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对于提高学习效果重要性的教育理论论文(通用5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预习对于提高学习效果重要性的教育理论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预习对于提高学习效果重要性的教育理论论文 篇1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我们的数学学习,则更应该从提前准备入手,让学生认真预习,课前做到心中有数。数学教学是一个复合体,教和学不可分割,教师的“教”要在研究学生的“学”基础上进行。有效的预习,能使学生明确所学知识的目的性,学习过程更有针对性,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果。良好预习习惯的形成将为课堂学习节约许多宝贵的时间,使得教师不必过多讲解,学生就能自己主动获得知识。这样不但能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还能使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大大提高。因此,教师要有步骤地分阶段地进行预习方法辅导,教会学生做什么(告诉学生预习的内容,也就是即将学习的新知)———怎样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为什么这样做(发展学生的思维)———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让学生预习后发现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样一步一步地指导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明确任务,加强预习的目的
教师布置预习任务要明确,让同学有目的地预习,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强。这种方法要求教师先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对相关学习内容要进行认真研读,提出既有一定的价值、又有吸引力的、能促使同学产生浓厚的学习、探索兴趣的预习任务。教师布置任务时,可以采取表格或者提问的形式,要注意难度适中,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要求明确,操作性强。
二、做好笔记,理清预习的思路
学习重在发现、探索、创新和应用,学习数学更是这样。如果预习内容涉及教学概念、公式、定理时要反复阅读、思考,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开始,可以让学生在书上圈点或者做简单的批注,在阅读课本后,引导学生抓住教材的基本内容,想一想这些新知识的基础是什么,自己掌握得怎么样,做一些必要的复习,为新的学习打好基础,同时在阅读教材时要初步了解新知识的基本结构,把自己的体会或独特见解写在书上的`空白处;其次,可以让学生做摘录笔记,摘抄重点概念、关键语句等等,以加深对重要知识的记忆、理解,并简单地记下预习过程中的疑惑和不解之处,也可以记录自己在预习中的收获。这样,听课的目的非常明确,态度积极,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听课效果肯定会好。
三、自主质疑,提高预习的实效
问题是学习的源泉,没有问题的学习就如一潭死水,因此问题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预习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了解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为课上更好地学习做准备。预习时可能对重点知识认识得不清楚,抓得也可能不准,这都没关系,对预习中感到困难的问题要查一查,感到困难的原因是什么,是原有知识基础问题还是理解问题,如果是基础问题就要自觉补一下,看一看是否可以解决。如果是理解问题,可以记下来,等第二天老师讲解时,学生自己就可以带着问题听课,积极思考去解决,这样学习就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听课效率自然得到提高。要引导学生预习时要把新内容与学过的旧知识联系起来,做到“温故知新”,使知识系统化。
自主质疑和做好笔记有类似之处,但并不完全相同,自主质疑主要是在记录自己在预习时弄不清楚的问题。其实,学生的有些问题教师原以为很简单,可以不用讲或者一略而过,但是当看到了他们预习中的质疑时,才觉得原来对学生的了解还是那么不全面,所以预习有利于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找准学生的“脉象”,而学生也可以做到有目的的听课。相反,有些问题老师认为非讲不可,而学生却用自己的思考解决了,这样就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习热情,课堂效率就会提高很多。
四、合作探究,扩大预习的收获
美国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其收获显著不同。看一遍的收获是10%;听一遍是20%;说一遍是70%;动手做一遍(如操作、演练等)是90%。脑电图观察表明,看和听时大脑只有一个兴奋点,而说和做时都有多个兴奋点,如果在预习后感到认识模糊,可以与伙伴进行讨论,把同学的思路和自己的思路进行比较,看别人是怎么提出问题的,是怎么分析问题的,是怎么解决问题的。有时,预习中自己认为已经理解了的东西,讨论时也许会发现伙伴和自己想的并不一致,为什么不一样呢?从而引起更进一步的思索。这种比较与思索,无疑会提高学习的效果,深化学习的内容。最后,在与同学们的合作交流与探讨中找到适合的方法、恰当的策略与正确的答案,既增加了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又能使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融洽同学关系,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五、尝试练习,巩固预习的效果
