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提升工作方案

时间:2022-11-11 19:20:48 方案 我要投稿

教师培训提升工作方案

  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培训提升工作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培训提升工作方案

教师培训提升工作方案1

  为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根据市教育局《关于举办连云港市首届乡村教师专业技能提升全员培训与竞技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教务处组织开展语文、数学、英语三学科及班主任专业技能提升竞技活动。相关方案如下:

  一、活动宗旨

  1、促进教师努力钻研教学业务,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专业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通过活动,为教师搭建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展示我校教师的风采,进一步检验和锻炼中、青年教师,为区级复赛、市级决赛做准备。

  二、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学科教研组长

  三、参赛对象、内容及评委

  1、参评对象:语文、数学、英语任课教师及班主任;

  2、参赛内容:

  (1)学科:课堂教学(粉笔字、教学设计与教育技术运用)、学科特色项目;

  (2)班级管理:即兴命题演讲。

  3、评委:教务处人员及教研组分管领导或外校骨干人员。

  四、活动注意事项及要求

  1、按教育局文件要求,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竞技活动与班主任竞技活动不能兼报,班主任必须为现任班主任。

  2、竞技活动分为青年组、中老年组;20xx年12月31日后出生的为青年组,以居民身份证为准。

  3、参赛教师务必高度重视,提高认识,无特殊情况均需参加此次评比活动,县区级获奖占参加初赛教师总数的30%。

  4、所有参赛教师必须按学校统一安排的日期、节次上课,参赛教师同课异构,学科教师赛后将教学设计交给评委(教学设计用纸由教务处提供)。

  5、参赛教师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板书要美观实用。

  6、评委打分做到公平、公开、公正,评价标准参照“赣榆区中小学高效课堂教学评议用表”。所有评委及参赛选手在听课期间将课调好,不得出现空课现象。

  五、评比办法

  1、学校成立评选小组,由评委打分计奖;参赛学科教师最终得分=课堂教学得分×90%+学科特色项目得分×10%,班主任班级管理最终得分以即兴命题演讲得分为准。

  2、此次评选出一、二等奖人数各占学科青年组、中老年组、班主任参赛人数的30%、70%;对获奖者,学校编制简报存档,并给予奖励。

  六、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暂定为本学期第9、10周,具体活动安排另行通知。

  20xx年10月13日

  附:

  1、语文经典课文诵读评分标准。

  2、数学学科徒手作图评分标准。

  3、英语学科课文诵读(中老年组)、英语歌曲演唱(青年组)评分标准。

  4、即兴命题演讲评分标准。

教师培训提升工作方案2

  为贯彻落实《阜宁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应用能力培训考核方案》,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教师应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能力,打造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要求的新时代教师队伍,特制订此校本培训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通过集中培训与日常研训,促使教师基本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基本理论与技术、课堂多媒体操作、课件制作等信息化教学基本技能。

  (二)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推进课堂信息化教学。

  (三)建立全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骨干教师人才队伍。

  二、培训与考核对象

  1968年1月1日后出生的教师均须参加培训和考核,超龄教师可自愿报名参加。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和县级以上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还须参加Flash培训考核工作。

  三、培训与考核内容

  1、信息技术基础部分:教师能够对计算机进行必要的维护,能较熟练地使用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素材加工,能利用电子表格进行公式运算。

  2、信息技术应用部分:掌握多媒体课件设计基本知识,熟练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和资源库管理系统,能够制作多媒体电子教案。

  3、多媒体教学设备操作使用:能规范操作液晶投影机、视频展台等多媒体设备,能规范操作卡座、功放等教学音响设备,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学音响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并掌握一定的多媒体设备与教学音响系统的日常维护知识。

  4、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

  ⑴Powerpoint幻灯片的设计与版式;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的采集、加工、编辑、装饰的方法和技巧;

  ⑵学科动画工具(Flash)开发及设计方法。

  四、培训方式及时间

  1、分散自学:教师要通过自学,基本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及相关技能。

  2、集中培训:根据课程内容及参训教师的实际,采取集中讲授、操作练习、小组研讨、互相交流等方式,保证培训的实效,切实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3、培训时间及培训地点:

  培训时间:自20xx年3月初开始,20xx年8月结束。每单周三为集中培训时间。考核时间为8月23至28日(具体时间待定)。

  培训地点:开发区小学多媒体教室

  五、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教导处、总务处、电教处等相关人员组成。

  组长:佟红升

  副组长:戴耀松

  成员:刘利民叶根生何志慧吴必林

  六、培训具体要求

  1、制定相应的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切实可行的各种应用培训管理与评价机制。

  2、在培训之前进一步检查、维修培训硬件环境和网络,确保顺利开展培训。

  3、建立完备的培训人员考勤和监督检查制度,保证参训人员数量,确保提高本次参训教师课程整合技术应用水平。

  4、细化过程管理并形成完整的培训记录。

教师培训提升工作方案3

  师德教育是教师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为了进一步做好一年一度的暑期师德专题培训,提高全体教师师德水平,根据瑞教办政(20xx)73号文件精神,现将20xx年中心幼儿园暑期师德培训做以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进一步丰富新时期师德建设内涵,树立一批新的师德典型,引导我园广大教师以先进典型为楷模,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和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造就一支让人民满意的幼儿教师队伍。

  二、培训对象:

  全体教师

  三、培训内容

  (一)学习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等,组织师德专题动员报告。通过学习,进一步弘扬高尚师德,增强广大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努力提高教职工思想政治和政策理论水平,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结合实际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中挖掘典型事迹,身体力行,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通过组织讲座“教师如何做人”、“老师与妈妈”观点分析、学校师德状况分析及学习宣传“我感动的教师”先进事迹等形式,通过挖掘教师身边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大力宣传、弘扬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先进事迹,树立正确的谋生观、享受观和发展观,提倡教师敬业、乐业、勤业的良好教风;同时通过自学剖析反面典型案例,认真进行警示教育。

  (三)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对当前存在师德方面的缺陷和不良现象,开展讨论、自查、反思、整改活动。每位教师在“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中做到有笔记、有心得,并写出体会文章。

  四、培训时间

  8月25日~8月30日。具体日期安排见附件。

  五、培训要求

  1、建立领导小组,统一要求。建立以园长兼书记为组长的师德培训领导小组。全体在职在编教职工都必须参加师德专题培训。积极引导广大教职员工把加强学习提高,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作为自主自觉的行为;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孩子的理念,增强求真务实的自觉性;把树立教师正确的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真正落实到打造“创先争优”活动中去。

  2、合理安排,保证质量。在组织师德集中教育过程中,要结合教师师德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此项工作,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理论性,更要有现实的指导性,能为广大教师所欢迎。要严格做到保质保量,特别是集中辅导要合理安排,妥善组织,确保培训工作的时间与质量。

  3、严格培训的考勤制度。每位教师必须按时参加师德培训,严格遵守培训制度,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完成师德剖析等培训要求。办公室严格做好考勤工作。

  4、结合“转作风、优环境”工作主题,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打造志存高远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队伍。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把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与提升教师的素质结合起来。通过教师素质集中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

  5、根据教育局文件要求,做好建立教师师德修养档案与学分登记工作。教师参加暑期集中教育并考核合格者记入继续教育学分,考核记录内容包括学习考勤与撰写师德学习心得、考核试卷等。

教师培训提升工作方案4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教育厅《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xx年中小学教师省级国内培训项目方案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我市基础教育队伍建设,现定于暑假期间举办“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对学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理论、学科知识、教学实践等培训,为更好地进行此项工作,特制定本培训方案。

  二、培训目标

  通过本期培训,使全体骨干教师的师德修养、专业知识、课堂教学能力得到提升,专业发展意识不断增强,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使他们成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排头兵、带头人,为他们能更好地服从服务于xx的基础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1、提升师德修养。通过理论学习,榜样示范,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提高师德修养。

  2、丰富专业知识。通过专家引领,交流研讨等形式增强骨干教师的课改意识和对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准确理解和落实。

  3、提高教科研能力。通过实践指导,使本期骨干教师能更好地驾驭分析教材、提高备课、上课等技能。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切实提高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论文的水平。

  三、培训内容和方式

  (一)培训内容与课程安排

  根据省厅要求,培训由职业道德、教育理论、学科知识、教学实践、现代技术与教育教学研究等模块组成。培训内容贴近农村教育改革和教师实际。课程安排为:

  1、教师职业道德内涵小体验

  2、数学课程标准理解和教材分析研讨

  3、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4、教学论文的撰写

  5、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二)培训方式

  树立以人为本的培训思想,强调学员和培训者之间的互动,实行平等对话,最大限度地调动参训者的自主学习、自我反思、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倡导参与式、交互式、探究式、交流式等各种互动培训方式,把培训的全过程作为参训者研究探讨和落实培训任务的过程。坚持教育理念、教育理论培训与广大教师的实践反思相结合;坚持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专题辅导与合作研讨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1、专题辅导,专家引领。聘请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在新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具有一定造诣的专家、名师及优秀教学能手授课与指导。

  2、结合实际教学的课例课案分析。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优秀案例进行观摩、点评,进一步领悟课改要求,把握新课程教学特点。

  3、研讨交流、相互切磋。引导学员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实际,交流讨论,共同研究,注意充分吸取农村基础教育教学有效的做法和经验。

  4、完成规定作业(阶段小结及规定课案或教学设计),深化认识,提升教学实践能力,巩固培训成果。

  四、培训具体时间、地点及对象

  (一)培训时间:20xx年7月20日至7月25日,培训总学时为6天48学时。

  (二)培训地点:xx市委党校学苑宾馆

  (三)本期幼儿园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共177名,对象为县城以下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各县(市、区)具体名额分配见xx市教育局文。

  五、组织管理和经费

  (一)本培训基地已成立由校长室牵头,有关培训、教务、后勤、财务等部门及学前教育系部负责人组成的“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培训工作,刘毓航校长任组长。

  (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培训方案,强化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做好日常组织管理、教学管理、学员管理、档案管理、经费管理和后勤保障服务等工作。

  (三)培训班按每60人一个班编班,每班设班主任,由学校特聘有经验的优秀教师担任;班内设立班委会,及时沟通情况,开展活动,配合做好管理和协调工作。

  (四)选聘优秀师资授课,以专家、教研员和优秀教学能手为主体,并要求授课教师尽量采用多媒体和研讨反思式教学形式,要熟悉并运用“参与——分享”、互动交流等培训模式,倡导与培训者平等对话,促进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五)提前准备和统一安排好学员的食宿,严格按照省厅文件标准执行。添置整理好教学所需的设备,准备好培训教材讲义和相关课例光盘、录像,为学员提供良好的培训条件。

  (六)免费为学员提供所聘请授课专家的讲课演示文稿。

  (七)培训经费由省教育厅下达,我校将加强培训经费管理,严格执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规定,坚持专款专用原则,切实管好用好培训专项经费。

  六、考核与结业

  学员对各门课程均应认真学习,其中部分课程有考试要求,全部培训内容结束后将由培训基地领导小组组织班主任和工作人员分别从出勤、方案执行两方面进行考核,学员在培训期间所撰写的认识体会、课案将视为考核成绩的重要依据。

  培训结束后,学员应填写《20xx年江苏省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学员考核鉴定表》,一份由培训基地存档,一份报学员所在单位。各地学员的培训成绩及出勤等情况,将作为培训后总结的主要内容,并向省教育厅师资处和省教师培训中心如实汇报。

  方案执行考核成绩合格、出勤率符合有关规定,方可结业,颁发《20xx年江苏省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合格证》。

教师培训提升工作方案5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xx〕4号)和《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xx―20xx年)》(教师〔20xx〕2号)的文件精神,推动教师主动适应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结合县的实际情况,现就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简称“提升工程2、0”)拟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到20xx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采用整校推进的混合式研修新模式,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开展不少于50学时(其中,实践应用学时不少于50%)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全员培训,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一)做好整体规划

