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读后感

时间:2024-08-11 23:19:59 秀雯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人间有味》读后感(精选10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间有味》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间有味》读后感(精选10篇)

  《人间有味》读后感 1

  《易·系辞》云: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这几句话的大体意思是:“乾道以平易显示其智慧,坤道以简约展现其功能;平易容易使人明白,简约容易使人顺从;易知的东西容易使人亲近,易做的事容易使人成功;使人亲近的则可以相处久远,容易成功的(事业)可以逐渐做大。可以长久是体现贤人的道德,逐渐做大则是贤人的事业。”这几句话逻辑严密,层层推进,用来概括我此时此刻的阅读感受正合适。

  仍记得去年3月月12日我加入了叙事者团队,张静老师耐心细致的教我如何开微博交作业,还会按时提醒我交作业,无耐自己这个“低差生”肚中无墨,一直交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来,我想自己要想“气自华”最快捷的方式就是“腹有诗书”。

  每年四月都是学校的读书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看的最多的当属与语文教学有关的书籍:《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觉者为师》系列、于永正的《我怎样教语文》、蒋军晶的《让学生学会阅读》等等,这些教师专用床头书被我一遍遍的品读,如同一盏盏明灯在我困惑时给我指引。

  今年四月份我们叙事者团队共读的书目是汪曾祺的《人间有味》,初读这本“食谱”,我就被汪老先生笔下的各路美食深深的感染,极强的画面感让我浮想联翩,以至于合上书竟对先前的“粗茶淡饭”开始嫌弃起来。可是这真的仅仅是一本“舌尖上的美食”吗?迟疑后,我再次捧起这本书,原来人间不但有味,还藏有一颗赤子之心。

  味在至真,唯暖相依

  高邮的咸鸭蛋、小西门马家牛肉馆、故乡的元宵……每每被点到名的特色美食,无不饱含着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一则《论语》一句情,一盏茶香一座城,无论是祖父对口中的.“孟子反”还是家乡人的“喝早茶”,读起来都极具生活的香气,仿佛那家小院儿里有着魔力,让人流连忘返,放下书仍让人牵挂,那熟悉的味道,熟悉的身影,熟悉的城市和熟悉的小暖。

  走遍万水千山,吃遍大江南北,汪先生把不变的真情留在了齿间,这份对美食的爱也是对生活的真,唯有一个爱生活的人,他的笔下才有那字字珠玑的美好,他的心中自有一种情趣,自有一颗豁达的心,让人每每品读,心中被温暖。

  味在宽泛,博览中西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总之,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应该这样。王先生的观点我非常认同,不论是咸菜文化还是宋朝人的吃喝,还有立春的吃萝卜习俗,都将文化和美食紧紧相连,唯有口味宽泛一点,我们才能从不同的食物比较中体会出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性情习俗的不同,地域文化的不同。也就是南北文化无优劣,中西饮食文化也无优劣,其区别只不过是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生活方式或者饮食方式的不同罢了。

  红日巡天过午迟,腹中虚实自家知。

  人生一饱非难事,仅在风调雨顺时。

  一本《人间有味》让我品到了文字背后的小暖,虽不能让汪先生那般尝遍东南西北,但也让我下决心用阅读充盈自己的味蕾,又是一年读书月,人间有味,香意浓浓,书有百味,其乐融融。

  《人间有味》读后感 2

  寒假,我细细品读了汪曾祺先生的一本著作《人间有味》。汪曾祺先生似乎对四方美食有一种执念,他对美食的热爱与追求是令我敬佩的。

  其中有一篇文章,是汪曾祺先生为《学人谈吃》作序。学人是会吃且善于谈吃的。学人可以是大学教授,生活相当优裕。但他们却极少吃富油水的食物。教授们有家,有妻儿老小,当然不能这样的放诞。文中还有一种人,叫“准学人”——学生或助教。这些准学人两肩担一口,无牵无挂,有点小钱,他们倒是能偶尔一吃昆明的一些名菜了,如“培养正气”的汽锅鸡、东月楼的锅贴乌鱼、映时春的油淋鸡、新亚饭店的过油肘子、小西门马家牛肉馆的牛肉、甬道街的红烧鸡……

