通或单幅双向通行等工作;
(5)承办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4.3现场勘查小组
由养护负责人任组长,路政、养护人员组成。
(1)确定事故现场安全后,根据现场路产损坏实际情况,按照由外到里、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巡视现场,确定现场范围,进行勘查检验、调查取证;
(2)检查隧道质量状况及附属设施受损情况,确定维护方案并展开作业;
(3)承办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4.4通信保障小组
由局应急指挥中心负责人任组长,相关处室人员组成。
(1)按照应急指挥部的指示,做好上传下达、请示报告等工作,确保信息联络畅通;
(2)做好和公安交警、消防部门和120急救中心等相关单位的联系工作;
(3)负责电视电话会议通信保障工作;
(4)承办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4.5后勤保障小组
由办公室负责人任组长,财务处、办公室有关人员组成。
(1)负责应急状态期间24小时后勤服务保障工作;
(2)承办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4.6总结评估小组
由副指挥长任组长,应急办公室及有关人员组成。
(1)对突发事件情况、应急处置措施、取得的主要成绩、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并向应急指挥部提交总结评估报告;
(2)承办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综合协调小组、交通秩序小组、现场勘查小组、通信保障小组指定专人负责与现场工作组沟通联络,协调应急工作,并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汇报情况。
交通秩序小组、现场勘查小组、后勤保障小组在公路隧道突发事件预警状态或应急响应行动终止时自动解散;综合协调小组、通信保障小组、总结评估小组在相关工作完成后,由应急指挥部宣布解散。
4.预警预防
4.1预警与预防原则
本着早发现、早报告、早预防、早处置的原则,建立完善的预警和预防机制,做好信息的搜集、整理,以及风险分析、预警、预防工作。
4.2预防
(1)加强路况信息及安全宣传,努力提高民众法律意识、安全意识、文明意识,普及安全常识,消除公路隧道安全隐患;
(2)加强公路隧道安全行驶的宣传,在隧道相应位置设置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的标识标牌,及时变更信息提示内容;
(3)要建立完善公路隧道安全监视系统,实现实时监控,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4.3预警行动
(1)应急办公室接到公路隧道突发事件报告后,立即以电话形式向局应急指挥部通告隧道突发事件信息;
(2)加强监测措施,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工作,并将应急处置准备工作情况上报应急办公室;
(3)监控中心跟踪监测隧道突发事件信息,随时向应急办公室报告最新情况。
(4)应急办公室全面掌握事态发展趋势,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提出具体处置意见,为决策提供依据。
4.4信息报送和处理
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值班制度、信息报告制度和举报制度,公布道路重特大事故报告电话。
4.4.1信息报送原则
遵循“迅速、准确、真实”的原则,在第一时间报送公路隧道重特大事故的有关信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死亡事件必须以快报形式逐级上报应急办公室。特别紧急的情况下,可直接报至应急指挥部。各级应急救援机构之间,必须保证24小时人员通讯畅通。
4.4.2信息报送程序与时限
公路隧道突发事件的应急信息实行第一时间报告制,交通部《交通运输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和处理办法》中规定的有关公路突发事件和险情应在30分钟内将信息以书面或电子邮件形式报省局应急办,1小时内报省厅和省政府应急办,2小时内报部应急办,并进行电话确认。
4.4.3信息报送内容
应当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如下公路隧道突发事件的情况: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信息来源;事件起因、性质、基本过程、已造成的后果以及影响范围和事件发展趋势;已采取的措施、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信息报送单位、联系人和联系电话等。对于情况不够清楚、要素不齐全的信息要及时核实补充内容,并将后续情况及时上报。对突发事件处置的新进展、衍生的新情况要及时续报,特别重大事件的处置情况信息应每日一报。突发事件处置结束后,要进行终报。
4.4.4突发事件现场信息采集
事发地公路管理部门应急机构、现场工作组负责突发事件现场信息的采集和报送。
信息报告的主要方式是电话、网络、传真、手机短信及其他通信手段。
需要重点采集的信息包括:
(1)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肇事车辆单位、型号、车号;肇事驾驶员基本情况;死、伤人员的情况;公路隧道损毁情况;
(2)事故的简要经过;
(3)初步判断事故发生的原因、影响范围及发展态势,可能会引起何类次生事故或衍生事故;
(4)事故救援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5)到达现场进行处置的单位、人员及组织情况,已经采取的措施、效果,已发出的援助要求和已开展救援活动的时间、设备、联系人等。
4.4.5信息处理
