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_1000字

时间:2021-05-10 14:20:5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_1000字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_10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_10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_1000字1

  周末,闲暇之余,我看起了很久之前的买的亲爱的安德烈,之所以会买这本书,还是因为好奇,没想到,当我翻开亲爱的安德烈后,我就被这本书吸引了。

  “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这句话印在《亲爱的安德烈》的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觉得非常奇怪:一个儿子对自己的母亲说这样的话,难道不怕她伤心么?后来我才明白,安德烈不过是想拥有一个成年人应当拥有的自由,只是他的言语比较直率罢了。东西方文化对自由、独立的理解的巨大差异使成长在德国的安德烈对自己的中国母亲有着诸多不满和疑惑。

  那自由又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书中提到的“性、药、摇滚乐”?绝对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样的“自由”中,只会使人不断地堕落。所以安德烈也说,“性、药、摇滚乐”只是一种隐喻,暗指生命中的种种乐趣。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应该就是每天都能感受到这种乐趣,并且无忧无虑地去享受。

  是啊,谁不想拥有自由,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青少年,在即将成年的时候,在似懂非懂之际。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后能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我觉得应该不多吧。毕竟自控能力可是一项极其高深的技能。所以也才会有那么多人觉得自己拥有的自由是父母的施舍。可是反过来想想,当我们成为家长后,我们会不管自己的孩子,给他们100%的自由吗?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说“NO”的吧。

  就我个人来说,我对自己所拥有的自由还是很满意的。因为我觉得随着我的成长,我拥有的自由也在不断增多。比如我上小学的时候,爸妈总是要限制我看电视的时间,因此在那时我是不敢随便碰电视遥控器的。当我上了初中后,爸妈对我在看电视方面就很少管了,因为我已经能合理安排看电视的时间了。又比如前不久爸妈才给我买了第一个手机,他们也是认为我有能力控制自己,才放心地这样做的。在我有了手机后,他们也从来不过问我用手机的情况,我对此也很满意。所以我觉得自由虽然像安德烈说的那样是天生的权利,但是需要父母好好控制。我认为父母就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而不是什么都把孩子管得很死,成年后放任不管。

  在我看来,安德烈真的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从书中我总能读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我总是在想,要是我也能有他这般的生活,我一定会非常满足的。可是我却又从书中读到了许多安德烈对母亲龙应台的不满,不满母亲的多管闲事,不满母亲的“无知”。我觉得安德烈似乎对自由的要求过高了一些,或许也没有,只不过又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自由其实有很多种,但我觉得最复杂的自由,就是父母给予孩子的自由。这自由是父母想给却又不想给的,也是孩子最想得到的。父母在给予孩子自由时,总是附带着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情感。虽然我身边大部分朋友的家长都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的,但也有少数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予很多自由,等孩子长大后反而管得很死,真是令人费解。

  我希望推介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给每个人读一读,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_1000字2

  陆陆续续的终于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学生时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除此,令我感到惊奇的是,一个18岁的孩子可以有这么深的文化底蕴,思想境界和人文关怀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他的那颗温柔感恩的心时刻萦绕在我的心头,他的对于高尚生活的向往让我羡慕。看了他的文章,我才知道原来港大的学生也和我们内地的学生有异曲同工的地方,英语看和读没问题,但是根本无法交流。看了他的文章,我对欧洲开始向往,向往每间咖啡馆的静谧,向往在那里和三五好友悠闲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平静,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更多的东西,比如艺术比如环境比如贫困比如真正的生活。

  《亲爱的安德烈》是一本适合阖家观赏的书籍,母亲可以从安德烈的字里行间知道现在的同龄人的孩子心里在想什么;而年轻人,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着龙应台那一封封饱含关心与爱护的回信,也许对父母会有更多的理解。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_1000字3

  “我评断一个人的品格,不看他如何对待比他地位高的人,我看他如何对待比他地位低的人。”

  我惊讶,“成长”这东西多么纤细、多么复杂啊。

  请问品味是什么?它不就是细致的分辨、性格的突出,以及独立个体的呈现吗?

  所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经受过的痛苦肯定会带给你一些东西,让你变的更强大,所谓你所受过的伤都是你的勋章

  给儿子的问题

  问题一:你最尊敬的世界人物是谁?为何尊敬他?

  问题二:你自认为是一个“自由派”、“保守派”,还是一个“什么都无所谓”的公民?

  问题三:你是否经验过什么叫“背叛”?如果有,什么时候?

  问题四:你将来想做什么?

  问题五:你最同情什么?

  问题六:你……最近一次真正伤心的哭,是什么时候?

  儿子反问的问题

  反问一:你怎么面对自己的“老”?我是说,作为一个有名的作家,渐渐接近六十岁——你不可能不想:人生的前面还有什么?

