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咬文嚼字》语文教案

《咬文嚼字》语文教案

时间:2024-07-04 19:34:48

《咬文嚼字》语文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咬文嚼字》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咬文嚼字》语文教案(精选10篇)

  《咬文嚼字》语文教案 1

  (一)明确目标

  对比《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两文,思考其观点提出的不同角度,并让学生对比形成自己的看法。

  (二)整体感知

  阅读马南邨《不求甚解》一文。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让学生默读《不求甚解》一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1.请分析《不求甚解》的结构层次。

  该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开宗明义,先提出现在人们对“不求甚解”古义的否定。

  第二部分(第二至四段),正面阐述陶渊明的本义。首先,指出“一定要好好读书”,其次,不要“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要“会意”;再次,具体解释陶渊明式的“不求甚解”的两层意思,一戒“自负”,二戒“固执”。

  第三部分(第五段至结束),进一步强调不能求只记住一些字句的“甚解”,要“治”读书,理解“精神实质”。

  2.《不求甚解》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读书要把握住精神实质,不要死抠字句,求其表面。

  3.《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两文主旨是否矛盾?

  答:不矛盾。《咬文嚼字》是强调创作要反复修改,精益求精。《不求甚解》强调读书要把握精神实质,不要囿于表面现象。前者侧重写,后者侧重读。同时,即使都是读书或都是写作过程,精益求精,反复修正和把握精神实质,不拘表面这两点要求也要同时具备,两者相辅相承,并不矛盾。另外,“咬文嚼字”是谈学习的态度, “不求甚解”是谈学习的方法,两者角度不同,精神一致。

  (四)板书设计

  《咬文嚼字》 《不求甚解》

  观点:反复修改 把握精神实质

  精益求精 不拘于表象

  侧重点: 写作 读书

  角度: 态度 方法

  关系:相辅相承,并行不悖

  附: 不求甚解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①这篇短文中写道: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 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 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 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咬文嚼字》语文教案 2

  一、解题

  “咬文嚼字”一般解释为:过分地斟酌字词(死抠字眼,不领会精神实质)。作者赋予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就是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提倡“咬文嚼字”,认为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文字的优劣要从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现的意境上去辨别,文字的运用,要从思想感情的透彻、凝练、创新入手。

  二、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 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近代。王国维、蔡元培、鲁迅、周扬等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直到20世纪三十年代,美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时朱光潜写的《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等专著,具有开拓意义。朱光潜也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

  1933年回国前所作的《诗论》是我国比较美学的典范作品,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著名诗论,触类旁通,潇洒自如,美不胜收。朱光潜认为:“在我过去的写作中,如果说还有点什么自己独立的东西,那还是《诗论》。《诗论》对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中国诗后来走上律诗的道路,作了一些科学的分析。”此外,他的《文艺心理学》也是融贯中西的经典著作。

  《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对黑格尔《美学》的翻译,为他赢得了崇高声誉。他的数量众多的译著和译文为我国的美学研究和文艺理论研究铺平了前进的道路。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教。解放后,一直是北京大学教授。

  朱光潜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这是朱光潜不尚空谈、着眼现在、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

  他的座右铭:“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其他著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艺文杂谈》。

  三、课文分析

  《咬文嚼字》全文8段,1—7段是文章的主体,为第一部分。8段表明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可以分两层。第一层1—5段,说明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这一层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举三组典型例子,从三个方面说明三层意思。第1、2段为第一层次。文章开头先举郭沫若听从一位演员的建议,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通过这个例子研究炼字的道理。说明“你是什么”句式,“不带情感判断”,而“你这什么”句式则“表现着强烈的情感”。朱光潜先生为了证明不同句式可以有不同意味的道理,不是只作理论上的分析,而是又列举了《水浒传》中石秀骂梁中书、杨雄醉骂潘巧云所用的“你这什么”句式以表达极端憎恶的感情的例子。

  接着又列举了《红楼梦》中茗烟骂金荣用的“你是什么”的句式,进一步阐明“‘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来得有力”。顺势指出郭沫若把“你有革命家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风度”并不妥当。这一组三个例子,典型生动。说明各种不同句式,还要适合不同语言环境要求的道理。在有力的例子证明下,再进行语法句式分析,顺理成章。

  第二层次3、4段,列举了《史记》中李广射虎的例子。《史记》原文原本很精彩,但是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凡多三石字”,他把三个石字删了,其中一例是“尝见草中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朱光潜先生指出“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但却失去了原文中“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朱先生告知人们:文字的“增”或“减”需要人们“细心玩索一番”,才会感到它们意味的不同。

