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范文(通用7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音乐《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音乐《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 1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风俗。每个民族的歌舞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二、初听范唱: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民族风格浓郁的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出示课题)
这究竟是哪个民族的呢?答案就在歌曲当中。同学们可要仔细听好啰(播放歌曲)
现在,大家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了吗?
对,彝族。
唉?你知道赶圩是什么意思?赶圩就是我们这儿说的赶集。
2、简介彝族(播放课件,背景音乐《赶圩归来啊哩哩》)
下面,老师就带大家一起走进彝家山寨,去感受彝族的风土人情。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
彝族人世世代代在高山河谷间辛勤的劳作,繁衍生息。神奇秀美而广袤丰饶的土地养育了一代代的彝族人,也孕育出彝族人悠远的历史和朴素而多彩的民族文化。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每逢节日、庆丰收或办喜事,人们就穿上节日的盛装,聚在一起,唱啊,跳呀。参加者从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气氛非常热烈。
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最隆重的节日是火把节,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当夜幕降临,彝家村寨男女老少手持火把在山坡田野欢呼,祈求五谷丰登,生活幸福。人们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彻夜狂欢。
3、欣赏完这段彝族的风情片,谁想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欣赏后,根据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热烈、奔放、欢快、载歌载舞……)
师小结:彝族人民热情、奔放,能歌善舞。歌舞是他们表达高兴心情的一个主要方式。你听,就连赶圩归来,他们也是一路欢歌笑语。
三、学唱歌曲:
1、播放《赶圩归来啊哩哩》两段
师:你们说,这首歌曲的节奏怎么样呀?(提问几个学生)
对,非常欢快、活泼,富有动感。那你们愿不愿意跟彝家姑娘一起去分享赶圩归来的那份快乐呢?
那好,彝家姑娘唱,我们就为她们伴奏,好吗?
请大家拿出响板。
2、师提问:你从歌中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是什么?
对,“啊哩哩”贯穿在整首歌曲当中。那你知道“啊哩哩”是什么意思吗?
“啊哩哩”是彝族歌曲中常用的衬词,就像我们唱歌是常用的“啦”表示很高兴的心情。
3、下面让我们再来欣赏歌曲的第一段,只要遇到“啊哩哩”,我们就用响板为它加上“xxx”的节奏,好吗?(播放第一段)
4、同学们的节奏感相当不错,那么你们能不能用脚跺出这个节奏呢?好请大家站起来。(播放第二段)
5、大家的表现棒极了。现在,你们能不能手脚配合起来?
(播放第三段)
6、啊,我看有的同学已经能边唱边跳了。下一段,我们只要遇到“啊哩哩”,就边唱边动起来,好吗?(播放第四段)
哎呀,第一次和彝家姑娘合作,就配合得这么默契,你们可真了不起。
7、来,大家放下响板,坐下休息休息。我们再来欣赏一遍,你听听歌曲根据情绪的变化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生:2个部分。
师:这两部分在音高上有什么不同呢?(生:第二部分比第一部分的音调更高一些。)
学习第一部分
8、师:回答的非常正确。那你们能不能随老师的琴声将第一部分轻声地唱一唱?
9、纠正:老师把前两小节唱一遍,你们体会一下这两个“啊哩哩”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个高,第二个低。并且第一个最后一拍声音一下子挑了上去。
师:你回答的太好了。正是这个上滑音的运用把彝族歌曲的味道体现的淋漓尽致。大家能不能模仿老师来唱一唱?
(老师用手势的高低变化指导学生唱:日落西山啊哩哩,散了圩了啊哩哩)(或者在课件上出现旋律线示意图)
如果声音再轻巧一些就更好了。
这下很有彝族姑娘唱歌的味道了。好,随老师的琴声再巩固两遍。
10.解决波音:
师:你看,第4小节有一个什么记号?(学生可以不由自主地说出来)
对,波音。确切的说,这是一个上波音,它应该和哪个音结合起来呢?
