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保教人员素质提升方案范文(精选10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阐明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书面计划。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保教人员素质提升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保教人员素质提升方案 篇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加强我县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幼儿园园长和保教人员专业能力和水平,促进学前教育内涵发展,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河南省幼儿园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的通知》(豫政办〔20XX〕63号)和《河南省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XX—20XX年)》的通知(豫教基二〔20XX〕139号)要求,特制定本方案。内容如下:
一、实施目的
通过方案的实施,对全县幼儿园园长和保教人员轮训一遍,提升全县幼儿园园长的学术水准和管理能力,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培养和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园长、幼儿教师、保育员队伍,进而规范办园行为,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实施范围
面向全县各级各类幼儿园,采取分类实施,逐步推进的方式,对全县幼儿园园长和教师、保育员开展专业素质及技能提升培训。
三、实施方式
按照总体安排、分步推进、分批培训的原则,以县直幼儿园为培训基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跟岗培训和入园指导等方式,坚持集中与分散相合、跟岗与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分期分批对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保育员进行针对性培训。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现场观摩、互动研讨、合作交流、校本研修、课例点评等形式,培养一批优秀的园长、专业教师和保育员。
四、具体安排
(一)幼儿园教师跟岗培训
培训对象:全县幼儿园教师
培训内容:
1.跟岗单位的先进办学思想、管理理念、课程特色、文化建设和创新工作等(县直幼儿园培训和外聘专家培训)。
2.跟岗单位的教育教学工作,包括备课制度、教研机制、课程实施及管理、一日活动的组织及实施、主题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游戏的组织与开展、环境创设、区角活动设计与实施、课题研究、档案管理等工作。
3.跟岗单位的卫生保健工作,包括幼儿园一日卫生保健工作和管理,常见病、传染病的初诊与预防,幼儿意外伤害事故预防及处理,幼儿园膳食管理,幼儿卫生保健专题研究和肥胖及体弱儿的管理等。
4.跟岗单位的家长工作,包括家长工作的机制、措施、培训、宣传等工作经验(县直幼儿园培训和外聘专家培训)。
5.跟岗单位信息化建设工作,包括教学信息技术与大数据收集与运用辅助日常管理工作。
培训地点:县直幼儿园
培训时间:3月—4月,9月—10月,暂定为每月1次,每次跟岗时间一周(含五个工作日在班跟岗,周六为外聘专家讲座培训)。
(二)学前教育管理干部培训
培训对象:推荐部分园长、副园长、幼教干部
培训内容:
1.幼儿园制度建设、环境创设、内涵发展、特色打造等工作。
2.跟岗单位队伍建设工作,包括教职工评价与考核、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养机制。
3.跟岗单位后勤管理工作,包括食堂、卫生保健等后勤管理流程、工作经验等内容。
培训地点:县直幼儿园
培训时间:暑期7月或者8月
(三)幼儿园提档升级园长培训班
培训对象:园长、副园长、幼教干部
培训内容:幼儿教育发展现状分析、等级评估指标解读、等级幼儿园建档、实地考察等内容。
培训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四)入园指导工作
培训对象:各镇中心幼儿园
培训内容:县直幼儿园负责安排骨干教师到被指导幼儿园进行扎根性指导。
培训地点:被指导幼儿园
培训时间:5月、6月、11月、12月各一期,每期一周时间
五、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教体局是此次教师培训的领导和指导部门,县直幼儿园是培训的主要实施部门,各镇中心校、各幼儿园是具体组织单位。各相关单位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强督查、考核工作。教体局负责每批次培训情况的考核工作。定期开展督查、督导工作,对培训的开展情况进行指导,完善各项制度、机制,保证培训顺利进行。同时对各镇中心学校、各幼儿园组织情况进行督查,对组织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在年终,表彰一批在培训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不断提高学前教学管理水平。
(三)明确责任,分工负责。县直幼儿园要详细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培训组教师、确立培训课题、安排培训场地,做好设施准备、资料及安全等工作。并把每批(次)培训的主题、内容及准备的学习材料告知每位学员,及时分析每批(次)培训经验和问题,改进培训方法和内容,提高培训效果。各镇中心学校要组织好辖区内园长及保教人员参加培训,保证全员参与。
(四)强化保障,提高效果。县直幼儿园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名校长(园长)工作室、名师工作室等机构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扩大培训效果。培训内容可通过社会培训机构参与,通过外聘专家讲师、观摩学习优质学前机构等方式扩大培训视野,畅通培训渠道,同时给予承担培训任务的县直幼儿园提供资金支持,保证培训的延续性和连贯性。
保教人员素质提升方案 篇2
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学前教育对人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让孩子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日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普及程度迅速提高,城乡学前教育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由于起点低、底子薄,总体来看,我市学前教育仍然是整个基础教育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短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基础设施薄弱;教师数量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待遇低;幼儿园保教质量参差不齐,城乡、公民办两极分化严重,“小学化”现象等许多新老困难与问题亟需解决。为了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实现全市学前教育质量与规模同步发展,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市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牢固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坚持“抓落实、促规范、提内涵、办特色”的工作思路,促进园所建设和内涵提高同步发展。以提高教师素质为主线,提高幼儿园保教水平,彰显办园特色,促进全市学前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目标任务
