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 (仁爱版英语)

发布时间:2016-7-20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

现行的初中英语教材Project English从2004年9月起使用至今,它编写理念,编排体例活泼,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且富有时代气息,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教材中的阅读材料题材广泛,具有极强的时代特性,所含信息量大,词汇多,篇幅长、语言难,体裁丰富。通过阅读训练,可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异国文化习俗,进而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不少学生由于其不同的文化基础、生活经历、学习方法和阅读习惯、兴趣等,在阅读理解实践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不能阅读

初中学生词汇量少,语法知识欠缺,语言积累不够,特别是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他们虽然在小学有接触英语,但小学英语对学生的要求相对更低,词汇量不大。同时许多学生还没从旧有的英语学习方式中转变过来,在阅读过程中寸步难行,似懂非懂,阅读效果低下。还有的学生一遇到句子中有生词或陌生词组,就急不可待地翻词典,看起来好像很认真、很勤奋,其实这种“勤奋”是“懒汉”

的做法,因为他用手的动作代替了脑的思考。

二、 不会阅读

不言而喻,注重阅读的目的之一是借助所读的语言材料来学习语音、词汇、句子结构等。于是,许多教师过多地强调语言知识的讲授,结果使学生误以为阅读就是熟记单词、弄清每句话的意思。其实,这种教学方法不仅缺少了推测、对比、分析、归纳等阅读技能的指导,而且忽视了语篇分析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根本不会阅读。在阅读时,由于学生逐句逐句的阅读,不但大大地减缓了阅读速度,而且使整体理解变得更加困难,使得学生常常“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对语篇的把握。结果,在各类测试中,许多学生看懂了文章,却选择不同答案或来不及完成测试,阅读失分很高。

三、 不爱阅读

在阅读理解过程中,不但视觉信息起作用,非视觉信息也起作用。所谓视觉信息是指眼睛感知文字符号而获得的信息,非视觉信息则在阅读过程中起潜在作用,是由大脑提供的。非视觉信息中最重要的是文化背景知识。非视觉信息越丰富,阅读难度越小。而学生在缺少文化背景知识的情况下,即使看完阅读材料,也不能真正理解材料中的正确含义,难免会失去阅读的兴趣。除了应付考试以外,他们不太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反复阅读上述材料。

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呢?以下是笔者的几点看法。

一、 运用图片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针对七年级学生词汇量少,语言积累不够的特点,用图片帮助学生扩展理解力、想象力和思考力。教师可先提供阅读材料,让学生独立阅读后,出示图片,让学生从具体的图片中猜测词义,这就省去了老师用母语来解释词的意义。而更重要的是,图片可帮助学生自己去理解、思考和领悟故事的情节。

二、 教授阅读技巧,帮助学生学会阅读

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和习惯以及阅读能力,使学生既要读懂字面意思,又要读懂字里行间的意思,还要读懂言外之意。抓住文章中的重点、异点和疑点进行训练,还要进行扩散点的训练。阅读材料有几大类别,教师可把材料进行分类,教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学会阅读并理解材料。

1. 抓文章段落主题句,巧解主旨大意题。

主旨大意题主要是测试学生在阅读中领悟文章大意和归纳、概括文章的能力。一般针对某一语段或某一语篇的主题标题或目的设题。常见的设题方式有:

(1)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2) 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tell us?

(3) The writer means to tell us_________________.

(4)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________________.

(5) 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解题技巧:这类问题属于全局性问题。做这类题,首先要找出文章的主题句即中心思想,其他句子则为支撑句或扩展句,是用来阐述、解释、支持或发展主题句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找出文章的主题句,也就明确了文章要讲什么,再阅读全文,就可以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了。不少文章一开头便展示出文章的主题句。

段落的主题通常由被称之为主题句的句子来表示的。主题句有两个功能,一是介绍 段落的主题;二是阐述控制概念,控制概念用以控制段落中句子讨论的内容。

主题句通常是一段的第一句或末尾一句,偶尔在一段中间。我们在阅读非故事性文章如科普文章的时候,主题句尤其明显。有的文章无明显的主题句,主题句隐含在段意中。

(1) 寻找主题句

有些段落,有明显的引出细节的信息词,常见的信息词有:for example, an exampl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xample, first ,second, next, then, last, finally, to begin with , also等。

