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
《孟子》两章1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做1-4题。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两章》)
[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选自《论语》)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
①兵革非不尖利也 兵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③足兵 兵
④民信之矣 信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3.[甲] 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3分)
4.你认为[甲] [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3分)
[答案]
1.①兵器 ②疆界(答限制也算对) ③军备(军队) ④信任,信用
2. ①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②从古到今,人都有一死,(如果)不取信于民,国家就无以立足。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民无信不立(或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4. [甲] 文重点强调的人和(得道)与[乙]文重点强调的`民信(取信于民),二者有密切的相关性。民信(取信于民)是人和(得道)的重要条件(或内容)之一。
《孟子》两章2
原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资财缺乏,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来自敌国的忧患,这个国家往往会灭亡。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孟子》两章3
教学目标:
1、辨析疑难字、词不达意、句意,是本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互相讨论后,教师精要讲解的方法学习。
2、理解蕴含在两文中的作者的观点,是学习本文的又一重点,教师应通过设计带有启发性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分析、讨论来解决。
3、两篇短文都采用“逐层深入论证”的结构,这是学习本文的一个难点,因此,要从浅入手,在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先分清层次,能概括出层意,再进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这一结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疏通第一章大意,理解寓含其中的作者的观点,学生畅谈各自看法,以加深理解。
二、整体感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标题是后来的编者加的。此标题从内容上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中心意即:凡讲仁义,行仁政的,就会得到广泛的支持与拥护;反之,就孤立,就会只有极少数人的支持与拥护。孟子生活在各诸侯国互相攻伐,社会骚乱的战国时代。因此,他提出“施仁政”,“行王道”的主张,反对武力兼并,这篇短论很能代表他的主张。
三、教学过程
1、让学生介绍查找到的孟子及《孟子》的常识的资料,讲述摘录的逆境造就人才的事例。
2、鼓励学生充分朗读,自学,发现问题,质疑,讨论。
结合课后练习一,要求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注意节奏鲜明,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读排比句尤其要注意节奏鲜明,读出气势来。孟子自称善养浩然之气,他是很讲究文章的气势的。朗读时还要通过语调的`变化,突出文章的关键句、中心句。
老师可先范读,再指名读、小组齐读或全班朗读,让教室里充满学生的琅琅书声。
3、检测自学效果。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句是()
A.夫/环而攻之。 B.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下列句子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米粟非不多也
(3)解释下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池非不深也。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讨论问题
(1)本文作者从作战入手,设举了两个战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客观因素归结为哪几个?作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本文借论战,深入阐述了怎样的政治主张?这一主张是如何逐层推进论证的?
(3)画出第3、4节中的排比句,诵读体会,议论文说理运用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
练习:请你紧扣强调“青少年时期要努力学习”这一内容写一组排比句,加深体会。
四、总结、扩展
这篇短论着重阐述了孟子关于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论证逐层深入,令人信服。排比句式,更增强了语句的气势。
为达到教育的目的,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简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因,使其懂得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性。
五、布置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分类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字。
2、背诵文章。
教后记: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比照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懂得逆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并加深对逐层深入论证方法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选自《孟子·告子》,文题同样是编者所加,该标题也恰好概括了本章的中心意思——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即逆境能成才。表明了孟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观点。文章摆事实,讲道理,举例典型,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说理透彻,令人信服。
三、教学过程
1、指导朗读。听录音范读,学生跟读,自由诵读。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傅说 忍性 法家 拂士 曾益
(2)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2、发动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疏通文意。着重强调通假字及用法特殊的字。重要的语句有: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讨论问题,深入理解本文中心及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1)本文共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第一节列举六个由卑微而显贵的杰出历史人物的事例,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
(2)例证以外,本文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这一道理的?
明确:作者在短文中,不局限于例证。还善于由个别到一般,讲道理分析,并从正反两方面对比分析论理。
(3)与上一章比较,本文在论证思路上有何异同?
