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2-07-01 19:00:0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人物传记读后感范文1000字(通用9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物传记读后感范文10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物传记读后感范文1000字(通用9篇)

  人物传记读后感1000字 篇1

  居里夫人,一个感动了全世界的名字。她朴实的身影,深深地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所铭记;她激人奋进的故事,也被人们一遍又一遍地传颂。

  居里夫人出生时,她的祖国波兰正遭受沙俄铁蹄的蹂躏。知识分子的家庭背景,赋予了她良好的修养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当然也将知识精英的聪慧和坚韧毫无保留地遗传给了她。开明和蔼的双亲和五个孩子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尽管沙俄施行严厉的殖民统治,但身为小妹的她,还是幸福地度过了短暂的童年时光。

  斯可罗多夫斯基夫妇的教育方式很值得我们今人借鉴。他们从未对孩子进行过什么“启蒙”,而是放开手脚,让他们自由玩耍,去尽情地拥抱大自然。居里夫人一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想必就是在孩提时代埋下的种子。父亲虽然是一名颇有才华的理科教师,却从未刻意引导过孩子的兴趣,他甚至不让小玛妮雅过早地接触理科书籍,好让她在上学后能够全面地涉猎知识,从而逐渐找到志趣所向。当然,他对于孩子们的学业还是非常关心,并且要求严格的。至于母亲,则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放弃了女校长的职务,全心全意地相夫教子。在身患重并家境窘迫的情况下,她仍旧若无其事地操持家务,不遗余力地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不让年幼的他们过早地承受心理负担。由此,我看到了家庭的意义所在,它不仅是每个人成长的天堂,更是一个塑造人的殿堂。

  后来,为了给姐姐筹措学费,年少的居里夫人饱尝了世态炎凉。十七岁那年,她孤身一人背井离乡,去外省当家庭教师,一当就是六年。这六年寄人篱下的生活,让她逐渐意识到了社会的复杂,人性的复杂。失恋的痛苦经历,更教会她该如何选择终生伴侣,如何从本质上去认识一个人,透析一个人。这六年的磨难也教会了她如何面对挫折,使她在后来的实验中败而不馁,在经历了风风雨雨后见到了缤纷的彩虹。

  而居里夫妇的结合更是两颗高尚心灵的碰撞。这碰撞迸发出耀眼的人性光辉。在生活上,他们几乎毫无要求。但在这两名学者,对待科学研究却是异常严谨,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在他们心中,科学是最神圣的,是属于全人类的。“荣誉”和“财富”在他们面前显得如此渺小而又微不足道。因此,他们无偿地将镭的提炼方法公诸于世,并把世界上第一颗纯镭捐献给了国家,捐献给了世界。

  探求真理没有捷径可走,那必将是一条清贫而又寂寞的漫漫长路。若无足够的毅力,千万不要轻易涉足。最可怕的事莫过于知难而退,临阵脱逃,继而变成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学者。

  不仅仅是对于科学而言,对于世上的所有事情,都是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而在等待收获的这条漫漫长路上,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二字。许多人因为一点挫折就打退堂鼓,也有人在失败了几次后,就拍拍蹭在衣服上的灰后,摇摇头,退回去了。殊不知或许成功就仅仅离你是一步之遥,而你不愿再走了;或许成功就在你身旁,而你不愿侧身寻找;或许成功就在你头上,而你不愿抬头望望。殊不知一切的或许就在你回头返回的那一刻,灰飞烟灭了。

  朋友,不要灰心,不要放弃,成功其实离你只有一步之遥。

  人物传记读后感1000字 篇2

  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此外,《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份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了他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尖锐对立,表达了他革除弊政的进步要求,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祖国的决心。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据《续齐谐记》和《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投江自荆中国民间五月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人物传记读后感1000字 篇3

  站在历史的海岸,远观那大海的浩渺,不知你会否思绪万千,激情澎湃?然而我会,因为在这片大海,曾经有过无数的伟人使其激昂澎湃,高潮迭起,虽然他们都已远离了我们,但是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仍然足以感召我们,听海,闭上你的眼睛静静聆听他们对人生意义和伟大的追求,寻求他们对你人生意义的启示。

