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快乐的大森林教学设计

快乐的大森林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22 01:50:27

快乐的大森林教学设计

快乐的大森林教学设计

快乐的大森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58页及练习八第13、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方面的教育。

  4、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创设情境,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算理,能根据已知量和问好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式并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激情引新。

  师:你听过,看见过的大森林是什么样的?

  生1:有好多的动物。

  生2:有好多的树木。

  师:上次我们去了美丽的乡村郊游,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大森林看看,那就让我们出发吧。

  (揭示课题:快乐的大森林)

  2、激情设疑。

  电脑出示森林画面。

  师:快看,这就是"快乐的大森林"。瞧!这里都有些什么?

  生:小鹿、小猴、小河……

  师:看到这么美丽的大森林和小动物,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1: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生2:我们要保护森林,热爱小动物。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

  二、合作探究,体验发现

  1、主动探究,体验加法的含义。

  师:请仔细观察,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左边有6个蘑菇。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师:你还知道些什么?

  生:右边有2个蘑菇。

  师:谁来帮小蘑菇算一算:一共有几个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6+2=8 一共有8个蘑菇。

  (要求"一共有几个蘑菇?"就是把"左边的6个"和"右边的2个"合起来,所以用6加2等于8)

  师:小朋友们这么聪明,小蘑菇为了感谢你们对 它的帮助,特意邀请你们一起去看小鹿跳舞。

  3、小组合作,体验减法的含义。

  a.引导观察,组织讨论。

  (电脑出示:小鹿图)

  师:请大家注意观察,你看到了些什么?请说给你的同桌听。

  师;根据这幅画,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请先自己想想,然后同桌讨论,讨论时请注意:一个人说的时候,另外一个人要认真听。教师巡视、倾听。)

  b.汇报结果,尝试小结.

  师:谁来说说,你们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

  生:有9只小鹿,3只小鹿走了,还剩下几只?9-3=6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一共有9只小鹿,从9只小鹿中去掉3只小鹿,就得到剩下的小鹿,是6只。

  师:根据小鹿图,大家不仅自己提出了问题,而且还自己解决了问题。

  三、巩固联系,加深理解

  1、教科书第58页"做一做"。

  师:你们的聪明好学把森林里的其他动物都吸引来了,它们要和我们比一比,你们有信心吗?(有)

  师:赶快打开书第58页,看"做一做",请先把小鸭图和小猴图的图意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然后再把算式填完整。

  (学生互说图意,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填的?又是怎么想的?

  生:……

  2、第62页的13、14题。

  要求:互说图意,独立填空。教师巡视。然后,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提问:第14题是两幅企鹅图,为什么第一幅是用减法计算,而第二幅却是减法计算呢?

  四、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快乐的大森林 教学设计资料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算理,能根据已知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式并计算。

  4.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5.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方面的教育。

  6.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8页,练习八的第13、14题。

  教具、学具准备

  CAI课件1套、录音带1盒、小黑板1块、附属实物卡片1套。

  教学设计

  创设精境,引新设疑

  1.激情引新。

  师:请听!(播放录音:森林里的早晨)

  谁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生:大森林。

  师:你听见、看见过的大森林是什么样子的?

  生1:有好多动物。

  生2:有好多树木。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大森林看一看,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那就让我们赶快出发,一同走向“快乐的大森林”吧!

  (揭示课题:快乐的大森林)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一开始教师采用听音乐、看动画的形式,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与自己所喜爱的小动物──人类的好朋友,一起走进“快乐的大森林”,为后面的学习做了心理准备,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兴趣。]

  2.激情设疑。

  电脑出示森林画面。

  师:快看,这就是“快乐的大森林”。瞧!这里都有些什么?

  生:小鹿、小猴、小河……

  师:你们有什么感想?

  生1: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生2:大森林里可真美。

  生3:我们要保护大森林,热爱小动物。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

  合作探究,体验发现

  1.主动探究,体验加法的含义。

  师:请仔细观察(电脑出示:动态的蘑菇园)。

  师:通过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生:左边有6个蘑菇……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一个一个看出来的。

  生2:左边蘑菇上面写着“6个”,所以根本不用数,一看就知道了。

  师:你的这种方法可真好!你还知道些什么?

