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农场读后感

时间:2023-04-02 15:49:3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动物农场读后感(精选14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动物农场》读后感(精选1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动物农场读后感(精选14篇)

  动物农场读后感 篇1

  庄园农场的动物,整日为着人类东家琼斯先生工作,过着劳累的生活。一日,一只老公猪在梦中受到了启示,发出了推翻人类暴政的号召。终于,机会来临,动物们凭着革命的理想和积累许久的怨气,把琼斯先生和他的帮工赶出了农场。它们将农场名字改为动物农场,一个在全英格兰,乃至全世界唯一的由动物当家作主的农场。怀揣着动物皆平等的伟大理想,动物们的建设农场的热情极其高涨。尽管琼斯先生组织过反击,但很快,就被动物们所挫败。

  主要领导者是两头公猪,一位叫雪球,一位叫拿破仑。雪球对农场的未来有着美妙的设想,并提出了一系列实施方案,其中包括建一个风车;拿破仑则相当不以为然。就是在建风车的问题上,二者的矛盾爆发,拿破仑通过强硬手段,放逐了雪球。拿破仑的统治开始了。在它一次次的"你们难道希望琼斯回来吗"的话语中,动物们却发现,自己的活还是那么重,肚子也总是吃不饱,一切和他们的人类东家在时没什么变化,甚至更糟。没有哪个动物敢提出意见——提出意见的动物已经被处死了。最终,拿破仑以农场主的身份,与人类们建立了友好往来的关系,并将农场的名字,改回成庄园农场。

  故事中人类一方对待这个农场的态度,颇值得玩味。一开始只是嗤之以鼻,认为动物根本无法运转整个农场,反抗只是自取灭亡罢了;在整个农场呈现出一副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建设景象时,人们却不由得慌了神儿,开始担心其它动物会不会也一起造反。自拿破仑掌权之后,表面上人类敌对态度依旧,对动物农场进行各种攻击,但其时机之巧,似乎是在配合拿破仑的行动一样。直到最后,才大概明白,人类与拿破仑形成的同盟关系,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人类不愧是人类,公猪的小伎俩,还有意图和本质,果然是太简单了。虽然人类面对动物的反抗,确实是很心虚的;但只要和动物的领袖搞好关系,就根本不会受到这群乌合之众的威胁。还是一位老兄概括得精彩:"你们有你们的低等动物要对付,我们有我们的下层阶级要摆平!"

  故事平实而深刻,童话的外表下是惊心动魄的情节。无需讳言,这是一部政治寓言,对象直指某些国家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没有什么主义之分,没有什么路线之别,但形象所指,简直呼之欲出。故事中有一匹叫拳击手的雄马,力大无比,战斗时奋勇当先,工作时尽心尽力。它的座右铭是"我会更努力工作"和"拿破仑统治永远是对的"。它对动物农场来说,不可谓不劳苦功高。就是这么一位值得尊敬的农场成员,在年老力衰,病倒之后,竟落得一个被送去屠宰场的下场,此等做法,实在是令作为人类的`读者都感到心寒。这一角色的命运,深刻揭示了革命的变质:统治者愚弄下层人民,利用他们为自己的利益服务;等到统治者觉得没什么利用价值了,就榨干人民最后的一点血肉,然后就把他们像旧抹布一样扔掉。现实正如故事中的一头毛驴本杰明所言,生活过去很糟,现在很糟,将来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个故事,进一步揭示的是自下而上革命的根本弱点:领导者。如果领导者只是利己主义分子,就必然走向极权主义的道路,对于这一点,所谓人民雪亮的眼睛根本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接受剥削。如果人民连基本生活也是无望的,更不能奢谈什么文化素养,什么民主自由。就这一点而言,已经有了历史教训。

  这个故事还有许多深刻之处,在此也难以一一列举。本书意义,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言:"多一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分自由的保障。"

  动物农场读后感 篇2

  今天我读了《动物农场》这本书,里面的的权力斗争让我感受十分深刻。

  《动物农场》这本书相信许多中小学生都阅读过,书中的“主猪公”——雪球和拿破仑,因为同情动物们食不果腹的生活,带领自己的子民们奋起反抗,将农场的主人琼斯赶出了农场。后来,,人们为了夺回农场,与动物们展开了一场场激烈的斗争。动物——惨胜。可不久后,权力熏天的拿破仑为了自己的权力,将雪球赶出了农场。在农场中,他不断加固自己和猪的地位,将别的动物都当作自己的奴隶,不断修改约束自我的动物法则。最后拿破仑竟然与人类通商,学会了用两条腿走路。但是,别的动物的.生活,和以前有改变吗?

