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说课稿

时间:2022-11-04 12:29:39 地理说课稿 我要投稿

地理说课稿汇编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理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理说课稿汇编15篇

地理说课稿1

  一、课程设置

  (一)课程概况

  课程名称:中国旅游地理

  课程对象:旅游专业学生

  课程定位:旅游专业主干课程

  教学团队:3位校内教师+3位兼职教师

  课程学时:64课时

  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

  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是介于旅游学和地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旅游学中涉及大量地理问题:旅游活动的异地性和空间移动性,可以说,没有与地理无关的旅游

  1、多学科交叉性

  与多学科有密切联系: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宗教学、建筑学、文学艺术、美学等。

  2、应用性

  是适应大众旅游和旅游产业发展需要而产生,为旅游实践服务,对旅游从业者和旅游者都具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

  (二)课程定位

  基于旅游专业岗位设置和人才需求调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学校围绕市场

  转,专业围绕产业转,按职业要求设置课程。旅游就业方向主要有导游、计调、景区讲解和旅游营销。

  人才培养目标:

  1、良好职业道德

  2、较广的知识面和一定的自学能力

  3、熟练掌握导游讲解技巧

  4、较强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

  课程目标:

  方法能力:自学能力,旅游市场拓展能力

  专业能力:旅游线路设计、旅游讲解、旅游资源价值识别

  社会能力:协作能力、竞争意识、创新能力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请进来,走出去),进行课程的开发与设计,积极探索和创新有良好实效的教学方法,从而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大纲的解读

  (一)课程性质和作用

  旅游概论文化基础课

  (二)教材重点、难点

  本课程要求学生首先要掌握旅游资源的总体划分以及我国的旅游行政区划,其次,在这两条线索的基础上重点学习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旅游景点,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国家级自然风景区和五A级景区;最后,打好这些基础后,要引导、培养学生即景导游和编写导游辞的能力,这也是本教材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内容

  绪论:学科、研究、对象、内容

  总论: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

  分论:黄河、长江、东南、西南、青藏、西北、东北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教学模式设计:理论教学+野外教学练习+实训室线路设计、景点讲解+上岗实践

  (二)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比较法、演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在教师指导下,分组进行,强调准备、组织、实施、检查、评价等步骤的全程演练,模拟现场导游环节和实际工作讲解。

  目前的教学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是聘请旅游企业相关负责人加入到课程建设和学生培养上来,既加强了校企合作力度,又可输送符合企业要求的毕业生,同时活跃教学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游是一个“杂家”,需要广泛涉猎多方面的知识,因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因此,除了大胆取舍教材内容外,教师要补充一些课外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多方面途径和手段充实自己,如电视节目《走进科学》、《探索发现》、《秘境追踪》、《精彩中国》都有很大的趣味性,此外还有报纸、图片、地图等等,效果必然良好。

  五、实践条件

  首先是利用野外实训机会观摩练习导游讲解(进一步加强),其次是充分利用实训室条件,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导游辞设计和景点讲解,并可组织班级导游比赛,最后,利用外聘教师和合作单位便利条件,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实习带团机会,真刀实枪是最有利于学生提高业务技能的。

  六、考核改革思路

  在考试形式上力求多样化,该课程重点还放在学生理论知识的积累上,但可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如学生的导游辞的撰写整理能力,此外,和其他课程相结合,模拟导游,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这些是导游实际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内容。

地理说课稿2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非洲》。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非洲这一课选自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其内容包括:非洲的气温和降水、主要气候类型与农业的关系。教材从非洲的气温、降水的特征对非洲的气候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并且通过阅读部分呈现出气温和年等降水量线的读图技巧,为以后分析通过此类图总结其他地区的气候特征做好铺垫。

  二、说学情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初一的学生对于非洲,都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前面已经学习了非洲的地形,对非洲的地形有所掌握,但是对于非洲的气温并没有系统的了解。基于他们已经学会使用计算机搜集资料,我会让他们在上课之前搜集资料,自主读图探究,梳理学习思路,上课时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和掌握非洲的气候。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气候分布图和气候资料的分析,描述非洲以热带为主的气候,归纳其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

  2、初步领会运用气候分布图,描述气候特征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提升读图分析能力。

  3、增强对于地理现象的好奇心,提升地理的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定,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非洲炎热的气候。

  难点:非洲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

  五、说教法方法

  【过渡句】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地图法、讲述法、小组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法,在PPT上展示非洲服饰的图片并让学生说说非洲的服饰有怎样的特点?(宽松肥大、无袖、无领或矮领,式样简单)并提问: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呢?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图片让学生们从生活出发,将学生带入情境中,激发学生兴趣、提起同学们对非洲的探究欲。

  环节二:新课教学

  1、气温

  首先我会让学生阅读课本18页阅读内容:学看气温分布图,分析读气温分布图三要素。学生能够根据阅读内容说出:等温线读数、疏密、走向。

  【设计意图】掌握读气温分布图的方法,为后面分析非洲和其他区域气温特点做好知识基础。

  在PPT上出示非洲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让学生根据刚才所学的看图方法讨论非洲的气温特点?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选择性鼓励,并归纳非洲的气温特征。即:非洲四分之三的面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气候普遍炎热,被称为“热带大陆”。

  【设计意图】通过对非洲气温分布进行判读,可以直观感受到非洲炎热的气候特征,同时也是对刚学习的读图技巧进行检验和巩固。

  2、降水

  让学生阅读课本18页阅读内容,学看降水量的分布图,分析降水量分布图的读图要点。

  【设计意图】掌握年降水分布图的读图方法,为后面分析非洲和其他区域降水特点打好知识基础

  在分析了读图要点后,我会在PPT上出示非洲年降水量分布图,让学生根据刚才所学习的看图方法讨论非洲年降水量的特点。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选择性夸赞,并从整体到局部归纳非洲的降水分布特点。即:非洲的降水地区分布不均匀,总体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降水丰富;南、北回归线两侧大多干旱少雨。

  【设计意图】通过对非洲降水分布进行判读,可以直观感受到非洲干旱的气候特征,同时也是对刚学习的读图技巧进行检验和巩固。

  3、非洲的气候类型

  在PPT上出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让学生根据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课后活动题一,找一找非洲的主要的气候类型。其分布有什么特点?

  邀请两个学生来回答之后对非洲的气候类型以及气候特征进行补充说明。

  4、气候与农业的关系

  由于气候类型与农业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需要学生结合气候类型图以及农业景观进行分析。

  首先,我会出示一组图片展示非洲主要气候类型的景观,并简单介绍其气候特点。然后展示相关农业生产的景观图,让学生分析气候类型与农业分布的关系。

  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我会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并阐述正确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气候与农业的关系,感悟地理学习的乐趣,让学生认识到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

  环节三:巩固提高

  完成课本剩余活动题部分。加深对于知识的深化理解。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同时强调对于读图能力的提升。

  【作业】尼罗河两大支流分别是:白尼罗河、青尼罗河它们各流经哪些气候区?并试着解释历史上尼罗河定期泛滥的原因。

  【设计意图】拓宽知识面,锻炼思维。同时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七、说板书设计

  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我采用的是综合式的板书,它能够体现我的教学意图、落实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地理说课稿3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水旱灾害和印度农业》,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下册的第七章第三节《印度》,适用于七年级学生学习使用。

  首先,对教材进行分析:

  本节教材属于世界地理分区部分。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自然条件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本课题教材内容是在学生了解了印度的地形与人口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已有的气候知识,来分析水旱灾害频繁与西南季风的关系;接着讲述了印度农业生产的巨大变化,教材还安排了南亚季风图与印度年降水量、农作物及矿产分布图以及三处学生课堂活动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本节用意在于使学生避免死记硬背,能够利用地理材料探究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理解工农业生产布局的原理等,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教材的这种安排,也从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农作物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工业生产布局与原料产地的关系等方面体现了环境-资源-人口这一主线,正确地阐明人地关系。

