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习俗》教案
《家乡的习俗》教案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八》能说会道内容
教材分析:
习俗——民风民俗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斓多姿,在灿烂的人类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排这次能说会道的训练,一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调查访问,继续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二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次能说会道训练选择的内容可以是家乡节日习俗,也可以是家乡富有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或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的,也可以是调查访问了解到的或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只要是关于民风民俗的内容,都可以成为本次能说会道的内容。不过我认为,从我们家乡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入手,学生会感觉到更有内容可说,说起来会更得心应手。因此,本节课的能说会道训练,我主要引导学生介绍家乡的民风民俗为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和调查访问,感受和吸收习俗文化的智慧和营养。
(二)能力目标:
2、提高自己搜集材料的能力。
3、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的习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4、在互动交际中,培养学生能说会道能力,做到态度大方,有礼貌,能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能认真地倾听。
(三)情感目标:
5、创设交际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交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6、感受祖国民族文化习俗的魅力,尊重并热爱家乡的民风民俗。
教学重点:
1、把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与同学交流,交流时做到内容真实,表达流利。
2、培养学生的交际表达能力,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教学难点: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风民俗的方法,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晰。
课前准备:
1、通过上网、课外阅读等方式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
2、向家长或长辈了解本地的风俗习惯。
3、教师准备相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回顾课文,揭示课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在你的家乡有着特定的习俗,在那些特别的日子里一定有令你难忘的事。今天的“语文百花园”,就给了你一个畅所欲言、尽情书写的机会,赶快展示自己的才华吧!
(1)同学们,你还记得《端午节的由来》这篇课文吗?谁来说说文章主要内容。
(2)是啊,古老的中华民族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谰多姿。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造就了各式各样、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而且民风民俗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也就是具有很明显的地方特色。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你的家乡有哪些习俗呢?他们都有哪些特殊的意义呢?
(3)这节课我们就来说一说我们自己家乡的习俗。
(板书课题:家乡的习俗——说民风 道民俗)
教师播放课件,展示我们各民族的典型习俗。
(播放广西龙胜--红瑶人习俗; 展现侗族习俗的大塘湾民俗风情游片段)
二、说说对“习俗”一词的理解
学情预设:可以解释词语,可以谈对习俗的认识、意义、看法等。如:
1.顾名思义,“习俗”即民风与民俗。
2.我们的习俗经过搜集、梳理、甄别、吸收,遗弃了落后的、迷信的、愚昧的糟粕,发扬优秀的、先进的、科学的内容,成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向外来旅游者展示本土形象的资源。
3.“习俗”是我们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的缩影。展示了我们无限丰富的地方民俗文化生活。
4.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习俗很多,而且各地有所不同。
5.习俗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三、提供范例,激发交际欲望
1、在我们这儿民风民俗很多,其中最具地方特色的是什么呢?
春节贴“福”字介绍:
我们龙胜每逢过年都会在自家门上贴上“福”字。人们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俗呢?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介绍时老师亲自操作贴“福”字,边贴边作介绍)
(设计意图:以学生最熟悉的贴“福”字作为范例,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由于绝大多数学生都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加上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极富感染性,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进行语言表达的强烈欲望,激发他们口语交际的热情,从而使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
四、打开思路,提升交际能力
1、除了贴“福”字,我们这儿还有哪些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呢?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拿出来与同学一起交流。(4人小组交流)
(1)交流内容:对课外阅读、调查、上网查找、亲身经历等所了解的习俗进行交流。(如,节日习俗: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服饰、饮食、民居;民间工艺品等。)
(2)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介绍了的民风民俗有什么特点,是怎样介绍的;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介绍的同学要耐心回答;推选代表,介绍本组最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商议怎样介绍才能给全班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要做到善于组织和利用手中的材料,说得详略得当,生动有趣,条理清晰等。)
(课件出示交流提示:)
①说你要为大家介绍的内容是什么,你的资料从哪得来的?
②你要介绍的民风民俗的主要特点讲清楚,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认真倾听组员的讲述,把不清楚的地方记下来及时询问。
2、各组推选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搜集到的材料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基础,加上老师在课堂上帮他们把搜集到的材料整理归类,有了这些材料,学生才会真正感觉到有话可讲,有内容可说,学生交际起来也就会感到轻松自如。口语交际是训练听话、说话能力的一种形式,即融“听”、“说”、“交际”于一体的训练。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完成本次训练的内容及目标)
五、畅所欲言,召开“说民风 道民俗”发布会
1、各组推选优秀代表参加“说民风道民俗”发布会,确定发言顺序。
2、明确“说民风道民俗”发布会有关要求:
(课件出示:)
(1)发言人要讲清楚家乡的某种民风民俗的特点。
(2)讲完后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3)对某种民风民俗感兴趣并有所了解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
3、评选最佳发言人:共同讨论哪位发言人介绍的民风民俗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评选标准:
(1)态度大方,口齿清晰,解答耐心细致;
(2)条理清楚,民风民俗特点突出;
(3)运用本单元所学的一些表达方法。
4、引导大家总结:
我们的家乡人杰地灵,民风民俗特色鲜明又丰富多彩。吃穿住行,饮食、礼仪、姓氏、节日、工艺品,处处有历史文化的积淀。
(设计意图:小学生具有很强的表现欲,通过设下擂台赛,使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有了施展的空间。加上引导学生展开多个回合的交际,让学生说了还想说,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真正得到了事培养。)
六、课外延伸:
1、课后浏览广西电视网--广西龙胜--红瑶人习俗;百度“龙胜习俗”去领略更多的民族习俗风情。
2、和自己有相同兴趣的同学一起编写民风民俗的手抄报。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从小课堂向大课堂延伸,口语交际必须依赖于社会实践,而形成口语交际能力后,最终又要走向社会。在重视学生在生活中积累运用知识的同时,注重在今后的交际中灵活应用,更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拓展了他们的思维,体现口语交际“生活化”、“实用化”的特点。通过编写手抄报,不仅给同学们创设更多的口语交流机会,还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家乡的习俗》教案】相关文章:
可爱的家乡教案_范本03-20
山西生育的习俗10-26
大年的民间习俗03-12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教案范例02-23
大年初六的习俗02-04
陕西旬阳地区嫁娶习俗总结01-17
关于春节习俗的社会实践报告6篇03-28
关于家乡的桥的教学设计03-19
《走进美丽的家乡》教学反思(通用7篇)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