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学生个性化培养方案(精选10篇)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阐明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书面计划。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生个性化培养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生个性化培养方案 1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充分开发和激活人体自身的各种潜能,使之成为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同时发展个性特长,依据学生的条件、兴趣及潜力培养的一技之长可能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我校非常重视发挥学生的专长,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施展和提高才能的广阔空间,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本着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标,依据学生实际和学校具体情况,特制定三年的特长生培养计划如下:
一、培养目标:
(1)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和完善各种艺术特长生的培养措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充分发挥;
(2)在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英语、科技制作等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提高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自主创新,学会欣赏美、创造美;
二、主要任务:
(1)通过特长生培养计划的实施挖掘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发挥,使学校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2)使教师和学生真正确立等级加特长的评价方式,教师要彻底改变教育教学观念,特别是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3)鼓励、关注、培养在艺术等出类拔萃的学生,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能够不断进步,培养出我校在音乐、体育、美术、科技等方面的"名学生";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
选拔学生、确定培养目标与方法
工作重心定位在加强各科教学工作的规范性、提高教学效率及特长生培养制度的可操作性上,这段时间教师从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中选拔有专长及发展潜力的学生作为初步的培养对象(可根据学生发展情况进行调整),依据具体情况确立培养目标与采取的措施,并初步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完善阶段
培养出类拔萃的学生,使他们在原来基础上能够不断进步,培养出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科技等方面的出色人才,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种活动,并能取得优异的成果,使学生勇于展现自己的能力,有良好的道德和心理意志品质;
第三阶段: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通过以上工作使学校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涌现出越来越多具有专长甚至多才多艺的学生。
此外,除了继续做好特长生的培养工作之外,对几年来的特长生的培养工作做全面的总结,制定新的工作规划,以更好的进行特长生的培养工作。
四、主要措施:
1、创设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给学生自由的选择空间,由他们自主选择喜爱的活动,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2、利用课前三分钟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
为丰富学生课外语文生活,培养了他们收集归纳材料的能力,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通过讲故事、说笑话、猜谜语、朗诵、说新闻、介绍一段自己摘抄的名言警句、读一篇自己的日记或练笔、课外走上社会纠正不规范的广告
招牌等等。这样,学生的兴趣自然就浓厚了。可以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可以增长知识、拓宽视野、陶冶情操、提高能力。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⑴广泛开展艺术教育活动:
按照教学有特色、学生有专长的思路,突出艺术教育的位置,本着普及提高的原则,在加强音、体、美课堂教学的同时,充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开设舞蹈、声乐、美术等兴趣小组;舞蹈兴趣小组由杨xxx具体指导;美术兴趣小组由xxx具体指导。另外,通过少先队举行学校艺术节,开展各种文艺演出、竞赛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艺术素质;
⑵体育方面:
具体由xxx老师负责,在保证小学生达标率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体育爱好和专长,选拔骨干队员,成立田径队,常年坚持训练;
⑶科学技术:
学校成立科技制作、微机兴趣小组。科技制作兴趣小组由xxx、xxx、具体指导;微机兴趣小组由xxx、xxx具体指导;除在校内按时活动外,科技小组可以经常到野外、社会上采集标本、调查考察等活动,激发学生探求科学的情趣,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和完善各种艺术特长生的培养措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充分发挥;使教师和学生真正确立等级加特长的评价方式,教师要彻底改变教育教学观念,特别是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给学生自由的选择空间,由他们自主选择喜爱的活动,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4、积极参加各科竞赛活动
认真组织学生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学科竞赛和科技活动,锤炼一批富有指导经验的“名师”。
五、加大奖励,促进提高,
对有特长的学生,县教育局和各学校将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具体获奖标准按教育局文件执行。学校将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各种科技活动的获奖结果列入考核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对获得县级一、二、三等奖指导老师分别奖100元、80元、60元;市、省、国家同等奖次依次翻倍获奖。
学生个性化培养方案 2
一、精品班辅导流程
1、全面分析学生学科漏洞,制定辅导计划;
2、学习管理师(班主任)全程跟踪,督促辅导老师给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全程
监督计划实施进度以及效率、效果。教会孩子自主制定科学的、合适自己的学习计划;
3、帮助孩子形成好的学习习惯,鼓励手脑并用,及时做好高质量的错题总结,查缺补漏;
4、明确学习目标,对自己的知识弱项进行重点练习,提高学习效率;
5、陪读老师跟踪陪读,辅助孩子进行课后知识的消化;督促完成每天授课老师布置的高考题目;
6、定期测试,让家长看到孩子成绩逐步提高,同时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辅导。必须有效利用时间。
二、周末同步辅导(初一年级~初二年级):
语文:基础、阅读、作文
数学:基础,拔高
英语:词汇、语法
其他科目:出现学科问题可以由教务班主任针对性给孩子进行选派老师进行辅导;期中期末考前,可以由相应科目一线在职老师进行串讲复习,让孩子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三、假期衔接辅导(初一年级~初二年级):
暑假:根据各学科的现状做合理课时计划,以查缺补漏为主,同时做初二上学期各科知识的衔接,具体的课时计划根据孩子各科的现状做。好好利用暑假查缺补漏,一对一有针对性的`给孩子辅导,从而使孩子很轻松的在初二上学期跟课。
寒假:有针对性的查缺补漏,把各科的学科漏洞补上,同时做初二下学期的知识衔接,并有针对性的侧重地理和生物,同时让孩子接触到中考题,进入中考的状态。这样可以有针对性的把孩子的学科漏洞补上,同时有针对性的侧重学业水平测试的科目,是整体成绩得到提升。
学生个性化培养方案 3
为积极构建我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一批优秀本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更为合适的制度环境和学习条件,学校决定从2007年上半年启动“优秀本科学生个性化培养计划”,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一、优秀本科学生个性化培养内容
(一)实行优秀本科学生导师组制
积极推进本科生的研究型教学培养方式,推行优秀本科生导师组制。在各学院选拔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高,具有优良师德师风的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担任本科生导师,负责了解学生学习需求,指导学生个性化教学计划的制订,协助进行学习过程的管理,开展人生导航,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二)纳入理科基地班教学管理