在阅读中,应尽量利用上述信息词确定主题句的位置。如果无明显的信息词,可以先假设第一句为主题句,在第二句的前面添加一个for example,看看第二句是否可以支撑第一句话,如果第二句话不能支撑第一句话,便在其他地方找出主题句。主题句位于段末是作者采用了先摆事实,后做结论的手法。这种段落移用作归纳型段落。

主题句偶尔也出现在段落的中间,但不一定就在正中间。有时第一句并非主题句,而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句变成了主题句。此外,主题句与可能是段落的倒数第二句。

(2) 选择答案

先彻底弄懂主题句的句意,然后阅读选项,选择与主题句句意相吻合的答案,如主题句的再现,主题句句意的复述或推论等,排除与主题句句意无关的答案,如支撑细节和文章中未曾阐述的事实等。

2. 抓选项关键词,寻读文章细节

细节理解题一般为两种。第一种是直接理解试题,答案与原意直接挂钩,在原文中可以直接找到,考生读懂文章,就能得分,属于低层次题。第二种是词义转换题,正确选项是原文有关词语和句子的转换,要求学生能理解原文中某个短语或句子的含义,找到与之相应的词语和句子,属于 中档难度题。

细节理解题考查的方面有事件发生的时间(when)、地点(where)、什么(what)、原因(why)、方式(how)、过程、结局、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之间的关系词和句的含义等。常常针对文章中某个容易误解的关键词或概念,通过一些移花接木的伪装手段组成是非辨别选择题。

解题技巧:细节理解题几乎都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找到与答案有关的信息或是其变体,但一篇短文里大部分篇幅都属于这类围绕主体展开的细节, 所以能准确搜查理解信息,在阅读中非常重要。细节理解题的破解一般采用寻读法,即先读题,抓住关键词,然后带着问题快速阅读短文,找出与问题有关的词语或句子,再对相关部分进行分析对比,找出答案。

读题的时候,要抓住选项中的关键词,然后带着这个“关键词”,仔细阅读短文内容。一般说来,记叙文体裁的文章 应抓住五个(w)和一个(h)。对于描述类文章应该注意主要情节,尤其是有别于他人或物的特点或事实。同时,也不能忽略情节发生、发展的空间、逻辑等顺序。对于说明文和议论文,应该注意主题句、展开或叙述主题句的例证、数据以及相关信息。

3. 对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阅读文章一般都是以记叙文和说明文为主。记叙文分为传记类和故事类。阅读传记类文章,要抓住年代或时间这一主线。故事类文章情节较强,阅读这类文章,要抓住记叙文的六个要素即time、 place、 characters 、cause 、process和 reason。说明文是对事物的形状、情况、特征、成果或功用等进行介绍、解释或阐述的文章。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定义法、解释法、比较法、比喻法、数字法、图表法、应用法和举例法。掌握这些方法 ,就能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三、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当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同时应该给学生选取或推荐一些有关英语文化背景方面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学习英语26个字母时,可先告诉学生为什么字母A被排在第一位;介绍法国诺曼人入侵英国的历史,让学生知道gentleman的来历,介绍美国独立战争,让学生了解英美两国的渊源及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不同;介绍西方的节日如情人节、母亲节、感恩节等,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习俗。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点滴渗透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所阅读的材料,增强阅读理解能力。这样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

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阅读能力

要让学生真正理解阅读材料,就必须先让学生认识到东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差异以及由此造成的不同的语言组织模式。中国人比较侧重综合思维和形象,其思维方式属螺旋型,注重对事物内在本质的分析和探讨,作者意图较含蓄,文章布局中倒叙和插叙较多,而西方人偏重分析思维和逻辑思维,其思维方式属线性思维,偏重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文章篇章结构的层次感和独立性较强。因此,学生只有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段落模式,才能正确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真正理解文章的内在含意。

总之,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英语教师来说,必须持之以恒,才能使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转变为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提升和加强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