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家访的总结
初中家访的总结
篇一:中学家访总结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对学生和家长进行的一种访问,也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一次成功的家访就是一次让孩子进步的机会,会让一个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发生很大的改变。所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
作为我们福渡初级中学因为地处无为县的近郊,所以生源比较复杂。有许多孩子是留守儿童,外加家长学历水平整体不高,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还有些孩子因为父母繁忙或外出打工,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正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许多不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影响到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习惯。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所以学校组织了这次的全面家访,深入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学习与生活。半天的家访已经结束,感受颇多,感触颇深,现将有关情况作如下简要小结:
一、基本情况:
1、我、万程老师、刘红梅老师和胡主任深入到我校家住张庙行政村的学生家庭,真诚地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情况,对学生及家庭的了解更深了。
2、一个上午的家访我们一共深入到19个家庭,细致地了解了学生的家庭状况,同时了解了学生的个性,学生在家的表现,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3、本次家访,向社会,家长讲述了学校近几年来取得的非凡成绩、学校在学生教育生活上的一些做法和措施,获得了家长的高度赞扬和信任,也给学生鼓励、加油。同时我们也虚心向家长征求了对学校工作的建议。
二、家访的几点感想:
1、家访深入家庭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家访除了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
3、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多年的经验,让我们认识到,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的目的。
4、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
类型。作为老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总之,家访工作是学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但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意虚心请教,在“三尺门外”,倾心奉献,把家访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本次家访我体会最深的就是:了解了很多课堂上看不出来的东西,认识了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比如有些学生在校沉默寡言,可是在家里却很活泼,而有些正好相反。有些有个性的学生,本来觉得很难管,但走进他的家庭后,知道了他的一些生活经历,便觉得可以更好地把握他们的心理,有助于今后的教育工作。
篇二:初中家访小结
老师上门家访,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通过面对面交换意见,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利于教师、家长、学生之间迅速达成共识,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形成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实践证明,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最直接的桥梁。特别是对初一新生的家访,尤为重要。本学期开学后,学校组织了初一任课老师对初一新生进行了一次全面性的家访活动,通过这次活动加强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教师把学生在校表现,如实地向家长汇报,同时家长也能把孩子在家的情况反馈给老师,这样家校联系,共同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为制定学校及家庭下一步的工作中心有了明确的目标。现将本次新生家访活动总结如下:
一、认识到位,精心组织
针对初一新生刚到学校,对学校的基本情况和老师都不太了解,而老师对
新生的状况也不太了解的实际,为了使新生迅速融入到学校的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加强家校联系,使老师对新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为此,学校先后召开了行政办公会、初一年级教师会,进一步提高了老师对家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成立了以金慎猛校长为组长的新生家访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新生家访工作的指导和检查,从家访前的工作布置,到家访后的工作总结都能严格要求,狠抓落实,并始终参与家访的全过程。家访前学校制定了家访计划,对家访的时间、对象、内容、形式及工作要求作了详尽布置,并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二、程序到位,力求实效
此次集中开展的家访工作,我们进行了周密的部署,明确老师们家访工作的主要任务:
1、了解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家访前,我们首先对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尽可能深入的了解。因为,家庭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教师只有对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做全面了解,才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2、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向家长介绍学校开展的主要教育活动,在学校与家庭间初步形成有效沟通。
3、站在家长的角度与家长共同研究,统一思想,找出学生内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在未来的教育中有的放矢。