我校的国家理科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是培养从事中医基础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及中医临床医学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平台,该人才培养基地能够为优秀本科学生提供必要的特殊政策,满足精英型个性化培养的要求。
(三)实行个性化的外语教学
对学生外语能力达到一定水平者,在计划中减少公共外语学分,根据个人兴趣选学应用英语选修课程,如英语听说、医学英语、中医英语、社科英语、经贸英语、科技英语等。强化双语教学。
(四)实行课程的免修免听
自学的必修课程通过统一的考试或考核,成绩合格且达80分以上可申请免修;对申请课程的免听优先予以解决。
(五)增加小学期实践内容的.弹性
在小学期实践的学分框架下,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培养目标对实践内容进行选择,并单独组织考核。
(六)增加选修课计划的弹性
学生除完成必修课学分和限选课中的80%学分以外,其余20%限选课程和任选课程由学生在导师组指导下根据个人兴趣组织经典文献类、临床跟师类、实验技术类或学生自选的其它类选修课程模块,并由导师组确定培养方式、考核方式。
(七)优先推荐参加国内外大学的访学活动
积极开拓与国内外大学联合培养人才的途径,优先选派优秀本科学生到国内外大学修读学分,开展访学活动。
(八)设立创新学分
为鼓励优秀本科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优秀本科学生中设立创新学分。凡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从事超出本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科研和实践活动而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或其他优秀成果,可获得相应的学分,获得该创新学分可申请免修相同学分的选修课程。
(九)奖学金评定依据《综合奖学金评定条例》,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或单独进行评定。
二、优秀本科学生的选拔
(一)申请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中医学各方向七年制二年级在读学生。
2、学习勤奋、品学兼优、热心公益、身体健康并自愿报名。
3、成绩优秀,平均学分绩点≥2.8,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420,上海市计算机等级考试Ⅱ级合格。
(二)申请与评审
1、学生申请:每年4月份,凡符合候选人条件的学生向所属学院提交书面申请(填写《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学生培养计划培养人申请表》。
2、学院考查、推荐:各学院成立由专家、教师、学生团体成员等组成的考查推荐小组(基础医学院的考查推荐小组应有临床医学院人员参加),对申请学生的情况予以考查推荐,优秀本科学生的推荐比例控制在30%。在符合申请条件的学生的申请表上签署学院意见,并于5月下旬交至教学处办公室。
3、教学处根据各学院推荐的材料会同学校相关部门对申请学生材料进行审核,统一组织面试,最终确定优秀本科学生名单。优秀本科学生每年控制在40名左右。该工作于每年6月下旬结束。
三、本科优秀学生培养计划的制订
每年6月至7月份,凡入选优秀学生培养计划的优秀本科学生在导师组指导下,在本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拟定出个人的教学计划,并填写《优秀本科学生学年学习计划表》,包括由导师拟定的培养和考核方案等,提交二级学院审核,教学处批准备案。
四、本科优秀学生的继续培养与退出
第三学年末,由学生本人填写并提交《学年学业情况总结报告表》,由教学处会同各学院对优秀学生一学年的学业与个人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最后确定继续培养或劝其退出。凡退出该计划的学生其已取得的学分由教学处根据导师组意见予以审核并认定。
学生个性化培养方案 4
根据团省委《关于建立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xxx青年创业创新行动,团市委决定动员全市各级团组织力量,遵循市场机制和社会公益活动的基本规则,面向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已毕业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青年和青年农民工,广泛动员和争取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中建立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鼓励参与单位提供适宜的见习岗位,为青年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提供帮助,为用人单位选人搭建平台。
二、基本原则
1、二级建立。团市委和县(市、区)级团委分别联系企事业单位募集岗位,建立见习基地。
2、分级授牌。提供3个以上见习岗位的企事业单位即可授牌。各级团组织原则上谁建立谁授牌,下级团委也可以向上级团委申请授牌:在一个见习周期内提供3个以上岗位,可申请县(市、区)级团委授牌;在一个见习周期内提供10个以上岗位,可申请市级团委授牌,其中在一个见习周期内提供20个以上岗位,由团市委推荐申请团省委授牌,在一个见习周期内提供30以上岗位的单位,由团省委推荐申请团中央授牌。
3、属地对接。各级见习基地由所在市、县(市、区)团委使用,接受青年咨询和报名,并负责具体对接工作。由市、县(市、区)团委根据岗位需求情况,组织推荐本地高校及本地生源大中专毕业生、已毕业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青年和青年农民工参加见习,可以优先考虑有创业意向、家庭经济困难、初次就业的青年。学校团委联系建立的见习基地面向本校学生,自行运转,不再层层对接。
4、动态管理。授牌单位负责评价本级所建立的见习基地的运转情况,对未履行合同约定的`见习基地予以摘牌,对工作优异的见习基地以适当方式予以表彰。原则上每年评价一次。
5、就近就便。原则上见习基地和见习人员在同一城市对接,特殊情况由企事业单位和学校或相关机构协商。
三、建立标准和程序
见习基地的建立应充分考虑参与企事业单位的规模、行业分布及所能覆盖的青年群体类别等要素。
(一)建立方式
1、发动各国有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参与创建;
2、发动各级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年星火带头人协会会员企业参与创建;
3、发动各级青联委员所在企事业单位参与创建;
4、发动各级“青年文明号”单位参与创建;
5、整合其他企业和社会资源开展创建。
(二)建立标准
1、合法经营、依法纳税并处于正常生产经营状态的企事业单位,有提供见习岗位的意愿和接收见习人员的能力;
2、具备国家法定安全生产条件;
3、每年至少安排一期见习,每期一般为2至6个月,提供的见习岗位数量不少于3个;
4、见习岗位的工作内容需具备一定的技术技能含量,见习基地不以短期劳务用工为主要功能;
5、能够为见习人员提供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一定的基本生活补助;
6、见习结束后,能够为见习人员出具见习鉴定;
7、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录用在本单位见习的青年。
(三)建立程序
1、团市委将成立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工作项目办公室,由分管副书记牵头负责,成员由团市委青工部、青农部、学校部、宣传部和青年企业家协会有关人员组成,具体负责基地建设的指导、协调和落实工作。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关工作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办公室,项目办公室主任由团市委副书记谢剑锋同志兼任,项目办公地点设在团市委青年企业家协会秘书处,薛亚萍同志负责日常工作。
2、各级项目办公室按照见习基地建立标准,广泛联系相关企事业单位,经双方同意,签订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合同”(见附件1);
3、见习基地按照团中央制定的统一标识挂牌(标识式样另发)。挂牌期限一般为三年,具体见习岗位每年可根据企事业单位实际进行调整,三年期满,经评价合格的可继续挂牌。
四、见习人员的组织
见习人员的年龄一般在18至35岁之间。市级项目办公室负责见习人员招收工作的总体指导、协调和服务;见习人员的具体招收工作由县(市、区)团委和学校团委负责,并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团委进行岗位对接;
五、见习人员的管理
见习人员在岗工作时间的管理以企事业单位为主,由企事业单位与见习人员签订见习协议书(参考文本见附件2、3、4)。市级项目办公室对见习人员的管理进行跟踪指导。
学生个性化培养方案 5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20xx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湖南省教育厅关于规范和加强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帮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和要求,进一步做好我校各类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建立困难毕业生援助机制,促进困难毕业生顺利就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暂行方案。
一、我院20xx届贫困生学生基本情况:
我院共有困难毕业生27人,导致就业困难原因中,家庭经济困难24人,少数民族3人。
二、帮扶人员
