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时间:2024-09-06 23:21:24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节选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节选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 树林阴翳( ) (2)游人去( ) (3)乐其乐也( ) (4)念无与为乐者( ) (5)盖竹柏影也( )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⑵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7.【甲】段写太守日暮醉归这一段有描写、叙事、更融入了和两种表达方式,表现出全文主旨。(2分)

  18. 【甲】【乙】两文都是作者在被贬期间所写,请比较其在思想感情上异同。(4分)

  阅读答案:

  15.(5分)⑴翳:遮盖;⑵去:离开(3)乐:以…为快乐(4)念:考虑、想到(5)盖:大概是(共5分。每空1分)

  16.(4分)⑴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2分)

  ⑵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2分)

  17.(2分)抒情 ;议论 (共2分,每空1分)

  18.(4分)示例:相同:面对贬谪不沉沦,在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表现出旷达情怀。

  不同:苏轼情感复杂,既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又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欧阳修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以宽和仁爱之心“与民同乐”。(共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2

  设计思考:

  “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求或自主构建答案、意义、理解或信息的活动或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探究性阅读。探究性阅读能“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往往以老师讲解为主,教学内容也总是跳不出读准音、理解字词句义及文章中心。教学方式明显地不如现代文来得灵活。因此上文言文课的时候,课堂气氛容易单调枯燥,很多学生对它提不起兴趣。因此,我总想是否有更好的教学方式,既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字词句理解,又能够打开自己的思维,投入期中,也能够发现学习文言文的一点乐趣。探究型的教学方式恰好是一个切入点。

  正好教到《记承天寺夜游》一课,这是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四单元“江山多娇”的第二篇文章,全文篇章短小,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中心句关键是对最后一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理解。作者苏轼又是一个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诗人、词人、文人,对苏轼的作品以往学生也有一定的积累。于是我想在教学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就“苏轼”作为一个关键词,对他的经历、作品中表现的性格作一番探究,得出某些结论,也可以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第一课时解决基本的读音,字词翻译,内容简析;课后进行资料搜集;第二课时进行探究讨论,展示发现或生成新的探究主题。

  设计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有一位名家为人正直,他一生频遭贬谪,仍不忘报国之心。在遭遇人生重大挫折时,写下了不朽名作——《赤壁赋》。这位名家是?(苏轼)

  二、识名家:

  苏轼

  (学生介绍,老师简单补充,为第二课时留有余地。)

  三、朗读课文,体会文意:

  (1)老师范读,让学生注意语速、停顿以及感情的投入。

  (2)学生个别读,老师评点。

  (3)学生齐读。

  四、以旧识,学新知:

  根据老师给出的重点字词,结合课下注释以及过去学过的知识,以小组形式疏通文意。

  重点字词:念、相与、空明、闲人、遂、寻、盖、但、耳、欣然

  五、品细节,悟真情:

  文中除“月色入户”,再无写月。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出了月下庭院景色美)

  (1)自古文人墨客好赏月,你能说出关于月亮的诗句吗?

  (用学生学过的诗句体会古人写月的心境)

  (2)根据苏轼行踪,他的心境是否有变化呢?谈谈你的理解。

  〔欣然—落寞—悠闲〕

  六、分小组,准备讨论探究

  分好小组,确定小组长,每个小组都分配不同的任务,个人搜集,小组讨论,最后组长总结成小报告形式,在下节课讨论研究。

  第一小组:通过网络和图书了解苏轼写作本文的背景。

  第二小组:通过网络和图书了解记录苏轼的生平经历。

  第三小组:通过网络和图书搜集苏轼的诗词文,记录体现其心境的诗词文句。

  第四小组:通过网络和图书搜集其他人对苏轼这个人的评价。

  七、布置作业

  (课后学生按小组分配内容进行搜集资料,小组内讨论、总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他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

  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

  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

  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

  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苏轼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为什么本文最后又说自己是闲人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苏轼。

  二、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

  (由各小组组长总结发言)

  第一小组:

  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shàn)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乌台诗案』。长时间的审问折磨,苏轼差一点丢了性命。由于范镇、张方平等的营救,案件惊动两宫,十二月苏轼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是个有职无权的官。

  苏轼以犯人身份贬黄州,无薪俸,故租50亩荒地经营。有诗曰:“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yì)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又有“自笑平生为口忙”之句。