  第三层次5段,列举了唐代大诗人韩愈和贾岛“推敲”诗句的佳话。独辟蹊径,充分利用联想和想象,有理有据地分析“推”和“敲”对全诗意境的不同作用。贾岛当时究竟想到了“推”还是“敲”,都是他思想情感的“外化”。因此,朱光潜先生对有些人“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漂亮些”实在是“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这一层作者从文字、词语的表层入手,句式的变化、文字的增删、词语的选择,这些可见的语言现象背后带动的都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语言外表的锤炼反映作者(或者读者)思想内核的锤炼,只有咬文嚼字,别无他法。它强调了咬文嚼字的必要性。

  第二层6—7段,作者旨在回答咬文嚼字的重要意义。

  第6段先从文字的意义上分析,它具有“确定”和“控制”的难处。当然“确定”是基础,“控制”是难点,也是目的。要想控制文字的意义,非得了解文章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不可。“直指意义易用,联想意义却难用”。因为联想意义浸透了作者的个性。朱光潜先生信手拈来的“烟”的不同意义。苏东坡《惠山烹小龙团》的三四句阐明了捕捉联想意义,抓住这“游离”的,不易控制的“甚至于支离”的“怪物”,的确需要作者的艰苦劳动,同时还必须有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小龙团”茶触发了“天上小团月”的联想。可见联想起来的难处,但是,“难处就在含混中显得丰富”。点击了、激活了这一难点,“这是点铁成金”。

  第7段,承接6段说,苏轼善于联想,能点铁成金。但现实的情况却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可怕的是“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陷入到联想的套语中,出现了“套板反应”的尴尬局面。

  作者尖锐地指出:“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那么就可能是“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这种可怕现实并非耸人听闻,“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那些“省力”、“惰性”的僵化的思想感情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如何去掉这一毛病呢?朱光潜先生告诫只要“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依然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于落入下乘”。

  《咬文嚼字》语文教案 3

  一、教学三维目标

  1.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2.从课文内容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3.了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教学难点:写作技巧(将简单的内容表现得摇曳多姿)。

  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评价讨论法。

  四、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者:

  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入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年毕业,转入伦敦大学,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回国前的主要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开华人美学研究的先锋。

  解放后,他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无人敢代他的地位,无作品敢代替此书。他早年就读爱丁堡大学时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民国时期出版业的一大景观。文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

  朱光潜脚踏着中西文化,穿越20世纪,与苦难中奋斗的中国一同走过从前。他的一生是一部浅近而深奥的大书。我们对他的理解,只限于现在阅读的《咬文嚼字》,相信通过今天的阅读,同学们一定回受益匪浅。

  二)解题:

  “咬文嚼字”的“嚼”是斟酌的意思,这个成语的含义是: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买弄才学。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题目的含义则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三)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层(1、2段):更替文字意味不同。

  1.用“这”和“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启示?

  明确:

  ①“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语气坚决。

  ②六个“你这……”。——感情强烈。 →启示:

  A.思想感情不同

  ③“你是个好小子。”——表假定语气。

  ④“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启示:

  B.结构不同,不合逻辑→启示:

  C.连郭沫若用好一个字也颇费周折,说明用好语言文字很不简单,一定要细细品味,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

  2.作者列举改字不当之例,常常用怎样的写作方式?作用何在?

  明确:对比;正误比较分析,使之更有说服力。

  3.所句举例子的共同点是什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明确:例子来源于名家名篇。启示:要注意资料的积累、梳理。本文的材料丰富,无论是记忆中的,还是资料中的,都得有资料。如文中的《红楼梦》、《水浒》、《屈原》、《史记》等。积累知识的方式:笔记、卡片、索引等。

  (二)分析第二层(3、4段):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

  1.为什么我们在咬文嚼字时,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明确:文字上的推敲,就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修改后的句子为什么不好?给你怎样的启示?

  明确:

  ①原文“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

  ②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之意。

  ③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之意。总之,说明文字一增一减,这表面形式的变化,就引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启示:我们咬文嚼字也要有思路,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这样品味才能到位。

  3.由此例改文得到怎样的启示?

  明确:修改作文是推敲字是否恰当地表情达意。

  (三)分析第三层(5段):不同的字眼不同的意境。

  1.用“推”或用“敲”各自不同的意境是什么?

  明确:推——步月归寺——冷寂场合

  敲——月夜访友——热闹场合

  2.世人与钱钟书就“推敲”的用法是否一致?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明确:

  A.世人认为“敲”字好,有动作、形象,有声音。

  B.钱钟书不迷信,不盲从,独抒新见。他认为哪一种境界是诗人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就用哪一个字。

  启示: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只要言之成理(合情合理)就行。

  3.与前面例比较,此事例从什么角度要求咬文嚼字?