学院全体教师、来校招聘公司负责人、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及学院全体学生干部。
三、帮扶对象
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残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以及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观念困难、就业心理困难、就业能力困难、就业专业困难等)
通过前期材料分析总结,得出我院困难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大学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
(二)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1、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世纪9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25万人预计到1996—21年平均新增145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2、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3年212万,24年达到28万,25年将超过3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
(三)对学校的对口就业安排过于依赖。
因为学校与一些专业对口的公司企业之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都会安排一些优秀毕业大学生到专业对口的公司企业去工作,以致于一些大学生对学校的工作安排形成依赖心理,不愿意到拥挤的人才市场去进行面试,导致自己迟迟无法实现就业。
(四)专业设置错位
1、我校课程设置有一定盲目性,存在专业趋同现象,造成供给大于需求。
2、一些专业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
3、有的学院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
4、一些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五)毕业生准备不足,生涯模糊
毕业生就业不是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础。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我们在调查后的比较分析中发现,美国的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认真学习,在读大学时也在研究市场,把知识放在实践中学习感悟(如斯坦福大学),中国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了,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应付考试了。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
四、帮扶任务
为就业困难的大四毕业生分析当前就业形式,使毕业生明确自己的定位,早日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五、工作原则
1、学生工作部每年组织开展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做好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计划,统筹帮扶工作。
2、充分高度重视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重大意义,每年10月前应对本院系困难毕业生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摸清困难群体毕业生情况,建立困难毕业生档案台帐。
3、指定专人负责牵头开展帮扶工作,责任落实到位,积极制定帮扶计划,重视过程管理,根据不同情况适时调整帮扶计划。
4、认真总结经验,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每年6月下旬开展本院系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情况统计、分析和总结工作。
六、领导机构
领导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党政办、学工办、教科办
七、工作措施
(一)各学院要准确掌握各类困难毕业生群体的具体情况,对各类困难毕业生群体进行建库立档,精确掌握困难毕业生基本信息、就业创业意向及受助帮扶进展情况,实行“一生一档”、“一生一卡”、“一生一策”动态管理。
(二)各学院要指定专人负责工作对接,主动关心各类困难毕业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求职动向,结合困难毕业生的实际需求提供有针对性指导和服务,实行“一对一”精准帮扶。
(三)要加强困难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疏导工作,通过心理咨询和就业指导咨询等服务方式,及时疏导困难毕业生因就业问题而引发的焦虑和悲观情绪。
(四)各学院每学期至少为各类困难毕业生提供一次“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加强形势研判和政策宣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服务活动,提高毕业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通过宣传教育、典型引领、政策激励等举措,引导他们到基层就业、到生产第一线就业,鼓励他们积极报名应征入伍。
(五)各类困难毕业生到西部省份就业,参加“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和自主创业的,按照《集美大学应届毕业生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奖励办法》的文件精神,给予相应的奖励,促进他们多形式、多渠道就业。
(六)学校每年要针对就业困难毕业生举办专场“就业困难毕业生校园双选会”,有针对性地组织优质就业岗位,为用人单位和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搭建对接平台。
(七)各部门、各学院要全员发动,广泛利用教职工、校友等社会资源,积极为困难毕业生寻求就业岗位或见习岗位。
(八)针对少数民族毕业生,各学院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充分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引导他们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就业创业。
(九)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各学院要大力宣传并落实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政策。积极配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做好求职创业补贴和集美大学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补助金的申请和发放工作;
1、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十五条措施的通知》文件精神,对于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毕业生、残疾毕业生、已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应届毕业生,可申请得到政府一次性求职创业经费补贴。
2、根据湖南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资助工作的通知》和《湖南工学院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补助金发放办法(试行)》文件精神,达到毕业条件的普通全日制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低保家庭(含特困人员)和家庭经济困难残疾本科生,可向学校申领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补助金。
3、对于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毕业生,如确有需要,学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向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反映,帮助他们申请一定的经济补助,减轻他们的求职负担,促进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就业。
(十)各学院要积极做好离校未就业困难毕业生的信息追踪,持续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和指导服务,切实做到“离校不离心、服务不断线”。
八、成效总结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与落实,材化学院就业人数取得显著提升并有效解决了就业困难生的就业问题,就业人数逐年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如下表所示,这说明,计划的实施还是取得一定成效的。