明确:同:本文在论证上也采用了层层推理的方法。
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而本文是在层层推论的基础上,结尾时才概括出来的。
四、总结、扩展
本文作者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摆典型事例、正反对比讲道理,使观点有很强的说服力。
为更好地拓开学生思路,深入领会作者的观点,可以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试另举一两个古今事例,或结合本人的亲身体验,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2、有人说:“逆境能成才”,“顺境也能成才”,请你举例谈谈对此说法的看法。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三、四。
2、强化背诵内容。
3、设计表格着手积累己学过的通假字。
《孟子》两章4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课文中有不少排比句,读时要注意节奏。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这两篇短文的论点分别是什么?它们提出、阐述论点的方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此题意在让学生理清两则短文的逻辑层次,把握它们的论点。
第一则短文的论点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二则短文的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它们主要都是针对最高统治者来说。
这两则短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第一则以战争中的情况作为事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第二则从个人事例说起,最后归结到统治者治国上。
两则短文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第二则短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三、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的意思。
1.子墨子九距之 距,通“拒”,抵御,抗拒。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叛乱。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通“横”,梗塞,不顺。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拂,通“弼”,辅佐。
《孟子》两章5
学完《孟子》两章,我想检查一下背诵。但由于学生多,要求学生在组内互相检查,感到检查效果不太好;随后找部分同学在全班展示背诵。发现学生的兴趣不高。只有零星几个举手的。与上其他课型,学生积极踊跃的场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因而如何提高他们积累文言、背诵文言美文的兴趣。便成了我当时思考的一个主题。
后来我用默写的方式,检查背诵的测试过后,(默写《孟子两章》)。我进行了批改,根据批改的情况来看,成绩很不理想,班里有一多半学生的成绩不合格,到第二天上课时,我拿着改好的试卷走进教室,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时,先是“呀”的一声,随后变习惯性的低下了头,做好了挨批的准备。
看到这些,我想如果再批评他们的.话,效果也不会很理想。那么为什么不能改变一下评价的方法呢?所以我告诉他们这次默写作废。听到这个消息,有的同学悄悄松了口气,还有一些大概是觉得又过了一关,所以也松了一口气。
“但是我想在咱班重新测验一次。”说完后,我看到一些同学又不做声了。 “不过这次咱们改变一下考试的方法,不全班一起测验了,我有一个提议,以这个星期为界限,在本周内如果有谁背过《孟子两章》的话,就可以单独找我背,背过的我就在记分册记满分。背不过的我先不计分,等什么时候背过,就什么时候找我。如果到本周末还没找我背诵的话那么下星期一开始我要找你背,到那时候背过多少就记多少分,大家说同意么?”
“同意!”同学们回答的声音非常响亮,这大概是我接这个班以来回答得最齐的一次。
刚一下课,就有几个学生围了上来:“老师,那如果万一背不过,也不记分?”
好的! “我现在背可以吗?”有几个成绩不错的同学说。
好!结果全背下来了。 “满分!”我说完后便记到记分册上。
其他几个一听,都抢着说:“老师,我也背,我也背!”