  作为欧洲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一拿破仑,他那传奇式的一生深深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即使是他同时代的人们也不例外,确实他是伟大的,他的一生值得我们去品读。

  少有大志,刻苦修身。纵观古今中外,但凡伟人都是少有大志而又能刻苦修身的人,从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到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拿破仑都是如此。

  拿破仑,出生在法国科西嘉岛,小的时候喜欢一个人到海滩去,因为面对那汹涌的大海能引起他无限的遐想,故在长大后,拿破仑曾这样述说过:“我最爱海浪,因为它蕴藏着无比的威力,可以吞掉无数细小的沙粒,可以用柔软的唇吻碎坚硬的岩石。我就要做那海浪,把世界踩在脚下!”由此可见,在孩提时这种做人就要做强人的信念就在拿破仑的心中萌生了,这也注定了他将会有一个不平凡的人生。然而少有大志不足为奇,重要的是你是否能为这一大志去努力奋斗。无疑拿破仑在这一方面做的是很出色的,拿破仑出生时家境并不是很富裕,但他小小年纪就懂得要发愤图强,刻苦学习,他涉猎广泛,数学,历史,地理,军事等等他都攻读过,其中尤以军事最为突出。故凭着他的勤奋和聪明,他9岁就进入了军事学校,16岁就通过了毕业考试并成为了少尉。他这少时的勤奋也为他日后驰骋欧洲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一名大学生,在这一方面我是感到很惭愧的,故今后必将苦读群书,增长见识。

  自信自强,永不言败。这是拿破仑的又一大特点,拿破仑是一个永不服输的人,在他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不可能”这几个字。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是拿破仑的名言,也是拿破仑一生自强不息的写照。拿破仑虽然一生打了很多场胜仗,但他也曾失败过,彷徨过,然而失败只会使他更加勇敢和坚毅。在他面临失败的时候,他从不会自暴自弃,而是积极寻求机会,没有机会,就自己创造机会,就如他刚进入政界一样,他被分配到一个不能发挥自己才干的职位上,然而他不因此气馁,而是往一些社会名流和高官处走动以谋求自己的发展,无疑经过他的努力,他是成功的。同时拿破仑他也是自信的,就在一次登上阿尔卑斯山时,他就曾发出一次自信人应有的呼喊,那就是“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拿破仑不仅自己自信,同时他也善于鼓舞士兵,使士兵也自信,这一点从他可以征服除英国以外的欧洲各国中表露无遗。然而他的自信不是盲目的,他的自信源于他的聪明才智以及他那凡事有备而做,不打无准备的仗的习惯。拿破仑在做一些重大事情的时候,往往都会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使事情能顺利完成。在远征俄罗斯时,他就曾阅读大量俄国的历史文献和军事资料,并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从而做到有备而战,战而胜之。所以我们讲自信,是要在有一定“真材实料”的基础上的,否则那便是自负。

  拿破仑虽然伟大但他毕竟不是完人,他也有不足的地方。就在他一次又一次取得重大胜利之后,他有些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并开始轻视他的对手,以至于犯下远征俄国,攻击西班牙的两线作战等等的一些错误,把对外扩张的军事棋盘铺的太大以致于遭到滑铁卢等的一些失败使自己建立了盛极一时,称霸一时的法兰西帝国过早的走下坡路。正如当时的瑞典国王贝尔纳多特对他的评价:“拿破仑并不是被世人征服的,他比我们所有人都伟大。但上帝之所以惩罚他是因为他只相信自己的才智,把他那台庞大的战争机器用到了山穷山尽的地步,然而凡事物极必反,古今概莫例外”,但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拿破仑一生战无不胜,难逢敌手,即使一个人再理智再冷静恐怕也难免会犯此错误。对此,我们不能仅仅只看到他的错误,而应当从中吸取教训,才不至于犯相同错误。

  阅读拿破仑,钦佩拿破仑,惋惜拿破仑。拿破仑是一个极富魅力的人,阅读拿破仑,不仅能给你的是一种经验,一种教训更重要的是他能给你予一种精神的鼓舞,使你已疲惫的心能在一次为之而跳动,使你激情澎湃,使你有再追逐理想的勇气和力量。钦佩拿破仑,钦佩他那驰骋欧洲的壮举,同时我也惋惜拿破仑,惋惜他未能更淋漓精致的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未能建立更长久更伟大的功业!