应急办公室负责公路隧道突发事件信息分析工作,追踪事件进展,及时掌握最新动态,将事件分析结果报送应急指挥部。重特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信息报告同时上报省政府应急办和厅应急管理机构,并通报有关单位。
5.应急处置
5.1预警级别的划分
按照应急启动级别从高到低设定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四个响应等级。特别严重(Ⅰ级)、严重(Ⅱ级)、较重(Ⅲ级)、一般(Ⅳ级)四个响应等级,并分别采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加以表示。
5.1.1Ⅰ级(红色)启动标准
因隧道内运输危险化学品发生严重泄漏,致使隧道无法安全通行的;隧道内发生火灾造成无法通行的;发生严重影响隧道运营安全、并造成人员死亡、短时间难以恢复正常工作秩序的突发事件;以及社会安全事件。
5.1.2Ⅱ级(橙色)启动标准
隧道内发生特大交通事故或重大交通事故严重影响隧道运营安全、并造成严重伤害的安全事故。
5.1.3Ⅲ级(黄色)启动标准
隧道内发生小型交通事故,造成交通拥堵的,并造成人员受到伤害的安全事故;当气象部门发出严重影响行车安全预警信息的;隧道进出口出现浓雾、大雪和沙尘暴等恶劣天气,或雪后隧道进出口路面积结冰的;隧道附属设施遭到破坏,丧失正常使用功能的。
5.1.4Ⅳ级(蓝色)启动标准
隧道发生一般交通事故,无人员伤亡,未造成交通拥堵的。
5.2应急响应
5.2.1启动程序
当公路隧道突发事件达到Ⅰ级响应条件时,由省局应急指挥部启动特别严重级应急响应程序,并上报省厅备案。当应急响应条件达到Ⅱ级(含)以下响应条件时,由市州应急指挥机构宣布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程序,并上报省局备案。
5.2.2响应行动
(1)应急指挥部或应急指挥机构应立即组织交通秩序小组、现场勘查小组和通信保障小组赶赴现场,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全力控制事故发展态势,防止次生、衍生事故的发生,控制或切断事故灾害链。
(2)交通秩序组根据现场的范围和道路交通情况,协助120急救人员及时抢救伤员,疏散人员和车辆,摆放控制性警示标志,待公安和消防部门到达后,积极配合公安交警实施交通管制、预留救援车辆通道,用于清障车辆进入事故区域,将事故车辆及时拖离现场。同时以事故车辆为中心,在事故现场在来车方向500米以上由远及近连续设置警示标志。配合交警封路或分流,明确分流路线。若发生火灾,应第一时间通知消防部门,并指派专人引导,积极配合消防部门完成火灾施救工作。
(3)现场勘查组根据现场路产损坏实际情况,按照由外到里、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巡视现场,确定现场范围,进行勘查检验、调查取证;
(4)总结评估小组及时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上报应急办公室,应急办公室接到上报信息后立即报送指挥长。
(5)当事态发展超出应急处置能力时,立即上报上级部门请求支援。
5.2.3响应终止
5.2.3.1Ⅰ级响应终止
由省局应急指挥部采取如下程序终止响应:
(1)应急办公室根据掌握的事件信息,确认险情排除,道路恢复通畅,现场抢救活动已经结束,突发事件得到控制和消除,受危险威胁人员安全撤离危险区,向应急指挥部提出Ⅰ级应急响应状态终止建议;
(2)应急指挥部在同意终止后,终止Ⅰ级应急响应,明确提出应急响应终止后续处理意见;
(3)应急指挥部解除应急工作状态,应急办公室负责在2小时内通知各相关部门恢复正常工作;
(4)必要时综合协调小组负责向社会宣布Ⅰ级应急响应结束,说明已经采取的措施和效果以及应急响应终止后将采取的各项措施
(5)应急办公室负责组织善后工作。
5.2.3.2Ⅱ级(含)以下响应终止
市州应急指挥机构根据掌握的事件信息,确认险情排除,道路恢复通畅,现场抢救活动已经结束,突发事件得到控制和消除,受危险威胁人员安全撤离危险区,由第一负责人决定终止响应。
5.3处置措施
5.3.1预案启动后,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及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立即赶赴现场,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实施救援处置。省局应急办要迅速了解、掌握事故发生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涉及或影响范围、已采取的措施和事故发展趋势等,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和督促事后报告及总结工作。
5.3.2加强与交警等部门的协调与联动,配合交警实行交通管制措施。加强道路巡查,随时掌握路面信息。配合消防部门做好施救工作;
5.3.3及时将所辖路段的事故情况、道路通阻信息、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5.3.4要加强与相邻路段部门的联系,保持与其经常的沟通,互通路况信息,做到心中有数,相互支持与配合;
5.3.5当事故严重程度超出本级应急能力或目前已有应急人员、物资、设备不能满足应急处置需要时,报请上级部门给予支持。
6.应急物资与设备保障
各市州、县市区应建立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统筹考虑辖区专用设备的配备。制定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设备配备计划,按《湖北省公路交通应急物资储备管理暂行规定》(鄂路安【20xx】157号)的要求,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与管理,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隧道管理与应急处置的科学化、智能化、制度化,与业内相关资质企业建立应急救援合作关系,拓宽应急物资设备保障渠道。
7.附则
7.1责任与奖惩