谁知道?(举手示意学生)
那你能唱一唱吗?(根据学生表现:唱的不好也没关系,重要的是参与的过程。)
生:232(可能出现速度较慢的情况)
师:速度再快些就好了。不过,已经很不错了。来,大家跟老师来唱一唱。(连教唱两遍)623212256你们能不能把这句的歌词填上去?(师弹奏这一句)
11、师:下面,同学们随老师的伴奏在心里默唱第一部分。
(师弹奏第一部分旋律)
12、师:你感觉这首歌用什么样的情绪和音色来演唱比较合适呢?
生:轻快、跳跃、活泼地、有弹性地……
师:说的真好,那---就请你们带着这些情绪有表情地来演唱歌曲的第一部分吧!(师弹奏第一部分旋律)
学习第二部分
13、师:啊,听了同学们的歌声,老师都陶醉了。
下面,我们再来仔细聆听歌曲的第二部分。(播放第二部分)
师:这两个乐句的歌词完全一样,你听听旋律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这两个乐句的第一小节完全相同。
不同的是:第一个“赶圩归来啊哩哩”比较高
第二个“赶圩归来啊哩哩”比较低
师:回答的非常准确。随老师的琴声将这两句分别练习练习。
师教唱:26565422,再教唱:赶圩归来啊哩哩
师:最后这一小节,音的跨度比较大,(师教唱,并用手示意音的高低)
师教唱:63363566再教唱:赶圩归来啊哩哩
师:最后这个“啊哩哩”要唱的饱满有力。
14、我们完整的`演唱第二部分。大家要注意:唱高音时,气息一定要充足饱满,声音一下子弹出去。
15、我们再来完整地听一遍。重点听听彝家姑娘用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第二部分的。
生:音调高、欢快、热烈……
师:第二部分是歌曲的高潮,彝家姑娘用高亢、明亮的声音抒发了彝族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你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怎么样呢?
生:幸福、美满……
师:的确。正如歌中第二段唱的那样,(师唱:蜜一样的啊哩哩,好生活啰啊哩哩)
那你们能不能用这种高亢、明亮的声音抒发出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呢?
生:用洪亮的声音说“能”
16、师:从大家响亮的回答中,老师已经听出了你们的自信。准备好了吗?师喊口令:123起:(师弹奏第二部分。)
17、师用赞叹的口气说:非常好。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连贯的演唱第一段。(师完整弹奏第一段旋律)
18、这四段的旋律完全相同,后三段大家能不能随范唱轻声唱一遍。
19,现在,让我们
好,大家带着甜蜜的心情来演唱歌曲的后三段。
1组领唱第二段2组领唱第三段3组领唱第四段,副歌部分我们集体用明亮的声音演唱。
歌舞是彝族人民表达高兴心情的一个主要方式。学会了彝族的歌,我们再来欣赏彝族的舞。
四、学习彝族舞蹈
1、简介彝族舞蹈
彝族的舞蹈颇具特色,形式多种多样,有“跳歌”、“跳月”、“打歌舞”等等,其中“阿细跳月”是最流行的舞蹈之一。在田间村头,在皎洁的月光下,在熊熊的篝火旁,小伙子们都会吹起短笛,弹起三弦,姑娘们和着节拍,翩翩起舞,跳到酣畅时姑娘们会随手摘一片树叶含在嘴上吹起美妙的曲子。你们瞧,彝家姑娘和小伙子们跳的多高兴呀(播放舞蹈《阿细跳月》)
今天,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一段彝族舞蹈,同学们想不想欣赏?
