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处置方案

时间:2024-11-26 10:42:39 海洁 方案 我要投稿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处置方案范文(通用22篇)

  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处置方案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处置方案范文(通用22篇)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处置方案 1

  根据《贺兰县公共安全保障行动五年计划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隐患专项治理工作,特制订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以预防和遏制群死群伤、火灾事故为目标,突出工作重点,抓住关键环节,采取果断措施,坚决整治堵塞疏散通道和锁闭安全出口的违法行为,保障疏散设施完好和安全出口畅通;督导单位认真贯彻《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人民利益至上、实现安全发展”理念,以事故预防为主线,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解决突出问题,夯实公共安全工作基础,全面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二、组织领导

  为使安全隐患治理工作落到实处,成立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隐患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隐患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安全隐患治理的范围和内容

  (一)安全隐患治理的范围

  全县23座加油站(贺银加油站、宏兴油汽站3家、新泰鑫加油站、宝塔石化加油站、中石油12家、中石化5家);物美大卖场、永泰百货、新百联超市、双宝超市、阳光百盛超市等12家大型商场超市及其它人员密集场所。

  (二)安全隐患治理的内容

  1.人员密集场所在营业期间或员工休息时间将疏散通道、疏散楼梯或安全出口锁闭、封堵或占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不畅通的;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被遮挡、覆盖的。

  2.疏散通道、疏散楼梯和安全出口的数量、宽度,火灾事故应急照明的设置场所、位置、数量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疏散指示标志缺少、损坏和标识错误的';应急照明灯损坏或失效的;常闭式防火门闭门装置损坏不能保持常闭状态的,以及疏散门开启方向错误的。

  3.在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通道、疏散楼梯、安全出口处设置铁栅栏影响安全疏散和应急救援的。

  4.在人员密集场所,应当采取多媒体、广播、书面等宣传方式,告知顾客紧急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位置和安全疏散路线,并形成制度。

  四、时间安排

  安全隐患治理工作分组织部署、自查整改、检查验收、抽查监督四个阶段。

  (一)组织部署阶段(3月1日—3月31日)。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制定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隐患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细化工作措施,广泛宣传发动。

  (二)自查整改阶段(4月1日—6月30日)。各企业单位要成立安全生产自查工作领导小组,集中精力,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按照文件要求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开展一次全面彻底的自查,全面细致地排查治理各类事故隐患,加强安全措施,对自查发现的一般隐患,要立即进行现场整改。重大隐患必须落实具体整改时限、措施、责任、预案,列入台帐管理。通过自查自纠,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检查整改阶段(7月1日至11月23日)。在企业自查的基础上,将组织人员对负责监管的重点企业进行全面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大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隐患跟踪督促整改,暂时不能完成整改的,列入重要监管计划,确保整改到位。

  五、安全隐患治理的主要措施

  (一)对营业性人员密集场所存在疏散通道、疏散楼梯、应急照明灯、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安全出口数量不符合安全规范要求的,能现场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以确保安全。

  (二)对存在安全隐患治理问题的,应当责令当场改正,对不能当场改正的,应当限期改正;对拒不改正或者逾期不改正的,及时上报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责令停产停业整改,对于情节严重的留给予警告、罚款等处罚。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企业要从促发展、保稳定高度充分认识安全隐患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将治理措施落到实处。

  (二)各企业在此次安全隐患治理的基础上,加强本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和疏散设施的完好,确保消防安全。

  (三)加强宣传教育,各企业要充分利用电子屏幕宣传安全隐患治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存在违法行为拒不整改的企业,坚决予以曝光。同时,安全隐患治理工作列入社会公益宣传的内容,不断强化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在安全隐患治理中,鼓励采用技术防范措施,确保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

  (四)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治理成果。企业要认真汲取以往的安全事故教训,切实贯彻“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原则,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相关制度,积极采取有效的技防措施,大力加强经常性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长效性的安全管理机制。

  (五)坚持严格依法办事,严惩违法违纪行为。安全隐患治理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于干扰、阻挠专项治理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从严处理;对于在安全隐患治理工作中领导不力、执法不严、失职渎职、徇私舞弊的工作人员,要严肃查处。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处置方案 2

  今天是11月9日,每年的11月9日是全国消防日,今年是第xx个全国消防日。为认真做好一年一度的“119”消防日宣传活动,切实增强广大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有效预防火灾事故,尤其是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根据集团HSE委员会秘书处的要求,结合我公司冬季防火工作特点,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119”消防日宣传活动的领导,公司成立以副总裁赵晖为组长,助理总裁闫永军、海阳基地总经理郑国秋、龙口基地总经理郭福元为副组长,三地各部门经理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三地下设办公室,由各基地HSE部经理担任主任,HSE部管理人员为成员,主要负责制定工作方案,联系相关部门,指导公司“119消防安全日”宣传活动,收集、上报各类信息。

  二、活动主题

  找火灾隐患、保企业平安

  三、活动时间

  为不断增强“消防安全日”宣传活动的影响,公司决定结合实际,将“119”消防日活动扩展为“消防宣传月”活动(活动时间为20xx年11月9日至20xx年12月9日)。

  四、活动内容

  1、动员全体员工学习消防安全知识,提高消防意识。

  在内网、一线快报、每周HSE例会学习资料、“中集海工安全之家”公众号进行宣传贯彻。活动期间,公众号每周推送一次消防知识。

  2、11月9日开展一次消防安全大检查。

  11月9日下午,“一院三地”分别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检查,由总经理带队,重点检查消防设施的效用情况;消防逃生通道是否畅通;是否存在火灾隐患;员工是否懂得自救报警和扑灭初起火灾的知识。

  3、开展为期一月的消防技能培训。

  对热工作业看火人员进行复训、实操演练。

  4、根据项目进度情况开展应急疏散演练。

  11月13日前,烟台基地将进行H1305项目疏散演练。海阳基地和龙口基地根据各自情况具体安排。

  5、开展危化品使用、存放专项自查自纠活动。

  各部门、各单位对危化品的使用、存放进行专项自查自纠活动,消除火灾隐患。

  6、开展项目动火作业、涂装作业突击检查。

  由三地HSE部突击检查各项目的气带、割炬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突击检查项目上涂装作业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并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

  7、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物资存放地点专项消防安全检查开展对饭堂、宿舍、仓库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物资存放地点的专项消防安全检查。

  8、火灾事故横展学习与防范

  将近两年的火灾事故案例通过周五会资料、一线快报和“中集海工安全之家”公众号的形式进行分流横展,组织学习吸取事故教训,防范重复火灾事故的发生。

  五、活动要求

  1、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组织责任部门落实整改。

  2、领导带头,各部门共同参与消防隐患排查与整改。

  3、各部门、各项目要持续关注消防安全,及时消除火灾隐患,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4、12月15日前,各部门将活动开展情况反馈给所在基地HSE部。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处置方案 3

  根据区教育局有关安全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安全教育活动计划,为了进一步强化师生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自救能力,以及在突发情况下,让师生熟悉逃生路线,达到在发生火灾、地震等紧急事故时,能有序、迅速引导学生安全疏散,确保师生生命安全。通过紧急疏散练习,让学生学到安全防护知识,做到有事不慌、积极应对、自我保护的目的,掌握逃生的方法和提高抗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一、安全演练主题

  珍惜生命,远离火灾

  二、组织领导

  总指挥:(校长)

  副总指挥:

  指挥员:

  疏导员:各班主任、楼梯口疏散指挥人员(值日老师)

  救护组:卫生室老师、体育教师和其他男教师。

  宣传组:信息中心(会场广播及视频设施)、各楼层的疏导员(负责各教室的视频巡视与反馈)。摄影通讯:前汇

  后勤组:

  三、演练时间、地点

  时间:20xx年11月24日(星期四)上午第一节课后大课间

  地点:教学楼各教室(起点)、各校区操场(疏散集合点)

  四、疏散演练步骤

  准备工作:

  1、召开班主任会,做好布置、培训工作。

  2、利用晨会,班主任老师向学生作演练动员,讲解动作要领和疏散要求以及各项安全注意事项。

  五、安全疏散演练计划

  1、假设出现地震突发事件的疏散

  2、假设出现火灾时的疏散

  3、防踩踏

  六、安全疏散演练要求

  1、严格按照规定顺序上下楼,不抢不拖,确保安全。

  2、疏散顺序:按广播操入场顺序进行疏散。

  3、到达操场后,各班迅速清理人数并及时报告活动指挥。

  4、各班到达操场顺序,按广播操顺序排列。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处置方案 4

  为顺利应对突发事件,妥善处置校园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火灾等突发事件给学校师生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加强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紧急疏散演练方案。要求全体师生熟悉方案内容,认真按方案程序执行,活动方案如下:

  一、安全理念及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师生生命安全高于一切。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定位定事,责任重于泰山。

  2、坚持预防为主,安全有备,群防群治的原则。

  3、坚持遇事冷静、沉着应对、积极处置的`原则。

  二、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全校各班主任

  信息联络员、广播员:

  后勤保障员:

  三、本预案的启动标准:

  当发生火灾等危及人身安全的突发事件或学校进行演练时,立即启动本预案。

  四、报警程序:

  1、根据火情如需报警立即就近用电话或手机报告消防中心(电话119),报告内容为:“xx小学发生火灾,请迅速前来抢救”,待对方询问完放下电话后才能挂机(火情第一发现老师负责);并迅速向校长汇报;彭利丹负责向120求救,校长向中心校领导汇报情况。

  2、门卫值班人员负责打开学校大门,然后在路口等待引导消防车辆,全体保安人员成立警戒组维持学校大门秩序。同时如情况需要,学校老师要听从领导的统一指挥与调配。

  五、演练时间及警报:

  时间:每学年1次。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处置方案 5

  为加强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员工应付和处置火险隐患的能力,真正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保障工作安全运营无事故,决定在7月22日举行一次消防逃生演练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演练前准备工作

  1、进行学习动员。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大教育活动,组织员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国银行办公楼安全管理办法》,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由各部门为单位在支行分管领导和安全员的组织指导下,认真学习和模拟演练我行制订的消防应急预案,熟悉在消防突发事件中各自的职责和任务,熟练掌握每一种消防器材的性能和用途,掌握火灾中基本的自救和逃生方法,保障自身和国家财产的安全。

  2、为明确责任,严格组织实施演练活动,确保演练活动顺利完成,达到预期效果,成立消防演练领导小组和执行人员,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事务执行:

  灭火小组成员:

  二、演练要求

  1、加强领导,确保演练工作达到预期目的。在xx的统一部署下,全部人员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积极参加,确保演练效果。

  2、各部门调整好工作,确保全员参加。这次演练是全面性的、较大规模的消防演练,各部门要组织好员工积极参加这次演练学习,增强自己处理火灾隐患、躲避火灾危险的能力等消防技能。

  3、完善规章制度,强化责任制的落实。演练结束后,办公室要对这次演练活动进行认真的总结,针对演练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设施、器材需要更新的`立即请示领导进行解决,制度不完善的立即着手完善,个别员工需要补课的要坚决补上。对于各部门的消防安全责任制要再次加以明确和落实。

  三、疏散逃生演练

  举行发生火灾后员工疏散逃生的模拟演练。首先组织员工熟悉逃生的知识和方法,掌握火灾中基本的自救和逃生方法,了解疏散通道的路线和集中地点。第二是设定起火点在三楼,在发出起火警报后,由办公室人员在各楼梯口有秩序地进行疏散,下楼梯注意安全。逃生时要注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着腰撤离火灾现场,安全到达天井。

  四、消防演练

  举行用干粉灭火器扑灭初起火灾的防火模拟演练。由消防安全员向全所人员讲解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日常维护检查注意事项,并进行操作示范。

  办公室事先在开阔地带准备好洒了汽油的柴堆,演练开始,点燃柴堆,组织人员利用须更换的灭火器,进行防火演练的模拟操作。

  五、材料的准备:

  1、汽油少许

  2、水桶1个

  3、灭火器8只

  4、毛巾若干

  以上材料由办公室准备

  六、演练目的

  通过演练,提高支行全体人员的安全防火意识,以及扑灭初起火灾、自救逃生等知识和技能,锻炼运行人员的事故处理能力,使员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事故状态下不慌乱、不紧张,能够沉着冷静的处理事故,保证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处置方案 6

  一、指导思想

  今年11月9日是我国第xx个消防宣传日,11月也是我省第一个法定消防安全月。为了进一步强化师生消防安全教育,提高防范自救能力,以达到在发生火警火灾时,能有序、迅速的引导学生安全疏散,并且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以及掌握逃生的方法,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提高抗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特制订三中心小学消防宣传和应急演练活动方案。

  二、活动组织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活动内容

  1、11月份学校各中队出一期消防宣传专栏,学校组织评比。

  2、第11周周一国旗下讲话和周四红领巾广播内容为消防宣传。

  3、各班利用晨会和班队活动上好一堂消防安全教育课。

  4、11月9日11时9分开始举行全校性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5、指导学生阅读《安全读本》,重点学习消防安全方面的内容。

  6、组织五年级学生参加法制书画、手抄报比赛。

  四、演练安排

  (一)时间:20xx年11月9日(周三)上午第三节课11时9分。

  (二)地点:教室和操场

  (三)步骤:

  1、总指挥发布演练开始,广播室发出警报声。

  2、教职工听到警报立即到达各自工作岗位。

  3、各班班主任指导学生依次排好队,弯腰大步行走,不得冲跑,同时用手帕或衣袖等捂住口鼻,在走廊及楼梯按顺序和线路撤出(广播告诫学生:请大家不要慌张,听从各班班主任老师的指挥下,有秩序地进行疏散,注意用手帕或衣袖捂住口鼻,弯着腰撤离火灾现场。)

  4、楼层疏散老师要在前—个班撤完后向下一个班下达撤离指令,不出现间隔,并控制合理密度,防止在走廊楼梯口等部位发生拥挤现象。

  5、紧急救护组任务:医务室门口(设定场景)集合待命,准备好救护器材。对受到惊吓、产生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对于受伤学生及时送往急救处(预设场景)。

  6、学生到达集合点后,由各班班主任清点人数(应到数和实到数),及时上报。

  7、宣布消防应急疏散演练结束。

  (四)演练注意事项

  1、全体师生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要积极投入到此次演练活动中。

  2、全体教师要严格按照方案要求组织开展逃生演练活动,各班主任和组织人员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保证每位学生安全、有序地逃生。严格按照疏散顺序分班依次快速、安全下楼,不能抢先下楼,以免发生拥挤践踏事故。

  3、在逃生过程中,学生应该弯腰大步行走,不得冲跑。

  4、在开展演练之前,班主任必须向学生讲清楚撤离路线,并亲自带领学生进行演练,确保万无一失。

  5、演练结束后,各班要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珍爱生命教育。尤其加强学生科学逃生和使用灭火器的教育(忌平时随意玩弄学校灭火器)。

  (五)人员安排

  各班:正、副班主任(2人)

  四楼楼梯:xx(西)xx(东)

  三楼楼梯:xx(西)xx(东)

  二楼楼梯:xx(西)xx(东)

  一楼楼梯:xx(西)xx(东)

  南楼三楼:

  摄影:

  广播:

  操场:

  (六)疏散线路(各班两路纵队)

  一2、一1→北厅东侧→雕塑东侧→校门口

  一3、一4、四1→北厅西侧→雕塑西侧→校门口

  二1、二2、二3→东楼梯→东厅北侧→篮球场东面

  四3、四2、二4→西楼梯→北厅西侧→雕塑西侧→校门口

  六1、六2、六3、六4→南楼梯→东厅南侧→篮球场

  五3、五1→西楼梯→东厅南侧→篮球场

  三1、三2、三3→东楼梯→东厅北侧→篮球场

  五2、三4→西楼梯→东厅南侧→篮球场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处置方案 7

  一、演练目的

  为增强广大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提升逃生自救以及自我防御、自我保护的能力,进一步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安全意识,做到警钟长鸣,所以举行本次演练。

  二、演练时间及规模

  1、5-12上午9时25分。

  2、演练对象:全体师生

  3、本次演练由校领导指挥,负责宣布演练开始。

  三、演练的组织指挥:为了圆满完成此次演练,成立以下组织机构。

  1、组长:

  其主要职责:负责统一演练工作的展开;

  2、副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

  (1)督促演练的具体实施;

  (2)负责演练的顺利进行。

  3、组员:

  各年级组组长、副组长、第二节课课任教师(要求带队陪同)、各班主任必须到现场指挥。

  其主要职责:

  (1)全面负责演练的.组织指挥;

  (2)保证学生在逃生演练中的安全。

  四、演练中指挥人员的位置分工

  五、逃生顺序

  1、一楼自行撤离。

  2、二、三、四、五层依照疏散通道顺序依次进行撤离

  3、全体师生按照升旗仪式队形到运动场集合

  六、注意事项

  1、各指挥员听到下课铃声后,立即赶往指定位置

  2、演练前,学校要组织老师对参演学生进行一次教育,要求学生按照规定路线逃生,坚决杜绝学生在演练过程中发生推挤、打闹等现象的发生

  3、参演人员要各负其责,要注重提示学生在下楼梯过程中注意安全,严防拥挤,踏伤等现象发生。

  4、所有参演人员严格遵守演练方案,确保演练成功。

  七、演练程序

  1、校领导宣布演练活动开始

  2、各年级按指定位置集合

  3、学生会代表讲读疏散演练小常识

  4、符宝珍副校长总结讲话

  5、演练结束,各班有序带回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处置方案 8

  一、活动目的:

  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工作,检验学生和教职员工安全疏散方法掌握情况,提高参演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二、活动主题:

  全民消防,防治火灾

  三、活动地点:

  校园

  四、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5日早7:10

  五、参加对象:

  全体师生

  六、活动安排:

  xx

  七、活动内容:

  1、升国旗:

  11月5日早晨7:10各班在本班教室内举行升旗仪式。

  2、学习疏散逃生知识:

  火灾,不仅顷刻之间可以烧掉大量财物,而且还会严重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火灾现场缺氧、高温、烟尘、有毒烟气和房屋倒塌等突如其来的险恶环境,往往使被大火围困的人们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这虽然与起火时间、地点,火势大小、建筑物内外环境等因素有关,但更考验被火围困的人员,在灾难降临时是否具备逃生自救的本领。只要我们努力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学习和掌握逃生自救知识,就可以临危不惧,幸免于难。

  那么,在火场中如何逃生自救呢?这里归纳和介绍以下6个要点。

  ①迅速撤离、保持冷静。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出现突然停电等异常情况一时无法查明原因时,要迅速撤离所在建筑,切不要为贪恋财物延误逃生时机。遭遇大火浓烟时,首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惊慌失措,观察一下自己的处境及火势情况,快速判明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

  ②了解和熟悉所处建筑的消防安全环境。对经常工作或居住的建筑物,可事先制定较为详细的火灾逃生计划,对确定的逃生出口、路线和方法要熟悉掌握并加以演练。公共场所贴有安全疏散示意图和疏散指示标志,遇到紧急情况时可按其指示快速找到安全出口。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普通电梯可能因断电停止运行,而导致人员被困,最好的方式是从疏散楼梯间逃生。

  ③火灾烟气具有毒性、高温、刺激性等特点,所以发生火灾时应弯腰低头前进以减少吸入或接触有毒高温烟气,有条件的情况下应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如必需穿过燃烧区域,应将自己全身的衣物淋湿,以减小身体受到的伤害。烟雾很大时,应匍匐前进尽量贴近地面,因为烟雾轻于空气,一般在距离地面30cm左右的空间内依然有可供呼吸的空气,同时应沿墙壁边缘逃生,以免迷失方向。

  ④身处二、三楼而无法通过疏散通道逃生时,可通过排水管或其它可攀爬的物体逃生,也可利用室内的物品如床单、绳索等结绳自救。如楼层较高,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避难处所,如到阳台、楼顶等待救援,或选择卫生间等火势、烟雾难以蔓延的房间。暂时避难时,应关紧房间临近火势的门窗,打开背火方向的门窗,但不要打碎玻璃,窗外有烟进来时,要赶紧把窗子关上。将门窗缝隙或其它孔洞用毛巾、床单等堵住或挂上湿棉被、湿毛毯、湿麻袋等难燃物品,防止烟火入侵,并不断地向迎火的门窗及遮挡物上洒水降温,淋湿房间内的一切可燃物,同时可以把淋湿的棉被、毛毯等披在身上。如烟已进入室内,要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如房间有电话、对讲机、手机,要及时报警。如没有通讯设备应大声呼喊,白天可摇晃颜色鲜艳的衣物或向外投掷物品,夜间可摇晃手电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⑤火场逃生时,不要轻易开门,可先用手触摸一下门把手,如果温度较高则说明门外火势较大,千万不要轻易打开,否则可能会导致轰燃伤人并加速火势蔓延。火场逃生过程中,要一路关闭背后的门,减低火势和浓烟的蔓延速度。

  ⑥如果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因为奔跑会加速空气流动,使火越烧越旺。身上着火时,应设法先将衣服脱掉。如果来不及脱衣服,也可在地上打滚,把身上的火压灭。若有其他人在场,可向着火者身上浇水,或帮忙将着火的衣服脱下。

  3、有序疏散:

  发出有序疏散的演习命令后,疏散引导员立即到达指定位置,引导学生按疏散路线有序疏散到指定地点。

  八、应急疏散教师任务:

  1、班主任

  (1)提前组织学生学习应急疏散的目的和意义,了解疏散路线及疏散程序及要求。

  (2)听到警报后,如离教室较近应立即就近到班与当班老师一起组织学生应急疏散,若离教室较远,应立即按疏散路线撤离到疏散地点,迅速找到自己的班级,与当班教师做好交接工作,清点人数,安抚学生。

  2、上课老师

  (1)听到警报后,上课老师(是该班疏散的第一责任人)立即停止授课,组织学生分别从前门、后门疏散,前五排学生从前门疏散,五排以后的同学从后门疏散。由靠近楼道的学生先撤离,本班学生全部撤离后,老师随学生一起撤离。

  (2)当班老师组织学生有序撤离,避免拥堵。

  (3)下楼时各班成二路纵队按指定路线迅速疏散,指挥学生不要慌乱,有序撤离,不要大声喧哗。

  (4)到达集结地后,要求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整队,组织清点人数,向年级主任汇报,年级主任向现场总指挥汇报。

  3、没有课的教职员工

  (1)听到警报后,离教室较近的,应立即到所在楼层的班级,与当班老师一起组织学生疏散,或随学生一起疏散。离教室较远的,应立即按疏散路线撤离到疏散地点。

  (2)备课组长及各处室负责人,安排对各备课组、各处室老师的点名,并向校务部汇报,校务部向总指挥汇报。年级组长负责各年级班主任的点名。

  注意:请各年级为每班加配一位教师。

  4、卫生室人员

  听到指令后,应立即到疏散地点,急救台设在校园南门。

  九、应急疏散路线

  1、总疏散顺序:

  (1)由低到高,即按一楼、二楼、三楼、四楼的顺序疏散。

  (2)靠楼梯的班级优先疏散。

  2、教学楼疏散路线

  (1)高三教学楼疏散路线

  3、校园疏散路线

  十、活动要求:

  1、11月5日前,各年级管委会对师生进行纪律教育、安全教育、熟悉疏散路线和预演。

  2、参演人员准备湿毛巾,疏散过程中对折四次后捂住口鼻弯腰低头前进,禁止学生在演练过程中嬉笑。

  3、请各年级、各班级向学生讲清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和火灾应急疏散演练的区别、注意事项,并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有地震应急避险环节,请讲清地震应急避险的正确方法,疏散过程中按照本班的疏散路线和适当速度(楼梯间正常速度行走,其他路段慢跑)疏散即可;火灾应急疏散演练无应急避险环节,疏散过程中除了要按正确的路线和行进速度疏散外,还要提前准备好湿毛巾,疏散过程中将湿毛巾对折四次后捂住口鼻弯腰低头前进。

