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调查报告

时间:2024-05-08 08:50:11 赛赛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关于企业调查报告(精选16篇)

  在不了解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时,我们需要带着创新精神去开展调查,最后将结果反映在调查报告中。如何把调查报告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企业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企业调查报告(精选16篇)

  企业调查报告 1

  20xx年三月下旬,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xxx的带领下,对市直企业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签订情况进行了调查。参加调查的人员有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部分委员,市总工会、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有关领导。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听取了市总工会、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汇报;深入到部分国有、民营、外资、个体工商企业了解情况,查看有关资料;同时分别召开了部分企业职工代表座谈会和企业领导座谈会。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总的看来,各级各部门对劳动合同的签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一)领导比较重视。近三年来,市总工会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就大力推行集体合同制度和工资协商制度,先后出台了《关于当前企业推行集体合同制度的意见》、《关于xx市全面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通知》等5个文件。市总工会总结沙隆达、xx城南开发区等单位和地方的经验,指导面上的工作。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高度重视劳动关系的协调工作,把企业集体合同制度建设和劳动合同管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目标考核。

  (二)工作基本推开。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以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为重点,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格局基本形成。目前全市各类企业4700家,已签订集体合同3685家,签订率为78%。其中国有企业945家已全部签订,签订率为100%。二是以全员劳动合同制度为基础,确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劳动关系的格局基本形成。截至到20xx年2月,全市城镇各类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为358万人,签订率为867%。

  (三)制度初步建立。20xx年以来,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会组织和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积极探索协调劳动关系的新机制,市直和各县市区都建立了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制度,明确了三方在调处劳动关系重大问题的责任和作用。

  (四)重点内容突出。合同内容比较全面、具体,劳资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比较明确,主要突出了经济发展和企业改制的需要,对劳动者工资、养老保险、医疗、安全等方面的权益保护体现得比较充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建立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认识上有差距。一些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认为签订劳动用工合同有必要,而签订集体合同没有多大必要;一些职工对集体合同制度认识不深,认为个人已经和单位签了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是工会和单位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签不签无所谓;还有一些有一定专业特长和技术的职工,担心签订劳动合同后限制其择业自由,不愿和企业签订合同。这些认识上的差距,使得集体合同制度和劳动合同制度的执行缺乏一种内在动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合同的签订和执行。

  (二)集体合同签订的程序不规范。一是平等协商难实现。目前一部分企业对平等协商制度的重要性还没有完全认同,集体合同制度执行中重签约、轻协商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企业是“一次协商管几年”。工会代表广大职工与单位签订集体合同,从法律上讲是平等的,但从实际运行看,往往考虑单位困难多一些,考虑职工利益少一些。二是没有严格执行审查备案制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集体合同签订后必须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查备案,才能生效。而我市虽然有4634家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但按规定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审查只有3685家,有近1/3的企业没有按规定备案审查。

  (三)合同的签订率和履行率不高。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市总工会统计,全市有20%以上的企业没有签订集体合同,有近15%的职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合同的履行也不理想。20xx年市总工会对80名职工代表进行问卷调查,有22人表示集体合同缺乏监督执行,兑现不够,占职工代表的`27%。有的企业集体合同中规定企业必须按国家规定为职工交社会养老保险,但由于资金周转不过来,不仅未交纳养老保险费,而且连基本工资也不能及时发放。

  (四)合同的内容不完善。有的企业是迫于压力而签订的合同,对合同的内容不重视,合同条文能模糊就尽量模糊,能抽象就尽量抽象;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文本针对性不强,格式化的居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少。在抽查的几家企业中,仅有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结合自身的实际签订了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其他企业都是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提供的格式合同。有些合同内容存在不公平。如有的合同规定安全事故责任由劳动者自己负责,社会养老保险由职工自己缴纳等。

  (五)合同的管理存在漏洞。一是管理制度尚未健全。据调查推算,约有60%左右的国有中小型企业未建立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管理台帐和相关管理制度。这种情况在非国有企业中比例更高。有些企业虽有管理台帐和制度,但规定不具体,操作性不强。二是管理主体缺位或虚位。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相当数量企业没有落实人员负责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管理工作。在集体所有制企业中,不少企业虽然安排了人员管理,但实际没有认真管理和检查。合同签订后存放在档案室,不修改、不完善;到期了不续签、不终止。

  (六)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保护。当前的集体合同制度和劳动合同制度还没有完全将农民工纳入到管理范畴。一些企业不愿意和农民工建立劳动关系,对农民工一般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以口头协议为主,以便规避法律或者逃避责任。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如超时劳动、克扣和拖欠工资等。

  三、几点建议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就我市下一步贯彻执行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要进一步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的一种法律制度,它既是建立劳动关系的标志,又是劳动关系是否稳定、和谐的基础,同时也是国家、工会以及劳动者自身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依据。因此,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和宣传《劳动法》、《工会法》和集体合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积极推进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要把企业法人和职工作为重点对象,使他们对签订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目的、意义、性质及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增强企业法人的法律意识和广大职工的维权意识。

  (二)要不断完善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工会组织。要把改制企业、新建企业作为重点,把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作为难点,积极推进工会组织的建立,做到凡是有职工的地方都有工会组织。同时,要加强工会干部的培训,增强工会组织维护职工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为推进集体合同制度打下基础。二是要全面建立和完善平等协商机制。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工会组织,要指导企业建立平等协商制度,对平等协商的主体、原则、内容、程序等进行规范,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机制,使得平等协商有章可循。三是要建立和完善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管理制度。用人单位要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内部配套规章制度,落实专人或兼职人员对合同进行动态管理。

  (三)要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一是要转变歧视农民工的错误观念。各级政府管理部门,首先应从自身做起,消除歧视观念,把农民工作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到平等对待,一视同仁。二是要提高农民工组织化程度,推进集体协商制度。要将农民工纳入到集体合同制度管理之中,通过广泛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使农民工获得平等的对话权利,从制度上保证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三是及时处理涉及农民工的劳动争议案件。对于农民工申诉的劳动争议案件,要本着依法、公正的原则,及时立案,及时处理。

  (四)要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各级劳动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加强对用工单位实施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的监督检查。通过对用工单位和劳动者进行政策指导、咨询服务、监督检查以及集体合同审核和劳动合同鉴证等,促进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的顺利实施和规范运行。各级工会组织要把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和劳动合同制度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认真履行好责任,切实抓出实效。

  企业调查报告 2

  一、我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情况。

  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始于19xx年。

  按照“抓大放小”和“三改一加强”的指导方针,抓住产权制度改革这一中心环节,积极探索不同形式的企业转机建制新路子,使企业的体制和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止目前,全市公有企业788家,已有760家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改制,改制面达97%。

  其中拍卖占30%,租赁占18%,兼并占4%,股份合作制占12%,破产占3%,其他形式占30%。

  全市国有企业298家(国有工业企业83家,国有商业企业215家)中,已改制的有278家,改制面达94%。

  市直公有企业139家,已改制117家,改制面占84%。

  市直国有企业92家,集体企业42家,已改制的国有企业78家,改制面85%,集体企业已改制39家,改制面83%。

  二、我市工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情况。

  工会从源头参与并把握企业改革的方向。

  在漯河市国有企业改革初期,工会非常重视国有企业改制的源头参与。

  为全力推进我市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市总工会参加了市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

  工会源头参与主要是通过参加企业改制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来实现,这个阶段工会参与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学习,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和掌握上级关于改革政策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反映广大职工的愿望和要求。

  市总工会在实践中也正是如此,及时如实地反映了实际情况,代表广大职工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如提出“一手抓机制、一手抓规范”的工作思路,本着依法改制、规范操作的要求,参与制定了《关于对改制企业进行规范完善的实施意见》、《漯河市企业改革基本程序》、《漯河市关于国有企业破产工作的若干意见》、《漯河市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资产处置办法》等文件。

  为我市国企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和规范操作提供了保障。

  在改革的形式上,工会赞成多策并举,一企一策,稳步推进的原则,如积极培育上市公司,通过对国有资产的整合,使之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对部分资产规模相对较大,经营形势良好的企业,鼓励其引进外资实施兼并。

  对严重资不抵债,长期停产,扭亏无望的企业,坚决依法破产,从根本上解决困难企业的问题等,反映了职工群众的意愿。

  (二)企业改制重要事项必须经职代会审议。

  根据国务院规定,国有企业改制大体上分为准备,制定方案和实施三个阶段。

  一些重大问题,改革实施方案都需要职代会审议,听取职工意见,未经职代会审议的不能实施。

  在企业改制中凡涉及到职工裁员,分流,安置方案的事项都要求向职工公开。

  如市红日集团在改制时,首先选定几个模拟法人,向职工发表竞争演讲,职工最终以投票决定新的法人,充分发挥了职代会作用,真正依靠职工群众选择企业的命运。

  在深化国企改制的具体操作程序上,企业职代会严把“六关”:一是严把资产评估关,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要求经营者做出诚信承诺;二是严把资产处置关,在职工补偿金、离退休职工养老补偿等方面规范处置和剥离,杜绝偷漏转移行为,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三是严把发起人资格审查关;四是严把平等竞争关。

  所有改制企业,必须公开举行发起人答辩会,现场答辩、公开定价、民主评议、充分征求广大职工意见;五是严把检查验收关,从各方面督促改制企业真正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防止图形式、走过场,使企业真正转换体制和机制。

  实现了企业经营者的贴身经营,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三)企业改制必须保留工会组织并发挥工会组织作用。

  改制企业工会组织得到了及时续建或重建,市总及时根据漯河企业改制的情况,把改制企业工会组织建设摆上重要位置,拟定了《关于加强转机建制企业工会建设和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的意见》,以市企业转机建制工作领导小组文件下发。

  市委出台了《中共漯河市委关于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和充分发挥工会作用的意见》,要求企业改制必须依法建立和健全工会组织。

  工会组织依照法律规定和工会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随意撤销企业工会组织,也不得把工会合并或归属到其它工作部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临颖县总工会也对改制企业提出六项具体要求:

  ①改制方案须经职代会通过;

  ②必须依法组建工会;

  ③工会主席、副主席分别以职工身份进入董事会、监事会;

  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⑤原属工会的财产、改制后仍属工会所有;

  ⑥必须足额上解工会经费。

  这些做法保证了在改制企业中工会地位、作用以及工会干部待遇不变,做到了工会有牌子、有人员、有公章、有办公地点、有活动,工会工作保持了连续性,并在改制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如:市制药厂改制时被外商购买,改制后老板逃匿,企业一盘散沙。

  市总工会主席田爱华带领工会同志到企业工会,鼓励工会干部,高唱国际歌,自己救自己。

  在以后的几年中企业工会成为职工的靠山,他们带领职工群众搞生产自救,为职工争地位,追缴养老保险金,救助困难职工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

  市第二针织厂在政府未征求职工意见的前提下把企业卖掉,企业职工发生了围堵市委、政府的事件,市总工会主席田爱华同志带领工会干部亲临现场,正值该工会组织换届之时。

  田主席现场主持换届会,直选了工会委员和工会主席解决了主要矛盾,在以后的日子里,企业工会积极开展护厂活动,组织职工再就业,参加社会保险,维护企业的生产秩序发挥了市委、市政府认可的作用。

  市车辆总厂由于改制承诺不能兑现,引发了职工不满。

  在职工群众的要求下,使政府认定企业购买者违约,将企业收回国有。

  市总工会及时指导组建了新的工会组织,直选了厂长,每年召开职代会不少8次,解决了诸多的企业生产经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了职工群众的拥护。

  (四)改制后的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以职代会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及时建立和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制前国有企业的职代会与改制后企业的职代会虽然形式上仍是一个模式,但实质内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是改制企业的'职代会,由改制前的“走过场”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经营者把个人利益与企业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对职工负责,才能对自己负责,只有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才能做强做大企业。

  因此改制企业真正把民主管理作为企业的一个本质特征,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办好企业的有效形式。

  市再生资源公司把企业发展和生产经营的方案全部交给职工讨论,使集体合同和工资协商更加人性化,企业和职工同心协办,使企业甩掉亏损,走上赢利。

  二是企务公开民主评议持续健康发展。

  过去企务公开是一种群众监督而改制后的企业搞企务公开是一种民主管理的手段。

  这种手段对企业职工都有利。

  龙源航运公司经理每半年向职代会报告一次业务招待费情况。

  舞阳冠军棉织公司将领导陪员费公开,这种做法取信了职工,减少了企业的开支。

  民主评议实质上是解决了改制企业干部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问题。

  市再生资源公司规定凡民主评议超过30%反对票的就自动辞去领导职务。

  经过评议公司一名副经理被免职。

  舞阳冠军棉织公司通过民主评议干部,调整5人提拨使用1人。

  市宏运集团在每年一次的职代会上,对中层以上干部进行民主测评,并与干部的奖惩挂钩,作为企业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从19xx年底改制至今,先后有10名干部因测评成绩差、职工信任率低被降职或免职,有14名优秀职工因信任率高、工作能力强被提拔到基层领导岗位。

