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广州的导游词

时间:2023-05-30 16:13:21 导游词 我要投稿

介绍广州的导游词范文

  作为一名优秀的旅游从业人员,就不得不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一般是根据实际的游览景观、遵照一定的游览路线、模拟游览活动而创作的。那么写导游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介绍广州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介绍广州的导游词范文

介绍广州的导游词范文1

各位团友:

  大家好!

  前几天,我们在参观南越王墓、陈家祠等等许多广州古建筑时都见到不少红色的砂岩石块或石雕,今天我就要带大家去参观这些石材的出处——莲花山古采石场。

  中华民族学会采石远远早于四大发明的出现。当年建造城墙、宫殿和皇室陵墓,都需要大量的条石,各地也就有自己的采石场。大家看到的那些巨大壮观的石条石块,都会赞叹不已,但相信没有太多人知道先人是如何采集这些石块的。所以今天我就带大家去开一开眼界。

  莲花山目前有四大景区:石景区、莲花古洞景区、野营游乐区和文物古迹区。“莲花圣境”是广州市十大旅游美景和番禺八大旅游美景之一。其中石景区就是我们要看的主要内容:一座有2000年开采历史的古采石场。千百年来古代劳动人民凭一锤一钎将一座一座石山开采出来,经过自然风化造就无数悬崖峭壁、奇岩异洞,如:莲花岩、燕子岩、飞鹰岩、八仙岩、观音岩、莲花石、南天门、神仙桥、仙人榻、云梯、无底洞、莲花飞瀑等等。真是“人工无意夺天工”,千姿百态,雄伟壮观,非“叹为观止”四字可以形容,是国内最具旅游和科研价值的“人工丹霞”奇迹。这里更有模仿古代采石的现代采石场,让游人了解古人采石的技术。

  据地质学家考证,莲花山石为红色砂砾岩,可作磨刀石,广州市内的“岭南第一楼”——镇海楼的楼基和西汉南越王墓墓室的巨型石板都是红砂岩,基本上可以证实都是从莲花山开采的。广东省内还有几处古采石场,以东莞和南海最为著名。东莞的采石场,在石碑附近,那里的石质为红色砂岩,岩体通斥,中间有沙砾。由于当年工匠分工、分地开采,留下了一间间石房子般的遗迹,所以那里又有个古名,叫“十八房”。另一个重要的采石场在南海西樵山上的`石燕岩,因为采石采成洞后许多燕子住在那里而得名。

  莲花山是由45座红色砂岩低山组成,其中有座麒麟峰,峰顶上有块圆形的巨大岩石,形状极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所以这里才得名为莲花山。莲花山上还耸立着一座莲花古塔,建于明代,是广东省保存最为完好的砖木结构塔。由当时的番禺人李惟风等人兴建,应该是一座风水塔,因为广东人相信许多大河大江口都必须有一座镇水宝塔才不会发生水害,不过它也一直起到航标的作用。

  这座塔为八角形的楼阁式砖塔,红墙绿瓦,高近60米,外面看起来是9层,里面其实是11层,非常奇特。每层塔檐都为绿色的琉璃瓦和瓦当,屋檐角挂有风铃,风过即发出阵阵脆响。里面的通道极狭窄,只能容下一人通过,两人相遇时,其中一人要退到楼层的中厅避让。登临塔顶,可以看得很远,远眺漫漫珠江中的百舸争流和更远处的田园风光。这座塔由于雄踞珠江入海口处,是往来船只测定方位和指点航向的坐标,所以又有“省会华表”的美誉。它与广州市郊的琶洲塔、赤岗塔一起合称“珠江三支樯”。

  莲花塔下有莲花城,有“广东长城”之称,它建于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面积约1万平方米,城建在山顶,俯瞰珠江航道,是一个重要的军事据点。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率兵在城内驻防,把它作为抗击英军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在虎门),至今城墙仍保存良好,山脚下有宽达1万多平方米的岩洞,是林则徐当年的将帅府,里面已经修复如旧,可以看到兵营等遗址。

  进入石景区,很快便感到惊险丛生,向右一转就是通往燕子岩的小径。小径都是建在悬崖峭壁之上,峭壁下就是深深的碧潭,这都是当年石匠们采空了石材留下的遗迹,后来雨水积蓄,确确实实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两股战抖,心底发寒。著名的燕子岩兀然而立的巨石大约有近40米高,上面居然有一双层小亭,有回廊连接山径。小亭周围都是悬崖峭壁,三四十米高,如刀削般,就像智力在幽幽的水潭里,实在是鬼斧神工,面前是两帘瀑布,潺潺而下。