“好,好,一个一个地来。”我说。
接着又有几个同学背过了,我也都给他们记上了满分。背过的同学都非常高兴,没背过的也都跃跃欲试,班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积极场面。于是又有几个同学利用吃饭后的时间找我背。我说,学校不允许中午找老师。没想到,没背的同学一有机会就要求背诵
结果还没到两天,全班学生都背完了,完全出乎了我的预料。
我趁热打铁,在班里又宣布:“从今天开始,为了鼓励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我决定在上课提问时也记成绩。答对一次加十分,答错不扣分。” 同学们一听都迫不及待的等着我评讲课文,即便是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同学也抬起了头。这节课不像以前那样,只有几个举手的,而是全班大部分同学都举了手,有几个争强好胜的同学还急的大叫。
通过这次试验使我意识到: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灵活多样,不但要研究教法,而且要背学法,不断探索出使学生爱学、会学并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在对学生评价时,要充分发挥他的激励作用,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提高。使学生成为积极的参与着,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以激发他们最大潜能。这种激励方法,也适用于文言文积累的学习上。
《孟子》两章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 积累古汉语知识。
⑵ 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
⑶ 在理解的基础上,赏析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了解孟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张,理清论证思路,诵读中体会其流畅雄辩的论证风格,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思考、辩论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体会孟子民本思想及忧患意识的进步意义,让学生懂得“人和”、“忧患”的实质及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及结构。
3、积累古汉语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了解、学习孟子文章雄辩的语言风格。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预习:
⑴ 了解孟子和《孟子》;
⑵ 查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教师准备相关课件。
(预习检查题及学习要点板书)
3、课文的朗读磁带。
【教学方法】
朗读法,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与老师讲解相结合。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内容
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积累古汉语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读书习惯是什么吗?(生:好读书,不求甚解。)可是我们这些做学生的能用这种习惯来学文言文吗?(生:不能)对,陶渊明他是大文学家,文学基础好,理解能力强,而且他本人又不想考科举,所以他读书只需汲取文章中的思想精华就行了。而我们就不行了,我
们是学生,既需要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又必须参加文化考试,所以积累汉语基础知识,特别是古汉语基础知识,更是必要的。为了帮助大家学好《〈孟子〉二章》,课前,我布置了预习,这节课,我们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二、出示课件,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学生分小组口头交流自己的预习情况。(了解孟子和《孟子》,交流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2、听课文朗读磁带,了解句读,并给下列黑体字注音。(课件)
米粟(sù) 亲戚畔之(pàn) 域(yù) 舜(shùn) 畎亩(quǎn) 傅说(yuè) 胶鬲(gé) 百里奚(xī) 孙叔敖(áo) 法家拂士(bì)
3、抽生读文,教师做朗读点拨,如“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等。
4、看课件,讨论完成以下作业:
⑴ 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 亲戚畔之( )
② 曾益其所不能( )
③ 困于心衡于利( )
④ 发家拂士( )
⑵ 结合语境解释加线的词:
① 三里之城( )城( )非不高也
② 七里之( )郭多助之( )至委而去之( )
③ 是( )天时不如地利也斯是( )陋室
④ 舜发( )于畎亩之中发( )于声
⑤ 行拂( )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 )士
⑥ 管夷吾举于士( )法家拂士( )
⑦ 环而( )攻之而( )不胜发于声,而( )后喻
⑧ 国恒亡( )亡( )羊补牢今亡( )亦死
⑶ 填空:
① 孟子,名 ,是继孔子之后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 ”。他在政治上主张行“ ”,其“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千百年来都很受人民的欢迎。
② 《孟子》是记录孟子的书,是儒家经典之一。
三、小结
学生在预习中的得失(据实而论),引导学生看课下注释,分小组去试着翻译课文,要求学生边译文边思考:
1、两篇文章各写的是什么内容?
2、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各有什么不同?
〖教学反思
教师课后完成。
第二节
〖教学内容
赏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他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君主要广施“仁政”。他的这些主张,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发展和谐社会是有其进步意义的。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宣传其政治主张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学法指导
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而富有辞采,必须熟读才能有所领会。诵读时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其雄辩的`气势。
三、理解文意
1、听课文朗读磁带,然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重点字词和难以理解的句子质疑。
(小组讨论解决疑问,重点理解几个词语的活用:环、域、固、威、顺,学生理解困难时教师可作适当点拨。)
2、帮助学生译文,教师讲解以下词句:
⑴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⑵ “夫环而攻之”。
⑶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3、整体感知全文:你认为孟子想阐述什么问题?你的理由是什么?
(小组讨论,班上交流。)
4、师生互动:辨析学生提出的中心论点,局部分析,明确作者的思路。
第一段:开篇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了“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第二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第一自然段有关系么?
