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孟子》两章语文

《孟子》两章语文

时间:2022-06-14 11:12:51

《孟子》两章语文

《孟子》两章语文1

  教学目标

《孟子》两章语文

  1、学习《蒹葭》,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2、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3.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分析《蒹葭》中的人物形象及领会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2.把握《蒹葭》中的重章复唱的特点。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黑板边书:“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同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提问:同学们,大家刚才听到的的歌曲优美吗?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

  明确:电视剧《在水一方》的主题曲《在水一方》。

  进一步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

  明确: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

  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这首诗。主要是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

  三、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吟诵、品味。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

  四、(一)、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1.第一个环节通过初读诗文,初步感受诗的音乐美。要朗读好诗文,要注意读好它的节奏。要读出诗歌的音乐美,除了诗歌朗读的`一般要求外,尤其要读出她的生气,读出她的音乐美。

  2.听老师朗读课文。

  明确:第一章应该是苍、霜、方长、央;第二章是萋、晞、跻、坻;第三章是采、已、汜、右、坻。

  3.学生试读。

  师问:在我们朗读时,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诗中“叠词”的运用?

  明确:苍苍,萋萋,采采……(师生一同总结这首诗中的叠词特点。)

(二)、再读,感受是的绘画美

  1.导语: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现在一起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再读诗歌,想象诗歌的绘画美。《蒹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就是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

  2.教师描绘画面,让学生感受画面之美。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3.分析比兴手法,明确:比兴—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五、探究与研讨,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学习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比兴,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

  诗的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但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浠”、“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面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描写伊人所在地点时,由于“方”、“湄”、“”三字的变换,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诗人和诗人盼望与伊人相会的活动与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这样写,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另外,像“长”、“跻”、“右”和“央”、“坻”、“”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伊人心情急切的情景。

  若把三章诗所用几组变换的词语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更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六、课堂小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孟子》两章语文2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作者是战国时的思想家孟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其代表作《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可见这一章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层推进,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本文的论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有了这样的磨练,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他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这样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都说到了。短文再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断。这是针对国君说的,意思是,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由此自然导出这一章的中心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a字音:畎[quan]鬲[ge]敖[ao]傅说[yue]

  b词语:畔:通叛:背叛。例句:亲戚畔之曾通增。例句:曾益其所不能

  拂通弼,辅弼。例句:法家拂士衡通横:梗塞,指不顺。例句:衡于虑

  一词多义:

  ①之:的。例句:三里之成,七里之郭

  指城郭。例句:环而攻之

  ②而:表承接。例句;环而攻之而不胜

  表转接.例句;环而攻之而不胜

  ③拂:违背。例句:行拂乱其所为

  通弼,辅弼。例句:法家拂士

  ④于:介词,在。例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介词,从。例句:舜发于畎亩之中

  介词,给。例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古今异义:

  亲戚:古义:内外亲属;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或他的成员。

  c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有利的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环境,有利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人心齐。

  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拥有仁义道德的人就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缺少仁义道德的人就会很少人帮助。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⑤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孟子》两章语文】相关文章:

《孟子》两章06-11

初中语文孟子两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06-25

庄暴见孟子的高三语文教案08-24

《孟子》教学反思07-09

《语文不应是“断章》的教案设计06-01

语文《庄子》故事两则06-11

《庄子》故事两则语文07-04

语文古诗两首的教案08-23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前两章要点总结范文06-21

语文《两只鸟蛋》教学设计06-05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