4、站在教育者的角度向家长提出建议,为其实施家庭教育提供帮助指导,并共同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其次,各班制定了家访工作的计划,以班级为单位,每班班主任任组长、任课教师为组员。班主任首先对本班的学生状况进行分析,梳理出不同特点的学生,分解到每位任课老师去登门家访,对于家住在农村的学生则进行了电话家访和约请家长到学校来与老师进行沟通。
第三,加强此次家访活动的检查和考核力度,政教处和年级工作委员会对家访工作进行电话抽查,以确保本次活动的正常开展,对不按规定家访的教师进行批评教育,限期补访,同时月度考核实行降等,从而保证了家访的质量。
三、家校联系,成果显著
1、通过本次家访,我们全面了解了受访学生及其家庭情况,不仅使每一位老师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为今后在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有益的补充了学校教育在有着集体教育的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的明显不足——教师难以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无法因材施教,不能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育的弱点。由于种种原因,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学生的个性不能完全展现,而在家庭环境中,学生处于一个比较自然的状态,个性能够得到正常的表现。到学生家中进行交流,是一个全面了解学生情况的便捷途径,是一个难得的了解学生的机会。
2、通过家访,我们与新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
通过本次家访,我们向家长介绍了学校及班级的整体情况以及开展的一些活动,如感恩孝敬活动,学校对仪容仪表的要求等,并让家长了解学校的作息时间,希望家长能够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加强校外时间对子女的管理。让家长熟悉每个任课老师及学生各科的学习情况,掌握在校的一些日常行为表现。
3、以家访为平台,以学生和家长为渠道,我们对学校进行全面宣传,扩大了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
新生家长大多数对学校不太了解,在我们登门家访时,家长对老师的到来都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激动,很多家长把亲朋好友都招来和我们一起交谈,甚至一些邻居也挤进来参与谈话。我们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详细、认真、热情地向他们介绍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情况、学校在近几年取得的成绩,使家长对学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树立了教育工作者服务育人的新形象,让“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口号落实在行动上,提高了教育在社会上的形象。
4、通过家访,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我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对我们的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通过本次家访,我们及时掌握到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要求与建议,全面听取了社会各层面对我校教育的意见,并将之反馈给学校相关部门或个人,发现并弥补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而推动教师自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在本次家访中,我们向学生家长点对点地宣传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思路,宣传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全过程,就学生在学校与社会上的各种行为表现、思想动态等与家长及时交流沟通,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与配合。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家访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做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此次家访,我们得到了许多收获,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家访工作,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三:中学家访工作总结
进一步加强学校和家长的沟通、交流,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树立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学校办学声誉,达到“服务学生、宣传学校”的目的,我们开展了家访活动,家访基本上做到了由远到近——家访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了老师与学生和家长心灵上的沟通;由淡到浓——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让学校、家庭、社会都来关注孩子的成长;由冷到热——改善了学校、老师在家长的眼中居高临下的形象;由低到高——学生、家长及老师从冷漠的态度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响应。家访活动受到了家长的热烈欢迎,社会各界反响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现就2012年富水镇初级中学家访活动总结如下:
一、家访活动基本情况
学校每学期安排一次大型家访活动,学期中间要求班主任根据需要家访每月不得少于一次,科任教师每学期不得少于2次,教师家访参率达到100%,家访区域涉及各村。
二、精心组织家访活动
(一)学校领导对教师家访非常重视,专门召开校委会、班主任会议部署,要求能家访的一定要家访,确实不能到家家访的,也要通过电话、网络、给学生家长一封信等方式进行家访,确保家访工作落到实处。
(二)制定家访计划,提高家访的效率和效果。根据学校实际,各班班主任按照学校要求将被访学生分类进行家访,重点放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学困生身上。家访采取将学生按住址分组、分片进行家访的办法,全校教师共分成19个小组进行家访活动。在家访前召开各小组组长会议,具体布置家访的内容和注意事项及要求。在家访中,教师携带“ 教师家访情况登记表”进入家庭,家访后认真填写“家访反馈表”,并及时与家访学生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交流。
(三)写好家访记录与总结。要求每位家访教师在对每位家访对象做好记录的基础上,撰写家访手记,写好家访总结。对家访中发现的问题分门别类地加以梳理,形成典型案例。
(四)加强家访活动的纪律要求,确保家访活动的顺利进行。家访前,学校专门就家访的纪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全体家访教师认真遵守,家访前,事先和学生家长约好家访时间。家访期间,避开就餐时间,所有家访教师不吃、不喝、不拿学生家长的任何东西,尽可能的不给学生家长添太多的麻烦,家访树立了良好的教育形象。