  明确:从文字表达的意境。总之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强调语言是跟着思想感情走的,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意境。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四)总结:第一部分举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一部分的写作特点:

  即举事例,讲道理。不举例子,道理是空的';例子不典型,道理也不到位;例子解说不好,道理也讲不好;例子不充分,道理也不充分。本文例多,又分析精辟,令人心悦诚服。

  例子是具体的,具体的例子可以给人以丰富的启发。

  二)分析第二部分: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

  1.文字联想意义的运用有两种情况,请各用一个成语概括。

  A.正面:点石成金。

  B.负面:陈词滥调。

  2.什么叫直指的意义?什么叫联想的意义?各有什么特点?各用什么修辞格?(略)

  3.科学的文字与文学的文字的区别是什么?(略)

  4.合情合理的想象,“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两句诗,回答问题:

  ①诗中人物所处的环境是(夜晚,月影朦胧,山间泉水旁)

  ②诗中人物所进行的活动是(品茶,赏月)

  ③诗中表达的是诗人(独处清净,安享自然,怡然自乐)的情趣。

  ④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

  5.“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一句可否变换分句顺序?为什么?

  不行。前句与“联想”衔接,后句与“熟路”衔接。换后,就不衔接连贯了。

  6.作者举从前做诗文的人的例子,其意图何在?

  表明他们的套语滥调根本与文艺无缘。

  7.产生“套板反应”的弊端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作者无创作动机。

  ②读者无新鲜真切的情趣。

  8.作者认为人们为什么容易产生“套板反应”?怎样才能克服“套板反应”?

  ①套板较省力(人生来有惰性);

  ②遇事往深一层想。

  9.最后一段文字中有哪些值得你吸收的东西?

  A.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

  B.必须勤奋。

  C.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相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三)归纳总结:

  1.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

  2.写作目的:让读者明白

  ①咬文嚼字的目标(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②咬文嚼字的要求(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的吻合)

  ③咬文嚼字的方法:以谨严的态度,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

  四)造句:活用词语,推陈出新的句子。

  初来乍到→初学乍练。

  五)作业:课后练习。

  《咬文嚼字》语文教案 4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咬文嚼字》的主要观点

  2.能力目标

  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

  学习重点

  明确“咬文嚼字”的真正含义。

  学习难点

  品味妙语佳句。

  学习课时

  一课时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导入

  打一谜语让同学们猜: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

  小老鼠学习的精神应该推广:把书吃掉,消化掉,成为一个很有品位的小老鼠。

  一、解题

  “咬文嚼字”一般解释为:过分地斟酌字词(死抠字眼,不领会精神实质)。作者赋予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就是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提倡“咬文嚼字”,认为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文字的优劣要从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现的意境上去辨别,文字的运用,要从思想感情的透彻、凝练、创新入手。

  二、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 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朱光潜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这是朱光潜不尚空谈、着眼现在、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他的座右铭:“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本文共8个自然段,可分为四大段。

  ②在理清段落层次大意的基础上,讨论中心论点。

  2、具体研习,突破重点、难点。

  第1段从实例入手,引入论题→第2题以静态例(《史记》李广射虎)与动态例(贾岛苦吟)初步论证中心论点→第3段以正面例(东坡诗句等)与反面例(“套板反应”现象,说明咬文嚼字之难,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第4段,水到渠成,加以总结。)

  解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颇易引起争议,这是因为:一是本文结构与一般的议论文不同,它不是从观点出发,进行演绎论证,而是从个别到一般,然后再到个别;即从实例到论点,然后再展开证明;这样它便不是开章明义,而是中间揭旨,中心论点在第3段才出现。二是本文中有的分论点,有的重要论据貌似中心论点,像“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情感上“推敲”这样的话,并且课后练习第四题的设计(“从读过的诗文中再单一两个例子说明这个论断”)也很能迷惑一些浅尝辄止的学生。为此中心论点的辨析要作为重点,并且让全班学生充分参与,讨论与评析并重。)

  3、欣赏品味。

  课文的第3自然段是核心段,可作典型剖析。

  第3段计有7个完整句,第①句到第⑦句可以看作一个句群(意群)。第①句又承第前文揭示中心论点,第②句岔开,稍带一笔说到“咬文嚼字”的另一面,因非作者主攻方面,一句便打住。第③句承①句稍展开。第④句承①③说明原因。第⑤句进一步申说。第⑥句与第⑦句(含例)是从反面证明。如作图解,可这样画。