  三、我市改制中有关政策的落实情况。

  为了维护职工在改制时的合法权益,我市各级工会组织积极参与,发表意见,反映职工群众的诉求,使得政府形成了解决以下问题。

  (一)企业改制时,原企业要依法与职工变更或解除劳动合同,规范和建立新型劳动关系。

  对于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应区别不同情况,按规定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二)内退职工的安置。

  企业改制时,距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含5年)或在企业工作30年以上(含30年)的职工,包括符合该条件、改制前已办理内退手续的职工和未办理内退手续的在岗职工,可实行内部退养,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再办理退休手续。

  期间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金和应发放的生活费,可从改制企业资产中一次扣除、交新企业,用于这部分费用的支出。

  (三)工伤职工(含职业病患者)的安置。

  对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1x4级)的职工,按有关文件规定安置。

  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5x6级)的企业职工(不含破产企业,破产企业按有关规定执行),不解除关系,其伤残抚恤金按本《意见》社会保险相关条办理。

  部分丧失劳动能力(7x10级)的,经本人申请,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并在发给一次性安置费的同时,别行增加伤残就业补助金。

  (四)经济补偿金和职工安置费用的来源。

  企业净资产优先用于安置职工,不足部分用土地处置收益安置职工,土地处置收益仍不足以安置职工的,不足部分可从同级政府改革专项资金中予以弥补。

  改制企业安置职工后,土地处置收益仍有剩余的,全部交当地政府作国企改革专项资金,统筹用于其它改制企业的职工安置。

  (五)改制企业要及时为职工接续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各项社会保险关系。

  企业改制时,历年所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费,与改制企业的工伤和患职业病职工的社会保险、伤残抚恤金、供养直系亲属的抚恤金等,经同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定,从企业资产中足额剥离。

  (六)企业改制时,已离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补偿金,按照每人10年医疗保险费的标准核定,从企业资产中据实剥离。

  (七)改制企业经过相关资产处置,仍有净资产的,上述各项欠交和补偿的社会保险资金应一次性变现上交社保机构。

  企业没有净资产的,欠交的社会保障资金从政府专项资金中弥补,补偿的社会保障资金,按照相关标准据实剥离,加大企业资产负值,由改制后的企业负责上述人员的相关费用支出。

  企业调查报告 3

  一、调查的原因及目的

  百年大计,以人为本。企业的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企业竞争归根到底也是人才的竞争。当代社会,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学习速度和培训速度也是提升人才速度的重要参数。培训则常常是提供信息、知识及相关技能的重要途径,有时甚至是唯一途径。在当今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必定是那些能够使其员工充分发挥自己全部潜能的企业。这意味着,企业员工必须接受培训作为继续学习的一种手段,员工培训在帮助公司迎接竞争性挑战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员工培训可以有效地帮助公司创造价值或赢得竞争优势,重视员工培训工作的公司会比他们的竞争对手表现出更好的经营业绩,更有信心迎接竞争性挑战。培训不仅通过员工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提高而增加企业产出的效率和价值使企业受益,而且增强员工本人的素质和能力,使员工受益。故有人说,培训是企业送给员工的最佳礼物。培训是管理的前提、培训是管理的手段。培训不仅为管理创造了条件,其本身就是一种管理的手段,即培训通过满足员工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来激发员工的干劲和热情。企业同时应把培训作为管理的机会和途径,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手段,围绕企业的任务和目标来实施培训,并通过培训沟通上下级的联系,掌握工作进展状况,达成相互理解与支持,共同不断提高工作绩效。

  为了充分了解公司员工思想现状,了解公司对员工培训要求和规划,建了解统化、结构化的公司内部培训体系。本人在xx制药有限公司范围内采取问卷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培训需求调研,共发出问卷36份,回收问卷35份,其中有效问卷34份,中层管理人员问卷4份,主管级及员工级30份,现简要对问卷结果加以统计与分析。

  二、调查时间、地点、方法

  1、调查时间:xxx

  2、调查地点:xxx

  3、调查方法:采取问卷式调查

  三、调查内容及分析

  xx制药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抗肿瘤药物为主的制剂生产厂家,药品的生产质量和管理直接关系到人民用药的安全问题,对于加强职工的质量意识的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加强员工的培训工作十分必要。

  (一)公司发展理念与文化

  1、企业发展方向较为明晰。根据调查资料显示,约有95%左右的员工认为,自己对本公司的发展战略表示了解或十分了解,这主要是与公司目前的业务重点和工作目标有关,但剩余的5%左右员工表示了困惑,这必然会造成实际工作缺乏目标,或者人力资源的较大浪费。

  2、将近九成员工熟知企业的精神和价值取向。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因而“不断进取,永臻完美”的管理思想几乎感染了公司的所有员工,可见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敬业度和忠诚度起到了较大的凝聚作用。

  3、企业在制度建立及文化建设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调查数据显示,认可公司有一个非常健康文化的比例达到85%,而15%左右员工则认为一般,没有员工对此表示反对。此外,仅有45%的员工认为公司的制度体系非常完备,而认为不完备的人数达15%。

  (二)组织结构与岗位设置

  1、近九成员工对公司现行组织结构认同,并表示与部门业绩息息相关。公司现有员工中,九成员工对现有机构设置表示赞同,认为现行设置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现行职能职责、业务流程与实际工作衔接较好。依据调查结果,80%员工认为目前的岗位职能配置、工作业务流程有效,而认为其在实际中有指导性、参考性作用的仅占35%左右。

  (三)人才管理与技能

  1、在人才使用上,中高层管理者获得了较高的支持率。部门负责人作为xx制药有限公司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不断创新、发展企业的重任,从统计数字发现,在工作任务分安排方面,80%左右的员工认为,中高层管理人员做到了用人所长,但仍有20%人员认为存在不公平现象。

  2、部门内部沟通基本顺畅,但部门间急需加强。多数员工普遍反映,在实际工作中,上级对其的工作支持力度较强,并就工作内容进行沟通,但从后续问题的调查显示,部门内沟通并没有达到预期要求;也有一部分员工反映,部门间的工作衔接并不十分理想,很多时候只是员工自己沟通和联系,而部门负责人沟通比例也仅占55%。对于部门内部的员工间沟通,调查者则在三个方面表现较为均衡:自己协调、询问同事、求助领导。

  3、中级管理人员急需提升的方面。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员工认为,在以后的工作中,中级管理人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个人素质,依次为:责任心、上下级沟通、领导艺术、团队文化、公平性、业务能力、思想意识、员工激励、成就动机。而据中级管理人员的调查显示,则依次为:责任心、上下级沟通、团队文化、领导艺术、公平性、业务能力,思想意识、员工激励、成就动机。

  (四)团队精神状况和素质

  1、除少数员工外,团队士气良好。在实际调研中,28%的员工认为我们团队的精神非常高昂,60%认为我们团队是一个充满关爱、团结一致的集体,但12%的员工认为团队现处在低迷的时期。针对团队的特定成员进行调查时发现,约有35%员工反映某些员工没有与整个团队融合起来,表现出例外或特例的行为。

  2、个人利益与个人绩效没有紧密结合。团队是由个人构成的,个人业绩是团队业绩的基础,只有实现个人利益与个人绩效息息相关,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而据相关数据显示,xx制药有限公司仍需要在此方面继续努力。

  3、团队的素质能满足工作要求,但总体提升缓慢。据统计资料显示,60%员工认为公司团队的素质与优秀企业相比,总体水平不差上下,25%认为略差,15%认为较差。在员工与团队合作的信心方面,30%员工认为团队正向有利方向发展,35%认为没有变化,20%保持观望状态。在团队素质的提升方面,40%员工非常认同我们的团队正在进步,35%基本认同这一事实,20%表示沉默,5%表示不认同。

  (五)员工个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发挥

  员工专业技能的自我评价。员工普遍认为,在实际工作中自身的专业技能比较满意,这一比例高达80%,仅有15%左右的员工认为自己的技能相当完备,与此同时,5%员工对自身知识与技能表示了不满,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提升。但在专业技能转化方面,这一比例有所下降,75%员工认为自身的技能基本发挥,25%员工认为没有完全发挥,可见专业素质在向业绩转化上并不十分理想,员工的潜能和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四、今后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目前公司的培训现状,为了让公司的培训更有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培训体系:

  1、强化员工责任心的培养。针对本公司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特性,对员工加强质量意识的培养,使员工充分意识到缺乏责任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及给公司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保证生产有序地进行。

  2、加强员工之间相互沟通。不定期的和公司员工进行交流,使员工的意见能够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便于部门之间以及领导和员工之间的的相互了解和协调。

  3、调整人员配置、促进员工技能发挥。针对每个员工的特点对其岗位进行调整和安排,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避免人才浪费。

  4、加强团队融合提高团队素质。多进行一些团对活动和考核,以便加强团队合作,从整体上提高整体素质。

  加强员工培训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改变员工的平庸工作行为,尽可能降低管理成本,克服不可测性,保证质量低劣的员工无法进入,有效降低优秀员工的流失率。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对各类员工进行不同目的的分类培训,以满足不同员工的不同需求。加强员工培训,在良好的人际关系,相互配合的工作环境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可以更好的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和斗志,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使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将自然地倾泻出来,自觉与管理者一道,把工作做得尽可能好,不仅让员工觉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同时对企业有了满足感和归属感。也使企业和员工得到共同的发展,真正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企业调查报告 4

  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的一项重要决策,对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20xx年以来按照省、市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部署,我县全面推进了农村税费改革,农民负担明显减轻,进一步规范了农村税费制度,但是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乡镇财务收支矛盾,入不敷出的问题很严重,影响了地方财务的正常运转和多项事业的发展。

  一、税费改革前,乡镇财务运行状况

  税费改革前,各乡镇财务主要由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和自筹资金三部分组成,三大块资金的收支情况:

  1、预算内资金。支出主要用于农村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公共服务,行政事业部门的工资及公用经费等。但目前的支出大部分集中在行政、事业部门(主要是中小学)的工资和公用经费。即典型的“吃饭财务”。收入来源主要是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及工商类税收等税收收入。

  2、预算外资金。支出主要用于维持政府部门的日常运转,即政府部门的办公用品、交通费用、招待费等。收入来源主要是收费。

  3、自筹资金。支出主要用于农村公共建设、公共服务、教育支出及农村集体福利等。收入来源主要有乡镇内企业上交利润和管理费、乡统筹、各种集资收入及各种罚没款收入等。经调查我县33个乡镇税改前,收支情况都有少量缺口,缺口在10万元以下的有7个乡镇,10万元—50万元的有16个乡镇,50万元-100万元的有8个乡镇,100万元以上的有2个乡镇。现看一下税改前我县某乡镇的收支情况。财务收入总计:321万元。

  ①上级补助收入170万元元(其中:税收返还49万元、体制定补47万元、追加专项74万元);

  ②本级收入121万元(其中:国税收入21万元、地税收入81万元、罚没收入19万元);

  ③集资收入约30万元。

  2、财务支出总计为375万元,其中

  ①机关支出182万元(人员工资60万元、公用经费122万元);

  ②所属部门事业费支出43万元;

  ③镇级五项统筹支出150万元。

  由此可以看出:农村税费改革前,虽然乡镇财务资金有缺口,但由于可以暗中自由调剂“乡统筹”资金,而资金缺口又可以变相转嫁到农民身上,乡镇财务依然能基本维持日常运转,问题还不至于“显性化”。

  二、税费改革后,乡镇财务运行状况

  税费改革后,中央明确规定取消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收费和政府性资金集资,取消现行的按农民上年人均纯收入按一定比例征收的乡统筹费,“村提留”中的公积金被剔除出去,由村民按“一事一议”的办法筹资。这样,在分税制改革税收收入被大大缩减和农村税费改革后,连乡镇向农民收费集资的口子也扎紧了,有效地堵住了“三乱”,乡镇财务预算外收入及自筹资金大幅度地减少,上级财务下拨的转移支付资金,属于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在三大块资金收入同时大量减少的情况下,大部分乡镇财务难以为继。同一个乡镇税改后的财务收支情况。镇本级收入134万元(其中:地税、农业税收入101万元、罚没收入3.6万元、农业税附加收入26.4万元、行政事业费收入3万元。财务支出为349万元,其中

  ①机关支出235万元(人员工资100万元元;公用经费135万元);

  ②所属部门事业费支出41万元;

  ③镇级税改资金专项支出103万元。

  由此可以看出,农村税费改革后,有效地遏制了“三乱”之风的蔓延,乡镇财务预算外资金及自筹资金大幅减少,原来弥补财务收支缺口的.维持机制被打破,乡镇债务偿还失去依靠,积累已久的乡镇财务问题最终完全凸显。

  三、税费改革后,乡镇财务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收支矛盾日益突出。各乡镇财源基础薄弱,新的财源增长点少,财务收入增加缓慢。财务普遍存在收入的增加跟不上刚性支出增加的需要。我县20xx年乡镇完成财务收入总计5443万元,其中:国税完成1981万元、地税完成3141万元、罚没及行政性收费等其它收入321万元。同年我县乡镇一般支出总计21198万元,比上年增长51.3%,普遍乡镇收入的增幅低于支出的增幅,总收支差额在15755万元,其中500万元以上的12个乡镇,400万元以上的8个乡镇,400万元以下的13个乡镇,收支差额呈增加的趋势,收支矛盾尖锐。