  在汪曾祺先生眼里,学人是无须吃得山珍海味的,但一定是会吃且善品味的。学人所做的菜大多存本味,去增饰,不勾浓芡,少用明油,比较清淡。而我以为“学人”当以苏东坡为最。

  苏东坡好吃,于他诗文中常见美食。他在《初到黄州》中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写《煮鱼法》,细致入微,先放什么后放什么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做《东坡羹赋》《菜羹赋》,强调“不用醯酱,而有自然之味”“不用鱼肉无味,而有自然之甘”。用蔓菁、白菜、萝卜做的菜粥,能吃出“自然之甘”来;他在《论食》中说:“烂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食之以匕不以箸;南郡麦心面,作槐芽温淘,渗以襄邑抹猪炊、共城香粳,荐以蒸子鹅;吴兴庖人斫松江脍。即饱,以庐山康王谷廉泉,烹曾坑斗品茶。”更是将自己的饮食之乐与美文融为了一体,让人读之就垂涎三尺(其实是我自己)。

  其实汪曾祺先生也算得上一位学人,他与苏东坡先生有太多的相似之处。经过波澜四起的生活,千山万水的历程之后,再吃到童年的那股熟悉的味道,如汪曾祺、苏东坡这般细腻的人,不知心中泛起怎样的涟漪。

  若将学人说的.通俗些,便是吃货。而吃货的基本技能,就是什么都看起来很好吃。有一年,汪曾祺先生去草原林区体验生活。六月的草原绿油油,开满了黄色的金莲花。他很兴奋,当即作了首打油诗:“草原的花真好看,好像韭菜炒鸡蛋。”而上一个遇到美景却满脑子是吃的人,则是苏东坡。他写春天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他们吃东西是会思考的,是极富想象力的。

  爱吃的人,是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汪曾祺先生一直念念不忘云南的菌子。在昆明住了七年,四十多年后仍然忘不了,还能在文章里一一数遍鸡枞的难以比方的味道,白蘑煮成的鲜汤,还有各种长得奇形怪状的菌子。这样的“吃货”使我同感,他不是“酒肉穿肠过,味道全不知”的人。汪曾祺先生的舌尖一定是有记忆的,他会记住那些让他喜欢、感动的味道,亦使我喜欢、感动。我觉得,这样的吃货,才能真正谈得上爱美食,懂美食。

  所以,当汪曾祺在离乡几十年后,在沈从文先生家再一次吃到了茨菇炒肉片后,从此又有了感情。其实,终其一生,汪曾祺先生的味蕾都在追寻儿时的味道。

  他只是写了两句话:“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菇汤。我想念家乡的雪。”

  也许,有一天,我也会读懂这两句话。

  食道旧寻,寻那儿时的味道。

  《人间有味》读后感 3

  这本汪曾祺的《人间有味》读完已经快有一两年了吧,还是单位办公室还没搬的时候买的,一起还买了一套的《人间草木》,那本塑封都还没拆哈哈哈。由于长期处于工作繁忙与个人怠懒的死循环中,读书进度停滞了很久,但是又手贱中间又采购了几波,也是有些塑封都没拆,想着不能这样了还是要把书捡起来看。

  读书这个事情因为买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或是题材感兴趣或者作者喜欢,亦或是纯粹书名好听、封面好看,但是睡前开着台灯翻阅纸质书的确是可以让人心神安宁,在忙碌又迷茫的日常喧嚣中寻求一丝平静。目前在读的是《红与黑》,每次时隔好几个月才想起来要看书,然后没坚持几天就放弃了,当然跟这本书很冗长也脱不了干系。最近能稍微规律了一些,于是上周立下了flag准备今年一定要看完《红与黑》然后写一篇读后感,突然想起来《人间有味》还没写,这本书本来当时是想作为读书分享的素材,想来现在,于是在量子阅读网络文学放松心情的间隙,决定还是抽出空来赶紧结束这本书的任务!