(以小城得守为例来说明“天时不如地利”,论证第一段的前部分内容)
第三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课文的前面部分有关系么?
(以高城被弃为例来说明“地利不如人和”,论证第一段的后部分内容)
第四段:作者为什么认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本段的目的是什么?
(因为“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皆属“地利”,而“人和”才是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目的是为了揭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即“人和”的实质就在于君主是否“得道”──施“仁政”。)
5、文章在得出“人和”的实质后本应就此结束,但作者却又做了“亲戚所畔”和“天下顺之”的进一步推论,请问,这又有何作用?
(目的在于强调施“仁政”的重要性,深化文章中心。)
6、齐读全文,提问:哪些句子你读起来特别带劲?为什么有这样的效果?
(体会骈句的表达作用,体会排比、对比、对偶等修辞的表达作用及孟子语言的雄辩性)
7、探究讨论:
本文主要是谈战争中的问题么?如果不是,那是什么?
(借战争谈政治、谈治国,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广泛施行仁政,这样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当然也就不用打仗了,即使打仗,也一定会打胜仗。)
四、课堂小结
通过全文的分析,你知道本文的体裁么?(议论文)学习议论文最主要的是要学什么?(学习说理的方法)那本文是怎样说理的?谁来归纳一下?(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再举例分别证明两个分论点,然后从道理上得出结论,论证严密。)
五、引导学生理解记诵
六、拓展练习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当今政府是如何运用孟子的“仁政”思想来构建当今和谐社会的。(政府为民办了哪些实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师课后完成。
第三节
〖教学内容
赏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内容引入新课
1、抽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简评背诵情况,引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听课文朗读磁带,小组内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⑴ 文中有哪些语句难于理解?
⑵ 这篇文章的文体是什么?主要观点是什么?
⑶ 这篇文章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相比,在论证结构上有何不同?
2、班上交流以上问题,教师作适当点拨。
⑴ 抽生译文,重点引导学生翻译文章第二、三两段,着重点拨“苦”、“劳”、“饿”、“空乏”、“乱”、“动”、“忍”、“过”、“入”、“出”、“敌”、“生”、“死”等词的用法。
⑵ 要求学生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言之成理即可:如“居安思危”、“发奋图强”等)
⑶ 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用的是先开篇立论,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证的方法来论证观点,最后作者在结论中用对偶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来强化自己的观点。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却不同,它却是先摆事实(以六个古代名人的事例为证),再着重讲道理,
最后在结论中用对偶句来揭示中心论点。
三、深入探究
齐读课文,思考讨论:(师生互动)
1、哪些语句读起来带劲?为什么?
(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体味排比、对偶等修辞的妙用及孟子语言磅礴的气势。)
2、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言之成理即可,培养学生的感悟力。)
3、哪一段最富哲理?主要讲的什么道理?请用最简明的语言归纳。
(苦尽甘来;先苦后甜;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4、第三段给了你哪些启示?(言之成理即可)有几层含义?(两层)层次之间是何关系?(教师点拨:前者从正面讲人必须经过一番挫折、困苦,才会发奋图强;后者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从反面进一步论证艰苦磨练的必要性。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将中心论点隐含其中)
5、最后一段与前面三段是什么关系?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6、对比本课两文,说说两文各自的论述重点是什么?两文语言上有何共同的特色?(明确:前者着重论述“得民心者得天下,广施仁政定安邦”,后者着重论述“久经千辛长才干,常思忧患求生存”,即“困境出人才,居安应思危”的道理。孟子语言的特色是气势磅礴,语句流畅,善于雄辩,善用骈句中的
排比来增强说理的气势,善用对偶句来揭示主旨)
7、两文中还有不懂的吗?