  据此,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认识地形、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理解有关人地关系、生产布局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达到能够利用孟买气温、降水统计图说出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理解南亚季风与水旱灾害的关系。

  情感目标:

  通过对治理印度水旱的讨论,激发学生了解自然,改造自然的情感,培养人地关系协调发展观。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及教学目标要求,确定印度水旱灾害与西南季风的关系为教学重点。印度的农作物分布与地形和降水量的关系既为教学重点亦为教学难点,因为学生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较差,分析事物缺乏全面性,故确定印度的农作物分布与地形和降水量的关系为教学难点。

  综上所述,我把本课教学用一课时,关于印度的水旱灾害首先通过媒体报道,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灾害的无情,接着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讨论分析南亚季风对降水的影响。关于印度农业部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演示,形象直观的对比印度的年降水量与农业带的分布等,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方法上,我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教学演示与讲解更为直观,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主要通过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充分利用课本所提供的练习和资料,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让学生自读课文、分组讨论,探究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理解工农业生产布局的原理等,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教学方法

  1.分组讨论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变学会为会学;

  2.分析讲解法:对地理原理和难点,教师运用多媒体及图、表辅助,分析讲解,予以突破;

  3.比较教学法:通过与已知的地理知识的纵向、横向比较,开拓学生的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教学过程

  首先是前提测评:复习印度人口特点及印度的地形特点?

  接着请学生自读课文“水旱灾害频繁”,说说印度气候有何特点?板书。这一部分内容不多,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转变。

  下面师生共同总结:印度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极不稳定,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水旱灾害频繁。

  多媒体展示印度的水旱灾害,利用图片与新闻,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自然灾害的无情,激发同情心。

  水旱给印度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为了抵御水旱灾害,印度人民是怎样抵御自然灾害的?

  师生总结:

  印度人民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例如,北部恒河、印度河流域规模庞大的灌溉系统,南部的防旱贮水池等。

  但是面对严重的水旱灾害,印度现有的水利工程依然显得有些不足。是什么因素导致印度水旱灾害频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读课本37页孟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分析一下受热带季风影响,印度的雨集中在几月份?旱季又集中在几月份?

  那旱季与雨季的降水量,最多的月份和最少的月份相比要差多少?

  请同学们前后桌一组,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讨论一下,雨季来临时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到了旱季农田里又会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呢?

  那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频繁的水旱灾害呢?

  请同学们读南亚季风图,比较分析1月、7月盛行风向有什么不同?西南季风对印度的降水有何影响?完成P38页的表,以说明印度的水旱灾害与西南季风变化的关系。

  多媒体辅助教学,师生共同总结:我国也是季风气候,我国也同样是一个水旱灾害频发的国家,请结合我国的国情,讨论该如何治理印度的水旱灾害?大修水利工程,引导从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借鉴经验。

  师生小结

  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季节变化大。季风活动不稳定,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转承:印度的农业

  1.由于水旱灾害频繁,生产技术落后,人口众多,使得印度在20世纪上半叶粮食生产不能自给自足,每年进口大量的粮食。20世纪60年代后,印度的粮食生产由不能自足到自给有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什么原因使粮食生产有这么大变化的呢?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板书)

  在学生自读课文之后,我通过启发式提问,安排了如下一系列小组讨论活动。

  1.读资料“绿色革命”,说说它有什么意义?它对我们的家乡农业生产有什么启发?

  2.通过对比印度水稻和小麦分布图与地形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说说水稻和小麦分布与地形、降水量有什么关系?(通过展示师生共同总结。)

  3.接着通过讨论棉花、黄麻、茶叶的分布与地形、降水量的关系。在此,我把全班分成五组,请每一组同学讨论一种农作物的分布与地形、降水的关系。学生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总结,通过多媒体展示结果。

  4.看资料剪辑“饮食习惯”,想一想:为什么印度南、北方人民的日常饮食有这么大的差异?

  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是大米和面食。北方以小麦、玉米、豆类等为主,东部和南方沿海地区以大米居多,中部德干高原则以小米和杂粮为主。印度人的副食分肉食和素食两类,但是印度人不吃牛肉。

  印度菜的一大特点就是糊状菜居多,而且还加以各种色素,因此常有黄的汤,绿的糊,红的泥。如果没有一段时间的适应,是很难习惯的。此外,无论在家庭还是餐馆,印度人认为生水是最好的饮料(建议最好煮沸),餐桌上总会有一杯凉水。

  课堂总结

  印度和我国都是人口众多、历史悠久、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压力大,经济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但是发展中国家也不是样样都落后的,大力发展科技、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开拓高科技产品的国际市场,是发展中国家逐步赶上世界经济水平的最佳途径。请大家预习“发展中的工业”。

地理说课稿4

  一、课程标准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此要求是这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化承接了上一章人口的迁移,而城市的大规模发展又对后面工、农、交通等区位选择产生重大影响,在整个模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前两节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与服务功能的特征之后,本节教材主要是从时间这个维度探讨了城市的一个发展历程及今后的趋势,可以理解为对一、二节的呼应和升华,本节的城市化对一个城市而言是城镇等级升级的过程,对一个地区而言是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城市化不仅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城市形态和不同的空间结构,分之城市化也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所以本课在本章中起着提炼与升华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统一以及地理知识分层次掌握的要求),加上我对教材的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大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背诵出城市化的概念;

  (2)分析说出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及其推动因素;

  (3)说出城市化的三个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图片对比分析出一个区域城市化发展的证据,再结合材料判断一个区域城市化的阶段;

  (2)通过角色扮演,感受城市化带来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树立科学城市发展观,尊重人地和谐发展。

  (三)重、难点分析

  1.重点:

  (1)城市化的概念及其标志;

  (2)不同城市化阶段的特点。

  2.难点:

  (1)根据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征判断一个地区城市化的水平

  3.重点、难点确立依据:根据课标的要求将城市化的概念及其标志、不同城市化阶段的特点作为本节的重点内容。而城市化是一个连续渐进的变化发展过程。各个阶段之间区别明显,但在过渡阶段却兼有两个阶段的特点,所以给学生具体分析判断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时带来了一些困难。

  三、教法分析

  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根据课文来分析、归纳、比较城市化的形成及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同时借助多媒体动画,采用设问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完成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主动去理解知识,运用学习成果。

  四、学法指导

  城市化发生在我们身边,前面又学习了一系列城市特征,学生有了对城市的基础知识,但学生没有接触过“城市化”这个专用名词,对城市化的一系列特征仍存在较大的疑惑。针对上述实际情况,本课采用结合乡土材料,案例呈现,通过分析图表等资料,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进行层层引导剖析,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兴趣,探究地理问题。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程教学我将从导入、新课教学、作业小结三个环节进行。时间分配如下:导入环节3分钟,新课教学30分钟,作业小结7分钟,一共40分钟。

  (一)联系生活,设问导入

  由于学生对于“城市化”这个名词比较陌生,但前两节已经涉及了一些城市的基础知识的具体情况,再加上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我采用结合具体时事热点材料,引入本课的学习。首先让学生回忆20xx年5月1日开幕的上海世博会,从这届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出发,谈谈人们的生产生活已经离不开城市,城市的发展给我们生活带了很大的影响,再把城市发展与地理结合,引出“城市化”这个地理专有名词,最后设问:城市化是什么呢?它经历了哪些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它有些什么特征呢?由此进入新课——城市化。