  剖析这个核心段可以确立其在全课中的地位,进而有利于确定它在全文中的地位;再者也可以窥知作为有深厚桐城派古文根底的朱先生文章的雅洁谨严的风格。

  4、课堂训练。

  ①本文标题与中心论点的关系。

  明确:观点与论题的异同(前面题解时没触及):①论题只是要论述的'问题,论点是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②论题多用短语及非判断句,非陈述句表达,而论点则要用判断句或陈述句表达;③论题指示、框定观点;论点围绕、点击论题。

  ②完成课后练习二。

  明确:

  A朱光潜与马南郁所论述的对象不尽相同:朱文兼顾阅读、创作两方面,马文单说阅读。如果说阅读有时只须观其大略而舍弃细枝末节的话,那创作则决不可粗枝大叶,须知炼字即炼意,即调整思想情感,最精确地表情达意。

  B“不求甚解”“观其大略”这是粗读,“咬文嚼字”“锱铢必较”这是细读。有的书只须粗读,而且有时受种种条件(如时间)限制,也只能粗读,但粗读并不意味着不把握要旨,还是要做到“会意”。有的书必须细读,如文艺欣赏,只有咬文嚼字,函泳品味,才能沉潜其中。

  C读书不求甚解的人并不一定反对咬文嚼字。多数认为“未晓处且放过”,不要死抠,待一段时间可以再细读。

  因而这两种读书方法和态度并不完全对立,读书究竟取何法要视对象和条件而定。

  (解说:这两道题的设计很有匠心。第1题考查归纳推理(概括能力)。第2题所用的材料曾在旧高中课本第六册选用过。摘录马南邮貌似截然相反的观点及论据,让学生进行比较辨析,有利于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选这两题作为课堂练习旨在巩固对本课中心论点的认识,并初步培养对读书的正确态度方法。)

  5、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通过对文章论证结构的把握、段落层次关系的分析以及典型语段的品味来揭示文章的中心论点,最后我们还通过做课后第二题,达到对作者观点的进一步认识,并初步评价了作者的观点。

  (解说:此小结旨在使学生明确本课所有的教学活动是围绕着分析和评价作者的观点的教学目标进行的,专心致志,决不旁鹜。作者的观点总的来说是正确的,但不可拘泥,也不可不看所读对象及读书条件等刻意套用。)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三、四题。

  2、自选一个段落分析作者如何运用例证法,即怎样运用实例充分展开证明论点的?

  [课堂板书设计]

  (预先写在投影塑料纸上,按授课程序逐步显示)

  补充资料: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解: 幽居:指隐居处. 云根:古人认为云生在山石上,石为云根. 幽期:归隐所约的日期.

  译文: 幽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往来,只有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歇宿在池边的树上,归来的僧人正在月下敲响山门.走过小桥呈现出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正在飘动,好像山石在移动.我暂时要离开这里,但不久还要回来,要按照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决不食言.

  锦 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锦瑟呀,你为何竟然有五十条弦? 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 我心象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 又象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 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 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 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青玉案 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塘路,但目送,芳尘去。——眼看此女走近又离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猜想她住什么地方?有夫否?

  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或许是那女子气质高雅,使人想他应住在这种“月台花榭,琐窗朱户”的华屋吧。

  碧云冉冉衡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从清晨等到日暮,佳人不再来,写了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心全乱了,愁绪满怀。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喻情于景,愁如一川烟草,偏此时又下起梅雨,满城飘起柳絮,春天的雨有时确实使人恼啊。

  贺铸一生所识女子颇多,为何只对此女有这种情思,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位女子与作者已亡故的妻有些相像,产生“移情”心理;二是这位女子与作者心目中的女性偶像十分贴近,使用权他一见而钟情。

  宋?苏轼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小团月是一种名品茶(在当时是贡茶)第二泉指的是二泉亭品二泉水和眺望太湖

  例子:

  红杏枝头春意“浓”

  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 《玉楼春》

  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縠皱:即皱纱,喻水的波纹。

  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

  刘公勇在词话里称“一闹字卓绝千古”。“闹”字好就好在准确、鲜明、生动,带有动态地刻画春天的蓬勃生机,并把作者对春天这样一个万物萌发,生机盎然的季节的到来的欣喜用一个“闹”字表达了出来。作者的感情态度尽含于一个闹字之中。

  【教后感】

  本课的教学设计试图将“活动式”教学思想体现在常规阅读教学中,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常常不自觉地落入常规教学的窠臼,不过由此获得的几点感受当可作为进一步“活动式”教学实验的经验。