  第二小组: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他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

  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嘉祐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其只得第二。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又因其政治思想保守,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从此苏轼终其一生都对王安石等变法派存有某种误解。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网织“文字毁谤君相”的网罗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年幼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以王安石为首新党被打压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秘书)。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祐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元祐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而后苏轼又被再贬至更远的儋州(今海南)。

  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后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享年六十六岁。

  第三小组:

  被贬杭州: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河山。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被贬密州: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

  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被贬黄州: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长江绕郭知鱼肥,好竹连山觉笋香。

  被贬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被贬琼州: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等等。

  第四小组: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林语堂《苏东坡传》)

  等等。

  三、讨论: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当你面对不幸或身处逆境时,你会怎么对自己说?

  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贝多芬

  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奥斯特洛夫斯基

  四、回归文本: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安慰。最后一句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对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4、思维扩展(布置作业):

  “一百个读者眼里便有一百个苏东坡”,从上述文字中任选一个或几个角度,搜集资料,以《我眼中的苏轼》为题再次走进苏轼,解读苏轼,写一篇文章。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3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下面给大家整理了原文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苏轼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

  分层赏析

  全文分三层,第一层叙事。首句即点明事件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史已经四年了。这天夜里,月光照入他的房间,作者本欲就寝,怎奈被这美好的月色所迷,顿起雅兴,但想到没有同乐之人,遂动身去不远的承天寺寻张怀民。张怀民和苏轼一样,亦是被贬至黄州来的贬官,他和苏轼的友谊相当笃厚。当晚,张怀民也还未睡,于是二人一起来到院子中间散步。这一层叙事,朴素、淡泊而有自然流畅。(寻友夜游)

  第二层写景。作者惜墨如金,只用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读者自可以发挥想象:月光清朗,洒落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更妙的是,“水”中还有水草漂浮,游荡,于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一般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两种事物互相映衬、比拟、比喻手法精当,新颖,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穆。更体现出了月光清凉明净的特点。衬托出作者闲适的心境(庭中夜色)

  第三层便转入议论。作者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可是有此闲情雅致来欣赏这番景色的',除了他与张怀民外,恐怕就不多了,整篇的点睛之笔是“闲人”二字,苏轼谪居黄州,“不得签书公事”,所担任的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官,与儒家的“经世济民”之理想相去甚远,即所谓“闲人”之表层意义,它委婉地反映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月光至美,竹影至丽,而人不能识,唯此二人能有幸领略,岂非快事!苏轼的思想横跨儒释道三家,这便使他的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说是宠辱不惊,进退自如。当然,他在逆境中的篇章更能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

  写作技巧

  1.比喻传神: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抓住了瞬间的感受: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虚实(动静)结合:把竹柏(实、静)比作了水中的荇藻(虚、动)

  阅读练习题

  ⒈解释加点词:

  ⑴念无与为乐者 念:

  ⑵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至:

  ⑶相与步于中庭 于:

  ⑷盖竹柏影也 盖:

  ⒉解释加点词

  ⑴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

  ②念无与为乐者 与:

  ⒊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⑴文中写了两个人,这两人的相同点是:

  ⑵写出文中用水草比喻月光下竹柏摇曳的句子。

  ⑶为什么作者不能入睡,又“欣然起行”的?

  ⑷结尾的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把_______比作_______,把_______比作_______。

  ⑹“月色入户”一句中“入”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⒋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相与步于中庭

  答案:

  ⒈⑴考虑,想到 ⑵于是 ⑶在 ④原来

  ⒉①参与,这里是欣赏的意思 ②和

  ⒊⑴都是闲人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⑶月色入户 ⑷既有欣喜愉悦,又有落寞孤寂 ⑸月下中庭 积水空明;竹柏影也 藻荇交横 ⑹用拟人手法,写月似乎也通人情,善解人意,知道人的寂寞,主动来与之为伴

  ⒋相与/步于中庭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4

  记承天寺夜游

  宋代: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注释

  选自<<东坡志林>>。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市南。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当者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解:把系着的腰带解开。

  欲:想要,准备。

  月色:月光。

  入:照入,映入。

  户:堂屋的门;单扇的门。

  起:起身。

  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

  行:出行。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想到。 无与为乐者,没有可以共同交谈(游乐或赏月)的人。者:……的人。

