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读后感

时间:2022-09-29 10:11:1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关于《好好学习》读后感(精选11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好好学习》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好好学习》读后感(精选11篇)

  《好好学习》读后感 篇1

  最近,看成甲的《好好学习》,觉得自己上学这么多年,都不会学习,因为我不会思考。我越来越觉得,牛人之所以牛,不是因为他们脑子比我们的大,而是因为他们比我们会用脑子,会主动思考。

  我们都太懒惰了,总是希望一切都有人给自己安排好,伸手可得。可是,许多时候,经验是靠自己走出来的,不去做,便永远只能拾人牙慧,被人甩在身后。

  成甲说,我们都应该建立起“绿灯思维”,什么是绿灯思维呢,就是遇见新东西时,先不要去排斥,去规避,而是去了解,去发现新东西的价值,改变自己传统的观点,摒弃“习惯性防卫”。

  比如别人给我推荐花生日记时,要是以前的我,肯定认为他是骗人的,是赚我钱的。但是看了这本书后,我开始尝试着建立绿灯思维,花生日记是什么,有什么用,我先自己去知乎,去百度,去贴吧等地方了解,我了解好了再去排斥也不迟。所以,现在我开始向朋友推荐花生日记。很多人跟我之前一样,不了解花生日记是什么的情况下就排斥拒绝了。

  自从尝试建立绿灯思维后,我发现我很少冒然排斥一些东西了,别人给我推荐化妆品或者书籍、课程,我都能先去查查,然后再做决定。就像前段时间,别人跟我说朱丹老师的搜索课很好,我了解了以后就买了,听了后,的确有收获,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比如虫部落快搜,前几天,给闺女和婆婆下载的戏曲和故事就是从里面找的,我还给别人做了份理财规划书PPT,其实,我根本不会制作PPT,可是我知道了从淘宝里可以购买现成的模板,于是我花几块钱买了一套,做了两份,赚了点零花钱。

  现在,我甚至觉得,不是钱难赚,而是我们不知道赚钱的方式。我们不会“捡”钱,我们的眼睛太拙了,不会发现这个世界的宝藏,更不懂得去挖掘宝藏。

  我说理解的绿灯思维,还包括当你想做一些事情时,要努力为自己的想法开辟道路,而不是随波逐流,找各种理由堵塞自己的路。比如,今天一个宝妈问我,老师,我有两个孩子,老二还在哺乳期,我30多了,而且不是师范类专业,我想考教师,能不能考上?

  说真的,看她的问题,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她,能不能考上,别人说了不算,自己的努力说了算。通过她的描述,我发现她没有建立起绿灯思维,她一直在给自己的梦想设立障碍,宝妈,哺乳期,年龄大,非师范,她在用一道道屏障封锁自己的路,而要是建立起绿灯思维呢,她应该这样想,我是宝妈,时间没有别人充裕,所以我要提高学习效率,我年龄大了,报考的机会少,所以我应该加倍努力,争取今年上岸,我是非师范类的,基础比别人差,我要比别人更努力,总之,建立起绿灯思维,虽不一定通往成功,但是,肯定能让你更接近你的梦想。

  史铁生说过一句话:人和人的差别大于人和猪的差别,以前我不懂这句话,现在我懂了,人和猪的差别在于人会思想,猪没有思想,人和人的差别在于思想不同,而思想不同的差别大于思想和不思想的差别。因为,思想不同,世界便不同。

  特别认同一段话:“我们每个人,每个家长,应该在自身、在教育上不断升级自身的思维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要跳出现在固有的思维框框,实行思维和认知进化。要面向未来,要着眼大局,提升自己的见识与格局,不能学井蛙被井底束缚了视野,不能像夏虫被时空限制了想像。这是一个不换脑就换人的时代,唯有不断的进行思维升级才是未来安身立命的良药。”

  思路决定出路,你思想到达不了的高度,脚步也无法到达。所以,先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吧,当你想法改变了,世界就会改变。认知进化,这个词说得多好啊,亲爱的,你今天让自己的思想进化了吗?

  《好好学习》读后感 篇2

  因为觉得看再多书,没有用对方法,也是白看浪费时间。所以最近一直在研究学习的方法,从小六老师的《洋葱阅读》、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对了》再到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确实理论知识上是受益匪浅的。

  为什么说是理论知识呢,从《洋葱阅读》开始,了解到了看书有很多种方法——主题阅读、快速阅读、深度阅读和主题阅读等。确实是打通了以往一本书我需要死磕到底的思维。但现在自己都在了解学习方法的书,所以其实还是以看完整本为目标(想多了解不同的学习方法,再试用适合自己内化和应用的一款)。

  至于拆书帮我是一直心存向往的,但一直没找到自己这区的组织,可惜了。

  《好好学习》这本书一开始是看电子书,始终坚持两行就能入睡的记录。但又对成甲老师提出的“临界知识”这个概念非常感兴趣,果断还是下手买了一本纸质版。今天终于静下心来慢慢了解“临界知识”的概念和应用。用我的话来理解,临界知识就像是一条公式,放到很多地方都能运用。重点在于,如何区别其他知识而得知这条公式,并运用到哪个场景中?(我还没学到这么深刻的内容)。

