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八年级教学案例分析
UNIT SIX -- What does she look like?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Section A 重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谈论如何用英语做比较,并学会描绘人的特征和个性的差异以及两人之间的比较。
2 过程与方法
采用Classfying&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的学习策略。利用教学图片POWERPOINT 来展开和课堂PAIRWORK问答式的口语交际活动,谈论如何用形容词来描绘人物,如何做比较,同时进行听力训练,尤其是听细节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每天都要与人交往,学会用英语区分和描绘人们,很容易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本课内容学习,尤其是能准确的描绘细节,能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并能提高听与说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及突破
重点
学习运用重点句型Is that Sam? No,that’s Tom.He has shorter hair than Sam.He’s calmer Sam. 语法焦点在于Compare with-er,-ier and more and both结构。
教学突破
重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学会如何描绘人物,如何使用形容词,如何用形容词做比较。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播放1b的录音让学生听,引导学生分辨相应的图片与编号,完成1b部分的教学任务。
2 播放2a部分的录音要求学生从2b部分的语句选出2a部分问题的答案。
3 引导学生运用2a和2b 的信息编对话进行交流,完成2cPairwork的教学活动任务。 1 听录音分辨相应的图片并编号,完成1b的教学任务。
2听2a 部分的录音,选择所听到的形容词比较级完成2a部分的教学任务。
3 运用2a和2b的信息编对话并进行交流。完成2c口语交际的Pairwork教学活动任务。
本课教学评析
本课在开头部分便提出了教学目标的三大方面--认知目标、智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体现了“教育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认知目标提出了“谈论人物性格特征”,学会形容词的比较级用法。这是本课的重中之重。而智能目标则是教会学生运用知识,其中明确规定“让学生用学会的知识比较不同的人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就发表了著名的宣言《学会学习》,旨在改变各国教育系统重知识,轻能力的现状。而情感目标的提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朋友并增进友谊。”
从本课的教学步骤来看,仍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系统地学习学科知识。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缺点是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本课在教学步骤中大量采用了情景对话的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使得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上世纪70年代保加利亚的卢扎偌夫就曾提出过著名的暗示教学法。本课在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中,运用了教育学、心理学、艺术的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本课不是用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拼凑而成,而是按照语言情景组成一个个鲜活的场景。例如在教案开头部分便让学生“Practice conversation ,using “What dose…look like?””便于学生形成实用的知识技能。同时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他们的内部动机。该教案还运用了各种手段,如幻灯片,投影仪等与板书结合,不仅使教学形式丰富多彩,而且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了知识。
本课也体现出了若干教学原则。首先是可行性原则。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就在60年代设想“任何学科的基础知识都可以从一定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人。”最重要的是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本课运用了大量的经典例句,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He has shorter hair than Sam. He is calmer than Sam.”其次是直观性原则。从本课中可看出教学内容重难点突出,集中讲解经典例句,又辅以大量练习,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能从具体直观的例句掌握抽象知识,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最后,本教案体现出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结合的原则。布鲁纳曾提倡“发现学习”,本课既有老师讲解重难点知识,亦有学生听完磁带或看完图片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发言,起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但是本课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情景对话模式虽然能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但是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在课堂上由于过分紧张而影响了水平的正常发挥,降低了课堂效率。另外,幻灯片的应用不如板书灵活,影响了教师的自由发挥,有可能使课堂显得机械、沉闷,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今后将努力克服这些不足之处,使课程更加完善。
杏林中学英语组 张国宪
2005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