  反问二:你是个经常在镁光灯下的人。死了以后,你会希望人们怎么记得你呢?尤其是被下列人怎么记得:一,你的读者;二,你的国人;三,我。

  反问三:人生里最让你懊恼、后悔的一件事是什么?哪一件事,或者决定,你但愿能从头来起?

  反问四:最近一次,你恨不得可以狠狠揍我一顿的,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

  反问五:你怎么应付人们对你的期许?人们总是期待你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独特见解,有“智慧”、有“意义”的。可是,也许你心里觉得“老天爷我傻啊——我也不知道啊”,或者你其实很想淘气胡闹一通。基本上,我想知道:你怎么面对人家总是期待你有思想、有智慧这个现实?

  反问六:这世界你最尊敬谁?给一个没名的,一个有名的。

  反问七:如果你能搭“时间穿梭器”到另一个时间里去,你想去哪里?未来,还是过去?为什么?

  反问八:你恐惧什么?

  很多人在内心深处其实都藏着一小片泥土和部落——我们土里土气的、卑微朴素的原乡。表面上也许张牙舞爪,心里其实深深呵护着一个青涩而脆弱的起点。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我怕你变成画长颈鹿的提摩,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人生中一个决定牵动另一个决定,一个偶然注定另一个偶然,因此偶然从来不是偶然,一条路势必走向下一条路,回不了头。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_1000字4

  “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漂泊,但是我们做了不同的尝试……”——龙应台

  喜欢龙应台的文笔,在这个漫长的暑假,正好静下来读读龙应台的著作,这本与《孩子你慢慢来》、《目送》合称为“人生三书”的《亲爱的安德烈》,看过之后我感触良深。

  这本书是龙应台与她的18岁儿子安德烈三年来互相通信的36封家书合编而成,他们年龄,文化有着很大差距,但他们都在做着努力,以了解对方的世界和心灵,就这样,龙应台认识了人生中第一个18岁的人——安德烈,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书中母子通信涉及的内容很广:道德伦理、文化差异、普世价值、国际政治等,但是更令我感兴趣的是东西方人不同的生活方式与孩子的自立能力。

  文中的安德烈是自由的,他有他所向往的青春生活,他喜欢喝酒,喜欢与朋友开派对;爱好足球,足球是他的“第二职业”;热爱旅行,满世界游览。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不走正道”的孩子,但实际上他不仅爱玩,而且懂玩,他们能有比我们更多的时间思考问题,可以更多的时间去创造、去发现。当然,我们也并不是没有思考的空间,我们依然有自己的空间来思考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但我想,多些这样的时间,是否能让思维更开阔呢?

  东西方人的孩子自立能力则更不相同,安德烈曾对他的母亲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而龙应台却认为他依然是“小男孩安安。”事实上,安德烈已经是18岁的成年人了,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社会观和价值观,文采与“大文豪“母亲可以一较高下,但反眼看看身边的18的大哥哥,去大学报名还依然要靠父母办这办那。归根究底,还是父母一直将子女当孩子看待,我想如果父母能将子女多放手,孩子便会更有主见,更有自立能力,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其实不从其他角度,单单看这对母子这36封书信,便可看出一位母亲对儿子的爱。30年的代沟和文化差异的不同,在我看来是十分难以交流的,但龙应台那份母爱,将远在德国的儿子拉回自己身边,她说:“三年的海上旗语,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满怀,我还奢求什么呢?“不难看出,她对自己的儿子倾注了多少爱,而儿子的回报,一个拥抱足矣。

  母亲给予孩子关爱与呵护,儿子回报母亲以热情,他们都在试图进入对方的世界,给对方以遥远的慰藉,一次又一次的越洋对话,一封又一封的电子邮件,将母子的心连接起来。如何了解自己的母亲或子女?如何消除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壑?如何用爱来向亲人表达爱、获得爱,这36封书信,会给你最美丽、最动人的答案。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_1000字5

  一直都很喜欢龙应台的文章,质朴清新的文字中,却不乏哲思与智慧。近来又看了她的《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两代人的促膝长谈,在惊叹他们之间无话不谈的同时,也发现他们在信中提到的很多观点,对于我们来说,是那么真实可触。

  最让我触动的是他们这些国外孩子思想的成熟。先谈谈菲利普吧,一个五年级的孩子,对于他不喜欢的任课教师,他的处理,他的思考,他的对策,让我嗟叹不已,至少我在那个年龄,是没有这么严密的逻辑思维的。其次是安德烈,同样作为19岁左右的大学生,在他面前,我真是相形见绌:他对于故乡的怀念,对于国家的思考,对于自身道德的反思,对于社会的观察……在他的多封信中,我感受到一个成熟睿智的灵魂,独立善思的人格。当他在思考这些在我看来高深遥远的社会现实之时,我却拘泥于看剧,逛街购物。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从这些小事都显露无遗。

