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有味》有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有味》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有味》有感1
月光下,书桌上,凤尾竹旁,静静地摆着一本《有味》。皎洁的月光洒向书面,不禁觉得,岁月也是如此悠长,而人,却比岁月还要深远。
人如墨。墨,接近生活而又远离生活,这也许是时代的变革而带走的,早已不像过去时分那样普及。而人的精神却依然如墨一般,能够感染于人。轻轻拿起毛笔,沾上墨水,在洁白的纸上,滴下墨迹。那墨,便肆无忌惮地散开,染黑了周边,用尽力量去感染,直到没有力量。社会上不正有很多人,用自己的力量,去鼓励那些正处于困难时期的人,用自己的力量,去尽可能地帮助别人,用自己的爱心,去打动别人,将爱的火苗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爱的传播,是源于人的,而人的精神则如墨一样传播着呀!
读《有味》有感2
如果不是在“叙事者·共读”里,我永远不会读汪曾祺的书,但是,四月份共读书目是他的《人间有味》,恰逢我能够静下心来的心态,于是,感觉不错,尤其是无聊的时候,看本书吧,茶桌上好几本书,翻看之后,兴趣不大,就起身去寻找我的《人间有味》。
那么这本书的魅力是什么呢?首先,我觉得这本书没有世俗的一些东西,比方说铜臭味,比方说名利场,比方说成功学,更没有美色。而有的是什么呢?我觉得,如果只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幸福”。
汪曾祺的童年是幸福的,有父亲的陪伴,三位母亲的喜爱,还有三婶的偏爱,所以,汪曾祺从小就是生活在衣食无忧,备受疼爱的环境里。
汪曾祺的求学生涯也是幸福的,读到他的书才知道,他的很多书是在茶馆里写成的,并且,他的大学时期,风气很正,大家都是读书,码字,起码他是在这个圈子里。
我最羡慕的是汪曾祺后来的生活,可以去老舍家里做客,和老师沈从文密切来往,还有赵树理,总之,想到一句话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多么令人向往,大家以文为友,高聚一堂,期间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真是其乐融融,令人难忘。真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至于汪曾祺所遇到的美味,则更是不胜其数,当然,还要遇到他这位“什么都敢吃”的美食家。至于美味,我也略有感触。
我记得自己小时候,大约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过年的时候,住在农村的我们一家子进城采购年货,买了好多好吃的,其中就有肉制品。回到家里,大人切了一个肉球,哇,那叫一个香啊,类似于今天的金华火腿,我拿着一片,站在家里小院子最南端、也就是前边邻居的屋后墙跟的几棵杀了好几年的横着放的榆树棒上,上下荡呀荡呀,吃呀吃呀。边玩边吃,那心情,可来劲了。
到了现在的城里,吃过无数的酒席和饭店,最喜欢自己家跟前的一家馆子。小河虾上来了,那叫一个“酥”。原来吃小河虾嚼完之后,只剩一嘴皮,吱吱楞楞的,现在,小河虾的须子都很舒展,只不过炸的透酥,本来的皮硬倒成了亮点,吃不够的感觉。接着上来三鲜馅的饺子,咬开看到韭菜还是嫩嫩的绿色,入口是生韭菜的辣,但随之而来的,是满口的鲜,最后是美,味美。
除了食物,我觉得啤酒也是可以说一下,可能由于我姥爷是橱子,我妈妈喝酒,我爸爸也是好这口,而我,有点小酒瘾,但我没勇气挑战白酒,有一年我和爸妈带着一瓶好酒去看我二大爷,在饭店坐定上菜之后,我给他们倒完酒之后,爸爸怂恿我喝口尝尝,我遵命端酒,喝了一大口,我尝到酒的绵柔之香,从此吓得我对白酒是敬而远之。因为,我感觉到了未来的危险,凡是这样的事,我都是决绝地告别。但我允许自己来点啤的。
尤其是夏季,炎热酷暑,来个凉菜,再来个肉串,喝上一口,有点苦,有点麻,真是爽口。这大约也是人间之味,也可能是人生之味。
人间有味,人生在于遍品之。
读《有味》有感3
最开始看到这本书时是被它的封面所吸引。以渲染的手法将原来以白色为底单调的画面变得有立体感,从中透出淡淡的古典气息。所以自己觉得这样颇有古风的画面感,加上令人难以琢磨的书名,这本书一定是讲有关于抒情,怀古,类似于《人生若只如初见》般的词句。便打算做一回文人去领教一番,细细读后却发现……
在这本书中作者将现实生活写的淋漓尽致。在这个匆匆忙忙的大都市的生活中,学生们习惯了每天在学业中奋斗,上班族习惯了上下班挤地铁、挤公交,每天起早贪黑的忙碌日子,老人整天为家里的大事小事操劳这,操劳那。每个人每天都是满满当当的,没有时间去顾暇其他的事,没有时间去享受生活,体验生活。在这本书中描写了生活里的许多事物,由很多很多微小的事物从而引出生命对于我们而言所谓的真正意义。作者于丹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现实的打击中,许多人被“折磨”的千疮百孔,将幼时稚嫩的想法抛至远出,不再提起,早就遗忘在角落中。真正可以做到坚持初心的人已是少之又少,更何况是那些真正达到想心中执念的人,恐怕是寥寥无几。这样太难太难,毕竟所有的想法最终都是要回归现实的。
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去世界的各地去旅游一番。自己经常从电视中看到世界各地许多美丽的景色和可口的食物。而在这本书中作者讲述了她在旅游的过程中想到的许多事,有感而发,分享她在旅游中点点滴滴的小事,甚至小至一件物品。
读《有味》有感4