对于比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学生往往预习后提不出问题,觉得自己都会了,可是真正动手做题时,却是漏洞百出。可以在预习提纲中设计“自我检测”栏目,往往每课时的例题无论是从解题方法上还是在知识点的运用上,都是很典型的,因此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先把例题都做一遍,加深领悟的力度,再引导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进行尝试练习。通过练习,可以检验学生预习效果,如果做题时出现错误,要让他们想想错在哪,为什么错,怎么改错。如果仍是找不到错误的根源,可在听课时重点听,逐步领会,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要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并且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能让学生反思预习过程中的漏洞,也能让老师发现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较集中的问题,以便课堂教学时抓住重、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由此可见,在数学学科开展课前预习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预习,对课堂知识有了基本了解,知道自己什么地方存有疑问,这样在听课时就有所选择,可以克服盲目与被动,从而把被动接受教学转化为主动求知的过程。
预习对于提高学习效果重要性的教育理论论文 篇2
摘 要: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升后,教师的授人以渔的宗旨也就得到了诠释。学生有了学习能力,对自身的成长就是最大的帮助与收获。
关键词:预习;指导;学习;能力;提高
十几年来,在预习指导上我通过日常教学实践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点效果。
一、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课前让学生进行预习。预习的时间不分长短,主要看是否进行积极的思考。学生未经思考的预习,即使预习的时间再多也只是"走过场"而已,毫无意义。在预习中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工具书,对书中的脉络、结构、内容、写作特点,则用提出问题的方法加深印象,发现疑难问题,用符号进行圈点、画线、评注;对生字词或疑难问题,通过工具书加以解决,将查找出来的`答案标注到课本中去;名言、警句都摘录到笔记本中,作为自己学习的积累。通过认真思考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则留作课堂听讲的重点内容,以知识的短暂性来进行强化。
我体会到这样开展预习好处还是很大的,从老师方面讲,通过预习,让学生提出问题就能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讲解事半功倍。从学生方面讲,学生通过预习,动脑、动手,发现和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就能着重听不懂的地方,根据自己理解的内容,解答问题。同时与教师的思路相对照,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对预习给予一定的要求
合理的、有侧重的要求,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加强针对性,减少盲目性。当学生无从着手预习时,首先要提出生字、词、句的要求,随后则应多布置有关篇章结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等分析性、概括性的预习题。如,考查字词掌握到什么程度,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生字词的音、义必须掌握,成语典故可以了解出处。针对各类课文,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预习要求。因人而异,因人而别,有所侧重,真正做到既让学生"吃得饱",又要让学生"吃得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自己的能力,在预习中寻找到乐趣。只有既注重广度,又有深度,才不至于因为千篇一律的要求而失去对预习的兴趣。
三、对学生预习的内容进行检查
有要求就要检查,预习检查是最主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检查,了解学生思维活动开展的情况,把有代表性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讨论解答;如有解答不完整或解答不出来的,再由教师有针对性地释疑。一则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程度;再则能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对大胆质疑问题的学生应予以鼓励,对听课以后善于提出与教师讲解有差异的学生,更要加以鼓励和充分认可,并将他的想法进行集体讨论,告诉学生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培养学生有灵气、有创造地读书,敢于大胆质疑,发表观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对在预习中存在不足的学生应给予正确的纠正指导,帮助其正确预习。
总之,搞好预习,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如何去学,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上下工夫,让学生有所疑、有所思,让学生在预习中获得真知,培养自觉能力。
预习对于提高学习效果重要性的教育理论论文 篇3
当今社会瞬息万变,学生怎样才能适应如今的教育形势呢?学生只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将来才能独立地探究新的科学领域,获取新的知识。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从“预习”开始。因为预习是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也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然而,有的学生认为:“预习简直就是浪费时间,反正老师要从头到尾讲一遍”;有的学生开始也进行了预习,但很难坚持;还有的学生觉得预习太难了,所以放弃了预习……我认为课前预习不仅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还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至关重要。