  其次是他们身上的独立自主意识。一次,龙应台打算带他们俩兄弟去中国到处逛逛,心中已想好去哪些景点。但他们两个异口同声地说:“和你一起去多没意思,一切都被安排好了,我们要自己去认识谢谢城市。”龙应台就被这样无情的拒绝了,两个孩子自己开拓他们的中国之旅了。转念一想,中国的父母,如果带孩子去国外,会放人生地不熟的他们独自行走在异国他乡,浪迹在那个陌生的国度嘛(他们还并未成年)?我想大部分父母是拒绝的。他们会选好旅游地点,订好酒店,找好搭乘车辆……把所有一切都安排的妥妥当当的,孩子们只管放心的玩就行了。

  正因如此,同龄的中国孩子和国外孩子比,略显稚嫩。安德烈在信中也提到,他看到一对大四的情侣,他们会像小孩子一样,逗宠物狗,互相打闹,所有的言行举止,完全没有成年人应有的成熟稳重。各地的读者来信也明显证明这一点:大三的孩子,还需要父母陪读,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研究生回乡创业还是进城就业,还要征求父母同意;博士生对于未来的规划。还要同父母商量;一个快四十岁的教授,母亲仍把他当成20岁左右的孩子……

  于是也想到了自己,一个已进入大学的成年人,但父母家人总还把我当成个小孩子。并不是要着急着宣誓着自己的主权,证明着自己的成长,也不是烦恼着他们的叨扰管教,只是强烈的希望他们把我当成一个大人。如同“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这句话,只有他们相信我能够独立完成好一件事,并放手让我去做,我才会真正成长。“鸟笼里飞不出雄鹰,花盆里长不出苍松”与其沉溺在温暖的港湾,待在舒适区,我更愿意前方荆棘丛生,惊涛骇浪。

  读完《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已经许久了,但至今觉得回味无穷,哲思不断。这本书对于很多事的看法,已经它提到的诸多我所没未触及的方面,都让我眼前一亮。不得不说,这本书,确实让我学会了思考,懂得了一些东西。如此看来,也算值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_1000字6

  喜欢读龙应台,喜欢她文字的平淡,喜欢通过它去开掘那些令自己感同身受的一直潜伏在自身周遭却没有被自己发现的东西,喜欢随它而来的那些总能引起我强烈共鸣的“平淡无奇”的小惊喜.而《亲爱的安德烈》,满满的都是这些好灵感.

  正如书名,贯穿书本的始终是为人父母对孩子的爱.早在初中时就读过《目送》中的一小篇,说的是龙与儿子在机场告别,她久久目送孩子远去,可儿子没有回头的背影仿佛在告诉她“不必追”.每每回想到这一节我总会感慨颇多,在每个父母心中,子女是永远都长不大的,永远都需要被呵护的.安德烈面对唠叨的母亲也曾说过:“我不是你可爱的安安了,我是我.”读到此处的时,心中莫名的一处酸楚,第一次那么强烈的觉得到一个人的成长带给父母的喜悦,其实是夹杂着伤痛的.

  当安德烈问龙应台想要孩子怎样记得她时,她把自己比作柴火,她对安德烈说:“你带着走的、永不磨灭的,是心中的热度和光,去面对前头的冰霜路.谁需要记得柴火呢?柴火本身,有何尝在乎你们怎么记得它呢?”突然想到某一天父母是会离我们远去的.想到当我们一个人去走自己的人生路时,我总觉得我们心中必定会有悔,紧随而来的却是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苦苦寻觅,却终究找不到那一双影子的痛.

  而安德烈,他也像我们,有着少年们一样的爱好,有着我们这个季节同样拥有的有别于“轻狂”的清狂.但中德混血的他与我们又太不同了,德国式的教育和生活、思考方式让他与我们之间有着巨大的“隔阂”.但或许正是这样的“隔阂”让我喜欢读安德烈,喜欢他有别于我们看问题的角度,更佩服他看到问题后做出的思考.

  时间是05年,在香港游行现场中年人、老年人、孩子占了多数,而大学生却少得可怜.安德烈对游行的人中大学生的稀少感到疑惑,他问母亲:“香港人不是为自己的城市、为自己的问题、为自己的孩子的未来而来的吗?那大学生去哪里了?许多惊天的运动不都是以大学生为主力吗?”而在文章的最后安写到:期末考比什么的重要.……一大堆人根本不在乎他们生活在什么政治下(只要有钱就行),大学生对政治——众人之事——毫无关切,大学只管知识运输,但表示不管人格的培养和思想的建立.读到这里,我不禁有些心寒,一个大多数大陆孩子认为思想先进、民主先进、教育体制先进的香港让安德烈疑惑、失望.纵然我并不能肯定安说的一切都对,但在当今的中国,谁又能说孩子们不是在为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生活着?看到此情此景,又有多少个中国少年会停下脚步去反思,有多少个中国少年会看到问题背后的本质呢?又或许在很多人眼里,游行者是谁、游行的人数有多少都是于己无关、无利罢了.