  最开始看书的初衷是因为腰封后边写了作者的一句话,“活着多好呀。我写这些文章的目的也就是使人觉得:活着多好呀!”。我发现作家都是善于生活和思考的人,生活中琐碎的小事能被他们用或质朴或深刻的词句描述出来,会被他们在想象的空间里予以加工、重构,展现新的艺术价值,可真是太厉害啦!所以要多写,不然怎么成为大文豪哈哈哈!

  回到这本书本身哈,“人间有味”,顾名思义讲的是人间的味道,全书分为四个部分:

  (1)四方好食,记录的是昆明、家乡、北京等各地的美食与习俗(众所周知逢年过节总离不开吃);

  (2)至味在人间,内容相对挺杂,有饮食、文学、文化等相关研究,也有类似菜谱的具体吃食的做法;

  (3)吾家小史,这回讲到了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生活中接触到的.人作为原型,被作者写到了其他的文学作品里面了;

  (4)那时巷情,是对北京的胡同生活与友人的一些记忆。

  在回顾梳理内容的时候发现,其实这本散文集的标题的“味”不局限于饮食的“味”,而是人生百味,以饮食为切入,一方面唤起读者对生活的热爱,另一方面也记录着有关生活有关人的珍贵记忆。读文字的时候只觉得文笔十分质朴亲切,仿佛一位朋友有时候在追忆你们过去共同经历的时光,有时候在跟你对着食谱开始这种食材怎么做好吃,有时候也会引经据典正经说一说文学,除了经常一边读着一边开始查字典(的确好多不知读音不懂意思的字词),每一篇读下来的感受是十分温暖熨帖,然后可以安稳入眠的状态了。

  现在回味起来感触最深的还是四方美食的部分了,由于工作性质会去到天南海北,能够品尝到各地特色,对于作者这句“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一尝”觉得还是非常正确的,口味如此,对生活的态度也如此,包容自己和他人,包容愉悦与忧愁,总能自在一些。

  回到正题,这次读后感的主要内容不整那些高大上的,跟汪曾祺老先生一样怀旧一下,整理记录一下我吃过的四方美食和小故事。接下来看下一条推送吧,图文并茂记了一些流水账!

  《人间有味》读后感 4

  “人间有味是清欢,所有含蓄婉转、深沉内敛的事物,都只是为了更好地沉淀,洗尽铅华。如果有一天,当你踏遍岁月千山万水,尝遍世情风霜百味,依旧可以回到最初的明朗、清白,则为真正的朴素、真正的清欢。”

  央视节目《百家讲坛》中的于丹《论语》心得一经播出就给大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于丹这个名字也似乎走进了人们日常的社会生活当中,很多人因此了解、认识了于丹。而我真正的开始了解于丹,是因为半首诗的缘故。“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这两句正是出自北宋词人宋祁《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的下片。于丹在这两句诗的后面写到:中年况味,手中的酒杯换了茶盏,不劝斜阳。甚喜,这句简短的话中所潜在的境界正是我想在青年转变中年过程中所追求的,尽管过去从未仔细研究过于丹教授的作品,但仅此一句就让我从内心感受到我与于丹教授在精神上的追求有某些志同道合。

  “当你因为没有鞋穿而哭泣的时候,想想那些失去双脚的人”。我们都知道在这个宇宙当中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同理,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想想的时候会不会发现,幸运与不幸亦是如此呢?其实人人都有一些被别人羡慕的幸福,但不要虚构着别人的幸福,浪掷了自己手中握住的'价值。正如于丹教授所说,如果想明白这一点,也许你的日子也在被别人暗暗羡慕着。小时候总觉得自己拥有的太少,所以以此抱怨父母、抱怨家庭,而逐渐长大以后才发现,原来一直以来都真的只是自己想要的东西实在太多。至今我还会被老同学调侃说,还记得上小学那会儿,每天穿着花衬衫坐着小车上下学。回想起十几年前还是孩子的时候并没觉得那有什么特别,但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原来我也被很多同龄人羡慕。