(一)建立关注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的长效机制,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切实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二)强化管理,规范保教行为,纠正“小学化”倾向,提高保教质量,让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成长。
(三)提升幼儿园管理水平,促进幼儿园精细化管理,提高每所幼儿园的办园质量。
(四)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和师德水平。
三、具体内容
(一)实施“懂业务会管理能指导”提升管理能力行动。
学前教育管理人员要学习幼教知识,提高管理能力。学习的主要内容为《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广西壮族自治区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等学前教育的规范性文件,通过学习掌握学前教育相关知识,确保在管理过程中能够根据要求正确指导幼儿园开展保教活动,能够指导幼儿园纠正违规行为,确保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学前教育专家指导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类幼儿园的管理、保教、卫生、保健等工作进行专项视导,依法规范办园行为,严格办园标准。
(二)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提升专业能力行动。
加强在职培训。重点开展新上岗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园长等对象的培训以及教研科研、课程开发与保育教育等教师专项能力培训,以解决实践问题为导向、以更新观念和提升能力为目标,强化园本培训,每位教师每年接受不少于40学时园本培训。建设一支骨干教师队伍,鼓励在职无证教师考取教师资格证,努力提高教师持证率。
提升教科研能力。探索城区公办园、乡镇中心园和农村幼儿园“科研—教研—培训”三位一体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将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作为园所等级评估与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组建6个学前教育“教研共同体”,每个教研共同体由示范幼儿园(公办园)、村级幼儿园、民办幼儿园组成,通过资源共享、教研联动、文化共建等形式,对薄弱园所进行具体业务指导,通过一级帮一级,层层促提高的方式,提升保教质量。
(三)实施“提优扶弱”共同发展行动。
发挥优质园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展“手拉手”结对帮扶工作,城市帮农村、公办帮民办、示范帮薄弱,保证每所公办幼儿园和示范幼儿园都有帮扶对象,引导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向普惠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辐射与拓展,推动全市城乡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四)实施“打造优质园”精细化管理行动。
加强幼儿园常规管理,提升每所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各类幼儿园要树立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积极梳理查找管理中的不足或漏洞,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日期和责任人,并在一定时期内完成整改任务,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各幼儿园日常管理中要注重细节、注重过程、注重基础、注重质量、注重实效,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以评促建,鼓励幼儿园通过创建等级,全面提升保教质量和办学效益。到20xx年,计划增加2所自治区示范园、1所崇左市示范园、3所崇左市一级园。
(五)实施拒绝“小学化”科学保教行动。
加强幼儿园课程管理与指导,对所有幼儿园的课程设置进行检查,剔除幼儿园开设的不符合规定的所有课程,规范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印发“拒绝小学化实施科学保教行动”倡议书。各幼儿园要组织教师、保育员认真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广西壮族自治区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规范保教行为,坚决不教授小学内容、不留家庭作业,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拒绝小学化,还孩子幸福童年。
(六)实施农村幼儿园规范达标行动。
进一步开展集团化办园试点改革,探索三级集团管理的.集团化办园模式,即在集团龙头园的指导下,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二级集团园,村级公办幼儿园为三级集团园,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推进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进程。对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对所有农村民办幼儿园进行检查,达不到标准的,限期达标。组织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帮助和指导农村幼儿园利用自然资源创设环境、自制教玩具,组织教育活动,提高农村民办幼儿园办园质量。
(七)实施教师“体验、感悟、分享”师德提升行动。
结合《凭祥市“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师德师风培训。开展“我是孩子,我是家长”换位体验活动,结合教师平时工作中遇到的事件和困惑,让教师亲身体验孩子、家长、同事的感受,感悟师德师风的重要性。分享师德就在教师的身边,师德就在每位教师的身上,师德就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师德就在每一个家长的口碑中的思想。树立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理念,尊重、关爱每一个幼儿,做合格幼儿园教师。
(八)实施“规范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专项督查行动。
加强对民办幼儿园教育教学、课程设置、办园特色、一日活动安排等方面的管理。举办民办幼儿园规范办学行为园长培训会等,使民办幼儿园法人、园长懂法律、学政策、规范办园行为。开展民办幼儿园日常管理等方面的督查活动,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下达整改通知并限期整改。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制度,对无证幼儿园进行清理整顿。
(九)实施安全工作“日日抓月月查”行动。
树立“安全第一,防范为先,责任重于山”的思想,切实做好安全工作,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加强“三防”建设,责任到人,检查到位,保证园舍、设施设备、食品、气电和消防、交通、一日活动的安全。在做好日常安全防范工作的同时,每月必须开展1次园所安全工作全面大检查,并做好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记录,即查即纠,从源头上扼制各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实施步骤与方法
“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行动从20xx年3月开始,20xx年底结束,分四个阶段实施。