7.1.1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7.1.2对应急处置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及时地给予宣传、表彰和奖励。
7.1.3对不按法定程序履行工作职责、不按规定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不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出现瞒报、误报、漏报、迟报等情况,造成人员伤亡和重特大经济损失的单位和有关责任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通报批评和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对其主要负责人和其他责任人员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7.2补助和抚恤
对因参与公路隧道突发事件抢险救援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
7.3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是全省公路行业应对公路隧道突发事件的专项预案。应急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和提出改进意见,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本预案,经应急指挥部审定,上报省厅备案。下列情况,本预案应进行更新:
7.3.1本预案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做出调整或修改,或国家出台新的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7.3.2原则上每三年组织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7.3.3根据日常应急演练和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应急行动结束后取得的经验,需对预案做出修改;
7.3.4因机构改革需要对应急管理机构进行调整;
7.3.5应急物资及设备的数据资料应每年更新一次。
7.3.6有关部门根据形势变化和实际需要,及时修订和更新相应应急预案。
7.4制定与解释部门
7.4.1本预案由省公路局制定,并负责解释与组织实施;
7.4.2各有关职能部门按照本预案的规定履行职责,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
7.4.3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8.附件
应急响应指南
为了更好地实施隧道应急救援,隧道救援区段进行了合理划分。救援区段的划分不仅要考虑隧道事故影响范围、通风排烟控制、救灾设备的位置、救援队伍的驻地,而且要考虑人行通道、车行通道以及逃生通道的位置,为明晰响应行动,现以东西向隧道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响应指南如下:
Ⅰ级响应(危化品事故、大、中事件应急响应)
8.1危化品事故应急响应
8.1.1危险品事故的前方的车辆正常驶出隧道。
8.1.2发生危险品事故车辆的司乘人员立刻下车,利用隧道内的紧急电话或手动报警器报警。
8.1.3监控中心接到报警后,调整可变情报板,交通信号指示器,并且通过有线广播系统向隧道内的人员发出警报信号,封闭隧道交通。
8.1.4监控中心向单位值班领导报告。
8.1.5监控中心向交警、路政和当地环保部门发出求救信号。
8.1.6交警或路政赶到事故现场后立刻疏散被困车辆,引导被困人群撤离隧道,若事故现场有人严重受伤,现场交警或路政人员电话求救120.
8.1.7医院接到求救信号后,立刻安排相关科室做好救助准备,同时出动120救护车辆赶往事故现场。
8.1.8 120救援车赶到后救助伤员,并立刻撤离返回医院。
8.1.9环保部门赶到现场后,分析危险品类型,提出处理方案;有关专业部门处理事故现场。
8.1.10事故现场处理完毕后由环保部门检测,确定满足卫生标准后,再通知现场救援指挥部。
8.1.11指挥部向交警、公路等部门下达处置指令。公路部门通过监控中心通知路政、养护部门进入隧道处理现场,并检查可否恢复通车。
8.1.12若可以通车,则监控中心恢复隧道交通。
Ⅱ级预案(重大交通事故应急响应)
8.2重大交通事故应急响应
8.2.1左线
(1)事故点前方的车辆驶出隧道,发生事故的车辆亮起警示灯。
(2)发生事故车辆的司乘人员或发现事故的隧道巡逻人员,通过紧急电话或手动报警器向监控中心报警。
(3)监控中心接受报警信号后通过监控系统确定事故发生点及事故类型。
(4)监控中心通过广播系统、隧道内可变情报板、交通信号灯等告知司乘人员隧道内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阻止事故点后方车辆行驶。左线事故点后方的可变情报板显示“前方发生事故”,事故点后方的车道指示器改为红色警示灯,右线除进出口警示灯为红色外,其余均为绿色并指向隧道出口,封闭左、右线交通。
(5)监控中心报告隧道值班领导、交警、路政,同时报告信息中心。
(6)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横通道之前,则交警、路政通过右线进口将车停放在右线事故点后的横通道附近,徒步穿过该横通道赶往事故现场。
(7)120急救部门接到报警后,立即出动救护车赶往隧道,并通知有关医院做好急救准备。
(8)交警或路政赶到后打开隧道东口和西口活动护栏,交警、路政在隧道东西口活动护栏处、隧道口、事故点后车行横洞附件及事故发生点指挥交通。
(9)监控中心确认交警或路政赶到现场后,改变隧道内的交通信号指示器和可变情报板。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前,则左线事故点后可变情报板改为“缓慢行驶,撤离至右线”,右线交通指示器除进口处为红色外,其余均为绿色并指向隧道出口,可变情报板改为“撤离隧道”;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后,则左线可变情报板显示“请按次序退出隧道”,事故点后除进口处外的指示器均为绿色,指向隧道进口。
