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交流说出“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内涵及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交流总结文章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细致交流热爱科学、 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 神。
【自主学习】
一、走近作者:
丁肇中(1936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相关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克特同获诺贝尔 物理学奖。
二、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丁肇 中( ) 袖手旁观( ) 不知所 措( ) 彷徨( )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致知: 袖手旁观:
3、《四书》指: 、 、 、 。
《五经》指: 、 、 、 、 。
【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讨论辨析】
5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有没有一样?
【探究质疑】
1.第4段举“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2.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3.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4.第9段讲的是 什么道理?
5.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6.问:第12段举我 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7.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8.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课堂小结】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相关文章:
《孔乙己》导学案(精选6篇)12-14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精讲04-11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通用12篇)06-20
晏子使楚导学案设计(精选12篇)07-28
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09-23
《秋天的雨》导学案范文(通用11篇)09-22
静夜思导学案参考(通用12篇)03-14
关于导生工作的总结(通用13篇)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