  (二)新课教学

  1.理例结合,明确概念

  在引入新名词“城市化”后,首先让学生观察对比分析——图2.16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从1985年发展到20xx年有些什么区别,并根据这些变化试着提炼出城市化的概念,之后再结合书上给出的概念加深记忆。要强调概念中的四个关键词:过程、人口、农村、城市。要明白城市化是一个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不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里人口是重要的参与元素,人口在农村与城市间的迁移活动,引起了城市化。

  2.常识回忆,层层递进

  在理解了城市化的概念之后,要剖析城市化发展的动因。要从现象观察到本质提炼,用两个城市化发展的现象原因引入根本原因。第一、女歌唱家董文华唱的《春天的故事》这首歌里有这样的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奇迹般的崛起座座城”,这两句歌词反映改革开放对我国城市化发展带来了动力啊,这就是政策的影响。第二、湖南的株洲,以前只是一个规模很小的城市,但自从成为铁路交通枢纽之后,发展非常迅速,这是交通对城市化的影响。但是无论是政策还是交通最终都是引起人口迁移来带动城市化的,那么我们从人口迁移的角度来谈谈城市化发展的动因。提出问题:为什么绝大部分人想在城市里生活,希望在城市里安家?请学生回答,回答后结合图2.17进行讲解。

  3.角色扮演,激发兴趣

  华西村的发展是城市化的一个典型实例,改革前的.华西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子,经过改革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为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典型。它的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20xx多人增加到3万多人。20xx年,华西村人均工资收入12.26万元。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华西人的收入是全国农民的41.76倍、城镇居民的13.01倍。让学生扮演不同时期的华西村村民,说明城市化给自己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带来的巨大改变。

  4.科际联系,图文结合

  在讲解第二个知识点“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时,要充分结合书上的两幅图,联系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先讲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走势,看图2.18——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先为学生讲解图上注释、标记的意思,然后提出疑问:为什么发达国家在1800年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高速时期,而发展中国家直到二十世纪中叶才出现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让学生结合历史知识进行思考,激发他们浓厚的兴趣。再讲到城市化的阶段这个重点的时候要将图2.19——城市化进程示意与案例4——英国的城市化进程结合起来讲解,用示意图来说明案例,用案例来论证示意图,加深学生对世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以及各个阶段出现的特征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看图能力以及材料分析能力。

  5.实例剖析,巩固理解

  运用三个新闻材料,用今天所学的课堂知识对其进行辨析,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堂知识的理解。新闻内容为:一、在中国人口流动最频繁区域之一的东部沿海浙江省,户籍管理部门调查发现,全省“农转非”数量从20xx年时的57.7万人降到去年的18.9万人,降幅高达67%。不愿意进城落户,甚至把户口从城市中反迁回农村。二、几个月前,杭州市滨江区户籍官员遇到头疼事:马湖村20余名大学生强烈要求把户口迁回农村。三、在中国东部一个经济发达的县,出现了几十名政府公务员把户口迁往农村的现象。于是,有人开始高呼,中国城市发展开始“逆城市化”了。让学生说明这个观点的对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判断的理由。

  (三)布置作业

  1.填表

  城市化阶段

  水平

  发展速度地域扩展趋势

  常见的问题

  初期阶段

  中期阶段

  后期阶段

  2.读图答题

  (1)到20xx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处于什么阶段?

  (2)分析图示,我国的城市化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分别处在哪个时间段?

  (3)按照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我国现在处在哪个阶段?有些什么特点?

  ▲这两个思考题基本包含了本节课的重点,可以引导学生课后复习与巩固。

  六、板书设计

  第三节城市化

  一、什么是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概念

  人口、聚集、范围、过程

  (二)衡量标准:城市人口/总人口*100%

  (三)城市化的发展因素

  农村人口增长过快,对土地压力就业机会多

  推力自然灾害拉力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

  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文化设施齐全

  交通方便

  (四)意义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一)初期阶段

  (二)中期阶段

  (三)后期阶段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是纲目式板书,比较简略,易于突出重点,有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把握,的也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

地理说课稿5

  一、说教材

  1、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

  地球运动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是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也是高考的重点内容。对后面知识的学习,比如有关气候知识、地理环境分异等有着重要意义。

  2、三维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四季五带的形成,运用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和分析实际问题。

  ②过程与方法:学会根据光照图分析说明地球上不同地带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及季节变化,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变化的。进行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3.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和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四季、五带的形成和划分。

  二、说学生

  高一学生尚未学习立体几何,空间思维能力较差,对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有一定感性认识,但理性的认识很少。但本节知识在现实中作用很大,对学生来说具有新鲜感,

  学习热情高,教学中要多加利用和保护。

  三、说教法

  教师导学法、对比分析法、自主探究法、读图导析法、多媒体演示法。

  四、说学法

  1、自主探究

  通过制作地球光照模型、晨昏仪模型,加强对抽象知识的形象化理解。

  2、学会读图、绘图、用图

  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图形都内含于地球运动的图示之中,多且复杂。所以应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3、理论联系实际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生活中可以体验到的,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用所学理论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利于更好的掌握理论。

  4、及时归纳总结

  适时对地理现象进行归纳总结,提高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并增强记忆。

  五、说教学过程

  联系生活,导入新课---(作息时间的调整、俄罗斯与美国的夏时制、夏季为何有午休等)

  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造成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是理解本节内容的关键。

  2、昼夜长短的分布和变化:

  (1)比较任意一点位于昼半球和夜半球的时间长短,使学生掌握判断一地昼夜长短的方法,即只要判断所求地昼弧与夜弧的长短即可。

  (2)展示“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光照图”,让学生读图分析二分二至日全球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情况。

  (为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我将通过提问来督促。分析完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后,播放全球昼夜长短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变化的动画,让学生观察动画分析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最后归纳总结出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并补充昼长、夜长的计算方法及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方法)

  (3)昼夜长短的分布、变化规律-----由于这部分知识空间性强,为利于学生掌握,要求学生在课下制作晨昏仪模型(二分日的比较简单,只要做一个夏至日的就够了,翻过来就是冬至日的).

  空间分布规律

  ①太阳直射北(或南)半球,则北(或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往北(或南),昼越长,夜越短;

  ②太阳直射赤道,则全球昼夜等长。

  时间变化规律

  ①太阳直射点往北(或南)移动,则北(或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②赤道上始终昼夜等长。

  极昼与极夜:

  ①太阳直射北(或南)半球,则北(或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极点出现极夜。

  ②从春分到夏至与从秋分到冬至,极昼极夜区的范围逐渐扩大;

  从夏至到秋分与从冬至到春分,极昼极夜区的范围逐渐缩小。

  讲完这部分内容后布置一个探究活动,即南极圈内地区与北极圈内地区相比,其同纬度地区的极昼、极夜天数是否一样长,为什么?

  3、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与变化

  (首先通过提问“一天中有几个太阳高度?何时太阳高度?”来帮助学生理解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结合“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及随季节的变化规律,通过公式“正午太阳高度差=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差”计算一些特殊点、特殊时刻的正午太阳高度,然后归纳总结出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空间分布规律

  任意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对程度较好的班级可以指出:在任意时刻,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四周递减,且每111公里递减1度。)

  时间变化规律

  当太阳直射点朝向地球上某条纬线移动时,则该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渐大;反之渐小。

  推论:夏至日那天,XXXXXX(范围)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值;XXXXXXXXX(范围)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那天,XXXXXXXXXX(范围)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值;XXXXXXXXX(范围)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4、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由于此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可以自学完成目标,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加强知识的体系性我设计了下面几个问题:

  (1)四季的划分依据是什么?若黄赤交角不存在还有四季吗?