同学们边欣赏边要注意观察这个舞蹈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师表演彝族舞蹈。
大家喜欢吗?有谁发现这个舞蹈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大家讨论讨论(学生讨论)
师小结:对,彝族舞蹈最大的特点就是脚上的动作十分丰富,有抬脚、跺脚、吸腿、跳转等等。
3、教授舞步
大家想不想跟老师学习几个简单的动作?好,请起立。
教授三步一跺、三步一跳、吸跳
师边讲解边示范:
①三步一跺是彝族舞蹈最基本的舞步。
双手叉腰,第一拍右脚向旁迈一步,第二拍左脚跟上,第三拍右脚再迈出一步,第四拍左脚靠上去,用力跺一下。(师喊口令:1234)
反向左脚先迈出,1234,右脚用力跺一下。
大家注意:身体和脚的配合要协调,髋部得随着节奏自然的摆动。
下面,大家跟老师重点来学习一下髋部的摆动。
右—左—右——左—右—左——来,脚步与髋部配合起来试一试。(师喊口令:1234)
②三步一跳就是在三步一跺的基础上稍加变化。第四拍右脚原地轻跳起来,同时左脚吸上来。(师喊口令:123跳123跳)
③来,我们随着音乐练习练习舞步。第一部分用三步一跺,第二部分用三步一跳。
4、彝族舞蹈另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有许多人在一起表演。他们都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和着节拍,以整齐、有力的脚步声共同舞蹈,体现彝族人民团结向上的精神面貌,构成一幅热情奔放的画面。
今天,我们也来扮演一回彝族的姑娘、小伙子,好吗?来,让我们随着欢快、热烈的音乐,一起跳起来。女同学拉起一个内圈,男同学拉起一个外圆。大家要非常专心,才能保证舞步协调统一。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音乐响起(背景画面:彝族火把节,人们围成圆圈尽情的跳舞。)
(师在圆心领舞,动作要简单,与学生的一致。)
五、创编节奏(双响筒、沙锤、碰铃各2对)
许多同学的舞姿真不错。不过,有个别同学跳起来的确很吃力。不过,没关系,每个人的特长都是不一样的。我相信,这些同学的伴奏水平一定不会错。看,老师这里还有几种打击乐,没有用武之地,你们能不能让他们发挥作用。
1、师生创编节奏
①(师手持双响筒敲击)双响筒的音色非常干脆。用它敲击什么节奏,为歌曲伴奏呢?
②(师手持沙锤)看,这沙锤用在什么地方比较合适呢?
③(师手持碰铃)碰铃的余音较长,我们通常是两拍一击
(三组打击乐节奏出现在歌谱的下方,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
2、三种打击乐的伴奏谱已经出来了,谁能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找出六个学生用打击乐按照节奏谱伴奏。)
其他同学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六、结束部分
这几个同学配合的相当不错。好,你们几个继续来担任伴奏。一组、二组分别站在这两侧,担任领唱。三组、四组的同学拉起手,围成圆圈,担任伴舞。
各组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和彝族的姑娘、小伙子们,一起尽情的唱吧、跳吧,唱出我们美好的心愿,跳出我们幸福的生活。
课件画面:阿细跳月音乐:赶圩归来的伴奏。
小学音乐《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广西彝族风味的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让学生了解彝族的风情,教育学生热爱我们的民歌。
教学准备:
CAI课件 录音机 竖笛 电子琴 投影仪 打击乐器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用甜美的声音准确表现歌曲,并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
一、师生问好
二、发声训练
1、 歌曲《雨花石》
2、 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三、竖笛吹奏训练
1、《红河谷》
2、《牧场上的家》
3、合奏《我怎样长大》
4、学习吹奏《赶圩归来啊哩哩》的5—8小节
四、课题引入
刚才吹奏的曲子,你们知道是哪个民族风味的曲子吗?(抽生回答)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彝家欣赏彝族风情吧。
五、欣赏 CAI课件制作的MV 介绍彝族风情
彝族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数中居第五位, 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历法;彝族音乐富有特色,舞蹈多与歌唱相伴。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 ,颇富民族特色。彝族的服饰十分精美,花包头是姑娘服饰重要组成部分,为心灵手巧的姑娘亲手制成,长约3米,宽约0.17 米,一条黑布作底,上面绣有数条彩色图纹,花色图纹的优劣,标志着姑娘的智慧和才能,因此花包头的制作十分精致美丽,每逢喜庆、赶圩、外出,姑娘们都要带上美丽的花包头穿上崭新的民族服饰。凉山彝族男子喜欢披“擦尔瓦”,擦尔瓦是用羊毛织成的披衫做工十分考究,有白、灰、青等色,制作一条擦尔瓦,往往要用几个月时间。彝族小伙子的擦尔瓦一年到头不离身,白天御风寒,夜晚当被盖,堪称凉山彝家服饰象征。