  权力,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恶魔,它把良心吞噬,只留下贪婪。拿破仑也因为权力,从为动物着想,变成了欺压动物,剥夺动物的粮食。其实动物农场正是二战时的苏联,拿破仑正是当时的斯大林。斯大林用百万士兵的鲜血和生命击退了敌军,但自己却因为权力,把所有的功劳都归到自己的名下。他在人们眼中既是英雄也是恶魔!

  在我们的历史中,也有许多被权力熏瞎眼的人。例如刘邦,他将项羽打败后,封了许多与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但是他为不让人瓜分自己的权力,接连杀了许多功臣,完全没了当年的宽容和大度。

  乔治·奥威尔写出了《动物农场》这本书,不就是在警告我们不要被权力所迷惑吗?

  动物农场读后感 篇3

  一部很精彩的书,但是评论人数却远远比不上各大图书榜单的热门畅销小说。一定程度上反应的当下读者们的阅读倾向。一直觉得这本书能在中国出版,不能不说是罕见。其中充满了种种政治隐喻,一样的社会制度,从中总能读到一些现象,然后对号入座。作家的书写相当有趣,也许一开始吸引我的也是他的有趣,但是读到最后只有悲凉,一本看得我很像哭的小说。或许是因为相似,所以才觉得压抑哀伤。懂书之人自会明白其中缘由,偏激牢骚也是无济于事。最恐怖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至少现在我们还保留着一部分自由,自由到可以看到这本书。

  其实看完小说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为什么当初说好的宏伟蓝图最后无法实现,是什么导致了它成为了一纸空文,进而又开始了残酷迫害?恕我不才,思绪万千,却终究无法理清头绪。无心情在这里拍案而起讽刺人性,人生不过数载,谁又能看透人性,没看透就没有多少发言权。只是小说太真实的把画面摊开到你眼前,让你连一个梦都无法做完整,最后却不给你一个解决的.良方。没有希望才更显绝望。

  推荐过这本书给很多人,不过真正看过的没几个。这世界本就残酷,留一些希望或许还可以做梦。这也许是为什么各大言情穿越,心灵鸡汤的评点过万的原因之一吧。

  动物农场读后感 篇4

  原本我以为动物的世界里只有单纯的需求,读完这本书后我才知道,但凡是这大千世界中的一员都会在进化的过程中有各种的纠葛,无论是感情的,地位的甚至利益的。这本书中便阐明了利益、地位纠葛的.不断产生以及对最终善良本性的抛弃。

  故事的开始,是人类在管理着农场,而后是动物的“自治”。人类无疑是被利益纠缠甚至掌控的,但动物本性是善良的,及至最后,都有动物在努力工作,但他们却相信了猪的谎言,相信着与人类同是利益追求者的猪带来的不切实际的希望,才会导致最后农场又一次被人类利益侵蚀。

  农场中的动物们经历的统治从不平等到不平等,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物种因欲望而不断聚拢地位,食物,金钱从而形成一个独裁局面打压敌对势力的相同结局。若不是受到了猪的迷惑,善良的动物们早就会揭竿而起了。不过我觉得在未来一定有一天会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并告知大家,夺回本来应当属于大家的生活。

  顺应民心,本就是一个领导者的责任,而他统领的一切是由无数的人民构成的。任何的国家只要有一个明智的领导者,便会水涨船高,越发繁荣。

  动物农场读后感 篇5

  看《动物农场》的心情,是先觉得好笑有趣,慢慢的开始心酸,最后则是无奈和悲哀。我很清楚这本书影射的并非只是苏联,这是一部伟大的预言书,而它恰巧不幸的言中了一些我熟悉的和不熟悉的国度里曾经发生过的和仍在发生着的一些事。在豆瓣上看了不少书评,有人看了之后觉得政治是个很肮脏的东西,要不得。我觉得这跟作者想传达的东西是相悖了。作者抨击的是集权社会的'黑暗和弊端,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作者并没有说政治就是坏的,实际上从本质来说,政治就是政治,没什么好与坏,政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必然产物。政治的好与坏只是看你恰好是得益者还是受害者,而集权主义为什么是坏的,是因为它让权力集中在一个人或者某一特定阶级的手中,社会的财富也集中在他们手中,损害了大多数人的权益。“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句话的确是一句真理,无论包装的如何美妙无比,只要一种政权是建立在集权统治之上的,它成为寄生在人民身上的嗜血蚂蟥就只是迟早的事。

