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间疫情防控宣传方案(精选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一期间疫情防控宣传方案(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一期间疫情防控宣传方案1
近期,国内疫情仍处于高位,随着“五一”假期临近,人员流动更加频繁,我市“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面临严峻考验。为确保人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健康、安全的假期,坚决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现就强化我市“五一”假期疫情防控措施如下:
一、减少人员流动。
本市人员非必要不出省、不出市、不前往有疫情发生的省辖市,提倡在市内过节、市内休闲游玩,不外出、不远行,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要带头做好表率。如必需出行,出行前及返回时要提前3天向村(社区)、单位及目的地进行双报备。积极劝导我市在外人员,特别是国内外疫情严重地区的人员,不在“五一”假期返乡探亲。
二、强化人员健康管理。
所有入宛返宛人员均需提前3天向社区报备(省外返回的豫事办报备,省内返回的电话报备),提供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配合健康码、行程码查验,在入市和交通卡口、场站登记场所码。中高风险地区、封控区、管控区入宛返宛人员赋红码,“点对点”闭环转运、集中隔离14天,第1、4、7、10、14天核酸检测。中高风险地区及有本土病例发生所在县(市、区)的人员,短信提醒,赋红码,实施14天集中隔离,在第1、4、7、10、14天开展核酸检测,解除隔离时“双采双检”;所在城市其他县(市、区)的人员,赋黄码,根据风险程度实行居家隔离或居家健康监测7天,第1、3、5、7天开展核酸检测。居家健康监测期间除核酸检测外非必要不外出,待健康监测结束后转为绿码。省外低风险地区所在城市人员,赋黄码,落实“三天两检”。省内市外低风险地区所在城市人员,短信提醒,入返宛后24小时内开展1次核酸检测,如未按时核酸检测赋黄码,24小时内完成后解码。短期入宛人员提前3天向入住宾馆、酒店等住宿场所报备,查验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每24小时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三、严控聚集活动。
按照“谁举办、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原则,严格管控各类会议及展会、展销促销、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等活动。对于经贸类活动,严格落实报批手续;对非经贸类活动,原则上不办少办,确需举办的,能线上不线下。确需举办的线下活动,要控制人数并制定防控方案,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减少农村集市规模和频次,继续落实“红事缓办、白事简办、宴会不办”,确需举办的尽可能缩小规模,并向属地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报备,落实属地疫情防控规定。
四、加强旅途疫情防控。
交通运输场站、公共交通工具要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落实日常清洁、通风和消毒等防控措施,严格体温检测。加强健康宣传,提醒旅客按要求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加强旅游客运防疫管理,及时调整优化运输组织,合理控制载客量,减少旅客聚集。加强对旅游、交通、餐饮等行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监测和管理,工作期间做好个人防护。
五、强化旅游疫情防控。
“五一”期间,各类公园、景区、景点坚持“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按75%限流开放,分类完善应急预案,实行场所码、“流动哨”,推行门票预约制度,及时疏导客流,控制人员接待上限,做好从业人员健康监测和管理。宾馆、酒店、民宿要严格落实入住人员登记、查验“两码一证”,做好人员健康监测;餐饮单位要劝导就餐人员落实扫码、现场测温和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强化饮水、食品和环境卫生,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对没有落实防控措施的景区、景点、酒店,立即停业整顿,对造成重大疫情的,将依法追究责任。
六、筑牢校园疫情防线。
“五一”期间,原则上所有教师、学生不跨市流动,允许未发生疫情的县(市、区)学生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市内流动,但不得前往有疫情的'县(市、区)。提倡师生减少不必要外出,不参加集聚性活动。
七、严管各类重点场所。
社会服务和管理机构、商贸、服务业、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室内娱乐休闲场所、交通场站等场所,实行扫码通行制度。监所、养老机构要落实闭环管理,做好常态化疫情监测,每周核酸检测,每天健康登记,严防发生聚集性疫情。建筑工地、大型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还要统筹做好生产经营工作,不能误工误产。剧院、电影院等演出场所、娱乐场所、体育场馆、电影院、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室内公共场所要严格落实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按50%限流开放,严控瞬时流量,防止人员拥挤聚集。网吧、KTV、棋牌室、麻将馆、“剧本杀”“狼人杀”等场所不得开放。全市所有校外教培机构(含学科类、非学科类)停止线下教学培训工作。商场超市、批发市场等严格落实测温扫码、通风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做好有序排队和场内外客流疏导。