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最隆重的`节日是火把节,一般在农历六日二十四日前后几天举行,贵州彝族则在农历六月初六左右进行。 现在火把节的内容十分丰富,有斗牛、摔跤、跑马、选美、对歌、舞蹈、射箭、等各种娱乐性活动,到夜晚,人们点上火把,火把行列从村头照到田野,人们围着熊熊燃烧的火堆,尽情歌舞,曾有古诗这样描绘火把节之夜的美景:“云披红日恰含山,列炬参差竟往还,万朵莲花开海市,一天星斗下人间。”
随着经济的发展,彝族人的物质生活条件日新月异。只要你到彝族村寨走一走,你还会发现彩电、冰箱、拖拉机等电器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彝族人的生活富裕起来了。彝乡变了,但是彝族人特有的朴素和热情还在,在彝族人看来,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根龙脉,彝族人朴素的伦理道德和多姿多彩的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六、课题引入 讲解歌名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彝族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彝族人把赶集叫做赶圩,“啊哩哩”是当地人常用的衬词,表示很高兴的心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歌曲吧,听的时候思考一下歌曲是多少拍的,它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七、初听《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教材版本
1、歌曲是多少拍的,它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2、刚才我们竖笛吹奏的是哪部分?
八、学习歌曲1—4小节
1、 复习上波音
2、 教唱旋律
3、 师生对唱 分组对唱
九、完整跟录音伴奏《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教材版本来演唱,演唱形式为分组对唱。
十、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做伴奏
1、先学习4—8小节 分别教3种乐器 重点是双响桶和串铃
2、跟录音完整的为歌曲伴奏 没有乐器的孩子唱歌曲
十一、组织学生表演歌曲
十二、欣赏歌手罗宁娜演唱的《赶圩归来啊哩哩》和轮回、黑豹合唱的摇滚版本《赶圩归来啊哩哩》扩大学生视野 。
十三、小结
教育学生热爱我们的民歌,送给学生一句名言:“热爱民歌吧,这是我们生命的根和源。”
小学音乐《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 3
一、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并有感情地进行演唱。
2、了解彝族的风土人情
3、激发学生对民族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唱好十六分音符;认识波音
三、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钢琴
四、 教学过程:
1、 导入:
师:直截出示图片:(同学们,你知道这是哪个民族吗?)(同学们,彝族人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南、广西等省区,彝族人们的服饰款式多样,各具特色,他们喜爱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你们看这就是他们赶集时的`情景,那你知道什么是赶集吗?)
2、 聆听歌曲:
师:彝族人民的山美,水美,歌声更美,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这首歌曲,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阿哩哩
师:歌词中最多的就是阿哩哩了,彝族人们在开心的时候就会唱阿哩哩,让我们跟他们学一学。
师:同学们在谱子里还发现了什么?在这首歌曲里面有一个波音记号你们发现没有?
生: 发现了!
师: 谁能找出来?(学生找出来后 老师问是上波音还是下波,上波音应该怎样唱?)
3、学唱歌曲:
教师先弹奏一遍旋律,请学生仔细聆听
教师范唱
学生跟唱
指出不足之处(注意音准)
有感情的演唱(请你边唱边想象这个美丽的画面)
注意:强调波音记号
师:老师发现刚才唱词的时候,波音记号还没有体现出来。(师生一起解决)处理衬词“啊哩哩”
师:在这首歌曲当中运用最多的是哪句词?
生:“啊哩哩” !
师 : “啊哩哩”是什么意思呢?
生:很高兴!
师:想唱好彝族歌曲呢,唱好“啊哩哩”很关键!首先我们看第一句的“啊哩哩”应该怎样唱呢?(处理啊哩哩的唱法, 和“ ”应该向上挑,再让学生找出来还有哪一句也要这样唱。)
4、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学生自由发挥)
5、聆听《丰收锣鼓》
请你说说用了哪些乐器来演奏的?