  一、阅读课的“活动式”教学必须充分重视课前的准备活动,否则仅仅依靠课堂的当下阅读将使讨论活动流于肤浅化和形式化。

  二、每节课的活动项目应尽可能单一集中,不宜宽泛分散。应使学生思维兴奋点集中于一、二点,精心安排好活动程序,活动讨论的成效方能最大限度地体现。

  《咬文嚼字》语文教案 5

  一、【教学目的】

  1、理解作品所说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2、学习前人如何咬文嚼字,推敲语言的,进一步领会品味语言的重要性

  3、增强学生推敲文字的意识,关注文字语言使用规范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

  以本篇为单元阅读小结,加深对品味语言的理解与运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课文

  语言是思想交流的工具,在人类文明历,许多传世和不朽的名篇有着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力量。在生活中如果采用好的词语,不仅准确表达含义,而且使听者读者产生兴趣,达到好的效果。

  比如,《新民晚报》某日头版头条登出了一条新闻,标题是:

  (展示)论坛开讲“福”临上海(实物展示)

  报道的是世界的福布斯全球总裁会议在上海召开的新闻。(发问)标题中,哪个字最吸引你呢?

  学生可能回答:是“福”

  教师:最吸引我的目光的也是这个“福”字,因为这个“福”不仅扣住了“福布斯论坛”这个名词,而且,全球重要的`商界、政界、学界人士聚集我们上海,讨论经济发展问题、为经济把脉,这对正值经济大发展的上海来说,可不是福分吗?这一个“福“字用真是生动。

  我们古人也讲“吟安一个字,捻短数径须。”看来“咬文嚼字”不一定总是贬义。(引入课文)

  2、解题:咬文嚼字的原意对文字的过分计较。作者使用它来作为题目,显然另有一番用意。

  3、学生理解文章,思考:作者为把“咬文嚼字”的道理讲的生动具体,举了哪些例子?

  {学生阅读课文后回答}

  教师归纳:共三个例子,一个例子说明了一层意思。一是郭沫若改字(板书),二是王若虚改文(板书)三是贾岛吟诗(板书)到底这些文字改动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我们也来品味品味。

  {学生小声自读,体会文字,自由发言。}

  教师明确:第一个例子,“你这”在婵娟骂宋玉时,表达了她的极端憎恶之情,而在《红楼梦》,里,用是有了讽刺的意味。说明不同情况下改“是”为“这”,情感变化是不同的.。(板书)

  第二个例子:王若虚删去一些重要字句,文章失去了原来味道,李广将军神勇无比的形象难以体现了。(板书)

  第三个例子:贾岛吟诗,朱光潜认为“推”要“敲”字用的好,同学刚才也表达了不同意见,无论怎样,正如文章所说的,问题不在那一个更恰当,而在于哪一种表现出的境界是当时所要的,而且与全诗相调和。(板书)

  进一步追问:这三个例子共同证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用书上原话。

  明确:“咬文嚼字实际上是调整思想感情。”

  4、课外拓展。继续学用咬文嚼字来品味语言

  活动:师生共同品味三首诗句,交流感受。

  《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敲字以声衬静,写夜晚宁静)

  《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作动词,拟人手法生动再现春到江南景象)

  5、关注生活中语言现象

  生活中也有另外一种咬文嚼字,刻意夸大,改换成语中的字来哗众取宠。如洗衣机的广告“闲妻良母”,摩托车广告“骑乐无穷”网络上也常出现类似“哇塞”的语言。有人说,这样很生活化,很轻松幽默,你认为呢?

  学生自由交流发言

  6、结语:语言文字是传播文明的工具,许许多多辉煌灿烂的文化正因为文字的存在而至今为人们传诵。作为中国人,应当对我们国家语言文字产生自豪,维护语言文字的规范性,纯洁性;对那些低俗的乱用语言的现象要坚决抵制,这种“咬文嚼字”是垃圾,是庸俗的。

  我们应当记住:“没有字斟句酌,精雕细刻的锤炼,永远达不到‘信手拈来,浑然天成’的境界。

  《咬文嚼字》语文教案 6

  学习目标:

  一、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二、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打一谜语让同学们猜: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

  小老鼠学习的精神应该推广:把书吃掉,消化掉,成为一个很有品位的小老鼠。

  这里,我想搞个小调查:我们班里大家公认的读书最多的是谁?

  学生推举XX。

  那么,我想问你,你读书有什么秘诀没有?是不是读书读到咬文嚼字的程度?

  生:不是。

  那么,你读书就是像陶渊明所倡导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的这种境界了。有没有较起真来,求得咬文嚼字程度的时候?