  人物传记读后感1000字 篇4

  阅读《拿破仑传》时,我为之深深地震撼。不仅是因为这位伟人一生辉煌的功业,同时,也出于对作者那细腻文笔的崇敬。

  艾米尔.路德维希,不愧为一代传记大师。拜读其作品,犹如与其本人促膝而席,共同探究传主一生曲折的心路历程!

  不难看出路德维希对于拿破仑情有独钟,对这位伟大的天才倾注了满腔同情,他几乎是用诗一般的语言,写下了这长达600多页的巨著。不仅文采斐然,对于拿破仑的性格与心理活动分析的细致入微,引人入胜。令每一个阅读者,都不经然随着传主一生之浮沉而或喜或悲。被作者在字里行间所倾注的情感所深深感染!

  拿破仑的一生,都在书写着“磅礴”、“恢弘”和“大气”,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政治上,都有着辉煌的成就。在军事上,拿破仑被人们称为“一代军事伟人”他戎马一生,亲自指挥的战役,多达60余次,比西方历史上著名的统帅亚历山大,汉尼拔和恺撒指挥的战役的总和还要多,其中有许多战役在战争史上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直到如今,拿破仑的军事言论和战争战例仍被作为教材在一些国家的军事院校广为传播。在政治上,他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曾这样总结自己的成就:“我的英名并非建立在四十次胜利的战役上,也不是由于我使得万邦臣服,滑铁卢战役就足以抹煞对那么多胜利的回忆,最后的一幕往往令人忘却第一幕呀。永不湮没的是我的法典和参政院的会议纪录,我与大臣们的通讯……由于条文简明扼要,我的法典远比以往任何法典更可行、更有效。我所设立的学校,我所采用的教育方法在培育着新一代的人才,在我执政期间,犯罪率减少;而英国的犯罪却很猖獗……”

  而这些,都不是我所最关心的,因为,最触动于我的却是其在精神上的某种特质,或是他那积极进取的心态;还有那不知疲倦,永不懈怠的精力;那非凡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定的自信心……总而言之,他那极具魅力的精神内涵犹如一颗炽热的恒星,而他所缔造的功勋和所取得的荣耀就恰恰如恒星所散发出来的光芒,绚丽而华彩,照亮他人生的全程,甚至在他被囚于圣赫勒拿岛乃至死亡,这种光芒尤未消亡,而是化作漫天星辰,永悬于苍穹。

  但是说到底,一切的物质成就终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飘然远去。我想,拿破仑之所以至今仍拥有强大号召力的重要原因,便是他精神上的某种特质,换句话说,是他出众的人格魅力。“一个人应养成信赖自己的习惯,即使在最危急的时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与毅力”、“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不可能只有庸人的词典里才有”、“人生之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能屡仆屡起”、“人多不足以依赖,要生存只有靠自己”、“为政之道就是勇往直前,有进无退”。这些都是拿破仑的语录,而他正是这些话的最好实践者,他的积极进取的心态、无私博大的胸怀、永不懈怠的精力、非凡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坚定的自信心……叔本华曾将人分成流星、行星、恒星三类,拿破仑一定属于第三类。恒星坚守着太空,闪着自己的光芒,它属于全宇宙。那么拿破仑的精神内涵犹如一颗炽热的恒星,而他所缔造的功勋和所取得的荣耀就恰恰如恒星所散发出来的光芒,经久不息,他属于全人类,属于全世界。

  一个人凭借自信和勇气,凭借激情和幻想,凭借勤奋和意志所能得到的,拿破仑全都得到了,为了光荣与梦想,就像拿破仑那样,又有什么可以横亘在他面前呢?寻着伟人的脚步,我们何惧前行!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今天,在着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锦绣前程又一次现展在才能卓越者面前,热血青年难道可以找到比拿破仑更伟大的榜样和更可参鉴之镜么?