(10)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前,则左线被困车辆在交警指挥下通过事故点后方车行横洞进入右线,正向驶出隧道口。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后,则左线被困车辆在交警指挥下按次序退出隧道。
(11)120急救车赶往隧道西口,急救车辆进入隧道左线并驶向事故发生点进行救援,救援完毕后掉头原路返回,通过活动护栏到右线或通过事故点后的第一个车行横洞进入隧道右线返回。
(12)养护、维修、路政人员清理事故现场,检查设施完备情况,并将检查情况报告给隧道监控中心。
(13)隧道监控中心发出恢复隧道交通的信号。
8.2.2右线
(1)事故点前方的车辆驶出隧道,发生事故的车辆亮起警示灯。
(2)发生事故车辆的司乘人员或发现事故的隧道巡逻人员,通过紧急电话或手动报警器向监控中心报警。
(3)监控中心接受报警信号后通过监控系统确定事故发生点及事故类型。
(4)监控中心通过广播系统、隧道内外可变情报板、交通信号灯等告知司乘人员隧道内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阻止事故点后方车辆行驶。右线事故点后方的可变情报板显示“前方发生事故”,事故点后方的车道指示器改为红色警示灯,左线除进口警示灯为红色外,其余均为绿色并指向隧道出口;封闭左右线交通。
(5)监控中心报告隧道值班领导、交警、路政,同时报告信息中心。
(6)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横通道之后,则交警、路政进入隧道右线事故发生点。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横通道之前,则交警、路政从隧道东口通过活动护栏逆行进入隧道左线。将车停放在事故点后第一个横通道附近,徒步进入右线事故点,交警和路政如果发现现场司乘人员受伤需要救助,立即报告值班领导,并向当地120求救。
(7)120急救部门接到报警后,立即出动救护车赶往隧道,并通知相关医院做好急救准备。
(8)交警或路政赶到后打开隧道东口和西口活动护栏,交警、路政在隧道东西口活动护栏处、隧道口、事故点后车行横洞附件事故发生点指挥交通。
(9)监控中心确认交警或路政赶到现场后,改变隧道内的交通信号指示器和可变情报板。如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前,右线事故点后可变情报板改为“缓慢行驶,撤离至左线”,左线的交通信号指示器除隧道进口为红色外其余均为绿色并指向隧道出口,可变情报板改为“撤离隧道”;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后,则右线可变情报板显示“请按次序退出隧道”,事故点后除进口处外的指示器均为绿色,指向隧道进口。
(10)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前,则右线被困车辆在交警指挥下通过事故点后方车行横洞进入左线,正向驶出隧道东口;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后,则右线被困车辆在交警指挥下按次序退出隧道。
(11)120急救车辆赶往隧道西口,通过活动护栏,急救车辆进入隧道右线并驶向事故发生点进行救援,救援完毕后掉头原路返回。
(12)养护、维修、路政人员清理事故现场,检查设施完备情况,并将检查情况报告给隧道监控中心。
(13)隧道监控中心,发出恢复隧道交通的信号。
Ⅲ级预案(小型交通事故应急响应)
8.3小型交通事故应急响应
8.3.1左线
(1)事故点前方的车辆驶出隧道,发生事故的车辆亮起警示灯。
(2)发生事故车辆的司乘人员或发现事故的隧道巡逻人员,通过紧急电话或手动报警器向监控中心报警。
(3)监控中心接受报警信号后通过监控系统确定事故发生点及事故类型。
(4)监控中心通过广播系统、隧道内可变情报板、交通信号灯等告知司乘人员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事故点后方的可变情报板显示“前方发生事故减速慢行”,事故点后方第一个车道指示器改为红色警示灯。
(5)监控中心报告隧道值班领导、交警、路政,同时报告信息中心。待路政到达后,打开事故点后的第一个车行横洞的卷帘门。
(6)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横通道之前,则交警、路政从隧道右线经事故点后的第一个车行横洞驶向事故发生点。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后,交警路政则从隧道东口进入隧道右线,并在隧道西口活动护栏掉头进入隧道左线,驶向事故发生点。交警和路政在隧道东西口、活动护栏、事故点及事故点后的车行横洞处执勤,如果发现现场司乘人员受伤需要救助,立即报告值班领导,并向当地120求救。
(7)120急救部门接到报警后,立即出动救护车赶往隧道,并通知有关医院做好急救准备。
(8)若事故发生在最后一个车行横洞之后,则监控中心打开事故点前方的第一个车行横洞,供120救护车掉头使用。若事故发生在最后一个车行横洞之前,则路政打开隧道东口活动护栏,供120救护车掉头使用。
(9)交警及路政在120需要掉头转向的地方和事故点维护交通秩序。
(10)120急救车提高隧道西口进入隧道左线驶向事故点救援后,若事故发生在最后一个车行横洞之后,则在事故点前方第一个车行横洞掉头进入右线,经隧道西口撤离,若事故发生在最后一个车行横洞之前,则在东口活动护栏掉头从右线返回。
(11)养护、维修、路政人员清理事故现场,检查设施完备情况,并将检查情况报告给隧道监控中心。
(12)隧道监控中心在情报板发出恢复隧道交通的信号。
8.3.2右线
(1)事故点前方的车辆驶出隧道,发生事故的车辆亮起警示灯。
(2)发生事故车辆的司乘人员或发现事故的隧道巡逻人员,通过紧急电话或手动报警器向监控中心报警。
(3)监控中心接受报警信号后通过监控系统确定事故发生点及事故类型。
(4)监控中心通过广播系统、隧道内外可变情报板、交通信号灯等告知司乘人员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事故点后方的可变情报板显示“前方发生事故减速慢行”,事故点后方车道第一个指示器改为红色警示灯。