  2、乡镇债务包袱沉重。据调查乡镇负债非常普遍,至20xx年未,各乡镇欠世行贷款1387万元,欠农民基金会贷款4544万元,欠财务周转金3280万元,就这三项合计高达9212万元,超过500万元以上的7个乡镇,100万元以上的18个乡镇,100万元以下的8个乡镇,远远超出了乡镇的承受能力,比如我县通江口乡欠财务周转金254万元,欠世行贷款189万元,欠中央债贷款171万元,三项总计高达600多万元。各乡镇债务形成的原因既有多年财力不足积累的因素,也有其他政府行为失当转化的因素。乡镇难以还上欠款,上级财务只得采用扣款的办法,使本来困难的'乡镇财务“雪上加霜”。

  3、财务支持公共事业发展的能力严重不足,多数乡镇财力不宽裕,用于支持发展的财力捉襟见肘。乡镇成为名副其实的“吃饭财务”,乡镇财务仅仅成了发工资的“大出纳”,没有能力支持公共事业建设,影响了乡镇的发展。

  4、乡镇机构臃肿,供养人员过多。我县共有33个乡镇、429个乡镇事业单位机构纳入改革范围,重新核定事业编制1579个,目前我县实有在职人员2362人,截止到目前我县33个乡镇全部完成事业单位进行改革分流任务,聘任1579人,未聘任783人,办理提前退休313人。各乡镇事业编制人员虽然进行了精简分流,但由于政策不完善,改革成本过大,难以将改革落实到位,这次事业编制改革资金缺口非常大,对自愿辞去公职的170人需发放辞职金246万元,对末聘人员783人,需资金730万元,拖欠乡镇所有在职事业人员工资1.3亿元,提前办理退休的需资金390万元,改革前已退休的需资金765万元,改革后重新竞聘上岗的需资金1555万元,总计需投入资金1.7亿元,精简下来的人员并没有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退休人员领取不到养老金,上岗人员不能正常发放工资,乡镇财务经济也没有因此而缓解,上访问题比较严重。

  5、各乡镇招商引资形成规模的工业企业很少,有些企业都是涉农企业,税收含量少,对财务贡献极小,仅交纳一些所得税和其它小额税种,增值税为零,缺少高税收的工业企业、龙头企业,靠招商引资增加税收短期内无法摆脱财务困境。

  6、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缺口较大。税费改革后,取消了乡镇村道路建设费,集资和村提留,乡镇村道路的建设要求列入乡镇财务预算,村乡道路的修建,则通过村民“一事一议”方式加以解决,但村民的觉悟并不是很高。有些问题通过“一事一议”很难解决。全县乡级道路支出缺口大约在219万元。同样用于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土地治理等方面的支出,税改后同样捉襟见肘,中央、省等上级财务虽然加大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这块转移支付大都是有条件的,即需要乡镇财务一定的比例配套,大部分乡镇无力解决配套资金,配套资金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乡镇根本拿不出这笔资金。

  7、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受到了较大冲击。文化、卫生等其他农村公益事业支出无保障。税改后对大部分乡镇而言,若上级政府转移支付资金不到位,不要说建立完善的保障支出体系,就连现有的军烈属、优抚对象、五保户供养等支出都出现了严重资金缺口。优抚支出资金缺口31万元,五保户资金缺口1327万元,计划生育专职干部工资缺口46万元,乡镇敬老院工服人员工资、房屋维修等费用资金缺口66万元,原村干部退休人员、公伤人员费用缺口366万元,农村殡葬补助资金缺口184万元,村部的房屋维修,按每村每年1万元的标准测算,资金缺口429万元,农村中小学险房改造资金缺口3669万元,以上资金总的缺口为6118万元。这些资金税改前绝大部分来源于“三提五统”,税改后却没有着落。

  四、缓解乡镇财务困难的对策、建议

  1、切实转变观念,提高对乡镇财务工作的认识。乡镇财务是乡镇综合实力的集中反映,做好乡镇财务工作,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党委、政府必须提高对财务工作的认识,正确看待财务与经济的关系,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财务增收这两个重点,制定切合实际的经济发展思路,选准发展方向和财源增长点。靠经济的发展增加财源,通过财务促进经济发展。

  2、围绕农业产业化和资源开发,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有税源的企业。根据市场要求,想方设法搞好资源开发,把资源转变为财源,通过招商重点扶持好民营企业、龙头企业、加工型企业,增加劳动力、提高社会化服务。

  企业调查报告 5

  作为全省三个困难市之一,铁岭市县乡财务经济的运行一直引人关注。尤其是近两年,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省市财务体制的调整,省政府对困难县乡特别关注,铁岭县、开原市、昌图县、西丰县和调兵山市5个县(市)从体制上得到了省共享税种增量返还的政策扶持,尤其是西丰和昌图两个省级困难县享受到了省政府65号文件中关于税收增量定比返还、周转金缓还、转移支付补助等优惠政策,极大缓解了我市县乡的财务困难状况。但由于我市县乡经济发展规模有限,农业所占比重较大,自有财力来源十分有限,县乡财务困难的状况依然没有改变。因此,全面考察县乡财务经济运行情况意义重大,我局结合市委政研室“大调研”活动,对我市县乡财务体制现状、成因及措施进行了调研。

  一、铁岭市县乡财务体制现状

  目前,我市实行统一的市县财务体制。由于我市县乡财力基础不一,近两年,各县(市)区在开展财务资金县级经费财务统管改革、乡财县管、工教人员工资县级统筹等各财务改革中,本着一级政府一级财权、财权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各县(市)区根据自己财务运行实际,分别制定了本级对乡镇的财务体制。从我们铁岭市情况看,各县(市)区财务体制不一,大体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完全执行现行的中央、省市、市县财务体制,但未打破县本级与乡镇级企业隶属关系,实行部分税种共享。

  二是在现行的中央、省市、市县财务体制基础上,县(市)本级将中央、省、市共享税种以外的部分税种或专项收入(如城建税、农业税、教育费附加等)划分为本级收入,作为乡镇公教人员工资统筹资金来源。

  三是实行划分收支范围、核定收支基数、收支挂钩、差额缴补的财务体制。以基数算帐,通过测算各乡镇财务的可支配财力与各乡镇的标准支出进行对比,财力可以满足标准支出的乡镇,按比例上解,可支配财力不能满足标准支出的乡镇,本级进行补助。

  此外,有的县区对县统筹收入的来源也从体制上作了相应规定,如各乡镇中央“两税”、所得税返还及省市共享各乡镇的税收返还作为县统筹资金来源,不再返还乡镇。

  二、县乡财务体制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市县乡财务体制都是在现行中央、省、市财务体制下,针对县乡困难状况,为基本保证广大公教人员工资、保证政府低标准运转,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而制定的体制。可以说,在上级越来越多的集中县乡收入,以及取消县乡赖以生存的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屠宰税,尤其是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三提五统”后,县乡多样的财务体制已无多大的调控余地,真正影响县乡财务体制运行的还是现行的中央、省市财务体制,突出表现为:

  (一)县乡财务的自身保障能力和调控能力明显下降

  而且随着中央、省集中的增量财力的逐年增加,县乡用自有财力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还会进一步弱化。

  一是县区财务自给率明显降低。在我市县区一般预算支出中,用自有收入安排的支出比重由2002年的49.3%,下降为2003年的38.6%,下降了10.7个百分点。

  二是可支配财力中自有财力下降幅度较大。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可支配财力的比重由2002年的66.7%下降为2003年的45.5%,下降了21.2个百分点;包括税收返还在内的的县区自有财力所占可支配财力的比重也由20xx年的91.4%下降为74.6%,下降了16.8个百分点。

  (二)现行的财税体制对困难县乡财力的稳定增长影响越来越大

  2003年是新的省市财务体制运行的第一年,从运行情况看,非常不利困难地区财力的稳定增长。从共享税种情况看,目前中央和省共享的都是地方极具潜力的税种,而且共分享比例较大,占地方收入很大比重。2002年,省财务体制未调整前,我市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五大税种占全市一般预算收入62.2%,其中县区所占比重55.4%;2003年新的省市体制下,五大税种占全市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下降为44.6%,县区为31.4%。由此可见,占地方收入最多、最具潜力的税种共享,比例之大,势必对困难地区财力的稳定增长造成很大影响。从上级转移支付补助情况看,转移支付补助远远小于净上划收入财力,困难地区的财富不断上流,且逐年增加。从我市2003年决算情况看,全市上划中央和省收入合计10.5亿元,中央“两税”和省税收返还5.6亿元,净集中我市财力3.3亿元;而2003年省给我市县区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仅1.3亿元,地方财富上流2亿多元。

  (三)现行的分税制财务体制从某种程度上加重了困难县乡的困难

  一方面,经济发展中带来的增量财力大部分上解中央与省,地方政府运转和工资基本需求始终得不到根本解决,困难和矛盾越积越多。2003年,我市共上划中央和省收入为10.5亿元,占全市17.8亿元税收总量的58.9%,净上划财力3.3亿元,其中:中央财力31000万元,省2481万元。经济发展带来的财力增量在新体制的框架下,越来越多地被中央和省集中。另一方面,支出的责任,如:提高县乡公教人员工资标准、落实国家调资政策、社会保障增量、乡镇机构改革成本、农村税费改革配套等诸多现实问题,都让地方财务买单,这既不合理,也难以解决,特别是对困难地区财务的压力无疑是越来越大的。由此可见,目前分税的财务体制,应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分税,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权,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相脱节,加剧了地方尤其是县乡财务的'困难程度。第三方面,发展县域经济、培植县乡财源,不仅因一些减免税、提高税收起征点等优惠政策减少了县乡财务收入,而且财务还要通过贴息、担保等方式支持县乡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县乡财务的负担。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取消农业税等农村税费改革政策不仅使得粮食主产区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全无,而且还相应增加了地方财务配套资金支出,一剑双刃,无疑使农业地区财务雪上加霜。2003我市税费改革按要求落实配套资金2559万元,2004年减征农业税我市需落实配套资金1191万元,两年合计我市县配套资金达到3750万元。财力的`主要增量用于上级出台的农村税费改革支出,加重了农业地区财务负担。同时,农村税费改革降低了农业税率并取消,又取消了屠宰税、特产税,直接减少了粮食主产区的财务收入。农业税是粮食主产区财务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2003年我市农业税实征入库额为9577万元,占全市财务收入的9.9%,随着农业税的逐年减征直至取消,对粮食主产区财务收入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县乡征收的屠宰税,征收对象是屠宰加工业厂主,不是农民,在我市虽总额不多,但相对集中,且发展空间较大,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屠宰加工业不断增多,屠宰税增量增加较快。2002年,我市征收236万元,取消后,不仅影响存量,也影响了增量,更集中影响了个别乡镇或县区财务收入。农业特产税是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后农业地区财务收入的一个新的增长点,1998年我市农业特产税实征入库高达2080万元,2000年由于特产税率下调20%,全市特产税的存量减少了732万元。2004年取消特产税,不仅减少存量,增量更不可能存在。虽然省财务厅对特产税取消后进行了转移支付补助,但同决算数比较存量财力仍减少了760万元,增量按前五年农业特产税平均增长率测算每年影响206万元。经测算,农村税费改革政策每年影响我市财力4952万元,使本就困难的我市县乡财务财力紧张程度进一步加剧,除保证政府部门正常运转外,财务调剂余地越来越小,对于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财务无力保障。

  三、对继续完善县乡财务体制的几点建议

  现行分税制框架下的县乡财务体制,改进和完善都需要在上级财务体制完善基础上加以自我修整。治病还应治本,现行的中央和省市的财务体制从直接到间接,无疑加重了地方财务的负担,尤其是县乡财务的困难。如不抓紧加以改进和完善,势必危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基层政权的稳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县乡体制再完善、结构再合理,也不能解决财力不足的根本矛盾。铁岭市县乡财务困难状况全省有目共睹,几年来我们在省、市两级政府支持下做了许多创新性改革,推动了全市财务经济的发展,但终因经济总量小、支柱产业少、农业负担重等诸多因素,使多年财务困难状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只有尽快调整和理顺现行分税制财务体制,从体制上解决问题,才能使农业地区的困难县乡尽快走出困境。

  (一)建立规范的县级财务转移支付制度

  把县级财务作为转移支付的受益主体,加大对困难县区的转移支付补助,提高县乡保工资、保运转能力。目前,从省政府对县乡转移支付制度设计情况看,有些口径设计不甚合理,转移支付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如在《2005年省对下解决县乡财务困难转移支付办法》(待定稿)中,对可支配财力和必保刚性支出口径的界定,其中可支配财力口径中一般预算收入全部界定为可支配财力,未考虑专项收入不能平衡财力,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的成本支出;必保刚性支出标准偏低(工资支出不含地方性补贴等)等等。在此基础上计算的对县乡转移支付补助不足以维持县乡基本的支出需求,由此造成县乡为保政府运转、为及时按标准兑现公教人员工资等支出捉襟见肘,东挪西借,财力缺口较大,形成大量的财务挂账。因此,在现行分税体制下,结合税费改革、农业税减免等税费政策调整,应合理界定县乡标准支出,加大对县乡级财务的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基层政权的稳定。