  读《亲爱的安德烈》,是试着在思想上参悟爱的一种过程,这种过程是在当下生活中也一样需要有心去延续和发展的.读《亲爱的安德烈》,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许又会引导我们一个方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的同龄人中,我们所面临的不仅仅是自身的差异这么简单,还有的是国家.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_1000字7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在人生之途有些迷茫的时候,这本书就恰巧进入了眼帘。这本书是以龙应台和安德烈的书信往来的形式呈现给读者的。是12-15年前的书信。但讨论的议题和思考并不过时,起码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是引发我思考与共鸣的。但,我不知道是我强大的共情能力让我读完这本书以后,有强烈地解决了我现有困惑的通透感觉,还是因为目前的我既不处于龙应台母亲的位置,也达不到安德烈阅历的广度,又或者说我与父母之间的问题与他们之间的问题截然不同,导致我读完书以后的思考并不在于亲子的相处,更多的是对多元文化,身份认同,人生思考的感悟。

  写到这里,我忽然又想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因为我在这些方面有困惑,所以,我就能汲取到书中关于讨论这些问题时的精华。而如果我人生中遇到其他问题再重新读这本书时,可能或许也能发现我现在读书没有get的点,或者新的认知。并不能预知未来的我,还是先说说现在的感受吧。

  我觉得我也是矛盾哒,龙应台与安德烈两个文化,年代差异的母子所拥有的思想进行对话时,自己感觉有时候能从龙应台的文字里找到归属,一会儿又觉得我和安德烈的想法一模一样。所以,有时候自己也是困惑与矛盾的,他们的书信中所传达出的思想来回博弈中感觉自己变的没有那么困惑了。或者对一些问题想的更通透了。没有什么标准答案,而母子之间的讨论让每个人都各抒己见又相互理解与尊重以后,或许就会和解掉自己之前一直纠结的.东西。

  有一句话印象深刻,“没有冲突,就找不到认同”,目前我的理解是没有比较,就会觉得所有东西都是理所应当。我觉得有认同感是幸福的,但冲突在我们看来好像就是困难。

  还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德语有个说法:如果你年轻却不激进,那么你就是个没心的人;如果你老了却不保守,那么你就是个没脑的人。”这让我想起王小波说的“青年的动人之处,在于勇气和他们的远大前程”。感觉自己处于一种马上看破鸡汤的状态,却非常怀念自己被鸡汤迷倒的过去。但因为后一句是“老了却不保守,就是个没脑的人”,又觉得处于一种看破而不说破鸡汤的状态也是很棒哒,两种状态瞬间转换才是一种能力。

  这篇读后感前面那个关于龙应台对孩子读书的思考,引人陷入思考。我不否认看到那句话已经让人有所沉思,但看了那句话的出处“给河马刷牙”,会让我们对这句话的思考更加饱满。这或许就是片段化阅读没办法带给我们的完整感。

  还有一些讨论,也是让最近的自己茅塞顿开,因为读的很有趣,大概在从深圳飞回北京的路上不觉得坐在机翼旁边轰隆隆的发动机太吵,不觉得三个半小时的路程太久。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_1000字8

  最早知道龙应台,是读到她的那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后来有一年的妇女节,百家讲坛做了一期节目叫《女人说话》,包括叶广芩、张抗抗、李银河在内的许多知名女性都做了讲座,龙应台讲的是自己在担任文化部部长的经历。四年前,我买到《孩子,你慢慢来》一书,几年间不知读过多少遍,而且还向身边的很多妈妈做了推荐。后来又从一期《读者》上了解到龙应台出版了新书《亲爱的安德烈》,在网上寻寻觅觅了好久,终于买到了。

  把《孩子,你慢慢来》和《亲爱的安德烈》放在一起看,感觉很有意思。前面书中的安安,是个长着一头鬈发的小男孩,睁着一双好奇的大眼睛,等着妈妈把这个世界一一介绍给他;而后面书中的安德烈已是一个十八岁的大小伙子,有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母子之间隔着三十几年的岁月,隔着中西方文化,龙应台觉得:儿子爱她,但并不喜欢她。为了重新认识长大了的儿子,也让儿子了解自己,龙应台邀请安德烈以通信的方式和她共写一个专栏,以书信的方式进入对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里面收入的即是龙应台和安德烈的三十多封书信,说实话,里面涉及到政治的内容,我读不太懂,但我感动的是一个母亲对于已经成年的孩子渐行渐远的那份不安,那种迫切想要沟通与了解的心情。对于母亲,儿子有着太多的不认同,大到世界观、价值观、生活态度,小到穿着打扮;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