  生:也有,

  师:这是读书,那么,我还要搞一个小问卷调查:这次是有关写作方面的。每次作文经教师朱批之后,下发到你的手里,大家的习惯当然是首先看教师给的分数,看完分数之后呢?有没有谁还会认真看一看教师改过的地方,想一想教师为什么会在这地方划出一道线,或者划出一些圈,有没有谁会在老师指出的有毛病的地方进行一番修改呢?也就是说,自己的文章被老师批阅之后,还有没有兴趣或者习惯进行一番咬文嚼字呢?有没有这样的同学?

  没有啊,那太不好了。打一个比方,建筑工人把房子盖好以后,如果你住进去,你一般要经过一道什么程序?

  生:装修。

  师:对,装修。装修的目的是什么?

  生:美观,实用。

  师:如果原先的设计不太合理,还应该怎么办?

  生:改造一下。

  师:对,改造一下,让房屋符合自己的审美要求,有居住者的个性要求。

  师:明白我这个比方的意思了吗?

  生:明白了,写文章要咬文嚼字。

  师:不单是写文章要咬文嚼字,读文章也要咬文嚼字。读文章,这里主要是精读文章,如果没有咬文嚼字的精神,你就可能读不透作者在文章中所寄寓的深意,写文章如果缺乏咬文嚼字的精神,你写的文章就可能流于肤浅,缺乏深意。大家说,咬文嚼字重不重要?

  生:重要。

  师:以后在学习语文中,是不是应该大大提倡这种咬文嚼字的精神呢?

  生:应该。

  师:好,孺子可教也!

  二、作者介绍

  师:我们这一册教材中正好有一篇大学问家朱光潜先生写的`小文章,就是关于这咬文嚼字内容的。我们先熟悉一下作者。

  看投影:朱光潜情况介绍。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学,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他的美学理论在中国当代美学流派中自成一派,影响甚大。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三、投影目标

  师:好,我们说,这是一篇大学问家写的一篇小文章,但是仍然有必要让我们咬一咬,嚼一嚼,看看我们能从中获得什么教益,给我们学习语文有什么启发。这就是我们这一课的学习目标。

  打投影:学习目标:

  一、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二、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三、切层概括

  现在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再粗读一遍文章,这一遍,先求得粗知大概。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文章有几段?标出标号。

  2、文章观点性的语段是第几段?作者主要的观点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师:好,粗读一遍,回答刚才我提出的两个问题。

  生:文章共分8自然段。观点性语段在最后一段,作者主要的观点是:

  1、应该有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

  2、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概括一下就是:

  1、应该有谨严精神;

  2、只有咬文嚼字,不断推陈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可能达到艺术的完美。

  这个理大家是不是很同意?

  同意。接受这个道理比较简单,好了,这节课目的达到了,怎么?下课吧?

  生:下课?

  师:接受这个观点容易,知道是什么比较容易,比较难的是怎么办。

  师:对。咱们不能像一句北京俗语所说的那样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哪。对,咱们还要从大学问家那里学来咬文嚼字的本领。

  师:看一看朱光潜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再看1-7段的内容。这些都是具体咬文嚼字的的实例。总共有几个实例?

  1、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

  2、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

  《咬文嚼字》语文教案 7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写作思路。

  学习本文的语言,积累一些典故。

  理清文章的结构,学习本文独具的论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理解文中所选的诗词及故事背景。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分析文章中的例子,理解作者的观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咬文嚼字”的习惯。

  培养学生阅读、写作时“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精练相吻合”的.谨严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分析评价课文观点,借鉴吸收课文的写法。

  2. 教学难点:

  理解并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学会在平常的学习中“咬文嚼字”。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引用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的话:“文章有一笔写成不加点缀而工者,此神到之文,尚矣。其次须精思细改,如文章草创已定,便从头至尾—一标点。”通过古今伟大作家的创作实例(如李白、贾岛、王安石、欧阳修、曹雪芹等)引出本课主题:为什么大多数人都要“咬文嚼字”,苦苦修改?

  二、作者介绍

  介绍朱光潜(1897-1986),现代文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代表作品:《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等。

  三、预习解决

  1. 给下列字词注音:涎( )、茗( )、镞( )、沁( )、藻( )、滥( )。

  2. 解释下列词语:援例、深恶痛绝、锱铢必较、索然无味、玩索、胸襟、岑寂、游离、意蕴、蕴藉、流弊、下乘。

  四、粗读课文,把握论点

  1. 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文章中“咬文嚼字”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为什么用“咬文嚼字”作为自己的观点?

  明确: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五、再读课文,深入分析

  1. 分析文章结构:

  全文共分8个自然段,理清文章结构。

  ①②自然段:写“炼”字的重要性。

  ③④⑤自然段:写文字的改动关系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⑥⑦自然段:写文学写作要注重斟酌文字的联想意义。

  ⑧自然段:总结全文,提倡人们在创作和欣赏中咬文嚼字。

  2. 分析文章中的例子:

  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选择了哪些例子?这些例子分别说明了什么?