  (2)五带的划分界限和划分依据是什么?若黄赤交角增大或减小3度,五带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5、课堂练习

  ①自主探究今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同时掌握直射点移动的量的规律。)

  ②读某日太阳照射示意图,填空:

  (1)指出A、B、C、D、F、H、L、N、S各点的昼夜长短关系并按昼长由长到短的顺序排列;

  (2)说出极昼极夜的纬度分布范围;【参考答案:极昼---(90-a)?N及其以北地区;极夜---(90-a)?S及其以南地区】

  (3)说出C、J两点的太阳高度;(设计意图:强化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

  (4)已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a?N,计算N、G、H、I、J、K、L、F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设计意图:力图给学生一个一般规律,,产生整体印象而不是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割裂开来)

  【参考答案:N-- a?、G--2 a?、H--23?26? a?、I--66?34? a?、J---90?、K--(90-a)?、L--66?34?- a?、F--0?】

地理说课稿6

  各位评委,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第一课时的内容。今天我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围绕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和说课堂总结、说达标检测六个环节进行。

  一、说教材。

  本节教材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有多大、地球仪、地球的运动等四部分容。 “地球的形状”对应的课程标准是“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地球有多大”对应的课程标准是“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地球仪”对应的课程标准是“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地球的运动”对应的课程标准是“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因此,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地球仪”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地球的运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2、知道地球的大小,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运用地球仪,找出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2、通过组织学生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

  3、通过观察事物和制作地球模型,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说教法。

  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我根据本节教材的特点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法:

  1、情境引导法: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地球被确定为球形这个艰难漫长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积极性。

  2、直观教学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像力,深入掌握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等方面的知识。

  三、说学法指导。

  1、通过辨图、识图让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基本地理技能。

  3、通过完成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苏东坡有这样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以前正是因为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受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那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个什么形状呢?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引入热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一环节大约需要1分钟。

  2、教学新课:

  由于“地球的形状”对应的课程标准是“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为此我这样设计:

  (1)展示PPT:地球卫星图片。

  (2)展示ppt:盖天说和浑天说的图片。

  (3)展示对媒体动画:麦哲伦环球航行示意图。

  让学生们阅读课本 “认识地球形状阅读”部分的内容,了解最初对地球认识的三个过程:“盖天说”、“浑天说”、球体。然后设置问题:我们现在都认为地球是球体,那么有

  没有谁能举出生活中见过的事例来说明地球是球体呢?给学生一分钟小组交流。设置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形成观察生活现象的习惯。

  (4)通过展示ppt上的图片:

  事例一:人观察船向远处航行所观察到的船身的变化情况。

  事例二:月食观察月球上地球的影子。

  事例三:从不同纬度看北极星与地球的高度角。

  来补充学生的讨论结果。这一环节大约需要8分钟。

  (5)通过过渡语:我们认识了地球的形状,再来认识一下地球的大小。从而引入到下一个学习内容:地球有多大。这部分对应的课程标准是“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为此,我这样设计:

  出示图片“地球基本数据”,让学生尝试用语言描述。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一环节大约需要3分钟。

  (6)通过过渡语:地球这么大,研究起来不方便,怎么办呢?人们想了一个办法,按照一定比例将地球缩小形成一种仪器叫———地球仪。从而引入下一个学习内容————地球仪。“地球仪”对应的课程标准是“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为此我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给每一个小组一个地球仪,要求各小组观察小地球仪,合作完成下列内容:

  1、找出北极、南极、赤道、地轴、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2、观察纬线和经线并归纳出它们特点。

  3、观察纬度和经度的划分,并归纳出纬度和经度的变化规律。

  4、阅读课本,找出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由于这部分内容难度挺大,加上初一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较低,所以预先准备好导学案,让学生参照导学案来合作完成,这样就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最后让各小组分别呈现合作结果,师生共同总结、评价。由于这部分内容是重点,而且难度大,为此我设计了一个反馈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来巩固所学内容。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这一环节大约需要25分钟。

  五、说课堂总结:

  通过让学生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地理说课稿7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是选自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四节,本节课是在学习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在地图上辨认地面上的高低起伏,初步具备较系统的地图知识,为下一章各大洲地形基本特征的学习打基础,本节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等值线,为以后其他等值线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并结合初一学生的实际,本人拟定了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地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地形的类型。对于“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这一标准,虽然标准中只列出了三个地形部位,但是其它的地形部位也应作为教学的要求,否则学生将不能完整地读懂等高线地形图。

  (2)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指点,小组合作互动等形式,进行知识的构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养成健康的情感,积极地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一部分内容看似理论性很强,不容易进行这方面的培养,所以本人在新课的导入和课堂的练习中注意了内容的选择。

  3.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等高线形态的识别及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陡缓的辨别。在几种常见的地形部位中,山峰、鞍部、陡崖都是比较容易识别的,山脊和山谷的区分较难一些,本课的难点是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脊和山谷。

  二、学情分析

  “兴趣是的老师”。初一学年的学生对地理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思维活跃,学生已经初步具有阅读教科书的能力,并能理解一些比较浅显的问题。初中一年级学生正处于从感性认识向理性思维的过渡时期,初一学生的年龄普遍偏小,所以思维方式中,感性思维占主导作用。

  三、说教法

  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更是学生构建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中,我让学生伸出左手形象演示,把手伸开就是平面的等高线图。握住拳头就是立体的地形,这样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坡、缓坡等都能一目了然。基于上述教法,需要教师准备一些教具:课件,橡皮泥,水彩,等高线示意图,等高线模型,小刀等。

  四、说学法

  从学习过程来看,学生所用到的学习方法,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资料搜集、展示成果等。

  五、说教学程序

  1.导入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新课开课前,我用电影《红河谷》里的片段进行引入。内容是:红河谷里的藏族人抓到两个勘探地形的英国人,搜查出来的就是等高线地形图,但是他们说谎说是捉蝴蝶的,藏族人真的相信他们画的是一只只蝴蝶。收留了这两个人在族里,而且还和他们成为了朋友。但这几张蝴蝶图后来却带来了英国的军队。我相信讲到这里的时候,同学们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课堂上,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新课。

  2.新课学习

  新授课内容分成四部分,首先学习海拔和相对高度,接着学习等高线地形图,然后再学习分层设色地形图,最后是学习地形剖面图。

  学生首先自学概念,并观察、分析地图。为了防止学生盲目看书,我首先提出问题,对重要语句、关键字词要认真领会,例如强调海拔的参照物是海平面。对于在自学中困难较大的学生,我会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接下来学习等高线地形图,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时间分配约二十五分钟左右,可以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首先,用课件展示等高线示意图及模型,理解概念。接着课件演示绘制过程,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通过问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如何判断海拔的高低?过渡到等高线地形图。通过课件演示等高线形态示意图,和学生按小组制作成山顶、山脊、鞍部、山谷、陡崖地形模型,自己总结各种地形的等高线地形特点。主要是想通过感知和体会,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学生观察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学生观察分析有困难时,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再结合用手来形象演示突破重点。

  形象演示:让学生伸出左手,手背向上平扣在桌面上。用笔在手背上画等高线,手背部关节突起的部位相当于山顶,关节凹陷的部位相当于鞍部,手指的背部相当于山脊,手指缝相当于山谷。在指头缝之间用粗的墨水描蓝了,表示水顺着山谷流下了。小指和拇指的外侧相当于陡崖。把手伸开就是平面的等高线图。握住拳头就是立体的地形。这样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就可以一目了然了。演示时,师生共同参与。边指部位,边提问,边回答,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

  接着展示山体模型,指认不同部位的地形。再展示一张复杂的地形图,判读地形。指图要准确到位,问题要精妙,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以此来突破难点。

  接下来学习分层设色地形图。学生参照教材的图1.42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在等高线图之间绘出不同的颜色,目的是通过学生的感知体会,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说出图中各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的海拔,并且总结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着色有什么规律?