学生个性化培养方案 6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传统的美术课堂以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方式,统一的教学评价,无视学生的个体需求和个性差异,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个性化研究,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艺术个性和创新潜能。学生对上美术课缺乏兴趣,课堂上大声喧哗的现象时有所见,学生消极应对。而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充满灵气的个性活动,每个学生都是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参与学习过程的始终,尤其是美术学科的学习,更是一种充满个性、表现个性;开发潜能、凸现创新能力的活动。新课程的实施,为美术教学提供了契机,改革传统美术课堂迫在眉睫!对美术个性化学习的研究能够赋予美术课堂以生机和活力,赋予美术课堂以灵性,让学生的个性在美术课堂上飞扬,充分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和创造潜能。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最早研究个性化教学的要数杜威。他虽未明确个性化这一概念,但在他的许多书中都论述过个性化教学这一问题。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工作人员和教师都对此进行了研究,其中有代表性的有“主体教育观念”、“研究性学习”、“开放式课堂”等。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室对“个性化学习”作了深刻的思考,并提出了几条原则,即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多样化的学科中开展个性化学习,强调个性化学习的多样化设计模式,给个性化学习的开展提供足够的支持等。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都在尝试教学上的突破,也在尝试一种个性化的教与学,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都有过这方面研究的实践和经验,而美术学科更提倡个性,更希望美术课堂充满活力,充满个性,充满创新。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1、现代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个体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不同的个体知觉、记忆、思维具有不同的方式,他们理解、贮存、迁移和使用信息具有不同的途径。不同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带有个性特征的认知风格。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和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意义建构方式。
3、人本主义基本理论认为,学习是以人的自主潜能的发挥为基础,以自我主动学习为特征的,这种学习过程是认知、情意和学习者个性协同发展的.过程。学习者对学习方向和目标的自主确定,学习内容和方法自我选择,这样的学习才会有好的效果。
四、概念的界定
“个性化学习”是指学生群体或集体的个性化学习,也指个人的个性化学习。“美术个性化学习”是指在美术活动中,学生在教师引导组织下找到自己艺术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如:绘画、雕塑、工艺等领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主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并通过多元化的交流、尝试、探究与评价,促进学生艺术个性的健康发展。
五、研究的内容
1、确定个性化学习目标
传统的教学过程,教学目标都是教师提出的,面对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统一的教学目标无疑给学生加上了一个套子,限制了学生艺术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潜能的开发。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的特点,本课题将确定弹性目标,分为三层: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弹性目标适用于全体学生,基础性目标必须全体完成,提高性目标适用于美术特长生。
2、优化个性化学习内容
新的美术教材中丰富多彩的内容为我们的改革提供了保障;另外,由于现代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宽了美术课堂教学的时空,使美术课程内容的优化可能成为现实,这也无疑为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提供了多种渠道与条件。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与创新需求,依据我们的美术新教材,通过提炼改组、拓展延伸、综合渗透,使教学的内容得到优化组合,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学习中尽可能地发展个性,满足他们的创造性欲望。
3、选择个性化学习方法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提供不同的指导,一方面创造一定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有条件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为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可能;另一方面允许和大胆提倡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意见,哪怕与老师的预想背道而驰,也要给他们一个交流的机会。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与特长可以选择不同的作业表现形式。鼓励探究欲望,给学生寻找学习的伙伴,提供合作的机会。在相互协作中增长技能,增进彼此感情,同时体会到快乐,发现对方的重要性,形成相互团结,协助的好品德。
4、采用多元化学习评价
以尊重学生自己的学习个性和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标准,不强求统一。但考虑到国家课程标准的严肃性和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人格平等性,分三个维度(国家规定的知识技能、学习过程的方法与策略、个体获得的情感与价值观),两个层面(参与程度、努力程度)制定了基础性标准与发展性参准,强调以学生自我为评价主体,同伴、家长、教师的评价为学生的自我评价服务。
评价方式的展开。
(1)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内差异评价”。从“学习准备(知识与情感)”、“发言情况(思考与表达)”、“合作状况(态度与效果)”、“课作绩效(常规与创新)”四个方面设计了“学生课堂表现自我评价表”,对课堂情况进行过程性自我内差异评价,让学生能善于发现自己进步,在自我纵向发展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省中获得成功的信心和前进的动力。
(2)采用“他人参照”标准,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他人。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我们还十分注重他人评价的运用,以便增强评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课堂上集中进行学生间的互评,除了平时的随机性评价外,期末还要运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作出书面评价(成长册),说明学生学习活动中令人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便学生能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以及确定努力的方向。
(3)采用“量化参照”标准,进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满足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创设个性化学习环境
教学中重视学习环境的布置,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接受美的教育。如将石膏像、面具、陶罐、各类画作等优秀艺术品(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创作的作品)摆放在美术教室里,突出“唯美”原则,从而让学生一走进美术教室,就被浓厚的艺术氛围所感染,时时处处给他们以激情的想象和灵感的迸发。还可以把思路扩大到教室之外。学校里的优美环境布置,宣传廊的新颖独到精细的制作;以及艺术馆、电视、电影、网络、杂志和“人化的自然”等都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将积极布置或利用这些有利环境。还要充分利用网络来创设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更好地为课堂服务,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六、研究对象与方法
1、实验研究对象:面向本校全体年级,主要以低年级为主,其他各年级为对照年级。
2、实验研究方法:实验是在教学常态下进行,结合课堂教学运用科学的观察法、文献研究法、个案跟踪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反思总结法进行实验研究。
七、研究的步骤:
1、开始准备阶段:(20xx年3月~20xx年8月)
进行文献研究,撰写研究方案,组织专家论证、修改,完善方案。制定实验研究方案,学习新课标,在理论上理解个性化学习的实质,做好研究前期准备。
2、实验研究阶段:(20xx年9月~20xx年5月)
x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实施具体的实验研究方案,收集与课题内容直接相关的正面资料,及时总结阶段性成果,进行公开课展示。