  燕子岩下,有石板小桥,迂回于悬崖峭壁和清潭之间。沿石径迤逦前行,左手就是莲花石,过茂林修竹,石洞石桥,可以看到著名的“百福图”。这里雕有一百个福字,难就难在这一百个福属于各种各样的字体,有篆体、隶书、楷书、行草、行楷等等,没有一个是重复的,可惜现在的字迹有些脱落,颜色斑驳,但仍然可以想象当年雕凿时的艰难。一路向前走,还会经过石梯、石廊、石桥、白莲池、浴仙池、观音岩,狮子岩等景区,许多石壁上都有历朝历代的题刻,各具特色,千姿百态,令人叹为观止。

  1994年.在古迹区削平了一个山头,耸立起一尊用260吨青铜铸成,高36.88米的望海观音,开辟了“观音圣境”。整个观音像外贴180两金箔,金光灿灿,耀人眼目,加上下面的石座莲花高4米,所以总高度达40.88米,耸立在莲花山顶,面向浩瀚的狮子洋,使航行在珠江的大小船舶多了一个航标。入夜,四周的强烈灯光照耀下就像观音显圣一样,让夜航的船舶又多了一座灯塔。莲花山“望海观音”像是目前金箔铜像的世界之最。大型仿古建筑观音阁,内设大小观音一千座,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观音阁。广东以及香港、澳门的善男信女,都千里迢迢前来参拜,人潮络绎不绝,香火极旺。莲花山旅游区还在每年6~8月举办盛大的莲花节,展出上百个品种,数千缸莲花,是广州地区旅游传统大节庆活动之一。

介绍广州的导游词范文2

各位团友:

  大家好!

  欢迎来到洪秀全故居参观!洪秀全是我们花都的骄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闪亮的名字,所以大家来到花都一定不能错过洪秀全故居。

  大家都知道洪秀全领导的是一次农民运动,但洪秀全自己可不是一个农民,他是一个书生。古时有一句老话叫做“书生造反,十年不成”,但是我们这位书生却是不同,不但造了反,而且造了大反,从广东直打到南京,还挥师北进,直攻北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昵?我带大家参观时慢慢给各位讲解,参观完之后大家就全明白了。

  好,大家进门先向左转,这里有一间不起眼的小土屋,如果没有导游带领,散客们常常都漏掉它,但这才是真正的重点——洪秀全教书的私塾。大家进来看一下,是一间土坯砖砌成的简陋小屋,里面光线暗淡,几排古旧的小桌椅,但这就是这官禄抪村一百多年前的私塾了。当时叫“书房阁”,洪秀全5岁就开始在此读书,到了16岁起又接过教鞭,开始在这里教书。

  不过,这已不是原来的房子了,因为在洪秀全金田起义之后,清朝政府曾与1854年和1864年先后两次到官禄抪“诛九族”,差不多所有的亲人都被杀光,村里所有的房屋都被烧光,什么都推平了,这所私塾当然更不能幸免。所以现在的房子是解放后根据调查资料和考古发掘在原来的地基上重建的。

  现在,大家跟我到洪家祠堂参观,昔日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后常在此处向村民宣讲教义。金田起义后宗祠被清军焚毁,1911年洪族后人将之修复。这里展示着太平天国起义的许多介绍资料。洪秀全当年也曾是一个读书、参加科举考试的书生,1843年他最后一次到广州参加科考时见到了一本基督教小册子《劝世良言》,上面宣传众生平等、人们都是兄弟姐妹等思想,这对他触动很大,回来后他开始宣传这些思想,并写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让普通农民易记易懂的歌谣,让孩子和农民们到处传唱。里面说“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姐妹之辈”、“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等等。这些思想极受广大农民们的赞颂。

  这时候正是鸦片战争以后,国家为了赔给外国人钱拼命在民间搜刮,民不聊生。农民们为了活命不停地发动暴动,1842到1850几年间全国的农民暴动达90多次,但由于他们力量分散,也没有一个有力的思想指导,很快就都被镇压下去。洪秀全可不是这样急急忙忙没有远见的人,他只是在乡间宣传他的这些歌谣,给人们心中种下种子,并成立乡民组织互助互帮,共同抵抗敢府和土豪劣绅的盘剥欺压。这样他在人民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到1850年,在广东、广西的十多个县里都建立了他创建的拜上帝会,会员超过l万人。