  现在我时常觉得自己很幸运,在经历大大小小的坎坷以后,生活带给我的更多是成长与成熟,而不是伤害。

  “有很多人用了毕生的努力,默默完成了对别人的成全”。人生没有所谓的弯路,我们都是顺着每一步才抵达今天,所有的偶然与必然,只要你信任这些生命的成全与托付,总会对历史的轨迹和当下的容颜做出解释。站在现在,你会知道你的未来应该要成为什么人,你怎么才能不辜负曾经的成全与托付,你怎么才能在无常当中一步一步把恒常走得更好。人生就是一个循环,一个有幸福感、被成全的人,他会不断用善念去成全别人。善良与爱,才是人性中最蓬勃的种子,可以薪火相传。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一直被父母成全;在求学的路上,我们一直被老师成全;在职场的路上,我们一直被领导成全……我们如今的被成全与托付,难道不是为了将来对别人的成全与托付么?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也要为人父母、也许还要为人师长、为人领导,不是吗?

  漫漫人生,有味清欢。一念既起,就拼尽心力在当下完成,那一刻当下,也就算是真正实在的拥有了。

  《人间有味》读后感 5

  初见《人间情趣》这本书,觉得并无异样,只为拜读王先生之名。

  第一次看的时候,还以为是一本描述各地饮食的书。一页一页的看完,感觉文字淡如水,没有吸引人的感觉。此外,里面还有很多陌生的字眼。我读得越多,我就越不感兴趣。

  看着王老师朴实无华的语言,我的疑惑渐渐多了起来。为什么这些朴实无华的文字不断出现在文学刊物上?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一本246页的书?

  所以,推动我看完整本书的不是书的魅力,而是这个问题。

  我阅读和思考,阅读和注释。为了看懂里面的生词,我把自己收藏了十几年的古董词典都翻了出来。

  古人云:书如药,善读书可治愚。的'确,越读越懂,越读越有意思。

  看完后半部分,我越来越喜欢这本书了,忍不住把前几篇又看了一遍。

  《一味人间》,这滋味就是生活的味道,不仅是让你大快朵颐的美食,还有浓浓的家味,还有王先生深厚的人情味。

  书中各个地方的美食都非常详细。

  我自己也是个吃货,对食物没有抵抗力,也写过几顿饭,但是看了王老师的美食记录,才发现自己的文字是矫揉造作的,才发现自己被刻意美化了,而且我也知道我很肤浅。

  王老师的文章里有关于食物的故事,食物的起源,食物的选择,食物的吃法,食物的评价……看完文章,不仅口水连口水都流进了胃。这是同一系列的美食知识。

  但有些美食只能想想,恐怕没有这种缘分吧!

  《人间有味》读后感 6

  汪曾祺先生的热爱美食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吃到过、记录下来,美味的余韵尚存,有一股诗意的烟火气。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中国美食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特色。特色小吃的味道有时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记忆中回忆的美好味道。记忆就是这样奇怪的.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却藏在一口回忆的味道里。回忆的味道融入到食材中,每一次吃过以前儿时、读书时的特色美味,味道就像刻录的光盘,一分一秒的掠过,由味蕾转存至脑海,回忆与感慨涌上心头,心中暖洋洋的,让自己更加充满斗志的迎接着每天的到来。

  书中一篇讲到过桥米线,是昆明菜的代表作,这家米线一是汤好,汤面一层鸡油,看似毫无热气,而汤温在一百度以上。二是片料讲究,鸡片、鱼片、腰片、火腿片,都切得极薄,而又完整无残缺,推入汤碗,即时便熟,不生不老,恰到好处。汤是米线的灵魂,美味吃到了人的心里面,体味着美食感触很深,让自己更加有动力去奋斗,去创造生活的美好。在美味中体验生活,活着其实就是一种心态的表现,人生有度,过则为患,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不是为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但是也要做不负此生的凡人。努力的活着不是为了表现自己,而是为了更有意义的活着,让生命更加充实,没有什么捷径也没有什么诀窍,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使生命从量变到质变。生活不是赌博,自己也不是先知,未来皆有可能,细细想想人生处处都有难题,无论你是狼狈的摔倒,还是圆滑的变道,都不会改变命运。