  或许天妒其才,他终被囚于圣赫勒拿岛。他已经倦了,他完成了他的任务,他可以用死来结束他壮烈的一生了。就这样,一头雄狮倒下了,伴着暴风雨,就像他来时那般壮美,他去得凄美,却也动人。但他的雄魂永远吸引着世人,他的神秘永远留给后人。

  踏着伟人的足迹,我们坚信,我们的人生也必将辉煌!

  人物传记读后感1000字 篇5

  读完李嘉诚传奇的一生,让我心存最深的不是他如何以超人之术创立的宏基伟业,而是他那和睦的待人处事态度和他对做任何事情的诚实态度。我想就是因为拥有这个才成就了他今天的事业,这就是”超”之所在。

  做人诚实不可抛。人生之舟,不堪重负,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失去了美貌,有健康陪伴,失去了健康,有才学追随,失去了才学,有机敏相跟。但失去了诚实呢?失去诚实,你所拥有的一切:金钱、荣誉、才学、机敏……就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如过眼云烟,终会随风而逝。

  李嘉诚统领长江实业、和黄集团、香港电灯、长江基建等集团公司,全球华人首富,全世界华人最成功的企业家。

  为什么他会如此成功,理由很简单,诚!经商的人恪守“价格无二,童叟无欺。”人无诚实不立。无诚实的人不可能做好人,也难以赢得别人的诚实。

  我想作为学生,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也有很多不诚实的行为。抄袭别人的作业,作弊,撒谎等等。选择诚实,因为是正确之选。在我们一一权衡之后,我们终会发现,在人生面纱下最迷人的,是那没有矫饰,最朴实不花哨的诚实,我们会发现,没有了诚实,生活原来是那样的索然无味。

  就诚实而言,(书中令我佩服的还有很多但李超人的诚实是我最敬佩的中讲了这样一件事情,他还在开塑料花厂的时候,有位欧洲批发商看中了李嘉诚的企业,想大量收购,可这时刚好李的企业资金发生了问题,所以那位批发商在和李做生意之前附带一个条件,那就是找一家实力雄厚的公司或个人做担保。李嘉诚在找不到担保人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去开发新产品,结果他通宵赶出了9款样品。第二天连忙去和那个批发商交涉,他用自信而执着的口气说:”请相信我的信誉和能力,我的原则是做长生意,做大生意,薄利多销,互利互惠”。批发商微笑的说:”我早已找好一个担保人了,那个人就是你,你的真诚和信用就是最好的担保”。此次生意的成功更使长江公司实力上了一个台阶。

  有时候我觉得名人的成功是运气,其实他们是付出了努力,有他们做人的坚定信念,种种原因才会让他们成功。其实离我们也并非遥不可及。一切来源于生活的点滴。

  李嘉诚15岁的时候,其父亲病逝。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当时为一间玩具厂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工作虽然繁忙,失学的李嘉诚仍用工作之暇到也笑进修,补习文化。

  这一点让我颇有感触,现在的我们,没有家庭的负担,学习是我们生活的主干股,而我们仍旧颓废,不思进取,连本身的课堂都毫不在乎,更别提去夜校进修了。有时候我总想长大后赚很多钱来孝顺父母,其实现在父母希望的只是有着一份过硬的成绩单来回报他们。李嘉诚的坚强让我由衷的佩服。