  (二)调整和完善税收返还体制政策

  分税制体制的实施,地方财务已对中央、省财务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农业地区的困难县乡,而与此同时,县乡财务的困境却逐步加深。调整和完善现行框架下的分税制财务体制,应从充分调动地方组织中央、省级收入的积极性入手,实施县乡财源建设工程。调整分税制财务体制返还政策,针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财力状况以及区域特性,以财养财,加大返还补助的力度,调动困难县乡发展经济、涵养财源的积极性,从体制上实现地方财务收入的可持续增长。从目前我省对县乡的财务体制看,省政府对全省40个县(市)的省分享的5个税种增量部分实行了全部返还政策(辽政办发[2005]1号文件),可以说对2003年新的省市财务体制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和补充,取得了较好效果。目前,建议省政府还应进一步扩大五税增量返还范围,将省分享税种增量部分实行税收返还政策的范围,由“县(市)”扩大到含有乡(镇)的区级,加快远郊区经济发展,推动城乡统筹,推动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三)细化省对县乡财务体制中激励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

  从2003年省调整、完善省市财务体制后,省政府、省财务厅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辽西北22个贫困县、壮大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既是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政策,也是省实施新的财务体制的配套政策。由于政策一视同仁,我们感到困难县区的发展水平与省支持的要求有较大差距,有些政策我们困难县乡没有能力对接。一是建议区别对待,制定针对特别困难县区发展的支持政策,尤其是财务困难的农业地区的扶持政策,切实增加县乡自身造血机能。二是在项目、资金、贷款、贴息等方面降低支持政策的门槛,向困难县区倾斜。三是上级出台的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和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减免税等一系列政策,虽然有益于农民增收和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但却无益于地方财务增加收入。建议考虑农业地区财务收入特点,在支持县区立足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农业产业化等发展地方经济的过程中,通过增加转移支付等手段,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既富民,又强县,强县与富民的有机结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四)加大对粮食主产区财务转移支付补助力度,缓解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带来的农业地区财务压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以工补农,缩小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差距

  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是上级出台的惠及农民政策,可农业地区财务本身就非常困难,再负担税费改革支出,无疑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建议减征、免征的农业税收资金,省以上财务应全额给予补助,并且适当逐年增加转移支付补助额度,切实建立起强县富民和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的长效机制。目前,国家相继出台的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粮食直补政策、良种补贴政策、提高城乡集市贸易税收起征点的政策、取消农业特产税等政策,农民负担切实得到了减轻,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可以说,富民的政策已发挥了应有的效果和作用,但这些政策却起不到强县的作用,也不能够使困难地区财务状况好转,而且还加重了地方财务负担。虽然农村税费改革省财务给予我市重点照顾,承担了较大比例的转移支付补助,减小了困难地区财务配套比例幅度,但由于我市基数较大,配套资金绝对额相对较多,使本已困难地区的财务又加重负担。因此,建议省建立以工补农,加大对粮食主产区财务转移支付补助力度的长效机制,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

  企业调查报告 6

  最近,根据省、市企调队的要求,我们对全县乡镇财务运行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总体情况是:乡镇财务运行比较困难。收入渠道不多,总量不大,赤字负债沉重,一时难以消化,必须加大财源建设,努力增收节支,逐步摆脱财务困境。

  一、乡镇财务基本情况

  1、现行县乡财务体制。2001年以来,县乡财务实行“核定基数,超收分成,短收自负,收支挂钩,自求平衡”的管理体制。县财务核定乡镇上缴县财务的收入基数,超过上缴部分,实行此例分成;支出由县财务按统一规定的负担范围和标准核定下拨。具体情况是:收入方面,农业税作为县财务的固定收入,全额上解县财务;农业特产税实行基数上解,超收分成;契税、耕地占用税、其它收入作为乡级财务收入,收入上解,全额返回。乡镇的国税、地税收入作为县级收入,未纳入乡财务管理。在这种收入管理体制条件下,超收困难,时时有短收的危险。支出方面,全县乡镇干部职工715人,其中全额拨款人员570 人,差额拨款人员145人。政府机关行政人员、广播员、财务所人员由县财务实行全额拨款管理,经管员、农技员、水管员、文化辅导员等由县财务实行差额拨款管理、公用经费只拨全额拨款管理人员,差额人员不拨公用经费,支出上乡镇政府有较大缺口。

  2、乡镇财务状况:全县累计赤字负债4734万元。用途情况:

  ①兴办企业投资负债210万元;

  ②普九教育和兴建公共实施负债1980万元;

  ③农业开发投资负债1600万元;

  ④弥补日常开支负债520万元。

  ⑤其他负债424万元,赤字负债资金来源4734万元。

  1)工资及运转经费挂帐326万元;

  2)教育和公共建设挂帐1336万元。

  3)借款3072万元。其中:向银行借款本金1336万元;向部门或单位借款1355万元;向个人或其他借款381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农村税费改革后,乡财务财力总量上有所下降,可用财力有所好转,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财务收不抵支,负债运行的问题和困难。

  1、财源建设长期滞后,收入总量严重不足。从调查情况来看,收入总量一个乡几十万元,有的乡十几万元,这是财源建设长期滞后的结果,严重制约了乡镇财务的发展。

  2、收支缺口大,运转困难。2016年财务收入2543万元全额上缴,其中农业税收入752万元,其他收入18万元,县财务补助收入2257万元,其中:包干经费614万元,税费改革转移支付1472万元。减去乡级预算支出2641万元,收支两抵,当年预算赤字98万元,加上预算外支出(如差额人员工资、接待费等)300万元。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乡镇为了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只能举债运转,“寅吃卯年”挪用专项资金的现象较为普遍。

  3、财务负债多,包袱沉重。截止2016年底,乡镇财务累计赤字负债达4734万元。巨额赤字负债给乡镇的各项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

  一是干部职工的垫款一时无法兑现,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

  二是乡镇领导经常被债权人纠缠讨债,无法正常工作;

  三是学校欠款难以支付,常有基建老板上门追讨,有的'学校甚至连学校都被强行封锁,教学无法正常开展;

  四是经费紧缺引发了各类社会矛盾,社会公益事业投入严重不足,严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

  4、税收征管难,短收严重。由于纳税人纳税意识差,难管村、“钉子户”等多种因素,征收难度加大,成本增高。据调查,乡镇每年有30%—40%的农业税和统筹无法正常征收,全县累计有几千万元,该收的.收不上,该上缴或列支的又不能少,出现垫税和拖欠、借款办事业的情况,乡镇财务陷入困境。

  5、有偿资金回收困难,加重了财务负担。截止2016年底,乡镇财务借出有偿资金1200多万元未记入乡镇政府债务内,这些资金都是向上级财务部门借入的,由乡财务承借承还的,目前这些资金均已到期或逾期,但回收困难。2002年收回的有偿资金70万元,2016年收回的不足50万元,时间越往后移,回收难度更大。初步测算,有近400万元是无法收回的呆帐、坏帐。这无疑是乡镇财务的一大隐患,最终债权变成了债务,成为了乡镇财务的又一隐性负债。

  三、对策措施及建议

  乡镇财务是最基层的一级财务,乡镇财务的问题,是关系到党的基层政权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农村贯彻落实,关系到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大问题。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财务的困难已迫在眉睫。

  1、进一步加强财源建设,壮大乡镇财务经济实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强财源建设是乡镇财务摆脱困境的根本途径。培植财源要把财税增长与农民增收相结合。

  一是要切实加强财源建设的领导,要研究制定财源建设发展规划,狠抓落实。

  二是要大力发展科技兴烟,把烤烟产业做大做强。烤烟是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主导方向,是实现农民增收、财务增长的支柱产业。我县种植烤烟,迄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行科技兴烟,为烤烟产业的提质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加之与将军集团等烟厂建立了比较稳定的产销关系,具有了较好的外销市场环境。

  三是要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及其升级,通过大力培植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2、加大对乡镇财务转移支付的扶持力度,增强乡财务的活力。

  农村税费改革后,收入的范围缩小了,加大对乡镇财务的扶持力度十分重要。

  一是在财源建设上要加大投入。紧紧抓住进入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把扶贫开发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重点扶持烤烟、主要产业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大对重点项目的资金投入。加大农村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加快致富步伐。

  二是在财力上要加大财务转移支付力度。增加乡镇的分成比例,增加预算安排,保障乡镇政常运转。同时,争取上级对乡镇承借承还的周转金中经审核确定无法收回的呆帐、坏帐予以豁免,化解乡镇财务风险,避免新的赤字债务的发生。

  3、加强税收征管,力求做到应收尽收。

  一是加大财税宣传力度,坚持日常与集中相结合,大力宣传财税法规、政策的宣传,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营造宽松的纳税氛围。

  二是要做到依法征税,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我县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是比较轻的,要利用费改税后的政策做好难管村、钉子户的工作,尽量减少税源流失,杜绝税费改革后出现新的尾欠。

  三是要搞好协税护税工作。建立财务所征税、乡村干部协税、政法部门护税的征管网络,县、乡联动,部门配合,切实改革乡镇财务收入征管力量不足的问题。

  4、加强财务支出管理,严格控制支出。

  一是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积极推进机构改革,精简机构,分流人员,事业单位与政府脱钩,推向市场,减轻财务负担。

  二是要进一步完善财务规章制度。会议、学习、差旅、接待、通讯、下乡补助、加班要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财务制度,不允许“集体研究”代替制度,征收搞提成,从严控制非生产性支出。

  三是要严格控制计划外支出。各级各部门的升级达标必须经严格的审批,方能实施。报刊订阅要明确哪些必须订和哪些不必订。严格控制外出参观、考察。债务重的要禁止购买小车和金额较大的办公用具,机关内部建设一律停止,特殊的乡镇必须经县政府批准。

  四是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要坚持离任审计制度。在审计结论没有出来时,乡镇领导不能提拔、调动;纪检、监督、审计等监督部门检查出的违纪违规,不能以罚代法、以罚代纪,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严格执行不提拔、不调动、不评先评优、一票否决的规定。触犯刑律的,要移交司法机关。

  5、要建立消赤减债责任制。要建立乡镇消赤减债资金,采取多种措施,广泛筹集资金,甩掉历史包袱。同时,要坚决堵绝新的赤字债务的发生。

  企业调查报告 7

  “皇粮国税”不收了,从事税收工作的乡镇财税干部现在干什么?今后怎么干?思想动态如何?带着这一串问题,我们与乡镇党政领导、财务所长、财税人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座谈调研。

  一、基本情况

  xx县25个乡镇财税所现共有在编人员179人。其中:男,150人,女,29人;在岗160人,离岗6人,借调13人(县财务局9人、农税局4人);35岁以下18人,36—45岁115人,46—54岁46人;55岁以上6人;研究生1人,大学7人,大专32人,中专95人,高中26人,初中5人;正式干部11人,合同制干部139人,工人身份29人;每个乡镇平均6.3人,最多的15人,最少的3人。

  二、工作现状

  调查显示,农业税免征后,乡镇财务干部并没有完全沉湎于自身何去何从的困惑之中,而是按照县财务会议精神,服从大局,顺应变革,不等不靠,开拓创新,在职能转变上做了大量探索性工作。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转移重心,抓好乡镇财务管理和村级财务代理服务。如勉阳镇针对辖区各单位经济活动频繁、资金流转量较大且管理不够规范的实际,把加强乡镇财务管理、为村级组织搞好财务代理服务作为职能转变的突破口。一是在认真审计的基础上,采取一个单位一本帐、帐户建立到组的办法、共设立116个帐户,将镇机关8个行政事业单位、15个村、93个组全部纳入乡镇会计核算中心。二是对各单位的固定资产、特别是出租类资产进行核对登记,在“三不变”的原则下,收支两条线,规范运作。三是在镇核算中心分设机关单位核算组和村级财务代理服务组,2人负责机关单位核算,4人专职为村组服务。同时严格考勤,全天候工作,窗口式服务,保证随到随办事。

  2、转换角色,从向农民“收钱”转向给农民“发钱”。

  据统计,今年以来,25个乡镇财税所共向全县100576户农民发放政府性补贴资金2569.5万元。其中农业税灾歉减免款110万元,退耕还林管护费、粮食折抵现金2290.2万元,粮食直补资金156.3万元,地膜玉米等其他补助资金13万元。为了把增加农民收入的政府性补贴资金真正发放到农民手中,各财税所在逐户落实、逐项核对的基础上,改过去多头发放、村、组发放为财税所统一发放,同时采用一户一折、资金封闭运行的.“直通车”办法,将资金直接打入农户存折。增加了工作量,却防止了资金的“跑、冒、滴、漏”,深受农民欢迎。

  3、创新思路,全力清收陈年老帐。

  “收帐也是创收”。座谈中,定军山镇财税所长这样认为。他们将所里的10名财务干部分成5个组,责任到人,任务到组,闻风追击,蹲点守候,共清收回财务扶持资金16笔,58.46万元,合作基金会再贷款65万元,农业税尾欠9000多元。苦了自己,却有效化解了乡村债务,缓解了镇上的财务压力。

