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水温变化》教案

《水温变化》教案

时间:2022-05-12 21:00:04

《水温变化》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水温变化》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水温变化》教案

《水温变化》教案1

  实验目的

  尝试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背景资料

  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讨论交流六个环节上完整地训练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这三项探究活动就地取材、简便易行,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再通过本章设计安排的其他探究活动,促使学生:①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②意识到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基础,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③意识到科学探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④意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实验、调查,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⑤体会到科学探究需要正确地表达、需要与人交流和合作。

  教学目标

  尝试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难点: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实验关键

  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的应用。

  实验器材

  金鱼、鱼网、温度计、两个小鱼缸、冰块或热水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生物的有关知识,知道了生物学是人类在长期的科学探究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因此,科学探究是人类揭开自然界的奥秘、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2.学案之一: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师:其实,探究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究。有同学可能会说:我们每天学习、吃饭、睡觉并没有进行什么探究呀!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生活中探究的例子:当你走进车棚想骑自行车时,发现自行车没气了,你首先想到什么问题?

  生:跑去找打气筒

  师:当你把打气筒找来的时候,结果发现气门芯被人拔了,那你不白跑一趟。显然并不是急着找打气筒。

  生:我认为首先想到的是:自行车为什么没气呢?

  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好,这个问题是最直接的,也应该是最先想到的。这实际上就是探究的第一步: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教师板书:1、提出问题)

  师:提出问题以后,那你认为自行车没气会有几种可能原因?

  生:可能是轮胎破了。

  生:可能是气门芯被拔了。

  生:可能是气门芯橡胶皮老化了。

  生:可能是被人给气放掉了。

  师:这就是探究的第二步:建立假设。把问题的几种可能性都提出来。(教师板书:2、建立假设)

  师:提出自行车没气的几种假设以后就应该针对不同的假设设计相应的解决方案,然后按方案进行实验。

  师:针对第一个假设,应该怎样进行检验?

  生:将轮胎取出,充足气,浸在水中,如果会冒气泡,则说明轮胎破了;如果不冒气,则说明轮胎没有破。

  师:针对第2、3、4个假设,请提出你的解决方案。

  生:检查一下气门芯就知道是否被拔。

  生:拿出气门芯看看橡皮套是否老化。

  师:这就是探究第三步: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在按解决方案,逐一操作,通过观察、实验等多种途径获取实事与证据。这就是第四步:收集实事证据。(板书:3、设计实验方案。4、收集实事证据)

  师:根据收集的实事证据,对前面提出的假设进行检验,并以口头或书面报告等形式表达出来,与别人进行加流和讨论。这就是

  第五步:检验假设;第六步:交流。(板书)师:刚才我们就是用探究的方法解决了自行车没气的问题,也是我们第一次体验探究的方法,如果我们这个方法,就可以成为――?

  生:科学家。

  师:不,就可以去修自行车了。

  师:科学家是怎么样进行科学探究的呢?我们来看一段材料。

  师:1.提出问题:这些细菌是从哪里来的?

  2.作出假设:可能是肉汤会自动生出细菌,也可能是细菌从空气中跑到肉汤里去了。

  3.制定计划:把肉汤分别装入两个圆底烧瓶。

  4.实施实验:把两个圆底烧瓶中的肉汤加热煮沸,静置数天。鹅颈烧瓶内的长时间不变质。另一个烧瓶内很快变质。

  5.得出结论:是细菌从空气中进入到肉汤里,使肉汤变质。

  3.学案之二::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

  师:我们学习了科学家是怎么样进行科学探究的了,那么我们自己也来尝试一下。

  师:生物的生命活动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鱼的生活会不会受到影响?

  师:首先我们来设计一下几大步骤。提出问题——金鱼的呼吸是否会受到影响?

  生:是。

  师:我们通过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吧。接下来作出假设——根据大家的意思可能会随水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师:制订计划——分成9个组,每组4个人,推选一名同学为组长。并且制订实验的方案。

  生:1.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改变水温。

  师:怎么样来改变水的温度?你有什么办法吗?

  生:加开水。

  生:加冰块。

  生:用酒精灯。……

  师:实施计划——根据上述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重复几次。

  师:将你得出的结论填写在实验报告中。

  4.课堂小结

  师:希望同学们可后再继续体会一下科学探究的方法。

  作业布置

  1.完成实验手册相关内容。

  板书设计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1.提出问题:这些细菌是从哪里来的?[2.作出假设:可能是肉汤会自动生出细菌,也可能是细菌从空气中跑到肉汤里去了。

  3.制定计划:把肉汤分别装入两个圆底烧瓶。

  4.实施实验:把两个圆底烧瓶中的肉汤加热煮沸,静置数天。鹅颈烧瓶内的长时间不变质。另一个烧瓶内很快变质。

  5.得出结论:是细菌从空气中进入到肉汤里,使肉汤变质。

  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

  教后反思

  要注意对实验的改进,以期能够很容易实验实验的条件。

《水温变化》教案2

  《水温的变化》一课,是在学生刚刚学习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之后所进行的一节科学探究课,通过本课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让他们探究自然条件下热水温度变化的规律,即:热水的温度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下降;热水降温的过程是先快后慢的。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激发他们的科学学习兴趣。应该说,对于刚刚学习科学课程的小学生来说,这个实验操作起来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为了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时,我努力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指导学生进行严格的实验操作;二是引导学生科学地分析实验结果。“凡事预则立”,由于事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最终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现将自己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组织学生进行严格的实验操作。实验操作是科学学习的有效载体,指导学生严格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活动,是科学学习的有效途径。

