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性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人文内涵丰富的文章成为语文教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单元的课文意在让学生关注各地的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并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去感受自身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而本文又属于民俗文化中的食文化,小小的鸭蛋,让我们感受到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浓郁民俗风情。理解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对初中学生来说不算太难,但要激起情感共鸣,集中兴奋点怕是有一定难度。这就要求教师拓展视野,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远程教学资源,搜集处理资源信息,并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创新,设计出符合新课标和课改精神的教案、课件,运用多媒体资源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神奇,营造出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在生动和谐的课堂教学中如沐春风,熏陶渐染,学会阅读,学会欣赏,学会思考。
【学情分析】
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并且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但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疏远的话题,因为他们深受西洋和港台文化影响,缺乏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更加不知道如何欣赏传统文化。因此,面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强烈碰撞的现实,他们需要恰当适时的引导。
【媒体和资源利用】
远程教育网络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首先我从中央电教馆资源库下载了与本课有关的作家作品简介、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和相关图片资源,完成对信息与资源的搜集整理工作.接着结合新课标精神和我班学生的实际,剔除其中偏难的,跟不上课标与课改要求的部分,对资源进行整合与开发,设计出课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学会搜集资料,有条理地发表见解;了解端午习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结构,着重引导学生分析第一段的总分结构;品味课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
2、过程方法目标:
课前根据需要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和有关端午节的习俗,预先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和创作成就,对理解课文极有帮助。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营造朗读教学的氛围,抓住结构和语言这一中心环节,品味文章语言的特点。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给予充分展示的机会。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重视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体现互动的教学原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文章富于人文特色,在品味中感受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理解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的感情。
4、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感受传统习俗蕴涵的情趣。
5、教学难点:调动自身的生活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
【教法与学法】
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传统习俗文化呢?还是那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时值端午,这个过节习俗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以情趣二字为切入点,通过听读赏析品味语言,引导学生逐步从表面感知、分析感悟、反思归纳、最后上升到初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高度。
与教学过程相照应,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
教法:激趣法、平等对话法、引导点拨法、激励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反思。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悠悠五千年,中华民族孕育了许多的民族文化,社会风俗。诸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一提到端午节我们就不能不想到赛龙舟、吃粽子,吃咸鸭蛋(多媒体展示一以下画面:赛龙舟、粽子、鸭蛋等,这个导入使学生目注神驰,观此思彼,展开想象和联想,并以自己丰富的生活体验为补充,进入角色。)
二、制订目标,明确意向
三、检查预习,了解作者,正音,释词
四、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听读课文,思考:
1、本文开头重点介绍了作者家乡的端午的哪些习俗?这和鸭蛋有什么关联?
2、请你以那是一种的鸭蛋为开头,说一段话,谈谈高邮鸭蛋的特点。
3、作者对端午的鸭蛋怀着什么感情?
此三环节培养学生搜索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求完整准确,语言生动地讲述理解,整体感知课文,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五、品味赏析,理解语言特点
1、朗读品味:(8分钟)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作者把对家乡的爱,流淌成文字,一行一行娓娓道来。请你浏览二三段,把最喜欢的句子找一句来读。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
2、归纳小结:
本文语言熔书面语与口语于一炉,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平实、自然之中又时时流露出典雅雍容,显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
六、拓展延伸,深刻反思
思考: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经逐日淡化,倒是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要。
学习本文后,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请以〈拯救传统节日,我来做什么〉为题写篇感悟。
此环节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并能联系文化背景和所学知识,对生活现象作出自己的评价。使他们对中国传统习俗、传统文化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认识到重视传统文化,珍惜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避免一些盲目崇洋思潮的侵蚀,从而达到道德教育与审美熏陶的双重教育目的。
七、教学反思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从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对文本进行赏析品味,最后跳出课本,关注社会,反思生活。
在文本阅读中,学生的搜索整合信息能力、归纳复述知识能力、赏析能力、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分析鉴别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整个教学设计围绕几个基本理念: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规律。
3、注重文本的学习,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抓住文学鉴赏的关键环节,反复品味语言。培养其美感和文学鉴赏能力,陶冶情操。
4、注意开拓学生思路,关注社会,进行反思。
结语:新课改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我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在语文教学中做了许多大胆的尝试,正如我的这节课一样,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的艺术多种多样,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应做更多的探索,使语文能力成为学生终生受益的能力。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标牌设计》的教学设计03-14
旋转的教学设计02-16
《茶经》教学设计02-18
《国殇》教学设计12-11
《赛马》的教学设计05-21
国庆的教学设计03-19
映山红的教学设计03-19
颐和园精选教学设计03-20
设计分层教学目标设计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