  4、各班服从统一指挥,不得擅自行动。

  5、演练活动结束后,各班有序带回。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处置方案 9

  一、活动目的及意义

  为加强学校的消防安全,提高师生的消防意识,掌握基本的消防技能,应对突发火灾事件,妥善处置校园安全事故,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尤其是住宿学生在校的人身安全,培养一支在面对危急情况下训练有素的自救队,经研究,决定与陈家镇消防中队联合举行一次校内消防演练活动。

  二、活动主题

  校园安全校园宁,消防急救记心头。

  三、活动内容

  1.前期教学:消防安全与急救知识讲座。

  2.消防演练:高楼逃生;灭火器的使用。

  3.急救演练:急救包扎。

  四、具体安排

  (一)前期教学

  1.学习对象

  崇明校区学生(各寝室长)与各学院参与救援的救护队(持证红心会成员)

  2.学习内容与预演练

  一支队伍:学习组织人员逃生及简易灭火(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

  一支队伍:学习救护处理(拟巩固烧伤处理;骨折伤处理;CPR与AED急救技能)

  3.学习时间:4月25日、4月26日、5月8日、5月9日。

  当天下午16:30,第一支队伍到指定的教室集合,辅导员负责签到;第二只队伍由校红十字会急救医护部成员组织学生在指定的地点做培训。

  4.学习地点:

  消防安全与急救知识讲座:综合教学楼二楼教室,学习简易灭火、救护处理均在综合教学楼前广场

  5.授课方:陈家镇消防中队与校红十字会急救医护部

  (二)消防演练

  1.演练对象

  崇明校区学生(各寝室长)与各学院参与救援的救护队(持证红心会成员),(第一支队伍为各寝室长,名单见附表;第二支队伍为参与救援的`救护队(持证红心会成员),名单需各学院于4月23日下班前报学工处徐浩洁老师),崇明校区部分老师及后勤保卫人员

  2.演练时间

  4月25日(周三)17:00——国际交流学院

  4月26日(周四)17:00——外语学院

  5月8日(周三)17:00——商学院

  5月9日(周四)17:00——文化产业与管理学院

  3.演练安排

  人员逃生与简易灭火:全体人员

  救护处理:各学院持救护证红心会成员12名

  4.具体步骤

  17:00全体人员开始逃生

  17:15全体人员到教学楼前广场集合

  17:20学习灭火器的使用与实际操作以及救护处理

  (以上时间仅为初步安排,具体视情况做调整)

  五、各职能部处、二级学院具体分工

  1.管委会负责总体协调,确保消防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2.学工处负责制定演练方案,配合各部门做好各项工作。

  3.保卫处负责联系消防中队、提供消防器材、演练安全要求及维持演练现场秩序。

  4.医务室派医生到演练现场,及时处理突发状况。

  5.物业部门负责演练结束后的现场卫生打扫。

  6.各学院配合学工处提供演练学生名单,并负责组织本学院所有人员集合、签到、演练、疏散工作。

  六、具体要求

  1.各学院、各部门应高度重视此次演练活动,加强宣传教育及组织落实,营造良好氛围,严格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开展此次演练活动,确保演练活动有序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2.各学院要做好前期的宣传工作,落实参与的学生,保证学生的参与度。在演练当天,各学院总支书记和辅导员要亲临现场、共同参与,了解学生参与情况并做好后期的总结工作。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处置方案 10

  一、指挥机构:

  总指挥:店长

  成员:各部门经理

  二、报警程序:

  任何人都有义务和权利报警,

  发现火情或各类突发事件,应积极第一时间内通知防损部,

  讲明地点、形势、性质并告之自己的姓名,在原地等待救援人员。

  三、处理程序:

  当事态控制后,保护好现场,待有关人员到来后,提供真实信息,当事态无法控制时,经总指挥同意后,向公安机关报警,并到门外迎接公安机关到来。

  四、疏散程序:

  当总指挥下达全体人员疏散总指令后,

  顾客:全体员工引导,协助疏散顾客,有序的.从各个安全出口离开。

  员工:当确认店内没有顾客后,由防损的人员,指引员工疏散到安全地点。

  防损员工:当确认店内无人后,检查所有电器设备,燃气设备及金库,确认安全后,安全撤离。

  外保人同:当得到疏散指令后,打开所有通道门,并警戒所有人员只能出,不能进。(特殊情况外)当得到指令后,方可离开。

  中控人员:当得到疏散指令后,开启排烟风机,应急广播,监控录像。

  当得到卖场所有人员疏散完毕,开启防火卷帘,形成防火分区控制,当得到疏散指令后,携带录像带撤离。

  工程部人员:当得到事态无法控制时,进行断电。

  财务部人员:得到疏散指令后,携带帐金、帐物,转移到安全地,并派专人看护。

  客服部:应急广播不断,重复安全疏散指令,引导人员撤离。

  五、疏散要求:

  各级人员无条件听从总指挥指令,不能拖延、逃脱、顶撞等,保障帐金、现场、监控录像安全,及完好无损。尽可能的将损失隆到最低,严格按疏散时间进行疏散。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处置方案 11

  为规范对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和处置程序,积极有效的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辖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结合我街道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和职责

  为确保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够积极快速的做出反应,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华山街道办事处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领导小组。

  (一)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领导小组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组长,办事处主任、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街道各科室和各社区书记、主任担任成员。

  街道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建立健全处置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工作制度和部门联动机制;负责指挥协调和组织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处置工作。根据职责范围,帮助协调解决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的问题,负责(配合)组织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调查,按有关规定制定地质灾害等防治责任;督促、检查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落实情况。

  (二)当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街办值班人员应第一时间报告值班领导,听从领导安排,通知街办全体人员各就各位,及时报告区相关部门。

  1、街道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

  (1)街道党工委书记毕经海为担任组长,负责事故协调工作总指挥,全面负责事故协调处置工作;

  (2)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于涛担任事故现场总指挥,负责事故现场的全面工作,指导、组织街办工作人员协助友邻单位和区级相关部门的应急处置工作;

  (3)办事处副主任李刚负责事故善后事宜,安抚伤员情绪及相关政策宣讲,做好伤员安置工作;

  (4)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陈世新负责组织应急处置物资运送、发放,安排工作人员赶赴现场,进行现场维稳。

  2、党政办公室:做好上传下达和协调工作,具体负责协调各有关部门参加应急处置工作,督促做好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防治工作,向区级有关部门请求应急人员、物质、资金等方面的支援,及时向上级和有关部门反馈应急处置动态。协调上级相关部门做好善后事故调查工作,向街道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领导小组报告伤员救助和安置情况。

  3、应急办、武装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向街道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领导小组汇报现场情况,按要求部署所属应急民兵分队参加应急救援工作,及时向街道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领导小组通报应急民兵救援情况;维护好事故发生点的社会治安,及时掌握事故点社会治安动态,视情况采取必要的管制和其他应急措施,协助上级相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

  4、应急办、社会事务科:做好伤员登记安置工作,对伤员进行政策宣讲,向区级相关部门寻求政策支持,实施救助,并协助指挥部设置避险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安排好伤员生活。

  5、党政办、财政所:积极组织协调救援物品、资金的筹集和调运。对救援物品、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对救援物资进行监管、发放。

  6、纪委:对于干部履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法违纪行为予以严肃查处。

  二、本预案的启动条件

  (一)一般火灾:一般火灾是造成死亡人数在3人以下,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二)拥挤、踩踏等突发事件:当辖区某场所出现人员大量聚集,并且聚集人群呈现增加趋势,同时聚集人群情绪激动的情况时,为防止聚集人群发生拥挤、踩踏事件,应当立即启动本预案,对聚集人员进行劝离、驱散。

  (三)爆炸事故:当辖区人员密集场所发现爆炸物、疑似爆炸物,随时威胁到在场人员时,立即上报街道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领导小组,同时启动本预案,对在场人员进行紧急疏散。

  (四)重大治安案件或刑事案件:当辖区人员密集场所发生聚众斗殴等重大治安案件或刑事案件时,第一时间启动本预案,同时对在场无关人员进行疏散,并及时报告公安部门。

  (五)其他突发性安全事件:当辖区人员密集场所发生其他突发性安全事故(如高空坠物)时,视事故情况立即启动本预案,并对在场人员进行紧急疏散。

  三、险情发布及信息传播

  接到发生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报告时,由社区网格员第一时间将事故情况上报给街道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领导小组,再由街道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领导小组上报区相关部门;出现趋势时,社区网格员必须立即向街道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领导小组报告,经区相关部门发布事故预报后,由街道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领导小组通知责任人迅速组织人员通过敲锣、吹哨、喊话等方式,通知全体险区内群众做好安全转移的准备。

  四、群众撤离及伤员安置

  当发生人员密集场所突发性安全事件时,所在的社区成员要立即行动起来,做好受威胁群众的思想工作,按照公布的应急撤离安置点组织转移准备,受威胁群众应服从街道、社区人员的统一指挥,按照预定的撤离路线有序转移到避险安置点进行安置。出现的人员伤亡必须到所设定的`救护单位进行及时的医治,并以“先人后物”的原则,将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五、工作要求

  (一)各社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确定避险路线及避险场所,并积极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学习,做到当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突发性安全事故时能够反应迅速,组织得力,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二)有关人员要切实履行职责,严格遵守纪律,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三)未按照规定时限快速作出反应,或在应急救援中有不力行为的个人,将按照有关规定做出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上报区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处置方案 12

  1、演习目的:

  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公司的应急预案管理制度,通过演习,检验各职能部门应急情况下的组织协调能力;提高全体员工安全逃生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义务消防员掌握公司消防器材性能及使用方法,能在火灾初起阶段有效控制及扑灭火灾,确保员工人身财产安全,公司财产安全,特组织本次灭火和应急疏散演习。

  2、演习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司内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演习范围:

  全厂

  4、演习组织架构

  公司成立生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由各分管领导组成,选择一领导任总指挥。

  5、应急领导小组的职责:

  (1)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2)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演练和实施,总结应急救援工作中的不足教训及成功经验。

  (3)负责预案的制定、修订。

  (4)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活动,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5)发生事故时由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6、主要人员和各小组职责

  应急总指挥职责

  (1)评估事件的规模,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并决定实施厂外应急计划;

  (2)对整体活动给予指导和命令,实施应急步骤;

  (3)接收撤离人员报来的撤离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寻找和采取营救措施;

  (4)当紧急情况结束时,对事件进行讲评,发出“紧急解除”信号。

  应急副总指挥职责

  协助总指挥工作,并当总指挥不在时履行其职责。

  现场指挥员职责

  (1)检查和证实事故情况,将结果报告总指挥;

  (2)当副总指挥不在时履行其职责;

  (3)了解事故现场情况,迅速组织火情侦察,判明火场的主要方向,采取有效的扑救措施,根据救人和灭火的需要,布置和调整力量;

  (4)向各组明确在下达救人、救物和灭火、供水命令,并检查执行情况;

  (5)组织义务消防员以及员工协同作战,必要时划分战斗区(片、段),分别进行火场上的.各项工作;

  (6)根据灭火战斗需要,决定破拆建(构)筑物,调用灭火急需的工具、物资,通知有关部门救护伤员、增加水压、切断电源、关闭油(气)管道等。

  记录员职责

  (1)按顺序记录所有重要事件,对紧急情况作记录,并获得文件和照片。

  报警组职责

  通知火警人员迅速准确、畅通有效地传达火情,可用“专线+对讲机+手机”方式进行。

  后勤保障组职责(组长xxx成员xxx、xxx、xxx)