x通过科学合理的实验研究过程,整理现有的正侧面资料,进行实验研究分析,撰写相关实验报告。
3、结题评价阶段:(20xx年6月~20xx年7月)
撰写实验总结报告和相关论文,进行实验推广,组织课题鉴定、验收工作。
八、研究的预期成果
1、以成果报告、案例分析、研究论文、优秀教案、课件等形式反映研究成果。
2、阶段性开展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课、汇报课活动。
3、学生的艺术作品等成果展览。
九、设备的保障
本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将把个性化贯穿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学校每个教室都配备有一台电脑,并可宽带上网,保证了课堂教学的网络信息化,学生家中也大都有电脑可以上网,为他们在课外收集学习资料提供了有利条件。学校的校园网也为本课题实施提供了学生作品交流的网络平台。
学生个性化培养方案 7
一、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往往都是固化的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挥。课堂教学也都是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也是听从教师的教学安排,缺乏一定的主动性。长期在固定的教学模式下进行语文教学,不利于对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在当前教育的现实情况下,教学改革就变得十分必要。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开始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融入到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催生了多种类型的教学模式。个性化教学是最具代表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模式之一,以学生的个性培养为主。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个性发展也存在着多样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这一点,脱离了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在全面推广素质教育的当下,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落后于当前的教育形势。因此,个性化教学的推广应用是十分必要的,对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现状
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语文的个性化教学的顺利进行,是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个性化教学的核心是学生个性的培养,则语文个性化教学课堂要以学生作为主体,教师起到引导作用。虽然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融入了个性化的元素,但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仍然是教师。教师以自己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讲解和诠释,让学生对知识更好的进行掌握。这样的教学模式固然很好,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的个性特色并没有在课堂教学当中发挥出来,学生自身对于课堂教学的理解和认识也不能很好的表达出来,仍然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依赖于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实质并没有在课堂教学当中体现出来。有时,教师会将自身的“个性化”强加给学生,这与语文个性化教学理念相违背,不利于个性化教学的开展。
2.教学方法落后
语文个性化教学,其侧重点在于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在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开展的同时,需要先进的教学方法予以配合,个性化教学才能发挥其实际的作用。由于应试升学压力,在一些中学的教育活动当中,素质教育成为形式。课堂教学仍然按照应试教育的要求来进行,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主。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师授课为主,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语文学科的学习只是为了应对考试,极大的限制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单一、落后的教学方法,形成固化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下,个性化教学成为形式化的教学理念。因此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及良好的课堂氛围,为个性化教学开展开辟良好的发展途径。对语文教学方法予以改进,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为个性化教学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个性化教学的实际应用
为了满足新课改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个性化教学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于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现状中的不足,需要采取有效的办法进行改善。加强个性化教学的实际应用,以更好的发挥其教育职能。
1.增加教学实践活动
个性化教学在语文教学当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而总结出来的。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个性化教学的推广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很难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学生的个性也不能得以充分的展现。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之外,还能够将个性能力表现出来。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开展朗读、演讲、辩论以及情景剧等活动,将语文教学融入进来,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个人能力,并有效的发挥出来,真正实现了语文教学的个性化。
2.以学生为中心
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而展开的教学,是符合个性化理念的教学模式。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学生能够自主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教师要积极的采纳学生的意见,并鼓励学生,可以让学生的个性充分的体现出来。教师要对于学生要进行充分的了解,以做到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教学。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创造平等的教学环境,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接纳学生的质疑。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比如在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学习当中,以苏轼《水调歌头》一课为例,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的解读,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见解,就像“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让学生以自己的想法来解读这一名句,积极踊跃的参与到讨论当中,在语文学习当中加入个性化的想法。通过个性化教学的实际应用,发挥出良好的教学效果。个性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的全面展开,改变了初中语文教学原有的教育模式,加强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提升学生对语文学科学习的热情。教育方法进行有效的改革创新,改进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不足。以学生为中心,增加教育实践活动,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个性化教学实际应用到语文教学当中,深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推动着初中语文教学顺利的开展,对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个性化培养方案 8