  其中成甲老师提到的几个点,我印象非常深刻。第一个是何为知识?知识本身就是,能对你的思维和行动有所改变的,才叫知识。其余只能叫做信息。所以其实知识是相对于每个人而已,并不是统称。第二个是“习惯性防卫”。在《这样读书就对了》中,赵周老师有提到肉夹馍和披萨的区别,没见过披萨的人会自动把披萨归入肉夹馍行列,是习惯了用旧知附会新知,以消除自己对未知事物的不安。习惯性防卫也类似这个意思,感觉自己的观点或者尊严被挑战时,第一反应是防卫自己/自己观点,不肯承认自己会出错,是一种比较故步自封的思维(比如我爸,动不动就说人家这个不懂那个不理解,其实是不肯承认他自己就是错的)。相对,打破这种思维需要建立“绿灯思维”,空杯心态吧,先接纳别人不同的想法,再去对比哪个更好。

  《好好学习》读后感 篇3

  “斜杠青年”已经成为这个年代年轻人的标配,白天的时候选择西装革履,格子间里为生活奔波;晚上奋笔疾书,放飞自我,去追寻内心的梦想,抑或是直播分享,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去影响更多的人。

  “斜杠青年”其实指的是跨界做得好的人,但是,他们并没有三头六臂,又是如何在不同的领域内都能够做到游刃有余,事业做得风生水起的呢?相对比之下,又有多少人连本职工作都做得相当吃力,只能亦步亦趋,仰望别人鼻息?

  成甲在《好好学习》这本书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成功的人善于学习那些有着更强大力量的知识,掌握并运用这些知识,会让人看得更透彻,成长得更快,这类知识,就是临界知识。

  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述临界知识,分别是:临界知识是什么,如何掌握临界知识,临界知识的应用方法有哪些。通过全方位解析临界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掌握新的学习方法,给现实生活带来真切正向的改变。

  01、临界知识,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智慧

  成甲说,临界知识,是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知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眼前的问题,而且遇到同类的问题也能够类比应用,那么这样的知识便可以称之为临界知识。

  比如说,在你和另外一个同事共同负责一个项目时,而你们意见相左,因此你想要让同事接受你的意见。从具体项目的角度入手,来分析利弊进而说服同事是不错的方法。但是,如果能够想到,这其实是关于如何扩大自己影响力的问题,你也就会考虑得更加全面,而不止局限于当前的情境。更重要的是,此刻你想到的策略,同样可以用在你试图说服别人的任何时候,只需稍加调整即可,这里的别人可以是你的朋友、你的孩子、你的同事等等。

  很多看似无用的知识,也有可能是临界知识,在关键时刻能够让人脱颖而出。

  英国的一家保险公司曾经想要在炎热的非洲建造一座写字楼,那里的环境昼夜温差极大,白天高达40摄氏度,而到了晚上,则下降到5摄氏度。但是,保险公司对于写字楼的要求除了外貌和功能之外,还有一条匪夷所思的要求:不能使用空调。

  相信很多建筑师都会束手无策,恰巧有一位懂得生态学的建筑师联想到了热带地区的白蚁,蚁穴的温度能够精准控制在30摄氏度左右,一个全新的领域“自然拟态工程”就这样诞生了。

  你看,表面上毫无关联的两件事,就这样在某种情况下,建立了让人赞叹的关系。临界知识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此,当你掌握它的时候,你永远想不到会在哪一时刻用到,但是一旦用到,往往能够取得最夺人眼球的成就。

  02、如何掌握临界知识?绿灯思维以及深刻反思

  既然临界知识是如此高效的普世智慧,那么应该如何掌握呢?在思维与行动方面,作者给出了两个建议,分别是绿灯思维与深刻反思。

  首先来看绿灯思维,什么是绿灯思维呢?就是别人在表达观点的时候,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避免产生习惯性防卫,把“我”和“我的观点”区分开来。

  乔布斯曾经说过“我特别喜欢和聪明的人在一起工作,因为最大的好处是不用考虑他们的尊严。”这里不是说聪明的人没有尊严,恰恰相反,他们明白自己的尊严不在于别人的认可或者反驳,而是倾听不同的声音,不断地促进自我成长。

  我们总是以为多看书能够学到更多知识,读书,确实是吸收知识的好途径。但是,读过的书,真的能够为我所用吗?如果没有,是不是就是人们常说的那句“明白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要想让知识为我所用,向外求,不如像自己的过去求,每个人的生活,其实就是一本最值得好好研究的书啊,而读这本书的方法,就是深刻反思。

  如果只是忙碌的奔跑,一路走来,可能收获寥寥无几。但是反思,记日记,却可以让人有机会看看走过的路,深刻思考自己的行为,往往会发现自己最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哪里。