  我县现有各类学校26所,其中普通中学8所(完全中学1所,高级中学1所,独立初中6所)、中职学校1所、小学12所、幼儿园4所、特教学校1所,另有37个教学点。全县现有中小学、幼儿园在编教职工1483人,其中中学教师684人,小学教师670人,幼儿园教师94人,其它事业单位35人。此外,临聘人员543人,其中:代课教师226人。教师基本上都已参与了提升工程1。0的项目学习,初步具备信息技术能力,并可以应用于平日教育教学活动,但层次水平有所区别。学校信息技术环境建设相对完备,大多数学校处于多媒体环境,部分学校处于混合式环境,少数学校为智慧教学环境。依据现有实际情况,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将分年度、分层次组织实施,确保在20xx年前以整校推进的模式完成所有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完成提升工程2、0培训与能力考核这一目标。根据省提升工程2、0培训工作的整体安排,20xx年提升工程2、0项目启动年,完成首批示范校教师的培训和能力考核,通过示范校先行先试,探路子、建模子;20xx年完成全县其余的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和能力考核。

  (二)探索培训机制

  建立“全县统筹、各校负责、培训助力、学校自主、全员参与”五位一体的协同培训机制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机制;校长牵头,自主研修,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和教师研修计划,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新模式,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打造培训团队

  整合区域内的培训、教研、电教、一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出的学科骨干教师,组建专兼职培训、测评团队。各个学校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组建相应团队,为顺利开展培训工作保驾护航。

  (四)做好帮扶工作

  针对信息技术环境薄弱的学校、乡村教师,采取“送教下乡”和“送培上门”等培训方式;发挥县学科骨干教师的辐射帮带作用,探索名师远程课堂,提高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乡村教育现代化,整体提升县信息化管理、教学能力。

  (五)保障服务体系

  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与分层分类培训需求,依据《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优化培训指导团队建设,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提高培训指导的针对性;激励开放建议,资源共享;变革评价方式,提高测评助学精准性。

  二、主要措施

  (一)开展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培训

  中小学校是提升教师全员培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关键节点,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由校长领衔、学科相关管理人员构成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采取集中培训、网络研修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组织学校的管理团队参加信息化领导力提升专项培训,着重提升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能力、混合式校本研修设计与组织实施能力、指导全校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校本应用考核能力。

  (二)提升培训团队信息技术应用指导能力

  选拔一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出的专职培训教师、教研员、学科骨干教师进入培训指导团队,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指导团队。依托教师培训机构课程资源,采用专题研修和分类培训相结合,遴选指导团队参加专项培训。指导团队要探索“互联网+教研”的组织形式,提高指导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提高学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管理、评价等的能力。

  (三)实现校本研修的常态化,充分发挥教研作用

  各学校要围绕本校的信息化教学发展目标制定校本研修规划,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组建校级信息技术应用指导团队,指导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探索“互联网+教研”、公益直播课堂等活动。学校要确定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校本应用考核的类别和数量,组织开展多元评价机制,开展常态化监测,监测结果记入教师继续教学分档案。

  教研组长是校本研修的主力军,是带动教研组有效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组织者。教研组长根据学校制定的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围绕学科课程标准,应用相关教学设备和学科教学软件组织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努力打造“技术创新课堂”,引领学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能力,破解教育教学重难点问题,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助力学校教学创新。

  (四)利用片区教研交流活动,带动区域信息技术能力提升

  借助片区教研、大集备等形式,采取“龙头校”牵头的形式,加强教学共同体建设。带动区域内各校的共同发展,使信息技术薄弱校有法可循,有样可学,有人来帮。

  (五)做好指导与测评工作

  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考评指标》围绕组织领导、基本条件、培训业务、应用技能、创新发展等内容进行测评;注重课堂教学、现场说课、网络作品等成果的评价与选拔。按照测评方案,采用学校测评与专家(抽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测评。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管理。

  制定县能力提升工程规划方案,指导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混合式校本研修的组织实施,推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二)明确主体责任

  要完善制度,健全机制,科学统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项目,加大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支持力度。中小学校是教师全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关键节点,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制定学校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围绕目标和规划开展校本研修,支持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落实全员信息化培训学分要求,提高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

  (三)建立主动应用机制

  要出台整校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激励措施和管理办法,以及规划本县(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工作,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纳入教师培训必修学分,建立推动学校与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相关制度等。

  (四)做好监管评估

  教育局将结合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和现场检查的方式,对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进行过程督导和质量评估,并将评估结果纳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导体系。