一、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心理学表明: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预习”使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强烈的求知欲让他们认真读书、积极思考,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都处于亢奋状态:他们更关注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教师和同学如何评价他们的学习……有了动机,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再是负担。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后教的知识都要根据先教的知识,即理解新知识需要旧知识作基础。”“预习”使学生发现自己旧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并在上课前迅速补上这部分知识,为听课扫清障碍。不经过预习的听课,只能是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失去了听课的目的性和选择性。而预习后再听课,学生对什么地方已懂,什么地方不懂,心中有数。这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预习中弄不懂的地方,从而加强了听课的目的性,变被动为主动。这样一来,学习效率自然就提高了。例如,教学《钓鱼的启示》这一课时,我呈现给学生的预习目标是: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读本课的生字词,了解其意思。
(3)思考:爸爸坚决要詹姆斯放掉那条大鱼这件事为什么值得“骄傲”学生带着这三个由易到难的问题自读课文,强烈的求知欲会让他们在整个预习过程中都十分积极,上课时,他们也会显得比以前更专心听课、更积极思考问题、更希望自己的回答是正确的、更期待能得到教师和同学的好评,同时,他们也能把注意力集中在预习中弄不懂的地方,迅速抓住自己薄弱的知识及时填补,让学习事半功倍。
二、掌握了学习信息,做到有的放矢
学生在进行预习时,教师通过巡视或者参与其中;等学生预习结束以后,教师再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让学生说说对哪部分知识掌握了;对哪部分知识理解有困难;对哪部分知识不能判断是对还是错。在这期间,教师就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例如,教学《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预习,目标是:
(1)把课文读通,不读错,不添、不漏、不颠倒。
(2)借助工具书,学会本文的生字词。
(3)为什么这个孩子伤心地捧着空花盆来了?在学生进行预习时,我积极地参与了他们的预习活动,及时了解他们对生字词、课文内容等方面的掌握情况,了解他们在自主学习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了解他们的知识基础等等。如此一来,在教学过程中,我就可以抓住“为什么这个孩子伤心地捧着空花盆来了?”这一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最后从“原来,国王发给孩子们的花籽是煮过的,怎么可能发芽、开花呢?”让学生明白:这个孩子伤心地捧着空花盆来了,说明他是个诚实的孩子。从而点明本文的中心思想,升华文章的主题。这种“有的.放矢”的教学,避免了平均用力,教学效果甚好。
三、提供练习机会,提高自学能力
没有预习的课堂上,往往只是那几个优等生在发言,练习的机会几乎被他们“垄断”了,而其他学生只是“陪客”。一些中等生还未思考成熟,优等生早已举手发言,把正确的答案告诉了大家;更可怜的是那些后进生根本没有动脑筋的机会。吃现成包子的人永远也学不会做包子,不经过自学实践,永远也提高不了自学能力。自学能力低又何来提高学习素质呢?而“预习”改变了这种局面。《现代汉语词典》对“预习”的解释为:“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一般,学生都是根据老师给的预习目标独自预习,这实际上就是学生自学行为的一种体现,“预习”就是学生独立地阅读和思考。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更是用所学知识去获得新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在主动进行探索的过程,他们根据老师给的预习目标自己动脑、动手练习。这样人人都获得了练习的机会,自学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四、培养阅读兴趣,丰富课外知识
学生在预习中总是边读边思考,因此,在预习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很多疑问。这些疑问,通过教学有的可能解决了,有的可能没有解决,而他们的求知欲是很旺盛的,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愿望。此时,教师只要适当地加以启发与指点,引导他们投入到课外读物的阅读中去,这样,“预习”不但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一举两得,何乐不为呢?
课前预习不仅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只有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才能积极地去实践,并持之以恒,最终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预习对于提高学习效果重要性的教育理论论文 篇4
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学生从中学步入大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化学必修实验课。学生在中学时没有受到过正规而系统的实验训练,因此,无机化学实验不但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技能和实验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运用无机化学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的基本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原始数据及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那么如何做好无机化学实验? 如何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呢? 笔者及所在教研组成员认为实验课前预习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学生做好实验的前提和保障。
然而,在多年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发现,课前预习这一环节总是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在对学生预习记录的检查中发现,学生在预习时只是一味地抄写实验指导书中的内容,缺少对于具体的实验关键步骤的预习,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化学语言对实验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预习方式极为不合理,不能真正达到预习的目的,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不大。本人经过调研后从多方面反思总结,发现多数学生意识不到预习的重要性,也不知道该怎么预习,预习什么,更谈不上预习过程中的思考等等。本文就如何引导学生合理预习进行了探讨。
