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教案设计
六国论教案设计
第78-86课时六国论
教学目的
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老教案:六国论教案。
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但它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政论色彩,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如卢照邻的《三国论》、苏辙的《六国论》。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可以确定:
教学重点是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教学难点是它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定困难。
2.教学方法。
课文后的练习规定要背诵全文,自以采用诵读法为宜。但这种诵读不是机械般反复进行的。根据本文内容和布局的特点,除了应有的诵读准备如正音、疏通文义、品味语气等而外,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理路,因为只有掌握了理路才能加快记诵的速度,并给学生的自行领悟创造条件;其次,教师还要讲述一点必要的史实,用来拨疑解惑。这样的指导和讲述应当是十分精要的,不要侵占学生练习诵读的时间。
在完成诵读任务之后,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懂得文章立意和布局的道理,可以运用比较阅读法,将苏辙的同题文章拿来进行比较,让学生说说二者的异同。运用此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学生有较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二是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不得草率从事。
3.课时安排:用2课时教读。
预习安排
1.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粗知大意。
2.朗读课文,主要是读好第1、2段,要求读音正确,能读出一点语气。
第一课时
201x年11月13日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1.作者的姓名、字、号和课文的出处。
2.默写课文第一二段。
二.研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正音,释词,译句。
2.理清思路,明确地位。
⑴关于六国灭亡的原因,可谓是见仁见智,在本文中,作者认为是什么原因?作者又是如何提出这一观点的?这种方式有什么好处?
作者排除"兵""战"的因素,归结到一个"赂"字上;开门见山,贯穿全篇;且使文章一开始就带上浓厚的思辩色彩。
⑵第一段共有6句话,可分为几个层次?
①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故曰:弊在赂秦
不赂者以赂者丧
⑶第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开门见山,提出本文中心论点,即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统领全文,也为全文对比的论述方法作了铺垫。
三、诵读第2段。
第二课时
201x年11月14日
三、讲读第2段。
1.讨论:
⑴这一段中,作者是从哪个方面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的?分几层意思?怎样论述的呢?
作者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从赂秦的国家来说赂秦的危害;分三层意思;运用对比的方法论证;
①比较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的双方土地得失变化。以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证实由于"赂"而造成的得失远远超过"战"造成的得失,说明赂秦之害。
②写诸侯赂秦之情形和结果。先指出祖先得地之难和诸侯割地之易,再写诸侯赂秦求和而不得,说明赂秦乞和只能助长秦国的侵略野心,造成颠覆下场。
③以古人的话为证,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
①论证赂秦而亡国数量比较赂而得者其实百倍固不在战矣
战而得者
②论证赂秦而亡国难易比较先祖得地艰难秦兵又至
子孙献地之易
①论证赂秦"土""欲"比较奉之弥繁胜负已判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赂者灭亡
侵之愈急引喻小结薪不尽此言得之火不灭
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先将秦以攻取之外所得和战胜所得相比,又用诸侯赂秦所亡之地和战败而亡之地相比,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的结论。接着又用两个对比,即先祖父的"暴霜露,斩荆棘"与子孙的"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相比;诸侯为"一夕安寝"而"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与秦国的态度"又至矣"形成对比,从而证明中心"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教案《老教案:六国论教案》。
2.在前述讨论中相机解决有关字词。
3.小结:通过反复对比,有力地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的论点,指出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原因。
二.讲读第3段。
1.齐读第3段。
2.正音释词。
3.讨论:
本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的?分几层意思?怎样论证的?
本段紧承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来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分三层,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论述,全面深入地论证。
①齐国:与嬴不助五国反面
②燕国:用荆卿为计速祸正面不赂者以赂者丧
赵国:牧以谗诛用武不终
③齐人勿附
燕客不行胜负或未易量反面假设
赵将犹在
4.总结:
归纳本段大意:指出齐、燕、赵三国灭亡原因是"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第三课时
2017年11月17日
一.默写课文第3-5段。
二.研习第4段。
1.齐读;正音释词。
2.讨论:
第四段的中心是什么?作者是怎么论述的?
第四段是论史评古。作者先承上文之末的设想抒发感慨,如六国不赂秦而抗秦,必将大有作为,行文摇曳多姿,兴味无穷,然后承上启下,又回到史实,揭开病根,重申赂秦之弊,最后借题发挥,大声疾呼,告诫为国者,对敌要以此为训,敢于斗争。
第四课时
2017年11月18日
教学过程
一.讲读第5段。
1.齐读。
2.正音释词译句。
3.讨论:这段是否多余?为什么?
4.讨论:作者为什么如此尖锐提出警告?
5.讨论:你认为六国为什么会灭亡?
二.总结课文
1.对比手法;2.一词多义;3.词类活用;4.句式;
三.检查巩固(《琵琶行》《六国论》)
1.《琵琶行》作者白居易号香山居士;《六国论》作者苏洵自号老泉;
2.命(命名)曰《琵琶行》3.弦弦掩抑声声思(悲,伤)
4.如听仙乐耳暂(突然,一下子)明5.却(退回来)坐促弦弦转急
6.理固(本来)宜(应该)然7.思厥(其,他们的)先祖父(祖辈父辈)
8.刺客不行(动身赴秦)9.李牧连却(使…退,击退)之(代秦军)
10.而从(跟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事,前例)
11.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下)咽(yān,咽喉)也
12.始速祸焉(才招致祸患)13.当与秦相较(如果与秦国互相较量)
14.其势弱于秦(他们的力量比秦国弱,介宾短语后置)
15.洎牧以谗诛(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被诛杀,被动句)
16.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况且,燕国赵国处于秦国将其他诸侯几乎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危急)
17."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18.大珠小珠落玉盘比喻乐声的清脆圆润。
19."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形容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忽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
20."此言得之"的"得"的意思是适宜、得当;"此言"所指代的语句是"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之"指代的道理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里作者运用的论证方法有引用论证、比喻论证,课文第二段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事例论证等方法。
21.《六国论》揭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提出第二个分论点的方法是设问;概括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的句子是"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该句子属被动句,可译为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而成的威势胁迫啊!
【六国论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让心飞翔教案设计01-24
教案设计:破釜沉舟07-19
《天窗》优秀教案设计06-08
《杨氏之子》教案设计02-11
认识南瓜教案设计02-11
白帆音乐教案设计01-25
食物的变质教案设计02-23
《多彩的拉花》教案设计02-25
斜抛运动教案设计04-19
《平面向量》教案设计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