我校的德育工作将继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方针,努力推进素质教育,构建特色德育、实效德育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德育制度建设,抓重点、抓实施、抓落实,有针对性地开展富有实效的德育活动,不断充实和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的内容。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岚山区中小学班级管理规范》为指导,在推进素质教育中落实德育功能,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核心,以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为重点,加强德育队伍管理,把理想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行为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感恩教育、公民意识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推向新的高度,提升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探索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以灵魂塑造为主旨的德育工作新模式,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价值观、世界观,努力提高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水平。
二、以主题教育活动为重点,增强德育的针对性
突出德育主题,抓住德育重点,我校德育工作将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为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形成活动方案,积极拓展德育空间,切实达到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重点,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定基础
根据学生实际,确定不同的教育方式,结合德育常规工作,着力加强中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继续深化学生礼仪教育,培育良好的公民意识,深入贯彻落实《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以此为抓手,以课内外德育阵地为依托,通过抓常规管理,使学生基本道德规范得到长期有效的训练和提高,并内化为个人行为,形成良好的素质,切实增强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把学生行为养成教育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切实根据学生需求和年龄特点分阶段安排好教育的时间、内容,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突出从“做”中养成好习惯的方式,使良好的行为习惯伴随学生一生成长。把每年的3月份定为“行为习惯养成月”,在扎实开展“一日常规”、“日常行为规范”检查评比的基础上,开展“规范”、“守则”强化学习教育月活动,全面挖掘内涵与要求,提高学生行为规范的意识与自觉性。小学抓培养,重点抓学生文明行为、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及组织纪律观念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开展以“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为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
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价值观,它的基本内涵是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核心理念是通过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培养爱心,培养感恩之心。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恩,提倡从小事做起,懂得如何尊敬长辈、体谅父母、关心他人,培养健康高尚的情感。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为目标。
运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形成浓厚的“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教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从而达到人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社会、感恩生活,营造出以德立身、以孝兴家、祥和共融的社会风尚。
三、常规工作
(一)以提高育德能力为核心,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始终是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以提高学校全员育德能力为核心,以班主任队伍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少先队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学校班主任工作岗位责任制和激励机制,总结、交流和宣传班主任工作经验,切实提高德育队伍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加强我校德育队伍建设。
一是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完善对班主任的聘任、考核、评估、培训等机制,优化班主任队伍。认真抓好班主任全员培训,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和经验交流会,以促进班主任向专业化水平发展,鼓励优秀班主任终身从事班主任工作,努力提高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
二是加强家庭教育、家长学校队伍建设,提高家教水平。要充分利用家庭道德教育的资源,指导家长配合学校做好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通过家长学校、学校开放日、家访、家教经验交流、给家长的一封信、网络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学校要积极开展优秀家长评选活动,特别重视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等特殊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
三是继续抓好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加强队干部的业务培训,提高队干部的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好队干部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以班队活动为载体,丰富学校德育内涵,拓展学校德育的空间。
(二)以课程育德为抓手,增强德育实效
加强课程育德是认真落实德育首位的重要基础,增强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各校要全面加强课程育德工作,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课堂主渠道作用,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机制。
一是要认真领会《中小学德育纲要》精神实质,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开展学科德育渗透教育活动,认真制定课程育德实施计划和办法,采取有效措施,在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过程中认真落实课程育德要求,坚持学科和专门教育相结合为主阵地上好德育课程,充分挖掘本校教育资源和教材中固有的德育素材,在学科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德育,让学生熟悉的家乡人文习俗、历史文化等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素材,使教书与育人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认识课程育德的重要意义,明确课程育德的主要任务,努力增强课程育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识别真善美的能力,使之形成理想与信念,转化为内在的动力,确保课程育德工作取得成效。
二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建设和管理,开足开好心理健康活动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弘扬民族精神,加强我校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坚持育人为本,重在实践的原则,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以“清明节”、“五一”、“七一”、“中秋节”、“国庆节”等重要纪念日和节假日为契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以中华民族传统经典文化为载体,采用主题班队会、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富有成效地组织开展活动,从而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崇高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并立志为祖国繁荣、民族振兴刻苦学习,立志成才。