  (1)负责抢险物资、器材器具的供应及后勤保障。

  (2)建立集合场地(见附录D),维护安全区的秩序;

  (3)从主管处接收人数检查结果,并报告给总指挥;

  (4)通过主管将各种指示传达给员工。

  灭火救援组职责(组长xxx成员xxx、xxx)

  (1)明确自己的战斗任务,坚决执行应急指挥部和现场指挥员的命令;接到火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从疏散楼梯快速上到着火层,迅速展开水带,接上水枪和消火栓,打开消火栓,开始灭火和控制火势蔓延;有人被困火中,首先以救人为第一目的。全体成员着战斗服。

  (2)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火场情况;

  设备维护组职责(组长xxx成员xxx、xxx)

  负责供电控制、水源保障。全体成员戴安全帽。

  安全警戒组职责(组长xxx成员xxx、xxx)

  (1)拉上警示线,保持大门入口处畅通过;

  (2)除消防及应急处理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

  疏散引导组职责

  组长(是指经理、主管级管理人员)

  (1)接到撤离通知时,指挥所有人员停止工作,关掉所有机器和设备;

  (2)迅速而有序地将所有人员通过指定出口撤离到集合场地;

  (3)保证所属区内的所有来访人员、合同方、员工一起撤离;

  (4)一旦撤离到集合场所,即刻检查其员工人数;

  (5)向后勤保障组报告其人数,报告失踪人员;

  (6)等候指挥员的指令,并传达给工人。

  成员

  (1)保证所有人员撤离工作区;

  (2)迅速检查负责区的洗手间、办公室、库房等,确保这些地方无遗留人员;

  (3)离开前要关门但不要锁门;

  (4)前往集合区,向主管报告本组人员状况。

  急救护理组职责(成员xxx、xxx)

  (1)收集急救箱,到集合地点集合;

  (2)给伤员提供救护,并记录所有伤员及给其提供的救助;

  (3)如有需要,请示救护车。

  7、应急响应程序

  应急响应

  模拟火灾B栋二楼丝印部移印机静电导至白电油起火。

  接警与响应级别确定

  现场作业人员立即报警(分机:123)。安全主任、大门岗亭值班员接到汇报现场火灾发生信息后,对警情做出判断,初步确定相应的响应级别。

  应急疏散

  确定相应的响应级别后,按响应级别启动应急程序,如通知公司应急小组有关人员到位、开通信息与通信网络、通知调配救援所需的应急资源(包括应急队伍和物资、装备等)、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除了按照灭火程序进行灭火以外,紧急情况下还要疏散人员和物资。

  救援行动

  6.2.3.1有关应急队伍进入事故现场后,迅速开展事故侦测、警戒、疏散、人员求助、工程抢修等有关应急救援工作。当事态超出了内部响应级别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由应急指挥中心启动外部响应。

  (1)人员疏散

  各楼层接到疏散指令后,立即关掉电源,关好窗、门,有组织的从安全出口疏散,前往集合场地。疏散人员工作要有秩序地服从指挥人员和按疏导人员要求进行疏散。做到不惊慌失措,勿混乱、拥挤,避免人员伤亡。

  (2)物资财产疏散

  对于那些可能扩大火势和爆炸危险的物资、性质重要、价值昂贵的物资以及能影响灭火工作的物资应予以疏散。

  应紧急疏散的物资是:易燃、易爆和有毒的物品;档案资料;贵重的仪器、仪表;妨碍灭火的物资。

  在组织、指挥人员抢救、疏散物资时,要有专人负责,使整个疏散工作有条不紊。疏散物资时,应首先疏散受火威胁最大的物资,疏散的物资要放在安全的地方,不要堵塞扑救火灾的通道,并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防止这些物资的丢失和损坏。

  (3)组织扑救火灾。

  发生火灾后,除及时警报外,要立即组织义务消防队员和员工进行扑救,扑救火灾时按照“先控制、后灭火;救人重于救火:先重点后一般”的灭火战术原则。并派人及时切断电源,接通消防水泵电源,组织抢救伤亡人员,隔离火灾危险源和重要物资,充分利用现场中的消防设施器材进行灭火。

  灭火救援组接到指挥部指令可撤出前往集合场地。

  应急恢复

  救援行动结束后,进入应急恢复阶段。主要包括人员清点和撤离、警戒解除、现场清理、善后处理等。(安全主任、保安队、工程维修组)

  各部门主管待人员到齐后立即向后勤组组长报告人数,后勤组组长将到达安全区的统计人数向总指挥部报告。(向总指挥部报告前派小组成员到楼层检查有无余留人员,是否有不关电、关防火门等不符合应急要求事项。)

  应急结束

  总指挥发表点评。

  8、应急物质与装备保障:

  (行政部负责):灭火器20具消防栓2个消防水带2圈数码相机3台对讲机4部面包车1辆计算器4个医药箱2个秒表8个

  (维修组负责):油盆5个点火棒5条回收溶剂10公斤木材碎布若干

  8消防安全技能培训:

  由安全主任讲解防火灭火、报警、逃生、救助技能,日常预防火灾的要点,以及掌握自救逃生技能的重要性。

  车间志愿消防员灭火器使用和水带出水操作训练。

  安全主任总结。

  9、演习结束:

  由总指挥宣布。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处置方案 13

  一、目的

  为了加强半岛体育公园游泳馆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泳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按照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依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游泳馆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应急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全面负责组织、协调预防安全事故工作。负责制定预防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督促检查预防伤亡安全教育和各项措施的落实。当安全事故发生时,负责下达预案的启动和终止指令。全力保证泳客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游泳馆的安全和稳定。

  三、事故等级划分

  一级事故

  游泳受伤者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放大,呼吸、心搏消失或发现死亡症状。

  二级事故

  溺水受伤者出现昏迷状态,呼吸、心搏微弱,严重外伤、骨折、大出血、有生命危险。

  三级事故

  发生一般溺水,较重外伤,但无生命危险

  四、应急资源保障

  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应坚持预防为主,平战结合,馆领导应加强突发安全事故的组织建设,组织开展突发安全事故的监测和预警工作,保证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监控系统

  负责监控游泳池及周边环境,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及时的跟踪及处理。

  2、应急救治队伍

  馆领导按照“平战结合、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统一管理、协调运转”的原则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救治队伍,并加强管理和培训。

  3、经费保障

  馆领导建立处理突发事件的物资储备。发生突发事件时,应根据应急处理工作需要调用储备物资,应急储备物资使用后要及时补充。

  4、通信与交通保障

  应急小组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通信设备和交通工具。

  5、演练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每年至少举行一次。

  静水救生演习分为四部分,分别是:观察台与观察区、池岸赴救、水中赴救、现场急救,救生员应详细讲述各部分应掌握的技术和注意事项。

  五、应急救援程序

  1、当溺水/受伤者所在区域内救生员发现有人溺水/受伤情况,立即发出紧急信号(长哨音)。

  2、发现溺水者,救生员立即将溺水者施救上岸,根据溺水者溺水程度,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发现受伤者,救生员立即对受伤者施救,根据受伤者受伤程度,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3、另一侧救生员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现场负责人立即向馆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情况,并根据溺水/受伤者状况,及时拨打120急救。

  4、现场负责人接警后,立即监控全场,疏导泳客、指挥抢救并同时通知其它岗位人员到公路口接救护车及医务人员到救护地点。

  5、除投入现场抢救人员外,其他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待岗休息人员,按原岗位全部上岗。如情况危急,立即终止开放,有序疏散人员。

  6、应急领导小组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立即赶赴现场指挥救援。

  7、一级事故,应就地施行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心肺复苏的现场急救。

  8、二级事故,应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现场抢救。

  9、三级事故,现场作急救处理。

  10、了解溺水/受伤者家庭及联系电话情况,及时通知家属,安抚家属。

  11、馆负责人负责事件的处理,协调家属关系,保持游泳池正常秩序,将事情及时报告上级领导。

  六、溺水现场急救程序

  溺水是由于水灌入肺内,或冷水刺激引起喉痉挛,造成窒息或缺氧,若不及时抢救,短时间内会对生命构成威胁,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现场急救。为预防溺水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急救处理预案。

  1、发现有人溺水时,救生员必须尽快将溺水者救护上岸,若溺水者仍有意识,首先采用救生工具救人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设法使其头部外露在水面上;若溺水者已失去意识,施救者要从背后靠近溺水者,使其仰卧,并将头部举出水面,以保持呼吸畅通。同时,救生员应让其他人员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通知医院,并现场急救。

  2、救生负责人立即到出事地点了解情况,维护好秩序,保证救生员实施正常的'急救。其他人员坚守岗位,做好准备工作,如需要配合,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安排。

  3、急救操作程序

  (1)立即清除口鼻内异物、杂物、假牙,舌头后坠者应拉出,保持呼吸道畅通。

  迅速进行控水: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患者腹部横置于屈膝的大腿上,头部下垂,按压其背部,将口、鼻、肺部及胃内积水倒出。即使排出的水不多,也应抓紧时间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千万不可因控水延误了抢救时间。

  (2)将溺水者放置适当体位,检查清醒度,检查瞳孔是否放大。

  (3)畅通气道,如呼吸停止,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方法是:将溺水者仰卧位放置,打开溺水者呼吸道,抢救者一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孔,一手瓣开溺水者的嘴,深吸一口气,迅速口对口吹气,反复进行,直到恢复呼吸。人工呼吸的频率每分钟16—20次。

  (4)检查颈动脉,如无搏动,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法。

  心肺复苏法的操作程序主要是以吹气式人工呼吸配合胸外按压,对溺水者实施有规律的急救。急救者将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中段进行心脏按压,按压不许间断,按压和放松时间要相同,各占50%。按压频率:每分钟80—100次,不能少于80次;按压深度:成人4—5厘米,1—8岁幼儿3厘米。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单人操作,也可双人操作。具体操作程序是:

  单人操作时:先吹两口气,立即按压15次,紧接着再吹两口气,按压15次,如此15:2反复操作,每分钟至少4个循环。进行一分钟后检查一次脉搏和呼吸、瞳孔,检查时间不超过5秒,以后每5分钟检查一次,如果已有脉搏而无呼吸,就只进行人工呼吸。

  双人操作时:一人位于溺水者头旁一侧,职责是开放呼吸道、人工呼吸、检查脉搏、判断患者是否恢复自主呼吸;另一人在患者胸旁外侧,职责是心脏按压。人工呼吸者吹气一次,胸外按压者按压5次,如此以5:1反复进行,每分钟至少12个循环。

  (5)迅速拨打120,联系救护车转送医院抢救,转送途中应继续施行心肺复苏术。

  七、后期处理

  1、馆应急领导小组根据施救情况,决定应急是否结束。

  2、溺水事故结束后,馆领导组织相关人员对溺水事故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概况、病人救治情况、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评估报告上报局领导。

  八、奖惩

  对参加突发溺水事故应急处理作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联合表彰;对在突发事件中处理不力,渎职的责任人要追究相关责任。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处置方案 14

  为了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人员密集场所安全事故,便于及时采取措施,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抢险、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依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制定人员密集场所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一、应急救援组织

  (一)公司成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由公司总经理刘广担任,副组长由公司副总经理孔超担任,各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救援组、保障组、善后组和信息组,牵头部门负责人任组长。

  1、救援组由生产技术部牵头,综合办公室、业务一部、二部参加;

  2、保障组由财务部牵头,综合办公室、生产技术部参加;

  3、善后组由综合办公室牵头,生产技术部、业务一部、二部参加;

  4、信息组由综合办公室牵头,生产技术部、业务一部、二部参加。

  二、领导小组职责

  (一)组织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按照《预案》迅速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力争把伤亡和损失到最低程度。

  (二)根据事故状态,统一部署《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救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研究制定措施。

  (三)在公司部门范围内紧急调用各类物资、设备、车辆、人员和占用场地,必要时协调其他单位援助。

  (四)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五)督促做好稳定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六)及时通报事故有关情况。

