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传习录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传习录读后感1
漆雕开曰:“吾斯之未能信。”夫子说之。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曾点言志,夫子许之。圣人之意可见矣。——《传习录》
这一段给我的启示,人必须要修身,修身之后要有自知之明。就是你要清楚自己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跟自己的能力有关,跟社会环境也有关。修身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半斤八两。不是别人说我们能干什么,是我们自己清楚自己能不能干。能干,怎么干?不能干,需要补什么?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板。不能别人一捧自己就飘飘然。冒然到一个岗位上,对自己、对企业、对别人都是不负责任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干不好会让自己的名声变臭,到时候想挽救可就难了。儒家讲明哲保身,如果自己有能力,但是环境并不是自己喜欢的,或者说环境不适合去干这个职位,那你就要选择另外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也就关系到我们怎么对待生活,曾点对待生活的方式,孔子是认同的。对待生活的态度也能反映出修身的程度。脱离于生活的修行不是儒家修身方式,不管你是官场得意,还是职场失意,生活每天都在继续。要保有像曾点那样的心态,乐观的面对生活。我觉得曾点就应该是达到了喜乐平和的状态。拿得起需要本事,放得下需要心胸。
传习录读后感2
崇一曰:“先生致知之旨发尽精蕴,看来这里再去不得。”
先生曰:“何言之易也!再用功半年看如何?又用功一年看如何?功夫愈久,愈觉不同。此难口说。”
——《传习录》
我曾经想过,修行到最高的层次就是圣人吗?那圣人之上还有没有?看王阳明的答案肯定是有的。我也曾经向往过,修行到像王阳明那样的阶段,就已经很幸福了,再往上没敢想。
世界太大,高手太多,谁知道哪个是头呢?就像我们经常问自己的一个问题,如果到达尽头,尽头之外又是什么。我觉得最大的尽头就应该是万事万物的规律,我们只要摸清楚这个规律,就好比是王阳明将圣人比作金子一样,我们就已经到达了另外的一个很高的层次了。
我现在也只是在瞎猜,王阳明并没有肯定,只是告诉他的弟子,用的'功夫越久,越会感觉到不同。
就像我经常问师父开悟是什么感觉,师父说只要你开悟了你就知道是什么感觉了。
我们总是幻想更高的层次是什么样,却忘了自己现在处在的层级。
修行这件事情不能好高骛远,要一步一个脚印,修到哪算哪。但还是要给自己一个目标的,这个目标就是成为圣人。
传习录读后感3
侃问:“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安有功夫说闲语、管闲事?”
先生曰:“初学工夫如此用亦好,但要使知‘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心之神明原是如此,工夫方有着落。若只死死守着,恐于工夫上又发病。”——《传习录》
这一段先告诉了我们修行初级阶段怎么去修行,就是你有多渴望去改变自己。儒家讲为己之心真切,真是想明白,切是迫切。那你修行之心真了吗?切了吗?如果修行真的像心脏疼一样关注在心脏上,那么我们修行的速度就会一日千里。最开始这样对我们的修行是有巨大帮助的',因为我们的心外放太久了。
所以《格言联璧》才讲“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无事的时候,心是安在自己的腔子里的,有事的时候,我们外放的时候,是需要去完成我们想要完成的事情。儒家是入世的学问,我们不可能离开世俗,到远离人类社会的地方去,少不了与人打交道。用心的去做每一件事,投入在当下。做完事情的时候把心收回来,就是修行,也是收放心。能收能放,才是自如。
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因为心外放的太久了,所以要练习收心。初级阶段过后就练习收放心,如果这个时候还一直在收心上,就会从执着变成执拗。就做不到儒家说的允执厥中,反而会耽误修行。
传习录读后感4
读了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之后,深感先生的文字意味深长,仅仅是读过一遍的我是绝不敢说出完全领悟王阳明先生的思想这种话,但读完《传习录》后,我确实有了一丝自己的感悟。王阳明先生的智慧跨越时光长河,确实值得人细细品味。
第一点,修心。王阳明先生认为修心即致良知。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心在省便是致良知。要做到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自觉良知。良知在人,永远不会消失。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蒙蔽,并不是他没有良知。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就是正,就是纠正那些不正确的`,使归于正道。在私欲萌芽之际将其扼杀,防患未然以期修得真心。
第二点,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参透事物本质,掌握知识本源。需要断案,就从断案的事上学起,如此才是真的格物。例如判案时不能因对方无礼而恼怒,不能因言语婉转而高兴,不能因对方哀求而屈意宽容。唯恐心中有丝毫偏离而妄人是非,这就是格物致知。抛开事物去学就会不着边际。
第三点,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读书的目的是知,而知的目的在于行,所以读书必须用来指导行,从而知行合一,是谓“经世致用”。只读书不思考,只会越来越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就会变得自我。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事物中体会到良知,这个时代物欲横流,当人们漫无目的庸庸碌碌地四处奔走时,不妨读一下《传习录》,去探求一些生命真正的意义。
传习录读后感5
问:“延平云‘当理而无私心’。‘当理’与‘无私心’如何分别?”先生曰:“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若析心与理言之,恐亦未善。”
又问:“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都不染着,似无私心,但外弃人伦,却是未当理。”曰:“亦只是一统事,都只是成就他一个私己的心。”
——《传习录》
王阳明通过朱熹老师的一句话来阐释他的“心即理”学说,“当理”就是天理显现,要想天理显现,就要去掉后天的习染。私心就是后天习染的体现,去掉了就是无私心。无私心当然就是天理。反过来讲,如果你的天理没有显现,那是因为你的心受到了后天的蒙蔽,心有私欲就是有私心。简单的说当理等于无私心,它俩是一回事。要是把他俩分开说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熹的理论了,王阳明是不认同的。
有意思的是陆澄又问了佛家的无私心和当理的关系,他认为佛家的无私心是不当理,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必须得尽孝。在我们没尽完孝的时候出家,这首先就是违反人伦的'。作为一个人,父母把我们生下来养大,我们必须要尽孝。一个人可能没有伴侣,可能没有子女,但他一定有父母。看似把七情六欲抛去一边,四大皆空,那父母之情呢?在父母健在的时候,你去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这就是天理没有显现。你的心被你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蒙蔽了,说白了,你为了你的欲望抛弃了人伦,因为私心所以不当理。这是从反面论证王阳明心即理的一个体现。
传习录读后感6
问:“上智下愚,如何不可移?”