  而为什么会产生集权呢?能不能避免呢?“因为大多数的人并不具备作自己主人的觉悟”我对朋友说这是一个低文化素质社会的必由之路。就像农场的动物一样,它们本身的低素质导致了它们需要被领导,这样它们就不必思考,不必负责任,不必承担压力。农场里的动物大多很笨,像那匹马(拳击手)连26个字母都认不全,其他很多动物基本只能让到2个字母。所以它们的很多权利被剥夺了,毋宁说是它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可以有这些权利。赶走人类的结果只不过是将统治权换到了猪手里,一个上层阶级下台了,另一个上层阶级很快产生并弥补了上去,而底层人民依然是底层人民,社会的阶级形态依然存在着,也将永远存在着。

  动物农场读后感 篇6

  奥威尔的作品大多以政治讽刺为主,通过对执政者的统治手段的描绘,以及此背景下被统治阶级的一些应变态度的描写,深刻的让人有一种悲喜交加的反思。

  《动物庄园》和《1984》均为奥威尔的代表之作,但是这两本书区别最大的是接受和反抗。我想作者之所以用动物和人类两种生物来分别作为两本书的主角,大致因为人类作为高等动物,所以在1984中对当时的执政者的统治行为作出了自己的反抗,而在动物庄园里却仅仅是没有思想的遵从。

  《动物庄园》呈现的是一群动物在两只猪的发动下,掀起了一场反抗人类压迫的战争,却最终又被束缚在猪的统治下。这个故事讽刺性极强的揭露了在共同利益下的联盟,一旦当权者得到了权利后,就会忘记最初的目的,为获取更多的私欲而放纵自我,压榨同类,从而创设了“特权”。这让我想到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最典型的莫过于秦始皇,在统一六朝之后的短短数年内就被陈胜吴广揭竿起义。这就是在自我权利和群众权益的抗衡中,迷失了最初的为民服务的目的`的后果。

  《动物庄园》中的那些影射的动物形象,不仅仅存在于奥威尔的时代,更在如今,乃至未来的政治背景中都将存在,到底该如何平衡政府的权利和人民的权益,将是执政者,更是每个人民需要考虑的问题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动物农场读后感 篇7

  这一周,我又看了一遍一部意味深长的小说——《动物农场》。它的作者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一个伟大的人文主义作者和社会评论家,这部小说应该是他最优秀的作品了。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农场里的一群动物进行了一场“革命”,将压榨他们的人类赶出了农场。起初,他们过上了自由的生活,可惜,好景不长。一头名叫“拿破仑”为首的公猪却篡夺了革命的果实,成了一个更加独裁的`统治者。

  看了这篇小说,我有点沮丧,却感受深刻:乔治·奥威尔 这篇小说不就代表这对自由的向往吗?动物们的领袖“拿破仑”引用了十九世纪法国皇帝“拿破仑”的风格,似乎描绘出了一幅贯穿历史的蓝图,激发我们对自由的向往。这本书,有着童话的外表:动物们识字、造风车,甚至敢于人类斗争!却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并且,在本书的结尾,作者并没有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明,给了我们一个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我在书上看到有评论家这样说:“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动物农场读后感 篇8

  昨晚看完了借来已久的动物农场,与其说是映射苏联,不如说是映射了现在。

  刚开始动物们争取自由的决心来自于老将军给与他们的信念,对未来的憧憬,确实,在最初的一段日子,他们确实获得了想要的自由,粮食丰收,个个动物之间平等。但是随着事态的变化和分工的不太合理性,使得猪越来越成为了极权主义者,本来他们应该和所有动物一样,为了整个农场而努力奋斗的,但随后由于权力越来越集中,动物们也没有对他提出异议(这让我想到单项度的.人)结果最后可想而知。这个由猪统治的动物农场并没有比琼斯先生统治的好到哪里去。

  在这里面,我比较欣赏的一个角色是驴,应该说他是经历得最多的,而且很有先知,他总是知道不论怎么变化也不会好到哪儿去,也不会坏到哪儿去,但他仍然缺少一种乐观主义精神和追求自由的勇气。我们不要做那些动物,所以我们必须读书,实践,再读书,再实践,权利应该是一种契约,而不应该集中于某些特定人物的身上。