  三、事故险情报告

  (一)事故部室、车间必须以最快捷的方式,十五分钟内将所发生事故的.情况报告公司总经理、分管安全生产副总经理或安委会办公室,并且在24小时内出具书面报告。

  按照安全事故属地管理的原则,应及时报告当地安监局及公安、消防、卫生等有关部门,拨打110(临淄区公安局值班电话大武派出所值班电话)、119(临淄区消防大队值班电话:)、120(临淄区人民医院急诊值班电话)、122(查询下)等相应救援机构电话请求救援。

  (二)安全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险情)发生的部室(车间)、时间、地点,伤亡(遇险)人数,事故(险情)的简要经过;

  2、事故(险情)原因、性质初步判断;

  3、已采取的救助措施和需要救援的具体要求;

  4、事故报告单位、人员姓名、联系电话;

  5、其他需要报告的内容。

  (三)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接到安全事故(险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公司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安委会办公室按要求及时报告物资集团总公司安委会办公室。

  (四)安全事故(险情)发生后,必须严密保护现场,迅速启动公司的现场处置预案,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自救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态扩大以及疏散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现场示意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四、应急救援实施

  (一)安全事故(险情)发生后,事故(险情)当事人应在15分钟内通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立即启动本预案。各小组有关人员应迅速到位履行职责,及时组织实施相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随时将事故(险情)应急处理情况报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

  (二)救援组应根据事故的种类、性质按专业及时协调有关部室和外部专家,研究调整现场处置技术方案,解决事故现场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三)保障组应全力提供资金、车辆、通信器材及其他设备设施保障,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抢险救援过程中紧急调用物资、设备、车辆、人员和占用场地,有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全力支持。

  (四)善后组应配合开展伤亡救护处理,指导做好家属通知安抚及善后工作。

  (五)信息组负责事故现场信息收集与内部通报、与新闻媒体的联络及对外信息的发布。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处置方案 15

  随着现代化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工作、娱乐、旅游等活动逐渐多样化、复杂化,公共场所的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突发事件的发生时刻不可预知,因此在公共场所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是确保公众安全的关键之一。作为一名从事应急管理工作多年的人员,我将在下面的文章中从应急预案制定的步骤、要素、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应急预案制定的步骤

  1、确定工作组

  为制定公共场所应急预案,首先应该组建一支专业的工作团队。这个团队的成员应包括应急管理部门、物业管理公司、企事业单位和当地政府等有关单位和人员。同时,应当指定具体的负责人负责协调和组织制定工作。

  2、风险评估

  在确定工作团队的成员后,就需要对潜在的危害景象进行分析和评估。这个过程中,应当对公共场所的设备设施、人员流动、供电用水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以确定可能存在的生命健康和财产损失风险。

  3、制定预案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应急预案,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应急行动流程、应急处置措施、应急指挥系统、人员组织管理体系、物资准备等。

  4、备案和宣传

  经过工作团队的制定和审查后,将该预案向公安、消防、应急管理和民政等有关部门进行备案,并在公共场所进行宣传,并且通知各级领导和保安人员加强应急培训和演练。

  二、应急预案的要素

  1、应急行动流程

  对于公共场所来说,应急行动流程是最关键的环节,涉及到各种应急处理情境下的行动流程。其中包括发现事件、信息上报、人员疏散、医疗营救及安全保障等。

  2、应急处置措施

  根据应急预案,应在事发现场进行相关处置措施,要求事发现场专业的应急队伍进行及时救援,并且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将事态掌控。

  3、应急指挥系统

  建立和完善应急指挥系统,制定响应预案及行动渠道。应急管理人员能够在事发期间有效地应急处置、协调配合、指挥调度、信息沟通等工作。同时要做到指挥系统一次配备、输入一次,各级领导协调联动,保证信息流畅。

  4、人员组织管理体系

  建立应急人员组织管理体系,制定预案人员职责,做好预案人员的分工与调度,保证场地应急的快捷、高效、安全。

  5、物资准备

  在制定公共场所应急预案时,要求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安全防范物资准备。通常需要准备安全帽、安全衣、手套、手电筒、应急箱和医疗箱等设备和物资。

  三、应急预案的实施方案

  1、应急演练

  应急预案的最大作用是提高应急管理人员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和应对能力,因此在预案的制定完成后,要对员工进行日常的应急演练。演练的.场景要紧扣日常工作,重点测试预案反应是否可行。

  2、应急演练纠错

  通过演练的实践,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整改预案中存在的问题,纠正应急预案中不适当的内容,完善应急预案。

  3、预案再修订

  公共场所等场所不断变化,安全威胁不断增加,因此,应急预案需要不断地修订更新,合理地提高应急能力。

  从现实工作经验出发,公共场所应急预案的制定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完善应急预案,将是对于应急管理人员的挑战。在应急处置中,能够科学规范地应对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保障公众的人身财产安全,才是应急预案最终目的。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处置方案 16

  为了规范公共聚集场所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程序,建立健全防范有序、指挥有力、快速反应、安全高效的应急处置保障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公共安全,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响应

  (一)应急处置程序

  1、公共场所安全事故发生后,事发单位、事发地基层组织应迅速组织人员自救、互救,并立即向区管委报告。

  2、指挥部接到事故的报告后,应根据事故的级别启动相关预案。

  3、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根据事故级别启动本预案,立即成立现场指挥部,由指挥长指令人员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指挥和协调处置救援工作。各成员单位按照本预案规定的`职责开展处置救援行动。

  4、情况通报

  公共场所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应立即向上级及其主管部门报告。

  二、信息共享和处理

  1、建立完善快速应急信息系统

  信息传输利用现有渠道进行。现场指挥部采用手机、手提电脑等通信手段,通过无线网络进行通信联络。

  2、现场信息采集

  公共场所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及有关部门,应及时收集现场信息,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待救人员、事故现状、发展趋势与控制、医疗救援进展、物资供应等情况,及时上报市公共场所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现场指挥部应及时与市应急指挥部保持不间断联络,并及时报告现场情况。

  3、信息处理

  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信息收集、汇总、综合,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提出应急处理建议,报告指挥部领导,并及时通报指挥部成员单位。

  三、紧急处置

  1、抢救方案

  根据现场实际发生事故情况,最大可能迅速调集必需的机械设备及人员、车辆,迅速投入开展抢救及突击抢救行动,调查现场情况,如有人员失踪,立即判明方位,紧急安排有关技术专家根据事故特点、事故类别,制定抢救方案,同时安排好乘客的疏散和护送问题,必要时请求消防部门协助抢险,请公安部门配合,疏散人群,维持现场秩序。

  2、伤员抢救

  立即与急救中心(120)或就近医院联系,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医治。

  3、事故现场取

  救助行动中,安排人员同时做好事故调查取工作,以利于事故处理,防止数据遗失。

  4、自我保护

  在救助行动中,抢救机械设备和救助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四、总结

  公共场所属于人员密集的区域,安全工作十分重要,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对其编制应急预案必不可少。在发生安全事故前,应该提前做好防患准备工作,尽量做到最低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在发生安全事故后能确保伤员得到及时医治,财产得到保护。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处置方案 17

  一、应急响应程序

  1、报警

  一旦发生突发事故,工作人员要及时报警,通知相关机构前来处理。同时,台账要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等信息。

  2、疏散

  在事故发生后,工作人员应该迅速带领顾客、员工撤离现场,确保大家的安全。同时,应该将门窗关闭,防止其它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干扰救援工作。

  3、伤员处理

  在事故发生后,工作人员需要立即对伤员进行处理,尽可能的减少伤势,并及时送往医院。同时,领导要进行疏散和救援指挥,保障救援效果。

  二、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1、台风

  在台风天气来临前,美容院要及时通知员工做好防御措施。如关窗,撤走自己的.物品,确保室内在台风期间不会受到损坏。如果出现地势低洼的情况,防止水淹。

  2、地震

  在地震发生时,工作人员首先要确保顾客、员工的安全,及时疏散。同时,好对门窗进行锁紧,并防止其它物品掉落,打破防护层。如果震后出现火情,要及时通知消防队员进行处理。

  三、人为事故应急预案

  1、火灾

  在火灾发生时,工作人员首先要确保顾客及僕工员安全,及时疏散。同时要拿起灭火器,用家庭消防器具灭火,如果火势过大,伴有烟雾时,要及时通知消防队员进行处理。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要进行指挥,保障救援效果。

  2、短路事故

  在电路短路时,工作人员要紧急采取断电措施,并将有异常的电闸关闭。同时,进行动员员工和顾客离开该区域,防止电源维修时对人造成危害。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处置方案 18

  一、消防安全工作领导组织机构

  1、组长:

  2、副组长:

  3、组员:

  二、消防安全工作成员的责任分工

  组长负责定时召开消防安全工作领导组会议,传达上级相关文件与会议精神,部署、检查落实消防安全事宜。副组长负责各具体负责组织对紧急预案的落实情况,未雨绸缪,做好准备,保证完成校领导部署的各项任务。领导组各组员具体负责火险发生时全校各年级、各部门突发事件的处理、报告、监控与协调,保证领导小组紧急指令的.畅通和顺利落实。做好宣传、教育、检查等工作,努力将火灾事故减小到最低限度。消防安全领导组织机构下设通讯组、灭火组、抢救组、紧急疏散组,分别具体负责通讯联络、组织救火、抢救伤员、疏散师生等工作。

  (一)通讯组:组长:岑子均(安全办公室主任)成员:温劲研(火险发生时,负责立即电话报告校消防安全工作组和上级相关部门,以快速得到指示,视火情拨打119,报险救灾)。

  (二)灭火组:组长:梁旭泉成员:李树新、孔雪兰负责消防设施完善和消防用具准备,负责检查全校各办公室、教室、宿舍、图书馆和计算机房等地的用电、用火安全。火险发生,立即参加救火救灾工作)。

  (三)抢救组:组长:孔雪兰(政教处负责人)成员:刘桂梅(负责做好及时送往医院的准备工作,负责火险发生时受伤师生及救火人员伤痛的紧急处理和救护)。

  (四)紧急疏散组:组长:罗学演。成员:级组长。各班班主任(负责制定紧急疏散方案,明确各班逃生途径与办法指导,负责所在年级、所管班级学生紧急疏散中的安全)。负责学生宿舍各楼层学生逃生途径与办法的培训与指导)。

  三、灭火工作预案

  1、发现火情,在场人员要立即引导室内人员进行有序疏散,并迅速利用室内的消防器材控制火情,争取消灭于火灾初级阶段。

  2、如不能及时控制、扑灭火灾,在场人员要立即采取措施妥善处理(如切断电源等),防止火势蔓延。

  3、在场人员要以最快的方式向领导组成员汇报,尽快增加援助人员,协力救火。

  4、领导组成员接到报告后,要立即到达火情现场,并视火情拨打“119”报警求救。

  四、师生疏散及逃生预案

  1、火情发生后,按照灭火预案,管理人员及各工作人员要立即通知学校领导组领导,尽快增加援助人员,如发生重大火情,同时向“119”报警,并根据火情发生的位置、扩散情况及威胁的严重程度逐个区域通知人员撤离。

  2、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应该正确引导撤离师生奔向疏散通道,并将正确的逃生方法告知负责同志,其余人员按照既定位置,统一使用灭火器灭火,并进行伤员抢救等工作。

  3、为更好地应付紧急情况,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必须一切听从现场指挥部的指挥。

  4、紧急疏散的负责同志必须接受基本灭火技术的培训,正确掌握必要的方法,切实保证逃生师生的安全撤离。特殊位置,如图书馆、计算机中心必须特殊管理与培训。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处置方案 19

  为规范对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和处置程序,积极有效的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辖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结合我街道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和职责

  为确保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够积极快速的做出反应,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华山街道办事处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领导小组。

  (一)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领导小组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组长,办事处主任、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街道各科室和各社区书记、主任担任成员。