  食物的滋味是酸甜苦辣,生活也是各有滋味,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谁都逃脱不过。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精神领地,为自己留一方静谧、思考的净土。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走法,不同的道路也有不同的风景,选择不同但是各有各的精彩,境由心造,相由心生,要懂得任何经历都是财富,要实现梦想,就要一直往前走,把握当下,珍惜现在。

  《人间有味》读后感 7

  那人、那事、那食物和那巷口……所有的一切在汪老笔下都是那样鲜活与美好,读《人间有味》,悟百味人生,那文字虽简单,字里行间却透漏着生活的无限美好,让人向往之。

  一个人、一道菜、一顿饭,或是一次相约……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可以用文字记录并珍藏,汪老那样的用心、用情,有爱、有意,他用文字书写生活,让生活随处充满阳光,温暖每个小时光,初读《人间有味》就已深深地喜欢,不仅仅喜欢那酸甜苦辣咸的人间至味,更喜欢那深刻的人生哲理。

  “苦瓜是瓜吗?”这一问题,是由于小孙女的一句话引发了汪老先生的思考,而且他还查阅《辞海》了解相关问题的实质。不仅仅如此,汪老还由此联想到作家、评论家,他说:“应该承认苦瓜也是一道菜。谁也不能把苦从五味里开除出去。我希望评论家、作家——特别是老作家,口味要杂一点,不要偏食。不要对自己没有看惯的作品轻易地否定、排斥”。是的,我们不能把一切事物局限于自己的思想范围内,看待事情要有更广泛的视角,对于同一件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但是不能随意否定或是诋毁。

  一件小事就引发如此多的思考,更有探索事物背后哲理问题的意识,如若不是用心生活,又怎会有如此成就?其实,生活中的很多小事,就看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多点心思,多点乐趣,多点思考,多点成长。

  我还特别喜欢“多年父子成兄弟”那一篇文字中美好的父子关系。汪老说:“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意思”,我特别赞同汪老的这一观点。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哪怕是儿女,也应该由他们自己设计他们的现在和未来,作为父母过多的干涉儿女的生活是不明智的,而且让人厌烦!我们要明白,生活是要每个人亲自生活的,不能代替,更不要试图用理想的模型去塑造什么人,我们应该在生活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成长自己的成长。

  再看看我们老师,有时候过多的操心学生的事,甚至超越了一定的界限,代替父母做了一些他们该做的事,反而影响了我们自己的生活和情绪,这是万万不该有的。我们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让他们更好地成长,但是不能代替他们生活,更不能强迫他们做一些我们觉得理想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方式,我们只管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还要留点时间好好享受生活的美好。

  就像汪老,用文字,更用心书写生活,把每个日子过成诗,要生活更要享受生活。

  《人间有味》读后感 8

  在《生活榜》这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段话:“热爱美食的人,一定是一个有情趣的人;擅长美食的人,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能将美食以文记之的人,一定是个大雅之人。”本是用来形容苏东坡的,但是最近看汪曾祺的《人间有味》,发现里面记录了大量的美食,读来令人垂涎,这段话用以形容汪曾祺先生真是再合适不过,汪先生真是一个有生活情趣又热爱生活的大雅之人。

  汪曾祺先生的热爱美食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吃到过、记录下来,美味的余韵尚存,有一股诗意的烟火气。现代社会不乏美食,也不乏热爱美食之人,只是现在很多小年轻标榜自己是吃货,节假日总是刻意去一些网红餐厅等地寻找好吃的东西,然后,在微博、微信上晒给大家看,把吃吃喝喝这件事弄得有点别扭,一刻意就不那么雅了。

  读汪曾祺先生笔下的美文,从文字中就能看到他是一个非常宽厚的人。他说“总之,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很多人,吃东西,爱酸就只吃酸,不碰一点点辣,不愿意轻易尝试一点点甜,俗称的偏食,对食物偏食容易营养不良,对文化偏食,就容易狭隘,就要不得了。