(一)动员阶段(20xx年3月1日—4月15日)
1.制定方案。各幼儿园结合实际,制定本园的“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并于20xx年4月15日前报到教育局学前教育质量提升领导办公室。
2.组织动员。召开“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动员会,部署活动实施工作。
(二)实施阶段(20xx年4月16日—20xx年10月30日)
1.组织调查研究。各镇、各园要结合实际,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深入查找、分析影响教育质量提高的原因,提出提升教育质量的思路和对策。
2.举办主题活动。为确保“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有效开展,各镇、各园要围绕活动的内容,从本地、本园实际出发,开展具有特色的主题活动。
3.开展优秀行动案例展示评比活动,对展示和评比活动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奖励。
(三)阶段性中期总结工作。(20xx年10月1日—10月30日)
“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开展过程中,“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办公室和幼儿园要写出有价值、有分量的教育提升分析报告,结合本地本园的实际,及时调整、完善修改活动方案,探索建立适合本地、本园的提升质量的长效机制。并于20xx年10月10日前将中期总结报告上报行动领导小组。
(四)总结阶段。(20xx年10月1日至10月30日)
“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开展结束时,“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办公室和幼儿园要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着重总结通过活动查找到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思路、采取了什么措施、建立了什么制度、取得了什么成效,并形成总结报告,20xx年10月20日报行动领导小组。教育局将对在“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行动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各部门、各幼儿园要切实转变观念,把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放在突出位置,建立狠抓质量的领导机制,逐条落实措施,并把此项活动纳入年度效能考核目标之中,确保“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取得实效。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幼儿园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及园内广播、板报等宣传途径,宣传“质量提升”行动的有效做法、成功经验和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教育局将组织有关媒体不定时深入有关幼儿园进行采访报道。
(三)强化督查,务求实效。“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指导专家小组要负责对本地区、本园开展“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进行督查,全面了解活动开展情况。及时改进工作,确保活动有效开展。“学前教育提升质量”行动领导小组将对各镇、各幼儿园开展督查,并将督查情况进行公布。
保教人员素质提升方案 篇3
为深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关于全面推进呼伦贝尔市幼儿园课程改革实施意见》和《呼伦贝尔市幼儿园保教工作规范》,规范办园行为,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特制定《鄂温克旗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一、总则
(一)幼儿园保教活动是实施幼儿园保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幼儿和保教人员共同经历、家长参与的活动过程。
(二)幼儿园保教活动安排和实施应坚持保教并重原则,尊重幼儿人格与权利,遵循发展规律,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健康、个性、持续地发展。
(三)本《方案》是幼儿园保教活动中各类人员应遵循的基本行为要求和准则,适用于我旗各级各类幼儿园。
二、进一步提升保教工作管理规范
(一)保育工作
1.建立各类保育工作制度,健全保育管理分工网络,明确工作职责,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总结、有检查、有考核。
2.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配备相关保育工作人员,配齐硬件设施设备并由专人负责管理使用。
3.在业务部门指导下,保健医要做好健康检查、营养膳食、卫生消毒、疾病预防、应急处理、保育员培训及档案整理等工作。
4.保育员负责班级设备、玩教具等物品及环境的保洁、消毒和整理工作;负责本班幼儿在一日生活等各个环节中的护理工作,并协助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
5.教师应遵循保教结合的工作原则,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与保育员、保健医合作,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方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6.食堂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认真执行食品卫生和消毒制度,规范清洗、烹任、分餐等程序,按照带量食谱保质保量提供膳食。
7.安保人员应不间断轮岗执勤和巡逻,全天候负责幼儿园防火,防盗、突发事件及全园师生安全保卫工作。
(二)教育教学
1.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遵循鄂温克旗幼儿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根据幼儿园实际建构园本化课程。
2.乡镇、苏木幼儿园应在游戏课程化理念的统领下,整体设计并编写园本化课程方案。
3.建立幼儿园课程资源管理制度,创建并不断完善课程资源库。了解周边适宜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社会资源,绘制资源地图或汇总表。
4.建立课程审议委员会。加强课程审议,幼儿园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主题审议。
5.课程内容安排要注意全面、均衡。幼儿园课程应严格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内容均衡安排,灵活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并考虑各领域的有机联系、相互渗透,培养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6.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作息时间,根据幼儿园实际制定冬季、夏季作息时间安排表,保证幼儿充足的户外游戏时间。
7.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每天安排一定的自主劳动时间,小班以服务自我和服务班级为主,中大班可逐步延伸至服务幼儿园及社区。
8.践行游戏精神,以游戏化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习得经验。关注自由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自由选择、自主探索、自发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9.环境创设要以幼儿为中心,体现幼儿学习的过程与痕迹,注重幼儿的参与与分享。要为幼儿创设和营造“理解、悦纳、尊重,支持”的温暖空间。