(据实解决。)
四、教师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本节课学习要点
(学生学习情况总结椐实而论。)
本课启示:仁者天下无敌;居安思危。
五、指导理解记诵
六、拓展练习
1、注意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⑴ 三里之城( )
⑵ 池非不深也( )
⑶ 兵革非不坚利也( )( )
⑷ 委而去之( )
⑸ 亲戚畔之( )
⑹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
⑺ 入则无发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 )
2、联系生活实际,就本文感兴趣之处,写写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在500字以上。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师课后完成。
《孟子》两章7
《孟子》两章
孟子的思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环( )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 )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 )非不深也,兵革( )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 )也;委( )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 )民不以( )封疆之界,固( )国不以山溪之险,威(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 )至( ),亲戚( )畔( )之;多助之至,天下顺( )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一、 翻译句子:
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5、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二、 课文分析:
1、中心论点:
2、“得道者”的意思是 ;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 。
3.用文中语句填空。
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7.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 )于畎亩( )之中,傅说举( )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 )于( )是( )人也,必先苦( )其心志,劳( )起筋骨,饿( )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 )乱( )其所为,所以( )动( )心忍( )性,曾( )益其所不能。
翻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起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人恒( )过( ),然( )后( )能改;困于心,衡( )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 )则无法家拂( )士,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课文分析: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2、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得出的结论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 。
3、凡是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这样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任意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
4、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中,思想上要 ,行为上要 。生活上要 。
5、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会。(不超过20个字)(4分)
《孟子》两章8
【教学依据】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闪烁着人生智慧的警句,不知点燃过多少孜孜不倦的求索者思想的火花,它让人懂得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性;它促人明了施仁政行王道的治国理想;它让人彻悟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真谛。这些千古绝论,就出自于春秋战国时孟子的《孟子》两章。
《孟子》两章,皆为说理散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说明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是人心的向背,而决定人心向背的是施行仁政与否。从而阐明人和对战胜的决定作用,由此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施行仁政的必要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述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人只有通过艰苦磨炼,才能有所作为。进而由个人谈到治国,由此自然导入文章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篇文章,篇幅短小,逻辑严密,思想深邃,观点鲜明,论证有力,气势充沛,感情洋溢,语言精辟,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读后发人深思,颇受启迪。
教学这两篇短文,切忌把它上成纯文言知识传授的机械枯燥的工具课,而应遵循《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新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主理解与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与见解,真正还学生以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兴趣,培养科学释疑的能力,提倡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从而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两篇短文思想深邃、观点鲜明,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所以在教学中要始终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让学生在获得知识能力的同时,还受到深刻的德育美育的熏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读准字音,划准节奏,初步揣摩文言文诵读技巧。
⑵ 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积累文言词汇。如一词多义,虚词的作用及通假字现象。
⑶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⑷ 品读关键词句,深层挖掘作品内蕴。
⑸ 动情背诵课文,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⑹ 多角度赏读课文,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和生动、形象、精辟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⑴ 反复练习诵读,在读中积累文言词汇,在读中品味文言韵味,在读中感知内容要点,在读中领悟文章内蕴,在读中鉴赏语言的精辟,在读中质疑探疑解疑,在读中走近孟子。