先生曰:“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传习录》
有两种人是改变不了的,第一种就是智者,属于先天开悟的这种人,第二种是愚昧的人。虽然王阳明说的简单粗暴,但绝对是真理。第一种人是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们目标明确,并且会为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不断地努力。所以这种人是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的。最有意思的是第二种人,愚昧,不明事理,会坚定地认为自己想得也是对的。这种人有一个特点,特别的.倔强。一旦他认定了一个道理,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想让这种人改变是不可能的。
在现实生活当中第一种人很少,第二种人越来越多。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很多人都会把无知当性格。遇到这种人,最好的选择就是离开。不要尝试去用道理说服他,如果那样你只能自找苦吃。上智者是不需要改变,下愚者是不会改变。
如果我们既不是上智者也不是下愚者,那么你就要去改变自己。我更希望自己用这句话给自己做一个警句,当有一天我不愿去改变自己的时候,我要告诉自己,如果我不想作下愚者,就要马上付诸行动去改变自己。只要不欺骗自己,你一定会有一个清楚的答案,你是哪一种人。那你还有什么原因去拒绝改变?强其所不能吧!
传习录读后感7
先生曰:“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传习录》
后悔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我们知道错了。但知道错了是一回事,如何去改正错误是另外一回事。我们后悔的原因可能会有很多种。多数情况是因为错误带来的结果是我们不想要的,然后才开始后悔。还有的情况是别人告诉了我们的.错误,我们觉得别人说的有道理,才开始后悔。再有就是我们修身当中每天反思会发现自己的错误而感到后悔。王阳明说当我们能感到后悔这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是去掉我们病根儿的药方。药方是有了,吃不吃在我们自己。有的人害怕药苦,虽然知道吃药可以治疗自己的病,也拒绝吃药。正确的药方需要正确的吃法,吃到适应症的病人口中才能见效。
就像我们都有的傲慢之心,我注意到很多人在说自己有傲慢心的时候,实际上自己就是傲慢的。仿佛傲慢并不是坏事,而是一种荣耀。还有一种更有意思的人,知道自己的问题。每天都去寻找医生给自己开药,东求西求。不管开多少正确的药方,自己不吃也没用。反而会旧病复发。所以感到后悔只是开始,不是结束,如何让我们以后不后悔才是更重要的,这也是孔子为什么夸颜回的原因,因为颜回不贰过,不贰过就没有再后悔的可能性。
所以我们反思的时候,不要光想自己的错误,而是要想如何开药方去治疗自己的错误,让自己不再犯,这样反思对我们才有效果。
传习录读后感8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传习录》
王阳明对“持志”的比喻简单、直接、有意思。简单是因为他并没有把持志说的多高大上,没因为它是一个远大的理想,就把它说的与现实脱离。直接是因为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每一个人身上都会有感受到疼痛的时候,最常见的胃疼,牙疼。疼起来的时候哪有心思想别的事情。有意思是因为他举了心痛的例子,牙疼和胃疼威胁不了生命,只有心痛的时候才能威胁到生命。牙疼的时候可以忍,忍一忍就疼痛就过去了。心痛的'时候怎么忍,忍一忍可能生命就过去了。疼痛本身固然可以让我们专注,但疼痛背后能带来的后果更让我们谨慎。
我就在想,我对于自己的志向有没有像对待心痛那样时刻警惕。答案是没有。我依旧有闲暇时间去忙一些跟志向没有关系的事情,甚至是浪费时间的事情。说明我对自己志向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绝对强烈的意愿。
说闲话,管闲事,后面就是置闲气。把时间都浪费在这些没有用的事情上,就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自我修行。持志做到了,如心痛没做到,说明我专注不够。还是没把自己想明白,从认识自己开始。
【传习录读后感】相关文章:
《传习录》读后感10-08
传习录原文翻译及赏析习题06-11
《传习录》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06-12
《传习录》读后感范文范例08-04
读《传习录》有感02-27
读《传习录》有感06-08
传习录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03-07
《传习录》的读后感(通用6篇)04-19
《传习录》优秀读后感(精选21篇)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