  4、发挥财务监管职能,管好用好专项资金。

  随着国家解决“三农”问题力度的加大,财务扶持“三农”的项目和资金也越来越多。如何保证这些为农民造福的项目和资金能更好地发挥效益,是乡镇财税干部在职能转变过程中面临的新课题。工作中,他们以服务“三农”为根本宗旨,不辞劳苦,边学边干,对扶贫移民、天然林保护、重点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社会保障、专项转移支付等各项涉农资金,从立项、申请、拨付、使用到结算都直接参与、全程服务,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

  5、主动配合、积极培植新财源。

  如武候镇财税所针对辖区内地广林稀山地多的实际,与林业部门配合,以退耕还林、发展林、果和山地养殖为财源建设重点。老道寺财税所利用地域优势,主动配合党委政府跑项目、跑资金,确立了专业养殖、优质粮种植、新农村建设等六个重点项目。小河庙乡以茶叶、烟叶为主攻方向,张家河乡则把天麻、香菇、木耳的再发展确立为财源增长点。为加强这方面工作,同沟寺镇还大胆探索,在双方自愿、工作不减、待遇不变、身份保留的前提下,安排两名财税干部分别到官沟村和柳坝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6、立足长远,做好农业税免征的善后工作。

  一是在清理登记农业税尾欠的同时,理清集体与集体、集体与农户之间的经济手续,消除隐患;

  二是对清理登记的212.72万农业税尾欠税改前挂帐处理、税改后进入司法程序依法清收;

  三是从长远着眼、小处着手,整理归档农村税费改革和农业税收的有关资料,为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税收体制典定基础。

  调查显示,乡镇财税干部除干好以上工作,还要负责包村,配合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管理等中心工作。座谈中,大部分乡镇领导认为,与其他部门不同,财税干部必须在完成包村等其他任务后加班处理本职业务,即使农业税不收了,他们仍是乡镇机关最忙的人。财税干部的普遍感受是:有税收时,我们上半年“双过半”,下半年抓清欠,一年工作两月干,只要任务完成,其他就“一俊遮百丑”。农业税不收了,事情反而更多,过去可干可不干的弹性工作现在都成了钢性任务,而且考核更细、要求更严、压力更大,我们也由过去全年集中忙两月变成现在的天天忙。

  三、问题与建议

  值得关注的主要问题有:

  1、人员思想波动大。自身何去何从的.后顾之忧是当前乡镇农税干部心中的最大困惑。面对变革,虽然大部分人能够调整心态,积极面对,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在等待观望,消极应付,甚至担心把他们象清退临时工那样处理掉。

  2、工作职能不统一。转变职能,服务“三农”,是乡镇农税干部面临的新课题。实践中,各个乡镇都结合自身实际自找事做,自定职责,各自为战,自成一体,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职能定位。

  3、村级财务代理服务不规范。工作主体上,有的以财税所为主开展代理服务,如勉阳镇;有的以农经站为主,财税所抽人参与,如武候等乡镇;有的则直接由农经站负责,其他站、办抽人协助,财税所概不过问。如老道寺、定军山等乡镇。服务范围上,目前开展代理服务的村仅有一半,而且是有经济收入的纳入服务对象,没有经济收入的排除在外,即使纳入也是管村不管组,有的甚至两本帐运行。如老道寺镇的17个村只纳入了10个村,其中老道寺村只移交了37万资金,157万资金没有移交。工作管理上,一是缺乏有操作性的实施细则;二是没有规范统一的工作要求;三是岗位不固定,职责不明确,责任落的不实。这种说管不管的现状,让财税所处于两难,管吧,与上级要求不符,不管吧,又担心村上出事。

  针对乡镇财税干部在职能转变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我们谈一些粗浅的建议。

  1、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结合乡镇财税干部的思想实际,开展广泛深入的政治学习和形势讨论,进一步加深对中央一号文件等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方针的理解,提高思想认识,确立服务意识;二是结合工作实际,集思广益,大胆探索,转变工作职能,提高服务质量,让乡镇财税干部感到农业税不收了不是没事干,反而比以前更忙;三是结合业务实际加强农村财务、公共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业务培训,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努力造就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农村财税队伍。

  2、定位工作职责,促进平衡发展。

  对乡镇财税所的职能转变既要有创新,还要有引导,既要百花齐放,还应规范定位。因此,尽快解决由于认识不同、经济条件差异、地域差别导致的工作内容上的互不相同。

  3、未雨缪谋、探索人员分流途径。

  按目前现状,各乡镇财税人员并不显多,有的还不够用。但下一步乡镇合并,人员集中后,势必面临富余人员分流问题。对此:

  一是对现有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清理登记,做到心中有数。

  二是研究制订优惠政策,划定年龄界限,让年龄偏大,身体状况较差的人员提前离岗。

  三是借鉴同沟寺镇财税所的做法,安排人员到村上任职。

  4、改革现行村级财务代理服务主体。

  座谈中,各方面人士都觉得乡镇财税干部对村上情况比较了解,跟村干部关系融洽,业务熟练,目前又具备人力,应结合实际,借鉴勉阳镇的做法,改现行以农经站为主、其他部门配合为以财税所为主、农经站配合的管理模式,同时出台实施细则,制定操作规程,明确工作职责和纪律要求,切实加强村级财务代理服务工作。

  企业调查报告 8

  一、公司概况

  该公司成立于20XX年,主要从事金融行业,拥有较为完善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不断调整经营策略,加大研发投入,拓展市场份额,取得了一定的经营成果。

  二、财务状况分析

  1、资产负债表分析

  从资产负债表来看,公司的总资产规模逐年增长,负债总额也相应增加,但资产负债率保持在较为合理的水平。公司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均呈现稳步增长趋势,表明公司的营运能力较强,流动性良好。同时,公司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也在不断增加,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利润表分析

  公司的`营业收入逐年上升,净利润也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从利润构成来看,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占比较大,且毛利率和净利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这说明公司的主营业务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且成本控制较为有效。然而,公司的.期间费用也在逐年上升,需要关注费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3、现金流量表分析

  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保持正值,且逐年增长,表明公司的经营活动能够产生稳定的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波动较大,主要受到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为稳定,显示公司的融资能力较强。

  三、风险与挑战

  尽管公司的财务状况整体良好,但仍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首先,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公司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以应对市场竞争。其次,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对公司的成本控制产生影响,需要加强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此外,公司还需要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行业政策调整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四、建议与措施

  针对以上风险和挑战,本报告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公司应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关注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以应对市场竞争。

  2、优化成本控制,提高盈利能力。公司应加强对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和销售环节的成本控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不必要的费用支出,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3、加强财务管理,防范财务风险。公司应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确保公司财务状况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4、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政策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公司应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政策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

  企业调查报告 9

  为深进了解深圳金湾酒店有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相干情况,本人于20xx年9月10日至10月8日对该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情况进行了深进的调查。在这次调查中主要采用了多看、多听、多问、多查和多想的方式,在为期三周的调查进程中,得到了公司领导和员工的热忱支持与协助,获得良好的实践效果,本人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一、深圳金湾酒店公司的基本情况

  深圳金湾酒店有限公司是深圳客货运输服务中心下属全资国有企业,20xx年被评为三星级酒店,后又被授与深圳市政府会议公务住宿接待定点宾馆(酒店),金湾酒店是集住宿,会议商务等多功能服务于一体的大型酒店,餐饮有奢华ktv中餐厅房27间(内有棋牌文娱室),其中龙凤宴会厅格调高雅能容纳450人同时就餐,是喜庆婚宴,团体会议,工作聚餐的首选之地。公司投资总额为6337.7万元,注册资本5273.7万元,市交通局持有100%股权。公司住宿接待占地大部份,环境优美,安静舒适,酒楼面积也一样占一部份。十几年来,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经营获得了良好的业绩,发展势头良好。

  二、该公司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

  应收账款是企业扩大市场份额,争取竞争主动性的强有力的措施。随着业务发展不断扩大,公司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日益规范,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度也更加完善。其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有以下几方面的成功经验:

  (一)制定公道的信用政策和有效的信用标准。

  公司财务部分强化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核算,在做好应收、应付款项的平常工作外,根据应收账款的特点结合本身的具体情况,制定来往款项的'信用政策和制度,并严格执行。公司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市场环境、不同的销售合作对象,制定出不同的信用期间、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政策,尽可能为减少坏账创造条件。

  (二)进行风险排队,确定信用等级。

  该公司通过对客户信用资料的调查分析,确定评价信用优劣标准。对反映客户短时间偿债能力的活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活动负债率和长时间偿还负债能力的指标资产负债、产权比率、或有负债比率、已获利息倍数和带息负债比率进行分析。结合公司承受风险的能力及竞争的需要,划分客户的信用等级,对不同等级的客户给于不同的信用优惠或附加限制条款。

  (三)定期编制《应收账款催收报表》。

  该公司依照客户账期情况设立《应收账款催收报表》,具体反映内部各业务部分和各个客户应收账款的发生、增减变动、余额及其每笔账龄等财务信息,每周由财务部分主管信用控制管理职员发送给相干业务部分职员跟进。同时加强合同管理,对客户执行合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避免坏账风险的发生。通过《应收账款催收报表》的编制,公司管理决策层和相干部分就可以够正确、及时、全面地把握应收账款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欠款催收政策。

  三、该公司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题目

  金湾酒店有限公司的整个应收账款管理体系还是比较全面、规范的。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经济迅速发展,公司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实践中本人也了解到该公司在应收账款方面尚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题目:

  (一)占用活动资金,下降资金使用效力。

  赊销商品时,发出存货,货款却不能同时收回,大量的活动资金被应收账款占用,造成现金流进短缺,影响该公司资金周转,从而影响其正常经营。

  (二)增加经营本钱,削弱短时间偿债能力。

  赊销虽然使公司产生了较多的收进,增加了利润,但现金流进并未增加,而且在应收账款引发的催收中,该公司要投进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加速了公司的现金流出,也削弱了公司的短时间偿债能力。

  (三)应收账款的账龄愈来愈长,增加坏账风险。

  应收账款如得不到及时清算,该公司不能按时收回货币资金,则意味着潜伏的坏账风险,账龄越长,坏账的风险越大,会增加收账本钱。该公司还发生了长时间赊销客户(个体户经营的单位)在协议结账时间居然人往楼空的情况。

  四、该公司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的成功与存在题目的缘由分析:

  (一)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一个企业必须重视的环节,应收账款的信用标准是公司的收进来往的必要途径,为了减少坏账公司的应收账款必须定期收回。因此在应收账款管理的成功有助于公司财务的收付支出的管理、利于企业的发展。

  (二)应收账款占据活动资金的周转致使企业的发展落后于其他企业、经营本钱的进步导致公司现金流出量不断的增加、酒店的赊账客户多了应收账款的时间就长导致坏账的数额就增大,这样使酒店的应收账款收回增加了风险,从而不利于酒店财务职员的管理,使酒店的利润减少。

  五、改进建议

  针对该公司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的不足,本人结合专业所学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一)应当采用账龄分析的方法

  计算每笔应收账款的账龄和所有应收账款的均匀账龄,并以此来强化应收账款的回收工作。为了加快应收账款的变现速度,除制定公道的赏罚措施外,也应当制定公道有效的收账程序和方法,如采用电话、信函和发电子邮件等通讯方式,也可采用个人造访或委托专门收账机构进行回款,必要情况下,也能够对欠账客户采取提起法律诉讼的方式来收回应收账款。

  (二)重视做好客户的信誉评价工作。

  销售职员不能一味寻求销售量,收款是比销售更需要管理和慎重的环节。要躲避应收账款的风险,就必须定期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价,并根据信用评价结果确定销售政策。在与客户建立新的合作关系的时候,事前一定要做评审,综合评价这个客户的品德、能力等,在合同执行一段时间后,就要对此客户进行一次综合评审,对一些毛利不理想的客户,在查找自我本钱控制的题目的同时,也需对确切没有公道利润的客户中断合同。

  (三)对客户的信誉要进行长时间动态的监管。

  由于市场环境各个因素的影响,客户的经营状态、偿付能力也会随之变化,所以在与客户建立长时间合作关系后,要留意后续的监视调查,根据客户的状态调剂销售策略。

  公司要发展,必须扩大业务,将必定会出现赊销,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和由此而产生的财务风险总是并存,只要本公司采取适当的信用政策及有效的管理方法,就可以使应收账款风险下降、收益最大。相信在该公司管理层的正确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企业在今后的各方面会有更新的突破,获得更好的发展。

  六、调查体会

  此次在金湾酒店有限公司的社会调查,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收获颇多。通过这次实践,本人有了很深的体会,感觉到理论和实践之间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因此本人在实践进程中能主动的请教,虚心的学习,尽可能把理论知识融进到实践中往,使本身的理论知识更上一个台阶,实践能力与水平也得到较大地进步。

  企业调查报告 10

  一、基本情况:

  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凤翔路19号的抚顺金信水业有限公司始建于20xx年,目前隶属于抚顺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属于国有制供水企业。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现有职工187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11人,各类管理人员100余人,离退休职工800人。

