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式与方程教学反思模板
等式与方程教学反思模板
等式与方程教学反思
反思一:等式与方程>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对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旨在引导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过程。
整节课先从观察天平两边的物体质量入手,先得出等式的含义,再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在思考和交流中由具体到抽象,一步步地揭示出方程的含义。在例1和例2的教学基础上,及时组织学生讨论"等式和方程"有什么联系?帮助学生感受等式和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类特殊的等式。当学生对等式和方程的联系与区别已有深刻领会后,让学生自己试着用语言来表述。"试一试"中,有些学生列出如"20-12=X"这样的方程,这时要进行强调,告诉学生尽量避免将未知数单独放在等式的一边。由于线段图很形象直观,学生看到了线段图上的大括号就想到了这是表示把两部分结合起来,很快就列出加法的方程。练一练的第一大题,对学生来说是重点,也是容易错的地方,很多学生只找出了不含未知数的等式,而没有想到方程也是等式,在这里要强调找的方法,先找等式,再在等式里找出方程。练习一的第二大题中的第2幅图"原有X本书,借出56本,还剩60本",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时,还有部分学生写出了56+60=X这样的方程。这时,我便及时指出这样写的不合理性,让学生及时改正,强调过后,后面的练习题学生就顺利多了,没再出现以上这样的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有很多细节问题没有注意到,师父都给我一一指出来了。让我明白,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做一个敏锐的观察者和引导者,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应该及时地给予点拨和纠正,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排除学习中的困惑,让他们少走弯路,更好地理解和消化。
反思二:等式与方程教学反思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等式以及用字母表示数,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借助具
体情境,从直观感知出发引出抽象的数学式子,从理性的角度理解并掌握等式与方程的意义。同时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交流合作中,体会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异同点。能对方程与等式作出正确的判断。能在具体情境中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符合题意的方程。最后,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新授过程中,以旧知为起点,学生都能接受方程的意义、等式与方程的关系、看图列出方程。但是在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时,6+x=14许多学生写成是方程、而漏写了等式。当补充习题上再次出现同类问题时,还是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出现疏漏。这说明学生还是没有深入理解等式与方程之间的关系。怎么会漏了等式呢?第一、虽然学生一直接触的是等式,但是他们一直是直观上感知着不同的式子,但不知道其实含有"="的就是数学上的等式,更不用说等式的定义: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等式。学生的理解还不透彻、扎实。针对这一问题,我主要是让学生抓住等式的关键特征:"="。更进一步,如果有了"="还有了未知数,那这个等式还是方程。但是部分学生对于这样的式子
"+=100、60-a=55+b"不认为是方程。他们认为未知数一定是X、Y......,而不是其它符号。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通过讨论得出:只要不是具体数值,无论是符号,还是任意字母,都可以表示未知数。第二、学生的思维定势在作祟。因为一直以来我们的题目都是单选,没有多选的,导致学生不能肯定是写等式、方程,还是两个都写呢?当然第二方面也是由于学生理解概念不扎实、透彻,只有通过不同变式练习的辨析,学生才能逐步认清等式与方程的"真面目"。
从中,我也深知教学不能只是灌输,而是要边教边学,在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寻找原因,解决问题,达到提升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最终目的。
反思三:等式与方程教学反思
《等式与方程》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简单,重点内容是认识方程和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我在教学这节课内容时通过例1的教学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什么是等式: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再区别等式与我们以前的算式,如8+2是算式,而8+2=10就是等式。
例2是让学生观察天平写出算式,再根据天平的指针是否指向0刻度线来判断左右两边的算式是否相等。接下来回答课本上的问题:"那些是等式?"学生很容易就能回答出右
边的两个是等式。那左边的两个叫什么呢?学生们思考了一下,没有一个人能回答的出来,此时我告诉学生这叫不等式。当学生们听了"不等式"三个字之后都笑了,当时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当我再说到"不等式"时,我明白学生们为什么会笑了,他们以为我说的是"不懂事",所以我立马把"不等式"三个字写到黑板上,原来闹了一个小笑话。
对于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学生们明白定义中的关键字是未知数和等式,明白了这点我再问例1中的等式50+50=100是方程吗?学生们说不是,因为没有未知数。方程与等式之间有什么关系?指名几位学生回答,一般都能明白,但语言表述的不是很清晰,最后葛晨曦和赵龙新总结说:方程肯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总结的很好。