  遂:于是,就。

  至:到。

  寻:寻找。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贬谪到黄州,寄居承天寺。

  亦:也。

  寝:睡,卧。

  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一同在庭院中散步,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于:在。中庭,庭院里。

  空明:清澈透明。

  藻荇:泛指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藻,藻类植物。荇,荇菜。这里借指月色下的竹柏影。

  交横(héng):交错纵横。

  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表示肯定,相当于‘大概’,这里解释为‘原来是’。

  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盖……也:原来是。)

  为:动词。做。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但,只(是)仅仅。

  闲人:闲散的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首先“闲人”指具有情趣雅致,能欣赏美景的人。其次“闲人”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苦闷心境。

  耳:语气词,“罢了”。

  写作背景: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选自《东坡志林》卷一。苏轼的著名词还有《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等。苏轼是父亲苏洵的第五个儿子,嘉祐二年(1057)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宋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5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任职。本文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注释

  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县城南。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当时作者因乌台案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解:把系着的东西解开。

  欲:想要。

  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户,这里指门。

  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

  行:散步。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 无与乐者,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者:……的人。

  遂:于是,就。

  至:到。

  寻:寻找。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寓居承

  天寺。

  寝:睡,卧。

  相与步于中庭:一同走到庭院中,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中庭,庭院里。

  庭下如积水空明:意思是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是水草。藻,水草的总称。荇,一种多年生水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

  交横:交错纵横。

  盖: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

  也:是。

  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

  闲:清闲。

  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

  耳:语气词, 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

  翻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看见月色照进了门里,于是我欣然而起,走出门外。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院子里散步。 庭院下的月光像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有像藻、荇那样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明月,哪一处没有竹子和柏树,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思想感情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虽感慨身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胸怀。

  赏析

  读后,仔细品味,眼前似有潺潺流水淌过卵石,弹出一支清新的曲调,给人以无限美的享受。

  回神凝思良久,才渐渐领悟。

  这里的“美”首先来自内容的“真”。东月朗照,激发了作者的游兴,想到没有“与乐者”,未免美中不足,因而寻伴,这时错觉生趣,情感触动,于是记下此景此情,顺理成章,一切是那么的和谐自然,毫无雕饰造作之感。

  这“美”来自语言的“纯”。笔记如同拉家常,娓娓叙来。虽然没有奇警之处,但却不能增删或改动什么字眼儿。点明日期,是笔记体游记所必须的,“月色入户”与“欣然起行”互为因果,寥寥数字,何其洗练!写庭下景色,用“空明”一词,不枝不蔓,体现出空灵、坦荡的意境,将竹柏影子比作水中藻荇,已然十分贴切,“交横”一词更准确地表现了藻荇姿态,仿佛触手可及。接着,作者笔锋陡转,连发二问,既亲切自然,富于韵律,又拓展时空,发人思绪。

  这“美”来自结尾的“精”。从文章结构看,结句属“合”,就此打住。从语意上看,它包蕴丰富。“闲人”一词,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却是只有情趣高雅的人能欣赏的,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来欣赏它。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却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我安慰罢了。 总之,游记以真情实感为依托,信笔写来,起于当起,止于当止,犹如行云流水,于无技巧中见技巧,达到了“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纯”的境界。

  分层赏析

  全文分三层,第一层叙事。首句即点明事件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史已经四年了。这天夜里,月光照入他的房间,作者本欲就寝,怎奈被这美好的月色所迷,顿起雅兴,但想到没有同乐之人,遂动身去不远的承天寺寻张怀民。张怀民和苏轼一样,亦是被贬至黄州来的贬官,他和苏轼的友谊相当笃厚。当晚,张怀民也还未睡,于是二人一起来到院子中间散步。这一层叙事,朴素、淡泊而有自然流畅。(寻友夜游)

  第二层写景。作者惜墨如金,只用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读者自可以发挥想象:月光清朗,洒落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更妙的是,“水”中还有水草漂浮,游荡,于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一般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两种事物互相映衬、比拟、比喻手法精当,新颖,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穆。更体现出了月光清凉明净的特点。衬托出作者闲适的心境(庭中夜色)