  二、调查内容:

  企业主要经营项目工业供水,自来水设备维修,水暖器材销售,目前企业供水设备运行状态良好,水处理工艺系统配套齐全,日供水能力110万吨,现日供水40万吨,主要供给全市40万户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生产活用水,供水普及率达到98%。年供水总量约1亿万吨,售水量约1亿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7亿万元。是什么样的经营理念让一个老字号企业有着如此的业绩呢?我带着疑问询问了供水公司的经营经理-企业如何顺应时代潮流树立绿色营销观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的各种消费观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工业革命在使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使生态资源迅速减少,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这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不断恶性化的今天,人们对环境和资源的忧虑逐渐转化为消费过程中的一种自律行为,更加倾向于适度、无污染、保护环境的消费,绿色需求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或正被逐渐唤起。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要顺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注重地球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以实现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及生态环境利益的统一。

  城市供水的产品质量易受二次污染和存放时间的`影响,服务质量又受到管网布局和用户地形标高的影响,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和社会各个方面,因此世界上各国均把提高供水水质和改善供水服务列为供水企业部门的主要工作目标。近年来,抚顺丰泽供水有限公司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实现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与平衡的原则,着力打造“绿色环保企业”。据介绍,抚顺丰泽供水有限公司实施“绿色企业”计划是从1998年争取二水厂项目工程开始。1998年秋,该公司搞好了二水厂建设项目的立项、申报,经过努力,得到了省计委的批文。在工程建设上,该公司严格按照建设与保护生态并举的方针施行。

  20xx年初该公司在二水厂水源水库周围栽上了绿化树和观赏草,正着力建设库区公园,让库区山绿水净,保证了给水工业生产原料--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能因为当代人满足其需求而过度地开发或污染水资源。在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该公司尽可能地降低费用,实现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又着力于研制开发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高质量健康饮用水,所以,必须符合人体的生理需要。对水体加以整合,使水体满足弱碱性、硬度适中、矿物质含量和比例适中、溶氧量高的条件,只有既干净又活化,同时满足整化条件的水,才是健康水。

  同时企业又投资660多万元对城区管网改造、增加供水服务区域和测漏设备,防止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将原有的旧式管线更换成绿色环保无公害的pp-r管,这种环保材料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而且在管内不存在任何的水垢影响用水质量。同时公司在企业文化上下功夫,开展绿色文化,在绿色文化的建设中,企业目标开始了与环境目标的融合,企业管理理念、营销理念开始了与绿色生态理念的融合。立足于"弘扬水精神,建设水文化""发扬水滴石穿的敬业精神,水流不息的进取精神、水乳交融的团队精神、水润万物的奉献精神、水清如镜的诚信精神"的企业精神具有行业特色、企业特点,并成立了客户服务中心为用户维修,在城区消除了“水荒”,保证了消费者能公平地获得安全可靠供水。

  三、建议:

  建立科学管理机制,强化诚信管理,整合人力资源,加大稽查力度,实现了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绿色营销观要求企业在营销中,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注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减少资源浪费,防止环境污染。绿色营销强调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环境利益等四者利益的统一,在传统的社会营销观念强调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三者有机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生态环境利益,将生态环境利益的保证看作是前三者利益持久地得以保证的关键所在。

  绿色营销观要求企业要有全局、长远的发展意识。企业在制定企业发展规划和进行生产、营销决策和管理时,都必须时时注意绿色意识的渗透,从“末端治理”这种被动的、高代价的对付环境问题的途径转向积极的、主动的、精细的环境管理。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调整自身行为,从单纯追求短期化目标转向追求长期持续化目标。将可持续性目标作为企业行为的基本目标。

  企业调查报告 11

  调查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像雨后春笋般蓬勃成长,并逐步趋于成熟。民营企业在解决社会就业、增加国家财务收入、发展高新技术、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一个亮点。但是民营企业毕竟存在着许多先天的不足和缺陷,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使得民营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选取民营省力多粮油器材有限公司作为考察点,对民营省力多粮油器材有限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以找出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共性问题,为完善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调查内容

  1、省力多粮油器材有限公司简介

  2、省力多粮油器材有限公司财务基本情况

  省力多粮油器材有限公司的创办人是一群辞去公职人员,他是长于技术而拙于管理。对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指标不能准确把握;财务人员文化水平较低,几乎没有正规财务专业本科学历。财务暗箱违法行为比较严重。总的来说,财务管理存在很大的问题。

  调查结果

  一、省力多粮油器材有限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管理者素质低下,财务管理意识不强

  省力多粮油器材有限公司内部财权集中在关键人手中,过于注意控制,而疏于管理。笔者在省力多粮油器材有限公司调查发现,企业的出纳人员由老板亲戚担任,且地位高于企业其他财会人员,出现了出纳人员领导财务工作现象;在财务管理方面仍停滞在较低水平,财务管理硬件投资少则又少。在核算方法上企业仍停滞于过去简单的收付记帐法,会计基础十分薄弱,通晓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的人很少,不能够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进行财务管理。

  2 、不注重日常现金流量的管理,营运资金波动大

  省力多粮油器材有限公司缺少资金使用的长、中、短期计划,缺乏现金流量管理观念,存在重销售、轻理财的现象。特别是在经济繁荣时,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隐匿在盈利光环下。一旦企业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产品成本提高,经营现金流入量锐减,或是新上项目见效慢,原有业务资金告急,或是债务到期,财务风险加大等等情况出现时,问题与危机就充分暴露出来。

  3 、成本管理严重弱化

  省力多粮油器材有限公司的财务人员由于管理知识薄弱,难以确定企业生产的盈亏平衡点,在相对成本的控制方面缺乏经验和措施,不能根据企业实际状况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在成本核算方面也十分粗放。企业把几种甚至十几种主要产品成本笼统地汇总核算,一旦企业出现亏损或盈利,管理层却不知道哪种产品盈利多,哪一种产品盈利少,这对安排产品品种、调整生产结构十分不利。

  4 、资金筹集和使用缺乏科学性

  客观上,很多企业筹资渠道狭窄,很难通过金融渠道融通资金,只能依靠个人家庭储蓄或者高出国家法定利率许多的民间资本中拆借,其结果融资数量小、成本高。

  主观上,企业筹资难的原因之一是财务管理上的随意性。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提供财务报表虚假的成分居多。企业的领导及财务人员对内含报酬率、投资报酬率及现金净流量等财务管理指标不甚了解,项目可行性报告大多请别人代。

  在资金投放活动中,企业有盲目跟风的思想,想一蹦而就,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没有做好前期的市场调查及对未来风险的预测及防范。

  在资金的.运用上,企业在盈利时,不注意资金的节约,过多将资金投入企业非生产性支出。一旦市场变化,生产资金紧缺时,资金却无处可筹。

  5 、财务利益分配滞后

  省力多粮油器材有限公司的家族式管理,在初创发展时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与亲朋好友共患难,度难关,创家业。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企业的创建人不能志同道合,二次创业意见相左,他们担心控制权旁落,排斥资本进入,拒绝在经营者、劳动者之间建立资产关系。内部股权封闭逐渐暴露出许多矛盾与缺陷,所有者不仅要防范中层员工的“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甚至要防范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吞食。

  二、应采取的对策

  1 、提高民营企业主、财会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及综合素质

  提高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首先要提高民营企业主的管理素质。民营企业主要提高管理水平,通过考察或参加专项研讨会,利用业余时间系统自学,边工作边函授,听讲座,参加短期培训,请专家进行专题辅导等渠道来提升自己财务管理水平。

  民营企业应当树立以人为本观念,一方面可高薪聘请资深的财会人员补充到企业中来,另一方面必须加强企业现有财会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企业要根据现代企业制度对高效科学管理的客观要求,改变过去重视技术轻视财务的陈旧管理方式。

  2 、实现财务制度规范化和财务管理预算化

  企业财务部门要按照现行法规制度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企业的生产营销发展到哪里,财务管理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

  其次,企业财务部门要在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围绕目标利润,认真编制和执行财务预算,构建企业财务责任指标体系。在每月制订财务预算时,为避免出现预算的差异,还应根据近期较为准确的.财务信息资料及时修正财务预算指标。财务部门要按照财务预算目标加强管理,定期检查,严格考核,落实责任,兑现奖惩措施,形成以财务制度为主对经济行为的定性约束,以财务预算为主对经济行为进行定量约束的格局。

  3 、建立科学、严谨、实用的成本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财务部门要利用自身拥有大量有关成本核算信息的有利条件,运用量本利分析法,合理测定企业最佳销售量及保本销售量,进一步确定销售价格,确定存货最佳存量,减少无效或低效劳动。同时,寻找适合企业产品特点的既能提高产品功能又能降低成本的途径。在产品核算方面要遵守重要性原则,对主要产品要详细核算其成本构成,并为生产部门提出改进措施,对严重影响企业效益的产品要做横向对比,把成本浪费消灭在产品生产的源头,实现财务部门抓成本核算管理的事前参与和超前控制。

  拓展成本核算考核范围,建立以成本、费用、利润为中心的成本考核体系,将能够量化的指标尽可能量化,通过考核绩效促进各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财务部门不能局限于目前成本核算内容,不仅要考核产品制造成本核算,而且要考核产品的质量成本、责任成本。把成本管理的重心从侧重于简化成本核算转移到侧重于成本控制。

  4 、构建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的资金管理机制,在投资、筹资及分配活动中发挥财务管理的中心作用,提高资金营运效益

  1)、在投资活动中,建立资金投入效益的保证机制。企业财务部门要改变目前仅限于对企业内部价值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做法,多方收集企业外部的有用信息,主动研究市场,自觉参与企业投资项目的测算、论证。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分析比较项目的投资回报率,把好项目的财务预算关。

  2)、在筹资活动中,建立活而不乱的资金循环机制。

  (1)企业必须保持合理的筹资结构,适度负债经营,在充分考虑企业偿债能力的前提下,设法筹足项目建设资金,防止急功近利、盲目举债,加大筹资风险。避免企业的效益过多地分流于资金利息,提高企业偿债能力,逐步把企业从“高负债一低效益一高占用’,的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

  (2)规范企业的融资行为。财务部门务必保持良好的融资信誉,形成“借一还一借”的良性态势,不仅要重视银行信用,更要重视和讲究商业信用。

  3)、在财务成果分配活动中,建立资金补偿积累机制,抓好资金的后续管理。

  (1)财务部门要监控企业资金的分流,防止过多地分流到工资福利、非生产性投资等方面。

  (2)合理制定企业税后利润分配政策,尽可能增加留存收益,不断增加企业积累,促进企业自我流动发展,同时,企业要妥善处理好个人消费与企业发展的问题。

  (3)财务部门要认真实施资本保全制度,监督管理好资本金。

  企业调查报告 12

  随着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和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20xx年海安国税新增纳税人1842户,比上年同期增长47%。而在20xx年,县政府下达民营企业发展目标要求新发展个体私营企业9250户。不断增加的中小企业一方面增加了税源,另一方面也对基层税收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最近,在进行纳税评估、一般纳税人复检等工作时事,对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抽样调查,其结果不尽如意,提高中小企业财务核算水平、加强财务管理已刻不容缓。

  一、中小企业财务状况

  (一)调查的内容

  我们将企业的财务人员设置、帐册设置、核算状况等作为主要调查内容,具体包括:

  财务人员设置情况,包括:

  1、岗位设置状况,是否设有总账、出纳、保管.