(5)监控中心报告隧道值班领导、交警、路政,同时报告信息中心。
(6)交警、路政从隧道东口进入隧道右线驶向事故发生点;交警和路政在隧道东西口、活动护栏、事故点及事故点后车行横洞处执勤,如果发现现场司乘人员受伤需要救助,立即报告值班领导,并向当地120求救。
(7)120急救部门接到报警后,立即出动救护车赶往隧道,并通知有关医院做好急救准备。
(8)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前,则监控中心打开事故点后方的第一个车行横洞,供120救护车掉头使用;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后,则路政打开隧道东口活动护栏,供120救护车掉头使用。
(9)交警及路政在120救护车需要掉头转向的地方和事故点维护交通秩序。
(10)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前,则120急救车辆通过隧道左线,经事故点后第一个车行横洞驶进隧道右线事故点救援,救援后经隧道西口撤离;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后,则120急救车辆通过隧道西口进入隧道左线,并在隧道东口活动护栏掉头驶进隧道右线,救援后经隧道西口撤离。
(11)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前,则左线被困车辆在交警指挥下通过事故点后方车行横洞进入右线,正向驶出隧道口。若事故发生在第一个车行横洞之后,则左线被困车辆在交警指挥下按次序退出隧道。
(12)养护、维修、路政人员清理事故现场,检查设施完备情况,并将检查情况报告给隧道监控中心。
(13)隧道监控中心在情报板发出恢复隧道交通的信号。
Ⅳ级预案(一般事件应急响应)
8.4一般交通事故救灾应急响应
(1)隧道监控中心发现或接受报警信号厚街,确定事故发生点及事故类型。
(2)通过广播系统、隧道内外可变情报板、交通信号灯等告知司乘人员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事故点后方的可变情报板显示“前方发生交通事故、减速慢行”,事故点后方第一个车道指示器改为红色警示灯。
(3)监控中心报告隧道值班领导、交警和路政,同时报告信息中心。
(4)事故处理完毕后,养护、维修、路政人员清理事故现场,检查设施完好情况,并将检查情况报告隧道监控中心。
(5)隧道监控中心接到报告后,若已正常则恢复隧道交通信号。
8.5隧道雨雪、雾应急响应
(1)大雾情况下,隧道外情报板发送“大雾天气、减速慢行”;隧道内出口发送“隧道外雾大、减速慢行”。
(2)在小雾情况下,隧道外情报板发送“天气有雾、减速慢行”;隧道出口发送“隧道外有雾、减速慢行”。
(3)在大、中、小雨的情况下,隧道外情报板发送“雨天路滑、减速慢行”;隧道内出口发送“隧道外下雨、减速慢行”。
(4)在雪天情况下,隧道外情报板发送“雪天路滑、减速慢行”。
8.6隧道附属设施应急响应(隧道停电应急响应)
(1)中控人员发现停电后,立即停止巡逻车前往隧道预警,并切换可变情报板(隧道停电注意安全);
(2)通知交警、路政、施救车、急救单位前往隧道口预警,通知监控中心;
(3)及时联系供电部门,了解停电原因和大致来电时间;
(4)隧道电工接到双路停电的信息后,立即进行自发电供电,配合巡逻人员做好预警工作后,在配电房内监视供电系统,随时准备来电切换;
(5)巡逻人员在接到通知5分钟内带上必备器材(锥形警示帽、闪光灯)穿反光背心,驾车前往现场;
(6)巡逻人员在20分钟内在规定位置按要求完成设置临时警告标志、限速标志,提醒过往车辆急行慢行;
(7)停电期间加入巡查力度,预防隧道内各类突发事故,保证执勤时的人身安全;
(8)恢复供电后,配电房立即恢复隧道正常供电,巡逻人员撤除各类临时标牌,监控室切换信号灯、可变情报板为正常通行模式,防滑隧道正常通行。
有限空间应急作业方案 13
为加强本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中毒窒息等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保护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结合本公司维修清理等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次演练。
一、演练时间
20xx年4月8日(9:00-11:00)
二、演练地点
料仓内
四、参演人员及职责
参加人员:
职责:
作业人员:
监护人员:
负责人员:
现场指导:
现场监督:
后勤保障:
应急司机:
五、拟演练的内容
制粉员工在20xx年4月8日要对公司料仓的内壁附着粉料进行清理,在履行有限空间作业的一系列手续后作业,在作业过程中突发休克,面对这种突发状况而采取的一突发预案相应措施。
六、演练步骤
1、检测
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检测方法用蜡烛法:再有限空间内点燃一只蜡烛,观察一段时间,看其火焰是否熄灭,熄灭则表示空气质量不佳,需继续通风换气。然后再次检测。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
2、危害评估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危害评估应依据《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2006)、《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等标准进行。
3、通风
在这次演练作业过程中,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存空气流通。
4、防护设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
本次演练应该给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对讲机)、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安全带,安全帽,防尘口罩,护目眼镜)。
