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调》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格调》读后感 ,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格调》读后感 1
《格调》这本书充分说明了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现象,从等级问题到解析问题,再到现在社会上最明显主要的以貌取人、住房、消费、娱乐、摆设、智力生活、言谈举止、社会中的贫民化趋势的问题。《格调》读完后人完全可以感受到社会的现实,感受到早现在社会中,社会等级、地位依旧是个很敏感的话题,哪怕只是稍微提及都会刺激到别人,激怒了别人。
然而,实际上,在面对这个问题时,人们恰恰暴露了对社会等级的敏感:越是感到烦恼和愤怒,越说明等级存在的真实和严酷。如果谁容易变得非常焦虑,这种倾向暗示你是一名中产阶级,你非常担心自己会下滑一个或两个等级梯级。另一方面,上层阶级热衷于谈论这个话题,因为他们在这种事上投入的关注愈多,就愈显得地位优越。贫民阶层通常并不介意讨论这个话题,因为他们清楚,自己几乎无力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所以,对他们而言,整个的等级问题几乎就是一个笑话——上层阶级空洞的贵族式的自命不凡不过是一种愚顽和妄自尊大;而中产阶级的焦虑不安和附庸风雅则令人生厌。而事实上呢,对社会等级高度敏感的恰恰是中产阶级,有时候他们甚至会被这个问题吓得要命。正像你在等级问题上的愤慨恰恰暴露了你的阶级身份一样,解释这件令你生气的事物的方式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底层的人们乐于相信,等级是由一个人拥有的财富多少来作为标准的。生活在中层的人们承认金钱与等级差别有关,但一个人所受的教育和从事的工作类型同样重要。接近上层的人们认为品味、价值观、生活格调和行为方式是判断等级身份不可或缺的标准,而对金钱、职业或受教育程度则未加考虑。
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有等级差别的国家里。可,职业标准来了,也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在美国,等级差别是如此复杂和微妙,以至于国外的访客常常会忽略那些细微的差异,或者有时甚至意识不到等级结构的存在。所以,国外访客稍不留意就会忽视等级体系在这个国家的运转方式。
平等就像神话般存在在美国的社会中,这本书《格调》,作者的理解又是主要针对社会等级问题中那些可视的和可见的符号,但作者又主要集中在反映了一个人的行为选择的符号上,这意味着作者不会考虑种族因素,甚至,除非偶尔论及,也不会考虑宗教或政治因素。种族的区别显而易见,却由不得自己选择。宗教和政治观点通常由人选择,但人们的表现除了偶尔限于前院的圣龛或汽车保险杆上的小标贴,一般并不外露。面对一个人,你通常看不出他是"罗马天主教徒"还是"自由派"。你看到的是"手绘的领带"或者"蹩脚的涤纶衬衫",你听到的是"起限定作用的因素",或者"就……而论"。为了弄清楚诸如此类五花八门的信号,作者一直依靠感觉和直观判断,而非任何可以称为"合乎科学标准的"方法。等级尤其应该成为一个严肃的美国话题。因为在这里,我们并没有一个世袭的头衔,地位和荣誉的体制可以从容展开分析,每一代人都不得不重新界定等级体系。这个社会比世界上任何其他社会都要变化得更快。并且,几乎是独一无二地,美国人会因为在这个社会立足何处的问题而困惑不安。在美国,由于社会等级间的流动是如此顺畅,似乎每一位幸运儿都可以得到奖赏。而伴随这一情况而来的特殊危险则是:失望,以及接踵而来的妒忌。这个神话给人的印象是,你随时能用"挣"的方式向上爬。然而,一旦一个人发现自己陷身于一个等级差别体制,并对这个体制的必要性表示怀疑,此时的幻灭感和内心痛苦就格外强烈。有一些人在早期的中产阶级生活中发现,在他们为社会等级的攀升而奋发努力时,一些明显不相关的因素,例如遗传特征,早年背景,父辈或更年长一辈的社会地位,或多或少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他们因此变得有些绝望,这种绝望并非没有破坏性,尽管他们一般说来对这一破坏性秘而不宣。