"练一练",让学生自己写一些方程,通过指名回答,发现学生们的方程一般都是5X=60、12+X=30等,考虑到学生是否以为未知数只能表示正数?所以我在黑板上写了这样一个等式让学生判断它是否是方程:2+X=0,学生们纷纷说不是,我说它符合方程的定义吗?学生若有所思的说符合,原来未知数还可以表示负数。我接着问未知数除了可以表示正数和负数还可以表示什么?分数和小数,于是我要求他们再写几个未知数能表示分数、小数和负数的方程。未知数我们可以用任何一个字母来表示,但我们习惯性用字母X来表示。等式X+Y=20是方程吗?学生们基本上都能回答"是",原因是因为有上面的思考,对于判断是否是方程,学生们会看方程的定义来判断。
下课后,有学生问我,这样的等式后面要写单位吗?这是我在上课时忽略的地方,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也就是方程列出来之后,后面不需要带单位。
反思四:等式与方程教学反思
《等式与方程》是五下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在学生完成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四则运算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知识,并且学生已经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有能力理解并掌握方程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上课之前我先根据班级学生情况设计了教案和课件,希望在课上能根据教案的安排来教学,对于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希望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来解决,而对于本节课的难点方程的(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等式与方程教学反思)两个内涵>计划让学生自己举例来强化记忆。课上也是通过这样的思路进行教学的,但教学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学生作业中也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先
分析本节课中出现的几个主要问题。
1、提出的问题指向性不明,学生不知如何作答。在教学例1的时候,学生写出了
50+50=100的时候,我指名这样的式子叫做等式,并提出"等式与我们之前所学习的式子有什么区别?"学生不知如何作答,课后想一想,这样的问题学生确实不好回答,之前学习50+50=100是按加法算式计算来理解的,但今天又把这样的式子叫做等式,所以学生不知道从哪里进行比较。包括之前学生写出50+50=100的时候,我让学生说这样
篇二:《等式与方程》教学反思
《等式与方程》教学反思
《等式与方程》教学反思 这是开学第一天,我给孩子们上的新课内容。课堂气氛很活跃,孩子们回答问题也很积极。本节课的重点是方程的概念以及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这句话中包括两个条件,一个是"含有求知数",一个是"等式"。因此,"含有未知数"与"等式"是方程意义的两个重要的内涵。 在上课之前,我本来是想带天平演示以加深孩子们对等式的理解和掌握,后来 为了课堂实行方便有效,我只带了挂图,孩子们也学的很积极。在这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判断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断定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要从两个条件入手,一是"含有求知数"二是"等式",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从而学生互相问,这个为什么不是,哪个为什么不是。含有求知数:5Y不是方程,因为不是等式。5+8=13不是方程,因为没有求知数。所以方程既要是等式又要含有求知数。 X+Y=Z也是方程,因为含有求知数,并且是等式。Y=5也是方程,因为含有求知数,并且是等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基本上可以判断哪些是方程,哪些是等式,也分清了等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
篇三:《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教学反思
《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教学反思 :
本课所体现的教育理念是要让学生在广泛的探究时空中,在民主平等、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应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观察比较、质疑问难、释疑解惑、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知道等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辨析。使学生学会用方程表示具体甚或情境中的等量关系,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建立分类的思想。
这节课改变了传统的教法,从天平的平衡与不平衡引出等式,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去动脑筋思考,展示了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整个过程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从生活实际引进学生已有生活的经验,很自然地想到两种不同情况,并用式子表示,引出等式;其中有含有未知数、不含未知数的两种形式。体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可以展现生活”这一大众数学观,也体现了科学的本质是“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通过观察,探寻式子特点,再把这些式子进行两次分类,在分类中得出方程的意义,也看出了构成方程的两个条件,反映了认识事物从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过程。其中的观察、比较、分类,也是人类学习的基本手段、方法。