5、演练前培训内容
(1)、讲解作业审批制度,严格执行经作业负责人批准后方可作业;
(2)、学习“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在作业开始前,对危险有害因素浓度进行检测;
(3)、合理安排充分的通风换气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4)、指导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安全带(绳)、等防护用品;
(5)、必须安排监护人员。监护人员应密切监视作业状况,不得离岗;
(6)、指导员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警,严禁盲目施救;
6、开始预案演练
(1)、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对要进入的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氧气、符合安全要求后,作业人员赵开成进入该作业场所;
(2)、刚刚下入料仓时间不久,赵开成突然晕倒,郝静发现赵开成晕倒后立即通知监护人员窦亚中,窦亚中知悉后立即向安全员报告,并报告给在车间经理钟海建;
(3)、安全员及钟海建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本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预案》,并按预案实施每一步骤。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现场查看,了解情况后安排人员进行心肺复苏;
(4),安全员了解情况后通知公司医护人员并报告给应急副组长,应急副组长接通知后报告应急组长;安排附件作业人员在附件设置警戒标志;
(5),公司应急车辆司机通知后,应急车辆到达;
(6),临时救护处理完毕,将赵开成抬上应急车辆送往县医院救治;
7、演练结束
(1)清点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作业人员的准确人数;
(2)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以便在特殊情况下抢救其他作业人员和非作业人员。
8、演练总结报告
本次预案,检测准确,启动及时,各人员都能坚守岗位,各尽其责。各种救援设备准备充足,救援及时,快速。没有出现盲目施救的情况,避免了发生二次事故。各部门配合默契,为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这次演练非常成功。
有限空间应急作业方案 14
有限空间指的是仅能容纳单个工人、不能保证气流交换的封闭空间。由于有限空间存在着空气稠密、微生物过多、有害气体易积聚等危险性,若未能妥善应对,则极易导致人身伤害甚至死亡事故的发生。因此,应急预案的建立和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应急预案建立原则
1、安全第一的原则:任何情况下,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生命安全都是最为重要的。
2、合理的原则:应考虑避免在有限空间中进行需要危险操作,如可能的情况下采用远程调节等其它手段。
3、科学的原则:应采用先进前沿技术,加强应急知识教育,提高应急队伍的素质。
4、整体协调的原则:应急预案应是一份完整、配套、协调的方案,它的实施必须协调、配合各个部门和工作岗位。
二、应急预案的内容
(一)事故预防
1、限制所有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2、进行空气检测,并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行。
3、检测和检验所有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确保其合格,包括完善的作业许可和安全许可。
4、摸清有限空间的具体情况,包括容量,特性,入口,障碍物,通风设备等。
(二)应急响应
1、任何有异味、异响等异常状况都应报警处理。
2、用安全预留手段确保在事故发生后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有限空间的救援行动。
3、根据现场情况配备必要的紧急设备和器材,如通讯设备、人员救援装置等。
4、发现并采取措施防止气体、液体和固体物质向有限空间涌入。
5、在应急响应时遵循“先逃生,后救援”的`原则。
(三)救援和事故处理
1、在进入有限空间前,必须进行空气检测、甲醛检测等必要的准备工作,确认作业环境相对安全后,方可进入。
2、设立安全警戒线,确保不授权人员无法进入清洁有限空间作业区。
3、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理技能和能力,如人员的在场记录、人员的移动方法、急救措施等。
4、为救援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制定救援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环境规定。
三、应急预案实施要求
(一)应急响应机构
指导协调组织:职能单位,主管有限空间安全和应急救援的相关工作。评估响应组:评估现场事故的情况,确定应急响应方案。指挥救援组:现场指挥救援人员进行应急处置工作,并及时向指令中心通报工作进展。救援专家组:由专家组成,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二)应急演练
应急演练是应急预案的关键环节。应急演练可以发现设施的漏洞并加以修补,使行动更为顺利和高效,以最小代价完成安全救援任务。应急演练需要包括指挥拟定、规范演练和总结反思三个环节。
在有限空间的工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最大限度保证人员的安全,定期检查、维护设备及工具,提高人员的应急实操技能,并做好应急预案的完善及演练,从而在遇到有限空间事故时,能够做到妥善处置,最大程度地避免人员伤害及财产损失。