  例子包括:郭沫若改字、王若虚改句、贾岛“推敲”、苏轼《惠》诗、“套板反应”。

  具体分析:

  郭沫若改字:通过指导学生诵读修改前后的句子来体会“咬文嚼字”的精神,理解不同情感的句子需要不同的修改方式。

  王若虚改句:指导学生朗读修改前后的句子,体会修改的效果,理解文句简洁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表述要符合原文的意味。

  贾岛“推敲”:重点在于了解作者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同时引导学生用咬文嚼字的精神自己分析诗句,提出看法。

  苏轼《惠》诗: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利用联想意义的妙处。

  “套板反应”:指导学生理解“套板反应”的概念,概括作者的观点,理解创新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六、小结

  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咬文嚼字”的重要性,即无论在阅读还是写作中,都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引导学生思考“咬文嚼字”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不同美学追求,理解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七、作业布置

  《咬文嚼字》语文教案 8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中的典故和论证方法。

  积累一些与文学、语言相关的词语和典故。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预习、诵读、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文章论点。

  学习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咬文嚼字”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刻苦自励的学习精神。

  引导学生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深入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理解并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学会在平常的学习中“咬文嚼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引入话题:

  引用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的话,讲述李白与贾岛、王安石等作家在创作上的不同风格,引出“咬文嚼字”的主题。

  提问:古今的伟大作家为什么像李白式的诗人很少,而大多数人却都要“咬文嚼字”,苦苦修改呢?

  2. 作者简介:

  介绍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代表作品《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等。

  二、预习检查

  1. 字词注音与解释:

  涎(xián)、茗(míng)、镞(zú)、沁(qìn)、藻(zǎo)、滥(làn)等字词的注音。

  解释词语:援例、深恶痛绝、锱铢必较、索然无味、玩索、胸襟、岑寂、游离、意蕴、蕴藉、流弊、下乘等。

  三、粗读课文,把握论点

  1. 阅读课文:

  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文章中“咬文嚼字”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明确论点: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四、再读课文,深入分析

  1. 分析论证材料:

  作者在文章中使用了哪些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这些例子是如何支持作者论点的?

  例子列举:

  郭沫若改字

  王若虚改句

  贾岛“推敲”

  苏轼《惠》诗

  “套板反应”

  2. 具体分析:

  郭沫若改字:通过诵读修改前后的句子,体会不同情感下修改的效果。

  王若虚改句:指导学生朗读修改前后的句子,理解简洁与意味的关系。

  贾岛“推敲”:引导学生用“咬文嚼字”的精神分析诗句,讨论“推”与“敲”的优劣。

  苏轼《惠》诗:理解诗句的联想意义,领会利用联想意义的妙处。

  “套板反应”:理解“套板反应”的概念,概括作者的观点,强调创新的重要性。

  3. 总结:

  这些例子不仅不是随便举的,而且是用心选择的。从选材的内容来看,一方面是关于文字修改,一方面是有关联想意义;从修改的效果来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评判标准都是是否符合作者的思想情感。

  五、拓展与讨论

  1. 对比阅读:

  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思考两篇文章在观点提出上的不同角度,并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看法。

  2. 讨论与总结:

  讨论“咬文嚼字”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异同点。

  总结“咬文嚼字”的精神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

  1. 预习作业: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思考“咬文嚼字”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2. 写作练习:

  选取一段自己或他人的文章,进行“咬文嚼字”式的修改,并写出修改前后的对比和感受。

  《咬文嚼字》语文教案 9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文的语言特点,积累一些文学典故。

  理清文章的结构,掌握本文独具的论证方法。

  理解和评价作者的观点,学会借鉴吸收。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预习,理解文中所选的诗词及故事背景。

  课堂上通过讨论、分析,深入理解文章主旨和论证过程。

  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咬文嚼字”的习惯。

  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中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理解并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学会在平常的学习中“咬文嚼字”。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

  引用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的话,引入“咬文嚼字”的话题。

  提问:古今的伟大作家为什么像李白式的诗人很少,而大多数人却都要“咬文嚼字”,苦苦修改呢?