  最后引出地形剖面图。学生自己得出地形剖面图能直观的表示某条线上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结论。然后通过学生切割地形剖面图,观察剖面,阅读教科书图1.43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最后通过同桌合作或小组合作完成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3.课堂小结

  先由学生小结,再由我补充,给他们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内容。

  4.练习

  以读图题为主,以填充和绘制为辅,当堂完成,目的是检测、反馈和强化。

  5.板书

  本课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没有在黑板上演示板书。

地理说课稿8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东南亚》是(鲁教版)《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的内容。教材的内容有: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

  2.本课地位:

  它是新课程下初中中考要求掌握的五个地区之一,尤其是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和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方面的分析题目较多。由于它是我们相邻,为此容易与我国西南地区融合在一块进行考察,加大了它的难度。

  3.教学目标:

  (1)、能说出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

  (2)、能说出东南亚“十字路口”的含义和重要性

  (3)、能说出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4)、能说出东南亚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以及山河分布规律

  4.教学重、难点:

  重点:东南亚位置及其重要性;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东南亚的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农作物及分布

  难点: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气候与农业的关系;农作物的分布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说教法

  根据地理教学的一般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以下两种主要教法:

  学案导学:提前发学案,让学生提前预习,可以做到重点和难点提前感知,有助于优生的培养。

  自学讨论法:通过教师提出的自学讨论提纲,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在主动的学习中获取知识,变学会为会学。

  图导图练法;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动眼识图、动脑析图、动口说图和动手绘图等多项措施的训练过程,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培养用图习惯和发展地理智能。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或使用东南亚地形图、世界地图

  三、说学法

  1.读;培养学生阅读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力,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图文结合读。

  2.思:即思考,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3.议:即讨论,学生在初步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围绕教师的置疑,互相讨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地理说课稿9

  各位领导、 各位教师大家好!今天我说的课题是《四大地理区域》。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四大地理区城》是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是中国地理总论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只对区域地理宏观进行介绍,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认识不同的地理区域”其次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角度认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区域差异,为后面学习分区地理作好了知识上的铺垫.

  2、 学习目标

  根据课标制定下面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读图说出四大区域的名称、范围及划分的依据

  2)能运用地图说出四大地理区域景观的差异。

  3)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其意义。

  4)结合本课的学习,能谈一些对家乡环境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的讨论,体会并初步掌握结合资料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和观点.

  2)通过读图、析图、观察提高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意识。

  3、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依据。

  教学难点: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二、教法分析(说教法)

  基于本节课空间分布思维的特点和学生本身对各区自然景观等没有基本的认识,所以我主要运用powerpoint课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法。集图片、图表于一身,变抽象为形象。

  因为教学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帮助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学过程的导演,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是演员,所以我坚持每一堂课都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结合学案导学法,根剧初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注意使学生能有表现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三、学法分析(说学法)

  1、 学生特点分析:

  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讲,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正在迅速发展。从年龄特点上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从生理上看,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

  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学习方法:

  读图观察、综合分析法、讨论探究法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寒假期间哪些同学离开过铁岭?(学生举手)现在你们回忆一下你去过的地方,从地理的角度按照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两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同学总结去的地方与铁岭有何不同?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总结:以上同学的描述,说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

  在这里同时也进行了乡土教学,顺便也夸耀了铁岭这个北方“黑土地.,米粮仓” 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至此,同学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国的地理差异。通过这个活动设计,学生的兴趣高涨,顺理成章就引入《我国地理差异》的教学,

  (板书)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既然存在差异,自然就会划分出一个个的区域,请你回忆上学期学习过的区域划分,列出来说一说!(学生谈到很多区域划分:行政区划、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三级阶梯的划分、干湿地区的划分、温度带的划分、人口地理界线、??等等,在回忆的过程中,学生间经常发生思维碰撞,想起一个又一个,老师则在这里顺便带领学生复习,纠正偏差并追问划分依据,从而总结区域划分是根据需要按照一定的依据进行的)

  承转: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根据不同的理由(或满足不同的需要)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地理区域。(利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西北沙漠、东北的林海雪原、青藏的牧场、南方的水田图片)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国疆域辽阔,地理学者把我国分 成四大地理区域,既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学生看图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回答后

  板书:第1课 四大地理区域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这时,展示《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在中国地形图上出现区域界线,并附有区域名称)教师用光标指到哪个区域,即请同学们集体读出这个区域的名称。

  板书:1、四大区域的名称: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承转:下面我们了解一下 四大地理区域 划分的依据及区域位置和范围。

  (板书):2、四大区域的界限

  (学生活动)展示图5.2中国四地理分区图,让学生读图,完成1、2两题,汇报答案。 接下来探究:根据图例,在图中找到A、B、C三条线,看看这3条线你熟悉不,回忆一下。这里属于旧知识的问题,学生能够很快得出结论。

  那么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四大地理区域是按照什么标准划分的呢?

  我们仔细观察下面几组图片,思考、回答图片后面的问题

  1、观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同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A,引导学生分析两界线的相似性,说明这里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季风影响。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受不到季风影响,降水较少,体现出干旱的区域特征,而位于东部季风区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处于湿润和半湿润区。

  2、观察界线B的位置,学生自己在1月等温线分布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寻找与其位置相应的1月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结果分别是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由此确定界线B划分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其主要区域差异表现在气温和降水综合的气候方面。最后再根据提示从地形和河流分布图中落实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位于秦岭—淮河一线。学生根据教材的问题提示,逐一寻找答案,

  3、观察界线C的位置与我国第一级阶梯的界限的吻合情况。在学生发现界线C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界线十分吻合之后,再判断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北方地

  区及西北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小组活动,探究)

  小组总结汇报后教师总结。

  由此看出,四大区域的划分主要根据气候和地形等要素的不同进行的。

  (板书):3、划分依据: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要 素

  (学生活动)阅读3页材料,了解区域划分的依据。

  (总结)青藏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上,它周围有昆仑山、祁连山和横断山脉等围绕。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这两侧的气温和降水有明显的不同,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以大兴安岭为界,这里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限,由此看出,四大区域的划分主要根据气候和地形等要素的不同进行的。

  (过渡)在区域的分界线中,秦岭-淮河一线非常重要,它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我们来具体学习一下。

  板书:二、秦岭-淮河一线

  展示秦岭和淮河的图片 让学生看图片朗读文字。

  说秦岭-淮河一线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为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看图回忆秦岭-淮河一线有哪些地理分界线通过。展示我国气温和降水分布图,还有干湿地区和温度带的划分(学生活动)得出结论.

  (讲述)秦岭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高大而绵长,犹如一道天然屏障,横亘在东部季风区的中部,使山脉两侧气候有显著的不同。它是一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也是,还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又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因此在它的南北两侧,地形、水文、农业、文化存在明显的区别。

  板书:1、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一月0°等温线;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人们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地理区 域,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同 一类型的区域,还可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在此基础上,我们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位置和范围。重点是四大区域的范围和界限,我们还要加深对于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的理解。

  课堂练习:展示习题在大屏幕上,学生抢答.

