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写作技巧

时间:2023-04-15 15:04:36 赛赛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关于读后感的写作技巧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读后感的写作技巧,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读后感的写作技巧

  一、文题

  阅读《对陌生人的责任》(见《作文通讯·阅读》2005年4期),写一篇读后感,字数1000以下。

  二、构思之道

  读后感的第一步是研读原作,读出感想来,第二步是根据此类文体的要求写作的。读后感最基本的形式是引、议、联、结。

  (一)引,即引进原作主要内容,同时要突出你想要阐发的重点,不必面面俱到。

  (二)议,即根据原作内容进行议论,得出一个见解来。这个见解要准确深刻,如能新颖则更佳。这可算是一个关键,若见解陈腐,则文章必然失败。为了使见解深刻、新颖,需注意作品涉及到的每一个人物,事件的每一个环节。

  以《对陌生人的责任》为例,涉及的人物有我、女儿、邻居,事件是万圣节去邻居家索要糖果,结果是作者产生了感受,发出议论。因此本文除了人物、事件可供研究外,作者的思想也是引发我们产生感想的材料。

  读后感可以离开作品的中心思想,而只抓住作品的某一点延伸开去,进行议论。如从“女儿”的这一番经历,我们可以产生羡慕美国的儿童,羡慕他们能得到陌生人的爱。

  (三)联系实际,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联系实际,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书中(包括虚构作品)中的情况;可以是相同、相反的情况,或者是相关的情况。联系到中国人的“防人之心不可无,是相反情况;联系到那一扇“门”,可经是阻隔的,也可以是打开的,与外界沟通的,这是相关。

  结合实际进行分析。最常见的是比较分析(含对比)、因果分析和条件分析。把中西人对待陌生的态度进行比较,再进行因果分析,则易使文章深刻。或看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比较);或看出中国人生存环境不如美国(因果),或看出是“中国人”“言而无信”,所以总提防别人(因果);或看出陌生人的爱是值得提倡的,但在当代中国还不实际。

  (四)结,根据上述分析,得出结论。

  1、文章开头需吸引人,不妨用如下方法:

  (1)劈头一问,巧设悬念。此法于本文最宜。“夜晚,一个陌生在敲响你家的门,你将如何?”与开头总体介绍的方法相比,更有吸引力。

  (2)突兀而起,石破天惊。开头作惊人之论,发前人未发之言。如“中国人最大的缺点之一是言行不一致”,这一句突如其来,使人欲罢不能,只能读下去。

  (3)托物起兴,引入正题。信任陌生人,接受陌生的爱,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值得讴歌。这样,可以在开头描写一个美好的景物,然后过渡到信任陌生人,接受陌生人的爱的中心上,使文章不但具有思想力量,还有美的意象烘托。

  (4)引用诗词、俗语等巧妙导入。引用诗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之类的语句,使文章显得有文采。

  2、结尾。

  结尾是根据分析部分产生的,一般由上文自然延伸。如对中、美儿童的幸福感进行对比分析后,自然会得出结论:或羡慕或反思,或提出建议,或抒发感情。还可以用如下方法:

  (1)用排比句、对偶句等句子,增加文采,增加表现力。

  (2)意味深长。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给读者思考的空间。

  三、谨防失误

  1. 与文学评论不同,读后感要把话题引向文章之外。紧紧地扣住原文不住,评价、分析其中的人物、情节、主题等内容,不是读后感,而是文学评论。读后感要联系实际,并以这个“实际”为中心展开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2. 引述原文主要内容,一是要抓住要点,不可事无巨细,都详细写之。这就要同学们要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否则,引述原作就用好几百字,这文章就没法写了。

  3. 读后感要脱离原作,但也不能与原作无干。有关分析,均由原作而产生,是原作中提及的。如“中国人言行不一”,这不是本文的中心,但文中提到了,可以作为“感”的内容;但如果谈“理想主义”,则与本文牛马不相及了。