  怎样消除这样一种隔阂?龙应台的选择是一方面坚守自己的阵地,一方面主动出击,通过书信与安德烈讨论问题、交流认识,寻求有效的沟通。这对于我们做父母的是一种很好的示范,我们不能要求孩子去了解、认同我们的过去,小时候被自己的父母叫到跟前,听他们忆苦思甜,被他们谆谆教导时,我们不也是那样的抵触吗?今天轮到我们做父母,同样没有特权让孩子听自己说,让孩子按自己的模式去生活和思考。

  《于丹〈论语〉心得》里面有这样一段论述:“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说起来轻松,做起来何其艰难!“安德烈,青年成长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抱着你、奶着你、护着你长大的母亲学会放手,把你当某个程度的别人,可也不容易啊。”龙应台如是说。

  三年的通信,龙应台得以了解安德烈,而安德烈从一开始的漫不经心,到后来逐渐明白了MM这样做的意图,而且发现自己“其实还蛮乐在其中的”。

  我在想,龙应台做为一个有名的学者,做为一个对世界、对社会、对生活保有警觉、保有体察的母亲,她能给予孩子一种引领;然而,平凡、渺小如我们,眼看着孩子在一天天长大,自己却感觉还是个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又能给孩子些什么呢?想起来不免心慌啊。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_1000字9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

  ——题记

  如今的世界中,多少人被金钱冲昏了头,迷失了自己,将自己交付于贪婪。他们只有着极度虚浮的心,追求着物质,恐惧着百年之后的必然结果,却从未想过,化成风沙,爱依旧可以存在,桃花依旧,西风依旧,流水依旧,而物质,却不复存在。

  只是,他俩,他和她,却沉下心来,在孤灯下整理着自己的思绪,编织成文,再用笔,将自己心中的点点滴滴记叙下来,寄给对方。熟悉的字迹,熟悉的温度,熟悉的措辞,飞过海峡两岸,飞过万水千山,终是抵达,也终是酿成了佳酿醇厚的味道,不烈,不冲,不横,只有平淡,却透出芬芳。琥珀色的文字,不经意间,已然携了时间的颜色,淡墨浓晕,铺开在画卷之上,两代之间十几年的代沟,一笔勾销,只有心灵与心灵之间平等的对话。像是十几年前亲手埋下的时间胶囊,十几年后又亲手打开,泛黄的纸张,模糊的字迹,却带不走当年的心。

  他是她当年埋下的时间胶囊,她是他未来的模子,一点一划,刻下了他们之间相似的灵魂。

  他们仿佛已经习惯了,一个星期的某个时候,一定会坐下来,在不同的灯光下,用不同的信纸,书写着相同的内容——自己经历的事与感悟。写好后,投进不同的邮筒,然后,心底留了一个日期,那是对方信件抵达的日期。

  就算再如何忙碌,也始终会在心底留下一个小小的角落,塞下一个小小的日期。

  他们称之为约定。

  他们是朋友,可以谈论一切的朋友。他们也是亲人,身体中,流着一半相似的血液。

  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称之为——母子。

  世界上最亲密的两种关系之一。

  母亲一生传奇的色彩,丝毫没有使她变得呆滞古板,反而使她更易接受新兴事物——比如她混血的儿子,他跳跃的思维和奇特的生活方式。因为首先,她是一个母亲,其次,她才是一个社会教育家,思想家。

  他们之间的家书,内容并不是训话。他们其实有很多可以聊的,天南地北,山高草盛,都是他们笔下的友人,他们交换着思想,交流着文化,用自己的所有,去换对方的所有。

  他们的背后,是爱。母爱,子情,支撑着他们一路走过。

  忽然忆起,书的名字很温润,不复母亲从前的犀利与辛辣,叫做《亲爱的安德烈》。

  母与子,龙应台与安德烈。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_1000字10

亲爱的爸妈:

  您们好!

  说实话,信的第一句便把我纠结坏了。我该问好吗?这样的正式,会不会让你们紧张?我该称“您”们吗?这样的尊敬,是不是不符合我们相处的日常?我该称“你”们吗?这样的随意,怕不怕在外人面前“没面子”?唉,三个问句,将自己连细枝末节都要纠结犹豫的天性暴露无遗,也揭示了,我对你们其实没那么了解。(爸妈,我决定用“你们”,这是我真实的声音)

  爸妈,你们知道龙应台和安德烈吗?知道他们间有书信往来吗?绝对不知道!不用问了!我们间的谈话,仅限于衣食住行,尤其以“饿冷渴”为最。我们几乎不谈政治、历史、文化的东西,这些东西,与爸爸有关、与妈妈有关、与我有关;但是,与爸、妈和我,无关。嗄?什么意思?天晓得!