  人物传记读后感1000字 篇6

  邓小平爷爷是一位伟大的人,他从小的时候就励志学习,想为自己的家庭、为自己的祖国做出贡献。

  1904年8月22日,在四川省广安县协兴镇牌坊村的农家小院里,一个小男孩呱呱坠地,这个男孩就是邓小平。他从年轻时就献身于中国革命,在几十年的革命斗争中不断地成长,逐渐成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他还是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他,首先发动了中国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对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觉得邓小平爷爷最可贵的思想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是啊,一个人假如没有这种高尚的精神,怎么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呢?邓小平爷爷曾经说过:“热爱祖国,贡献全部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是祖国最大的光荣。”这是邓小平对自己的事业和对祖国人民的期盼。

  儿童时代的邓小平就已经潜意识地想过:长大了一定要干出一番大的事业。少年时代的邓小平看见当时的旧中国是那么贫穷和软弱,曾经想过:只要学习成绩好,长大了就可以报效祖国,把中国变成一个光明与富强的国家。青年时代的邓小平就已经献身于革命,他坚定了信心,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为了中国的革命,他把毕生都献给了祖国。

  假如我们也生活在那样一个动乱的年代,我们该怎样做?是眼睁睁地看着中国被外来侵略者夺走,还是和邓小平爷爷少年时一样,拥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为祖国献出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需要有爱国之心的人,需要有热爱人民的人,而邓小平爷爷就具有这种品质。邓小平爷爷生活在一个贫苦的年代,他从小就聪明伶俐、头脑灵活,对待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干什么事情都认真仔细,丝毫不马虎。

  15岁的时候,“五.四运动”爆发了,少年的邓小平作为一名热爱祖国的青年,他理所当然的和其他爱国人士一样在街上游行,喊着那些布满激情的口号。每当口号声响起,邓小平爷爷就觉得他和自己的国家、广大的民众是那么紧密、那么心心相连。正因为如此,我仿佛看到了这支群情激昂、庞大的队伍,感受到了他们的爱国心切。

  俗话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的,谁都有责任。邓小平爷爷从青年时就执著的追求这个理念,努力为目的去做到。

  写到这里,我得感谢这本书,感谢邓小平爷爷,因为是他告诉我,怎样做一个爱国的人,怎样做一个爱民的人。

  人物传记读后感1000字 篇7

  带着一种好奇和探究的`心理我开始阅读鲁迅,一个伟大寻求着的心声,读到了鲁迅的思想,情感,知识,态度,言行。了解了鲁迅的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对人生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反省,更认识到鲁迅外冷内热的热烈情怀,对人生的深刻认识和挚爱。正因为对人生刻骨铭心的爱,才有了对戕害人生的言行的痛彻骨髓的恨,才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生写照,

  鲁迅先生原是医生,为人们消除肉体上的痛苦,可是他又弃医从文,为的是唤醒那些麻木而愚昧的人,解救他们的思想,给予他们精神力量。鲁迅先生批判黑暗的社会,讽刺现实生活,他的作品是我们要读的,是我们值得读的。《藤野先生》中“清国留学生”的形象让鲁迅先生倍感厌恶。而藤野先生对鲁迅先生的不倦教诲,让鲁迅先生感激不已,他希望新的医学传入中国,拥有伟大的人格。而藤野先生的行为也讽刺了那些清朝的所谓“正人君子”。

  人的生命是这样的珍贵,我们的人生如果用一种健康科学的态度和思想来经营和维持的话,我们本来可以过的更加幸福和快乐。社会组织结构的不合理,导致社会功能的不正常,导致社会家庭生活的不科学不健康,谁之过?社会管理者的责任,当然也有我们自己的责任。因为我们没有充分争取和使用我们手中的权力,缺乏对利益保护的追求认识和理解。民主与科学是人类发展进步的锐利武器,经过流血牺牲换来的宝贵财富却让我们弃之如敝履,能不说是我们的悲哀吗?一个缺乏有机统一组织的社会系统是不可能完全表现他的生命的丰富和生动的,一个健康的生命机体,有完善的系统组织,保证了功能的健全和活动的正常,实现了生命的完美展现,这才是可喜可贺的人生历史。

