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不差钱》后感
观《不差钱》后感
赵本山的小品《不差钱》,又获得春晚语言类节目一等奖,对此我真的有种说不清的感觉。
《不差钱》以打浑的手法,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丑陋的中国人》。有人为此而大开国骂。我倒不觉的这种展示有什么可骂之处,现实中的丑陋,与之相比何止是冰山一角。
只是对其得奖,我真的不知道,是因为赵本山的名气,起着一种惯性的作用,还是国人对艺术的追求品味,真的就到了只能欣赏这种打浑搞笑的程度。如果是前者还在情理之中,如果是后者显然是一种悲哀。
然而,现实的悲哀似乎是注定的,一夜成名的小沈阳,自春晚之后,据说出场费就立马提高了600倍。并不是我得了红眼病,看到别人赚大钱就说是悲哀。而是这样的社会取向,所构建起的将是怎样的一种“和谐社会”?
据赵本山自己说《不差钱》,是在他早就准备好的小品被枪毙后,仅用了十二天的时间就大功告成。这显然不是一种神话,只是这一过程与《不差钱》中所展示的主题,倒是十分贴切的。
他告诉人们现如今,勤奋努力不一定有用,关键是要找准路子。只要路子找对了,认准了姓毕的“姥爷”,并将其摆平了,他的孙女“鸭蛋”尽管是从“莲花乡赤水沟子”出来的平常人,也一样能顺利地走上那条“星光大道”。
这让我想起女儿医大毕业后找工作的那段日子,按说女儿是很争气的,不但成绩优异,年年都拿到了奖学金,还在学校入了党,人样也不错,按说各种条件都不错的。
而到医院应聘时,理论笔试第一名,实际操作考试还是第一名,当时自以为女儿有这样的好成绩,被录取应当是十拿九稳的事。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到了面试时她却从第一名降到了第四名,恰好被拒在了录取名额之外。原因并不是女儿在面试时发生了什么重大失误,而是我的路子没找对,同时差的还有钱。
第二次又到另一家医院应聘,其结果依然如同一辙,又被拒之门外。面对无可奈何的现实,我们别无选择,你心痛银子,就会害了孩子,你为了孩子,就得敢花银子,这真的是应了那句“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名言。
现实中确实是不能差钱的,钱虽然不是万能的,没钱确实是万万不能的。尽管你家道贫寒,但,在托人办事时,也一定要和赵本山一样,装也得装出有钱人的样子。如果你不装出有钱人的样子,连“苏格兰情调”高档酒店的门都进不去,你还能办个屁事。
路子,票子虽然是现如今办事的基础,但,这些还不是决定因素。如果你能创造出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也就是有赵本山那样的本事,硬生生地认下一个“姓毕的姥爷”,这远比《不差钱》来的更要实在和放心一些。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毕”字,有了一个“姓毕的姥爷”,你没有机遇也能抓住机遇,你没有能力也会具备能力,到时候你就是想差钱你都差不了。
无论现如今毕业生分配有多难,也不管金融海啸会让多少人失去饭碗,只要你能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寻找并拥有一个“姓毕的姥爷”,你就一定能踏上“星光大道”这条成功的“捷径”,这就是《不差钱》告诉我们的现实真理。
【观《不差钱》后感】相关文章:
观《江姐》后感(精选8篇)07-31
观《地雷战》后感07-13
观《姐姐的守护者》后感1500字03-12
军训的后感范文03-19
革命旧址游后感03-19
关于《数新房》教后感03-19
窃读记教后感作文07-13
关于《她是我的朋友》的教后感03-19
芦芽山游后感(精选21篇)08-10
《金孔雀轻轻跳》课后教后感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