  当然,我们会一起吃饭、看新闻、越来越少的逛街散步,你们也会问起我的工作、关心我的身体以及未来的打算等等,但都被我三言两语“打发”,或者岔开话题。机智如我,尴尬如我们。我知道,我们都潜藏着对彼此的爱意,但要说出、表达出,总觉得难以适从,叫人好生羞涩。典型的中国式父母和中国式儿女。

  爸爸妈妈,为加深了解,让我来采访一下你们:

  问题一:爸妈,你们年轻时有过梦想吗?是什么呢?如今已经年过半百,梦想实现了吗?

  问题二:你们过往这几十年,最骄傲的事是什么?最委屈的事是什么?

  问题三:你们都不曾读过大学,感到可惜吗?

  问题四:如果有一次乘坐“时光机”的机会,你们最想到哪个时间点?是过去,还是未来?抑或,你们缺乏这样的想象力?

  问题五:我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是你们儿时的第一个偶像吗?你们觉得,你们是我儿时的偶像吗?你们有偶像吗?任何领域都好。

  问题六:你们的女儿,也就是我,令你们自豪吗?叫你们难过吗?自豪与难过,孰轻孰重?你们对我的期许是什么?往昔二十多年,我达到过吗?

  问题七:你们最好的朋友是谁?保持联系吗?你们如果聚在一起,会聊什么?

  问题八:爸妈,你们因为什么而结婚?

  问题九:爸妈,你们平常交流,除了儿女子孙,还有什么?

  问题十:爸妈,喜欢网上购物吗?

  问题十一:如果你们去旅行,会去哪里?

  问题十二:对于未来,你们向往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半生浮沉的你们,现今又恐惧什么?

  ……

  爸爸妈妈,我对你们有许多好奇的问题,希望你们能回答,又担忧你们看到,勾起唏嘘和伤怀。

  唉,郑板桥至理名言:难得糊涂!别回答了,距离才产生美,就继续糊里糊涂生活吧!

  不孝女

  敬上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_1000字11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流逝,年复一年中,儿子己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平日里倒不觉得,偶尔在他熟睡时,看见床上躺着的宛如成人的身体,心里不禁一惊,噢,儿子长大了!就这么长大了!声音变了,长青春痘了,毛茸茸的胡须己清晰可见,脚上得穿四十二码的鞋子了……莫说心理,单是外形上的变化己是足够大了,这一切变化似乎太快了,我极不适应,这正如龙应台见到十八岁的安德烈的感觉一样,是啊,那可爱的,让我拥抱让我亲吻,整天黏着我叫”妈妈”的小男孩哪里去了?

  一边读《亲爱的安德烈》,我一边想我的儿子,我和他现在的沟通方式、相处方式有没有问题?他会不会把心理话都说给我听?我的反复叮嘱他会不会厌烦?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他在学校发生的事会不会愿意和我分享?我在他心里是个怎样的人?龙应台和安德烈母子以书信的形式谈艺术,谈文化,谈生活,谈国家,谈政治,谈道德,谈烦恼,甚至谈爱情,他们通过沟通这种方式,重新认识彼此,更加理解和深爱对方,这也正是我向往的母子相处模式。

  很早以前在微信朋友圈就看过龙应台说给孩子的话:”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我把这些话也说给儿子听,希望他能明白,现在的用功读书,是为了将来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心中有意义的工作,从而获得成就感和尊严,乐在其中。

  虽然当父母没有“上岗证”,但是现在想和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有效的沟通,我还真要学习当父母。龙应台说,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关于这种感受,我有深刻的体会。儿子现在上初一啦,每天自己骑着自行车去学校,看着他的背影,真是既欣喜又悲伤。欣喜他能很快适应初中学校的生活,又悲伤于它不像小时候那样需要我了。真希望儿子能好好学习,长大做有用的人才。

  其实,当父母的责任非常大,既要让孩子吃好穿暖学习好,更要身体好,心理健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有,更重要的是拥有抗挫折能力。现在的孩子大多是被宠大的,听得了赞扬,受不得批评和挫折。时不时就能听到某个孩子被老师当众批评跳楼了,某个孩子父母不让玩手机游戏自杀了。这是多么不健康的人格啊!人生的道路上,挫折和失败是少不了的,没有健康的心智,强大的心理素质,在这个社会上,是没有办法立足的,更别说享受生活了。