  1851年,广西闹灾荒,人们实在过不下去了,于是洪秀全带领他们在金田村发动了起义。可能有人要问,为什么他不是在家乡宫禄抪村发动起义,却跑到广西的金田村去起义呢?这是因为一开始他在家乡砸毁孔子牌位受到当地官绅的迫害,使他无法在家乡立足,另一个原因是金田所在的那一片地区是广东、广西的交界处,还是汉、壮、瑶混居的地方,清政府统治的力量比较薄弱,所以洪秀全聪明地避实就虚,再加上当时是广西闹灾荒,人们暴动的动力大,这些条件相加,造就了成功的金田起义。

  起义之后,他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因为他一直宣传的就是“天下一家,共享太平”。接着太平军北上,同年秋攻战永安(今蒙山县),在这里整顿建制,这就是著名的“永安建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了政权。第二年春天夺取了武汉三镇,队伍发展到50万人。再下一年春天,太平军占领了南京,定都在这里,改名为“天京”,并在这里组织了北伐和东征、西征。

  西征是赖汉英指挥,一路夺取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占领了大片土地。东征夺取扬州,攻破江北大营、江南大营,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北伐就打得比较苦了,出发时一路顺风,直打到天津,北京震动,巨商富民举家迁徙。清政府吓得发慌,派出了他们最厉害的僧格林沁一路拦截。由于洪秀全以及他的主要将领都是南方人,从不知北方的严冬会寒冷到什么地步,以至于睡在露天的士兵们冻死在冰凌上,沿路皆有。最后北伐军一路浴血奋战两年,全军覆没,但连僧格林沁都说他们被围时“粮米断绝,但或战或守,从容不迫,毫无溃乱情形”。

  在这东征西讨的过程中,留在南京的领导集团却发生了变故。因为太平军到底是一支农民的军队,封建意识非常严重,动不动就闹什么“降神”的活剧。东王杨秀清为了夺权,常常表演上帝附身,让洪秀全向他下跪,而许多人也都深信不疑,这样内部的领导就乱了套。于是先是北王韦昌辉杀了杨秀清,然后韦昌辉又被杀,然后翼王石达开又出走,太平天国元气大伤,洪秀全也病逝,最后被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击败,坚持14年之久、势力发展到18个省的太平天国革命终于失败。

  大家现在跟我出来去参观洪秀全出生长大的地方。现在大家看到的一排六间房就是他的父母、兄弟,和他以及妻儿所住的地方。最左边的一间就是洪秀全夫妇的住房,现在门上挂着一块匾额,写着“洪秀全故居”,这块匾是郭沫诺题写的。1849年,洪秀全的长子洪天贵福(后为幼天王)就在此诞生。洪秀全所写的.《原道救世歌》等文献也全都是在这所房子里完成的。

  这是他父母的房间,里面现在挂着身穿清装的洪秀全高祖夫妇画像,上有洪秀全亲笔题诗。其他是他的兄弟的房子和厨房等等,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那种独特的床,四周略略高起,像一个槽似的,对了,这就是客家人独有的木床,俗名叫“猪槽床”,可能有人要问“洪秀全是客家人吗?”对!正是这样,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太平天国的服装,每个人都戴一个式样独特的头巾,这正是广东客家的人传统服饰啊!直到现在粤北的河源、连平等地还有许多客家人是做这样的打扮呢! 前面我们说过,当年金田起义之后清政府到这里来杀人放火,村里所有的房屋都给烧光,这些房子当然也烧光了,所以这也是在原墙基的地址上复原的。大家看看右手边,这里还有没复原的墙基,这就是太平天国的另一位名人洪仁玕的住所,他是太平天国的干王,在后期总理朝政,写有《资政新篇》这部著名的我国第一部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治国大纲,是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好,下面大家跟我来看看不远这棵繁茂的大龙眼树。这是洪秀全少年时亲手种下的,它旁边就是洪氏家族饮水的古井。当年因为井旁边都是花岗岩,很难种活树,种了许多次都长不成,终于只有洪秀全种的这一棵成活了,当时村中的人都说这娃子将来要成人物。相传就在清政府来烧村的前一天,天降大雨,一道闪电击中此树,将它劈成两半,于是它才逃过敌人的焚毁。没想到此树并没有死,第二年又发出了绿芽,直到今天,每年的七八月闻依然硕果累累。