  鲁迅先生为构建新型的国民思想付出了一生的努力,和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样做了一个彻底的坚定革命战士。我们却自陷在物欲横流的漩涡中不能自拔,这是多么悲哀的事!痛心疾首之余,仍然不想放弃自己的人生理想,那是我一生的追求,为了人生的幸福,必须像鲁迅先生一样做“韧”的努力和奋斗。周围的人们还会沉迷在现有的唯利是图的圈子里用异样的眼神看人,但在我的好友中已经有人觉醒,趁着黎明前黑暗的掩护悄悄地向着光明的方向轻装前进了。我要抓紧时间学习,去追赶前面奔跑的人们——像鲁迅一样,做一个爱憎分明的人,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人物传记读后感1000字 篇8

  以前读人物传记,总觉得书写得单调,不能引发读者深刻的兴趣。

  但我得否认读完《杜甫传》有这样的感受,他是一个诗人,出生于大唐开元盛世,而自中晚唐开始,唐由安史之乱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读杜甫的一生,是读一个伟人的传记,是读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亦是一场文化之旅。杜甫一生漂泊不定,开元时,他几乎游遍祖国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巅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斜的雄心壮志,年壮时也同盛唐文人一般应试求取功名。后来,他困守长安达十年之久,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堪回首的岁月。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开始,长安沦陷。不幸的是,忧国忧民的杜甫被叛军所俘,因他不肯为叛军卖命,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一个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从牢中逃了出来,他几乎是历尽艰辛,才逃到凤翔。然而“福不双至,祸不单行”,五月拜左拾遗,因上书营救好朋友房琯,而触怒了肃宗,被贬于四川。公元789年,他前往四川依附节度使严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个破旧的草堂里,曾经一度在严武的幕下任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所以后来人们称他为杜工部。

  他长期沉沦于下层,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亲身体验了安史之乱之时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凶残,以及亲人的悲欢离合,他把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诗中,杜甫最为著名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品,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三吏”、“三别”,他对自己贫困潦倒的哀叹和对国家的深刻思考结合在一起。暂且不说杜诗之精粹,我认为杜甫能够深深打动我的就是他具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善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道出了多少人的希冀,更能令人震动的是“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为了天下人的安定幸福,他甘愿以一己之身担起所有的苦难。他这样博大的胸怀以及宁苦己身而利国利民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尊重,不值得我们学习么?杜甫并不完全是严肃的,他也有风趣的一面。绝句漫兴九首中对于惜春之情,反用恼春、怨春的口气道来,别有特色。更难的可贵的是,杜甫善于发现贤才,我想其若是知晓自己仍能为国效力,也当是会“白发生黑丝”的吧!杜甫,如此的古圣人之心,无愧于独立天地之间的诗圣之称。

  读完《杜甫传》,深深地感动,在因雨而显得略微清冷的天气里,心依旧有一股暖流涌动。

  人物传记读后感1000字 篇9

  这次,我选择的人物传记是《拿破仑传》,它的前言是歌德的‘我们潜心数个世纪;在恢宏的精神之光下遍览无疑;渺小之物尽离去;唯海与洲凝重伫立。’《拿破仑传》是埃米尔路德维希的作品,这是拿破仑传汜中的经典之作,是迄今为止最权威、最全面的拿破仑生平传记。路德维希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依循时间为线索,以史实为基础,讲述了拿破仑从1779年10岁入军校,以少尉军衔毕业;到1799年发动政变,而后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再到1815年退位,被放逐圣赫勒拿岛,直至去世的传奇经历和心路历程。这本书描述了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一生中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及其辉煌的军事成就。拿破仑代表一个时代,被称为一代“军事巨人”,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天才。

