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教学研讨会发言稿

教学研讨会发言稿

时间:2022-07-24 01:45:38

教学研讨会发言稿范文

教学研讨会发言稿范文

教学研讨会发言稿范文

  狠抓课堂教学效率,落实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是学校崛起和发展的支点。小学部在教学管理中,力争通过实现有效的课堂督评和自觉的学科教研,促进教师向“教育自觉”的美好境界迈进。

  一、课堂督评,由检查向指导转变

  进堂听课是教学管理的基本手段,是教师管理的重要途径。小学部从学校创办就一直执行这一制度。在每月的常规检查,我们发现95%的教师上课态度端正,教案书写规范,教师们迫切需要提高的是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教学方式的艺术性。因此,我们将进堂听课的目的、方式作了一些调整与改变。

  1、摸底听课。以往在开学一个月之内,会安排所有新教师上汇报课。但新教师到校后有个适应过程,而应届毕业生,对课堂教学大多纸上谈兵,谈何汇报!本学期开学一周后,我们就安排了行政、组长、骨干对10名新教师一对一的摸底听课,具体时间与新教师商量而定,旨在张扬优点,发现问题,提出良策。此轮听课,我们发现大部分新老师在教学态度上都非常端正,但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实践操作。

  2、跟踪听课。在完成第一次的摸底听课后,有针对性地对新教师进行不定期的跟踪听课。有一对一的跟踪,如陈卫华老师每周听一节林冲的体育课;有几对一的跟踪,如罗耀平、姚月清、贺学文轮流多次听钟泽峰老师的课。听课者对上课者课前有指导、课中有记录、课后有反馈,全程跟踪、全面关注,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年轻老师成长较快,他们从骨干教师身上不仅感受到教学的精深与乐趣,更感受到做人的真诚与情义。

  3、推门听课。学部推门听课的对象是全体教师,一般都事先通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性原则同样适用于对教师的培养。在教师深入理解、钻研的基础上,再辅以有经验的老师的指点,效果事半功倍。

  听课者不是过客,我们对听课教师同样有要求:听——认真听课,边记边想,设身处地地理解课堂操作方式、教学流程的合理性;看——查看教案,了解备课,判断课前充分预设与课堂生成处置的相关性;评——平等协商,交换意见,帮助教师反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王小元老师来校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在一次事先打招呼的情况下,课堂教学效果依然不理想。课后,推心置腹的交谈,语重心长的批评,让王小元老师心悦诚服,感动不已,至今她一直保持着饱满的热情、积极的状态。

  课堂督评,重在指导,这是小学部对此项工作的解读定位。

  二、学科教研,由被动向主动提升

  通过课堂督评发现的个性问题,可个别交流,而共性问题则成了教研的课题。小学部教研活动体现了“以校为本,立足课堂,骨干支撑,群体参与”的特点。本学期的教研课分为示范课、同课异构的研究课和汇报课。这三种课型分别安排在期初、期中和期末。

  1、骨干示范,让优秀成为一种力量。

  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一直是小学部多年来的优良传统。以往上示范课的老师,很有心理压力,说是示范,更是挑战。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们建立了集体钻研的磨课机制:上课教师以及他所在备课组的老师、学部业务骨干、同专业的学部领导等必须一同参与研究、设计,集众人之力,成一人之功;借一人上课,使众人得益。因为参与的广泛性,评课既表现出对客体的质疑,也表现出对主体的自省,肤浅客套式的品头评足变为冷静思考后的分析建议。形式的改变缓解了老师的紧张,让老师们尝到甜头,有些老师主动请缨承担示范课的教学。本学期语文组王文桂、熊立新老师执教的《狼牙山五壮士》和《地震中的父与子》,均是一课三上三改。今年上半年易宁宁老师执教《全神贯注》,备课组成员深入理解教材,反复探讨研究,大到教学目标的把握,教学流程的设计,小到一个动作的呈现,一句话语的表述,都反复斟酌,整个身心沉浸其中,甚至有次外出办事时把车开错了方向。这样一种投入、执着,激起了所有语文老师的教研热情,教研越来越成为自身的需要。

  2、同课异构,让优化成为一种习惯。

  一个教学内容,经多个老师上课,展示不同的教学思路和设计,供其他老师探讨、甄别,追求教学的最优化。由z三位老师同时执教的语文课《老人与海鸥》,在教研组内引起了老师们对高年级篇幅较长课文教学的思考。z老师变序教学,由“果”溯“因”;z老师大胆取舍,抓“果”略“因”;z老师分解要点,以“点”带“面”;语文课到底通过教材教什么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三位老师根据教材设计了不同内容的小练笔,但到底写什么才能让学生达到对教材领悟的升华,才能最有效的提高学生语言能力,也再次引起了老师的深思。

  同课异构的教研形式努力创设了民主开放的研讨氛围,给教师提供了充分发表个人见解的时空与平台,提高了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更让老师们拥有一种教研的心态。

  3、新人汇报,让成长成为一种心态。

  年轻老师的成长必须经历一个破茧化蝶的过程,多助其成功,少让其受挫,更利于他们的成长。所以在年轻老师的汇报课上,我们选择性地安排听课人员,为他们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课堂上,重在观察年轻教师的进步,考察他们的发展潜力。从小学部走出去的部分年轻老师,差强人意,却受到新的学校的欢迎,有的还十分抢手。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我校教师培训工作的成效。

  三、课堂教学,由经验向科研迈进

  学科教研是一所学校永远的话题,怎样让教师一研一得,“得”“得”相连?怎样更加充分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怎样精心设计作业,克服以多取胜的倾向?都需要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奉献的精神认真研究解决。此外我们打算以课题研究统领教研工作,形成理性水平提升和实践能力增强的良性互动,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问题、遗憾、阶梯、追求

  立足扬优帮差,课堂督评、学科教研就会相得益彰。让学校成为年轻人成长的摇篮,优秀者成名的熔炉,骨干们成功的殿堂,将是小学部教学管理工作的不懈追求。

【教学研讨会发言稿】相关文章:

教学质量反馈会发言稿(精选12篇)04-19

《长江》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精选12篇)07-21

初中英语教学经验交流的发言稿(精选10篇)11-24

《zcs》教学教案04-21

教学反思大全06-24

教学反思的作用10-28

《军神》教学设计03-30

seasons教学反思04-27

《惊蛰》教学反思03-07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经验交流的发言稿(通用14篇)08-28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