  生:右边有2个蘑菇,小问号问我们:“共有几个蘑菇?”

  师:谁来帮小蘑菇算一算:一共有几个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6+2=8一共有8个蘑菇。

  要求“共有几个蘑菇?”就是把“左边的6个”和“右边的2个”合起来,所以用6加2等于8。

  生2:老师,2+6=8也对吧?

  师:谁能回答这位同学的问题?

  生:对!要求“共有几个蘑菇”,只要把两边蘑菇的个数合起来就可以了。

  算式可以是2+6=8,也可以是6+2=8

  师:小朋友们这么聪明可爱,小蘑菇为感谢你们对它的帮助,特意邀请你们一起去看节目表演──小鹿跳舞。

  2.小组合作,体验减法的含义。

  a.引导观察,组织讨论。

  (电脑出示:小鹿图)

  师:请大家注意观察(教师单击鼠标,通过声音、色彩、动画,使“9只”和右边跳舞的3只小鹿引起学生注意)。

  你看到些什么?请说给你的同座听。

  生1:有3只小鹿在跳舞。

  生2:一共有9只小鹿。

  生3:左边的小鹿在看那3只小鹿跳舞。

  师:根据这幅画,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请先自己想想,然后四人小组讨论。

  讨论时请注意:一个人说的时候,其他人要认真听,等他说完了,别人再说。

  小组同学思考,互相讨论。教师行间巡视、倾听,并与之交流,适时启发。

  [学习需要合作,但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合作”需要具体指导。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需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一点点地逐步培养。这里教师对学生在合作时应如何“倾听”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让学生从小养成倾听别人的好习惯,“倾听”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

  b.汇报结果,尝试小结。

  汇报结果。

  师:谁先来说说,你们要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组1:有9只小鹿,3只小鹿在跳舞,不跳舞的小鹿有几只?

  组2:有9只小鹿,6只小鹿在休息,请问几只小鹿在跳舞?

  师:我们先来看“不跳舞的小鹿有几只?”这个问题该怎样列算式解决?

  生1:9-3=6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1:一共有9只小鹿,从9只小鹿中去掉跳舞的3只小鹿,就得到不跳舞的小鹿,是6只。

  师:“跳舞的小鹿有几只”又该怎样解决呢?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生2:总共有9只小鹿,从总共的9只里去掉休息的6只小鹿,就得到跳舞的小鹿有3只,所以用9-6=3。

  [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动画,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与学生实际贴近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有话可说。尽管学生的叙述达不到数学上的逻辑简捷程度,但这是学生们从生活情境得来的实例,也是学生盼以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加法、减法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体验与理解。]

  尝试小结。

  师:通过解决我们提出的这两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着重启发,引导学生理解: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就得到另一部分)

  3.联系生活,整体感知,加深理解。

  师:根据小鹿图,大家不仅自己提出了问题,而且还自己解决了问题。为表示祝贺,爸爸特意买了4个桃子,妈妈买来5个桃子。请你根据他们各自买来桃子的个数,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好吗?

  (随着谈话,用小黑板出示爸爸、妈妈买来的桃子)

  学生思考,和同桌小声商量。

  师:谁先来说?

  生1:爸爸买来4个桃子,妈妈买来5个桃子,他们一共买来几个桃子?

  4+5=9

  生2:爸爸、妈妈一共买了9个桃子,爸爸买了4个桃子,请问妈妈买了几个桃子?

  9-4=5

  生3:爸爸、妈妈一共买了9个桃子,妈妈买了5个桃子,请问爸爸买了几个桃子?

  9-5=4

  (学生回答完毕,要用“”卡片和“?”卡片把提出的问题在小黑板上表示出来。)

  师:像这样加、减的例子,生活中还有许多。

  想一想:你能试着举出几个吗?

  生:略

  师:看来,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教科书第58页“做一做”。

  师:知道吗?你们的聪明好学把森林里的其他动物都吸引来啦。它们要和我们比一比,赛一赛,你们有信心吗?

  生:有!