(四)强化安全教育,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深入开展融安全、法制、心理健康教育等为一体的“生命教育工程”,认真开展以“珍爱生命,健康成长”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上好每学期的“开学安全第一课”,建立健全学生安全教育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不断增强学生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普遍开展安全应急演练活动,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校师生的应急逃生、疏散模拟演练活动,不断提高学生逃生、自护能力。特别是以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为契机,加大对学生逃生和自救、自护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着重抓好交通、人身防范、防火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五)创新工作方法,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
认真学习和执行《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和《岚山区中小学班级管理规范》,针对学生实际,全面、规范地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并积极发挥好法制副校长的教育引导作用,开展小学生“学法、知法、守法”教育活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动、直观、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的遵纪守法意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真正使在校学生实现零犯罪。
(六)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积极拓展、整合、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广泛开展与学科课程相衔接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保证活动时间和质量,积极推动校外活动场所和基地建设,整合健康教育、国防教育、消防教育、环保教育、廉洁教育、交通安全和法律法规教育等相关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实践活动方案,广泛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敬老助残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丰富学生课外生活,使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学习和实践中体验、感悟、自我发展,在发展中学会生存,追求人格的自我完善,在实践中自主学习、自我教育、主动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使德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
学校会主动寻求各有关部门的支持,积极开展工作,努力构建党政工团妇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积极依托社会,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网络,与学校教育形成交融互补的教育协作关系,主动创建以学校为主导、家长和社会主动参与的新型德育协作机制。
(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积极构建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和校级文化,积极倡导和培育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爱学校、热心公益的优良校风,严格校规校纪,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能力,形成蓬勃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和谐校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拓展校园文化领域,建立体现时代精神,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校园文化,不断把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推向深入。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开展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科技、文化和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办好校报、墙报、校园广播等宣传媒体,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建立健康向上的校园信息网,大力加强文明上网教育,满足学生文化娱乐的需要,有效地防止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危害,积极探索网络德育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
四、工作要求
1、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学校要由校长负责,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把德育作为学校管理和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议事日程,列入年度考核,采取有效措施,制定方案,确保各项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2、要加强德育工作机构建设,不断提高德育工作力度,以加强管理为重点,强化德育工作保障机制,进一步促进德育建设,充分发挥德育机构在德育管理、研究、指导方面的职能。
3、重视德育档案建设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德育档案。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设备记录每次活动情况,注重德育活动影像资料的收集、保存,并按年或活动进行编集,从动态静态方面全面展示学校德育活动成果。尤其要注意各种活动过程性材料(文字、图片、音像、数据等)的积累,为德育工作质量的提升奠定文档基础。
4、要根据学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本着“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原则,结合形势和要求,立足校情,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专题教育活动,加强德育创新。
我们要创新和改进德育工作方法,规范德育工作管理,强化学校团队功能,积极探索“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全程关注”工作机制,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和德育水平,推进全员德育工作,不断整合德育资源,拓展德育空间,真正以育人为本,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德育功能,促进家庭、社会和学校齐抓共管德育网络的形成,切实把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贯彻落实工作。
五、具体工作
3月份,在开学初,着力加强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深化学生礼仪教育,培育良好的公民意识,深入贯彻落实《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岚山区中小学班级管理规范》。根据学生实际,确定不同的教育方式,通过抓常规管理,使学生基本道德规范得到长期有效的训练和提高,并内化为个人行为,形成良好的素质,使素质教育得到全面提升。开展“雷锋精神代代传”主题教育活动。
4月份,结合实际开展祭奠、缅怀革命烈士活动。根据教育系统关工委要求,继续开展“中华魂”主题教育《祖国在我心中》读书活动。
5月份,以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为契机,加强对学生的安全常识、安全知识、安全行为教育。组织学生观看《中国统一教育网》中《安全教育》系列地震/水灾、煤气/火灾、交通安全/人为伤害等系列内容。同时认真组织的预案演练。
6月份,庆祝“六一”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
7-8月份,积极拓展、整合、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广泛开展与学科课程相衔接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保证活动时间和质量,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实践活动方案。社会实践活动应坚持时代性原则:实践活动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把握时代脉搏,突出人文、科技、国防、环保等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实践活动以校内外有计划的活动为主,以学校和家庭为主要实践场所,重在体验。中、高年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含参观访问)、公益劳动、国防教育、社区服务、科技文体活动等,以社区和基地为实践阵地。