从二月中旬进入叙事者群,悠忽间,我参与阅读和写作已经有三个月了。二月份共读的是方华局长的`《做有温度的教育》,三月份共读的是傅佩荣教授译解的《大学》和《中庸》,四月份共读的是汪曾祺先生的《人间有味》。
初读《人间有味》第一辑“四方美食”,只觉得作者是个资深“吃货”,看着他介绍昆明的一些名菜,如“过桥米线”、“培养正气”的汽锅鸡;东月楼的锅贴乌鱼、酱鸡腿;映时春的油淋鸡、雪花蛋、桂花蛋;新亚饭店的过油肘子;护国路白汤羊肉;小西门马家牛肉馆的牛肉;甬道街的红烧鸡……真是看得我“口水流下三千尺”,只恨这昆明离得太远,不然非得跑去好好吃一顿。
这样一位“资深吃货”,到底是何许人也?然后就找“度娘”: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怪不得书中多出提到老舍、沈从文等名家。
《人间有味》这本书前面的两部分写的都是地方美食、特色小吃,让我感受到作者汪老先生对生活的热爱和沉醉,不由地就想起大文豪苏东坡。同样是文人,诗词歌赋精妙;同样爱美食,生活处处真性情。据说“东坡肉”“羊蝎子”都是苏大学士发明的。
汪曾祺先生说:“一个文艺作者,一个作家,一个演员的口味最好杂一点,从北京的豆汁到广东的龙虱都尝一尝;耳音要好一些,能多听懂几种方言,四川话、苏州话、扬州话。否则是个损失。”当然,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还不要紧,最重要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我们知道,一盘好菜应该是色、香、味、意、形、养六者的结合体。而要做出这样一盘菜,就要关注做菜的整个过程——备菜要细,炒菜要活,品菜要慢。做菜过程中,人的心思得到锻炼,技能得到培养,欲望得到满足,心情得到愉悦。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心思也得到了锻炼,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欲望也得到了满足,心情也得到了愉悦。
做菜的乐趣不仅仅在于吃菜,更重要的是做菜的过程。好课的乐趣也不仅仅在授课的效果上,更主要的是在过程的体验上。好课强调的不只是老师教的如何,更主要的是学生学得怎么样。上课和做菜,尽管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是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
真性情的人都热爱生活。我的音乐老师——郑老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她带领我走进了音乐的殿堂。郑老师不仅教学优秀,桃李满天下,更难得的是做得一手好菜。记得正月里,老师总会喊上我们几位离她近的徒儿到家中小聚,然后夫妻俩齐上阵,水里游的,山上跑的,栅栏边飞的,菜地里长的,经过老师的烹饪均是色香味俱佳,让我们手不释“筷”。郑老师还说,上课也像做菜一样,同样的内容,设计的程序不同,教学的手段不同,学生们的兴趣就不一样,课堂效果肯定不同;同样的原材料,制作的方法不同,添加的佐料不同,做出的口味就不一样,那么食客们的感受和反响肯定不同。
上海市音乐特级教师陈璞也说:优秀教师为什么要会烧菜?首先,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必然是热爱生活、拥抱生活的人,而烧菜就是平凡而无法回避的生活。其次,用日常的食材搭配出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恰如教学设计一般,其实是对整体设计思维和想象力的锻炼,也是把审美与技能的结合。最后,当遇到这样无法外出吃饭的时候,起码还可以自给自足。左手琴棋诗画,右手烟火凡尘,有时惘然彷徨,有时欣然大笑,这就是人生!
我个人从不追求美食、美味,生活上比较简单,只是觉得每日三餐能够饱腹即可。虽然谈不上“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不会做大餐,但是日常生活的饭菜还是能经营的。像我做的“丝瓜鸡蛋肉片汤”就是儿子的最爱。
话说回来应该源于“懒”!因为但凡为了口福,必然需要跑腿采购新鲜的原材料,然后一番拣、掐、洗、涮,刀工、火候,一样都不能怠慢,等煮熟起锅,摆上桌必然色香味俱全,然后一伙人风卷残云,一桌子光盘。随即又是收拾一厨房的锅碗瓢盆,这样一番折腾少不了三小时。估计吃那美食也就十来分钟。这样一对比,我总觉得划不来,吃点什么不好,只要能填饱肚子。这么说来,我是个缺乏生活情趣的人。但是我也并不讨厌厨房,讨厌做饭,只是觉得生活中还有很多事需要我们去做,如果把时间总是浪费在一日三餐上面,难免有点奢侈。
但是按陈璞老师的意思,如果一位老师不会搭配菜肴就不会设计教材内容;不会烹饪菜肴就上不出精彩的课堂。所以要想当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不能只会弹琴唱歌,还得学会做菜,把不同的原材料怎么搭配,怎样加工,怎样烹饪才能成为一盘人人喜爱的菜肴?这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能力。我会朝著名师们指导的方向努力!
【读《有味》有感】相关文章:
读伤逝有感02-15
读《画眉》有感02-22
读台阶有感02-22
读《穷人》有感02-19
《家》读有感03-10
读《童年》有感12-08
读蝶恋花有感09-28
读林清玄有感12-14
读张爱玲有感12-21
读《范仲淹》有感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