八、严格落实返岗筛查。
所有“五一”假期离开南阳市的人员,假期结束后返岗前均需提供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岗后24小时内加做1次核酸检测。
九、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倡导群众假期不聚集、不扎堆,最大限度减少感染风险。继续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常消毒、一米线、用公筷”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主动配合做好测温验码、接种疫苗等防控工作。建议群众近期谨慎邮购疫情高发国家和地区的商品,严防疫情输入风险。
十、压实四方责任。
从严从紧从实从细落实“五一”假期疫情防控措施,压实属地、行业、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对违反疫情防控相关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严肃追究。
五一期间疫情防控宣传方案2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仍处高位运行,“五一”小长假期间,我市人员流动将大量增加,旅游、聚会等活动将明显增多。我市严格落实省委要求,就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有关工作作出部署。
一、压紧压实工作责任
明确“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强化领导责任制,统筹协调,压实相关部门和单位责任,社区(村)和单位加强外来人员排查登记,相关单位继续开展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周期性核酸检测,做好员工健康监测,适时做好区域核酸检测工作。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坚持科学精准依法防控,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假期旅游各项工作。
二、抓好源头防控
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口岸管理、机场运营、隔离管控等有关部门、单位及相关区市,要按职责督促跨境运营单位加强远端防控,组织做好入境人员“点对点”转运、隔离、检测等闭环管理及各环节隐患排查,切实防范疫情外部输入。
严格重点地区入青返青人员管理。各区市要高度关注省内、外疫情发生地,要全力做好流动人员的管理和服务。省外入青返青人员须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抵达后第1天和第3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14日内有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所在县(市、区)和疫情高流行城市旅居史人员建议非必要不来(返)青岛。
三、有序安排疫苗接种和核酸检测
各区市要在严格落实测温、验码、戴口罩、一米线等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积极为群众提供接种服务。周密组织实施,全力抓好工作落实,努力实现“应接尽接”,切实筑牢疫情防控免疫防线。加强采样点设置和管理,提升采样效率,严格落实“等待1米线”、“采样3米间隔”要求和测体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严控人员密度,减少等待时间,及时出具核酸检测结果。
四、抓好学校疫情防控
加强学校师生出行管理,做好校内卫生清洁和消毒消杀。做好师生员工教育,假期内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做好自我防护,按规定做好核酸检测。
五、做好旅途和景区疫情防控
各区市要严格落实场站码头、公共交通工具日常清洁、通风和消毒等防控措施,严格体温检测和场所码、健康码查验。提醒旅客按要求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加强旅游、交通、餐饮等行业从业人员健康监测和管理,做好工作期间个人防护。统筹假期旅游活动,指导景区分类完善应急预案,做好清洁消毒和公共卫生。旅游景区要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防止人员过度集中,全面实施门票预约制度,引导游客错时错峰旅游,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六、强化商场宾馆等区域疫情防控
洗染、美容美发、家电维修、沐浴、人像摄影等空间相对密闭场所有序恢复营业,严格按照接待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50%的标准执行。餐饮场所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实行常态化堂食服务管理。商场超市要实行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严格落实亮码、测温、重点区域消毒、工作人员口罩佩戴、服务台一米线、防疫物资摆放等疫情防控措施。各类宾馆(酒店)、民宿或带有住宿功能的场所,要按照市指挥部统一部署,严格加强外地来青人员管理,严格落实测温、查验“双码”等措施,并督促来(返)青人员尽快落实核酸检测和健康管控措施。