  动物农场读后感 篇9

  《动物庄园》是乔治·奥威尔的著名中篇小说,最初知道这本书是在高中历史书里,被其简介所迷,一直想看但都因自己懒惰加上被很多外国文学书的文风影响,对外国文学一向是敬而远之,以至于几年过去了仍和《动物庄园》缘悭一面。

  今年开了外国文学课,要交读书笔记,可怜我只看了半部《儿子与情人》、三分之一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五分之一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十分之一的《堂吉诃德》、几十页的《飘》,真的是写不出来什么读书笔记,想来想去,唯一看过的一本全本的外国文学书便要算初中时看的《鲁宾逊漂流记》了,但那时只是看热闹,并不明白书中的勇于冒险、奋斗不屈的精神,而且隔了这么多年,情节也早就忘的七七八八了,要拿这本书写的话还真个是无从下笔。不得已只好找一本书来看,全当是应付差事,哎,希望老师不要鄙夷我这种行径,我真的是对外国文学没多大的热情。

  虽然是抱着应付的心思,当初也对老师要交读书笔记一事颇有微词,但是现在看来,老师这个举措无疑是好的,虽然“逼”我读自己不喜欢读的书,但幸好有《动物庄园》,找了好久外国文学书,经过一番筛选,终于定下这本,看完之后深觉不虚此看,心里小小的感谢了一下老师,如果不是她的要求,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数十年或许来我都不会读到这本书了,那这就真是个遗憾了。

  书中的故事并不复杂,在一个名叫曼纳的庄园里,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一天晚上,在动物里颇具威望的老雄猪麦哲召集所有动物开会,宣扬它的革命思想,号召所有动物进行反抗,以改变动物们被奴役、被宰杀的命运,动物不能再遭受剥削,要奋起驱逐人类,过上自己当家作主的幸福自由的生活。老麦哲给动物们讲了一个它才做过的梦,那是一个动物消灭了人类并且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的梦,它还教会了动物们一首失传已久的歌《英格兰兽》,以激发动物们的革命热情和革命信心。

  动物农场读后感 篇10

  书中每一个角色都有其影射的真实人物,让我们从一个更加简单、新奇的角度去认识这个充满着政治、权力和舆论的世界。

  “如果你们有你们的下等动物要对付,那么我们有我们的下等阶级要斗争。”作为政治寓言,不仅仅是看见了对苏俄的讽刺,更能看见许多国家政权的缩影。动物们在驱逐人类建立自己的乌托邦的过程中,慢慢的也在效仿人类,甚至赶超人类,与“老少校”的构想最终背道而驰。这里的作为统治者、领导者和决策者的猪们,何尝不是另一种“人”呢?

  平等不是通往极权的借口。当“七大戒律”变为了“所有的动物生而平等,但是一些动物生来就比另一些动物更平等时”,极权到达了顶峰。人类常用的.政治手段,暴力革命、诋毁事实、鼓动宣传、操控舆论等等被统治者猪们运用的淋漓尽致。“拿破仑”放逐“斯诺鲍尔”争夺权力和对九条小狗的奴化教育;“斯奎勒”利用宣传掩盖真相笼络人心;“博克塞”愚忠一生压榨至死等等,都是打着平等的旗号、借助未来的蓝图帮助统治者一步步走向极权,迎来一个不敢说话、不敢唱歌的时代。暗示着政治和人心是最为恐怖的东西。

  我认为政治始终是为人民服务的,尽管牵扯到权力、地位和物质基础,但是本质上还是为了为人民获得更好的幸福,但是绝对不能少了正确的引导和利用。作为个人而言,在面对巨大的政治机器面前,我们最好的就是做到像老驴“本杰明”一样,睁大双眼保持自己的立场,不做那墙头草的绵羊们或者是一心愚忠的“博克塞”,不能让人成了猪。

  动物农场读后感 篇11

  掌握知识,发挥未来!