  大家看它的树身从中间分为两半,并且匍匐在地,宛如偃卧双龙,但倔强的它又从两端向上伸展,五条新生枝干从树身拔节而起,枝繁叶茂起来,荫盖的面积更大,一棵树比两棵树的范围还大。1959年9月,谢觉哉参观时即席题诗一首:“天王理想今全现,扫尽不平才太平。留得千载龙眼树,年年展眼看分明。”这棵树正象征了洪秀全的精神,不屈不挠,战斗到底,并永远向往着太平美好的新生活。

介绍广州的导游词范文3

各位游客们: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广州的著名景点广州塔,广州塔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市新中轴线与珠江景观轴交汇处, 与海心沙岛和广州市21世纪CBD区珠江新城隔江相望,是中国第一高塔,世界第四高塔。__年9月28日,广州市城投集团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广州新电视塔的名字为广州塔,整体高600米,为国内第一高塔,而“小蛮腰”的最细处在66层。从__年10月1日起,广州塔正式公开售票接待游客。__年正式获评“羊城新八景”之首“塔耀新城”,成为“游广州,必游广州塔”的广州景点。

  广州塔为中国第一高塔,世界第四高塔。仅次于迪拜阿联酋哈利法塔(828米)、日本东京天空树电视塔(634米)。在广州新电视塔建筑设计竞赛中,曾出现多个优秀设计。经过市民投票,专家的层层评审,广州新电视塔设计方案最终选定来自荷兰IBA事务所的设计师马克-海默尔(Mark Hemel)和芭芭拉-库伊特(Barbara Kuit)夫妇。公司的'设计方案,塔高450米,天线桅杆150米,以“广州新气象”为主题。

  登上广州塔,羊城风光一览无余。观光塔建设用地处在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和珠江景观轴线的交汇处,而新城市中轴线北起燕岭公园,南至南沙,由北至南串联了火车东站、体育中心区、新城市中心区、临江标志性景观区、主题文化旅游区、海珠行政中心区、果园保护区和广州新客运港区。广州塔现有娱乐项目为“摩天轮”、“速降体验”、“蜘蛛侠栈道”。

  广州塔这里还有许多好玩的事情,我的讲解到这里就完了。接下来我们就去体验一下广州塔吧,希望今天的广州塔之旅能给大家带来难忘的记忆。

介绍广州的导游词范文4

  西京古道景区位于乳源县大桥镇,.距韶关市区70公里,开凿于公元25年桂阳郡(辖现韶关、清远、郴州等地)太守卫飒,从现英德市浛洸镇,过乳源古母水、洛阳等地,直达湘江边,是最早沟通珠江、长江流域的陆路。珠江文化的始祖舜帝、哲圣惠能、诗圣张九龄等古圣先贤都曾跋涉这古道的丘冈山地,留下了铿锵足音,千秋风雨、春华秋实,珠江文化从此发祥、走向世界。

  从舜帝南巡、秦始皇派五十万大军戍五岭、赵陀率兵镇岭南,到汉代两位伏波将军(路博德、马援)平定南方、赵子龙岳飞兵出南岭,西京古道走出了多少英雄豪杰;从虞翻、葛洪、惠能、张九龄、韩愈、刘禹锡、文偃,到王安石、米芾、杨万里、周敦颐、澹归,西京古道迎来了多少哲圣诗人;这里曾“一骑红尘妃子笑”,向赵飞燕、王昭君、貂蝉、杨玉环等进献过龙眼荔枝;这里曾风耕雨耨,滋生繁衍出灿烂的古道文化;这里有原汁原味的“长亭外,古道边,荒草碧连天”,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亭的古道风韵;可“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可学曹植“欲归忘古道,顾望但怀愁”,在“青松来风吹古道”、“秋风古道野花开”中,看“古道少人行,秋风动禾黍”,直至西京古道音尘绝、“空林有雪相待,古道无人独还”。

  “古道曾无杜宇愁”,西京古道是二千年前的“高速公路”,是连接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纽带,在中国历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西京是指东汉、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现西安市。西京古道也就是古代去京都的官道。