  2、人员素质情况,包括是否有专业证书、是否专职等。

  3、账册设置情况,包括设置是否齐全,记载是否及时,账账、账证、账实是否相符。

  4、成本核算是否准确、真实。

  5、抽查主要原材料、产成品、现金是否与账面相一致。

  (二)调查的结果

  在调查年销售额300万元以下的50户中小企业中。

  1、岗位设置不全,或不规范的40户,占调查户数的80%

  2、账册设置齐全32户,占调查户数的64%;记载及时,或基本及时的20户,占调查户的40%;帐实相符5户,占调查户数的10%

  3、成本核算准确、真实的15户,占调查户数的30%

  4、盘存主要原材料、成产品、现金与账面相不一致45户,占调查户数的90%。通过这次调查,发现有90%以上的中小企业纳税人在财务上存在问题。

  二、调查结果的分析

  一是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态势。部分纳税人产生了重生产经营管理,轻财务核算;重营销队伍建设,轻财务人员培训。少数纳税人文化层次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欠佳,不能按照《征管法》和税务机关的要求建账,主观随意性太大,收支无发票,收入随意报,记账的业务只是非开票不可的业务,有的记账只是形式主义,为了应付税务机关。

  二是财务人员、办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由于新办企业不断增加财务人员紧缺,老会计有一定水平,但一人代几个单位的帐,时间上不能保证;新会计不是缺理论知识,就是少实践经验;更主要的原因是企业是老板,工资由老板发,不听老板的就被炒鱿鱼,所以会计只能根据老板提供的票据“做账”、“圆账”。

  三是税务部门管理不到位。税务部门特别是管理部门由于工作的千头万绪,疏于对纳税人的财务管理,不能按照征管法的要求加强税收征管,部分税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遇到问题不是很好地对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加以整改,而是回避矛盾,将纳税人存在的问题私自消化。在系统内部,对税务人员的执法责任追究重于书面与形式,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税务人员思想上产生麻痹,得过且过的观点左右了少数人的执法行为。

  四是现行法律法规对纳税人未按规定建账的处罚较轻。对纳税人未按规定建账的处罚,征管法第六十条第二项规定,纳税人未按规定设置账簿、保管账簿或者保管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如纳税人偷税数额较大,而故意销毁或隐慝账簿凭证的,税务机关最多也只能给予纳税人罚款一万元。

  五是现行财税法规对财务不健全缺少切实的、有效的、统一的界定方法。有的条文只是把“账证不全”、“不能准确的核算销项税金、进项税金、应纳税金”笼统的称作财务不健全,但具体的什么叫做“账证不全”、 什么叫“不能准确的核算销项税金、进项税金、应纳税金”没有完整的、清楚的、统一的,操作性强的量化的标准,计算的规范尺度,“不全”、“不能准确”应达到的程度是什么,让人感到模糊不清,财务状况是否健全难以界定且费时费力,税务管理人员无法把握财务不健全的.“度”,客观上造成税务人员疏于对这类问题的管理。

  三、加强管理的思考

  切实加强中小企业纳税人会计核算与账册管理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已迫在眉睫,经过思考,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税法宣传。坚持日常宣传与宣传月宣传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全体公民的税法意识,使广大公民牢固树立依法纳税、诚信纳税和偷税漏税违法的观念,让纳税人心中有“税”,明白“诚信纳税”与“诚信做人”一样重要,明白“诚信纳税”与“商誉”一样的有价值。在日常工作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税法宣传,通过会计例会、业余税校等阵地进行经常性税法宣传,通过纳税评估、涉税事项调查等进行专项辅导,促进涉税专业人员专业知识提高。通过税法宣传教育,使中小企业业主明白从“诚信做帐”开始“依法诚信纳税”。

  二是强化办税人员的培训管理。办税人员是联系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桥梁,是税法宣传声音的传播者,是决定征管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应以办税人员管理为突破口,实现诚信做账意识的增强。

  1、建立办税人员档案,成立办税人员协会,明确分片办税负责人,通过自律组织,交流工作体会,提高业务。

  2、加大管理力度,坚持办税人员例会制和考核制,定期进行活动,宣传税收政策法规和税收征管工作要求。建立《办税人员考核登记簿》,重点考核财务核算水平、日常工作能力、工作业绩,通过日常征管、纳税评估、涉税调查来综合评价。

  三是严把认定关。税务认定中涉及到对账册、凭证管理的有一般纳税人预认定、正式认定、年检和所得税征收方式鉴定等,在各种认定、年检、鉴定中,要严格把关,不能迁就,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不符合规定不能让其过关。

  四是减少责任区人员“不务正业”的时间。税务部门的绝大部分工作都会落实到基层管理分局,责任区的管理人员更千头万绪,经常要应付各种学习、考试、检查,不断要写小结、写心得、写信息、报报表,不但要管理、评估更要搞创建,每月到责任区巡查的时间一般不超过5个工作日。因此上级部门必须保证基层管理人员到责任区的时间,每月最好不少于12个工作日。

  五是加大评税、稽查力度。纳税评估是管理的重要方面,在评估中发现账外经营、做伪账一定要移交稽查部门处理;在稽查中发现做伪账故意偷税的建议处于二倍以上罚款。

  总之,切实加强中小企业纳税人会计核算与账册管理已迫在眉睫,但谁也不能指望一夜之间有个多大的变化,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全”,就是要求纳税人设置全总账、出纳、保管岗位,设置全相应账册;

  第二步是“实”,就是要求纳税人如实、全面记账;

  第三是“规范”,就是要求纳税人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记账。在做好以上五项工作,经过这三个步骤后,中小企业纳税人财务状况一定会有质的变化。

  企业调查报告 13

  并购活动对企业而言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信息不对称是企业并购过程中最重要的风险之一,财务尽职调查是降低并购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风险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了解资产负债、内部控制、经营管理的真实情况和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现金流,有利于充分揭示目标企业财务风险和危机,有利于确定收购价格和收购条件,有利于设计并购方案和合理构建整合方案。

  一、财务尽职调查理论概述

  财务尽职调查是指在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后,经双方协商,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与本次收购有关的财务事项进行的一系列现场调查、资料分析等活动。财务尽职调查目的是为并购企业防范和减轻由于信息不对称或者信息欺诈所带来的风险或不确定性,应遵循独立性、专业性、谨慎性、全面性以及重要性的原则,包括制订财务尽职调查计划、组建财务尽职调查团队、经营以及财务数据的收集和研判和提交等工作流程。

  财务尽职调查是通过对目标企业历史和现状的深入了解而对其未来进行预测,因此在调查过程中,财务专业人员需要运用以下方法:审阅,通过财务报表及其他财务资料审阅,发现关键及重大财务因素;分析性程序,如趋势分析、结构分析等,对各种渠道取得资料的分析,发现异常及重大问题;访谈,与企业内部各层级、各职能人员,以及中介机构的充分沟通;小组内部沟通,调查小组成员来自不同背景及专业,相互沟通有利于全面了解目标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在财务尽职调查时,产业型横向或纵向并购方应当以目标企业的资产运营质量、净资产和增长率为核心重点,关注各项风险的`同时兼顾投资后盈利水平和未来获取现金流情况等,以期保证并购方能实施对规模经济、开源节流的目标需求。

  二、家居电商企业的财务特点

  家居产品种类繁多,日新月异,规格不一,对采购和库存管理要求极高,否则容易造成退货和库存积压,从而占用资金和库容。家居电商以线上现金交易为主,客单价低,交易频率高,突出现金管理和银行账户管理的必要性。家居电商竞争门槛较低,为了获取较多的平台流量,需要不菲的广告宣传费用,也需要线下的体验,必须支付不断上涨的店铺租金。

  三、家居电商企业财务尽职调查流程

  (一)准备阶段

  拟定调查计划,确定调查目标、调查时间和调查范围,对重点调查领域、人员安排和预计调查费用等做出说明。并购双方需要签订保密协议,以确保被调查的企业的商业机密的安全性,同时参与财务尽职调查的人员也需要签订保密协议。

  (二)实施阶段

  收集目标企业的主要业务、财务信息等相关的资料,全面了解目标企业的财务情况。通过取得目标企业的营业执照、验资报告、章程、组织架构图,财务调查人员可以了解目标企业全称、成立时间、历史沿革、注册资本、股东、投入资本的形式、性质、主营业务等,同时需要了解控股和参股子公司、关联方、财务管理模式、财务部财务人员结构、会计电算化程度和企业管理系统的应用情况等信息。

  (三)项目总结阶段

  尽职调查人员根据去伪存真后的信息和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将整个调查过程中遇见的实际情况和主要问题以总结的形式,进行文字整理。对家居电商企业财务尽职调查中,需要特别关注存货管理和税务风险,需要考虑在并购整合时如何提高存货管理效率以及防范税务风险。

  (四)报告阶段

  财务尽职调查的所有过程都是为最终的'结果报告而准备的,在科学、客观的基础上,根据目标企业的实际信息,进行最终的财务风险分析和确认,陈述目标企业的可投资性和风险性,提出最终的建议和结论,形成财务尽职调查报告。

  四、结语

  财务尽职调查结果是并购方判断目标企业并购价值和并购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并购活动是否可以顺利进行产生直接的影响。家居企业在处理家居电商企业并购项目时,必须针对家居电商企业财务特点进行重点调查,防范特有的并购风险。

  企业调查报告 14

  随着会计制度的日臻完善,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我们作为未来社会的会计专业人员,为了顺应社会的要求,加强社会竞争力,也应该严于自身的素质,培养较强的会计工作的操作能力。14年3月底我参加了实习,从此踏出了人生中关键的一步:从学校走向社会开始了赚钱谋生的日子。虽然只是实习阶段但是也感觉意义非同一般,喜悦与担心并存。经过在公司一年多的实习,我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对专业业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使自己更加地了解了理论与实际的关系。为了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了解会计核算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办法,加深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将理论联系与实践,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今后更好地打下坚实的基础。学习好会计工作不仅要学好书本里的各种会计知识,而且也要认真积极的参与各种会计实习的机会,让理论和实践 ,有机务实的结合在一起,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高质量的会计专业人才。我对公司的财务情况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得到了公司的支持和协助。我本着客观,求实的原则,采取了详查会计资料等一系列必要的方法。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单位基本情况

  XX公司是一家私营医药企业。位于重庆市南岸区,交通便利。该公司本着“客户第一,诚信至上”的原则。公司拥有一支较强的技术研发队伍并和国内多家机构强强联手,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其实任何一个单位,都有自己的管理制度、方针和政策,该公司也不例外,虽然公司内部人员不多,但单位财务会计机构内部工作岗位设置是依据内部控制制度关于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内部岗位分工是按照“经办、审核、复核、审批”四分离原则确立的,在岗位设置与业务分工中坚持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原则。该公司财务科设有财务负责人1名,会计2名,出纳1名,其中主要是核算公司所发生的经济活动,报告该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计算、报告财务收支和业务开展情况,为下一步工作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

  二、调查内容的详细总结

  由于以前在学校做过会计凭证的手工模拟,所以对于会计凭证不是太陌生,因此以为凭着记忆加上学校里所学过的理论对于会计凭证可以熟练掌握。但也就是这种浮躁的`态度让我忽视了会计循环的基石——会计分录,以至于后来我尝试制单的时候感觉到有些困难。做过会计模拟实习的人都知道,填制好凭证之后就进入记账程序了。虽说记账看上去有点像小学生都会做的事,可重复量如此大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耐心和细心是很难胜任的。因为一出错并不是随便用笔涂了或是用橡皮擦涂了就算了,不像在学校,错了有时还可以把它用涂改液涂了,在单位里,每一个步骤会计制度都是有严格的要求的。

  此次实习,我主要是跟会计、出纳学习。我们将单位的财务人员设置、账册设置、预算管理等作为主要调查内容,具体包括为:

  1、岗位设置状况,主要针对是否专业证书、是否遵守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等。

  2、人员素质情况,主要针对是否有专业证书、是否专职、是否遵守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等。

  3、账册设置情况,主要针对总账、明细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现金日记账等账册设置是否齐全,记载是否及时,账账、账证、账实是否相符。

  4、主要针对内部财务制度是否健全。

  根据以上安排我进行了实践调查,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首先,我对公司的财务管理理念有了初步的了解。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会计工作在提高经济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发展动力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二是会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的变化。

  前者是更根本的动力,它决定了会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需求。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认真的学习了日常财务操作的全过程。跟公司出纳人员学会了如何开发票、银行汇票、电汇等票据,如何根据原始凭证并运用财务软件进行记帐凭证的编制,每月月底如何根据银行对账单与财务软件上的银行存款余额账户进行核对并及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向会计主管学习财务报表的编制和财务报表的分析。

  最后,我学习和了解公司的有关的财务制度,对财务人员的岗位主要职责有了具体认识。

  三、调查结果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该公司岗位设置,账册设置基本齐全,记载及时,基本上做到了账账、账证、账实相符。财务做到了日清月结。财务人员均取得了专业证书,都能够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没有发现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虚假账簿、隐匿或者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发生,而且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健全、并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同时我还发现该公司有几点好的做法:

  (一)岗位设置与分工虽然该公司成立时间不长,但是他们合理的设置了会计工作岗位,坚持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确保了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使内部控制制度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基本做到了数据维护管理与点算核算相分离;数据录入与审核记帐相分离;记帐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分下,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二)票据管理票据管理是单位财务收支的法定凭证和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因此,空白票据是由专人去保管,保管票据的人员没有参与银行的全部印鉴章的保管,这也遵循了不相容职位分离的原则。票据管理人员对票据的领用和使用上严格遵守了票据管理条例,基本上能够按照规定的要求使用,对因填写错误而作废的票据,做到了全部联次保存。记帐人员在会计账簿的摘要中对已使用的票据号码作了记录,以随时检查已使用票据号码的连续性。另外,未经批准,公司财务人员没有发现擅自将票据背书转让、擅自签发空白支票,对已经开出的银行本票、汇票等,做到了随时关注使用情况,期满后立即进行了使用余额的核对和记录。每月还由专人将银行对账单与账簿记录进行核对,还将票据的使用情况与银行对账单有关记录一一核对,做到了账证相符。加强票据管理是公司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工作中该公司建立了严格的票据保管制度,做到了专人保管制度;专库保管制度;转账保管制度;保管交接制度;定期盘点制度。

  (三)资金管理一是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执行了国家现金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对现金收入,如:银行提取的现金,职工归还的各种借款,其他收入等,按银行规定的库存现金限额,超出限额部分及时的送存银行,禁止挪用现金和白条抵库等现象发生。二是出纳办理的现金收支业务是以会计审核确认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的。职工个人预借的现金都是经过领导签字批准后,才予以支付的。三是出纳员对已办理收支业务的原始凭证都分别加盖了“收讫”和“付讫”戳记。同时还及时的根据记帐凭证登记了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做到了日清月结,账账、账证、账实相符。

