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郭沫若
《静夜》是现代诗人郭沫若于1921年创作的一首新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静夜》郭沫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作品原文
静夜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创作背景
《静夜》这首诗写于1921年,“五四”以后是诗人最苦闷的时期。当时郭沫若正在日本留学,面对当时中国的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在日本留学时的一个夜晚,面对朦胧的月色,引发了诗人的联想和想象,写下这首抒发无尽情怀的诗。
文学赏析
李白一首《静夜思》脍炙人口,那是写思乡别绪。郭沫若的《静夜》也是写在异国他乡的遐想,大概是夜的沉静,最易勾起人们的愁绪,致使古今诗人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这首《静夜》,思绪为悠长,联想更为具体。
这首小诗共两节。
第一节,写人间的月色和晚景。这是诗人站在地上写景。写景融入了主观意念,景中有情;写景又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淡淡的月色,笼罩着村外的那一片松树;天上团团白云之间,隐隐约约露出了几颗星星。短短四句,描绘了一幅极其宁静、美好的月夜晚景图,把人带进一个超现实的梦的世界。此处是实写,画面的展开突出了“静”字。月色带给人的是宁静、祥和。然而“静”与“不”是相互依存的。正是这“静”给诗人以遐思的客观环境,反衬出诗人心绪的缭乱。
第二节,集中描绘诗人的情思。起句“天河何处”用设问句式,透露出诗人内心掀起波澜。“天河”暗喻祖国。身处异国,无法回归,纵有千言万语,如何诉说,只有在浓密的海雾中寻觅。诗人抬眼看到的是一条海雾蒙蒙的天河,由这令古今多少人引发无穷联想的天河,诗人又想到了传说故事。可诗人这一次所写的不再是牛郎织女,而是传说中的鲛人。牛郎织女的故事可能家喻户晓,鲛人流珠的传说人们也许就比较陌生。面对茫茫的天河,诗人并不能真正看见什么,只是凭想像,猜测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这是一个非常凄美的场面。在这月华满天的时刻,诗人想到岸边的鲛人对月流珠,其实是诗人自己在对月深思。诗人此时的哀伤、无奈、惆怅,在这样凄清的月色之下,化作了诗行,这也可视为诗人的“流珠”吧。所以此处是诗人在这里想到在异国海边,会有“对月流珠”的人的幻影,投射出自己眷恋祖国、怀念故乡的心境。
此诗语言娟秀,清隽、淡雅之中见幽美。整首诗似一幅中国的山水丹青,于朦朦胧胧、似有似无的线条中,寄予了无可状的情调。[1][3]
名家点评
现代文学家、翻译家戈宝权《中外文学因缘·戈宝权比较文学论文集》:“郭沫若在《我的作诗的经过》一文中又曾说,他最初接触到泰戈尔的诗,好像获得了‘生命的泉水’,‘那清新和平静使我吃惊,使我一跃便年青了二十年!’当时他翻译过泰戈尔的诗集,而且他写的许多诗如《静夜》……等,都是受了泰戈尔的影响,诗意比较清淡。”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泽龙《中国新诗的艺术选择·王泽龙自选集》:“在“五四”退潮后,《星空》诗集中,一个纯洁晶明的月亮(星星)意象群,在它苦闷怅惆的情绪表现的世界中闪烁。《星空》、《静夜》……等织成了一个清明而宁静、自由又和谐的境界。这个时期热情的消歇并没滞碍他对光明理想的执著向往与追求。”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林杰《郭沫若诗歌的象征主义》:“郭诗中音乐节奏与情绪内在进程的对应性,使其音律也具有了象征性,它与穆木天所阐释的象征主义诗歌音乐观是一致的……写自然之美的《静夜》句式整齐,长短对应,交韵抱韵相错,节奏和谐优雅而富于弹性。”
作者简介
郭沫若 (1892—1978),乳名文豹,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1892年出生于四川乐山县,祖籍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中国现代文学家、诗人、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静夜》郭沫若】相关文章:
静夜思导学案参考(通用12篇)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