  让我觉得汪曾祺先生宽厚的是他在书中写得关于右派的事,他说:“我当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生活就更加平淡了”。被划为右派是要被批评的,要吃点苦头的,他却把这件事当成是生活中一件有意思的事,还庆幸,经历过世事后就会发现这样的的心境是极其不易的'。生活中总是会有很多的不如意,流言蜚语、磕磕碰碰,大部分人的反应或悲悲戚戚、或气愤难当,绝不会把其当做是一件“幸事。”汪曾祺评价自己是一个“恬淡平和”的人,我想他的性格里应该带有“静”这种气质吧,宋儒的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也许,只有静才能观照万物,对人间生活充满盎然意趣。

  在评价他们方面,汪曾祺也是极其宽厚的,他写楼里的大妈“我们楼里的大妈们都活得有滋有味,使这座楼增加了不少生气。”他笔下的大妈是贤惠。勤快、爱干净的,而不是被人笔下的三姑六婆,爱嚼舌根的。如果在生活中,有一个领导,拿了下属代笔的文章读,最后还露馅了,那一定是要被人喷口水的,但是汪曾祺笔下的郝校长

  ‘露馅’确是“老老实实,不装门面”,你看,多宽厚。

  正是因为汪曾祺爱美食,爱生活,所以活着的状态都是向上的,看人看事,都一股吃东西时的畅快,是充满生机的。万物皆有心,人间的人、人间的事,人间的食物都“酸甜苦辣”各有其味,无所谓好或者不好,有些是主菜,有些是调味品,都是经历,都这值得经历。

  《人间有味》读后感 9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民以食为天”,吃,作为对每个老百姓而言最日常、也是最离不开的一件事,汪曾祺如何来描述的呢?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很朴实,没有至高的道理,也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是娓娓的说着关于不同城市的不一样的食物。

  人如其食,食物总是与人联系在一起。纪录片里那些生动鲜活、令人垂涎的影像背后,是反映了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的亲身经历。

  脑海里关于上小学的那段儿记忆中,最持久、最深刻、最能让我信手拈来的,莫过于上学的日子里,不论刮风下雨,每天必来一客的煎饼果子。

  记得那时每天上学都要路过一个早点摊儿,摊儿上那个不知名姓儿的妇女,却用一双粗糙发红的手,娴熟地在烧热的铁盘上,用一柄木工用的胶水刷似的小刷子,往上头刷上一层白色的面糊,那面糊不薄不厚,恰到好处。待到面皮边缘微微翘起,再用一只手伸进炉子旁边的菜篮里,依旧娴熟地掏出两枚鸡子,朝着铁盘边上轻轻一磕,黄澄澄的黄儿、亮晶晶的蛋清,瞬时溢满在整张面皮上。这时另一只手上来了,涂面糊的刷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把手柄已经褪去最初时的鲜亮、被时间覆上沧桑的油烟泥垢的三角形扁平铲子,那铲子在摊贩儿的手里被耍的,让人看着简直眼花缭乱。也不知怎么的,覆着一层“金缕衣”的蛋饼竟已经摊好了。

  要是你以为鸡蛋煎饼果子是随到随拿、随拿随走的,那只能说明你没吃过鸡蛋煎饼果子,至少,你肯定没吃过好的鸡蛋煎饼果子。好的鸡蛋煎饼果子可撩人呢!就在你刚起床,胃里头刚刚有点儿饿的那点儿意思的时候,就这么在你的眼前晃悠,晃得你直追着摊贩儿问:“要好了吗?要好了吗?”摊贩儿永远带着心知肚明的笑,轻轻地说上一句:“要好了。”勾得你馋虫子在五脏六腑来回钻了个遍,才终于操起最后的一只沾满了甜面酱的刷子,在你叫的菜啊、肉啊、肠啊上头粗粗的打个滚儿,撒上一把翠绿的葱花儿和香菜碎,把它们全包进那件“金缕衣”里头,终于再塞进一个薄薄的白色塑料袋里,抠出那个可供你,或提或抓的圆圈儿,此时,方可慢慢欣赏鸡蛋煎饼果子摊儿前,那张等急了的小脸儿。