10.幼儿发展性评价要以日常观察为主要方式,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问卷调查、案例分析、故事分享等多种方式进行,并将结果作为改进课程实施的依据。
(三)保教队伍建设
1.教师根据幼儿园发展规划,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制定长期、中期、短期专业发展规划。
2.幼儿园至少隔周组织一次教研活动,教研内容和方式要结合教师实际需求,做到主题明确、方案具体、措施可行并有过程记录与反思。
3.教师要按照自治区教育厅的要求定期参加学时培训。保健医、保育员每学年每人至少参加两次业务培训。
(四)家园共育
1.将家园共育内容纳入幼儿园工作计划,并制定相关的各项工作制度。
2.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方式让家长了解、参与幼儿园的课程建设,并指导家长形成科学的育儿观和教育观。同时,充分利用家长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举办形式多样的家园合作活动。
3.成立幼儿园家长委员会,鼓励其参与幼儿园教育、膳食、管理工作的`决策和组织,并做好幼儿园与家庭的沟通工作。
三、进一步规范幼儿园一日活动保教常规
(一)入园环节
1.幼儿:情绪愉快,会使用礼貌用语;正确洗手,配合保健医生做好晨检;积极参加值日活动。
2.教师:仪表端庄,主动、热情迎接幼儿;观察幼儿身体、情绪和精神面貌,并检查幼儿是否携带不安全物品;掌握幼儿出勤情况,了解缺勤原因并做好缺勤(病事假)记录。
3.保育员:开窗通风,做好室内外环境清洁工作;和教师一起热情接待幼儿,关注个别需要特殊照顾的幼儿。
4.保健医:做好晨检工作,做到一问、二看、三摸/测(疑似发热)、四查、五登记;做好药品管理工作,发现疑似传染病及异常问题联系家长带离就医,并做好消毒、传报、随访、登记工作。
(二)运动环节
1.幼儿:喜欢参加体育锻炼活动,遵守规则;自主选择运动器械,正确使用并能主动探索;主动整理运动器械,懂得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发生意外情况能及时告知成人。
2.教师:提供安全的场地及种类多样、可供选择的器材,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站位合理,确保每一位幼儿在视线范围内。观察幼儿,与幼儿积极互动,遇到问题作出应对和调整;建立运动常规,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避免运动伤害;引导幼儿自主整理运动器械并及时洗手。
3.保育员:协助教师做好场地、器械的准备及整理,排除场地安全隐患。检查幼儿的衣着、鞋带等是否适合活动;随时观察幼儿身体、情绪的变化,提醒幼儿适时增减衣服,摘放吸汗巾,及时喝水与如厕;协助教师照顾特需儿童。
(三)洗手环节
1.幼儿:知道饭前便后、手脏时要及时洗手;能用正确的方法洗手;洗手时不湿衣物,使用自己的毛巾擦手。
2.教师:指导或提醒幼儿按正确的方法洗手(七步洗手法);提醒幼儿不玩水,不拥挤;和保育员分工合作,协商站位,保证盥洗有序安全。
3.保育员:做好盥洗准备,将擦手毛巾放在指定位置;协助教师指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洗手;及时拖干地板,保持地面的整洁并做好防滑工作。
(四)如厕环节
1.幼儿:男女分厕,按需如厕,不憋尿;学会便后独立擦拭(中大班),自主整理衣裤,并能及时冲厕;发现大便有异常能主动告诉成人。
2.教师:提醒幼儿按需如厕,引导和帮助幼儿便后正确擦拭并及时冲厕;指导儿自行穿、脱裤子,提醒幼儿便后认真洗手;和保育员分工合作,协商站位,保证如厕有序安全。
3.保育员:观察幼儿如厕,督促和帮助幼儿便后正确擦拭,如有大小便异常情况及时向保健医反馈;及时冲洗厕所,保持厕所无异味,地面干净,做好通风防滑工作。
(五)喝水环节
1.幼儿:能用自己的水杯自主按需取水、喝水;喝完水会将自己的水杯放到固定的位置并做好喝水记录。
2.教师:观察喝水及记录情况,及时提醒幼儿喝水;提醒幼儿防热水烫伤,注意安全。
3.保育员:提前备好温度适宜的水,随时满足幼儿喝水需求;及时做好水杯和开水桶的消毒工作。
(六)做操环节
1.幼儿:与同伴互助塞好吸汗巾、做好操前准备工作;情结愉悦地参与操节活动。
2.教师:检查幼儿着装;精神饱满地组织操节活动。
3.保育员:观察幼儿出汗情况,提醒或帮助幼儿增减衣服;注重对特需儿童的个别照顾。
4.保健医:入食堂查验菜品,将幼儿出勤情况告知食堂班长;将需要全日观察的幼儿健康信息反馈至带班教师。
(七)集体教育活动环节
1.幼儿:积极参与,能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乐于交流与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能正确使用和整理活动材料。
2.教师:根据本班幼儿需求,开展切实可行的、有准备的班本化教育活动;开展游戏化教学,与幼儿积极互动。组织分层教学,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发展;个性化、多元化展示每位幼儿的成果或作品。
3.保育员:配合教师开展教育活动;协助教师展示幼儿成果,指导幼儿整理活动用品。
(八)游戏环节
1.幼儿: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场地、同伴等进行游戏;能与同伴合作,协商建立游戏规则,在游戏中遇到问题尝试解决;学习整理游戏材料。
2.教师:每天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自由游戏活动,至少有一次持续45分钟以上;提供安全的空间及量多类足的材料,可尝试建立材料超市;仔细观察幼儿的游戏过程,保证幼儿游戏安全,认真开展游戏分享活动;指导幼儿尝试自主做游戏计划、记录游戏故事并与同伴分享。
3.保育员:协助教师处理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观察幼儿情绪,注意安全;定期清洗、消毒玩具和材料;提醒和协助幼儿整理材料。
(九)餐点环节
1.幼儿:餐前自觉洗手,值日生协助保育员做好餐前准备工作;自主取碗,按需盛饭,并正确使用餐具;自行整理餐盘,饭后擦嘴、漱口;不偏食挑食,爱惜食物。
2.教师:创设愉悦的进餐环境,组织幼儿按时进餐;指导幼儿正确使用餐具,文明进餐,纠正不良进餐习惯;对特需儿童给予个别照顾,及时处理异常情况;指导幼儿要爱惜食物、不浪费。
3.保育员:餐前用规范的消毒程序擦桌,准备餐具、餐巾等用品;根据进食量提醒幼儿添加饭菜;照顾个别幼儿,提醒幼儿饭后擦嘴、漱口;进餐结束后清洁桌面、地面。
4.保健医:每周制订科学、营养搭配合理的带量食谱,并对特需儿童的饮食做特殊安排;指导厨房人员做好饮食卫生和用具消毒工作;巡视幼儿进餐情况,对后期食谱制定做出相应调整;对有需要的幼儿,做好餐点后的服药管理。
(十)午睡环节
1.幼儿:能独立、安静入睡,睡姿正确;学习自己穿脱衣裤、鞋袜和整理床铺;午睡期间如有身体不适,能主动及时告诉成人。
2.保育员(教师):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指导幼儿自主穿脱衣、裤、鞋、袜,并正确折叠被子;指导幼儿午睡时保持正确睡姿;观察幼儿午睡状况,照顾有情绪及入睡困难的幼儿;如遇突发状况能妥善处理并及时上报;做好午睡室清洁卫生及通风工作,保持睡眠环境空气清新;保证幼儿一人一床一被,保持被褥清洁、干燥。
3.保健医:每日进行午睡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每日对保育员清洁工作进行常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每日对食堂工作人员表现进行督查,做好食堂卫生检查记录;对幼儿园毛巾、餐具清洗消毒情况进行督查与记录。
(十一)离园环节
1.幼儿:在教师提醒下整理仪表,主动和教师、同伴说再见;整理并拿好自己的用品;不跟陌生人走,按时离园。
2.教师:安排适宜的离园活动,提醒幼儿礼貌地向教师和同伴告别;检查幼儿服装整洁度并提醒幼儿整理生活和学习用品;遇陌生人来接,必须进行电话或其他可信方式确认;有针对性地向家长简述幼儿在园生活及活动情况。
3.保育员:待幼儿完全离开后整理活动室,及时清除垃圾并关好门窗,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协助教师做好次日各项活动准备;坚持每天用紫外线对活动室、午睡室消毒一次,消毒时间30分钟。
