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少年的笔记教学设计
一个少年的笔记教学设计
【教学构想】
1.教材分析,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18课《一个少年的笔记》。
课文包含三则笔记,前两篇原载《旅行家》1965年第ll期,第三篇原载1965年11月1日《中国少年报》,内容相对独立又联系紧密,有机构成一篇儿童文学作品。
三则笔记通过生动地呈现一个成长着的少年的精神世界的美丽和奇妙,引导青少年具有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怀,学会仔细观察细心体验,勤于思考和记录,善于展开并表达自己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去大胆尝试,去发现自然、文学乃至生活的奥秘,感受发现和创造的乐趣,从自然里获取踏实做人的生活道理,从而健康成长。有了这一认识,才是对单元编写意图的正确和准确的把握。
2.学情分析。
课文文字浅显,预计学生困难在于:一是文本的主旨和写作意图是含蓄的、深刻的,需要学生阅读构建;二是文本的语言质朴,写作形式也没什么特别包装,这样的文章对于学生来说兴趣可能不浓。这两点是学生看不到文本价值的主要原因。
3.教学策略。
①鼓励并组织学生提前研读,围绕读懂课文提交问题,教师课前对学生感到困惑或不解的问题进行汇总整合和筛选。
②在教材处理时教师可以《诗的材料》为重点,举一反三让学生读懂全文,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18课《一个少年的笔记》》。
③课堂教学中要深入探究,通过研读文本激发学生思考、发现和构建,教学要有序讨论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突出主体探究,体现教师的“导”。
④通过“比较写作”体味语言。
⑤以“做一个阳光少年”为话题写一则随笔拓展学习。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文学作品主题的含蓄性特点并认识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理解文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把握文章蕴涵的主旨和写作意图。
2.培养学生细心体验、主动探究文学作品的意蕴的习惯;激发仔细观察身边事物展开联想、想象的兴趣;理解文学与生活的关系。
3.培养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怀i体会勇于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联想和想象及其关系。探究文章蕴涵的主旨和写作意图。
难点:探究把握文章蕴涵的主旨和写作意图。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
1.师生搜集有关作者叶圣陶的资料和儿童文学作品。教师搜集关于当代阳光少年的资料备用。
2.组织学生反复研读课文并提交问题。
3.教师将搜集到的材料整理制作课件,筛选出以下学生的问题作为课堂依次讨论的内容:
①“诗的材料”指的是什么?要怎样才能收集到诗的材料?
②“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少年?(学生原问:作者“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③文章到底要说什么?(学生原问:作者要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吗?文章到底要说什么?)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
1.交流所搜集的有关作者叶圣陶的资料和儿童文学作品,了解作者。
多媒体展示:叶圣陶,1894.年生于江苏苏州。原名叶绍钧,曾任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作为现代著名作家和教育家,作为当代的“语言大师”之一,叶圣陶在我国儿童文学史上有着特殊地位,是我国现代童话创作的重要奠基人。代表作品有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一个少年的笔记》《叶圣陶童话选》等。
2.课文体裁:儿童文学作品
多媒体展示:儿童文学作品,是指以儿童为阅读对象的文学作品。从本质上说是“供儿童审美的文学”。
世界上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资源非常丰富,如:卡洛科洛迪写的《木偶奇遇记》、奥斯卡王尔德写的《快乐王子》、叶圣陶写的《稻草人》、马克吐温的《汤姆历险记>《赫克历险记》、安徒生的《安徒生童话》、伊索的《伊索寓言》、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话》、J.K罗琳由1997年开始创作,到现在还没有完结的《哈利波特》系列。
【一个少年的笔记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少年教学设计07-19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06-19
有关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06-19
少年能自强教学案设计07-07
少年闰土教学案设计07-08
《少年闰土》教学怎么设计07-08
关于《卖木雕的少年》教学的设计07-08
少年闰土的教学设计范文07-22
《卖木雕的少年》的课堂教学设计06-16
《少年闰土》的课堂教学设计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