  那还是在物质条件远不及当今社会富足的上世纪末,我还记得那会儿的超市里,一块长条形的德芙牛奶巧克力都算得上是小学生口袋里的`奢侈品。而今,不过是20年的光景,舟山到上海的鲍鱼,珠海到成都的石斑,广西到北京的蔬菜,昆明到新疆的菌类,今天的物流和今人的胃口,大大加快了食材迁徙的速度,路途之上,行色匆匆的已经不止是人,食物也在传播流转,聚散之间,衍化出不同的形态和风味。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都走得更快。

  中国人对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乡,是怀旧,是留恋童年的味道。所以人大约多是喜欢怀旧的,就像我从来不肯忘记二十年前的那一客鸡蛋煎饼果子,从触及牙齿开始,直到滑进我的胃,那停留在我口腔里短短的数十秒,带给我的身心愉悦,那是我这种贪嘴的孩子永远不会褪色的回忆。

  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人间有味》读后感 10

  说到好书,我脑海中立马浮现出《人间有味》这本由汪曾祺所著的书。正如书名,这是一本关于“吃”的书,但它与那些做菜大全可不一样,文笔精悍,关于各地吃食的描写虽不说面面俱到,但在一篇篇的文章中却也显示出了不同地方独特的吃食文化特色。无形中便令人佩服不已。

  我曾看过一句话,一本好书往往能向读者展现其丰富的内涵与它真正想要通过文章表面向读者所表达的内在想法。我以为,《人间有味》正是这样一本书。作者在书中写过:“什么叫文化?----吃东西也叫文化。我们在小说里要表现文化,首先是现在的、活着的;其次是昨天的,消逝不久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尝得出,想得透。”我同意他的看法,很多小说想要表达出一种文化的韵味,但因太过刨根问底了,非得追寻到上古文化发源地,反而偷鸡不成蚀把米,变成了枯燥无味的“历史书”。

  很多人知道汪曾祺是一个作家,写出的文章虽不说精彩绝伦,但也算妙笔连篇;可汪曾琪同时也是一个“吃货”的事却鲜为人知。他无疑是懂吃的:在天南地北的`品尝过程中,他甚至总结了一套自己的关于吃的经验,并运用巧妙的手法将其写在了这一书中,过桥米线,汽锅鸡,元宵......蒸煮炒h样样不缺,将中国千年来的食物文化底蕴完美的展现了出来:就比如宋朝人的吃喝这一节,作者从各个小说如《水浒传》中截取那么一到俩句,就分析了宋朝人的吃食特点,简明易懂,古时的文化便如此的展现了出来。再来,他写过很有名的一篇文章《端午的鸭蛋》,就是这书里的,而文章的妙处,也就自然不用我再多说了。

  作者的故乡在昆明,所以自然而然地食物的介绍多位昆明为主,各地为次。锅贴乌鱼、破酥包子、乳腐肉......因他生动的描述,使人感觉香气扑鼻、胃口大开,却又只能“望书兴叹”、无可奈何。我只希望长大以后可以带着这本书四处游走,尝遍各地美食,使自己不留遗憾呐!在写美食的同时,他也写过故乡的许多习俗,例如昆明春节家里得铺松毛,店铺过年不贴春联,而贴唐诗等等,让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了解文化知识,可谓一箭双雕。未读完这本书前,我还很好奇为什么汪曾祺能写出这么“色香味俱全” 的文章,看完这本书后,我了解到原来他曾去西南联大上过学,后来又因文革或工作陆陆续续的去过不少地方 ,而他的味蕾也就渐渐地丰富了起来,后品尝了各个地方的吃食,吃出了一份自己独特的道理。

  说不羡慕汪曾祺是假的,毕竟他能够吃到这么多美味的食物,但转念一想,好好学习、增长自己的学历、拓宽自己的视野,未来的我也可以去全国各地,实现自己的目标,所以,人生在世,没有什么不可能,加油!

【《人间有味》读后感】相关文章:

人间有味是清欢作文07-21

(经典)人间有味是清欢作文04-13

《人间有味是清欢》经典语录09-29

(热)人间有味是清欢作文07-23

(精)人间有味是清欢作文09-10

人间有味是清欢作文【精】10-31

(通用)人间有味是清欢作文05-09

【集合】人间有味是清欢作文12-14

人间有味是清欢作文(热门)04-25

人间有味是清欢作文【通用】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