教师培训提升工作方案6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举办x市首届乡村教师专业技能提升全员培训与竞技活动的通知》(连教办师【20xx】11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

  x区乡村教师专业技能提升全员培训与竞技活动是“x区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培训竞技活动,以项目统领,充分调动和发挥区级教师发展中心的工作积极性和统筹协调功能,助推乡镇中心校高效开展校本研训活动、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活动采取竞技选拔与随机抽测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复赛、决赛人选。把教学技能培训与考核竞技相结合,以竞技带动培训、以竞技促进学习,提升培训效能,把竞技过程办成促进广大教师学习交流的培训活动,使所有参训、参赛教师都有收获和提高。

  二、活动分组与范围

  第二届开展的培训与竞技活动学科为: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综合实践(科学、劳技)、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初中思想品德、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每人限报一科。

  竞技活动按照学段、年龄和地域分组,分别为:初中青年组、中老年组;小学青年A组、B组,小学中老年A组、B组。1978年12月31日后出生的为青年组,以居民身份证为准。中心校为A组,非中心校为B组(以本学期任教学校为准)。

  所有乡村初中、小学的相应学科教师均应报名参加培训活动(已借调到区政府所在地学校的教师除外)。离退休年龄不足5年(男1960年9月1日前出生,女1965年9月1日前出生)或因病无法坚持正常工作的教师,经个人申请、学校审核、区教育局批准,可以不参加竞技活动。

  区政府所在地学校(含原城东、城南学校)教师以及近五年(20xx年至今)已获得过县(区)级及以上教师专业技能大赛(基本功比赛、优质课)一等奖的教师,不在参赛范围。

  三、活动形式与内容

  本次竞赛程序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初赛由区教育局指导乡镇中学、中心校组织;复赛由区教育局组织,决赛由市教育局组织。

  初赛、复赛的基本内容:粉笔字(分值10%)、学科特色项目(分值10%)、教学设计与教育技术运用(分值30%)和课堂教学(分值50%)。各学校可根据需要,增加普通话等考核内容。

  决赛内容为:特色项目展示(分值15%)、现场答辩(分值15%)、教学设计与微型课堂教学(分值70%)。

  学科特色项目:音乐学科为弹唱,美术学科为简笔画,体育学科为动作示范,信息技术学科为实践操作,思品(社会)学科为即兴演讲,其它学科均为徒手作图。

  四、时间安排

  12月2日之前,学校完成初赛;12月中旬,区组织复赛;年底市教育局组织决赛。决赛按市局通知要求进行。

  五、奖励办法及名额分配

  本次活动市局设立参训参赛教师个人单项奖、学校团队优胜奖、优秀组织奖。个人单项奖按分组分别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根据学校组织培训、抽测检查及竞赛获奖等情况评选学校团队优胜奖、优秀组织奖,集体奖项主要根据获奖教师占全体参赛教师的比例和一等奖获得情况评定。

  区按各学校参加初赛教师总数的30%,将参加区级复赛的获奖名额按比例分配到乡镇中心校。参加复赛总名额的60%由学校按竞赛成绩推荐、40%由区安排在所有应该参训的教师中随机抽取。区教育局将对参加复赛的教师分组设立一、二等奖。

  市教育局按照各县区参加复赛教师总数的10%,将参加决赛的总名额及奖次名额分配到各县区。决赛总名额的60%由县区按竞赛成绩推荐、40%由市随机在参加复赛的教师中抽取。

  六、组织领导

  各学校要对推荐上报参加初赛、复赛的教师认真进行资格审查,参赛人员的主要信息必须在学校网站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凡发现弄虚作假或不符合规定的,取消参赛资格,并对当事人及有关责任人给予相应的处分。

  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x

  副组长:x

  成员:xx

  下设办公室:

  主任:x

  副主任:x

  成员:xx

  七、其它事项

  12月2日之前,以学校为单位,加盖公章上报所有初赛人员名单一份至区教师发展中心综合培训部,Excel表格电子稿通过办公平台发至综合培训部xx处。联系电话:xx(电话政务通短号xx)。

教师培训提升工作方案7

  我参加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学习。为了能让本次培训学习起到真正的实效,真正让自己获得一定的进步,我制定了一套研修方案。

  一、指导思想

  二、研修目标

  3、转变固有的教育观念,与新时期的教育观念保持一致。

  三、研修方式

  1、聆听请教

  对讲解中不明白问题和教学中的困惑,及时上网查询并向同行请教,努力向寻求专家帮助解决。积极参与研修班的各项研讨活动,努力向各位学员交流学习,拿出自己的问题请教各位学员,与各位学员共同探讨。