  03、如何应用临界知识,刻意练习是最好的办法

  明白并掌握临界知识,只是第一步。只有能够在生活中应用临界知识,才能达到知识改变生活的目的。那么应该如何做呢?书中提到刻意练习的方法。

  要想刻意练习,需要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大量持续的练习,同时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时间练习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唯有如此,才能将临界知识烂熟于心。

  举例来说,当你要写一则广告,如果你第一件事是跑到网上百度如何写好广告,就不能算是刻意练习。想要写出吸引人的广告,最重要的是明白自己为什么而写,当你明白要写出产品的与众不同之处,进而吸引到有需要的人群时,再结合相应的技巧进行完善修改,才是一次比较完整的刻意练习。

  正如奥格威在《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中所说“不要用最高级形容词、一般化字眼和陈词滥调。讲事实,但要把事实讲得引人入胜。”这正是广告的本质所在。

  太阳底下无新事。当我们说以史为鉴,那些可以用来借鉴的正是临界知识,从古至今,无论中外,这些知识始终影响着人类的命运。愿你能够做到《好好学习》,发现并运用自己的临界知识,开启新的学习之路。

  《好好学习》读后感 篇4

  我们从小就知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个道理,但如何好好学习,各人有各人的理解。这本书是最先在《得到》上开专栏的牛人之一成甲写的,我认为写的非常好,连看了两遍,不光干货满满,连前面的必要性也说的让人心服口服。书中推荐的公众号我都加了关注,提到的参考书和视频我也准备都看一看,现在我正在看的是他推荐的大前研一的《思考的技术》。《好好学习》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三点:

  一、黄金思维法

  遇到问题或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挖到祖坟上去了,能找出底层的原理,就是所谓“临界知识”,即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就像物理中的牛顿第二定律一样。在思考问题时也有这样的模型,学习就是用这些“临界知识”来解释现象、解决问题和制定策略。黄金思维法是5W2H的简化版,是研究问题的普适的方法。成甲在他的书中用了很多他发明的名词,这也是一种将学到的东西,通过理解,变成自己的话讲出来,所以吸收营养,再输出能量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二、刻意练习

  作者用自序中写文案的例子,不停的问为什么,找到问题的实质是为了推销自己,推销最重要的是建立信任,通过看心理学的书看建立信任的套路,再找一个好的文案,看他是怎么体现这些套路的,自己就依葫芦画瓢,针对性的将套路在文案上体现。所以照猫画虎行不行就看你研究的深不深,和富兰克林研究写文章一个道理,富兰克林小学二年级毕业,通过认真研究练习,能够写出高水平的文章,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富兰克林的自传,绝对是普适智慧的宝典。刻意练习还有一种好方式就是复盘,就是“君子之行而日三省乎已”,通过复盘能将成功和失败都变成成功之母。

  三、多思考

  这是学习的终极法门,比如看书要从书籍中读出作者想写而没写的,作者没写而应该写的:在哪些观点上,作者比前人有突破?哪些理念其实是换了一个样子的包装?哪些问题,其实别人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同一本书读出不同的感觉。如何识别临界知识,如何应用临界知识,其实都是思考的结果,当然本书中有很多实用具体的操作方式,比如作者对标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写日记还定期总结等等。

  总之,这是一本关于学习的好书,活到老,学到老,强烈推荐各个年龄段的朋友读一读。

  《好好学习》读后感 篇5

  本书主要讲了一些读书和知识管理的方法论的东西,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模块,临界知识(对应的能力和读书的方法),快速学习的2个思维和3个方法,自己举例的临界知识及应用。读了这本书对我的启发很大,主要包括在丰巢2年工作经历的总结上,以及今后工作中自己如何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如何学习,如何形成自己的能力圈。用一句话来概括,不要做河表面的粗枝烂叶,要做深水里的大鱼,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弄清楚问题的本质,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接下来自己会有一个四个月的自我提升计划,从思维方式、业务能力、生活状态等,以此来迎接自己新的生活。以下是自己对本书读后的相关总结和观点,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

  一、什么叫临界知识

  书中的解释是经过我们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

  我自己的理解是指通过很多现象总结出背后的逻辑或者结构,并指导你今后的工作或者生活。即万变不离其中,只要掌握背后的规律和结论,你就能解决所有类型的问题。临界知识可以是从书中学到,也可以从生活中获得,更能从和人的沟通中总结得出,总之只要愿意思考事物背后的逻辑,你就会发现临界知识。今天的工作中,领导布置的任务,不要停留在执行或者怎么执行的层面,而应该想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个任务,这个任务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会存在这个任务,这个任务完成需要什么样的关键因素……(比如丰巢为什么会做电商,电商业务中为什么会存在拍立省项目,拍立省项目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丰巢电商要按照时令节令两条主线去运营,丰巢电商为什么会以爆款策略为主等等,这个后面会做思考和分享)。