  第三层便转入议论。作者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可是有此闲情雅致来欣赏这番景色的,除了他与张怀民外,恐怕就不多了,整篇的点睛之笔是“闲人”二字,苏轼谪居黄州,“不得签书公事”,所担任的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官,与儒家的“经世济民”之理想相去甚远,即所谓“闲人”之表层意义,它委婉地反映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月光至美,竹影至丽,而人不能识,唯此二人能有幸领略,岂非快事!苏轼的思想横跨儒释道三家,这便使他的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说是宠辱不惊,进退自如。当然,他在逆境中的篇章更能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月下抒情)

  写作技巧

  1.比喻传神: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抓住了瞬间的感受: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虚实(动静)结合:把竹柏(实、静)比作了水中的荇藻(虚、动)

  细化赏析

  “月色入户”:寒夜寂寥,“解衣欲睡”,这当儿,月光悄悄地进了门。“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孤独寂寞,主动来与他做伴。

  “欣然起行”:是作者的反应;写出他睡意顿消,披衣而起,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友,欣然相迎。一个被朝廷所贬谪的“罪人”,我们可以想见他这时交游断绝、门庭冷落的境况;只有月光毫无势利之情,在寂寥的寒夜里,依然来拜访他。四字写出了作者的喜悦和兴奋。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作者与张怀民同是被贬之人,于是作者便想到了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作者与张怀民心有灵犀,及其友情之深厚。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安慰。最后一句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对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具体分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前者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后者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愈见其静,一正写,一侧写,从而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也折射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作者的心境

  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失意情怀自我排遣的旷达!

  ——本文体现二人友情的句子: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唯张怀民可与同乐); 怀民亦未寝(两人遭遇相同,心境也相同); 相与步于中庭(两人亲密无间);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两人遭遇相同,心境相同,志趣也相同,是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

  “水中藻、荇交横”说明了当时月色之浓、清、亮。

  闲人: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这里指苏轼本人和张怀民),并非简单的清闲之人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6

  [甲]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秉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舍,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把酒问青天( )

  ②念无与为乐者( )

  (2)下列句子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不知/天上宫阙

  B我欲乘风/归去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相与/步于中庭

  (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出与“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官怎比得上人间”相对应的作品原句。

  ②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笔下柏影也。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仕途失意之时,甲表现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乙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B甲、乙两篇都写月,甲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乙用形象的比喻、传神的文字,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

  C甲中的“婵娟”指月中的仙女;乙中的“闲人”指无所事事之人。

  D.甲、乙两篇分别是词和散文,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前者浪漫洒脱如行云流水,后者凝练含蓄饶有余味。

  (5)仔细体会以上两篇作品的诗情文意,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

  答案:

  (1)①端起酒杯②考虑或想着

  (2)B【解析】此句断句应为“我欲/乘风归去”

  (3)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②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4)C【解析】甲中的“婵娟”应指明月;乙中的“闲人”指像他们一样没有繁琐的政务的人(被贬官的人)。

  (5)示例: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为;——正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本是自然的规律。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7

  宁静的夜里,你看见他轻轻推开承天寺的门,时空交汇,神驰千年,小作者遇到了那夜孤寂无眠、携友同游的.东坡居士。你一章一句地描绘它们静夜里的行踪。爬过书房宣纸的月光、窃窃私语的秋虫、幽幽对答的妙友……诗一样的美洋溢在文章的字里行间。

  你了解东坡先生未解的心事,那些如沙的往事落在他的人生旅程中,散成了时间深处的过眼云烟,再不甘,再愤懑,此时都化于清风明月,一笑之间。

  人生何处不逍遥,穿越时空注视着苏东坡的你,是他隔世的知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8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一个平静的夜,月如钩。

  一座破落的宅子,夜色笼罩,月影斑驳,像一幅泼墨山水画。你,今夜无眠,辗转反侧,思绪万千。想起了自己人生的轨迹,一行行向远方舒展开去,当思想的卷轴翻到“乌台诗案”,你的心终于无法释怀。柔和的月光顺着窗,爬过书房,透过洁白的宣纸,跃上床沿,照着一个无眠的人。见到这皎洁的月色,你如见到多年未见的故友,甚是欢喜。

  谪居黄州的日子,生活在这乡野里,有这般月色相伴,也算是一份恩赐,一定得好好享用。想及此,心中的烦躁一下子稀释了,淡化了。你忙起身,轻轻推开门。夜已深,天空像水浸过一般透明,远处偶尔有几只秋虫在草丛里窃窃私语。

