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个人读后感

时间:2022-08-19 19:01:3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目送》个人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目送》个人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目送》个人读后感

《目送》个人读后感1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的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她的背影渐行渐远。”每当我读到这句话时,心中总会不禁地一颤。

  这句话是出自作家龙应台《目送》中的一句话,也是文章中最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一句话,这句话也许正说到了光大辛劳父母的心底里,一些懂事明理的孩子也许也能够体会到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听了这句话,明显地就能够感受到写话人的辛酸与无奈,也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发出这种发自内心的感叹。作者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看着子女的背影渐行渐远的无奈,也是看这长辈父母逐渐老去的辛酸。人到这时,已不再渴望得到什么,只是希望能和父母子女如往常一般亲密无间。时间流逝,父母都慢慢老去,子女们也不愿再依偎在自己的怀抱中,而是自己要去远行,随着自己年龄的不断增长,身边的人事物也都不断地在离自己远去。正是因为作者对生活的观察细致入微,所以《目送》不仅仅是作者对自己生活的一个体会评价回顾与反省,更是说透了许多人埋藏在心底里的真切感受,是广大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想到这里,我便回想起了童年时生活的一些细节点滴。记得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新年带我回家去老家看望外婆,临走时,外婆显得非常的不舍,不停地擦拭眼角旁的泪水,当时的我当然是不明事理,对此不以为然,如今再去后悔,为时已晚。平时上学每当我临走时,母亲眼中总显一丝不舍之情,可我却不当回事,咣当一声把门一关,而平时母亲去上班与亲切地说声再见,我却只是勉强附和一声罢了,丝毫没有一丝敬意,回忆起这些,我更加能够理解作者写这句话时的真实感受。

  快趁我们年轻之时,好好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别再等到身边的人都离自己渐行渐远时,才追悔莫及。同时,我们也要知道父母总会老去,离我们远去,子女也不可能永远陪伴在自己身边。作者说的一点也没有错,“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这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啊。

《目送》个人读后感2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的是她个人的情感。写她与儿子一起逛街时,儿子不愿跟她牵手过街,儿子大了,有了疏离感;写她母亲得了老人痴呆症,反反复复的问她是谁,写她与母亲逛街,母亲的那个爱美样子;写她与父亲同样在过街时,要牵她的手,而她已经人在中年,写她父亲最后病重生活不能自理时,由于佣人的疏忽,眼屎黏住了眼,等等。

  龙应台的文笔优美而细腻,将这些生活中的点滴娓娓道来,那些情感也如流水般涌出笔端,跃然纸上。只是让人不禁为之唏嘘的是,父母老后的情形。我甚至觉得在美丽文字的背后,龙应台是不是也想到了她老时的情景?由此,你不得不想到自己。

  这个社会是需要关怀老年人的。虽都说老人像孩子,但孩子是生命力的象征,而老,那是英雄迟暮,美人易老时。那是一个成年人不能掌握自身命运的.时刻,那是垂垂老去等待死亡的时刻。那时,多少预示了人生的悲怆。或者,说的白一点,人,要有个好死!

  我非常喜欢《不相信》中所写的,假如我笼统的隐晦的表达的话,那就是理想主义堕落为现实主义,而转向实用主义的过程。是理想沿着这一路线演变而归于世俗的过程。龙应台在文末引用了李叔同的话。我想他是尊重这位弘一大师的。我猜测,她应该非常佩服佛家的圆寂。因为这是将死亡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从容面对。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似乎应对那些主动舍弃生命者抱有尊敬之情。正像苏格拉底所说,“踏上死亡之途”与“继续存活”,“孰优孰劣”,“只有神明知道”。

  当我们对生老病死充满疑惑时,李叔同在临终前“悲欣交集”四字绝笔及偈语或许告诉了我们他的人生体验。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目送》个人读后感3

  龙应台的《目送》是本生死笔记,它深邃,忧伤而美丽,在她的文章中我读懂了什么叫孝敬。

  这世上总有一群人:当我们披着霞光呱呱坠地时,他们喜悦而泣;当我们学步不稳摔倒在地上时,他们急切心疼;当我们背起书包憧憬未来时,他们日夜操劳;当我们踌躇满至打拼事业时,他们独守空巢或孤老而终。目送了时间,语言和生命,让我知道了因为有自己的命运,长大后我们不得不离开家乡,离开父母我们身为子女也是如此失落常常在人生尽绝时默默流下思乡的眼泪,每一次回家,总觉得如此衰老,为何父母总是如此的渐渐离去,总是在告别式微笑的说一声再见,在上车时独自的在心中流泪

  很多人认为,孝敬只是一种单方面的给予,只要给予长辈足够的物资,就是孝敬,殊不知,孝敬其实只是一种陪伴;又有多少人认为孝敬只是一种动作,只要今天孝敬了这份温馨就能在长辈心里封存很久,殊不知,孝敬还是一种延续的状态,长辈们需要的不只是只言片语的零碎的关怀,而是呢喃细语的唠叨与问候。孝敬不是绝对的服从,它是一种心,一种情,一种内心的思念。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业。时间,永恒得把一些东西带走,带不走的,随着时间,也便成了永恒。然而,这种永恒到底是两个人的不悔的欢笑,还是两个人遗憾的泪水,完全取决于你对孝敬的态度!现在的我常常看到爷爷奶奶衰老的痕迹,很害怕突然有一天他们就不见了。任凭我怎么呼喊,他们都不会回来了。而有过多少年,那昔日健朗的爸爸妈妈也将步入风残烛年,也将从此消失,无处寻觅呢?

  爱父母,孝敬他们,就是爱30年后的自己;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就是爱五十年后的自己。孝在心中,心存敬意。

【《目送》个人读后感】相关文章:

目送读后感精选03-30

《目送》的读后感10-04

读后感:目送05-14

《目送》读后感05-15

《目送》读后感精选06-28

目送的读后感05-04

目送读后感01-05

目送读后感01-04

目送读后感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