  拿破仑沉默寡言、勤奋好学。他对于抽象的科学他能够运用自如,其数学和地理知识扎实。他安静而孤独,他最突出的特点是傲慢自大、雄心勃勃和抱负不凡。拿破仑一生体现出了人类的超越性,他是个愤怒的理想主义者。他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改变整个欧洲的丰功伟绩,还有他的勤奋与荣誉。拿破仑自己这样形容:“事业和前程的大门是向有才华的人敞开的,而不论其出身或财产如何。”对于我来说,如果可以归类的话,自己的永不满足和大胆的欲望可以归类到野心。野心是拿破仑心智的原动力和他意志的永恒实质,它是如此紧密,以至不能同他本身区别开来,甚至有时还达到了不知不觉的程度。

  拿破仑的一生,都在书写着“磅礴”、“恢弘”和“大气”,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政治上,都有着辉煌的成就。在军事上,拿破仑被人们称为“一代军事伟人”他戎马一生,亲自指挥的战役,多达60余次,比西方历史上著名的统帅亚历山大,汉尼拔和恺撒指挥的战役的总和还要多,其中有许多战役在战争史上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直到如今,拿破仑的军事言论和战争战例仍被作为教材在一些国家的军事院校广为传播。在政治上,他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曾这样总结自己的成就:“我的英名并非建立在四十次胜利的战役上,也不是由于我使得万邦臣服,滑铁卢战役就足以抹煞对那么多胜利的回忆,最后的一幕往往令人忘却第一幕呀。永不湮没的是我的法典和参政院的会议纪录,我与大臣们的通讯……由于条文简明扼要,我的法典远比以往任何法典更可行、更有效。我所设立的学校,我所采用的教育方法在培育着新一代的人才,在我执政期间,犯罪率减少;而英国的犯罪却很猖獗……”。另外一点是我很看中的,书中只用了很少的笔墨对他不屈不挠,不具失败的品质进行描写,但通读整本书我总觉得被这种气氛环绕。为解放科西嘉进行3次努力,3次失败,在同一件事上失败3次谁会对自己仍然充满信心呢?第一次被反法联军赶下台,流放时的他仍然没有一点绝望,在岛上一刻不停地建设,并且能够有勇气面对失败,更有勇气东山再起。用书中一句话——他,屡试屡败!难道每一个奋进者的青春都是用一连串的挫折构成的吗?这是一个永不安静的灵魂,即使是死前的最后一句话仍是:“~~~~法国~~~陆军统帅” 是什么毁了他?是叛徒的出卖?是联合绞杀的压力?是民众的背弃?是帝制?从个人角度上来讲,是自信,精力,想象力。他成功的因素这是他失败的原因。他的自信,或者称作自负。给他带来了战争的胜利,权利接踵而来。他有了地位,有了金钱,有了一切,他并不为这些所绊。但他想要这些变成荣誉,光辉他的祖先,传给他的后代,让波拿巴家族拥有这一切。而祖先和后代都不是他能独立完成的。自信与正统首次摩擦产生了矛盾。于是他的思想变了,有一个革命者变成正统君主,并且做了许多不必要的牺牲。这样做并没有赢得欧洲其他帝王的好感,反而惹下民主人士,得不偿失。

  他的生命,经历了少年时代的梦想,青年时代的筹划,壮年时代的统治,流放生涯的孤寂,成功的荣誉,失败的唾弃。一切,他都经历了。他的命运如一根a值小于零的抛物线,巨星陨落,应该是要坦然,正如歌德所说——举世之人,无仑是谁,都享最后的幸运,都有末日的来临。他得到太多,必将为此失去一切。然而人们总是记着那些辉煌的日子,“皇帝又站在市中心了。”

  这本书写得很好,我读后最大的感慨就是虚荣心足以毁掉一个伟大的帝国,踏着伟人的足迹,我们坚信,我们的人生也必将辉煌。

【人物传记读后感1000字】相关文章:

人物传记的读后感04-21

人物传记读后感参考03-13

人物传记读后感范文03-22

杜甫人物传记读后感04-28

人物传记读后感(精选11篇)07-24

近代人物传记的读后感11-07

人物传记读后感(精选5篇)01-23

史记中人物传记读后感08-16

科学人物传记读后感04-27

人物传记读后感1000字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