  二、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三种能力是什么

  执行能力、专业能力、结构能力

  我自己的理解如下:工作1—2年的人此时需要锻炼自己的执行能力,即领导交代的事要完成,有一个谦卑的态度向别人请教问题,不排斥任何的知识获取的机会,从而找到自己的工作方向和能力圈(在某个细分领域,你的专业能力能击败90%的人)。工作3—5年的人此时需要锻炼和形成自己的专业能力,主要是指在特定的领域有自己的见解,能独立完成整个战役、解决系统问题的能力,在这个阶段,你要跨学科的思考、解决问题,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比如在丰巢,你要有商品规划能力,预判能力,项目统筹能力,突发问题的解决能力。同时要求你在行业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以及对整个行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工作5年以后的人需要开始锻炼自己的结构能力,即要挖掘事物背后的逻辑和结构,即所谓的临界知识,需要时刻问自己为什么为这样做,逻辑是什么,如果不这样做会带来怎么样的影响等。不断挖掘事物背后的临界知识,总结并沉淀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目前自己包括大多数的人都会投入80%的时间学习执行能力,投入20%的时间不完全的学习专业能力,而几乎没有时间投入提升到结构能力,二八定律告诉我们,20%的知识决定80%的结果。要想成为自己行业内的专家,就必须完善自己的结构能力。

  三、我们该如何读书

  有一个现象相信大家都会遇到,我最近读了不少书,可是这些书现在再拿出来看的时候,发现自己基本上是白读了,因为啥都记不得了。有些人还会给自己制定读书计划,即一个月要读20本书(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也有过类似的计划),为此给你安排了每天要读30页,哪怕自己已经很累了,也要完成阅读,这其中基本没有任何的思考,读完也没有任何的反思和总结,这种情况就是所谓的“低水平的勤奋陷阱”。

  在这里,我读完本书,我总结了几个方法(其中也加入了我的思考),第一就是一定要带着问题去读书,比如我今天开始读影响力这本书,我一定会事先罗列一下我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丰巢工作中,我会遇到团队管理的问题,如团队成员工作分配问题、团队中人员的情绪问题,如何培养和团队人员信任感,如果管理团队人员,什么时候管,什么时候理等),带着这些问题,你就会有针对性的去找答案,同时也会记忆深刻,从而发现事情背后的逻辑,形成自己的结构能力。第二就是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这种书中说的)。第三就是读书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不要追求数量和自己在外人显露的虚荣心,一定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解决问题而读的。第四就是要从读完以后一定要写读后感,即对本书的理解,以及对今后自己的工作的指导,将书中的内容化成自己的.知识,这样就不容易忘记,可以学以致用。

  四、《好好学习》这本书给我带来的2个底层思维(工作中都会碰到)

  1,绿灯思维,即当我们遇到与过去认知不一致的新观点时,就会触发我们的习惯性防卫,当我们感觉到自己的观点、尊严可能会受到挑战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不是思考对方的挑战和质疑是否合理,而是:有人反对我,和他干!这时候,我们的习惯性防卫就产生了。(这点我感受颇深,在丰巢的时候,表姐这边给到的一些选品意见,我们就会产生习惯性防卫,其实现在想来,自己应该多一些绿灯思维,这样你会得到的更多。但是这里多说一句,为啥表姐提出的一些意见,我们会出现防卫,第一就是我们的懒惰心理,觉得非常麻烦,再有就是我们的专业性受到了挑战,自己会很没有面子,这两点原因导致了我们的习惯防卫出现了,在这里向表姐说声抱歉,我们应该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倾听的)。

  那如何减少习惯性防卫呢,那就是拥有绿灯思维,当我们遇到新观点或不同意见时,第一反应是:哇,这个观点一定有用,我应该怎么用它来帮助自己?

  还有就是要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我们之所以会习惯性防卫,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会把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质疑,理解为对我们自己的否定。我是好的,我的观点/行为是用来改进和提升的。

  2,以慢为快(这部分我觉得没啥要说的,书中的意思就是要稳扎稳打,慢工出细活,如果想真真的学习的快,还需要把自己慢下来,多思考,不要追求数量和表面的数字)

  五、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底层方法

  反思+以教为学+刻意练习

  以下说一下我的理解:反思的逻辑是观察结果(现象)→研究原先假设→反思校正假设,书中说每日要写反思日记(自定义最适合自己的日记方式),我自己目前也在写日记,但发现很难坚持下来,不要说些反思日记了,所以我这边的想法就把反思日记按照周更。关于具体的反思方法论可以具体看一下书,我这里就不详细说了。以教为学,顾名思义就是把自己当做老师,这样你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研究深度就会更加用心,因为是要讲给别人听,所以你会印象深刻。

  重点说一下刻意练习,在说刻意练习是什么意思的时候,先要明白什么叫元认知,元认知是指对我们的思考过程的思考,而刻意练习就是提升元认知能力的过程。我们的思考过程都是有强大的习惯性,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悬挂假设、反思、矫正假设等一系列方法去改变它。而这个过程,实际就是用刻意练习在改变我们的元认知能力。元认知和临界知识,一个是思考的过程,一个是思考的工具。我们现在很多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很多都会根据经验、情绪去采取行动,没有一个系统的思考过程,而刻意练习就是让我们的思考过程更加专业系统化。