  1.做好准备工作:充分的准备工作是课堂教学活动特别是探究活动有效进行的基本前提。

  (1)物质上的准备。同往常一样,我在上课前将实验需用的所有器材:烧杯、铁架台和温度计准备就绪,摆放在实验桌上,将烧杯放在铁架台上,再将温度计悬挂在铁架台上并调试好位置,实验用的热水备足一暖瓶,计时的仪器就用我的手机。

  (2)知识上的准备。上课伊始,我首先指导学生们认识了铁架台,又引导他们复习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且特别强调在进行读数时,要做到将视线与温度计的刻度相对。

  (3)组织上的准备。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我让每个实验小组推选两位同学担任温度计的度数观察员,来负责及时准确地读出温度计上的度数,并清晰地报告给小组的其他成员,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听到报告后,及时将数据填写在相关的表格内。

  (4)操作方法上的准备。为了使实验操作能够规范有序地进行下去,在正式实验之前,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实验操作“演习”。要求是在我发出‘读数’的口令之后,6秒钟之内,每个小组要完成一系列工作:观察员要准确地将温度计上的温度报告给小组其他成员,其他成员则要求以最快的速度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经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演习”活动,学生不仅进一步熟悉了实验操作方法,而且还可以引起他们对操作活动的重视,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实验操作必须做到严肃认真。

  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由我担任计时员,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由学生担任此项工作而容易受到过多的干扰最终影响实验数据采集的情况发生。为了保证做到每2分钟向学生发出一次“读数”的指令,因此,我必须做到精力集中,一刻也不敢懈怠。同时,我还必须密切关注着同学们的表现,利用等待的间隙见缝插针地对各小组的操作情况进行简要总结,或者是提醒同学们来找出相邻两次测量之间温度变化的数据,为寻找热水温度的变化规律做好准备。这样,就保证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二、科学分析实验结果。对实验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以及对实验结果予以科学的分析,既是实验操作的意义所在,又是科学研究的必然要求。

  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课本上采用的方法是向学生提供了一个折线统计图。当然,在尽可能做到操作精确的前提下,绘制折线统计图既能够显示出热水降温的规律,又能起到一目了然的直观效果。但考虑到三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学习过折线统计图这种分析方式,运用起来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再者由学生操作而得到的实验结果难以做到非常准确,如果以某一小组的数据来进行分析就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因此我随机抽取了四个小组,将他们的实验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单上(见下表)。

  时间(分钟)

  接下来,我引导学生一起计算出相邻两个数据之间的差距,并填写在下表中:

  时间(分钟)

《水温变化》教案3

  活动目标

  1.探索让热水快点变冷的多种方法。

  2.乐意在活动中提出自己的设想,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3.体验合作参与实验操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乐趣卡--降温

  2.玻璃杯内装水,温度计、毛巾。

  3.调羹、扇子、鹅卵石等各种材料。

  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一、提出主题

  1.教师:这里有许多杯热水,如果想知道它现在有几度,该怎么办?

  引导幼儿想到使用温度计测水温。

  试测水温并把结果告诉幼儿,大家记录水的温度。

  2.教师:如果这几杯水一直放着,结果会怎样呢?

  水温会下降,热水最后会变成冷水。

  二、设计方案

  1.教师:你们有哪些办法能让热水快点变冷呢?

  请你们把商量的方法记录下来。

  2.幼儿分组讨论:

  将水放在冰箱中;

  放在风口;

  扇子扇;

  用调羹不断地搅拌;

  两个杯子相互调换等。

  三、实验论证

  1.教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实验,让热水自己冷,看它能在5分钟内下降到几度。

  我们来比一比哪一种方法,热水的温度降得最低。

  2.引导幼儿实验。

  小组实验:倒好热水测量温度并记录5分钟后再次测量水温并记录。

  3.实验结束,请幼儿测量实验后玻璃杯中的水温,并将实验过程记录完整。

  四、交流讨论

  1.你们用了哪些方法使热水快点变冷的.?

  2.引导幼儿共同讨论,总结热水快点变冷的方法。

  (1)教师:为什么不断地搅拌热水,热水就会快点变冷?

  (在搅拌时,水杯中的热空气会不断的往外跑,使热水快快变冷。)

  总结:用调羹搅拌、两个杯子相互调换、用嘴吹---都能增加空气流通,使热水快点变冷。

  (2)教师:为什么同样往水杯中加东西,一杯放冰,一杯放鹅卵石,两杯水温会不同呢?

  (鹅卵石放进去后,水杯中的热传给了鹅卵石,鹅卵石也热了,而冰块不会变热,

  它只会越变越小。冰块更冷。)

  总结:添加冰块、放在冷水里---这些方法都能能将热水的热量传递到冰块和冷水里,

  使热水的温度降低,达到降温的作用。

  (3)教师:为什么热水放在冷水中或冰箱里,能快点变冷呢?

  为什么将热水倒在一个大点的容器中,也会快点变冷呢?

  总结:增加了与冷空气接触的面积,也能使热水快点变冷。

  3.出示乐趣卡:降温

  五、思考

  冬天,我们对着手呼气,会感到温暖,可同样呼气为什么却能使热水快点变冷呢?

  鼓励幼儿对科学探索产生兴趣。

【《水温变化》教案】相关文章:

《水温的变化》课后感想06-19

《水温的变化》教学反思400字07-08

影子的变化教案04-14

《地表的变化》教案06-21

影子的变化教案04-14

影子的变化教案04-14

影子的变化教案04-14

影子的变化教案04-14

影子的变化教案04-14

影子的变化教案04-14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