七、减少人员聚集
按照“非必要不举办”、“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严控大型会议、文艺演出、展销促销、庆典庆祝的数量规模,50人以上活动应制定防控方案;减少线下办会,尽量举办线上或视频会议;确需举办的线下活动,应当控制人数并制定防控方案,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提倡家庭聚餐聚会不超过10人,原则上封闭场所的聚集性活动人数不超过50人。娱乐场所接待消费人数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严格落实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
八、加强医疗机构管理
落实疫情防控分级包干责任管理体系、院感防控巡查机制,抓实抓细院感防控措施。严格执行入院预检分诊、核酸检测、病区封闭、患者陪护及探视管理等措施,医疗机构对所有来院人员均应进行“一看一测一查一问”,并扫描场所码,核查行程码。发热门诊应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凡具有发热等新冠肺炎可疑症状的患者,一律直接到发热门诊进行就地排查,隔离留观患者非诊疗需要不得离开隔离留观室。
九、加强宣传引导教育
加强疫情防控和安全出游知识宣传,引导公众加强自我防护,倡导广大市民群众“非必要不离青”,节日期间不聚集、不扎堆,尽量减少探亲访友和外出旅游,不前往中高风险区以及有本土疫情报告的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非必要不离青”,确需离青的需经所在单位同意。提倡人群聚集和密闭场所佩戴口罩,养成勤洗手、公筷制、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等良好卫生习惯。
十、加强假期值班值守
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值班值守,对重点时段、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防控措施的落实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坚决堵塞漏洞。
五一期间疫情防控宣传方案3
为有效防范“五一”假期人员流动和聚集带来的疫情输入风险,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武汉市工作实际,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有效应对“五一”假期人员流动性大,旅游、聚会聚餐等人群聚集性活动多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守牢外防输入各关口,抓实抓细各项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确保全市度过一个安全、健康、祥和、文明的“五一”假期。
二、主要措施
(一)降低人员流动风险
强化省外来(返)汉人员管理。充分运用电子围栏全面掌握省外来(返)汉人员信息,抓实抓细“三站一场”等排查管控,实施“落地查、落地检、落地管”措施,督促其抵汉后12小时内须向所在社区(村)、单位、酒店等报告,严格落实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确定的重点地区人员健康管理政策。强化重点场所触发机制,落实酒店和社区(村)查验管理,无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采样证明)的省外来(返)汉人员一律不得办理酒店住宿和进入居民小区。继续做好省外来(返)汉人员“三天两检”和市内人员核酸应检未检人员的健康码弹窗提示和“灰码”赋码管理,并跟踪做好核酸检测和转码服务,方便公共出行。
引导市民“五一”假期健康出行。提倡市民群众非必要不离汉,特别是不前往14日内有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地区和陆路边境口岸所在地。确需出行的,要提前掌握目的地防控政策,返汉前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提前向居住地社区报备。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离汉前须严格报备管理。
社区、小区、城中村、酒店和企事业单位及各类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严格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采样证明),严格落实戴口罩、扫码(健康码)验卡(行程卡)入场。
(二)减少公共场所人员聚集
强化旅游景区和公共场所疫情防控。各类公园、景区、景点坚持“限量、预约、错峰”要求,严格限流标准,防止人员拥挤。影剧院、博物馆、图书馆、剧院、健身房、桑拿、按摩、足疗、水疗、棋牌室、麻将馆、网吧、酒吧、KTV、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密闭场所和学生儿童托管机构、线下教育培训机构,按50%限流。商场、超市提倡自助购物、线上配送,减少人员接触,分流线下人员聚集压力。餐饮酒店合理安排堂食场地,控制人员数量,每天按规定频次消毒、经常性通风,推荐使用自助点餐、一次性餐具、公筷公勺。
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按照“非必要不举办”原则,严格控制庙会、大型文艺演出、展销促销、体育赛事等活动。确需组织的,坚持“谁举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有省外人员参加的聚集性活动必须报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审批。提倡家庭聚餐聚会等不超过10人,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