  不知不觉,你的步伐在承天寺门前停下。你轻轻地推开门,慢慢走进去。也许是一种心灵感应,同是天涯沦落人,被贬他乡,却可以在这里共同领受自然的妙趣。你嘴角微弯,慢慢地走向怀民,幽幽地说道:“怀民兄,有雅趣一起赏月吗?”怀民抬起头,笑着应道:“正合吾意。”

  岁月如梭,有些事像沙粒一般被风吹散;而有些事却永远忘不了。忘不了四年前,你还朝服在身,与弟弟苏辙刚入仕途,有着大好的前程,三十几岁正是干大事业的时候;忘不了四年前,你曾意气风发与变法者针锋相对,你将仕途和荣辱看得很轻;忘不了四年前,你的好朋友沈括,暗中收集你的诗文,扭曲意思,交付朝廷;更忘不了四年前,李定等小人,他们妒你才学,曲解诗文,竭尽各种打击之能事。你是一个刚烈的斗士,你不拒绝战斗,但是让你气不过的是,你输给了一群小人,他们用心眼和伎俩战胜了你。

  一切像过眼云烟,昔日的浮华慢慢地向时间和记忆深处沉淀。回到现实中,也许这样更好,更有时间和心绪去思考宇宙人生的玄妙。多美的月色啊,你和怀民在这小院中悠然散步!此时此刻,你诗兴盎然,完全被这美景陶醉了。月光像水一样从空中倾泻而下,静静地流淌到这小院中,庭院慢慢地积满了一层水,清澈透明。放眼望去,宛如水边观景,那水中一丛丛、一簇簇的水草荇菜,随着水的涟漪轻轻地招摇,还有几只鱼儿兴致勃勃地游来游去。抬眼处,怀民静静地看着你,两人心照不宣地笑了,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

  眼前的一切,拨开了你的襟怀,点燃一个诗人沉睡的'灵感,把你从生活的烦忧中拔了出来。你在问怀民,被贬又何妨,人生失意也须尽欢悦,别辜负了美好风光;你在问自己,还有什么比这景更美,你就是这江山的主人,谁也无权干扰。

  那一刹间,你完成了心灵的顿悟和升华:生活是残酷的,它拿走了功名、荣耀、政见,一切的一切;但是命运又是公正的,它给了你孤独中的深思,让你成了闲人,却给了你一轮朗月,让你的心灵和思想如皎月一般通透和明静。

  人生何处望逍遥,此时,你正逍遥!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9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②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③,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④,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⑤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明]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

  [注]①虎丘:苏州名胜。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③钩月矶:在虎丘山顶。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1.下列划线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月色入户木兰当户织

  B.然终不若山空人静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时闻风铎隔篁竹,闻水声

  D.生平过虎丘才两度道不通,度已失期

  2.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相与步于中庭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所欲有甚于生者

  B.万钟于我何加焉

  C.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

  D.皆以美于徐公。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哪句话最能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种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C

  3.(1)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

  (2)既不饮酒,也不交谈,只静静地对坐着。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是一种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赏月的欣喜,散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都包含于其中。

  5.月色美好;幽静。

  (意对即可)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0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

  赏析:

  《记承天寺夜游》研读笔记

  作者:刘正军

  《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小品文。所谓小品文,顾名思义就是内容短小(本文只有84个字),但韵味深长,需要用心品味的文章。借用一句广告词来形容:“简约而不简单”,简约的内容里有着不简单的内涵,含义深刻隽永,回味无穷。

  一、明月朗照无眠夜 欣然起行寻超脱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时值冬初,长江边的小城黄州已是寒气袭人,苏轼本已解衣欲睡,准备就寝。可是今晚明朗的月色入户,苏轼禁不住“欣然起行”。

  苏轼是发现今晚的月色可爱吗?那他为什么先要“解衣欲睡”?为什么不早早做好赏月的准备?如果是“解衣欲睡”,为什么又要“欣然起行”?很显然,这一矛盾的动作正是苏轼内心矛盾的外在体现。“欣然起行”应该只是苏轼夜不成寐的一种解脱方式。

  明朗的月色、寒冷的冬夜、孤寂的身影,往往更能勾起那些想忘掉却无法忘掉的往事,更能想起那些想逃避却无法逃避的往事。这样的夜晚,想起这样的事情,任何人都难以入眠。苏轼自然难眠:记得当今圣上神宗的祖父仁宗皇帝初得苏轼、苏辙之日,曾曰:“吾今为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惜吾不及用也。”