信任学生,充分发挥主体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把各自的想法用式子表示出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小组互相交流、检查,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学习的过程、结果也由学生自己来体验、评价,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创新是永恒的,数学教学需要不断的革新,这样的课堂教学体现了当前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的精神,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大量收集反映现实生活的“式子”,初步建立式子的观念;再组织学生对这些式子进行比较、分类,逐步了解等式的意义;最后在对等式的去粗取精,对选定的素材通过观察、比较,明确方程的所有本质属性。本课注重了概念教学的一般要求,对方程这一概念的本质属性的探索全部由学生主动进行,注重呈现形式,从细微之处显示出教学的风格。
篇四:《等式和方程》教学反思
《等式和方程》教学反思
《等式和方程》教学反思
本课从天平的平衡与不平衡引出等式,根据老师提供的天平图,学生写出等式或不等式,再把这些学生写出的式子进行分类,从分类中的得出等式和方程之间的联系,展示了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整个过程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从生活实际——天平实验中引进,学生有生活的经验,很自然地想到两种不同情况,并用式子表示,引出等式;其中有含有未知数、不含未知数的两种形式。体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可以展现生活”这一大众数学观,也体现了科学的本质是“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通过观察,探寻式子特点,再把这些式子进行两次分类,在分类中得出方程的意义,也看出了构成方程的两个条件,反映了认识事物从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过程。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一、对于突发状况不能机智应对,
在各小组交流时,部分学生没按要求做,而是把题中给的x计算出来,我在小组巡视的时候已经看见但没提示学生,导致挑战组在交流的时候出现三个错误,这是我应该讲解一个,可我三个一一讲解,浪费了时间。
在班级展示提升环节,学生分类时位置不对,这时,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做,而不是指挥学生放的位置,导致学生不知所措。
二、对于教学设计不能熟记于心
在学生进行分类时,我竟然忘了5+a存在,导致学生误解为它是不等式,所以在做游戏这个环节,学生就误解为2a+10为不等式,可想而知,由于我的疏忽大意导致学生的误解,在这方面我要更加谨慎。
三、课上语言随意性
在游戏这个环节,应说不含未知数的等式请回倒座位,我却把未知数说成了字母,这样说学生可能就认为是字母了。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课前应该思考该怎么说,而不是随意说,让学生误解。在今后教学中,我一定要真正让学生放手去做,相信孩子的能力,逐步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篇五:《认识等式与方程》教学反思
《认识等式与方程》教学反思
《认识等式与方程》教学反思
10月27日,我有幸参加了xx市教育局小学教研室组织的数学“同课异构”活动,此次活动分别由焦xx老师和王xx老师讲五年级上册的的《认识等式与方程》一课,聆听了杜主任的精彩点评。这次活动,我深刻地感受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特别是这两位老师对同一教材都有独到的见解,设计风格完全不同,但都突出了方程的本质。
一、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
两位老师的教学过程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非常具体,有新意和启发性。特别之处xx老师在炫我两分钟这一环节采用讲生活中的小故事,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但激发了他们了学习的欲望,而且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享受着学习,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
二、是重视数学语言表达
一方面教师语言精练、言简意赅,另一方面重视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信息,并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尤其是xx老师这节课很好的得到了呈现。
三、教师注重评价
xx老师的这节课采用的是的隐性评价,教师的加分或奖励由组长进行记录,然后课下在进行汇总,给每个小组加分,这种形式的评价避免在课上浪费时间;而xx老师则采用显性评价,随加随记的方式,这也有利于各小组在落后的情况下勇于追赶其他小组;虽然形式不同,但都有利于激励学生积极发言、深入思考。
四、立足学情、深度挖掘教材
两位老师都能立足学情、深挖教材深度,xx老师在课上小研究设计上没局限于教材,而在天平左侧设计了一个未知的小苹果,让学生充分想象,用不同的图形、字母等来表示,让学生深刻理解了未知数的真正含义;而xx老师在这个环节充分发挥多媒体作用,制作了一个非常形象的课件,让学生深刻理解了等式、不等式、方程,再通过分类进一步加深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两位老师的课堂不仅让学生吃了“方程”这顿大餐,也让听课的老师极为震撼。
两位老师分别进行了说课,理论联系实际让我们再次感受“感悟数学本质,经历数学建模”的理念。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觉得,在讲台这个不大的舞台上,只要有孩子们,有我们教师的不断学习、不断耕耘,那么这个舞台一定是最绚丽的。
【等式与方程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之方程教学反思03-20
关于《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精选23篇)11-09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教学反思02-24
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教学反思03-19
从算式到方程的教学设计(精选12篇)10-26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学反思(精选10篇)08-06
总结常用的数学算式等式04-22
等式和它的性质教案(精选6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