6、反思与小结
《赶圩归来阿哩哩》这首歌曲比较欢快,学生比较喜欢,但是在音准方面还要注意,因此在教的时候最好慢一点,特别注意16分音符,同时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教唱,学生还容易唱不准的是第四句。此外,用打击乐器给乐曲伴奏,也能增加学生的积极性,配合性。
小学音乐《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 4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的内容有:《赶圩归来啊哩哩》和《苗岭的早晨》。《赶圩归来啊哩哩》是一首G宫系统e羽调式4/4拍节奏非常欢快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彝族歌曲,在本课作为教唱要求。但只唱中间部分,这部分由两个乐句组成,第一个乐句有四段歌词,都表现出彝族姑娘赶圩归来喜悦的心情。第二个乐句只有一个段歌词,但分两个声部,使全曲推向高潮,最后落在主音上结束。《苗岭的早晨》是一首A宫调2/4拍节奏非常自由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苗族乐曲。在本课作为欣赏要求。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标准,我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三点: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西南风情的学习和了解,从而培养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民族音乐。
2、过程与方法:体验不同民族风格的音乐,并作出正确的评价。
3、知识与技能:能用标准、和谐的声音和欢快、喜悦的`情绪演唱《赶圩归来啊哩哩》。
三、教学重难点
感悟民族音乐风格,做出正确评价,拓宽民族文化视野。
四、教学方法
聆听法、提问法、演示法、模仿法、讲授法等。
五、教学工具
钢琴、录音机。
根据八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变声期,不宜长时间发声的实情。和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重视欣赏的要求,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如下:
六、教学过程
1、导入:(1—2分钟)
我使用问题导入法。问题是“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几个少数民族?他们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哪个地区?你对他们了解多少?”当然第三个问题不要求作答,只起到让同学们回忆和反思的作用。提问这些问题的目的是让同学们很快投入到课堂,并且激发同学们主动获得知识的兴趣。
2、欣赏部分:(20分钟)
我使用的是聆听法和提问法。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欣赏《苗岭的早晨》。问题是“听这首乐曲时你眼前浮现的是什么样的画面?这首乐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听完后作答。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实现我的第二点教学目标。
这个环节完后我接着对苗族的重要节日、服饰、音乐、乐器和一些风俗习惯等进行阐述。运用讲授法和讨论法。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实现我的第一点教学目标。
3、教唱部分:(18分钟)
不同的少数民族,他会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音乐风格。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很有魅力的彝族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首先我们完整地听一遍,感受一下这首曲子的情绪和独特的地方。接着就是教唱和演唱、分组演唱的部分。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实现我的第三点教学目标。
4、小结:
“今天我们叩开了西南风情的大门,发现里面绚丽多彩如诗如画。希望同学们通过网络和书籍等手段继续参观和探索里面的奥妙。”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同学们继续学习。最后结束本课。
小学音乐《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 5
一、课程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音乐欣赏、歌唱和互动环节,让学生:
了解广西彝族民歌的文化背景和特点;
学会演唱《赶圩归来啊哩哩》这首歌曲;
在歌唱中体验到广西彝族民歌欢快、喜悦的情感;
能够简单地分析和欣赏广西彝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二、教学准备
教师需要准备教学PPT、音乐器材(如钢琴、手风琴等)、广西彝族服饰、美食图片等;
学生需要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学习内容和参与互动环节。
三、课程流程
知识点讲解
介绍广西彝族民歌的文化背景和特点,包括广西彝族的音乐传统、歌曲结构形式以及彝族民歌的常用乐器等。通过PPT展示广西彝族服饰、美食图片,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文化。
音乐欣赏
播放《赶圩归来啊哩哩》这首歌曲,让学生完整地聆听。随后,教师进行钢琴伴奏,学生集体学唱歌曲。同时,教师需对歌曲中的节奏、音准、装饰音等难点进行重点讲解和演示。
互动环节
(1)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自主演唱歌曲,互相学习、交流。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唱技巧和表现力。
(2)知识小竞赛:设置几个有关广西彝族民歌的'问题,学生进行抢答,回答正确的小组可获得小礼品。通过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表现力展示:学生自由表演《赶圩归来啊哩哩》,可以是唱歌、跳舞、器乐演奏等形式,展示自己的才艺。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鼓励。
四、教学目标评估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活动成果展示以及知识小竞赛的成绩,对教学目标进行评估;
在课程结束后,进行一次简单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学习感受;