(三)筑牢常态化疫情防线
充分发挥医院药店“哨卡”作用。全市62家发热门诊严格执行接诊、筛查、转诊流程和分类处置,药店驻店药师做好“四类药品”购药服药人员的跟踪随访,开展健康监测,督促其落实24小时核酸检测和异常症状社区报备。
持续开展常态化监测。对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医务人员、隔离点工作人员、物流园区和工业园区从业人员等29类重点人群,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应检尽检。对超市、农贸市场、快递站点、交通站点(工具)、物流园区和工业园区、公共卫生间、医疗机构等外环境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各区采集环境样本每日不低于300份。
强化高风险货物疫情防控。加大对国际物流快递、进口冷链食品和高风险货物的检验检疫力度,认真落实核酸抽检和预防性消毒,督促工厂企业、物流园区和货运站场等地严格做好外来人员查验。高速公路卡口对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确定的管控区域来(返)汉货车实行“即采即走即追”“闭环接驳、原路返回、全程引导”。
严格重点场所管控。加强对隔离点的规范管理,特别是对入境人员隔离点和上海等中高风险地区人员隔离点,从严从细加强管理,严禁出现隔离点交叉感染。加强医院、学校、建筑工地等人员出入管理,养老院、福利院、监所等特殊机构继续做好封闭管理,严防院感发生。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时刻绷紧疫情防控之弦,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根据本辖区工作实际和本行业特点,制订“五一”假期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加紧提前部署,主要领导要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加强协调,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二)加强宣传引导。各区各部门要加大“五一”假期疫情防控和安全出游知识宣传力度,引导公众加强自我防护,尽量避免聚集和扎堆。积极做好涉疫网络舆情监测和应对,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三)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各区各部门要保持24小时指挥值班体系,落实领导带班制度,加强信息报送,重要情况随时报告。
(四)加强督导检查。各区各部门要突出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和关键环节,深入细致开展督查,及时发现问题漏洞和薄弱环节,及时推动整改落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将组织开展暗访督查并予以通报,对因工作不落实、管控不到位导致疫情失控或产生传播风险的失职失责行为,移交纪检监察部门严肃追责问责,以铁的纪律倒逼防控责任落实。
五一期间疫情防控宣传方案4
近期,全国本土聚集性疫情点多、面广、频发,波及30个省份,防控形势异常严峻复杂。随着“五一”假期临近,人员流动和聚集愈加频繁,疫情防控风险持续增大,为防范新冠肺炎疫情输入风险,确保全区人民群众能够度过一个欢乐、健康、安全的“五一”假期。
一、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属地、部门、单位、个人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四方责任”,社区(村)和单位加强外来人员排查登记。全区各单位和公共场所严格执行扫码验码、测温、戴口罩、一米线、规范消杀等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做好员工健康监测。继续开展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周期性核酸检测,人员流动性大的行业或单位,假期结束后要组织开展1次全员核酸检测。
二、加强离市人员管控。
全区居民“非必要不出省”,倡导“非必要不离市”,不前往14日内有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的县(区、旗)和陆路边境口岸所在县(区、旗)。节日期间不聚集、不扎堆,尽量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原则上不离市,确需离市的,严格审批管理。所有离市人员返鄠后,按行动轨迹涉及城市落实相应的核酸检测和健康管理措施。
三、加强学校师生出行管理。
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师生、员工确需跨省跨市出行的,要提前向所在学校报备。假期跨省出行返校的师生,要做好核酸检测、健康监测。接触过风险人员的要如实向学校报告。
四、加强来返人员管理。
14日内有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所在县(区、旗)和疫情高流行城市旅居史人员非必要不来返我区,如来我区,须按要求落实隔离管控、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措施。省外(除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区县)来返我区人员须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提前注册陕西“一码通”(预登记),落地后即进行1次核酸检测,抵达后7日内不参加聚餐、聚会等聚集性活动,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对近14日有本土疫情的省份来人,落地后即进行1次核酸检测,并在入鄠第3、5、7天各进行1次核酸检测。陕西“一码通”将进行弹窗提醒,逾期未进行核酸检测的一码通颜色将变码。