  读完整个小说,深感讽刺意味。奥威尔式的童话不是小孩子看的,他是作者结合了亲身经历,将时代的印痕与自身的观察结合创作而成。

  显然奥威尔痛恨资产阶级,但是所谓的无产阶级难道就不是潜在的资产阶级吗?换句话说,如果有一天他们身份互换,他们仍然“各尽其责”。

  只是将资产阶级比作了猪,好吃懒做的形象也是作者想对资产阶级的描述,可是原先他们也是群众,怎么就突然特殊化了呢?慢慢的抛弃原来定下来的规则,面对群众的质疑,总有百般说辞,因为规矩掌握在他们手中,读懂规矩的`能力(知识)也只在他们手中。

  无知的群众只能被当做工具使用,那些勤劳,善良友好的美德,不过是愚蠢的点缀。当权者可以将黑的说成白的,将白的说成黑的,但显然,事实并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总有人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但是又有多少人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挺身而出揭露事实。像傻羊那样沉溺于上面的领导,就很安全吧。

  其实这个故事从开始老猪给动物们讲起义的时候,大概后面讲什么也就知道了。老猪描绘的乌托邦深深地吸引着年幼无知的小动物们,殊不知乌托邦是不存在的。

  即使他们翻身做了主人,他们大多数的生活反而过得更加辛苦,更没有了往日的温馨,取而代之的是机械搬日复一日的劳作。小说里其实间接地说明了知识的重要性,它更是一把双刃剑,但只有掌握知识的人才能掌握话语权,如果不想做任人宰割的羊肉,那就好好学习吧。也不要做好吃懒做的肥猪,不是学会两只脚走路就是人,人的智慧四脚时就有了。

  动物农场读后感 篇12

  最近看了一本小册子,是乔治·奥威尔写的《动物农场》,如果看的快的话可能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就能看完了,其实这本书我以前是看过的,但是印象却很模糊,所以又重温了一遍。这本书的开头就带有奇妙的色彩,一头名为“少校”的老公猪在临终之前召集了农场里的动物,深刻地指出了动物们被人类压迫的悲惨命运,为此,动物们必须奋起抗争做自己的主人,建立一个自由平等没有剥削的社会。动物们似乎受到了天启,走上了觉醒之路,很快就赶走了人类,摇身一变成为了农场的主人。

  但是短暂的兴奋以后,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建设农场,如何真正让动物们过上富裕体面的生活。这个问题一开始还并不是十分地突出,因为造反发生在秋季,正是收成之时,动物们只需要把当年的劳动成果照单全收即可,但是熬过了今年的冬天,明年又怎么样呢?总是不能坐吃山空,所以动物们总归是要劳动的。当动物们开始劳动时,就发现他们的生产效率并不是很高,因为他们并没有灵活的双手,也不会使用人类发明的诸如锤子、镐锹这样的工具,更不会使用脱粒机高效地将收割的谷物脱壳,所以他们采取的办法就是把谷物碾碎以后再用吹气的办法把外壳吹走,这样的效率可想而知有多么的低下。另外一件证明他们生产效率十分低下的事情就是,当他们为了建造风车而采集石块的时候,因为没有办法得到符合大小的石块,他们采取的办法竟然是把大石块拉到悬崖边上再抛下去,想把大石块摔成小石块,这种方法也是事倍功半的。所以动物们造反成功以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不解决这个问题,谈何共同富裕呢?不过动物们有一点值得赞赏的,就是他们意识到自己连钉子也造不了的时候,就开始和人类贸易,用鸡蛋换取生产风车需要的设备,这的确加快了造风车的进程(论贸易的.重要性)。在农场经济每况愈下的时候,猪们也开始了“杀鸡取卵”的事情,鸡蛋卖的越来越多,已经没有鸡蛋剩下用来孵小鸡,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农场怕是连鸡蛋也没有了。

  除了生产问题以外,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分配。动物们造反的初衷就在于他们认为贪婪而懒惰的人类窃取了他们的劳动果实,赶走了人类,就再也没有寄生虫了,动物们的待遇就能提升。不过动物们似乎没有意识到,他们赶走了“扒皮”们,却迎来了新的“大魔王”,以猪为代表的统治者并没有比原来的人类好多少,母牛挤出来的牛奶被猪们享用,成熟的苹果也要先拿给猪们尝一尝,当农场动物们的食物配额一降再降的时候,猪们却已经是膘肥体壮了。当然,官方给出的说法是,猪作为农场的领袖,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时间研究方案,制定方针,撰写材料,这么辛苦的工作当然要有丰厚的食物作为补偿。

  经济的两大问题,生产与分配,农场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动物们离自己造反时所要实现的社会也越来越远,到最后,又变成了原来的模样。

  动物农场读后感 篇13

  《动物农场》是一部政治寓言小说,以辛辣的笔触讽刺了那些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伪社会主义者。