根据教学目标评估结果,总结教学经验,反思并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音乐《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 6
一、课程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音乐实践,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演唱技巧,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具体目标如下:
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能够跟伴奏准确演唱;
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能够根据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进行情感表达;
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简单的舞蹈编排和表演展示。
二、教学大纲
本节课将按照以下教学大纲进行:
导入(5分钟):介绍课程内容,播放《赶圩归来啊哩哩》音乐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新课(30分钟):
a. 介绍歌曲背景和基本旋律特点;
b. 逐步教授歌曲的各个部分,包括节奏、旋律和歌词;
c.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乐器演示(15分钟):
a. 教师演示壮族的特色乐器——铜鼓,并演奏简单的节奏;
b. 邀请学生尝试演奏铜鼓,感受其音色和节奏。
小组合作与表演展示(20分钟):
a. 学生自由分组,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结合歌曲进行表演;
b. 各小组展示表演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课后作业(5分钟):
a. 复习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
b. 下节课前表演给家长和老师看。
三、教学设计
音乐知识点讲解:介绍《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特点,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乐器演示:教师用壮族的特色乐器铜鼓,演奏简单的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小组合作打下基础。
歌曲练习:通过多次播放歌曲录音、教师范唱、学生跟唱等方式,逐渐让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同时,针对歌曲中的难点部分进行重点讲解和练习。
小组合作与表演展示:学生自由分组后,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结合歌曲进行表演。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教师对学生的表演成果进行点评,及时纠正错误和不足之处。
四、教学评估
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将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估:
音乐能力测试:通过听辨、演唱、演奏等形式,测试学生对《赶圩归来啊哩哩》的节奏、旋律和歌词的掌握情况。
表达表现评估:根据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度、合作能力、表演展示等方面进行评价。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表现欠佳的学生给予鼓励和支持。
综合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编舞蹈、表演展示等活动,评估学生在音乐实践中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表演过程和成果进行记录和展示,以便更好地评估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旨在通过音乐实践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通过合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设计,以及有效的教学评估方式,相信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音乐《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 7
一、教学目标
通过聆听和学唱歌曲,感受欢快、活泼的情绪和民族风格,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表达歌曲的情绪。
采用聆听、演唱、表演、伴奏等综合性音乐活动,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表现音乐。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聆听、演唱、表演、伴奏等综合性音乐活动,准确表达歌曲情绪。
掌握节奏。
三、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
播放《赶圩归来啊哩哩》音频,让学生仔细聆听。
提问:听了这首歌,你们觉得它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揭示课题:《赶圩归来啊哩哩》。
初听范唱
播放《赶圩归来啊哩哩》范唱,让学生认真聆听。
提问:这首歌是哪个民族的歌曲?歌曲中出现了哪些打击乐器?
揭示答案:壮族歌曲,出现了锣、鼓、镲等打击乐器。
学习歌曲节奏
播放《赶圩归来啊哩哩》节奏音频,让学生跟着音频一起练习。
揭示答案: 这三种节奏均为一拍一个音,其中 、 节奏为强拍, 节奏为弱拍。
学习歌曲旋律
播放《赶圩归来啊哩哩》旋律音频,让学生跟着音频一起练习。提问: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揭示答案:歌曲旋律跳跃欢快,表达了壮族人民赶圩归来时的喜悦心情。
【小学音乐《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歌曲哩哩哩教案04-25
歌曲《哩哩哩》教案08-18
嘀哩嘀哩教学反思07-08
精选关于歌曲《哩哩哩》的教案06-23
《赶花》教学设计06-03
《赶花》教学设计范文06-26
关于《赶花》的教学设计06-25
小猪唏哩呼噜的学习教案参考05-30
小学音乐《音乐小屋》教学设计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