  板书设计: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四大区域的名称

  2、四大区域的界限

  3、划分依据:气候、地形等自然要素

  二、秦岭-淮河一线

  1、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一月0°等温线;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地理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教材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中重点介绍的一个国家,它的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背景、文化特点基本上代表了拉丁美洲的发展过程和社会现状,了解认识巴西就等于了解拉丁美洲。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缩影。

  2.编者的意图:力求以贴近生活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感知世界。

  3.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本节教材以人种作为切入点,诱导学生思考世界人种的分布,但巴西人的肤色又不同于世界三大人种,从而引出了民族大熔炉的缩影的内容。教材在举例中采取"引而不发"的方法,让学生来总结巴西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方面的地理基础知识。

  (2)在掌握了足够的基础知识后,教材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巴西的自然条件、人口分布、历史背景、经济发展等因素对巴西农业和工业布局进行分析。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联系实际能力。

  (3)在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的内容中,教材又提供了大量的阅读资料及图片,培养学生从直观的角度来认识巴西。

  4.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巴西过去与现在经济结构差异的对比,了解巴西经济的发展历程。让学生认识到殖民主义统治对巴西的影响及当今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建立健全独立经济体系的必要性。

  难点:a.使学生懂得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意义。b.热带雨林的成因及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分析。

  5.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

  a.知道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b.能说出热带雨林对巴西的环境效益、开发目的及生产的环境问题。

  c.能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及主要气候特征。

  d.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e.能读图说出巴西主要的城市及分布地区。

  (2)能力目标:

  a.分析独特的拉丁文化的成因。

  b.认识到殖民统治对巴西种族的构成及政治、经济、文化的深远影响。

  c.学会分析巴西热带雨林的成因及,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d.能初步分析巴西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增强环保意识。

  二、说学生

  巴西是足球王国,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并不很陌生,现代媒体手段先进,同学们可以通过上网、报纸、杂志查找各种资料进一步认识巴西。

  初一年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在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因此,在讲授巴西时,要多用一些激趣的方法,要多举例,多要以实图展示,增强学生印象。

  三、说教法

  1.教学方法的组合

  a.本节课运用谈话、阅读、讨论、学习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尤其是学习竞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本节又采用了知识结构图法,使学生的地理思维随着教师的讲解而步步深入,且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b.整节课主要贯穿"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思练结合"的教学思想,让学生独立自主亲身参与、体验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注意由浅入深、(www.fwsir.com)由简单到复杂的恰当引导,学生从不断演示中观察问题,探究现象,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将一些静态信息加工成声、情、形的动态信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唤起强烈的求知欲,强调重点,攻破难点。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3.教具选择

  多媒体课件。

  四、说学法

  1.依据教学目标,快读课文,整体把握,明确重点。

  2.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理解和记忆。

  3.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积极思考,培养能力。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说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p.89—92民族大熔炉的缩影和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两节。

  教学目标:

  1、了解巴西的面积人口、经济水平。

  2、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

  3、了解巴西的人种文化、工业农业。

  教学重点:巴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状况

  教学难点:①巴西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②巴西的经济、文化、人种与殖民主义的关系。

  1、引课设计

  根据世界杯足球赛主题音乐,引出课题:第九章第二节巴西(版书),之后,介绍胡锦涛出访巴西,让学生认识到巴西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2、学生自学,整体感知,重点把握。

  自学3分钟,学习方式自由,要求学生尽量多的发现问题,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找出答案,准备竞答与竞提。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地理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团队精神等。

  3、教师主持,问题竞答与竞提。

  这一活动由教师主持,学生比赛提问题,教师从量和质两方面为学生所提问题打分,分组比赛,决出胜负。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地理及对地理课学习的兴趣。活动中,教师可寻机插入点拨讲解,在学生兴趣盎然的氛围中,教师尽情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强调重点,突破难点。

  4、总结巩固,随堂练习。

  总结重在综合概括,使知识条理系统。随堂练习意在巩固本课所学知识与技能。

  七、设计的理论依托:

  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方式地理课程""学习结果与过程并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等基本理念。

  八、板书设计:

  略。

地理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世界的人口》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关于世界的人口在迅速增长这个结论,学生已经了解,但是如何准确、科学的表述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口的增长速度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分析为什么存在这么大的差异?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还远远不够。本章从人地关系的角度,阐述了有关人口地理方面最基本的一些知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陆地和海洋》以及《天气和气候》两章的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后面章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以及《人类的居住地》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为今后学生参加生产实践和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状况。通过地图,能分析影响各地区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世界人口问题,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意识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紧迫性,并从中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去分析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教学难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人口问题及对策。

  二、说学情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基本地理知识已有了一定积累,但是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人文方面的知识,有可能激发学习兴趣,也有可能根本不入门。人口问题是现在社会上出现频率较高的话题,各国、社会各界对人口问题的关注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教学过程中尽量多采用直观方法。

  三、说教法

  1。读图分析法:教学中采取读图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回忆、总结、提高。对于地理原理和教学重难点,运用多媒体及图表辅助,分析讲解,予以突破。

  2。分组讨论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变学会为会学;

  以"读图+练习"的教学方式为主,充分利用课本所提供的练习和资料,创设情境、启发,体现地理课堂的特色,另外本节内容主要运用FLASH课件来讲述,集录像、图表于一身,。

  四、说学法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本节课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学法如下:

  1。图导图练法。引导学生识图、析图、说图、填图,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巩固地理知识,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读图能力和地理空间概念。

  2。收集资料法。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如:报刊杂志、因特网等搜集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材料。

  3。自主合作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读、思、议,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读: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习惯和能力;思: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要求;议:学生围绕教师的质疑,展开讨论,进一步理解知识。

  通过以上方法的运用,使学生能够从量到质地认识和理解世界人口状况。

  五、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部分

  用(视频)《复活节岛》的故事引入,故事大致内容为:战争使人们忘记了自己的文明,忘记了自己的传统,在征服与被征服、吃人与被吃的不断循环中,这些创造过辉煌文明的岛人完全退化,终于又自食恶果地退回到极度原始的状态中。通过视频导入的方式从感观上吸引学生,激发探求新知识的好奇心理。

  看完视频后,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本节课的内容,问题如下:这只是世界的一个角落的故事,那么,整个世界的人口状况如何呢?

  (二)新授

  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

  (1)播放婴儿的啼哭声,引导学生说一说这声音意味着什么?通过直观展示声音的方式,让学生直接感知人口的增长

  (2)请两名同学以播音员的语气播报以下两则新闻。

  资料一 1987年7月13日《人民日报》记载:本报萨格勒布7月11日电7月11日上午8时35分,从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彼特洛瓦医院的产房里传出了今天第一声婴儿啼哭的声音,南斯拉夫一个新的公民,世界上第五十亿个人诞生在地球上。

  资料二 1999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记载:据新华社萨格勒布10月12日电波黑时间12日凌晨零时02分,一名3。6千克重的男婴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的一家医院诞生,成为地球上的第六十亿位居民。

  引导学生思考:世界人口从50亿增加到60亿用了多少年?同时以动画形式呈现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从感观上感受到人口的增加,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

  通过读图,引导学生得出世界人口增长特点是先慢后快。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应如何表示?从而引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并得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的出生率—人口的死亡率。

  (3)指导学生完成课本p65练习题,使学生认识到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是不一样的,从而加深学生对人口增长的了解,在完成习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地理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城市化是承接上一单元人口迁移,而城市的大规模发展又对后面工、农、交通等区位选择产生重大影响,在整个模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前两节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与服务功能的特征之后,本节教材主要是从时间这个维度探讨了城市的一个发展历程及今后的趋势,可以理解为对一、二节的呼应和升华,本节的城市化对一个城市而言是城镇等级升级的过程,对一个地区而言是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城市化不仅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城市形态和不同的空间结构,反之城市化也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所以本课在本章节中起着提炼与升华的作用,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2、教学目标