  师:赶快打开书第58页下边,看看是谁在考查我们。

  生1:是小猴子。

  生2:还有小鸭子(欢喜、愉悦地)。

  师:请先把小鸭图和小猴图的图意给你的同桌小伙伴说一说,然后再把算式填完整。

  学生互说图意,气氛热烈。教师行间巡视,着重辅导学困生。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填的?又是怎么想的?

  生:……结合学生回答,教师电脑演示,进行订正。

  2.第63页的第13、14题。

  要求:互说图意,独立填空。此刻,教师要行间巡视,辅导学困生。然后,指名汇报,并结合学生回答,教师电脑演示,集体订正。

  提问:第14题是两幅企鹅图,为什么第一幅是用减法计算,而第二幅却是加法计算呢?

  小结收获,渗透联系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这些知识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教学设计说明

  1.“9-6=3”这一算式的得来实质上是进行逆向思维的过程,那么,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必须能够了解并结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创设符合其水平的思维情境和条件,创造性地驾驭、使用教材这一知识的载体,从而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

  2.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来看,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又是学生的发展过程。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清楚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行学习,掌握知识。课堂上,我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与独立思考,为后面的交流、讨论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感性材料,再加上明确而具体的讨论要求,使得讨论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变得切实可行而且言之有物。与此同时,也不失时机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深刻理解减法的含义:即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使我们的教学如虎添翼。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终身学习”的观念应植根于每位教师的心灵深处。

  对于学困生,教师应以百倍的爱心和信心去帮助他们,尤其是在课堂内的点滴指导与呵护。教师要相信,他们的潜力更加无限。

  专家评析

  “快乐的大森林”是教材第六单元中的内容。从本单元开始,教材安排了大量的这种“用数学”的内容,如教材第47页“金色的秋天”、第51页“美丽的小湖”。在这些内容中,教材通过具体画面创设恰当的情境,用大括号“}”表示总数(或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用问号“?”表示所要求的问题,让学生自己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求出所要求的问题。所不同的是,教材第58页“快乐的大森林”其内容是:

  1.用同一情境图反映两个不同的数学问题,以利于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2.例题与习题选用什么计算方法去解决问题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这样的要求既有现实性和趣味性,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3.题中的某些已知数量不通过数去得出,而且直接告诉已知量,以有利于学生通过分析数量间的关系而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教学情境是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来设计的。上课伊始,就以“森林里的早晨”那各种各样动物的叫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再配以“美丽的森林”画面,使得孩子仿佛身临其境。此外,教师还能够结合孩子的回答,适时引导,使他们感受到热爱环境、保护自然的教育,真正使我们的教育“润物细无声”。

  2.“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习完蘑菇图与小鹿图后,教师巧妙地设计了一幅符合孩子们实际的生活情境,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了他们初步的“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教师设计了生动有趣的“小竞赛”练习,使孩子们在“玩”中进一步理解、掌握新知,同时也感受“用数学”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自主合作探究,体验数学魅力

  1.通过多媒体形、声、色、动的功能,吸引并引导孩子们在教学情境中,自己去思考、去发现、去探究、去解决问题,并培养他们初步的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贴近生活的情境设置,富有挑战性问题的提出,无一不在使学生身不由己地投身于集体合作学习之中。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扮演着自己喜欢的不同角色,使学生体验到了数学的魅力所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精神,进而使孩子们从小就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快乐的大森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算理,能根据已知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式并计算。

  4.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5.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方面的教育。

  6.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8页,练习八的第13、14题。

  教具、学具准备:CAI课件1套、录音带1盒、小黑板1块、附属实物卡片1套。

  教学设计

  创设精境,引新设疑

  1.激情引新。

  师:请听!(播放录音:森林里的早晨)

  谁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生:大森林。

  师:你听见、看见过的大森林是什么样子的?

【快乐的大森林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语言活动小树的快乐教学设计03-19

《别董大》教学设计(通用10篇)11-14

《标牌设计》的教学设计03-14

旋转的教学设计02-16

《茶经》教学设计02-18

《国殇》教学设计12-11

《赛马》的教学设计05-21

国庆的教学设计03-19

《 It was there 》教学设计与说明03-19

映山红的教学设计03-19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