  2. 作者介绍

  介绍朱光潜(1897-1986),现代文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代表作品《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等。

  3. 预习检查

  给下列字词注音:涎、茗、镞、沁、藻、滥。

  解释下列词语:援例、深恶痛绝、锱铢必较、索然无味、玩索、胸襟、岑寂、游离、意蕴、蕴藉、流弊、下乘。

  4. 快速浏览全文,熟悉主要内容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标出段落序号,概括每段大意。

  5. 理清文章结构

  全文共分8个自然段,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①②自然段):写“炼”字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③④⑤自然段):写文字的'改动关系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三部分(⑥⑦自然段):写文学写作要注重斟酌文字的联想意义。

  第四部分(⑧自然段):总结全文,提倡人们在创作和欣赏中咬文嚼字。

  6. 中心论点分析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无论阅读或写作,都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情感密切关系的句子,理解这一中心论点。

  第二课时

  1. 深入分析论证材料

  让学生找出本文在论证中所运用的材料,并分析这些材料要证明的观点。

  材料示例:郭沫若改字、王若虚改句、贾岛“推敲”、苏轼《惠》诗、“套板反应”等。

  2. 讨论分析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每个例子,理解其背后的文学原理和思想情感。

  例如,讨论“推敲”故事,理解“推”和“敲”在意境上的不同,以及作者为什么认为“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3. 理解联想意义

  分析苏轼《惠》诗中的联想意义,理解联想意义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联想意义,使文章更加生动、丰富。

  4. 批判性思维训练

  提问学生:是否同意作者的所有观点?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进行讨论交流。

  5. 总结提升

  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咬文嚼字”在阅读和写作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四、板书设计

  《咬文嚼字》

  一、作者介绍:朱光潜

  二、文章结构:

  1. 炼字的重要性

  2. 文字的改动与思想感情

  3. 文学写作与联想意义

  4. 总结与提倡

  三、中心论点:

  无论阅读或写作,都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四、重点分析:

  1. 郭沫若改字

  2. 王若虚改句

  3. 贾岛“推敲”

  4. 苏轼《惠》诗

  《咬文嚼字》语文教案 10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文的语言,积累一些典故。

  理清文章的结构,学习本文独具的论证方法。

  能够评价作者的观点,并借鉴吸收。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预习和课堂讨论,理解文中所选的诗词及故事背景。

  引导学生分析论证材料,理解作者的观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咬文嚼字”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理解并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学会在平常的`学习中“咬文嚼字”。

  三、教学准备

  PPT课件

  预习材料(字词注音、词语解释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

  引用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的话,介绍古今伟大作家对文字推敲的例子(如李白、贾岛、王安石、欧阳修、曹雪芹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大多数人都要“咬文嚼字”,苦苦修改。

  2. 预习检查

  给下列字词注音:涎( )、茗( )、镞( )、沁( )、藻( )、滥( )。

  解释下列词语:援例、深恶痛绝、锱铢必较、索然无味、玩索、胸襟、岑寂、游离、意蕴、蕴藉、流弊、下乘。

  3. 快速浏览全文,熟悉主要内容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4. 理清文章结构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概括说明文章的思路:

  一、引题(1-2段):引出“咬文嚼字”的话题。

  二、揭示中心,初步论证(3-5段):通过具体例子说明“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三、进一步论证(6-7段):分析文字的联想意义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四、总结(8段):总结全文,提倡人们在创作和欣赏中咬文嚼字。

  5. 分析论证材料

  让学生找出本文在论证中所运用的材料,并分析这些材料要证明的观点:

  郭沫若改字

  王若虚改句

  贾岛“推敲”

  苏轼《惠》诗

  “套板反应”

  分析这些材料如何证明“咬文嚼字”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结构上的作用。

  6. 深入理解作者观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关于“咬文嚼字”的核心观点:

  咬文嚼字不仅是斟酌文字的分量,更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7. 课堂小结

  总结本课学习的重点,强调“咬文嚼字”在学习语文中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可选)

  1. 深入分析具体例子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例子,如郭沫若改字、贾岛“推敲”等,体会作者如何通过具体例子论证观点。

  2. 讨论与拓展

  组织学生讨论:在现代社会,“咬文嚼字”的精神是否仍然重要?为什么?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经验,谈谈如何在实际中运用“咬文嚼字”的精神。

  3. 作业布置

  阅读一篇课外文章,分析其中的语言运用,体会“咬文嚼字”的精神。

  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咬文嚼字”的理解和认识。

  五、板书设计

  《咬文嚼字》

  一、引题

  二、揭示中心,初步论证

  郭沫若改字

  王若虚改句

  贾岛“推敲”

  苏轼《惠》诗

  三、进一步论证

  文字的联想意义

  “套板反应”

  四、总结

  提倡咬文嚼字的精神

【《咬文嚼字》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观潮》的教案08-22

语文《莺》教案08-22

语文复习教案09-14

语文乐园教案09-16

语文《看书》教案08-24

语文园地七语文教案09-14

语文写字复习教案03-19

燕子的语文教案09-20

《回声》语文教案03-19

语文天地二教案08-22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