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金黄的稻束》导学案

《金黄的稻束》导学案

时间:2024-05-23 20:42:45

《金黄的稻束》精品导学案

《金黄的稻束》精品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从形象入手,联系诗歌的创作背景,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歌的形象的意象

  2、体会诗歌的形象的意象。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的形象的意象,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形象的意象。

  知识链接

  郑敏是抗战后期崛起的大后方学院派青年诗人中的一位。她与杜云燮、穆旦等属于昆明湖畔的一组,被称为和谐的“三重奏”,“杜云燮比较清俊”,“穆旦比较雄健”,“而郑敏最浑厚、丰富”。

  探究与合作

  一、自主探究

  1、标记节奏和重音,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节奏、重音。多种方法练习朗读,

  2、诗人笔下的金黄的稻束是怎样的形象?从哪些关键性的诗句中看出来的?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小组合作

  前面说郑敏诗歌的特点是——“思”与 “诗”融为一体。所以郑敏笔下的 亲,不是简单的充满爱怜的呵护儿女 的 亲形象。她辛劳、隐忍、宁静、寂寞,但却让人感受到一力量。郑敏说:“‘爱’实际上是人类博爱思想之源头,大而化之,是和平、平等、互助、扶弱济贫、仁爱、慈爱、宽恕等等人类一切高尚理想和美德的原型与基础。”因此,她对爱的理解更加广博,更加深刻。如何理解诗人的“人类的一个思想”?

  三、拓展探究,品味语言

  1、“金黄的稻束”象征着什么?

  2、诗人是如何将“诗”(诗的意象和语言的美)与“思”(对人类存在的思索)融合在一起的?

  3、这首诗有着意象的跳跃,意象的重叠,但为何不给人零乱、费解的感觉?

  4、语言

  (1)有“声”有“色”的语言

  这首诗由于独特的色彩与声音的把握和表达,而使语言带有一种雕塑的质感和光辉。诗人用“金黄”修饰“稻束”,既是基于稻束本身的质感,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把握,“金黄”是高贵的色调。在技巧上,它一方面体现了现代主义具体意象和抽象观念的叠加所产生的特殊效果,也沟通了古典诗歌对意境的要求,体现了对传统的情境关系的重视。而三个“静默”预示着母亲的美丽与坚忍已超出了一切言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有“声”有“色”的语言增添了诗歌的厚重感。

  (2)融合传统与现代经验的意象

  诗中的意象具有如下两个特征:第一,以强烈的主观态度对实存的生活形态作具体描述,如“金黄的稻束”“疲倦的母亲”“收获日的满月”“高耸的山巅”;第二,通过诗人的感官转化把抽象的事物变形为具体感知的形象,如“历史”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无论哪种方法所形成的意象都具有独创性,而且它们也是通过诗人心理的印证或想象才得以实现的。诗人对意象的理解与创造,吸收了中国古代和西方现代的经验,并且有所融合、创造。

  当堂检测

  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诗歌主题

  课后反思

  读完本诗我懂得了:

  我还有这些疑问:

  布置作业

  找出郑敏的一首诗认真诵读,并写出赏析

【《金黄的稻束》导学案】相关文章:

《故乡》的导学案02-14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