  本故事描述了一场“动物主义”革命的酝酿、兴起和最终蜕变。故事开头以一只猪思想觉醒,不满被制压在人类的统治下,开启了以猪为领导的革命,一起反抗赶走了农庄主史密斯.农庄奉行一律平等的原则,动物们开始翻身做了自己的主人,动物的权利的得到了保障。

  可惜好景不长,属于领导阶层的两头猪拿破仑和雪球开始争夺政治权利,拿破仑为了赢得胜利,把一群刚出生的小奶狗培养成为私人武装力量,赶走了雪球,开启了在庄园的统治.以拿破仑为首的统治者滥用权利,导致动物们的权利被损坏,动物们的日子又回到了以前的'状况,甚至更差,革命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我认为革命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动物们虽然在思想上是觉醒了,但是却有藏在骨子里的软弱,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只知默默忍受剥削,不懂得反抗。由于权利没有有效的制约,拿破仑拥有至上的权利,与动物们渐渐脱离,变得自私自利起来。

  其次,动物们一直渴望获得平等,人生自由,却不懂得独立自主地思考,这样容易随波逐流,导致权力再次被剥夺。

  最后,胜利的果实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当权者的腐化是肯定的。

  动物农场读后感 篇14

  《动物农场》(Animal Farm)作者乔治·奥威尔,生于印度,在英国长大,服兵役后决定写作,后来去西班牙参加战争,本来是为了保卫共和政府所代表的民主政体,却目睹了左派内部的生死斗争。奥威尔死里逃生从西班牙回来,对苏联所控制的西班牙共和派表面上代表进步、民主,却进行政治及人身迫害、思想控制的种种做法感到愤慨,于1943年开始着手写《动物农场》。

  作者在给本书乌克兰版的序中提到,本书的目的在于以大众能够理解的方式揭露苏联神话。他认为“自从1930年以后我很少看到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苏联是在向我们可以真的称为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相反,我对它转变成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的明显迹象感到吃惊。在这样一个社会里统治者像任何其他统治阶级一样都不愿意放弃权力”。

  故事始于庄园农场中一头猪—老少校的一段讲话,它说人类的专制统治导致了动物的悲惨生活,只要把人赶下台,造成食不果腹和过度劳累的根本原因便可永远铲除。因此农场中的所有动物奋起造反,赶走了老东家,并定下了七条戒律,简单说来就是两条腿的都是敌人,四条腿的都是友军,动物不可穿衣,睡床铺,饮酒,残杀别的动物,以及所有动物一律平等。至此,庄园农场变成了动物农场,这时候动物们能吃饱了,干活也有劲了。

  然而,好景不长。聪明的猪们从一开始的带头者,变成了领袖和剥削者,动物之间也存在等级了。这中间发生了领导猪的变更、对前任领导猪的造谣和恶意猜测、对犯错动物的惩罚和处死、与人类进行交易、处于农场顶端的`猪和狗饮酒、睡床铺、对七诫的偷偷变更等,最后猪开始直立行走了,和之前的敌人推杯换盏,真可谓滑天下之大稽,荒诞至极。这确实也达到了作者著此书的目的,揭露苏联神话。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不过是一个极权统治的社会,等级森严,所谓的自由不过是权力限制下的自由,所谓的人人都好不过是掌握权力的上层阶级的狂欢。

  《动物庄园》作为一部寓言小说,作者所真切感受到的是,所谓的平等、自由实在是有限的、相对的、短暂的,世上没有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时代。一群动物带着对理想的憧憬,力图打破旧秩序,本应冲出牢笼,但又跳入了另一个陷阱,他们依然被欺骗,被奴役,被统治,不平等是不变的结局。唯一的区别在于人类农场是人类管理动物,动物农场是动物管理动物,仅此而已。《动物庄园》里最令人恐惧的还是那句话,那被篡改的只剩下一条的戒律:所有动物一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当“平等”也有高低贵贱之分时,所谓的平等不过是一句自欺的谎言,所谓的自由也就成为了彻头彻底的笑话,微贱的平民唯有在困境中沉默挣扎。

【动物农场读后感】相关文章:

《动物农场》读后感11-23

《动物农场》读书笔记感触(精选15篇)12-07

《动物农场》读后感范文通用06-02

描写农场的句子06-03

游农场作文08-22

自然农场游记12-17

美丽的农场作文09-08

家庭农场口号12-28

参观农场作文07-27

我的农场作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