  六、关于存量、增量关系

  大到一个公司的各个业务,小到一次活动的商品选品,都会存在存量和增量的问题,即存量是指之前验证过的,能保证公司正常运转或者业绩销量的部分,增量是具有创新但是也具有高风险,一个健康的结构一定存量和增量合理的并存的。(这个现象也说明的丰巢电商商品结构的问题,如果每次只推现有的存量商品,而不敢尝试增量(有潜力的新品),丰巢整个商品池会越来越窄,最后一定会越做越死,所以必须要改变这一现状,所以要撇开一部分KPI,去创新一些东西)。人都有及时享乐,厌恶风险的特性,所以我们要学会适当的拥抱充满风险的增量。同时不管是增量还是存量,本质的东西是不变的,那就是满足客户的需求的是第一准则)。

  七、什么是能力圈

  能力圈是由你真正擅长并懂得的知识组成的,而且在这些领域里,你要比90%的人都做得好。关于重要决策,一定要在自己的能力圈里做出。

  八、案例分享(其他我觉得没啥好写的,就一个黄金思维圈可以写一下)

  所谓黄金思维圈,分为三个层面,即what,也就是事情的表象,how,我们如何实现我们想要做的事,why,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即why的思路逻辑为这个工作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为什么有这个工作,这个工作的关键是什么,突破口是什么……这个对自己工作非常重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有这种思维能力,这样你才能举一反三,超预期的完成领导的任务。

  《好好学习》读后感 篇6

  1、提升学习能力的方法。

  读完《好好学习》最大的收获是认识到了反思的重要性。反思这个道理小时候就在听,但小时候哪懂这里面所具备的含义。而直到了去年,在罗辑思维遇见李笑来老师,看了《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后,才对反思这一从小到大听了无数遍的道理有一点点的感触。而后来在订阅了笑来老师在得到的专栏,笑来老师在讲元认知能力时,说反思是刻意训练元认知能力最高效的手段时,才真正的开始重视这个道理。

  但自己开始写每日反思,那也是20xx年xx月xx号才开始的事了。而自己也只是写到xx月xx号后就停更了,在写的这两个月也是时不时的三天捕鱼两天晒网。到昨天在给自己日程本上写每日事项时,都差点不想写反思这一项任务了,但最后还是把它加了上去。现在回头看自己的每日反思就是在写流水账,而且这流水账还是一个套公式的流水账:“琢磨一下自己的想法有没有逻辑谬误?琢磨一下自己的想法从何而来?又缘何走了那么个思路?有没有其他可能的思考结果?琢磨一下自己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琢磨一下那些影响因素究竟有没有根基,有没有道理?”

  但现在看完成甲老师的书后,发现自己现在正在走的这一小段路程,其实都是别人已经走过的路,别人都是如此挣扎着走下来的,那自己又那来的脸面轻言放弃呢!尤其是在练完这一项功夫后,好处还如此之多:

  (1)反思帮助我们发现知识的误区;

  (2)反思可以促进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

  (3)反思可以督促我们检查学到的新知识是否用了起来。

  而且成甲老师在书中还给出了训练反思能力的三个方法,这就更使得我有动力去做这件事了。同时我发现,以成甲老师所说的方法去践行反思这一道理时,真的不会怕没有东西可写,真的是生活中处处是自己值得写的事,也体会到了,为什么成甲老师每天的反思晨修都需要2~3个小时的时间了。

  2、行动上的坑。

  说的自夸一点,我也和成甲老师一样,跳进过“低水平勤奋陷阱”,看完一本书非常多的划线、摘抄,但效果也是令人“震惊”的,刚看过的内容,过了一天也就基本记不得了。

  后来在订阅了得到专栏后,稍微好了些,但也没有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最多只是把书中的知识点,搬运到印象笔记中,想着以后可以回顾。但现实是很打脸的,那保存到印象笔记中的知识点,除了在暑假的时候快速的默读了一遍,就再也没有点进去过。

  这样浑浑噩噩的到了20xx年的xx月底,自己脑子才稍微有点开窍,才反应过来,这样做是没用的,自己完全是在做无用功,就好比狗熊掰棒子,掰一根丢一根。还是陷进了低水平勤奋陷阱,完全没有叠加效应!

  3、思维上的坑。

  以前也知道“习惯性防卫”这个词,但在自己的思想中,只知道把它运用在和双方沟通时,当我和别人意见想左,而他又比较激动时,我就有可能会和他说:“你现在的状态就是在习惯性防卫。”但只要把场景稍微变化一下,自己就不会想到,就好比成甲老师在书中举例的迟到后的习惯性防卫,这自己以前就没有想到过,在这个场景中,也有习惯性防卫在作祟。真的是把学到的知识做到了一个萝卜一个坑,当时在学到一个知识的时候完全没有想着去举一反三。以使自己陷入了一种固定思维的模式。成甲老师说学习临界知识,第一个所要具备的心态是建立绿灯思维,我个人感觉成甲老师的所说的绿灯思维,和就事论事意义上差不多,不知道我理解上是不是有误,这点还希望成甲老师能指点一下。