有限空间应急作业方案 15
有限空间是指人力无法进入或停留时间有限的空间,如井下、管道、暗室、简易建筑等。由于有限空间内氧气含量较低,有毒有害气体积聚等问题,一旦发生事故,容易造成人员伤亡,所以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以保证人员安全。
一、应急预案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1、事前了解有限空间正确的进出口。
2、对于有毒有害气体的控制可以采用三种方式:
(1)通风降低气体的含量
(2)减少产生有毒有害气体
(3)使用呼吸防护设备
3、熟悉委派各成员的职责。
4、正确使用通话设备,以确保通话畅通。
5、演练各环节,剖析漏洞并修正。
二、应急预案实施过程:
1、实施有限空间的入口控制。
2、实施有限空间的空气测试。
3、装备并佩戴必须的自救/互救设备。
4、贴近有限空间的包容性,检查货物情况并反馈内容。
5、准予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必须通过佩戴ppm坩埚、100%阻燃并配置氧气气瓶的现场工作服。
6、有必须数量的人员进入空间,余下人员将担任突发事件响应的后备力量。
三、应急预案结束过程:
1、顺利完成工作内容后,有限空间负责人与其他进出口负责人进行联络,确保通道畅通。
2、工作服集中到着装培训房间等想获得的'场所,按规定进行洗涤。
3、人员彻底更换^防紧的衣物。
4、工作环境清理后,及时总结并发表改进建议。
以上便是有限空间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是一份应“必备”的预案。应急预案的制定不能仅仅是文书化的,要经过前期的列举、考虑、演练多个过程,经过不断的试错和成功,有限空间应急预案的制定才会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具有可实施性和实用性。这是保障人员安全的基础,也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不能大意怠慢。
有限空间应急作业方案 16
为了加强有限空间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应急预案,以备不时之需。
一、应急响应组织
1.1应急指挥部:应急现场负责人为指挥部主任,主要负责有限空间事故应急处置的决策指挥和组织协调。
1.2救援人员:由现场负责人指挥应急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紧急转移人员受伤者和被困人员。
1.3警卫人员:负责现场安保,查看现场安全情况,并协助进行现场应急处理工作。
1.4现场医疗救援人员:应急医疗救援人员应随同进入现场进行救援。负责伤员的初步抢救和安全转运,并及时将伤员送往医院进一步救治。
二、应急物资供应
2.1装备设备:各种探测、监测、救援、生命保护类装备设备。
2.2消防器材:消防喷淋设备、灭火器、自给式呼吸器、气体检测仪等。
2.3应急救援物资:救护箱、应急药品、照明设备、通讯设备等。
三、应急预案实施
3.1现场情况评估:该公司有限空间负责人确认事故发生后,应紧急联系应急指挥部,并报告有限空间人员、设备和物品的情况,以便在救援过程中提供必要的信息。
3.2现场应急处置:现场负责人应通过各种通讯手段,与应急指挥部保持通讯,并指挥救援人员按照预案进行组织行动。
3.3现场排除危险:由救援人员负责为被困人员提供呼吸保护以及其他必要的急救措施。救援人员先行进行气体检测,如果发现有有害气源泄漏,应立即采取遏制措施。
3.4疏散程序:现场救援完成后,现场负责人应组织疏散所有被困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离开现场,清理现场。
四、注意事项
4.1应急人员应该在事前接受必要的培训,了解有关设备和救援程序,以保证救援责任的履行。
4.2在现场工作的人员必须戴上适当的'呼吸器、防护服和防护手套,以防止有害气体的吸入和带菌。
4.3在救援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特别是必须确保救援人员和被困人员的安全,避免次生事故和交叉感染。
4.4为保证有限空间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必须加强现有应急预案的修订和修改,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内容,并加强应急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有限空间应急作业方案 17
工作业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提高员工在事故突发状态下快速、高效、有序的应急处理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防止事故的扩大,特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指挥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联系电话: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空军总医院:
门诊咨询:
二、突发事故应急处理
现场指挥小组职责
组长:督促指导各部门制订事故处置预案,组织职工进行反事故演练习;督促有关部门对施工、检修现场进行安全监督检查,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负责救援事件总安排,确定是否上报业主、监理、联系社会救援等事宜。
副组长:负责现场救助总体安排;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救助、保护好作业现场;负责救险人力、物资和车辆的调配工作
组员:
1)听从组长、副组长安排,积极参与组织人员进行救援。
2)组员做好救援防护物品日常检查工作,保证正常使用。
中毒窒息的应急
一)主要危害物质