  和儿子一起看《亲爱的安德烈》,我们讨论对文中某些事情的观点,又讨论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交换看法,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我和儿子之间的话题多了,我试着尊重并重视他的看法,他也认真听我的意见和观点。相信“沟通”能使我们母子的关系良性发展,让我们享受亲情,乐在其中!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_1000字12

  初中接触的第一本课外书,就是龙应台与安德烈合著的《亲爱的安德烈》。

  与其说是课外书,我认为应该是隔代母子的心灵成长对话,35封家书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进过三年漫漫长路的书信对话,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里面的内容包括了书信中进行着弭平两代人之间代沟的努力;探讨了母子对新与旧、左派与右派、流行文化与人文关怀的看法,体现了母子不同的世代价值观。里面的某些内容篇章让我觉得比较深奥,却又让我去每个字地反复琢磨,体会其中。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龙应台写给安德烈的《哪里是香格里拉》。

  这篇文章讲了龙应台与菲利普来到香格里拉,却看见了与自己想象中不一样的香格里拉,反映了现在的自然环境被人类商业化的现象。文中,龙应台用许多语言描绘着美丽的天堂香格里拉,对香格里拉充满了期待,比如在跟菲利普介绍时是这样说的:“中国西南,是满身长毛耗牛吃草的地方,是野花像地毯一样厚,铺满整个草原的地方,是冰河睡了醒不了的地方。”把香格里拉描绘得如梦似幻,让我也不禁向往。当龙应台迫不及待想去看草原时,她是这样说的“到了中甸,我迫不及待想去看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那无边无际的草原。“当龙应台带着憧憬去看草原时,却看到了“难看的房子”——收费处。她那天一样大的草原,竟然就圈在那栅栏内!她就像一个用最高速度往前冲刺的运动员撞上一度突然竖起的墙“天一样大的草原,地一样老的湖泊,日月星辰一样长长久久的野花,青草怒长无边无际的山谷,也被围起来,收门票,——

  哎,可真超过了我能忍受的限度!“龙应台对商业化的谴责全都在这里,却又十分形象,让我也不禁感叹:这世上还有最原始的地方吗?龙应台又见到了:”墨色的松林围着一泓透明的水,水草在微风里悠悠荡漾,像是一一年来连一只小鹿都没碰过,洪荒初始似的映着树影和山色。“如此美丽的湖水仿佛让我置身其中,但不仅是这些,这一片香格里拉的土地,听说都被纳入联合国的文化一场保护区了。龙应台想拍照,被喝止:先交钱!让我们都很是无奈,能怪他吗?

  最后,“几个僧人坐在香油钱箱旁边,数钞票,钞票看起来油腻腻的。”油腻腻,商业化使得僧人都唾延三尺。为什么在第三世界,“开发“等于”破坏“?由国家的力量进行开发,就等于用国家的力量进行破坏,那种破坏,是巨大的。

  它使我们经济发展,同时也使我们的环境受到破坏。

  这就是商业化,一种让我们又爱又恨的商业化。

  且哪里才是一个真正的地方呢?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_1000字13

  合上书,我轻轻闭上了眼睛。这便是两代人的差距,两代人的代沟。

  这是一本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通过三年的时间,所写的36封家书。在这其中母亲带着八分的认真与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存着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诚。时间总会让人改变,现在的安德烈已是一个成年人,不再是那个可爱的“安安”了,龙应台面对这件事有些不知所措。最终她选择了与儿子敞开心扉,试着去了解儿子,这个有些“陌生”的爱人。

  母亲一直深爱着儿子,儿子也同样爱着她,但方式不一样,在每个父母心中,子女是永远都长不大的,永远都要被呵护的。安德烈面对唠叨的母亲也曾经说过:“我不是你可爱的安安了,我是我。”读到此处时,我心中莫名的一处酸楚,第一次那么强烈的感觉到,一个人的成长带给父母的喜悦,其实是夹杂着伤痛的。

  在有一封信中,我很清楚的记得,有这样一个片段。安德烈问龙应台想要孩子怎样记住她时,龙应台只是淡淡的把自己比作一只火柴。她对安德烈说:“你带着走的、永远不破灭的,是心中的热度和光,去面对前头的冰霜路。谁需要记得柴火呢?柴火本身,又何尝在乎你们怎么记得它呢?”在茫茫的人生道路上,火柴不会永远陪伴在谁的身边。只是来温暖寒冷的人,只是来点燃希望的人。

  安德烈面对母亲“受伤”的心,表示了歉意,但龙应台先生清楚:她不再是儿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会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习惯了的旧房子吧。”时间依然前进着,我们在成长。长大了的我们,不再需要父母的过多关心,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已变得不能停留在一个角度上对待。

  而安德烈,他也像我们,有着少年们一样的爱好,有着我们这个季节同样拥有的有别于“轻狂”的清狂。但中德混血的他与我们又太不同了,德国式的教育和生活、思考方式让他和我们之间有着巨大的“隔阂”。书中可以处处看到中西文化的冲突。