  第二个需要具备的心态是以慢为快,在这点上我深有感触,我在得到上订阅了5个专栏,微信中还有好几个每天必读的公众号,所以,自身就会感觉非常的焦虑,恨不得这个专栏结束,立马开始下一个专栏的阅读。但这样的状态持续一段时间后,自己回顾时,发现自己什么也没有得到。这时,自己才有些开窍,领悟到自己“绝对”要使用成甲老师所说的“结硬寨,打呆仗”,不能一味为了学而学,以为自己知道,但其实不知道。

  4、黄金思维圈。

  在成甲老师书中所举例到的通用的重要临界知识中,我感受最大的是黄金思维圈,以前真的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概念,所以在看成甲老师同事Bean刚入职的日志时,看的自己挺迷糊的。但现在知道了黄金思维圈是怎么一回事后,就完全能看懂了。同时在看这一小节时,把自己好几次的代入了以前做过的事,和接下来几周将会做的事时,感觉思路会特别清晰。这方面的知识以前零零散散的也听到过,但这么系统性的了解,还是第一次。

  5、总结。

  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于我刚好是一场及时雨。来的太早,自己体会不深;来的太晚,就会是浪费时间。以前只知道要学以致用,但现在更知道的是,在学以致用后面,还跟着一句话,叫“反思不止”!

  《好好学习》读后感 篇7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我们上学时天天喊的口号,也只是口号,随大流,没有也不会去仔细思考其底层逻辑相关的东西。而在漫长的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生涯中,几乎也不可能有老师教你如何学习,如何寻找自己的学习方法。生有涯而学无涯,感觉浪费了很多宝贵的学习时间,年复一年进行低效率的吸收知识,但是同时又被家人,老师冠以爱学习,懂事,刻苦的三好学生。

  刚开始,在小学,初中阶段还不错,但是到了高中,拼苦力,还是按照死记硬背的思路去学习知识,最终只能是成绩迟迟上不去,高中三年,郁闷了三年。

  参加工作后,思维是更加全面了,也一直在寻找学习的方法论,但效果都一般。大部分时候,还是重试着 骗人的刻意练习。有太多的困惑和迷茫,因系统性讲学习方法的资料也很少,只能从知识的海洋中收集只言片语,谈不上体系。

  自从看到 好好学习 这本书, 成甲老师著。从一个个概念,提升我对很多概念的认知水平,看完第一遍后,自我感觉大呼过瘾。虽然第一遍看完也没记住太多,理解也肯定不到位,但心里面有踏实的感觉,这就是我的指南针,学习我有了更深层次的指导规范。现在开始读第二遍,打草稿的想法记了很多,后续要一个个完善草稿上的想法。我想这么好的书—虽然豆瓣评分不是很高。一定要分享出来给你,也许会对你有很大的启发。

  未来认知深度决定了你的段位,如何进行认知深度训练,我想是当前社会每一个有危机意识的人都应该刻意练习和追求的!

  《好好学习》读后感 篇8

  读了湘风雅铃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很受感动。说实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个口号从上小学几乎就天天挂在嘴上尽管没有天天向上。以前只知道这是毛主席的题词但不知道题词后面还有一个勇敢的故事。这个故事我从湘风雅铃的帖子上复制过来了:

  1951年5月3日的下午,是学校老师的政治学习日,学生放假。当时只有8岁的陈永康正与几位同学在学校周围玩耍,一个打扮入时的青年叫住了他们,随即拿出一包糖要给他吃,又神秘地给他一些钱和一包黄粉,谎称是精制的面粉(后经查验是一种易燃易爆的炸药),要他们放到老师的办公桌上。机警的立即想到老师曾多次讲过人民刚获得解放,天下还不太平,感到面前之人鬼鬼祟祟,断定不是好人,便机智地带青年一起去。在路上看见迎面走来巡逻的解放军时,为防止坏人逃走,他果断地抱住青年的腿,并大声喊“解放军叔叔,快来抓坏蛋”。特务气急败坏,用拳头打击陈永康的头部脸部,尽管鲜血直流,但陈永康死死不放手。迅速赶到的解放军制服了特务,并将鲜血直流的陈永康送往医院。

  因为有了上面这个故事,于是毛主席题了词,这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由来。没有人能够欺骗毛主席。所以我们应当认定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可靠的。

  看了这个故事说实话我真的很受感动。我向陈永康同学致敬!我感谢他捍卫了老师的人身安全;我还要感谢这个鬼鬼祟祟的特务!倘若他不是“用拳头打击陈永康的头部脸部”,而是用匕首朝陈永康的心脏来上一刀,那新中国就多了一个烈士!这就叫手下留情!这就叫点到为止!这就是心地善良的特务。

  问题来了,我们只能感激,但千万不能盲目地向陈永康学习,尤其不能盲目地教育少年儿童向陈永康学习。我们要告诉少年儿童,见义勇为是司法机关的义务、是军队的义务、是大刀他们的义务;而少年儿童的义务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想想刘文学吧,那么一个小学生,瘦骨嶙峋、弱不禁风。在月黑风高的晚上,发现地主偷了几个辣椒,你管什么?你回家告诉家长,第二天让生产队处理也是一样的。可他竟然揪着老地主的衣服不放,非让人家“到生产队去”!结果为了几个辣椒小命没了,划算吗?刘文学没想到那时候生产队早没人了,大队干部少喝一盅白干好几斤辣椒就出来了。那时候辣椒二分钱一斤,值吗?痛心啊!教育失误!亡羊补牢吧,尽管为时已晚但不要放弃努力。恩格斯说过,偏见比无知更可怕。