五、主动提前报备。
省外来返人员到鄠后,须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单位、酒店等报告,配合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因瞒报、谎报、迟报等引发疫情防控风险的,依法追究责任。电竞酒店、宾馆、酒店、民宿、洗浴等住宿场所要做好入住人员登记和健康监测,每日向行业监管部门、属地报告市外来返人员信息和健康监测情况。
六、严格管控聚集性活动。
严格控制大型文艺演出、展销促销、庆典庆祝、大型会议、培训讲座、体育赛事等活动,尽量举办线上会议或视频会议,50人以上活动应制定疫情防控方案,按照“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原则,提前3日向行业监管部门或属地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备申请。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确需举办的尽可能缩小规模。承办5桌以上宴会等聚餐活动,须提前3日向属地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备,积极配合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七、加强重点场所防控。
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娱乐休闲等各类重点场所要严格落实扫码验码、测温、规范佩戴口罩、消毒通风等防控措施,做好从业人员健康监测,引导有序排队和疏导客流,控制瞬时流量,防止人员拥挤。餐饮业控制就餐人数和餐位距离,宾馆、单位内部食堂分时分餐,提倡隔桌就餐、就餐人数不超过餐位数的50%。旅游景区、剧院、电影院等公共场馆按规定落实预约、限量、错峰等要求,做好引导分流,接待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
八、加强交通运输防控。
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班线客车等交通工具查验乘客陕西“一码通”,乘客一律扫码乘坐,司乘人员做好个人防护。货运车辆司乘人员进入我区,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查验陕西“一码通”、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核酸检测结果超过48小时的,就地落实抗原检测及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结果为阴性的予以放行。加强车辆疏导,根据节日车辆通行情况及时增加检查通道,优先保障重点物资运输,对于持有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的货运车辆保障快速便捷通行。
九、尽快完成疫苗全程接种。
积极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特别是加强针接种是当前预防新冠肺炎最有效的办法。“五一”节假日期间,全区预防接种门诊都将正常提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服务,没有接种疫苗的适龄人群、没有完成全程接种的人群、需要接种加强针的人群,尽快就近就便到预防接种门诊进行接种。
十、谨慎网上购物。
全区居民要主动关注各地疫情发展情况,非必要不网购疫情高发国家和地区的商品,收取快递时佩戴好口罩和手套,对收到的快递、邮件,先消毒、静置、再取用。
十一、加强个人防护。
全区广大群众和来返鄠人员要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常消毒、一米线、用公筷”等个人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密切关注自身健康,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在药店或网上购买止咳、退热、抗病毒、抗生素等“四类药品”的人员,配合做好登记、回访、核酸检测等工作。购买海鲜和冷链食品,尽量到商场、超市购买,并佩戴口罩和手套,注意洗手和消毒。
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是阻断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的重要举措,是广大居民应尽的义务。请广大居民朋友继续理解支持配合各项防控工作,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携手护卫城市安全和个人健康,共同度过一个健康、安全、祥和的“五一”假期。
五一期间疫情防控宣传方案5
当前,国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上海等地疫情仍处于高位。随着“五一”假期临近,人员流动和聚集愈加频繁,风险也随之上升。为严防疫情输入风险,确保全市人民度过一个健康、安全、祥和的假期。
一、非必要不离新。
倡导市民就地过节休假,非必要不出市,不得前往有疫情发生的省辖市。确需出市的,须提前向本单位及属地社区(村)报备,并全程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减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返回后配合落实相关防控措施。