⑵ 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解决疑难。
⑶ 强调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创设互动互学的教学情景。
⑷ 引导学生链接生活,拓展思维,从纵深角度扩展学生阅读空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究,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启迪学生明了人才是在艰难的环境中磨炼出来的道理。让学生认识我国古代哲人的非凡才智和他们对我国及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学生对作品的倾心解读,实际上也就是情感培养的过程,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式】
1、本文采取文言美文六步诵读法来教学,六步为:初读课文,疏通句意;吟读课文,引情入境;研读课文,理解文意;赏读课文,玩味精粹;展读课文,飞扬神思;背读课文,积累语言。其核心就是强调以读为本。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注重学生的自主理解与思考,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3、创设质疑──探疑──解疑的教学情景。学则须疑,疑能增进兴趣,疑能获得真知,心中有疑,才会探疑,主动探疑才会科学释疑,在这个过程中,将充分突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4、比较阅读,迁移拓展。阅读两篇短文,要在比较中弄清它们在论点、论证思路、论证方法、论证语言等方面有何异同。这样联系起来思考,将会更有启发性,同时还可以由此及彼,联系生活,进行必要的迁移拓展。
5、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自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而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避免上成纯文言知识传授课和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构思】
1、导语激趣,导入课题。激趣是这一环节的重点,方法多种多样,可由孟子众多的名言警句说起,可由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导入,可讲孟子的生平故事,总之,无论用哪种方式导入,其目的都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初读课文,疏通句意。辨析疑难字词句,是本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互相讨论、互相解疑,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研究解决。
3、吟读课文,引情入境。反复吟诵课文,揣摩吟诵要领,体味吟读美感,从而忘我入境,让读者与作者彼此心心交融。
4、研读课文,理解文意。在研读探究过程中,始终不能离开读。速读知大意,细读明道理,在范读、齐读、对读中质疑发问,探讨解疑,挖掘课文内涵,明了作者观点,懂得作者所讲的道理。
5、赏读课文,玩味精粹。引导学生学会在诵读中欣赏,在欣赏中诵读。一赏其严密的逻辑思路。二赏其恰当多样的论证方法。三赏其精辟生动的论证语言。四赏其独到铿锵的政治见解。
6、背读课文,积累语言。熟读成诵,诵中有思,思中有获。此项任务可延展到课外完成。
7、展读课文,飞扬神思。由此及彼,联系自我,链接生活,拓展阅读和思考的空间,从语文小课堂走向生活大课堂。
【课堂实录】
一、导语激趣,引入正题
师:同学们,我们在讲诸子百家时,常提到孔孟二人,这里的孟,就是孟子,大家对孟子知道多少?
(以问题导入,考查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和筛选处理资料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丰富了学生的文学常识。)
生1: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为亚圣。
生2: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功立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政治主张,提倡仁政王道的治国理想。
生3:记录他的言论、活动的《孟子》一书,是儒家的经典之一。此书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师:同学们收集资料能择其重点,不错。对于这样一位儒家学派的大师,你知晓他哪些流传千古的精辟言论呢?
生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5: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师:他的'这些言论代表他怎样的政治主张和怎样的人生态度?让我们走近孟子,去品读他的《孟子》两章。
二、初读课文,疏通句意
师: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圈点批注疑难字词句,通过、看注解、同学交流、师生交流,尽可能地解决问题。
师:通过自学,大家还有哪些疑难字词句没有解决,请提出来。
生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有几个形容词,如苦劳饿空乏,它们后面都接了宾语,请问我应该怎样解释这几个词?
师2:哪位同学帮他解答一下?
生:形容词后面接宾语,一定活用为动词了。可分别解释为: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使资财缺乏。
师:对,这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后面的行拂乱其所为中乱的用法也如此。来,继续提问。
生3:发与举的意思是不是一样的?
生4:是一样的,都是被举用的意思。
生5:我认为不尽相同,发与举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变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的身份。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主要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傅说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学生鼓掌。)
师:回答得太精彩了,同学们是充满智慧的,如果还有问题,请赶快向他们提出来,你将会得到最诚挚的帮助。
生6: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正确的翻译是怎样的?
生7:这句话应该这样翻译: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取得胜利。
生8:委而去之怎样翻译?
生9: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是放弃,去是离开,注解上有,请你自学时不要忘了读注解。
师:这位同学既有正确的解答,还有真诚的提醒,很不错。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答或还有什么内容需强调?
生10:请同学们注意文中几个字的读音,一个是畎,读 quǎn;一个是傅说中的说,读 yuè;胶鬲的鬲要读 gé;曾益其所不能的曾读zēng,通增;法家拂士的拂读 bì,通弼,辅佐之意。
生11:请同学们注意课文注解中畔曾衡拂几个通假字。并做上重点记号。
生11:大家要注意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对于一词多义的要结合具体语境去理解。如亲戚畔之中的亲戚,现在是因婚姻联成的亲属关系,文中则是亲人的意思。所以现在是表结果的连词,文中则是用来的意思。
师:很好。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基本上解决了本文疑难或重点的字词句。让我们一齐流畅地朗读一遍课文。
三、吟读课文,引情入境
师:谁尝试吟读一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吟读指导,有吟读示范,有吟读尝试,把吟读训练落到了实处。)
(生吟读。)
师: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齐)好!