4.保健医:对班级消毒灯的使用情况进行督查并做好记录工作;做好全日观察、消毒记录,并进行资料整理与保存。
保教人员素质提升方案 篇4
为全面贯彻落实《幼儿园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推进《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进一步推动全区学前教育均衡健康发展,充分发挥自治区示范园和城区公办园的带动作用,建立城乡、公民办幼儿园片区管理制度,帮助各级各类幼儿园规范管理,提升队伍素质,全面提高保教质量,结合我区开展城区公办幼儿园结对帮扶乡村和民办幼儿园工作的经验,现就进一步规范我区幼儿园管理,提升保教质量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立足实际,发挥自治区示范园和城区公办园带动作用,建立全区城乡学前教育“片区帮扶、优势拉动、整体推进”的管理机制,以优质幼儿园带动一般园、薄弱园,扶持和规范全区各级各类幼儿园发展,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建立规范管理,提升质量的长效机制,提升我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使各级各类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同步提高,共同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提高管理水平。通过片区管理工作,完善规范各级各类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全区幼儿园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全面提高幼儿园的管理水平。
(二)提高保教质量。通过示范带动、片区联动,规范各级各类幼儿园的保教制度和一日常规,建立和完善园本教研机制,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不断提高。
(三)提高教师素质。通过开展园本培训、教研活动、观摩活动,提升各级各类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培养一支优良的幼儿教师队伍。
三、实施内容
(一)规范幼儿游戏活动、学习活动和生活活动。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更新教育理念,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严禁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注重幼小衔接。
(二)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按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师德建设要求,通过实地观摩、校本培训、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课题研究、案例和问题分析等形式,提高教师对教育目标的理解与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教育方法的运用、教育过程的组织能力等,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切实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三)开展家园互动,实现家园同步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切实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促进家园合作;定期开展半日开放、亲子运动会、家长助教等活动,切实做好家园配合协同教育;使家长注重与孩子的沟通,逐步建立科学的教育观念,营造和谐的家园共育氛围。
(四)形成片区联动教研管理模式。以自治区示范幼儿园、一类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龙头,典型引领,以点带面,带动片区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提高的管理网络和工作机制,形成有益于推进片区联动教研工作的管理模式。
四、组织实施
(一)启动阶段:20xx年2月-20xx年3月
1、结合实际,拟定方案。各片区分别拟定实施方案,并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
2、启动实施,学用并进。通过组织案例观摩、教学反思、现场研讨等方式,实现片区教学活动优势互补,构建“学习、实践、研究”为一体的研训模式,提升片区教研效益。
(二)实施阶段:20xx年4月-20xx年8月
1、转变理念,注重实践。各片区、各幼儿园根据幼儿实际,制定计划,探索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2、定期检查,保证落实。对各片区采取不定期抽查,展示活动等形式来评价、督促落实片区管理和教研工作。
3、观摩研讨,推进实验。每月一个主题,片区组织实施,各幼儿园共同参与,每学期召开观摩一次研讨会,互相学习并探讨推进落实片区工作的有效模式。
(三)总结阶段:20xx年9月-20xx年8月
1、阶段总结,交流经验。以片区为单位,开展阶段总结与交流,推广经验。
2、整体总结,推广成果。组织召开经验交流和总结大会;各片区要注意经验材料的积累,把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经验上升为理论,各片区收集在贯彻实施《指南》的实践过程中值得推广的经验及成果论文,汇编成册。
五、保障措施
(一)成立领导小组
成立以教育局分管领导任组长,基础教育办公室、人事办公室、教研室、幼教专干以及片区龙头园园长为成员的学前教育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二)合理覆盖划片
根据我区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和教育资源配置实际,以自治区示范幼儿园、一类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为主导,划分为5个片区。(具体片区名单见附件)
每个片区成立由城区公办园园长任组长,片区各园园长为成员的片区工作小组。
各乡镇所辖校中园和小学附设幼儿班由本乡镇中心幼儿园负责指导。
(三)明确工作职责
1、全区学前教育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片区管理工作的整体部署、组织实施、检查监督,完善片区管理和考核机制,协调片区间及片区内各幼儿园各项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有效发挥片区管理功能。
2、各片区领导小组负责本片区学前教育的研究、组织、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本片区管理制度,因地制宜地制定工作计划,每月组织开展片区业务活动,做好片内各园的统筹、协调工作;配合教育局、培训中心开展常规检查和视导;负责全区幼儿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逐步达到公办、民办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同步提高,共同发展。
3、片区各幼儿园要服从片区组长的管理,认真参与管理制度、管理工作计划和相关措施的拟订,强化协作意识,取长补短,通过片区内的强弱帮扶,提高本园教师的教育水平,促进本园管理的规范化,逐步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建立督导和考核机制
教育局根据工作进展情况组织开展年度考评,将各园的片区工作成效纳入幼儿园园长岗位目标责任制考评内容和民办幼儿园年检的重要项目,加强检查督促,开展规范办园行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保教质量等专项检查,逐步形成规范的片区管理工作评估、监督机制,推动各级各类学前教育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保教人员素质提升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工作的意见》以及《南京市“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继续教育工作规划》精神,为了加快我区幼儿园青年教师成长,根据新教师成长规律和发展需要,采用教、学、研、用四个方面有机结合的培训方式,力求经过一年的学习研修,使新教师在思想素质、专业素养、教育教学和教科研能力诸方面都有所提高,能尽快胜任教学任务。