1、引导学生重视实验预习环节
1.1 实验预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预习是学生在课前独立或与组员共同钻研教材,查找相关资料,对实验内容进行分析,对于关键步骤进行认真思考而制定实验计划的过程。学生只有在课前认真预习、了解实验目的和原理、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操作步骤、设计好记录格式,进入实验室后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课前预习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自主学习能力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
1.2 预习是做好实验的前提和保证
( 1) 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充分理解和熟悉实验的基本原理及与实验相关的其它理论知识,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扎实。如在“胆矾精制五水硫酸铜”实验中,对于在第一步初步提纯步骤中,为什么要用NaOH 将滤液pH值控制在4 左右? 认真预习的学生会意识到,这一步控制pH 值应该与杂质Fe3+ 离子的沉淀条件有关,进而依据沉淀溶解平衡的理论知识进行计算可知将溶液pH 值控制在4 左右是为了保证杂质Fe3+离子能转化为Fe( OH)3沉淀而被除去。
(2) 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对实验结果做出预测,这样才能正确判断实验中出现的现象是正常现象还是异常现象。如在验证“Fe3+离子浓度对Fe3++I- = Fe2+ +I2反应方向的影响”实验中,实验指导书中设置了两组对比实验,第一组是在1 mL CCl4、1 mL H2O 和1 mL0.1 mol·L-1 Fe2( SO4)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KI 溶液,振荡后观察CCl4层颜色的变化; 第二组是在加入KI 溶液之前,先加入少许氟化铵固体,观察CCl4层颜色的`变化; 学生在预习时,可以预测出实验现象,即在第一组实验中,由于Fe3+离子与I-离子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而生成I2,所以CCl4层会看到紫红色出现,在第二组实验中由于加入的F- 离子会与Fe3+离子形成配离子FeF63-,减少了溶液中Fe3+离子的浓度,根据能斯特方程可知,Fe3+ / Fe2+ 电对的电极电势会减小,即Fe3+离子的氧化能力减弱,所以预测到的现象是CCl4层不会出现紫红色。实验中若出现正常现象,则再次说明了理论的正确性,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更为形象和深刻。实验中若出现异常现象,教师要启发学生自己找出原因,比如有个别同学在第二组实验中依然能在CCl4层观察到紫红色出现,这是为什么呢? 此时,教师可以从异常现象出现的原因出发来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实验证明,直到出现正确的结论。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想,如果学生在实验课前不认真预习,那么在做实验时就会稀里糊涂地“照方抓药,按部就班”,甚至实验结束后还无法判断实验结果的正确与否。这样的实验又有什么意义呢?
2、“诱导式思维”引导学生合理预习
预习记录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论和预习思考。实验步骤在书写时不必“照本宣科”,最重要的是预测或是验证实验结果。对于制备实验,可以简明的流程图表明实验操作步骤; 对于元素化学的验证性实验,只要写明试剂的用量及滴加顺序,写清楚这一步是预测物质的什么性质,应有什么样的实验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总之,拿到一页预习记录,就可以脱离教材而顺利进行实验。
为有效达到预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人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并反思后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完成预习记录。
(1) 每次实验前,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内容、步骤及注意事项,复习理论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搞清实验原理等理论内容;
(2) 根据每次实验的具体操作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指导,如可以向学生提供预习要求,帮助学生了解实验方法和实验原理;
(3) 对于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关键步骤或者是重点内容要设置一定数量的预习思考题,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及时批改,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以便做好实验前有针对性的讲解;设置预习思考题时要充分启发和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实验成败的可能条件以及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异常及其原因;
(4) 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实验预习本,在实验前必须认真写好预习笔记,每次实验课前教师要严格检查学生的预习记录,如果学生没完成或者“照本宣科,草草了事”,教师要给予批评警告,并在成绩考核中予以体现。
以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为例,说明如何引导学生完成预习记录。
①预习要求
K预习本实验中相关的基本操作内容: 水浴加热、蒸发浓缩、结晶、固液分离等;L查找硫酸铵、硫酸亚铁和硫酸亚铁铵的溶解度数据,熟悉本实验的基本原理;M熟悉实验步骤,画出本实验的操作流程图。
②预习提示与思考
K本实验中该如何除去废铁屑表面的油污?L制备FeSO4·7H2O 时,怎样鉴别反应已经进行完全?MFeSO4·7H2O 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实验在后续制备硫酸亚铁铵的过程中,是如何防止Fe2+被氧化的?N如何计算硫酸亚铁铵的产率? 是根据铁的用量还是硫酸铵的用量?O如何制备不含氧的蒸馏水?
