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文集读后感

时间:2021-01-19 18:00:0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陈鹤琴文集优秀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陈鹤琴文集优秀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陈鹤琴文集优秀读后感

  陈鹤琴文集读后感1

  作为我国新教育事业的先驱者、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有着“中国幼教之父”的陈鹤琴先生,他的思想理论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必须要了解和学习的。在读书时,就了解过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这次又拜读了他的《陈鹤琴文集》后,温故而知新,再加上自己工作后的一些实践和经验,我想来谈谈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的理论有三大目标:

  1.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2. 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

  3. 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这三条不仅对当时,乃至对今天的幼儿园教育,都有着很大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我们应把握好这三大目标,对幼儿进行教育。

  一、我是中国人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我们长久以来一直在做,也是当下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对于一个人来说,“爱国”这一意识如果是从小就有的,那对他今后良好的人格、修养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帮助。陈鹤琴先生在提到“做现代中国人”中提出:要有强壮的身体;有创造能力;有合作的精神;有为社会服务的热情;心胸开阔和目光远大。

  二、让孩子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

  陈鹤琴先生认为,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而学前儿童周围的环境不外乎两个方面:大自然和大社会。我在实践过程中,也确确实实地感受到,让孩子走进大自然和大社会的教育不仅孩子会乐意接受,而且教育效果也非常好。由于学龄前幼儿年龄的限制,他们比较容易接受较为直观的事物,如果我们多带他们到外面大自然中走走,他们的收获通常都比在幼儿园的教室里看着挂图或是多媒体要多。

  就如在“我爱家乡”的主题活动中,我带幼儿去看了天马山上的斜塔,一路上,他们看到了天马老街的风貌;一步步爬上了天马山,在爬山的过程中,他们又领略到了山上秋天的美景;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看到了斜塔,孩子们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纷纷观察起了斜塔,有的思考着为什么斜塔不会倒,有的在数斜塔有几层,有的要求要和斜塔拍照,有的则提醒其他小朋友不要爬到斜塔的护栏里去……回去之后,孩子们又开始了自己的探索,搜集各种关于斜塔的资料,这样的学习是因为幼儿“亲眼所见”、“亲身体验”后自发产生的,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由于我园关爱教育的特色,在加上我们也一直提倡幼儿能够走进社区,走进社会,所以我们一直让幼儿定期去参加“雏鹰敬老”和“阳光之家”的活动,孩子们通过这些活动,了解到了一些与他们不一样的人群,从开始的有些害怕、不愿靠近,到后来的每次都会为爷爷奶奶准备水果、节目,为他们捶背捶腿,和阳光之家的哥哥姐姐们一起做游戏……这些都体现了幼儿关爱情感的萌发和提升,而这也是在教室中无法达成的.一种真实的情感体验。社会是个大课堂,我们要引领孩子们在这个大课堂里学习更多、实践更多。

  三、在做中学、做中教、从做中求得进步

  杜威就曾经提出过要在做中学,而这里陈鹤琴先生还提出了一个做中教,并在此过程中求得进步,教师和孩子都来做,必要时给孩子提供帮助。“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这是活教育的方法-论,共有十七条教学原则,而这些都是以幼儿为主体的。

  举例来说:就像在区域活动中,孩子能通过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的区域,并在各个区域中做他们想做的事,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对于有困难的孩子,给与他们积极的鼓励和暗示,让他尝试自己解决,这就遵循了“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的原则,如不能解决的,教师就要提供帮助。又如“教学游戏化”、“ 教学故事化”、“ 儿童教儿童”等原则,都是以幼儿为主体,突出了“做”字和“活”字,使幼儿能够在一个处于主动学习的环境下进行学习。

  从陈鹤琴先生文章的字里行间里就可以看出他对孩子那份喜爱,对教育事业的那份热爱。时至今日,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对于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仍然有着很大的帮助和启迪。我也将不断地学习吸收各种有益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求索,不断实践,“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了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才能为我热爱的幼教事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陈鹤琴文集读后感2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专家。他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幼教试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他的著作《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幼稚教育概论》等书,在幼教界有着深远的影响。陈鹤琴先生提出了一套“活教育”的理论,他认为传统的“死教育”只让儿童死读书本,而“活教育”最主要的特征是强调教育和生活现实、社会现实紧密相联。并告诉我们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工作之后,重拾《陈鹤琴文集》这本书,温故而知新,对他的教育思想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

  一、儿童玩具与教育

  我们从小玩着各种各样的玩具,却从没有想过玩具有什么样的意义。而它却真真实实的交给了我们无数的没能从课本,老师那里学到的知识。各种手边能拿到的东西都会成为孩子们的玩具。由此可见,玩,对于孩子而言是多么重要。陈鹤琴在文中说“小孩子很少空着手玩,必须有很多玩的东西来帮助,才能满足玩的欲望。”而这些玩的东西,就是我们所说的玩具了。可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寓教育于游戏呢?孩子究竟要怎样玩才能玩出意义呢?教师以及家长怎么才能做好孩子“玩”的支持者、帮助者、保护者和游戏的伙伴呢?

  首先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来玩,要有好的玩具。这些玩具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满足孩子的需要,与他们的爱好兴趣相一致,更要安全,耐用。而孩子玩的场地,例如房间、公园的草地、儿童游乐场等,也都要仔细选择,找到最适合的。再有就是成人的帮助与指导,激发他们玩的兴趣,教会他们怎么去思考,或者如何让游戏更加好玩等等。此外我们还要细心的观察幼儿,及时发现他们在游戏中所表现出的不良行为,再给予正确的指导,教会孩子从正确积极的一面来玩游戏。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我们更要努力去做的是教会孩子怎样玩,而不是带领孩子玩。

  二、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的方法论,包括十七条教学原则,而这些都是以幼儿为主体的。其中第一条原则是这样说的:“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他向我们提倡鼓励在教学中让孩子在做中学,在做的过程中去取得直接经验,去获取新的知识,从而使孩子进步。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在活动设计时也尽量让孩子多参与,多动手。孩子自己动手,就可以得到肌肉运动的快感。自己动手即是做,做了就与事物发生直接的接触,就得到直接的经验,就知道做事的困难,就认识事物的本质,这条原则在如今依旧非常的适用。

  如在幼儿园每天的区域活动和角色游戏中,孩子能通过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的区域,并在各个区域中做他们想做的事,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对于有困难的孩子,给与他们积极的鼓励和暗示,让他尝试自己解决,这类活动都是以幼儿为主体,突出了“做”字和“活”字,使幼儿能够在一个处于主动学习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儿童的操作活动即“做”正是获得直接经验的最佳途径。

  时至今日,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思想,对于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仍然有着很大的帮助和启迪。他的理论主张是深刻的,阐述又通俗易懂。时代变了,教育的一些因素也变了,但是热爱儿童、尊重儿童、一切为了儿童的教育理念是不变的。陈鹤琴教学法的内容还有很多,我们要虚心的学习,用他们优秀的观点来指导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成为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

【陈鹤琴文集优秀读后感】相关文章:

读陈鹤琴《家庭教育》有感-五年级01-10

鹤乡纪行散文01-28

说琴文言文09-18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07-29

《伯牙善鼓琴》说课稿07-30

《伯牙鼓琴》原文及译文07-19

马头琴的来历故事02-20

割麦陆琴华阅读答案09-26

乔山人善琴文言文翻译01-10

鹤冲天·清明天气原文翻译及赏析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