而读完《格调》这本书,不禁为美国乃至当今社会的等级地位等一些现实问题而更为感触,人们为了贫富感到烦恼和愤怒,就越说明等级存在的真实和严酷。
《格调》读后感 2
人生来是有阶层的,现代社会的机制或许能够允许人们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但其在先天环境和早期经历中形成的观念、性格和品位依然会束缚着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从而左右着他们的行为方式、选择能力和欣赏能力,一个向上的野心并不足以改变这些。一个人得到了什么东西,拥有了什么技能,过上了什么样的生活并不会决定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从本质上而言,他们其实并没有改变,仍旧属于自己原本的阶层。
但人们总要挣扎一下,尤其是在这个信息共享和自我意识泛滥的时代。为了弥补先天条件不足而导致的由来已久的不平衡感,最快速便捷的'方法便是粉饰自我。伪装或隐瞒其真实的面目(通常此类人,关于他声称的他所拥有的那些,他所了解的仅仅只是一些名词罢了),但当一个人热衷于做姿态而不敢表现出真实的自我时,他的姿态就会变得千篇一律、呆板乏味和流于表面。(若是仔细看,还会发现一个故作姿态的——不管是人或者物都会透着一股谄媚的气质)
“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源自于傻瓜们的充分自信”。当一个人脱离了他的先天环境,自认为他已经改变了命运时,他会很容易因先天条件缺乏而产生后天补偿心理,由此便会产生许多问题(正如圣经有云,使地震动的是仆人做主)。
长期以来被压抑的心理需求会得到释放,过往的自卑会转化成自负(当然在他自己眼中是为“自信”)。他迫切地需要别人看到他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他迫切地需要收获自己曾经很少得到过的赞赏(但他不愿意去考虑他所得到的赞赏来自于怎样的人和怎样的欣赏力),于是炫耀和卖弄便成了必要的事情,因为他们必须要让别人看到经过粉饰贴金后的"美好"的自己。
不幸的是,他们所认为的改变和美好仅仅只是局限在表层,局限在他们自己的认知当中的。当他们下意识地想要去弥补过往带给他们的,他们仍旧在被过往牵着鼻子走,这样的他们其实很消除先天环境刻在他们身上的烙印。他们真正的改变或许只有在这种不平衡感得到弥补后才会开始,然而有多少人不会被自己刻意制造的这种美好假象所迷惑呢,或者说不满足于这个假象呢。
《格调》读后感 3
有人说读《格调》的人最没有格调,听起来有点酸;有朋友从来不打保龄球,就因为《格调》说贫民阶级的人才去打;
用书中的观点来分析,这应该是属于中产阶级的人的反应。因为在乎别人看自己的眼光,没有阶级安全感是典型的中产阶级心理。
与其说这本书指出了阶级的现象,不如说它给了普通人们以一种平时不大会用的视角,用理论的方式去分析那些随处可见的细节和现象。所以读过《格调》的人,在短时间内都会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冷冷地观察人们的衣着、动作、言谈、用品等,试图应用书中所提及的标准来界定等级。
也许这样做有点隔岸观火般的阴险的嫌疑,但它确实给人以一个新的理由,去解释一些无法用品性、知识、智商、情商等等原因来说明的事情,从而让人更能体谅人心。
用等级来给人作划分,无论古今,无论国度,都一直是件遭到鄙夷的事情,但我们能否认吗?不能。因为这个理由,韩剧《巴厘岛的故事》里那让人窒息的无法逾越的等级鸿沟所造成的绝望气氛,让人深深记住了它。
能从书中得到裨益的人可能还会包括市场营销和广告从业人士。通过对消费群体的划分和定位,可以参考其所处阶级而投其所好,这不失为又一个不错的视角。
【《格调》读后感】相关文章:
格调1000字散文03-02
《远离喧嚣》读后感-读后感650字03-16
珍妮姑娘读后感1000字_读后感03-18
活着读后感03-06
《丰碑》读后感03-03
牛顿读后感03-02
《魔力》读后感03-01
乌托邦读后感02-28
美文读后感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