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要带头做好表率,确需外出的要严格审批。
二、严格来(返)新人员管理。
所有来(返)新人员须提前3天通过“放新办”报备,来(返)新须“健康码”和“行程卡”绿码并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到新后,立即进行核酸检测、扫场所码,接受赋码管理,并主动向所在单位、社区(村)或所住酒店报告,同时配合落实分类健康管理措施。
对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人员实行红码管理,落实14天集中隔离,在第1、2、3、4、5、7、10、14天开展核酸检测,解除隔离时“双采双检”。
省外低风险地区来(返)新人员,实施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每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被隔离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时,可在就近核酸检测点采样,采样途中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采样后立即返回家中隔离,隔离期间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的,恢复正常活动。
三、严控聚集性活动。
提倡市民群众假期不聚集、不扎堆。所有聚集性活动按照“谁举办、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原则,由举办方和承办单位提前3天向属地疫情防控部门报备。对于经贸类活动,严格落实报批手续;对非经贸类活动,原则上不办少办,确需举办的,能线上不线下,对群众的婚丧嫁娶等活动,倡导简办、少办、节约办,确需举办的落实属地责任事先报批。“五一”假期所有活动均需在节前完成审批程序,50人以上活动报县级疫情防控指挥部审批、100人以上活动报市级疫情防控指挥部审批、500人以上活动由市级审批后报省指挥部备案。
四、做好假期旅游防控。
“五一”期间,暂不恢复跨省团队游、省内团队游,继续暂停出入境旅游,请市民群众合理选择出行路线和游览时段,谨慎选择目的地。市内各类公园、景区、景点坚持“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实行场所码、“流动哨”,按75%的限流开放,严控瞬时流量。宾馆、酒店、民宿要做好从业人员健康监测和管理,严格落实入住人员登记、查验“两码一证”。
没有落实防控措施的景区、景点、酒店,立即停业整顿,造成重大疫情的,将依法追究责任。
五、筑牢学校疫情防线。
“五一”期间,所有教师、学生不跨市流动,学生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以市内流动。坚持“一地一策、一校一案”,各级各类学校要制定节日防控方案,做好师生出行信息台账,通过健康打卡等形式掌握假期师生的行踪,跟踪师生假期健康状况,做到师生底数清、情况明、行程可追踪。假期后,返校的所有师生员工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核酸检测由教育系统统筹安排);返校后,按要求落实师生核酸抽检工作,避免人员带风险返校返岗。
六、严管重点场所。
社会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实行扫码通行制度,其中剧院、电影院、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娱乐场所、体育场馆等室内公共场所要严格落实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按75%的限流开放,严控瞬时流量。网吧、KTV、棋牌室、麻将馆、“剧本杀”等场所不得开放。
监所、养老机构落实闭环管理,做好常态化疫情监测,每周核酸检测,每天健康登记。建筑工地、大型企业统筹好疫情防控与生产经营工作。
七、稳定市场供应。
各县(市、区)落实外来入新货车司乘人员“三免费”政策,辖区内各高速、国省干道防疫检查点严格执行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实行分类精准闭环管理,确保“货畅其流、疫断其路”。外来入新货车司乘人员需提前24小时通过“放新办→返新登记→货车司乘人员来(返)新登记”进行报备,未提前报备的人员需在检查点补录完成报备,实行闭环管理。货车司乘人员离新时新乡市内赋码及时解码。
八、做好个人防护。
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常消毒、一米线、用公筷”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不聚集、不扎堆,主动配合做好测温验码、接种疫苗等防控工作,谨慎邮购。
请广大市民朋友继续理解支持配合各项防控工作,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对目前在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居住或停留的亲人、朋友,要主动宣传我市疫情防控政策,携手护卫城市安全和个人健康,共同度过一个健康、安全、祥和的“五一”假期。
【五一期间疫情防控宣传方案(精选5篇)】相关文章:
五一期间疫情防控专项方案(精选6篇)04-29
高校五一期间疫情防控通知04-28
五一期间疫情防控通知(精选12篇)04-29
公司五一期间防控疫情工作通知04-29
乡镇五一期间疫情防控总结(精选5篇)04-28
五一期间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精选5篇)04-29
五一期间注意疫情防控通知(精选7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