  在国外,老师对14岁以上的同学称呼要用“您”,人人平等,同样有看待问题或提出观点的资格。而在中国,这简直可以说是登天之难。我觉得安德烈对MM的语气不像总统也像首相了,竟然这样和自己的母亲说话,而龙应台只是倾听,只是思考,与自己的孩子如朋友一般交流,他们这种火星与地球的交流我再一次地感到震撼。

  《亲爱的安德烈》正如书名,贯穿书本的始终是为人父母对孩子的爱。这本书,渐渐溶开了两代人,两国的代沟。也让我认识到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教育,会给我们不同的震撼力。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_1000字14

  当写下这个题目时,便觉得一阵心如刀绞。中国的家长在给了孩子足够的自由后,觉得那是自己的“授权”或“施予”,他们并不觉得那是孩子们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他们的心态已经在不经意间暴露无遗。也就是说,他们到今都没法明白:他们的儿女不是他们的儿女,而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他们的“别人”! ――题记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有一种找到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振聋发聩的彻悟,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早早起床、匆匆忙忙上学、没完没了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

  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

  菲利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多么希望我们的爸爸妈妈和老师们也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们快乐的生活,学学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把你们严肃的爱变得温情一些,把你们古板的关怀变得更加亲切一点,给我们一点柔美的微笑,给我们一点应有的尊重,那样,你们的孩子,你们的学生一定会变得比现在灿烂很多,很多!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_1000字15

  父母对于子女的爱都是无私的,可是,因为生活的年代不同,经历的事情不同,对于许多事情的看法和想法也会不一样,看了《亲爱的安德烈》我被龙应台与安德烈之间浓浓的亲情和和谐的关系所感动。他们用文字沟通,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了解了彼此,真好。

  在我自身和许多周围的好朋友之间,都曾听到过这样的抱怨,父母抱怨子女长大后不如小时候听话,我们则会觉得父母不理解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在许多事情上有了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在父母看来却是不听话。龙应台在《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一文中说过的一句话让我很有感触:“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这样的心态在我看来是很难得的。许多人都认为,孩子长到八十岁,在父母眼中,永远是孩子。而我们在渐渐成熟,开始有不同的想法,渴望得到理解,希望能够不再被当成孩子,盼望长大,想要拥有自己的主见,因为我们也是一个个独立的人。

  安德烈写信的时候和我现在的年龄差不多,在他的文字中,我总能找到自己的影子。龙应台觉得安德烈不够严谨,而我却觉得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如果生活、写作,什么都是一板一眼的,那会失去许多真实的东西。或许成年人认为做好一件事就是该认认真真、一丝不苟,我也明白这个道理,可是,我更多的是想把一些事在轻轻松松的环境中完成,而不是成为自己的负担和束缚。书信成为了两人沟通感情的桥梁,可以畅所欲言,真是一个不错的沟通方式呢。

  父母与我们生活的时代不同,他们在这个年龄的时候,或许有着许许多多的不知道和不了解,自然是比不上我们这信息传播速度极快的年代。我们现在想要知道什么事,上网一查就好了,可是在那个时候,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想要得到信息,只能靠人为传播。曾经也听妈妈说过她小时候的故事,可是,远没有这样直观的感受。看了这些文字,我理解了妈妈,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不一样的。我们拥有的高科技产物,是他们小时候无法想象的,细细想来,真是有一份感动。

  在比赛中,为哪个队伍加油?是为自己国家加油还是为别国加油?这个问题,或许许多人包括我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为自己的国家加油,因为这是一种荣誉。而龙应台则是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她会为弱者加油。在爱国的同时,龙应台看到了国家的另一面,并不完美的一面,这是许多人难以做到的吧?

  在少年时,我们会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和娱乐方式,不想完全被父母知晓,此时,就需要他们更多的理解和信任了。在安德烈的生活中,曾提到“性”、“药”、“摇滚乐”,我想这只是一种比喻,而作为母亲的龙应台却因此紧张。我明白这是一种爱,可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出发,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希望爸妈相信自己。如果得不到信任,我便会选择深藏自己,因为我觉得很难过。信任,无论是在亲人还是朋友之间,都是重要的。

  这点点滴滴的一切,正是说明了两代人之间的差异,但是,能够把这些差异变得和谐,互相之间能够理解,真是很好。其实,我也很盼望这样的和谐。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_1000字】相关文章:

放手-《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08-07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300字02-10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200字02-09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高中02-09

亲爱的母校05-07

亲爱的母校诗歌07-27

亲爱的爱丽丝散文04-10

亲爱的老师散文01-10

我亲爱的妈妈01-10

亲爱的同学散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