主要危害物质和因素有:氮气、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化合物以及相应的烃类物质和高温、粉尘。
二)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质及危险性
氮气常压下无毒,大于90%时可引起单纯性窒息,严重时迅速发生昏迷,使人窒息死亡。
硫化氢为无色是有臭鸡蛋味的气体。比重1.19(空气为1)。在空间易聚积,不易飘散。易溶于水,也溶于醇类。硫化氢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化合物,当空气中硫化氢33含量达0.035毫克/米,人们即可嗅到,当浓度超过10毫克/米,臭鸡蛋味反而减弱,不易察觉,往往会出现“闪电式”中毒死亡。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窒息性毒气。比重0.968(空气为31)。当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达到11.7克/米,呼吸55分钟,可引起死亡。一氧化碳主要由呼吸道进入肺泡,在肺泡中通过气体交换而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影响了血液的输氧功能,出现窒息中毒。
粉尘,主要由呼吸道进入人体的`肺脏,能破坏并引起肺组织纤维化病变,患尘肺病,随着病变的恶化,肺功能减退,最后因缺氧而死亡。
高温使人的机体对氧的需要量增加,心率加快,易引起体温升高,旋晕等症状,时间过长,可产生循环血液量不足,造成恶心、呕吐等症状。
三、作业人员安全防护设施介绍
1、防毒面罩作业人员每人配备一个;
2、硫化氢报警器每个作业班组配备一个。
四、预防事故的措施
1、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专业知识培训、考试合格,身体体检合格。
2、经过进行应急预案演练培训合格方可上岗。
4、作业前进行认真检查,安全措施落实后方可进行作业。
5、进入较深的容器必须系上安全带,挂上长安全绳。
6、作业时现场配备急救器材。
五、中毒窒息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1、当隧道内有1人昏迷或窒息,伤势严重,监护人必须戴上防毒面罩后,方可进入容器救人,其他人员负责在隧道外接应;
2、监护人下到出事地点,伤员伤势重无法站立时,可用安全绳直接往上拉,监护人可一边托着伤者,一边指挥上面的人拉的快慢,同时保护伤者不被刮碰梯子、器壁,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3、其他人员在拉绳子的过程中,要使重心尽量往竖井中心移,用力要均匀,与下面的人员配合好,一定要注意不能碰伤伤员。
4、受伤者被救出安全区域后,才能解下防护装备,让伤者平躺下,救护人员对伤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摩,并用担架送上救护车前往医院治疗。
六、中毒表现症状:
轻度:头痛、头晕、耳鸣、恶心、呕吐、心悸、四肢无力或有短暂的晕厥。离开中毒环境,吸人新鲜空气后,症状可很快消失。
中度: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出现程度较浅的昏迷。患者面色潮红、口唇及皮肤呈樱桃红色,脉快多汗、烦躁,此时若抢救及时,可使病人苏醒。
重度:除上述症状外,常并发肺水肿、脑水肿、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如呼吸中枢麻痹,可在短时间内死亡。
七、现场急救
1、中毒窒息者的急救
一旦发现有人员中毒窒息,应立即把中毒窒息者救离隧道。这是抢救成败的关键。应迅速将中毒窒息者移到空气新鲜流通的地方,松开领口和紧身衣服及妨碍呼吸的一切物品,让其头部侧偏,以保持呼吸畅通。
若发现中毒窒息者呼吸和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等,并尽快与医院联系,送往医院抢救治疗。
2、人工呼吸法
人工呼吸法就是口对口吹气法。其具体做法是:将中毒窒息者仰卧。一手捏住窒息者的鼻孔,救护者深吸气后紧对窒息者的口吹气,然后松开捏鼻的手。如此有节律、均匀地反复进行。每分钟吹气14~16次。吹气的压力视窒息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刚开始时,吹气压力大些,频率快些,待10~20次后,逐步减少。
3、胸外心脏按摩法
胸外心脏按摩的方法是把患者仰敞在硬地上,头部稍低。救护者用一手根摆在患者胸骨下半段(剑突以上),另一手掌叠于手背上,肘关节伸直,借救护者自己的体重向下压。一般使胸骨陷下3~4厘米为宜,然后放松。如此反复有节律地进行,每分钟约6次。另外,还必须注意在胸外心脏按摩的同时进行必须进行人工呼吸。一般每挤压心脏四次,作口对口吹气一次,倘若单人同时兼作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摩,则每挤压10~15次,就要连续吹气两次,挤压心脏时动作要稳健有力、均匀规则,注意避免挤压用力过猛。挤压位置要正确(挤压胸骨下方,而不是心前区或剑突区),否则不但无效,还易导致骨折。
【有限空间应急作业方案】相关文章:
有限空间应急作业方案10-04
有限空间应急作业方案10-04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方案03-07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方案08-22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处置方案02-19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方案02-10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方案(精选8篇)01-07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方案06-28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