  根据高中地理新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改理念、高一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本校学生的实际,我们教学过程中应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城市化的概念、意义,了解引起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

  ②运用资料,概括出世界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③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缓解城市化给地理环境带来压力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地理图表资料的分析方法,并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关注家乡城市化的现状与趋势,培养以可持续发展观念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感。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是本课的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可通过读图分析、图文转化、案例呈现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有机整合:

  充分利用教材、地图册,搜集城区的各种资料,运用多媒体设备,各种课程资源互相补充,协调统一。

  二、学法指导

  心理特征及调节

  高中的学生的理解能力基本以可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上本校生源素质较高,接受能力较强,但由于生活的阅历少,对一些问题的理解较偏面,所以在教学中需要老师有目的的启发和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全面认识。明确的学习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基础

  城市化发生在我们身边,前面又学习了一系列城市特征,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学生没有接触过“城市化”这个专用名词,对城市化的一系列特征仍存在较大的疑惑。

  知识建构方法指导

  在教学中以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地理,通过读图绘图实施自主探究,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建构。在教学中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本课的城市化的加速是伴随着工业革命而开始的,主要加强与相关历史知识的联系)。

  学习方法指导

  针对上面两个实际,本课采用结合乡土,案例呈现,通过分析图表等资料,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进行层层引导剖析,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探究地理问题。

  三、说教法

  (一)教学方法及依据:依据哈佛大学首创的案例教学法理论和瑞士思想家、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的建构主义理论,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采用情景教学法、资料分析法、自主探究法、案例分析法。

  情景教学法: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事物的场景,使师生设身处“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我要学”、“我爱学”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新的地理知识。本课城市化定义教学中联系本地实际,从学生身边的地理环境、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入手创设情景。

  案例分析法:通过安溪城区面积和人口的变化启发学生得出城市化的概念;通过英国的城市化进程这一案例让学生讨论得出世界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及地区差异。

  资料分析法:通过读图表、文字材料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演绎归纳出地理特征,是学生一项重要能力,也是高考要考查一项重要内容,本课资料丰富,是提高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好素材。

  自主探究法:读图2.20和图2.21填表,使学生学会从图表上归纳出地理知识,地理规律,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手段

  (1)自制多媒体课件,利用我们学校教室已配备多媒体设备的有利条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自制的八十年代的安溪城区地图和今天的安溪城区地图

  (3)学具:地图册、课本等,事先印发的学案(略),包括学生上课要完成的图表、课堂练习、学生学习目标评估和自我分析题目。

  四、教学程序(第一课时)

  针对本节课目标要求及内容的需要,设计如下教学环节:引入新课;新课学习;课堂小结;教学效果反馈。下面我就分别从这四个方面说一说:

地理说课稿13

  【说设计理念】

  跨入21世纪的大门,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正在受到巨大冲击,探究性学习的观念正在不断深入人心。

  现代教育观认为,知识不仅是一种静止的“状态”,更重要的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分析、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甚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的学习,从而达到学会学习,。

  本着以上观点,我进行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以适应未来的终生自我教育、自我学习。

  【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教材是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一章的第一节《日本》的第一课时,属于世界地理中的国家地理,是学生在学习国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个国家。同学们学完亚洲后已有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以后还会学习东南亚、印度、俄罗斯等.日本这一节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学习日本,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日本”一节不论在新教材还是老教材中,都是重点讲解的国家,且对后面的国家教学,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日本第一课时部分内容主要为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多火山、地震的成因及预防。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如何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已有了一定得基础,通过板块运动学说的学习也了解了一些地震发生的原因。但学生对灾害的影响和预防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些知识点也就成为本节课学生探究的重点。

  2.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地理教学课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a.掌握认识日本的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并会举一反三。

  b.了解日本突出的自然灾害:多火山和地震,并分析成因。

  过程与方法:

  a.重在认识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主要灾害及成因分析的方法。

  b.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a.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及生活技能,使他们懂得地震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b.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c.培养学生关于探索地理事物因果关系的学习习惯.

  【说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以上教材分析,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

  1.日本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2.日本的主要自然灾害:火山地震及原因。

  【教学难点】

  1. 日本的主要自然灾害:火山地震及原因。

  2.分析一个国家的位置、地形的方法。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日本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城市及日本的主要自然灾害成因分析,内容在前面已经接触过,有一定的认识,但是由于中国和日本面临同样的问题,通过对比学习,学以致用,真正落实新课改的精神,使学生学到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难点是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分析,我确定这个难点的依据一是造成多震的原因是位置、地形等多方面的因素,本身就是很复杂的问题。二是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较差,难以将诸多的地理因素综合在一起,得出结论。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综上所述,我把本课教学设计成一课时,关于日本多震的原因及预防,主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得出结论。在教学方法上,我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教学演示与讲解更为直观,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说学情】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一学生,经过前半学期的观察,感觉学生的基础较好,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完全有可能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另外,学生通过学习本册书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也积累了一定的读图、识图能力和活动探究能力,让学生独立或在合作中进行读图、识图并分析相关问题 ,更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以上都为本节课以探究活动为主来进行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说教法】 读图导学法、活动探究法、比较教学法

  教法的选择要根据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和以学为法的原则,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主要通过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充分利用课本所提供的活动和资料,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分组讨论,探究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和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地理知识的判读并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多媒体,精心设计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进行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探究问题的兴趣,达到主动获取知识的目的。我采用这种教法的依据有三:一是现代教学研究证实真正的理解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再构建。知识再构建依靠提出问题,引导推测,鼓励大胆猜测与想象,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体系。二是根据“二期课改”精神,教师转变课堂角色,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三是把抽象的地理事物通过直观的图形图表表现出来,变难为易,学生更容易理解。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像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高教学课堂效率。作为刚刚步入初一的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地理学习上可能存在差异性,基础弱特别是读图、识图能力差的学生不一定能适应探究式的教学,设计畅所欲言、答疑解惑很必要,学业优良的学生会不满足于教材现有内容,会提出一些边缘性或更细的问题,教师不能限制其思考,在课堂上或课下进行指导,从而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

  【说学法】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

  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解决每一个活动探究的问题,由“现象”到“本质”,通过归纳总结,不断使自己的认知升华,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采取合作交流的方法,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教是手段,学是中心,会学才是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于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实现新课程理念终生学习的目标。基于以上考虑,本节课我主要从以下方面渗透学法:在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表现自己,抓住这一生理特点,创造多种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参与进来,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这样可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总结等科学的学习方法。

  本节课教学总的思路是以知识结构为线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师生问答,把教师的认知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地理说课稿1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划分。

  能力目标:

  会画图表示并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重点】

  1、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2、阅读和画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教学难点】

  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过程】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自转与公转两种运动的叠加

  自转产生的赤道平面与公转产生的黄道平面形成的夹角(目前:23°26′),即黄赤交角。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①范围:23°26′N―23°26′S。

  ②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③过程:利用数学的正弦图来直观展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过程,并抓住二分二至关键点。这样可以判断任意日期太阳直射点所处纬度及移动方向(向南或向北),并举例说明。

  ④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12日前后。

  ⑤易混淆的概念:回归年与恒星年(比较法)。

  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①赤道:一年四季昼夜平分(或等长)、

  ②直射点在哪个(南或北)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另一半球昼短夜长、(归纳演绎法)

  即:

  (1)若直射点在北半球,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四周出现极夜现象;

  (2)若直射点在南半球,越往南,昼越长,夜越短,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四周出现极夜现象、

  (3)夏至日,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昼现象而南半球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夜现象、

  (4)冬至日,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南半球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南极圈以南到处出现极昼现象而北半球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

  (1)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或等长);