  2、反思提升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积极参与在线研讨。

  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合理利用软件、数字教育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有效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

  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养成网络学习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积极学习

  1、每天利用12小时登陆网络研修平台,认真完成培训期间各项任务及作业。

  2、认真聆听专家们视频讲座,做好笔记,并把理论运用于实践,提高自己业务水平。

  3、培训期间多与同行研讨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总结和反思,力争让信息技术更好的服务我们的教学。

  4、多阅读信息技术方面的书籍,掌握教学中常用软件的操作流程和方法,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

  研修目标

  1、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实现对“打造高效课堂,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校本研究的技术支持。

  2、通过研读学习方式的转变案例,实现对“打造高效课堂,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校本研究的理论支撑。

  3、通过对身边师德故事的学习以及自我的反思实现对“打造高效课堂,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校本研究的情感支撑。

  学习内容

  2、研读学习方式转变的案例,主要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小组学习、课外学习。

  3、学习身边的师德故事,主要学习媒体宣传的典型的师德故事以及学校真实发生的师德故事。

  实施计划

  2、积极参加坊内探究活动,讨论分析校本研修课题。

  3、按时记录自主学习心得做好积累。

  4、写一篇论文对研修成果进行总结,分享成果

  预期成果

  1、自觉转变教学方式,增强对教师职业的自我情感认识。

  2、能够掌握打造高效课堂,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

  3、写一篇研修成果论文。

  本次国培计划,很荣幸能够和大家一起在研修二班进行学习,真正能够从信息技术培训中学到知识,为了能够让培训落到实处,让自己真正的学到知识,特此制定本次研修计划。

  在培训前,认真阅读关于培训的要求,遵从领导安排,按时入班报道,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做好培训的各项准备工作。

  在培训中,通过对信息技术研修培训与学习,能让我深刻意识到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中,学习信息技术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实际的教学生活中,我的信息技术水平还需要提高,在本次的国培中,我一定会认真学习,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生活相结合,用信息技术改变我的教学方式,真正的让信息技术改变教学生活。在培训后,及时总结,让自己真正的能够从研修中学到知识,并多和他人进行交流,取长补短,让自己通过培训受益。

  通过此次培训,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使用小组合作、教师有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有效的改变学生的传统学习方式,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全面培养学生,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培训提升工作方案8

  为了使全镇教师及时领会xx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课标)的精神实质,有效的实施新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根据市、区教研室有关文件要求,经研究决定,在暑期进行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改革两方面的培训,具体安排如下:

  一、培训内容:

  1、已修定的新课程标准(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

  2、课堂教学改革(导学案编写的基本内容与要求、小组学习和展示的操作要求)。

  二、培训范围:

  全体教师。

  三、组织方式:

  1、新课程标准培训:以联校为单位组织全体学

  2、课堂教学改革培训:以中心校为单位统一组织培训。

  四、培训时间:

  1、新课程标准:20xx年8月21-22日( 8月21日培训数学学科,其它学科等培训光盘到位后,再进行相关培训,培训时间另行安排)。

  2、课堂教学改革:20xx年8月23-24日。

  五、新课标培训地点:

  河底中心小学

  六、培训要求:

  1、各中心校要将课堂教学改革培训方案于8月22日下午4:00前报送联校备案,培训结束后要撰写出详实的培训总结,报送联校。

  2、各学科教师必须按要求、按时(培训时间为上午8:30—11:30;下午2:30—5:30)参加学科新课标培训,并做好学习笔记(在稿纸上撰写),培训结束后,学习笔记上交联校教研室。

  3、河底小学要提前做好新课标培训相关设施、设备的准备工作,确保培训活动顺利进行。

  4、各单位要特别强调培训教师注意安全。

【教师培训提升工作方案】相关文章:

教师培训工作方案11-05

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总结范文01-13

全员教师的提升计划的培训心得06-12

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心得大全03-03

教师全员提升计划培训心得01-19

学校教师素质提升培训计划08-12

教师提升培训情况的心得范文09-27

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总结(精选5篇)01-13

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培训总结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