师:只能说他朗读得很好,却少了一点吟的味道。吟读语速要稍慢一些,声音要有起伏变化。听老师吟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师读,生品)。
师:两人一组,互相比一比,看谁吟读得好。
(生读。)
师:吟读得好,可以让我们享受到文言文的美感,它的节奏,它的韵律无不透出文言文的音乐美;吟读得好,还可以让我们情不自禁地走进作品,走近作者,去感受作者的内心,去理解作品的内容。让我们再来齐声吟读课文。
四、研读课文,理解文意
师:两篇短文均属议论性散文,仔细研读文意,你能读出哪些内容?分小组讨论、研究后,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
生1:我们小组通过讨论,对第一篇文章的内容作出以下归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述了战争中民心背向的问题,指出民心背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了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生2:我们小组还读出了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即文章开头一句话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科学释疑在此环节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生3:请问××同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为什么不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呢?
生4:这一句是文章的主旨句,是对中心论点的深化。
生5:我们小组通过研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明白了本文反映了孟子对个人修养、对人生态度的看法和见解,他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炼,才能使人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使命,同时也顺便谈到了治理国家的问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在结尾处归纳的。
师:各小组都真正动了起来,通过研读课文,基本读懂了两篇文章的大意,如果同学们还想深入理解课文内涵的话,就让我们一齐来赏读课文,玩味精粹吧。
五、赏读课文,玩味精粹
师:文无定读,同学们各人有各人的欣赏水平,各人有各人的见解。那就请大家充分展示自己的欣赏个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来赏读你最欣赏的内容吧。(生赏读、交流)
(撷取文章最美最精彩之处进行赏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相得益彰。)
生1:我最欣赏这两篇文章的结构,它们是那样的严密,紧凑,一气贯穿,浑然一体,就拿第二篇来说吧。全文4个自然段,可分三部分,开头举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事迹加以概括,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然后从正反两面论证经受磨炼的益处,最后归纳中心论点。
师:议论文最讲究逻辑的严密,这位同学用严密的逻辑思维概括出了文章严密的结构,在思考中,培养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生2:我最欣赏第一篇第四自然段在结构安排上的独具匠心,这一段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如此论述,更深化了中心论点。
生3:我最欣赏第二篇第一段,因为这一段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的事迹,每一个历史人物的事迹只用一句话概括,这样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生4:我最欣赏第二篇的第三段,因为这一段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中,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如常无忧患,则往往遭至灭亡。在论证方法上运用了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生5:我最欣赏第一篇短文在说理时运用的艺术手法,如第三段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气的作用,极言防御一方地理条件的优越。如第四段,运用排比,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运用对比,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比较,点明文章主旨。
生6:我最欣赏这两篇短文的语言,两篇文章多用短句,句式整齐,近似对仗,读起来琅琅上口。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头的六句,第二段苦其心志空乏其身和第三段的困于心,衡于虑征于色,发于声等等。
(生边说,边摇头晃脑地读,赢得阵阵掌声。)
师:听同学们争先恐后醉心地讲述,老师和大家一样,也完全沉醉在这两篇短文的艺术魅力之中了。这么精美的文章,这么睿智的见解,这么透辟的论述,不背下它一定是学习中的一大遗憾,请同学们试着背下来。
六、背读课文,积累语言
师:哪位同学能大胆地站起来背诵一下第一篇。
生1:(一学生背,但不熟)
师:虽然不很熟,但能边想边背,说明自己对课文理解较好,再请×××同学背一下第二篇。
生2:(背书,较熟练)
师:掌声鼓励。
(学生啧啧赞叹。)
(趁热打铁,及时背诵。让学生充分认识背诵对语言积累的重要,同时,请一生起来示范,能唤起学生对背读课文的强烈兴趣,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七、展读课文,飞扬神思
师:孟子以其酣畅淋漓的论述,阐明了逆境造就人才这个道理。请同学们联系实际,结合现实,谈谈自己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立足课文,飞扬神思,唇枪舌剑,难分高下,此环节把教学推向了最高潮。)
(生思考、交流、推举代表发言。)
生1:我觉得顺境也能造就人才,因为像现在,许多的微软少壮派就是顺境成长的典例,他们从小就在自然的环境下成长,并没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校内,而用于娱乐、交友。他们不曾经历过艰辛,却同样获得了成功,难道有人还想遭受磨难?