为努力打造一支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素质优良、师德高尚、有一定业务能力的青年教师队伍,特制订本培训方案。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学习理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在学习、研讨、反思的过程中,熟悉幼儿园一日活动内容及教育教学常规,汲取各领域教学研究的经验与教学技能,掌握教学的组织策略,逐步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通过新教师教学研讨活动,切实提高新教师开展保教工作的实际能力,使其尽快适应工作环境,胜任教师岗位工作,做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三、培训对象:
20xx年8月新聘到我区幼儿园任教的新教师,或已工作1年的教师。
四、培训特色:
新聘到我区幼儿园任教的新教师是一批特殊的团队,他们热情、好学、爱孩子、有一定的文化专业素养,但是缺乏一线教师丰富的组织策略和教学经验,因此需根据新教师的需求和专业化发展开展培训活动,此专项培训具有不可替代性,也有别于日常的研培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系统性:将幼儿园教师所必备的教师技能:如:一日活动内容安排、教育教学常规,各领域教学教学技能、教学组织策略等方面内容进行细化,形成系列,有步骤的进行研培,培训内容强调“精要、好懂、管用、提升”八字方针,教学内容不求高深但求有用。
(2)综合性:使新教师在人文素养、理论素养、科学素养、学科素养等方面有所提高,具备一名幼儿教师所特有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
(3)针对性:依据“兴趣驱动”的原理,从新教师的`人本需求出发,改变以往只是单一的讲座和课堂观摩。在集中学习期间,培训将采用专家报告、专题讲座、教学沙龙、问题研讨、案例剖析、观摩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在实践活动期间,培训将采取参与式、案例式、情景式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采用听课评课、说课研讨、专题调研、教学实践、互练互评等,以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五、培训课程:
培训内容包涵以下内容,涵盖120个学时:
1、专业思想和师德修养6学时
2、保教工作常规18学时
3、教育教学活动24学时
4、班级管理、家长工作9学时
5、教育教学课题研究3学时
6、现代教育技术12学时
7、各领域教育教学活动组织策略48学时
本次培训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xx年暑假3天,集中在鼓楼进校学习。第二阶段:正常开学后的每两周一次的集中学习。第三阶段:开展教学实践活动。20xx年寒假前,进行学业考核。
第一阶段:集中学习(暑期3天,见新教师方案总体安排)
第二阶段:(集中讲座、案例剖析、教学沙龙、问题研讨、观摩研讨相结合)
保教人员素质提升方案 篇6
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等,这几个方面是提高幼儿教育能力的关键。而幼儿教师教育能力又是其综合素质的具体表现。如今有些幼儿教师综合素质与其职业要求不相符。尤其农村幼师队伍中不仅有大量二次进修或培训获得幼师学历的老师,而且存在非幼教院校毕业,尚未接受幼师专业培训的老师;另外部分幼师还缺乏实践中的积极探索和运用理论进行深刻反思的精神。基于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现状,提高其综合素质迫在眉睫。为此我中心校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把好幼师招聘上岗关,切实保证教师队伍素质
我中心校地处农村,公办教师只有几名,在聘用教师时,我中心校下属幼儿园,除了查看学历情况和是否有教师资格证外,还要查看以前获得的各种荣誉,让她们谈谈自己对待这份工作的认识和对孩子是否有爱心,通过多方考察和面试,然后再决定录用的人员。
另外,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中心校会结合幼儿园的实际,开展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讨论,除了开展各种相关的思想教育、法规教育和学习外,还及时将我中心校幼教教师中的优秀、典型事迹在每周的例会上进行表扬,从而弘扬幼儿园的正气。
二、建立有效的学习机制,努力提高教师素质修养
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说的是不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不立志就不能学出成效。可见,学习的重要性对每个人来说都不言而喻。对此,我中心校建立了有效的教师学习机制。教师们不仅要学习理论书籍,还要看各种其他的书刊;不仅要做到在工作中学习,还要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感悟学习;既要向书本学,还要向他人学;既要参加学历进修,还要不断进行自我提高的自学等等。
首先,我中心校建立了教师定期业务学习、政治学习、年级组学习、课题教研学习、专题讲座等各类学习活动。
其次,我中心校建立教师自学机制,要求每位教师平时多读书。
三、抓实各项常规管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首先,为保证日常管理的规范化,我中心校要求各园做好一日三巡工作的检查和记录,(“一日三巡”是指行政值日教师在时间上做到“早巡、课间巡、离园巡”,内容上做到“巡教学常规、巡安全服务、巡活动开展”)并及时指导,每周进行一次汇总。每周利用周一开大会的时间将上一周巡视的情况与各位教师交流,使教师们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共同促进、共同成长。
其次,抓好备课环节的管理。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也是教师自我学习的过程。
再次,做好课堂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的.常规工作。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努力在“研”字上下功夫,以务实、创新为重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的全面发展。组织开展“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展示课”、“中年教师常态课”、“各科教学评优课”等活动,每次活动除了要求教师们认真记录外,还进行整个过程的全程录像,然后通过活动、评议、看录像,切实提高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反思能力,能够以先进的理念科学地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另外,为保证各项常规工作的有效性,我中心校加大工作的检查力度,建立激励机制,加强对教师备课、上课、教研活动等常规管理力度,检查结果与教师综合素质考核相结合。幼儿园制定《幼儿园课程管理实施方案》、《幼儿园教师考核细则》等,每学期对每一位教师的教学业绩进行考核,以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幼儿园保教工作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激励导向作用,全面提升保教质量。
总之,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模式不乏是一种方法。只有不断探索创新对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的新形式、新途径,才能加快其成长步伐,有效提高其综合素质,让祖国的花朵最美的绽放!