  《好好学习》读后感 篇9

  说实话,“深度认知”这个词我以前真的没有听说过,我长久以来的感受就是:“知识我学会了,会用了就行了呗!”原来不是这样,要想让你的学习更有效,发挥的威力更大,你就要好好进行深度认知的学习。

  1.“海量信息获取的时代,我们拼什么?”

  你思考过这个问题吗?以前我没有想过,现在我每天都在琢磨!成甲从认知建构的角度做了三个阶段的划分:

  第一阶段:认知数量构建认知优势。好像自古以来都是这样: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是在告诉我们,知道的越多,就越有优势!但是这个阶段到了2000年,发生了变化!

  第二阶段:知识获取速度构建认知优势。新千年,互联网高速发展,知识的数量不再是问题,动动鼠标,还有什么是你查不到的?那么这个时候,快人一步的获取到知识就成为了构建优势的重要途径。但是不要忘记,世界是不断发展的……

  第三阶段:知识深度构建认知优势。我们现在所处的正是这个阶段,而且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持续下去。当知识获取的数量和速度都不再受到限制,所有人接受的信息同质化会越来越严重,那么这个时候,谁思考的更深刻,谁就构建了自己的优势。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你再细细品味一下,改变自己命运的是知识的数量还是认知的深度?

  2.如何提升认知深度?

  要搞清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才算深度认知?举个例子,我们做数学应用题,比如行程问题,这里面是有公式的,你知道路程=速度*时间,很多问题就可以直接套公式计算。但是当题目没有直接把速度、时间告诉你的时候,不能套公式了,怎么办?我女儿在学到这个模块的时候,就会告诉我她不会,因为老师没有教过。但是作为成年人,我们知道可以通过给出的条件,绕几个弯先把速度或者时间求出来,然后再去解题。这里面就涉及到认知深度的问题,小朋友没有理解行程问题的底层含义,她只看到表面的那个公式,但是我们知道,所以类似的问题我们就可以做出来。

  那么你发现没有,深度认知有什么特点?它更关注具体现象后面的规律,而这个规律可以帮助你解决普遍的类似性问题。

  那么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学习层次上不去?

  好好回忆一下,如果你的学习是不断掌握应对具体工作场景和问题的方法,那你是在提高“技术效率”;如果你的学习是在了解问题本质,了解解决问题的底层规律,那你就是在提升“认知效率”。打个比方,作为老师,我们是更重视“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现在,仔细回忆一下,是不是你一直在想办法提高“技术效率”,而忽略了更重要的“认知效率”?

  说到这里,我想你已经明白了,学习底层规律和方法是提高认知深度的有效途径!

  3.到底哪些知识值得学?

  现在比较流行一个词:“跨界”。学习要跨界,这是学科融合;工作要跨界,这是能力锻炼。这是没有问题的,多元的社会需要跨界人才,但是我们要看到,跨界是结果,不是原因!想一想今天这个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竞争愈加激烈,你必须在一个领域做到极致,对它认识得足够深刻,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优势。成甲在这里建议每个人学习三个级别的课程:

  一是公共基础课程:比如时间管理、商务礼仪、沟通谈判等每天都要用到的执行能力。

  二是专业必修课程:即在某个领域内能够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作为教师应该具备TPACK(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能力。

  三是通用必修课程:即掌握通用知识,认识事物底层结构与规律的能力。也就是前面说的深度认知。

  二八定律告诉我们:20%的知识决定80%的结果!你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深度学习上!

  《好好学习》读后感 篇10

  一、记录

  有句话叫做“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生动说明了记录的重要性。但是这里要澄清一个概念,我们现在说的记录并不是简单的将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而是要经过思考、整理,形成一个有组织的记录。在你的记录过程中,应该学会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比如,这件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我的目标是什么?达到了没有?为什么?还可以怎样改进?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这其实也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哦~

  二、定期回顾

  这个技巧与前面提到的记录是一脉相承的。当你的记录积累越来越多,你就有了可供定期回顾的资源。回顾是一个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回顾过去能够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看到更多事件后面的本质。比如“吃亏是福”,当前看可能是不合算的,但是过一段时间,当你再回首,就会发现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

  回顾可以分为几个层次进行,比如每周回顾,每月回顾,每年回顾,多年回顾等等。短期回顾让你看到微观层面的问题,长期回顾则更能够直达事情的本质和根源。

  已经介绍了两个技巧,这里插入一个软件推荐——印象笔记(为知笔记、有道云笔记等工具均可)。这些APP可以帮助你实时记录声音、图片、微信、文字等等,而且自带各种记录模板可供选择。所有数据随时随地汇聚一处,这简直是太棒了!