9月上旬开展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活动爱国主义读书征文活动;班级文化布置;学生干部选拔与培养;开展行为规范征文竞赛;继续实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9月中旬以教师节为契机,开展以情动人、以行导人、以诚感人的尊师重教活动;以保护环境为主题,全面开展爱国卫生月实践活动;开展创建文明班级活动;自主命题开展“学规范,见行动”知识测试竞赛;以中秋为主题开展祖国统一、世界和平、社会和谐、家庭和睦等喜闻乐见的文艺(诗歌)活动。
9月下旬召开家长学校会议,进一步构件和完善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育人网络;开展“礼仪、礼貌、礼节”教育。
10月份,开展升国旗、国旗下的讲话、热爱祖国等活动;开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征文竞赛;开展孝亲感恩征文竞赛;邀请法制校外辅导员,开展法制教育讲座;开展勤俭节约校内外劳动等实践活动。
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读书、绘画、征文、校园广播、手抄报报);开展文明上网检查活动;在“手拉手”活动中,通过深入浅出演、写、画、做等形式,分别设计自己家乡和小伙伴家乡的未来美好蓝图,激励少年儿童勤奋学习,参与实践,全面发展。
11月份,深入开展“养成道德好习惯”活动,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和进入特定的事件和情景,体验感知,锻炼能力,养成好习惯,为少年儿童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奠定基础;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12月份,召开德育工作会议,总结全年学校德育工作。
学生个性化培养方案 9
一、主题:
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
二、目标与内容:
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和行为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判断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帮助学生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提升信息安全意识;有效地保护个人数据隐私;养成电脑防毒、杀毒和信息备份的习惯;识别和抵制不良信息;了解赌博、暴力、色情等网络产品对人的.危害;提高对网络违法违规行为的鉴别能力;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游戏,恰当处理虚拟时空和现实世界的关系
三、对象:
全体在校学生
四、活动形式:
教师可通过日常教学、主题班会、板报、广播、校园网站、案例教学、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题教育。如果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信息安全保护的知识,教师除了教授信息安全知识和技能外,也可以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达成共识和理解,例如学生可以分小组讨论,并用表格、概念图等方式列出使用互联网时应该注意的安
全问题以及保护举措等。此外,学生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是融入日常教学的、渗透在教师的日常言行与常规教学之中的,因此教师应注意在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结合学校实际,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信息网络安全宣传,普及基本的信息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师生信息安全防范意识,提升识别和应对网络危险的基本能力。
具体活动如下:
1.开展一次国旗下信息安全意识讲话。利用周一升起国旗,举行一次关于信息安全意识的国旗下讲话。教育学生科学使用网络,文明上网,维护网络纯净天空。
2.开展一次手抄报评选。以年级为单位,开展以“信息安全关乎你我”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并以年级为单位开展评比活动。
3.开展一次网络安全主题班会。在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班主任要结合网络安全宣传周学生知识读本,开一次信息安全意识主题班会,进一步普及网络安全常识和法律法规知识,提升学生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多渠道宣传信息安全意识。制作电子版网络安全宣传单,滚动宣传,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悬挂网络安全横幅及摆放宣传板;在学校网站和家长微信群,增加网络安全宣传知识,宣传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学校网络安全活动方案等。校园广播站广播有关网络安全的常识,提高师生网络安全意识。
五、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
学生个性化培养方案 10
翻开中国文化的历史,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瑰宝,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文传情。古诗文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中华民族的魂魄。 “小时能背,终身难忘。”在孩子们古诗文的积淀过程中,经历着“学知—习行—养性”的过程。那么,如何利用好晨诵来培养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志趣呢?下面浅谈一下我的做法:
一、培养兴趣,乐学不倦
(一)、“晨读乐”。每天,我利用晨读进行教读,朗读,齐诵经典诗文,并安排学生依次到讲台上声情并茂地朗读、领读或者背诵,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让学生广泛搜集诗文故事和作者趣闻,通过班级故事会的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对表现出色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
(二)、“诗配画”。古诗词具有音美、意美、形美的特点,我提倡学生根据诗意,为古诗配上图,展开合理的想象,以画来体会诗文的意境,体会诗人丰富的人生感悟。
(三)、“我是诵读小能手”。随着学生对古诗文兴趣的不断提高,他们积累的古诗也日益增加,这时我就在班内举行形式不一的古诗文诵读活动,如两人赛读、小组竞赛、男女生对抗赛,进行限时背、轮换背、接力背等形式,激发了学生的背诵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我还在班上举行“诵读小能手”比赛,评选出班级中背诵古诗数量最多的同学,并给予表彰奖励,一张小小的奖状,一本薄薄的本子,一颗奶糖,一阵掌声,一个拥抱,这是多么的微不足道的奖赏,却让学生受到了极大的鼓励,使得同学们背诵的积极性日益增加。
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音画共享,感受意境美。古诗文有很强的音乐美和节奏美,而且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根据这些特点,我在教学手段上采取相应的音画措施,力求达到入情入境的教学效果。如我们在诵读《忆江南》、《关山月》等古诗时,我会精心选择适合古诗意境的古典音乐,让孩子在美妙的旋律声中去感受古诗的魅力,不用老师过多的讲解,孩子们在曼妙的音韵声中自由徜徉,自行感悟。
(二)、及时推荐,有机训练。自从开展古诗文吟诵以来,学生会读、会背大量的古诗文,但是大部分学生都是在唱读,没有读出诗的.韵味来。只有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才能更有效的接受诗词的熏陶。因此,我充分利用网络上名家诵读的视频每周定期更换内容,利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学习上有感情诵读。或一唱三叹地吟读,或摇头晃脑地吟诵。学生读得有滋有味,声情并茂。在帮助学生读懂诗句的基础上,我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诗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他们在读中受到了美的熏陶。
三、科学评价、激励为主的原则
在晨诵的过程中,记忆力好的同学,背得要快些,记忆力稍差一点的学生,背得速度要慢些。我们要正确对待,要承认差异,个别没有完成任务的同学,教师也要予以表扬予以鼓励。对待韵律、节奏、情感读得不理想的同学,教师应该耐心指导,还要表扬他“读得很认真”或“你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等等,以此激发其诵读古诗词的兴趣和信心。
晨诵是一种仪式,是一种师生共同穿越诗歌,享受生命,开启新的一天的洗礼仪式。晨诵时,需要教师与学生一起朗诵、一起感受、一起陶醉,一起激励,让教师、学生、诗歌三者交织在一起。让我们的学生能有一个博爱而敏感的心灵,能有诗的情绪,感动于花开花落,落泪于天边一丝流云,像沈从文说的那样:于清晨极静之时,听到鸟鸣,令人不敢堕落。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我们利用好每天的晨诵课,积极调动学生吟诵古诗词的兴趣,就可以使学生爱上晨诵,爱上经典诗词。
【学生个性化培养方案】相关文章:
“个性化”学生评语01-17
培养学生信息安全方案(精选10篇)09-29
个性化学生评语(精选105句)11-03
留学生人才培养方案07-22
高一学生个性化评语06-24
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通用9篇)10-11
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范文(精选5篇)10-11
学生信息安全培养活动方案(精选12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