  街道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建立健全处置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工作制度和部门联动机制;负责指挥协调和组织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处置工作。根据职责范围,帮助协调解决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的问题,负责(配合)组织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调查,按有关规定制定地质灾害等防治责任;督促、检查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落实情况。

  (二)当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街办值班人员应第一时间报告值班领导,听从领导安排,通知街办全体人员各就各位,及时报告区相关部门。

  1、街道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

  (1)街道党工委书记毕经海为担任组长,负责事故协调工作总指挥,全面负责事故协调处置工作;

  (2)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于涛担任事故现场总指挥,负责事故现场的全面工作,指导、组织街办工作人员协助友邻单位和区级相关部门的应急处置工作;

  (3)办事处副主任李刚负责事故善后事宜,安抚伤员情绪及相关政策宣讲,做好伤员安置工作;

  (4)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陈世新负责组织应急处置物资运送、发放,安排工作人员赶赴现场,进行现场维稳。

  2.党政办公室:做好上传下达和协调工作,具体负责协调各有关部门参加应急处置工作,督促做好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防治工作,向区级有关部门请求应急人员、物质、资金等方面的支援,及时向上级和有关部门反馈应急处置动态。协调上级相关部门做好善后事故调查工作,向街道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领导小组报告伤员救助和安置情况。

  3.应急办、武装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向街道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领导小组汇报现场情况,按要求部署所属应急民兵分队参加应急救援工作,及时向街道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领导小组通报应急民兵救援情况;维护好事故发生点的社会治安,及时掌握事故点社会治安动态,视情况采取必要的管制和其他应急措施,协助上级相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

  4.应急办、社会事务科:做好伤员登记安置工作,对伤员进行政策宣讲,向区级相关部门寻求政策支持,实施救助,并协助指挥部设置避险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安排好伤员生活。

  5.党政办、财政所:积极组织协调救援物品、资金的筹集和调运。对救援物品、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对救援物资进行监管、发放。

  6.纪委:对于干部履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法违纪行为予以严肃查处。

  二、本预案的启动条件

  (一)一般火灾:一般火灾是造成死亡人数在3人以下,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二)拥挤、踩踏等突发事件:当辖区某场所出现人员大量聚集,并且聚集人群呈现增加趋势,同时聚集人群情绪激动的情况时,为防止聚集人群发生拥挤、踩踏事件,应当立即启动本预案,对聚集人员进行劝离、驱散。

  (三)爆炸事故:当辖区人员密集场所发现爆炸物、疑似爆炸物,随时威胁到在场人员时,立即上报街道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领导小组,同时启动本预案,对在场人员进行紧急疏散。

  (四)重大治安案件或刑事案件:当辖区人员密集场所发生聚众斗殴等重大治安案件或刑事案件时,第一时间启动本预案,同时对在场无关人员进行疏散,并及时报告公安部门。

  (五)其他突发性安全事件:当辖区人员密集场所发生其他突发性安全事故(如高空坠物)时,视事故情况立即启动本预案,并对在场人员进行紧急疏散。

  三、险情发布及信息传播

  接到发生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报告时,由社区网格员第一时间将事故情况上报给街道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领导小组,再由街道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领导小组上报区相关部门;出现趋势时,社区网格员必须立即向街道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领导小组报告,经区相关部门发布事故预报后,由街道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领导小组通知责任人迅速组织人员通过敲锣、吹哨、喊话等方式,通知全体险区内群众做好安全转移的准备。

  四、群众撤离及伤员安置

  当发生人员密集场所突发性安全事件时,所在的社区成员要立即行动起来,做好受威胁群众的思想工作,按照公布的应急撤离安置点组织转移准备,受威胁群众应服从街道、社区人员的统一指挥,按照预定的撤离路线有序转移到避险安置点进行安置。出现的人员伤亡必须到所设定的救护单位进行及时的医治,并以“先人后物”的原则,将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五、工作要求

  (一)各社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确定避险路线及避险场所,并积极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学习,做到当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突发性安全事故时能够反应迅速,组织得力,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二)有关人员要切实履行职责,严格遵守纪律,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三)未按照规定时限快速作出反应,或在应急救援中有不力行为的个人,将按照有关规定做出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上报区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处置方案 20

  根据文艺街道公共聚集场所环境复杂,人员比较密集,极易发生群死群伤安全事故的特点,为了及时、高效、有序地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事故伤亡和财产损失,现结合街道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根本利益出发,以积极救助事故死、伤者生命健康和财产损失为目标,以应急救援工作反应迅速、处置果断、自救和他救相结合为基本原则,实行办事处统一领导、各社区、各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参与的救援体制。

  二、工作原则

  (一)组织指挥、警力编程、财务保障等三到位,快速反应、跨区增援、统一指挥、有效处置、应对有序,保证人员密集场所火灾应急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以人为本,专职队伍和群众相结合。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作为应急处置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生命的威胁和危害,实现群众自救与专业救援相结合,提高办事处对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安全事故的处置和应急救援水平。

  (三)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突发火灾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由办事处统一领导,各社区、各部门负责。

  三、实施方案预警级别和应急处置

  (一)预警级别

  1、Ⅰ级重大事故(用红色表示):是指公共聚集场所发生一次死亡10人(含10人)以上的安全事故;

  2、Ⅱ级较重大事故(用黄色表示):是指公共聚集场所发生一次死亡3(含3人)至9人(含9人)以上安全事故;

  3、Ⅲ级较大事故(用蓝色表示):是指公共聚集场所发生一次死亡1人或重伤3人以上;一次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轻伤11人以上的安全事故;

  4、Ⅳ级一般事故(用橙色表示):是指公共聚集场所发生一次重伤3人以下的安全事故。

  (二)应急处置

  1、人员密集场所应急救援小组办公室在接到发生Ⅲ级以上安全事故报案时,要第一时间报告领导小组,同时通知小组各成员;

  2、小组成员接通知后,需在15分钟内赶赴现场,并按照职责分工,逐项落实救援措施。

  四、组织机构

  设立人员密集场所突发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辖区内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一)应急组织指挥机构

  组长:易德文文艺路街道党工委书记

  副组长:高佳文艺路街道办事处主任

  应急组:各大办、各社区负责人

  保障组:党政办、财政所

  人员密集场所突发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中心设在街道安监站,办公室主任由陈喜清担任,电话89743991。

  (二)各专业组职责

  1、安全保卫组主要职责是:组织警力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和道路进行警戒、控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

  2、事故救援组主要职责是:根据专家技术组的技术建议和事故现场情况制定救援方案,按照方案迅速组织抢险力量进行抢险救援。

  3、医疗救护组主要职责是:组织有关医疗单位迅速展开对受伤人员的现场急救、医院治疗和死亡人员遗体的临时安置。

  4、后勤保障组

  主要职责是:办事处联同供电公司负责落实抢险工程车辆、抢险器材,确保抢险队伍、器材到位,抢险工作有效运转;辖区派出所负责抢险车辆的交通疏导,确保抢险队伍、车辆、器材及时赶赴事故现场。

  5、事故调查组

  主要职责是:负责对事故现场的'勘察、取证,查清事故原因和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制定防范措施,提出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同时积极配合上级事故调查组的调查工作。

  6、善后处理组

  主要职责是:办事处民政部门、司法所具体负责确定事故伤亡人员的赔付标准,确保伤亡人员得到及时赔付;并督促事故责任单位和保险公司及时支付事故赔偿款。

  五、预测、预警

  (一)信息传送和报告

  办事处安监办负责信息收集报告,对安全事故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有关信息组织编写上报。

  (二)信息报送时限

  Ⅲ至Ⅳ级突发人员密集场所安全事故的信息,要60分钟内上报到区指挥中心;I至II级突发重特大人员密集场所安全事故的信息,要在事件发生后30分钟内上报区指挥中心,有关详细信息随调查和处置工作进展随时续报。

  (三)预警级别发布

  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根据事故现场的需要,负责预警发布;如出现II级、I级灾害事故时,负责组织突发事故应急指挥部迅速到达指挥所,开展紧急指挥工作。

  六、应急响应

  (一)应急处置

  1、人员密集场所应急指挥中心在接到发生II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报案时,要第一时间报告领导小组,同时通知小组各成员;

  2、小组成员接通知后,需在15分钟内赶赴现场,并按照职责分工,逐项落实救援措施。

  (二)分级响应

  1、Ⅲ至Ⅳ级突发灾害事故发生后,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要立即根据其性质和威胁程度,调集力量,迅速出动进行灭火救援任务,并将有关信息上报区安委会。

  2、I至II级突发灾害事故发生后,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在第一时间内组织应急抢险救援,同时,要对事故做进一步核查了解,将详细情况上报区安委会。

  (三)指挥程序

  相关部门协同配合,根据现场紧急处置工作需要,由现场最高领导成立现场指挥部,并组织调配现场指挥部运作的相关保障(救援、信息、电力、社会秩序等)。

  现场指挥部应设在突发灾害事故现场周边适当的位置,现场指挥部周围要部署相应警力,建立专门工作标识,保证现场指挥部正常工作秩序,禁止非指挥部人员进入工作部位。

  各协调管理机构和电力、通信、公安、人防、环保等专业性强的部门要根据职责,按照突发人员密集场所事故的种类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应急指挥相关科研工作,不断开发更新设施设备,提高指挥平台的等级。依据专业特点建立各类咨询专家和现场操作专家队伍,为紧急指挥决策咨询和现场技术处理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发生一级突发人员密集场所安全事故,有关人员和专家要运用各种紧急指挥决策支持系统,迅速对有关信息进行分析、评估,适时提出紧急处置方案和建议,供领导指挥决策参考。

  (四)信息报道

  媒体监管与协调。发生特大、特殊突发人员密集场所安全事故后,事故应急指挥部和现场指挥部根据突发事故影响程度和类型,组织有关责任单位、职能部门和专家拟写新闻通稿、专家评论或事件公告。有关新闻稿件统一由办事处宣传部门负责审核。

  七、后期处置

  (一)善后处理

  人员密集场所事故应急指挥中心组织有关部门对事故的影响范围进行评估、核实损失情况,并对应急处置工作的综合情况进行汇总,形成材料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二)调查、总结

  人员密集场所事故应急指挥中心做好突发火灾事故和应急处置工作的调查、总结、上报。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处置方案 21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了妥善处置可能发生的人员密集场所、公共安全场所、群众自发的聚集活动拥挤事故,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应急救援体系,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抢险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国家、集体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为实现构建和谐平安兴国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对发生在车站、学校、医院、集贸市场、娱乐场所、文体活动场所、大型活动举办地等人群聚集场所,因人群密集、秩序失控造成严重影响治安、交通秩序或人员伤亡的应急处置,均适用于本预案。

  (四)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县公安局对全县区域内密集人群拥挤事故的处置工作具体负责。具体处置过程中,坚持“分级响应、条块结合、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指挥员及其权限。

  2、预防为主,工作在先。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将事前预防与事后应急处置有机结合,把预防事故发生的各项工作和措施落实在日常管理之中,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及时消除可能引发拥挤事故的各种因素。

  3、快速反应,科学应对。县公安局各警种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一旦事故发生,要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并充分整合各类应急资源,及时处置,科学应对。

  4、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作为处置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拥挤事故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二、组织体系

  (一)领导机构

  1、成立林周县处置人员密集场所、公共安全场所、群众自发的聚集活动拥挤事故应急指挥部,为全县密集人群拥挤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指挥机构。

  2、应急指挥部组成

  总指挥:由县分管副县长李辉担任

  成员:县委办公室、县委宣传部、县委政法委、县政府办公室、县发改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卫生局、县住建局、县供电公司、县水利局、县安监局、县政府法制办、武装部、消防大队等相关部门、单位为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这些部门、单位的负责人为应急指挥部成员。

  3、各单位主要职责是:

  (1)县委办公室:做好以县委或县委办公室名义下发的文件的审核工作。

  (2)县委宣传部:把握对内、对外新闻舆论导向,减小事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3)县委政法委:协调我县政法各部门贯彻落实县应急指挥部决定的有关工作。