  三、付费购买

  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一点不缺少信息,缺少的是高质量、有针对性的信息。通常这样的信息都是需要付费的。可能大部分人习惯了免费的午餐,愿意耗费大量时间去寻找免费资源,但是我们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宝贵的。要想在短时间内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源,不论是购买图书、网络资源、在线课程,付费将是未来的趋势。

  总结一下

  三个实用的技巧操作起来其实并不难,难就难在长期坚持。就我个人而言,虽然刚刚起步,但是正在从这三个技巧中逐渐获益。相信我,一旦你形成了类似这样的能力,它带来的长期收益一定比“技巧”要更多!

  《好好学习》读后感 篇11

  一开始看到成甲先生的大名是在李笑来老师在其app上的大力推广,抱着好奇心看到成甲先生的个人简单介绍和著作内容。看到书的介绍中写的每个犀利的问题都击中自己学习时的一些问题,意识到这本书应该非常有价值,于是果断上网订购此书回来学习。

  结果书一到手就发现有“毒”啊,打开后就根本停不下来。成甲先生对于学习的深入分析和思考,让人惊为天人,果然不负江湖盛名:全国最会学习的人之一。他对于读书方面的深入思考和知识管理的实践运用,让人感觉到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我十年书。故此,自己把此书认真看了三遍。不断思考总结和玩味体会。

  首先书中让我觉得最打脸的内容是我以往读书也有多次陷入其所谓的“低水平勤奋陷阱”。自己这几年买书读书不少,却也遗忘不少。每天海量的信息充斥自己的世界,读过的书写过的笔记也无暇去回顾总结和反思。导致很多好书读完以后当时感觉是畅汗淋漓,却时间一久,发现自己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还是会犯书中提及到的一些问题,没有把理论有效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本以为是因为时间长了容易遗忘,需要把读书笔记多温故几遍,加强记忆。却被成甲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是因为那种阅读+划线/摘抄读书方法是把一本书拆分成了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读书就成了理解和记住这些孤立的知识点罢了。这不是我们大脑所擅长的行为,大脑的记忆,靠的是将信息和旧经验联系起来。

  现在我明白了读书不在于读多少,而在于自己有没有通过读书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发现有效知识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于是,我也开始读书不再追求速度,而是刻意放慢速度,花时间去描述读书后受启发的内容,让读书的成效显现一种产生复利的效应。

  然后我对成甲先生提出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底层方法深以为然:反思、以教为学和刻意练习。反思这块作者认为是提升学习认知能力方面最最重要和基础的技能。成甲甚至每天进行1-4小时的晨修反思。这点很厉害,很多时候人与人的差异就是认知水准和思维深度上的差异,要知道巴菲特先生那么大神级别的人物,也甚至每天花近一半的时间进行思考。反思我自己以往也有反思书写的习惯,但没有重视到要及时把每天经历的重要事情进行筛选总结,从中去收获启发有价值的东西。自己之前也会每次反思总结,也无形当中养成了成甲所说的按照不同的分类进行总结思考。以教为学这方面我记得以往看过一个科学理论,学生去听老师讲课,知识有效收获的比例大概是40%,课堂记笔记课后回顾巩固收获比例大概是60%,而自己把学到的内容讲给别人听,却有效收获至90%以上。可见以教为学的作用是多么强大。自己自打明白这个道理后,就着手一方面在公司里给自己的团队小伙伴们培训或分享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一方面不断写文章,不断将输入进行输出,这样子有效地整合梳理和深化了我自己学到过的知识,很是受益。刻意练习方面作者提出了关键词:心理表征。这个概念有点抽象,类似于现在说的元认知:即对思考的思考。这点是我以往没有意识到的。明白了这点以后,我也开始学着作者那样多站在优秀人士角度去思考,对方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观点和思考,对自己有哪些启发。同时自己也开始在尝试构建属于自己的思考模型框架,不断提升认知能力和深入思考能力。

  成甲先生还创造性地借用物理学的临界值概念创造临界知识理念,临界知识是指那些能够广泛、普遍地指导我们行动的重要而基本的规律知识,诸如:复利效应、概率论、系统思考和二八法则等。然后作者对于一些临界知识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介绍和总结:复利效应、概率论、系统思考和二八法则等,并引导启发读者去构建属于自己的临界知识,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自己擅长的有天分的地方入手。我目前受到的启发有:要相信复利的效应,坚持写作、健身和自我成长的投资;要经常反问自己,最重要的20%的事是什么,该如何有效投入80%的精力和时间去收获,要每日反思总结,站在系统格局角度、逆向思维角度以及分版块各个层面顾及······

  在此十分感谢感恩成甲先生,不吝分享其智慧和成长成果,自助助人,功德无量。

【《好好学习》读后感】相关文章:

《好好学习》读后感03-20

好好学习读后感范文07-10

《好好学习》读后感(通用5篇)01-22

好好学习08-16

好好学习散文04-24

好好学习的名言05-09

好好学习的意义08-22

好好学习的作文08-11

好好学习的作文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