  (2)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并与经线圈重合、

  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①太阳高度,即太阳高度角,就是太阳光线与地平线(或面)的夹角(H),

  (注:不要理解成太阳离头顶有多高)其取值范围:0°≤H≤90°、正午太阳高度,即某地正午时的太阳高度,一天中的太阳高度,主要用它来度量某地天中的太阳高度,若一天中的太阳高度都很小,那一天的太阳高度一定比这还小。

  ②规律:

  (1)空间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方)递减、比如:假如太阳直射点在3°N,那么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就是由3°N向南北两侧(方)递减、

  (2)时间变化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改变、因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所以它的空间变化规律也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改变、(归纳演绎法)

  ③H对地表影响:(利用人教版地图册P16右下图,并解说)

  (1)太阳高度(H)越大,太阳对地表辐射的强度就越大,地表能量就越多,温度就越高;

  (2)太阳高度(H)越小,太阳对地表辐射的强度就越小,地表能量就越少,温度就越低、

  5、四季的划分

  ①天文四季:

  (1)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季节;

  (2)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少的季节;

  (3)春季和秋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②北温带国家(气候统计)上的四季

  春季:3、4、5月份;

  夏季:6、7、8月份;

  秋季:9、10、11月份;

  冬季:12、1、2月份、

  ③易混淆的概念:季节、节气与二分二至日,比如夏季、夏至与夏至日,冬季、冬至与冬至日等等、(比较法)

  6、五带的划分

  ①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分界线,把地球分成五个温度带自北向南分别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②学生讨论:

  (1)若黄赤交角变小,北寒带,南寒带,热带变小;南温带,北温带变大、

  (2)若黄赤交角变大,北寒带,南寒带,热带变大;南温带,、北温带变小、

  ③易混淆的数据:五带的划分的分界线的纬度23°26′和66°34′,与低纬、中纬、高纬度的分界线的纬度30°和60°、(比较法)

地理说课稿15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聚落,尤其是传统聚落承载了更多的人类智慧、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民俗等信息,表现了不同时代的文明。聚落文化是学生了解世界的一扇窗。同时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理解和尊重各国的文化传统,这也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新课程基本理念的体现。

  (二)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七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我确定:

  1、知识与能力目标:乡村与城市景观的差异;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根据材料从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联系学生生活体验及已有知识储备,运用图片或材料等分析归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世界聚落文化的差异,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的意义,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

  (三)教学重点:依据新课标及教材内容,确定聚落与环境的关系为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认识水平有限因而确定分析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为难点。

  二、教法

  (一)模式方法: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导向互动对话模式,在教学中运用观察对比、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看书、讨论,联系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探究知识,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二)教学手段:由于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及文化习俗等差异很大,因而聚落景观各有千秋,仅有教材并不能满足学生了解世界的愿望,因此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开放式的课堂,从而拓宽学习空间,同时达到强化直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三、说学法

  现阶段的学生其逻辑思维正从感性向理性发展,他们刚从小学上来,好奇心强,爱表现,因此根据其特点,同时也为实现新课程理念终身学习的目标,我,指导学生进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学习方法,给每个学生创造参与学习体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探求知识的快乐,深挖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热爱地理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

  (一)激情引趣

  展示一组乡村和城市的图片并配有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走进聚落的世界。设疑:这些景观图片可以分两类,同学们知道是哪两类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导言:乡村和城市都是人们的集中居住地,我们称之为聚落,聚落不仅是人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不同的聚落。

  (二)探究新知

  1、乡村和城市聚落的差异

  二者的差异是多方面的,由于七年级学生生活经验有限,因此利用展示多组乡村和城市聚落图片,对比出现,将乡村与城市在人口、规模、道路、劳动生产方式、建筑等方面的差异用直观方式展示给学生,学生观察并从这些人文图片中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小组探究得出结论。同时学生也能了解更多的聚落文化。

  理论依据: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作过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和途径的心理实验。实验证实:人类获取信息83%来自视觉;实验还表明人对图形、符号的反应与记忆有着较大差异,其中对图像所传达的丰富信息接收最为充分,并保持最长时间的记忆。300多年前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也曾经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

  过渡:乡村和城市聚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那同一种聚落间就没有差异吗?猜猜看下面的乡村聚落分别是哪个大洲的。展示三大洲乡村图片小组竞猜。进而引出哪些因素影响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呢。

  2、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此内容是本课的重点,而分析聚落与环境的关系又是本课的难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问题解决式进行教学,即将大问题化为小问题,指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个个击破。

  (理论依据:美国著名数家哈尔莫斯说“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目的地提出系列的不同类型的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索、实践体验、解决问题、以便深层理解并掌握和运用基本知识,有效地解决问题,实现从能力到人格的整体发展,使之具有创造精神的学习者。)

  (1)先提出问题:如果让你选择一个居住地,你将挑选怎样的自然条件呢?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探究的主人。进而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找到问题结论。(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资源丰富)

  (2)再问:除自然条件外,你还会考虑哪些因素呢?(交通,服务设施等)如果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聚落分布会怎样(很少或没有)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展示高山荒漠的图片及中纬度平原区图片,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了解世界聚落的分布大势。

  (3)如果自然环境已定,你在所处的自然环境中会有怎样的房屋创意呢?(展示:沙漠区、温带草原区、热带雨林区、极地地区、黄土高原区,图片下有文字材料说明)每组选定一种环境进行房屋设计要经济实用,最好就地取材。

  学生展示作品,教师进行适当的鼓励性评价,最后展示现实环境中的房屋建筑结构,进而达到共识:聚落受多种自然因素影响。(学生根据自然环境的特点,会设计出很多的房屋建筑,可能与现实生活中的有些出入,但其与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功能是有相同或相近之处的,师生互动时,要适当引导,从而与现实自然环境中的建筑拉近距离)

  (4)除以上因素外,还有一些因素也会影响聚落的形成和发展,结合材料分析。如巴西利亚(巴西为管理内地而迁都,是政治因素),黄山市(我国黄山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兴起,旅游因素),石家庄(原是小村庄,后因京汉先等铁路通过而使其成为铁路枢纽,是交通因素)等。(为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补充教材之外的材料,同时培养学生通过材料学习和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总结:聚落在长期发展中受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聚落知识的基础,让学生欣赏一组世界各地的聚落景观(包括部分世界文化遗产),学生感受欣赏聚落文化的魅力。(教师进行适当的解说,并提供相应的网址,便于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过渡:当我们在为以上聚落文化感到自豪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有很多具有鲜明特色的传统聚落却止步了,甚至有些已经消失了。

  3、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时代在发展,聚落也在发展。聚落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居住环境。同时我们也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昔日特色鲜明的传统聚落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是否应该保留呢?以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北京的四合院在城市建设中的去留问题为例。(教师补充材料:北京四合院是北京最有特点的居住形式,所谓四合,四“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四合院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工艺和人居创造的守完美结合。结合图片进行说明,增强直观性。)采用角色扮演小组合作进行,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语言表达能力及增强责任感,达到师生情感的共鸣——传统聚落也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知识延伸

  搜集家乡的聚落资料,并将其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建议形成小,并以此为题,出一期板报。(使学生能真正将课堂知识内化,并通过实践活动增加对家乡沈阳历史文化的了解,认识到沈阳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板书设计

  提示重点,强化记忆 ,设计结构式板书。

【地理说课稿】相关文章:

关于地理的说课稿06-13

免费地理说课稿06-10

人教版地理说课稿06-10

《印度》地理说课稿06-10

地理《巴西》说课稿06-12

地理说课稿范文06-10

初中的地理说课稿08-12

地理说课稿范文11-26

初中地理说课稿07-24

地理《地势》说课稿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