保教人员素质提升方案 篇7
为认真做好我校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结合我校办学和教学实际,特制定本评价方案。
一、组织机构
领导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评价原则和内容
(一)坚持发展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多样化和评价工作民主化原则,充分体现过程性、发展性、激励性评价要求,注重质性评价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二)评价内容
小学毕业综合素质评定内容:学生的学习与探究能力、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交流与合能力,审美与表现,体育与健康五个方面,从五个维度23个要素,若干个突出表现对小学校毕业生综合素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三、评价方案
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采取学生自评、家长评价、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办法。
1、学生自评:学生通过自我陈述、自我鉴定,按评价内容的方面对自己在小学里的成长过程,所取得的成绩(如:荣誉证书、书画作品等)及今后努力方向进行充分展示和自我描述,并给出自评等级。
2、家长评价:以各学生法定监护人对学生在家庭中生活、劳动、习惯等方面表现给学生进行评价。
3、同学互评:全班同学在听取学生个人自我陈述,展示和作出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互相评价。
4、教师评价:由了解学生的5名教师(含班主任1人)组成评价小组,根据学生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与探究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审美与表现、体育与健康五个方面给予全面评价并给出评价等级。
同学评价、教师评价采取多档生效或中档生效的原则进行,严禁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一人填写等级,使评价过程化。
保教人员素质提升方案 篇8
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以下这个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日常评价和学生的成长记录为基础,力求内容全面、客观,程序科学、规范,关注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建立科学的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教学预定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二、基本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评价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发展过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二)过程性原则。评价要关注学生成长历程,把日常评价、成长记录与学科模块测试结合起来,把纸笔测试与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实验操作等结合起来,实现评价方式多样化。
(三)激励性原则。评价要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肯定成绩、表彰先进、树立榜样,使学生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从而使评价成为一种激励学生不断发展的动力。
(四)科学性原则。评价要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努力获取学生的全面信息,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及特长发展,扩大评价的涵盖面。
(五)互动性原则。评价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交流互动,实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参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三、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
(一)评价内容: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项内容。
1、基础性发展目标主要有:
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
(1)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家乡、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等)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主动维护民族团结,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养成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行为习惯。
(2)学习愿望和能力:具有主动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结合所学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3)交流与合作: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各项文体及社会实践活动,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学会尊重和理解对方。
(4)个性与情感:能够注重情感体验,逐步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对生活、学习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能积极乐观地对待困难,逐步养成勤奋、自律、宽容、自强的个性品质。
(5)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初步的创新能力(包括;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和一定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主动参与教学环境,养成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具有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学会质疑、调查和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6)运动与健康:热爱体育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拥有健康的体魄。具有一定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7)审美与表现:拥有健康的审美世界,学会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积极参加各项艺术活动,能用适当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或有一项艺术特长。
2、学科学习目标:
学科学习目标即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学习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
(二)评价标准: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主要指基础性发展评价标准。
1、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方面的评定,凡符合基本标准者,可评为合格。凡有突出问题,不符合教育部规定的基本标准,可暂不评定等级,但要将突出问题如实记载。
在关心集体、爱护国家和集体财产、保护环境、参加公益活动方面有突出表现并得到省、市、县(区)有关部门嘉奖的,将具体内容填写在相应评价项目的“突出表现”栏中。
2、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的评定等级分A、B、C、D四级。
凡符合标准并有突出表现,且有详细、明确证据的(以附件形式提供),经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确认,可评定为A;凡符合基本标准者,可评定为B或C;不符合基本要求者,评定为D。
凡评定为A等级的学生,必须有突出表现的有效记载,否则,视为无效。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学习能力方面评定为A:学习主动、积极,各科成绩一贯优秀;小创造、小发明经过专业评价机构认证或者在省、市组织的相关活动中获奖;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论文、文学艺术作品;在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竞赛活动中获得等级奖等。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方面评定为A:在校内外大型体育、文艺活动中有突出表现;身体素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到优秀等级;省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相关部门组织被认可的体育比赛的前十名获奖者,音乐、美术等比赛获三等奖以上(含集体项目);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体育比赛的前六名获奖者和各项音乐、美术等比赛中获二等奖以上获得者(含集体项目)。
四、评价方式与方法
(一)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方式:
1、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教学即时评价和单元测试评价:
(1)课堂教学即时评价: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在学习目标或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具体表现,给以及时的肯定、表扬、鼓励或纠正。
(2)单元测试评价:
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单元学习内容,采用书面、口试或实践活动等方式来检测学生对每单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情况。
2、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一学期学习的综合性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成绩、期末学科测试成绩、总结性评价成绩三者相加,最后形成终结性评价并以等级形式呈现。
(二)评价方法:
1、重视日常评价。班主任、学科教师要在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中,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习惯、学习状况与发展、学习特点与潜能等情况,对学生达到的学科和学段目标进行随机评价,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成长记录中要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社会实践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同学的观察和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期末考试和单元测试的信息等。成长记录要典型、客观、真实。
五、评价结果
(一)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给予客观、公正的整体描述。评语应在教师对搜集到的学生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学、家长、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上产生。评语应采用激励性的语言,注意积极鼓励,正面肯定成绩为主。
评价等级分为A、B、C、D、E五级,依次对应优秀、良好、中等、一般、不合格,描述小学生综合素质不同方面的发展状况。对学生某一方面表现评价为“不合格”时,应极其慎重。
(二)小学生毕业标准由小学生毕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两部分组成。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及格以上和综合素质评价一般以上,准予毕业。
小学生升入初中时,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小学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和成长手册应一并装入学生个人档案带到初中。
六、评价的组织实施
(一)建立组织机构。各市(县)区教育局要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地区详细的评价工作方案,指导学校的评价工作,监控评价过程,查处违规行为。各小学要成立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作为本校评价工作的领导和仲裁机构。委员会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和学生家长代表组成,一般为7—9人,在本校公示后报本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每班都要成立班级评价小组,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组成,每个小组成员5—7人,由班主任担任组长。
(二)建立公示制度。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及评价结果的使用等,应向学生及家长做出明确的解释并公示。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对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并负责。
(三)建立申诉和举报制度。对评价的结论,如果班级评价小组成员之间存在分歧,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结论;对于原则性的重大分歧,应提交学校评价委员会,经过广泛和深入调查和讨论后做出决定。