  (四)经费管理加强财务审核制度,建立严格的支出审核制度,对于办公费、印刷费、宣传费、设备购置费以及按规定支付给职工个人的工资、奖金、津贴等每一项开支,都严格按规定的权限审批后给予报销。制定严格的经费开支报销程序,每一笔开支都必须取得合法的单据,并由经办人员签字,主管领导审批,财务人员审核后才能给予报销。加强资金的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严格按照支出计划执行,坚持按制度办事,抵制了不合理开支,杜绝了浪费现象。

  四、对加强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为了促进公司经济业务的发展,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规范财务工作,应该根据国家有关财务管理法规制度和公司章程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严格制度一套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

  (二)公司会计核算要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

  (三)做好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认真做好财务收支的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

  (四)财务管理是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方面,公司财务管理中心对财务管理工作负有组织、实施、检查的责任,财务人员要认真执行《会计法》,坚决按财务制度办事,并严守公司秘密。同时要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加大力度,财务人员的再教育主要是通过自学和每年一次的财务部分组织培训来完成。致使相关专业知识更新较慢,涉猎不够广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会计工作的发展。

  企业调查报告 1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上企业”)是指应税货物销售额在2000万元以上、具备企业法人资格,以一般纳税人资格申报并经统计部门核定的工业企业。新常态下,工业进入集中发展、集聚发展、集群发展的新阶段,规上企业的数量多少、规模大小、水平高低、效益好差、带动能力强弱,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规模工业增加值又是地方政府绩效考评的一项重要指标。加快培育壮大规上企业,既是省市的要求,又是部门的职责,更是企业的期盼,尤其是对加快产业集聚、促进工业升级、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意义重大。

  一、我县规上企业发展现状

  截至20xx年底,我县共有规上企业85家,居全市第4位;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42.83亿元、增长12.3%,占全市总量的6.2%,居全市第10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3.88亿元、增长14.03%,占全市总量的5.8%,居全市第11位;实现利税27.8亿元、增长11.7%,占全市总量的7.6%,居全市第12位;上交税金0.84亿元、减少18.1%,占全市总量的2.3%,居全市第13位。数据表明,我县规模工业经济在全市所占比重小、排位靠后,企业不多、总量不大、产业不强、结构不优,工业经济仍然处在工业化的起步阶段。

  二、我县规上企业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项目推进速度慢。有些项目受设计规划、资金筹措、土地供应、证照办理、水电安装、施工天气等因素影响,建设周期拉长,不能按期竣工投产,影响规模工业企业申报;有些项目虽然顺利竣工投产,占地也大、用工也多,但由于是“两头在外”粗加工企业,不急于办理环评、安评手续,随意延长试产期,企业未申报税收或应税收入太少,无法申报规模工业企业。

  2.项目品质不达标。为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争取更多用地指标和政府帮扶,有些企业在洽谈时刻意夸大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相关数据,进行美化包装,致使竣工投产后达不到规工企业申报条件。比如,有的项目洽谈时自称是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但投产后却是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组装、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企业,由于只计算劳务收入,不按全价计算产值,人均税利不高,主营业务收入达不到规模工业企业标准;有的项目进园时承诺固投总额、投资强度、生产规模、上交税金,但建成后多数指标落空,达不到设计产能,而且设备陈旧,流动资金短缺,生产处于半停产状态;有的项目一投产便缺少流动资金,办理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后就申请银行贷款,无法达标生产。

  3.企业缺乏根植性。有些企业虽在XX运行多年,但总部一直设在沿海发达地区,在我县所建的厂房相当于一个生产车间,无技改扩产和自营出口计划,也不在XX办理成本结算。有些企业并不在XX投资建厂,而是租赁厂房生产,无做大打算,无长远规划,政策享受期满便迁往外地,影响规模工业企业申报。

  4.多因素影响企业申报。有的企业虽是法人单位,但未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帮扶单位也不要求企业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少数法人企业为办理土地使用证配合申报规模工业企业,办好土地使用证后通过更改工商登记方式,退出规工企业序列;还有电子、服装、针织等企业虽然用工人数多,却一直持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纳税少,企业管理不规范,消防安全隐患多,无申报规上企业资格;有的企业担心申报规工企业后要多交税金,应付检查多,增加会计成本,不愿申报规上企业。

  5.帮扶等工作不到位。有的企业未及时办理相关批文或登记备案,加上帮扶人员责任不强,服务缺位,造成资料不全或资料填报不规范,影响规工企业成功申报;还有少数企业本来培育成规模工业企业,由于年报不及时,被统计部门排除在外。有些乡镇和单位认为完成了年度申报任务即可,对一些明明达标的企业拖着不报,计划在次年申报,以便减少下年度压力,而不了解跨年度申报规上企业难度更大,机会更少。

  6.引税型企业频繁变更影响总量做大。考虑税收稽征督查,有些引税型企业生产一年半载便更名、注销或外迁。规工企业申报成功后一定期限内,对更名、注销或外迁的引税型企业的网上只能直报停产,造成统计上的有名无实。2014年,我县就有12户引税型轻纺企业退出规工企业序列。

  三、几点建议

  1.严把项目进园关口。引资单位在正式签约前应对项目的.生产规模、投资额度、科技含量、发展前景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分析,尽可能了解客商投资意愿及资本实力。有关部门在项目进区时,应要求企业严格按规上企业统计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确保项目投产后能成功申报。

  2.选准重点帮扶项目。实行“抓大放小”,重点选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较大投资规模、较多就业岗位、较大财政贡献、较强发展后劲的企业进行“保姆式”帮扶培育,并在资金、技术、政策、招工、供材等方面予以倾斜,将其培育成规上企业。

  3.消除企业申报顾虑。职能部门与帮扶单位要从提升企业发展竞争力的角度出发,积极贯彻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特别是鼓励规模上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消除企业法人的各种疑虑,帮助办好相关证件,协助企业强化经营管理,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经济效益,做好申报工作,及时培育成规上企业。

  4.健全帮扶工作机制。增强大局意识与忧患意识,落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工作机制,营造高效务实的政务环境,为申报企业搞好服务、提供便利;要健全扶持政策,抓好政策执行情况督查。要定期开展帮扶业务和规上企业培育知识培训,提升帮扶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5.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建立健全督查机制,认真落实“四定”责任制,创新管理方式,科学安排工期,强化跟踪问效,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确保重点工业项目加快建设,尽早投产见效。

  企业调查报告 16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移动、电信、联通三家通信网络公司深入贯彻国家关于通信网络建设、服务工作的政策,坚持以新理念促进信息网络建设,切实抓好各项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体制,为我县转型跨越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目前我县共有无线基站616个(其中:移动公司290个、电信公司75个、联通公司251个),其中4G基站192个(其中:移动公司160个、电信公司3个、联通公司29个),移动用户总计达到26万户(其中:移动公司20万户、电信公司1.2万户、联通公司4.8万户),我县城区和23个乡镇所在地及绝大多数行政村实现了信号全覆盖。宽带网络覆盖了城区和23个乡镇所在地,目前宽带网络用户48186户(其中:移动公司4500户、电信公司3500户、联通公司40186户)。

  经过三家通信网络公司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县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满足通信网络业务发展对基础网络资源的需求,网络结构得到优化,网络性能进一步提高,服务全县人民的现代化高速通信网络基本建成。

  (二)通信服务能力与水平稳步提高

  目前,我县三家通信网络公司共有营业服务网点173个(其中:移动公司53个、电信公司51个、联通公司69个),覆盖我县城区主要街道、23个乡镇所在地及部分人口较多的村庄,有力保障了城乡居民的办卡、缴费、变更业务等服务的便捷实现。三家通信网络公司坚持把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放在突出位置,组织开展了“预存话费送手机”(移动公司)、“9分打全国、49元送2G流量”(电信公司)等活动,针对社会反映较突出的问题进行了专项治理,有效规范了服行为,促进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信号覆盖不到位。在有线通信方面:移动、电信、联通公司光纤只是覆盖到城区、乡镇所在地及部分行政村,很多行政村、自然村群众享受不到互联网服务。即便在乡镇所在地,也只有联通公司光纤实现了全覆盖,群众选择性小,网络速度达不到开户标准且稳定性差;在无线通信方面:受基站布局、通信设备老化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偏远农村信号不稳定,存在着许多信号盲区,在所调查的15个乡镇中,有13个行政村和很大一部分自然村群众反映无通信网络信号,信号较弱的行政村和自然村就更为普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如丛罗峪镇,在镇政府大院的办公室靠近窗口才有网络信号,工作人员手机只好放在窗台上,给镇政府的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二)网络基础设施未能共建共享。目前这三家公司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基本上各自为政,各做各的规划,各搞各的建设,导致资源难以共享,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通信线路布局也无规无序,光纤线缆纵横交错,一些建筑物顶部天线林立,影响美观。特别是在一些商业街道和人口密集的小区表现得尤为突出,楼外管线杂乱无章,楼内箱盒密布排列,既不安全,又不美观,影响居民生活和小区环境。在农村地区通信网络公司的铁塔,经常在同一山头“三足鼎立”。

  (三)服务质量不够高。虽然各通信网络运营商都建立了各自的服务流程和服务规范,但在实际工作中,一是一线工作人员很少主动介绍适合客户需求的资费套餐,部分代理门店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更是差强人意。消费者普遍反映有的公司业务售中、售后服务滞后,维护不及时。二是业务告知不完全。宣传营销策划侧重自身的优点,对限制条件和“弱点”避而不谈;消费合同中专业术语过多,让人看不懂;少数销售工作人员解释不全面、不规范,推销资费套餐时存在夸大宣传、片面宣传的现象,经常引起消费者误解,如预存话费送手机活动,有的营业员反复强调手机不要钱,预存款全额返还消费者,却弱化了话费分月返还的模式,结果导致消费者在很短时间内就欠费停机、出现消费纠纷的现象。三是强行加费提速。据调查,有的通信网络公司在宽带网改造升级过程中,取消原有的低资费,强迫用户升级提速,缴纳较高的费用。

  (四)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保护不力,建设施工困难。据调查:近年来,由于部分老百姓法律意识淡薄,出现多起针对通信设施肆意破坏、盗窃行为。如移动公司的电缆,仅招贤镇去年11月到今年4月期间就被盗5700米,严重影响了通信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另外在通信实施建设施工过程中,阻工拦工现象较为严重,有的群众提出数倍于补偿标准的赔偿要求,严重影响到了通信实施建设的整体推进速度。

  三、几点建议

  (一)加快通信网络建设,不断提升网络保障能力。一是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宽带主干网,进一步提高宽带覆盖率,要以网络的升级改造为重点,逐步建成覆盖全县的数字化、宽带化、智能化的信息网络。同时三家通信公司要结合城区建设,按照安全、美观的原则,对城区街道和居民小区的光纤线缆进行综合整治,及时清除废线,将线路分类固定,提升城市形象。二是三家通信公司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xx〕41号)文件精神,要增强服务能力,多措并举,实现网络资费合理下降。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适时开展宽带免费提速和降价活动,更多让利于民。三是加快推进农村地区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移动网基站的'建设和改造,切实消除农村移动网信号盲点,要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加快光纤向行政村、自然村延伸,进一步扩大乡镇和行政村、自然村宽带接入网络覆盖范围。

  (二)加强统筹协调,科学编制通信网络建设规划。县政府应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建立通信网络保障工作协调机制,搞好通信网络建设规划与其它规划的统筹,及时协调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解决通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促进通信行业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三家通信网络公司应与政府规划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建立统一的规划体系,实现通信网络建设规划与城乡总体规划的无缝衔接,避免无序竞争。

  (三)加强窗口建设,提高一线服务水平。一要建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管理体系。将服务标准进一步具体化、形象化、精细化,切实做到简单的事情规范化、复杂的事情条理化、关键的事情严格化。重点加强对营业厅及服务网点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与考核,全面提升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二要优化服务流程。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减少服务纠纷,形成和谐的通信服务与消费环境。三要强化服务意识。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客户满意为标准,让提供优质服务成为通信企业每一名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及时解决消费者反映强烈的服务热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加大打击力度,切实保护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一是县政府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综合性和专项规划中,同步安排通信光缆、管道、基站、机房等宽带网络设施建设内容。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机构等所属公共设施,应向宽带网络设施建设开放,并提供通行便利,切实保障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的顺利进行。二是公安部门要加大对无故阻碍通信网络设施建设、漫天要价和蓄意破坏、盗窃通信网络设施行为的打击力度。对阻工拦工等影响工程施工的行为,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积极帮助,协调解决。三是对因征地拆迁、城乡建设等造成的宽带网络设施迁移或毁损的,相关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有关标准予以补偿。

【企业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被企业调查报告05-05

企业调查报告06-24

企业调查报告06-16

企业调查报告06-08

物业企业企业文化调查报告02-27

企业尽职调查报告11-23

企业薪酬的调查报告07-18

企业尽职调查报告07-07

企业实践调查报告10-26

企业调查报告范文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