3、结语
实验预习记录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课前准备,其中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对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学生的教学实践证明,将传统的教育模式与诱导式思维理念相结合,真正将实验预习的作用发挥出来,不仅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能动性,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预习对于提高学习效果重要性的教育理论论文 篇5
教师为了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就要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策略和发展,为学生可持续性发展打好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时间自主预习教材,但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预习的效率并不高。虽然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安排时间给学生预习了,但是学生预习时速度过慢,或者课前没有预习,还是没有太大的收获。因此,课前学生预习对学生学习新的知识非常重要,对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和交流展示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概括总结能力等都能得到发展。但是有的学生的预习效率低,所以教师要在预习的时候做好工作,安排好学生的预习。
一、学生预习的时候的注意点
1、精心设计预习的引领性的问题
教师不能打没有准备的仗,备课的时候要把问题设置得更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自发地想学习,教师不能逼着学生学,教师要根据教学的总体的进度来科学合理地安排预习的时间,预习的时间科学自由调节,让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有信心完成,全面积极参与预习。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能太过于笼统,让学生有明确的预习的目标,要将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让学生能够找到答案,通过思考和交流能够总结出答案,这样就能增长学生学习的信心了。
2、培养学生养成好的预习的习惯
教师要加强学生预习的指导和培训。地理教学中,很多学生预习的时候只是填空,而不是有的学生那样能在教材中进行适当地圈点,或者能在地理的图中找到答案。教师要通过教学让学生感觉到好的地理预习的习惯是可以通过长期的训练加以提高的。很多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预习后,觉得学习成绩并没有获得明显的提高,就想放弃预习的环节,这样是不好的,教师不能仅仅重视在学生知识上的帮扶,更应该重视在学生学习方法上的帮扶。
3、重视对自己的预习的评价
我们要对学生的预习进行及时科学的评价,对于预习认真,预习速度快的学生,或者对于学习上有明显的进步的学生,教师都要给充分全面的肯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学生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
二、掌握科学的好的预习的方法
预习是学生好的自主学习的方法,也是学生行为习惯,也可以当作是地理作业。学生预习可以让学生上课的时候注意力集中,心中有数,更好地学习新知识。初中地理内容繁琐,抽象,学生可以通过预习来提高学习效果,可以挤出时间来预习课文。预习没有定法,但是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给学生参考:
1、做作业式的预习形式
预习课文是按照“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过程来进行,教师可以教学生当预习时做作业,明确课文学习的内容和重点,难点等,记录自己的疑惑,记录课堂学习的重点,这样来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时间长了学生就能感受到预习的好处,就能主动去预习课文,并形成好的预习的习惯了。
2、浏览式的预习方式
教师可以教会学生运用快速浏览的形式,弄清楚学生自己弄不懂的问题,并加以标注,课堂学习中质疑,并在同桌小组讨论的时候拿出来共同探讨和参考,解决学习中的疑问。
三、预习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1、活跃的课堂和学生,打破课堂常规的行动策略
我们的预习的地理学习方式可以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预习,可以让学生愿意学习了,会学习了,学生的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敢于提出疑惑,提升学习的境界。此外,通过课前的预习,课堂再组织学生合作讨论交流,可以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2、通过地理预习,张扬学生的个性
教师通过预习和反馈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师主导的教学原则。学生在预习和反馈中增长了知识,提升了能力。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成功,学习起来更加激情满怀,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学习兴趣,实现了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升。学生愿意学习了,会学习了,课前预习,保证每个学生投入到思考、讨论和相互评价和互动学习中,创造了学生完善个性的机会。
3、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学会学习,敢于质疑,学会合作学习,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学习,有了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就产生了研究问题的氛围。有的问题预习的时候解决不了,课堂,课后可以研究讨论。有的学生的奇怪的问题让老师意外和惊喜。学生为了解决问题,也更加爱钻研教材,拓展知识面,阅读相关书籍,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提升了学习能力。
4、增加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机会
通过预习,课堂学习的过程,学生单干的机会少了,合作的机会多了,学习程度逐渐深入,合作意识都增强了,都意识到了预习的好处,合作学习的好处,实现了相互启发和相互学习。通过课前预习,进行了自主学习,再经过课堂积极的交流,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这样就加强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机会。
5、科学合理的预习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科学合理的预习教学实践后,学生的学习的上进心和学习积极性得到增强,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能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拓展地理教学的思路,增强了学生和教师对地理研究的重视程度。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表明,科学有效的预习能让教师也能重新审视自己,用新形势、新理念武装自己,完成教学观念和教学角色的转变,准确定位,优化教学行为,备课更加科学合理,更有利于教师精讲,让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教学的内容。
【预习对于提高学习效果重要性的教育理论论文】相关文章:
教学反思的意义及重要性01-11
学习语文的重要性02-25
论计划与执行的重要性01-21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总结07-06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总结07-06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总结07-06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总结07-06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总结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