  经历了两代皇帝,可是时至今日,苏轼不仅没有当上宰相,不能为朝廷大显身手,甚至连自家性命差点枉送!他实在想不通,为什么王安石变法这么十万火急,这么大刀阔斧,全然不顾社会的承受能力?放慢一点速度,先团结好人心,选用一批贤良,缓缓图之岂不是更稳妥、更能收到实效吗?……往事如烟,如今却一幕幕、一桩桩展现在眼前。除了流逝的岁月,“早生华发”的哀叹,只有“遥想公谨当年”的羡慕了!好在如今脱离了圈圈之灾,能够“寄蜉蝣于天地”。想到这里,苏轼于是索性“欣然起行”。

  二、同是天涯沦落人 此时无声胜有声

  苏轼“起行”绝不是仅仅欣赏月光山色,虽不至于找人互诉衷肠,但确实需要排遣内心的郁闷。找谁最合适呢?苏轼想到了张怀民。张怀民何许人?据资料记载:张怀民,名梦得,一字偓俭。宋神宗元丰六年贬黄州,初时寓居承天寺(黄州境内)。曾筑亭于住所之旁,以纵揽江山之胜概,苏轼名之为“快哉亭”,并写水调歌头词相赠。原来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相同的经历、相同的遭遇,还有相同的志趣,自然他们“惺惺惜惺惺”。苏轼果然眼光不凡,这样的月色、这样的冬夜,张怀民也是辗转未眠。于是他们踏着月色,冒着寒冷的山风,畅游承天寺。

  三、淡墨写意显心志 亦真亦幻透心声

  苏轼和张怀民谈了什么,我们无从知道,他们也不会让别人知道。“平生文字为吾累”,曾经的伤痛使苏轼言语更加谨慎。但是率真、耿直的苏轼心中一定有话想说,他又能说什么?他只说了一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仅仅18个字,寥寥数语的写意,却烘托出了作者复杂的心境。自然,这18个字就蕴涵着不平常的内涵。明明是明月朗照,地下却是积水空明;明明是竹柏之影,却似“水中藻、荇交横”。这亦真亦幻的景色在苏轼看来不仅是美,却更多的是对人世的深思。“假到真时真亦假”,这真假莫辨的奇幻之境,莫不是这真假不分的世界?那朗朗月色啊,为什么不把这个世界照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

  四、慨然长叹是闲人 超然物外苦作乐

  空有报国之志,空有满腹才华,却被置于黄州团练副使这样的闲职!苏轼自许是“闲人”。这“闲人”的背后拥有太多太复杂的感情。既有愤懑,也有自嘲,当然也有无奈和悲哀!在苦苦探索中,苏轼始终找不到解决现实和理想冲突的突破口,只能吟出“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无奈和悲哀!

  但在这种种的情感后面还始终透露着一种坚强和洒脱!痛苦与磨难对于智慧者而言也是一种磨练。经历了乌台诗案的劫后余生、经历了反反复复的贬谪、经历了黄州城几年的冷落,经过了无数次的风吹雨打,苏轼的'心已经变得格外的坚强。“曾经沧海难为水”,太多的磨练使苏轼逐渐淡漠了功名,走向成熟;也因此变得更加洒脱!纵是在黄州这样寒冷的月夜,苏轼也能发现生活的美。在常人看来不过是一轮最普通的山月,但在苏轼的眼里却也写满了情趣!即使“解衣欲睡”,也要“欣然起行”!——他要在这样艰苦的生活中寻找生活的“乐趣”!面对命运的不公,面对再三的挫折,苏轼昂起了头,潇洒地“闲”看月色月影!

  这就是苏轼!一个命运坎坷。却又心忧天下的苏轼!一个满腹经纶,却不能言表的苏轼!一个饱经沧桑,却依然洒脱的苏轼!黄州承天寺上的那轮明月啊,写满了他不尽的情思!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相关文章: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01-05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赏析02-26

《方山子传》苏轼赏析10-15

游寒山寺后有感作文(通用16篇)05-17

安全记心中的活动计划03-20

关于窃读记的教学反思03-20

最新实习周记17篇08-01

《桃花源记》陶渊明05-13

陶渊明《桃花源记》语文06-08

《桃花源记》语文陶渊明05-06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