生2:我还是赞同孟子的观点。古往今来,许多领域中杰出贡献的人都是在逆境中诞生的。贝多芬在两耳失聪,双眼失明的情况下谱出了震惊音乐界的《命运交响曲》;爱迪生在经历无数次失败后,发明了电灯;轮椅上的霍金不畏命运的挫折提出黑洞说,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例子都说明──逆境造就人才。
生3:我认为,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好斗逞勇;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钩心斗角;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自怨自艾;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充满信心;嘉许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爱人爱己因此我要说:顺境给予孩子的成长影响要好一些。
生4:我认为环境对人的成长固然很重要,但关键还是靠自己主观的努力。逆境也能成才,顺境也能成才。
(长时间鼓掌。)
师:逆境磨炼人才,顺境也能造就人才,关键看你是不是一个可造之才!同学们思维活跃,见解深刻,表达流畅,表现优秀,希望这种学风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地发扬光大。下课!
【教学反思】
1、本次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思维活跃,冲破樊篱,充分解放了他们的思想,自己真正成了主宰自己学习的主人。
2、本次课还体现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合作交流,使许多不能解答的问题得到了解答,使许多能解答的问题在头脑中愈发明朗。
3、质疑──探疑──合作解疑贯穿教学始终。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讨问题,真正感受到求知的乐趣。
4、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同时,还突出了文言文教学以读为本的教学宗旨,读贯穿整个教学中,且形式多样,有吟读、有研读、有赏读,还有范读、齐读、对读在读中赏美点,在读中研难题,在读中获知识,在读中明道理。
5、本节课既教书、又育人,既重知识能力目标的落实,又重方法过程,还特别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长此努力,教师将乐教,学生将乐学!
《孟子》两章9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限制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依靠山川的险阻,威慑天下不能凭借武力的`强大。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自己的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自己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施行“仁政”的)的君主不战则已,战斗就一定能胜利。
《孟子》两章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2.讨论点拨法3.比较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3.学生大声读课文。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课堂竞赛,每道题单数题一组回答,双数题二组回答。
第二板块: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第三板块:才华展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学生课堂竞赛成果展示:
关于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才华展示:
(1)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2)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4.教师综合评判,分出优胜组,全班鼓掌祝贺。
5.学生齐背课文。
四、总结升华:
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学生讨论及成果展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五、课堂小结:
《(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六、布置作业:
1.两篇短文中,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2.写一篇渎后感。淡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板书设计]:
《孟子》二章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一、摆事实
得道多助
论据:战例治国人和 生于忧患 二、归纳基本观点
失道寡助 死于安乐
结论:得到多助 三、正反论证
失道寡助 四、归纳中心论点
【《孟子》两章】相关文章:
校园两课两操一活动计划范文02-13
《两面国》教案01-04
关于《新闻两则》优秀教案精选02-25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精选10篇)09-14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教案(精选10篇)10-22
两小儿辩日教案(精选12篇)03-20
《两件宝》教学设计范文03-20
两小儿辨日教案设计03-20
读写结合结题报告范文两篇02-09
学生会工作总结两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