  (4)县政府办公室:做好以县政府或县政府名义下发的文件的审核工作。

  (5)县发展和改革局:负责我县有关部门开展相关工作和加强重要设施、技术装备的立项和投资安排。

  (6)县公安局:制定落实县应急指挥部应急处置工作方针和政策的具体实施措施;负责县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7)县应急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对相关活动情况的搜集、整理、评估、核实工作,分析、研究反恐怖斗争的形势,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决策性、预警性情报信息。

  (8)县财政局:负责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9)县卫生局:为我县应急处置和紧急求援提供公共卫生及医疗保障;组织协调药监、医药部门提供药品保障。负责组织救护车辆、专家和医护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护,视情况安排附近医院做好病房、器械、药品和医护的准备工作,并及时上报伤员的救护情况。

  (10)县住建局:加强县城公共交通、县城水源地、供水、供热、供气、紧急避难场所等公共设施的安全与防范工作;参与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置、工程抢险和有关保障等工作。

  (11)县供电公司:担负突发事件发生后我县电力设施的安全维护和抢险,确保电力供给等工作。

  (12)县水利局:负责协助处置突发事件,保障全县水利设施、设备、水源的安全。

  (13)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突发事件发生后我县矿井、人防设施等地下工程的抢险救护工作。

  (14)县汽车站:为处置突发事件和紧急救援工作提供公路运输保障。

  (15)县政府法制办:提供应急处置工作中的法律保障。

  (16)消防大队:参与处置突发事件和紧急救援工作。

  (17)乡镇政府

  由事故发生地乡镇政府牵头,民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事故单位等部门及有关保险机构参加,做好伤亡人员及其家属的安抚、抚恤、理赔等善后工作。

  (二)办事机构

  县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公安局指挥中心,作为日常办事机构。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应急信息的接受、核实、处理、传递、通报、报告,及时传达和执行应急指挥部的各项决策和指令,检查和报告应急指挥部应急指示的执行情况。

  (2)负责与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和现场应急组织保持联系。

  (3)协调组织事故原因调查和快速评估,了解、汇总应急救援工作情况。

  (4)负责处理应急指挥部日常事务,办理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事项。

  (5)办理应急状态终止后决定的有关事宜。

  三、人员密集场所、公共安全场所、群众自发的聚集活动突发事故分级标准

  (一)特别重大密集人群拥挤事故(Ⅰ级)

  人群密集场所,因拥挤、踩踏等造成30人以上死亡的事故。

  (二)重大密集人群拥挤事故(Ⅱ级)

  人群密集场所,因拥挤、踩踏等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的事故。

  (三)较大密集人群拥挤事故(Ⅲ级)

  人群密集场所,因拥挤、踩踏等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的事故。

  上述分级标准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四、预防预警机制

  (一)预防及预警信息收集

  1、县公安局制订针对密集人群拥挤事故的有效的预防、处置措施,建立高效、灵敏的情报信息网络,加强对事故因素的`掌握和研判,逐步形成完善的预警工作机制。对可能发生密集人群拥挤事故的信息进行全面评估和预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要特别强化情报信息工作,扩大信息收集的范围,增强信息分析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信息传报的效率,报送信息必须及时、客观、全面、准确,不得瞒报、谎报、缓报。

  2、预警信息。

  (1)在户外举办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人员密集拥挤,道路、桥梁等狭窄通道严重堵塞,现场警力无法疏通;

  (2)在室内举办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严重超员,人员无序聚集,正处失控状态;

  (3)在车站售票处、搞开业庆典和促销的商厦等人群聚集场所,人员密集、通道堵塞,秩序失控;

  3、信息报送。县公安局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密集人群拥挤事故的预警或报警信息,在立即报告县政府的同时,应在半小时内报告市公安局指挥中心。

  4、预警发布。县公安局应急指挥部要根据密集人群拥挤事故实际情况、危害性和紧急程度,及时发布、调整和解除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包括密集人群拥挤事故的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同时应及时向县政府、市公安局应急指挥部报告。

  (二)预警行动

  县公安局接到预警信息后应迅速核实情况。

  1、情况属实的:上报信息的同时,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应急预案,并考虑事故的实际情况、规模、影响,立即拟订相应工作措施,及时、有效地开展先期处置,防止事态扩大。

  2、情况不能迅速核实的:应积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核查,必要时上报县政府、市公安局应急指挥部。

  五、应急响应

  (一)响应程序

  1、启动

  人员密集场所、公共安全场所、群众自发的聚集活动、密集人群拥挤事故发生后,应急指挥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开展处置工作,由应急指挥部按照预案统一指挥调度,进行应急处置,并将处置情况及时上报县政府及市公安局。

  2、现场处置

  现场应急指挥机构到位、应急处置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后,按照职责分工迅速投入处置工作。

  拥挤事故正在发生的处置方法:

  (1)发生拥挤的通道或场所的执勤民警要告知观众不要惊慌、不要拥挤,必要时启用广播系统发布通告,同时迅速截留过往人员,组织分流、疏散、抢救,并立即向指挥部报告。

  (2)指挥部调动警力赶赴增援,采取用人墙形成分流通道进行隔离,或分段组织疏散撤离。

  (3)重点维护通道(楼梯)狭窄处、人员拥挤处的秩序,保护妇女儿童先行离场,对起哄、故意拥挤以及趁火打劫的,要给予警告或实施强制措施。

  (4)组织医护人员对伤者进行救治或立即送医院抢救。

  拥挤伤亡事故已经发生的处置方法:

  (1)迅速实施现场管制。伤亡事故发生后,有关警种要按照职责分工要求,迅速对事故现场进行治安管制,对重点部位实行守护。通过现场管制,切实起到震慑犯罪、稳定民心、控制局势的作用。

  (2)迅速疏散群众。要引导现场人员和车辆有序离开现场,防止挤、踩、压伤(亡)事故的再次发生。要维护好现场和通往医院的交通秩序,保证救护车辆畅通无阻;场外执勤人员要疏散围观群众,并协助维护好交通秩序。

  (3)迅速救护伤员和被困群众。要积极协同卫生部门及时将伤员送往医院抢救。

  (4)迅速调查事故原因。及时组织对案发现场进行勘查,搜集并固定事故发生现场违法犯罪行为的证据,对嫌疑人员和有关责任人员要进行控制和讯问,并协同有关部门对事故原因和经过进行调查。

  (5)迅速恢复现场秩序。现场处置工作结束后,要迅速清理现场,尽快恢复现场秩序。同时,要协同有关部门做好伤亡者家属安抚工作,将事故对社会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

  3、应急结束

  人员密集场所、公共安全场所、群众自发的聚集活动、密集人群拥挤事故处置工作完成后,由应急指挥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分析评估,提出结束应急状态的建议。

  宣布应急状态结束后,相关部门按照密集人群拥挤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及时补充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重新回到应急准备状态。

  紧急状态终止的决定以及决定的宣布、公布依据法定程序办理。

  (二)恢复与重建

  县有关部门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以下善后处置工作:

  (1)人员密集场所、公共安全场所、群众自发的聚集活动事故发生后,县有关部门应当迅速采取措施,积极协助有关单位开展救济救助工作,恢复正常的交通、治安秩序。

  (2)县应急指挥部要积极配合有关单位调查、统计密集人群拥挤事故的影响范围和受灾程度,评估、核实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情况,并按规定向社会公布。

  (3)人员密集场所、公共安全场所、群众自发的聚集活动事故发生后,公安机关应当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配合有关单位及时做好伤亡人员的救护、丧葬抚恤以及恢复、重建工作。

  六、监督管理

  (一)预案演练

  按照预案要求,适时组织密集人群拥挤事故的实战演练,包括应急机制的演练、指挥协调系统的演练、应急预备队的演练、应急处置过程的演练等。演练科目可分单个、多个或综合性科目,采取现场模拟或模拟现场方式实施。对每次演练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估并认真总结,不断完善、强化和提高各项应急处置的实战能力。

  (二)宣传和培训

  对外公布密集人群拥挤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报警电话等,并广泛开展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防护、救助等常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组织全县相关部门的领导干部进行培训,增强应急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和应急指挥与处置能力。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处置方案 22

  为有效处置我街道辖区内发生的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应急处置体系,提高政府应对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最大限度降低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则

  (一)适用范围

  人员密集场所主要是指:设置有同一时间内聚集人数超过50人的公共活动场所的建筑。新消防法第七十三条:(四)人员密集场所,是指公众聚集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处置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的基本目标是最大限度降低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预防为主,增强居安思危的意识,常抓不懈的做好应对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的各项工作,建立健全应对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有效机制,提高应对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的能力。

  2.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应对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的各项工作,从根本上要依靠科学,依靠制度,依法办事。依法建立健全信息报告体系、科学决策体系、防灾减灾体系和恢复重建体系。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的科学研究,组织攻关,采用先进的预测、预警、报告和应急处置技术,提高预防和应对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的水平。

  3.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处置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属地管理,进行分级响应。根据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的严重性、可控性、所需动用的资源、影响范围等因素,分级设定和启动应急预案,落实处置主体和处置责任,明确责任人及指挥权限。建立以事发地政府为主,有关部门和相关地区协调配合的领导责任制和现场指挥机构。

  4.靠前处置,迅速有效。各社区、各有关部门必须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精心组织,靠前指挥,坚持抗灾和救灾相结合,充分依靠利用广泛的社会力量,充分依靠和发挥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队伍在处置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中的骨干作用和突击作用,充分依托专家作用,迅速有效的处理各类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街道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领导小组。街道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是全街道处置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的非常设领导机构,由街道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江头派出所和其他安委会相关成员单位领导等组成。街道主要领导是处置人员密集场所突发紧急情况的第一责任人。

  (二)街道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办公室。由街道分管领导牵头,街道安委会各相关成员单位参加,成立街道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和完善各类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部门联动机制;加强现代化预警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紧急情况预警能力;根据职责分工负责组织处置重大紧急情况,协调解决处置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根据街道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的部署,承办处置经济社会紧急情况的专项工作。

  (三)街道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现场指挥部。由街道分管领导任现场总指挥,各相关社区居委会、部门领导参加,主要职责是:了解人员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情况及紧急情况影响范围,已采取的措施和事态发展情况,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迅速制订应急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指挥协调现场的抢险救灾工作,组织调集抢险人员和抢险物资,督促检查各项抢险救灾措施落实到位;负责现场新闻报道的指导、把关工作;指导善后处理工作。

  (四)街道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现场工作小组。根据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和现场等实际情况,下设11个工作小组,各工作小组的组成与主要任务:

  抢险救援组。由街道经济服务办(安委办)、综合治理办、社区建设办、配合应急管理、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实施,主要任务是营救受伤人员,寻找生存者和遇难者,撤离、疏散现场及周边危险地带受到威胁的人员;划定危害区域,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消除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危害源,排除可能引发次生、衍生和耦合事件的隐患;抢修公共基础设施等。

  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组。由街道社区建设办、综合治理办、城市管理办、江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组成。主要任务是成立现场工作小组,建立现场急救站或临时救援点,对受伤人员开展现场急救并及时转送医院治疗;保障现场急救和医疗人员个人安全;统计死伤人数;控制传染病源;负责临时安置场所的卫生、防疫、消毒和人员医疗;监测现场水体、饮用水、食物、土壤、农作物等的污染情况,围堵、收容、清消现场污染物等。

  人员疏散与安置组。由街道综合治理办、社区建设办、派出所等部门组成。主要任务是安置现场及周边危险地带撤离和疏散的人员;保障避难安置场所必要的食品、水、电、卫生和通信等;稳定群众情绪和心情,消除群众恐慌心理,防止一些不理智的冲动行为等。

  警戒和治安组。由街道综合治理办、城市管理办等部门配合派出所和武警部门。主要任务是建立警戒区域,防止与救援无关的人员进入现场,保障现场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开展;维护撤离区和人员安置区的社会治安秩序,保卫撤离区内的重要目标和财产安全,打击各种犯罪分子。