  四、延伸训练

  1. 阅读余光中《乡愁》,写一篇读后感。提示:联系实际等等。

  2. 阅读刘亮程《向着一朵花微笑》,写一篇读后感。提示:文章向我们昭示了一种生活态度。联系我们的实际,联系许多人在逆境中成长的实际,会有许多感想。

  读后感写作技巧

  第一、认真读文章。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 不过在"感"之前还要先让孩子知道是谁写的文章,也就是作者是谁?其次再进入文章中,明白文章里讲述了什么人,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都做了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第二、叙述要简明。

  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内容,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但是它又不同于记叙文中叙述故事的要求,无须讲述的那么具体、生动,只需简单扼要,只求能引出事理。孩子在最初写读后感时,常常犯这种弊端,总是引用原文,把简述变成了复述。我想这主要是因为孩子还不能把握文章所要讲述故事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不仅简还要明。在父母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告诉孩子,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篇文章,他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事情!这样,就能更有效地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

  第三、选准感触点。

  一篇文章或是故事,可以排列出许多感触点,读了整篇文章后,有何感想?受到了什么启示?可是在一篇读后感里最好只阐明一个中心、一个要点。所以就要求孩子对这些众多的感触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认为感受最深、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得心应手的一个观点,然后作为读后感的中心,再加以论证便形成一篇完美的文章。家长可以先让孩子谈一谈他的想法,问他读后有何感想,得到了什么启示?然后再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告诉孩子,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做,可以相互探讨、相互交流。

  第四、要联系实际。

  再动人的情感,再真实的体验,脱离了现实生活就会飘若云烟。"生活乃文章",一切皆源于生活。所以,要让孩子从实际联想,从现实生活出发,可以从学校里、家里、街道上、公园里等场所的所见所闻入手,从生活的点滴入手,从小事入手,就更能让孩子有事可说,有例可举,有感而发了,这样才能把感受写真实。 家长在辅导孩子写读后感时,一定要告诉孩子: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读后感写作要点

  1、写作要点

  (1)要弄懂原作

  "读"是感的基础,"感"是由"读"而生。只有认真的读书,弄懂难点疑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彻的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要点,深刻地领会原文精神所在,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个人的实际,才能

  (2)真有所"感"。

  读后感的主体是"感"。要写实感,还要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分析和评价是有所"感"的酝酿、集中和演化的过程,有了这个分析和评价,才有可能使"感"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避免脱离原作,东拉西扯,离开中心太远。所以,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见的人和事,那些与书中相近、相似,那些与书中相反、相对,自己赞成书中的什么,反对些什么,从而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并把它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总之,想的深入,才能写的深刻感人。

  读完一篇(部)作品,会有很多感想和体会,但不能把他们都写出来。读后感是写感受最深的一点,不是书评,不能全面地介绍和评价作品。因此,要认真地选择对现实生活有一定意义的、有针对性的感想,就可以避免泛泛而谈,文章散乱,漫无中心和不与事例挂钩等弊病。怎样才能抓住重点呢?我们读完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后,自然会受到感动,产生许多感想,但这许多感想是零碎的,有些是模糊的,一闪而失。要写读后感,就要善于抓住这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复想,反复作比较,找出两个比较突出的对现实有针对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写出真实、深刻、用于解决人们在学习上、思想上和实践上存在问题的有价值的感想来。要写出真情实感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是怎样受到感动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文章就会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使人受到启发。千万不可有假大空的嫌疑。

  2、注意事项

  (1)先要重视感

  感要多读要少,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2)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

  叙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复述原文,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电视片或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3、写景、物的读后感应该怎样写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

  (5)简要地说明原文有关内容,重写有感,不要重点介绍,偏离主题。

【读后感的写作技巧】相关文章:

日记的写作技巧09-24

论文写作技巧02-27

新闻写作技巧06-01

散文写作技巧08-20

小说写作技巧精选04-26

散文的写作技巧08-19

散文写作技巧09-22

故事的写作技巧06-12

游记写作技巧04-10

书信的写作技巧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