三、工作体会
在家访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家访并不是简单的例行公事,而是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行为的实践,从“告状”到沟通,从高高在上到上门服务,从互相埋怨到自觉反思,家访具有更新教育观念,改善师生关系,增进家校间理解和信任,完善教育艺术等多种效应。
(一)家长期待家访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电话一度成了老师和家长联系的重要工具,家访这一学校与家庭沟通的重要形式受到冷落,家长与老师面对面沟通较少,他们也希望与老师“真诚沟通,真情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方方面面,希望得到老师的指导,探求孩子好的教育方法。
(二)学生愿意家访
在未家访前,学生认为“家访就是告状”。因此,大部分学生特别是一部分平时在学校表现不是很好的学生,更怕老师家访。人是需要激励的,莎士比亚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的阳光。”学生是有血有肉最生动的生命个体,需要教师和家长真诚的赞美和赏识,此次家访我们要求家访教师至少要说出被家访学生身上的一个优点。家访后,同学发现老师不仅没有“告状”,而且告知父母自己都没有发现的优点,更重要是家访后,爸爸妈妈懂得如何教育自己,更关心自己了,不再是过去一味苛刻要求,而是与自己聊天多了,沟通多了,对自己更有信心了。
(三)班主任需要家访
在家访中,参与家访的班主任老师感到家长已意识到老师利用休息时间冒酷暑来家访,这是真正关心他的孩子,因而更支持、理解班主任的工作。更重要的是通过家访班主任老师了解了学生背后更多的东西,从而更加理解学生,如有的同学在学校行为怪异,通过家访,发现学生的行为与其家庭环境因素有关,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不与父母住一起,家长关心甚少,所以在家的时侯经常故意做一些奇怪行为,以引起别人的注意,得到父母的关爱,这种“习惯”也濒濒出现在学校。了解学生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这样班主任就能“对症下药”, 而不仅仅只是在她犯错时才找她。因此,班主任们认识到他们的工作需要家访。
四、家访中暴露出的问题
(一)家长的问题
1.尽管家长已经期待家访,尽管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根深蒂固,但由于历史原因、经济条件、农村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大部分家长还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对子女教育负有的责任,不能很好地履行对子女教育的责任。农村、进城打工的学生家长的学历普遍较低,文化素养差,在家访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家庭教育环境较差,他们对孩子的学习的照顾没有时间、精力,有些甚至置之不理,给子女学习、成长带来了较为消极的影响。
2.家长期望很高,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取得好成绩,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严而无爱”或者“爱而不教”的极端教育。有的家长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经常打骂、惩罚孩子,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有的则过分溺爱孩子,对孩子有求必应,对孩子的学习则很少过问。
3. 家庭成员中对子女教育的观念不统一。农村家庭几代同堂的情况较多,在教育子女观念上存在严重分歧,祖父母的宠溺和父母的管教往往形成对立局面。很多家庭是父母中收入高的一方只管赚钱,而把教育孩子的事完全交给另一方。此外,家庭隔代教育的现象比较普遍,由于一部分父母一方或者是双方常年在外打工,造成了这一部
分留守儿童在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呵护”有加,宠溺想象严重,只管孩子的吃喝拉撒,不管孩子的学习,对孩子个性发展有许多负面影响。
(二)学生的问题
1.学生在家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比较薄弱,即使是平时在校较认真的学生到了家里就不自觉了。由于家长督促不利教育无方,有的学生尽管像模像样的在看书,有的甚至是弄到了深夜十二点,但学习效率却是十分的低。他们错误地认为只要“人”在看书就算用功。
2. 有一部分学生向家长永远只报喜不报忧,还有的就干脆欺骗家长。在家访中得知,学生平时的测验的成绩、在校的日常表现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如实向家长汇报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与家长的联系要更加频繁,也要求我们家长不能一味地见喜就高兴,见忧就打骂。
五、家访活动反思
老师们认认真真、扎扎实实的家访工作,使家长对教育子女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同时加强了学校、家庭的联系,促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学生创造了一个“双赢”的局面。同时也让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家长期待、学生愉快、效果明显,但要长期化、制度化。 老师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使双方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学生,教师与学生心贴心的家访鼓励了学生,为在未来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师生在和谐的气氛中解决了诸多问题,家长非常高兴。
篇四:家访心得体会
老师上门家访,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通过面对面交换意见,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利于教师、家长、学生之间迅速达成共识,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形成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通过对这些同学的家访,使我们获得了对同学各方面现况的更加深入了解,体会到了家长与教师沟通的重要性,发现了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缺点和不足,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现将本人进行家访的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家访的第一站是.红岭村许刘湾的刘少军同学家,他爸爸做泥工,白天上学都由妈妈管;当时她妈在家,很热情的接待我们三人,跟我们介绍他在家的情况,说孩子在家学习很认真,能尊敬父母长辈,文明懂礼貌,富有上进心,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