  交通管制组。由街道经济服务办(道安办)配合交警等部门实施。主要任务是负责事发地道路交通管制,及时疏通交通堵塞,保障救援物资、救援队伍、疏散人群、伤员运送车辆的顺利通行和引导进入指定地点。

  综合信息组。由街道党政办负责。主要任务是做好下情上传和上情下达,确保信息及时传递;核实、统计和上报灾情;综合整理有关文字材料,协助做好对外联络等日常工作。

  应急物资与经费保障组。由街道经济服务办、社区建设办等部门组成。主要任务是组织、调集和运送救灾、抗灾物资(食品、药品、日用品等)、救援设备、器材等及时到位;保障应急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征用或租用必要应急物资、设备、房屋和场地等工作。

  生活保障组。由街道社区建设办负责。主要任务是做好现场抢救人员,指挥部领导及其各小组工作人员必需的食宿等日常生活保障工作。

  调查与评估组。由街道监察部门、安委办、派出所、消防、交警等有关部门组成。主要任务是及时、准确查清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原因和责任,写出调查报告,并对负有责任的单位与个人提出处理意见;对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情况进行客观评估,并写出损失评估报告。

  社会动员组。由街道社区建设办、综合治理办、社区居委会负责。主要任务是根据指挥部的决定,及时动员和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志愿者人员参与辅助性的工作;组织力量做好稳定民心等工作;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征用或征收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设施,并出具征用或征收凭据。

  善后工作组。由派出所、街道社区建设办、司法所、红十字会等部门组成。主要任务是调拨和发放救灾款物,保证群众的基本生活,遇难者遗体的临时保管;勘察现场,快速理赔;开展心理救援等工作。

  三、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发布和报告

  (一)预测

  街道办事处各部门、各社区居委会要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监测预报体系建设,建立常规数据监测、风险分析制度,提高预测、预报准确性,发现可能引发的重特大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应先采取有效的预防和防范措施,要及时向上级报告。

  (二)预警与发布

  根据街道各部门职责的分工,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故的预警发布,分别由街道安监站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卫生事件的预警发布,分别由街道综治办与城市管理办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预警发布,分别由派出所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级别的原则、条件和发布程序,及时、全面、准确的发布预警信息。

  (三)报告

  1.街道各部门、各社区居委会接到有关重特大紧急情况的报告后,应在15分钟内向街道值班室报告,并向相关部门通报。

  2.街道值班室接到有关重特大紧急情况的报告后,应立即向带班领导报告;同时分别向街道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报告。需向省、市、区报告的重特大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应当在1小时内向区政府总值班室报告。

  3.特大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发生后,街道办事处、事发地社区居委会和有关单位主要领导赶到现场后,要在第一时间迅速、准确、全面地向上级政府和部门动态报告现场情况。首报(第一时间报告)紧急情况,可先对其基本事实(即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情况、结果)作客观、简明的报告,然后再及时、准确、深入续报详细的情况。

  4.重特大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发生后,涉及或影响到行政区域外的问题,各相关部门要主动对外进行联系,通报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的有关情况,协助做好有关善后事宜工作;涉及到港澳台或外籍人员伤亡、失踪、被困,或者可能影响到境外,需要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有关机构或有关国家进行通报时,由省涉外部门、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按相关的专项应急预案和有关文件要求进行处置,必要时由省政府对外进行联系。如有需要国际社会援助的,要按国家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

  四、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

  (一)预警响应

  预警警报发布后,发布预警的部门应坚持二十四小时值班,密切关注事态发展趋势,及时向街道报送最新动态,向社会发布最新消息。

  各社区居委会和有关部门接到预警警报后,按应急预案或应急机构的要求,做好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防范工作,及时向上级政府及主管部门报告当前存在的突出困难、安全隐患和应急措施落实等情况。

  预警解除。有关情况证明不可能发生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时,发布预警警报的部门应当立即宣布解除警报。各部门解除已采取的有关措施,迅速组织恢复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

  (二)现场处置

  紧急情况发生后,街道办事处负责迅速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并将处置情况及事态发展情况及时报市110指挥中心和区政府总值班室;各社区、各有关部门应根据职责分工,提出有效处置方案,并牵头组织、协调紧急情况的处置。

  对于重特大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应视情况成立现场指挥机构,进行靠前指挥,并成立相应处置小组(如:现场施救、外围警戒、卫生救护、后勤保障、新闻协调等)。

  (三)新闻报道

  1.要切实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管理工作,掌握新闻和信息的主导权,做好紧急情况新闻报道工作。新闻单位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减少负面影响,维护社会安定和稳定。

  2.紧急情况的新闻报道工作由街道党政办负责把关,并及时与上级新闻主管部门沟通,对媒体的采访报道活动进行管理、协调和指导。紧急情况发生后,负责宣传的领导应到达现场,统一协调指挥现场新闻采访工作。为保证现场秩序及人员安全,现场指挥机构必要时可划定警戒线,规定新闻媒体采访范围。特大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和敏感时间的新闻报道,需要区政府有关领导同意后及时向媒体和社会发布;对必须由国家有关部门或新华社统一组织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按相关规定处理。

  3.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充分发挥党刊、广播电视、新闻网站和手机短信等媒体正面引导的作用,及时将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的有关信息准确、全面的`发布给公众,避免误导和新闻炒作。必要时要及时组织新闻发布会,由主管部门或指定部门回答境内外记者提问,澄清事实,消除疑虑。

  (四)善后处理

  1.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发生后,必须及时做好人员安置、补偿、灾后重建、污染物收集、现场清理等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活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保证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等工作有序地进行。

  2.建立健全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救灾物资社会动员机制,明确法人、个人、境外机构参与社会救助的程序和要求,制定捐赠资金和物资的管理与监督办法。广泛开展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御灾害局面。社区建设办、司法所要不断完善政府救济、司法救济的程序和方案。

  3.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调查工作,由负责处置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的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迅速组织调查组开展工作,并依照法定期限结案。每次重特大事件发生后,都要总结经验教训,并对总体应急预案或专项应急预案进行重新评估,以利于改进工作,进一步健全应急机制。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评估工作由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共同负责进行实事求是的调查评估,并向市政府写出报告。

  五、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措施

  各社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应急工作职责和任务,建立集中统一、资源共享的应急数据平台(应急人员通讯联络数据库、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数据库、警力数据库、应急物资数据库、应急专业人才数据库、应急征用或租用设备数据库等),整合应急资源,提高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1.通信与信息保障。建立应急人员通讯联络动态数据库,要明确应急期间党政军领导机关、现场指挥部及其他重要场所的通信保障方案,以及参与部门、人员的通讯方式、联系方式,以及备用方案和通讯录,确保应急期间畅通,信息传递无阻。

  2.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保障。建立应急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动态数据库,要明确参与应急响应单位工程抢险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和存放的位置,并建立相应的维护、保养和试用、调用和征用等制度。

  3.应急队伍保障。建立应急队伍动态数据库,要明确参与应急救援的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专业队伍,专家以及先期应急队伍、后续处置队伍、增援队伍人员的分布、联系方式和应急队伍保障方案。建立健全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公益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力量的应急组织方案。

  4.交通运输保障。建立交通运输保障动态数据库,要明确各类交通运输工具数量、分布、功能、使用状态等。建立健全本地区交通运输单位、交通管制和线路规划等保障措施。

  5.医疗卫生保障。建立医疗保障动态数据库,要明确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资源分布、救治能力、专业特长和相关的医院和专家,明确相应的应急反应准备措施、医疗卫生队伍和医疗设备、药品、防疫物资的调度方案。

  6.治安保障。建立警力数据库,要明确武警、公安等各种警力人员及设备分布情况。要针对不同类型的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建立健全应急状态下维持治安秩序的各项准备方案,包括警力调度、集结、布控方案、执勤方案和行动措施等。

  7.物资保障。建立应急物资动态数据库,要明确抢险救灾物资的储备、生产和加工能力的储备、生产工艺流程技术的储备。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建立健全物资调拨和组织生产方案。

  8.经费保障。要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强防灾能力,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应急经费投入机制,明确应急经费来源、使用范围、数量和相关保障制度,以及在应急状态时经费保障措施。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工作所需经费,以及相关软件和硬件的建设经费,应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各地各部门在统筹兼顾各项支出时,应优先保证应急经费的支出。

  9.社会动员保障。建立地区社会动员数据库,要明确社会动员有关人员的地址、联系方式。建立健全社会动员相关的保障制度,明确社会动员条件、范围、程序和措施,构建以管理部门、专业队伍为主体,志愿者队伍和社会公益组织为补充,社会居民委员会为基础的社会动员机制。

  10.紧急避难场所保障。规划和建设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的人员应急避难场所,可与公园、广场等公共设施的建设或改造相结合。应急避难场所要选择在开敞区域,适于应急疏散人员,同时应设有应急供水系统、应急供电系统、应急物资储备用房、应急卫生防疫区、应急消毒区、应急监控及应急广播系统等。

  11.其他保障。建立征用、租用设备档案数据库,要明确被征用、租用设备的单位或个人姓名、设备存放地点、征用或租用设备名称、使用年限等。建立健全应急征用、租用机制,对应急征用或租用用于抢险工程机械、汽车、船只等设备,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六、奖惩

  (一)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发生后,对下列事迹之一的单位和个人,可给予表彰和奖励。

  在处置紧急情况工作中,组织严密,指挥得当,奋力抢救抢险,出色完成任务者;在危险关头,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抢救群众有功者;及时准确报送重大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和动态信息,为应急处置赢得时间,成效显著者;为处置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献计献策,成效显著者;其他有特殊贡献,成效显著者。

  (二)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发生后,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应视其情节和危害后果,由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在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发生后玩忽职守,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紧急情况,延误处置或造成严重后果和重大影响的;在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发生后玩忽职守,对发生的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置之不理,不及时采取措施处置或采取措施不力,造成严重后果和重大影响的;在处理紧急情况中玩忽职守,不听从指挥,不认真负责,或在紧要关头临阵逃脱的;挪用、克扣、贪污或集体私分抢险救灾钱款和物资的;阻碍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对因信息沟通不及时和组织协调不够等原因,导致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对外报道不利而造成重大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其他危害抢险救灾工作的。

  七、附则

  (一)公众宣传教育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公布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报警电话,广泛宣传应急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基本知识和有关的法律法规,教育部门要在大、中、小学普遍开展防灾、减灾教育,以增强全体公民的防灾救灾意识和能力。

  (二)培训

  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课程要作为干部培训的内容,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应急管理工作者的科学决策和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管理水平。各相关应急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或本系统救援人员上岗前和应急常规性的培训工作,建立一支业务精湛、行动迅速、能打硬仗的专业救援队伍。

  (三)演习

  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是处置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应急工作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或训练,使工作人员熟悉预案程序,掌握处置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的方法,并根据演练情况和实际需要进一步完善预案。

  (四)预案管理

  街道各职能部门和社区居委会等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对已制定应急预案的,抓紧进行修订和完善;尚未制定应急预案的,抓紧组织落实预案的编制工作。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的类别和内容要随着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不断完善相关的应急预案,同时做好与其他预案的衔接,形成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预案体系。要对预案实施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并按照预案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装备完善、预案演练等监督检查工作,为应急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确保常态工作向非常态工作的顺利转变,保证在非常态下能够临危不乱、行动迅速。

  (五)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处置方案】相关文章: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处置方案(精选19篇)04-14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处置方案(通用15篇)02-15

殡仪馆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处置方案(通用10篇)01-04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疏散方案(精选20篇)04-12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演练方案(精选11篇)01-05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疏散方案范文通用08-13

密集场所人员疏散应急演练方案范文(精选9篇)01-06

密集场所人员疏散应急演练方案(通用9篇)01-03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演练方案范文(通用5篇)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