(四)学生、家长和教师对评价过程中的违纪行为,可向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举报和投诉,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负责调查和处理。对评价工作委员会答复或处理不满意的,可向本地教育行政部门反映。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和教育行政部门应详细记录各项举报、申诉、查处过程及结果。
(五)建立诚信制度。对参加评价工作的人员建立信用记录,如果在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应在相应当事人的信用记录中予以记载,取消其参与评价工作资格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六)建立监控制度。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应组织人员对评价工作不定期进行过程监控和质量评估,全面了解评价工作的有关信息,及时纠正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评价工作结束后,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在各学校按照一定的比例抽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核实,尤其是对获得“优秀”等级学生的状况进行复核。
保教人员素质提升方案 篇9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落实《长沙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和《长沙市教育英才工程培养三年行动计划(20XX-20XX年)》文件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提升基础教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历(学位)层次,积极投入全市教育系统“六个走在前列”竞赛活动,确保教师队伍建设走在前列,强化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20XX年、20XX年我市举办了两期优秀中小学骨干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班。20XX年,计划由各区(县、市)教育局和各市直学校推荐若干名中青年市级骨干教师参加第三期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学习,并鼓励符合条件的学员报考湖南大学在职教育硕士,提升骨干教师的理论水平与综合素养,以适应我市经济与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为做好第三期“英才工程”·优秀中小学骨干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班的生源组织与培养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原则
1、计划性原则。根据我市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有计划地选派中小学教师参加第三期“英才工程”·优秀中小学骨干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学习。
2、学用一致原则。选派中小学教师参加提升培训班学习,要与各区县(市)、各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以及教师本人专业相结合,做到学用一致。
3、择优培养原则。同等条件下,各学校应优先选派师德高尚、工作业绩突出、发展潜力较大的骨干教师参加学习。
二、专业方向与培养方式
1、20XX年暂定八个专业方向:教育管理、现代教育技术、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物理)、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生物)、学科教学(思政)。实际开班专业按报名符合条件的人数确定(报名人数不足的专业不开班),总招生规模不超过170人。
2、主要采用不脱产学习模式。参照相关专业人才提高综合素质的需要实施教学计划,采取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集中培训时间一般安排在寒暑假或长假日。
三、报名条件
1、在职、在岗、在编的县级以上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市属学校校级以上骨干教师,以高中教师为主。
2、热爱本职工作,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身心健康,年龄在45岁以下。
3、20XX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
4、已具有3年以上的在职工作经验。
5、报考教育管理专业的,以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和教研机构的教学管理人员为主。
6、报考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教育(语文、数学、物理、英语、生物、思政)等专业,须为相同或相近专业。
四、指标分配
教育管理专业:市属各学校和高新区教育局可推荐2名教师;其他各区教育局可推荐4名教师;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教育局可推荐6名教师。
学科教学(含语文、数学、物理、英语、生物、思政、等六个专业方向):市教育局直属各学校和高新区教育局可每个专业方向推荐2名教师;其他各区教育局可每个专业方向推荐3名教师;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教育局可每个专业方向推荐6名教师;原则上须为中学教师。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推荐名额与学科教学相同。
五、学费标准与奖励办法
1、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全程收费标准:12000元/人。教材费、食宿费自理。
2、本培训班学员自愿报考湖南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为24000元。本培训班学员通过国家统一招生考试录取为湖南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或通过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全国外国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申请硕士学位,其在课程班期间所缴纳的学费(12000元)可直接冲抵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或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相关费用,另应补缴12000元(包括研究生实习、开题报告、论文指导、评审及答辩费等,不含国家规定的相关报名考试费用)。
以上费用先由学员自己支付。
3、奖励办法。
获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学员由市教育局奖励10000元。在学员考试通过,获得硕士学位入学资格后,一次性拨给湖南大学,抵充学费。市属单位的'学员由所在的单位另行奖励6800元,从教师培训经费中列支;区、县(市)所属学校的学员在市教育局外的其余奖励标准由区、县(市)和学校自行制定。
只获得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结业证书、未能取得硕士学位者不予资助与奖励。
六、管理与保障措施
1、举办骨干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是我市推进教育英才工程培养的重要举措,各区、县(市)教育局和直属各学校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按照要求,认真选拔符合条件的教师参加学习。
2、学员学习期间,计算工龄、教龄、参加年度考核和职称评定,认定校本培训学时,学校的一切待遇不变;凭骨干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课程学习计划与教学安排认定相应的继续教育学分;必要的教材费、交通费、住宿费等有关费用,由学员所在单位参照有关规定予以报销。
3、学员必须接受高校的校方管理,在政治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遵纪守法,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争当优秀学员。学习期间如发生违纪违法行为和安全、交通事故,一切责任自负。若因违纪违法受到处分,则不再享受以上学费奖励。
4、学员在参加骨干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学习并攻读教育硕士学位期间和取得硕士学位后的三年(从入学开始累计六年)内,非组织行为不得申请调出本单位。特殊情况经领导批准同意调出的或申请辞职的,必须先退还学费奖励金额以及报销的有关费用,方可办理有关手续。学员在录取后必须与所在单位签订有关协议。
5、有关单位和学校要为参加骨干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师积极创造条件,在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评优评先、晋级、竞聘上岗中,同等条件下,应予以优先。参加骨干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做到学用结合,努力为我市创建“教育强市”做出积极的贡献。
保教人员素质提升方案 篇10
一、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思想。
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从而达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综合素质评价应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高尚道德品质、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具体指标应包含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等非统一考试科目中的实际表现,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所达到的综合素质水平。主要评价指标:
(一)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二)公民素养。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三)学习能力。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四)交流与合作。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五)运动与健康。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六)审美与表现。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三、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原则。
综合素质评价既应注意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成长、教师和学校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四、综合素质评价的管理制度。
学校要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并以此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的基本依据。综合素质评定分别按照学期、学年进行阶段性评价,学生毕业时进行总评。
五、综合素质评价的.工作机构。
学校应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其成员应有广泛的代表性,由学校校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组成。评价工作委员会负责制定评价工作的实施细则与具体程序,对校内各班级评价过程进行指导与监督,接受质询、投诉与举报,及时解决评价工作中的问题。
六、综合素质评价的工作程序。
学校应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完成自评;指导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互评;组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协调社会各界参与考评;校长进行综合评价;向学生和家长反馈评价结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在操作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努力探索科学的、简便易行的评价方式,有条件的市(区)和学校可尝试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借助网络操作平台,开展测评工作。
七、综合素质评价的等级评定。
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包括综合性评语和等级两部分。综合性评语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予以整体描述,评语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与不足,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潜能,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等级是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作出评价,综合素质的六项指标,均采用“优秀”(A)、“良好”(B)、“合格”(C)、“不合格”(D)四个等级。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衡量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之一。6项评价考核指标中,凡达到4项合格(C),即达到综合素质评价毕业标准。
【保教人员素质提升方案】相关文章:
保教人员素质提升方案12-09
保教人员素质提升实施方案(精选6篇)12-09
保教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精选5篇)12-14
人员素质能力提升方案12-11
人员素质提升方案(精选14篇)05-24
人员素质提升实施方案12-11
人员素质能力提升方案(精选12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