家访的第二站是.红岭张家湾龚翔的家,她们一家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 。那天她妈妈知道我们要来家访,下班就在家等着我们,她说孩子在家还算懂事,从不乱花钱,也不要好吃的。只要在家,就帮着干这干那。作业自己写。在交谈过程中,家长也谈及了学生的一些不足之处,如做作业有点拖拖拉拉,不能迅速完成;学生的胆子较小,在公共场合不善于表达,希望教师能给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展示自我等等。
随后,我们把这俩姐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告诉两位老人。通过这次家访,我感触很深:“只有走进学生的家里,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 通过此次“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开展,我得到了如下的体会。
第一,通过本次家访,我深深的认识到学校教育有着集体教育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那就是教师难以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无法因材施教,不能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育。由于种种原因,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学生的个性不能完全展现;而在家庭环境中,学生处于一个比较自然的状态,个性能够得到正常的表现。到学生家中进行交流,是一个全面了解学生情况的便捷途径,是一个难得的了解学生的机会。 第二,通过家访,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在家访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家长对老师有很多的话要说,但是平时却难以有机会坐在一起来交流。家长们的很多想法对教师学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教师一些建议对家长知道子弟学习也很有帮助,所以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加强家校联系的重要性。
第三,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身教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类孩子通常为人不错,心地善良,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以指导,一般会有较大的进步。我认为,我所家访的同学在校的优秀表现与他们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在家访中,我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要求老师对孩子进行严格教育管理。很多家长说:“孩子不听父母的话,只听老师的话,老师管得严一点没事的。”他们把教育的责任与希望全部寄托到老师的身上。可怜天下父母心,让家长放心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必须以十分的热情、百倍的努力去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
篇五:初中教师家访心得体会
因为家庭教育在班级管理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所以父母对学生教育方法和学校教育活动保持一致性是必要的。这就要求班主任要认真和家长沟通,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为更好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我校在2015年举行“千名教师访万户,师生情谊传万家”活动,我积极参加了此次家访活动。
刚开始家访时,说实话,心里也没有底,不知道家长对家访持什么态度,而我该怎样做才能体现这次家访的目的。后来随着家访次数的增多,渐渐地开始觉得家访的意义不一般。很多次打电话和家长联系要去家访,家长们先是一楞,随后忙在电话那头说,好的,好的。什么时候来,我们在家等您。上得门去,家长又是倒茶,又是切水果,倒把我弄得不好意思。在我交代了一些让家长注意的事项和要求后,他们都说,孩子快开学了。本来就愁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现在您来家访,让我们有了底,孩子也认识了您。不错不错。你们学校的家访活动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方便。通过细致,全面的家庭访问,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
一、确家访目的,真情送家长,温暖给学生
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以真诚的爱,去温暖学生的心,家访让我走进学生心里,沟通了师生感情,家访为班主任工作扬起了风帆。
二、家访工作长“报喜”,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象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唠叨之苦。这样做不但解决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给班主任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我家访的对象若是后进生,对于他们是“雪中送炭”,给以“温暖”,多给差生家长“报喜”。我利用时间去寻找“双差生”的闪光点。每次,我多讲学生的长处与进步,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有利于达到教育目标。我接触的“双差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吃软不吃硬”。我通过一次次家访,反复抓,抓反复。积极去找他们的“闪光点”,先感化家长,再去沟通教育学生,给学生自信,希望和热情。只有这样,他们那柔弱的心灵之花才能在一个时时刻刻充满阳光温暖的环境中盛开,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三、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班主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有一个学生家庭条件很好,但父母很溺爱孩子,去他家访谈,父母把自己孩子看成“小太阳”,总认为自己的孩子聪明能干。我一谈孩子的缺点错误时,他们就不爱听,甚至替孩子辨护。我没有硬碰硬,而是借助学校举行家庭教育讲座时机,我力邀此位家长参加学习,并且建议学生家长购买专家编写的资料,主张家长看看,而后再去家访。后来家长的思想转变了。此外,家访时,我也注意家长的精神状态、身体情况、家庭气氛等条件,随机应变地调动访谈方式和内容。
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请教,在“三尺门外”,倾心奉献,把家访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初中家访的总结】相关文章:
初中常用实词总结07-25
初中物理电功公式总结01-04
初中生学年总结范文(精选10篇)06-27
初中数学角平分线的公式定理总结11-01
初中数学算术平方根的乘除运算公式总结04-08
初中数学几何证明的口诀03-25
初中语文《论语》教案(精选5篇)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