  “古道无来辙,风吹古道边”;汉武帝平定南越后,下令从广东移来荔枝百株,并专在长安城外修建一座富丽堂皇的扶荔宫培植之;因水土不服,竟无一生长;武帝大怒,诛杀数十名守吏;于是岭南每年进贡龙眼、荔枝。曾因粤道难,改闽海道上贡;然而海道亦难,海上风高浪急,经常发生翻船事故。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为满足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要,朝廷开凿西京古道,“列亭传,置邮驿”,沿途铺一米多宽的大麻石,全长160多公里,终点是湖南临武县,其中乳源县境内为90多公里。古道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华灯斑斓古道宽”,现代人的古道之旅,可能无法想象秦汉古道的艰辛,在那二千年前的南岭大地,原始森林遮天蔽日,犀牛野象出没,沿途“层山叠峰,若登梯然”,古道地势高低悬殊,“十里不同天”,气候截然不同;而翻山越岭,在这“广东屋脊”上,沿途铺就一米多宽的大麻石,工程的巨大与艰险,可想而知。之后,向朝廷贡荔枝等鲜果的驿马,昼夜不停地从这条古道北上传送,朝廷政令等亦沿这条古道下达;因路途遥远、多崎岖险阻,常有恶虫猛兽出没,许多人马或因过度疲劳致病、或遇毒虫兽害身亡。李白曾因此有感而发,写下了《灞陵行送别》:“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正当今夕断肠处,黄鹂愁绝不忍听”。东汉永元十五年(公元103年),临武县令冒死上奏,求朝廷免除岭南龙眼、荔枝等鲜果朝贡,谏明“此二物升殿,未必延年益寿”,获朝廷恩准后,西京古道作为南北交往商道更显突出。故于唐明清三代,均有重修记载。至今在乳源县境内,原路保持比较完整,尚存古石凉亭、古石块路、古石拱桥、古碑刻、古民居、古书院、古圩场;“此地长亭古道”,在古代沟通了南北海陆丝绸之路文化,成了人流物流、信息传递的主干道。因韶关处于南北交汇枢纽位置,古道文化特别丰富。韶关三大古道(西京、乌迳、梅岭),都沟通了长江与珠江水系,把外省的丝绸、陶瓷、茶叶等源源不断运抵广东,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销往海外;同时,舶来品亦经此销往内地,使中外文化(宗教、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经此汇集交流,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和文化遗产价值。

  虽然栉风沐雨的西京古道,已被京珠高速公路所取代,刘禹锡笔下的“人稀鸟兽骇,地远草木豪”景象已不复见,但这条由秦始皇数十万军队用他们的脚板、在荆刺野草中踏出来的古道,这条由东汉太守凿山开道固定下来的路线,承载了千秋风雨,便利了一代又一代人。它是一条官道,又是一条驿道,更是一条商道。古道上最庞大的队伍,莫过于挑盐的脚夫。“粤盐遍湖南,肩挑贩夫益至数十万人。皆越山岭避榷梲”。“一往还,利一倍,非贫苦壮丁,不能为也”。数十万挑盐脚夫在青石板上迈着艰难的步履风雨兼程,成了古道在粤汉(今京广)铁路开通前特有的风景;其辛苦,是我们所无法体验的。古道凉亭上,还专题有对挑夫祝福的联语:“挑负宜息肩,何妨濡滞停步脚;来往当思路,切莫蹉跎误前程”。

  “何处是归程,长亭接短亭”,让我们在苍茫的幽幽古道上,寻找每块青石板用时间打磨光滑的历史、每座古亭讲述的鲜活故事,寻找千百年来被遗忘和丢弃的珍宝。猴子岭是我们主要游览的'古道,当地人称作猴子额;就是说这段路的地形山势像猴子的额头、突兀险峻。猴子岭古道遗存2.5公里,完全用石块、条石砌成,宽一米多,两边是荒草,如蛇一般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中。拾级而上,是走在乡间小路的感觉,有些石板有明显的踩踏凹印,而且磨损很深,那是马蹄印。西京古道在梯云岭,亦完好保存有2.5公里。朱德元帅的祖辈和成千上万的韶关客家人就是经过西京古道迁往四川的;所以,古道尤盛客家山歌;跨在古道上的凉亭,成了唱山歌的好地方。凉亭墙壁用大石砌成,使行人“风雨骤来有所避,炎热汗下可纳凉”。凉亭还为古道过客供水施茶,心韩亭尚存“施茶”碑。“荫清古道倚斜阳”,现今还保存完好的凉亭有:腊岭下的“小梅关”亭、梯云岭亭、大桥的象兑亭、乌鹑岭的观止亭、猴子岭的心韩亭、烂泥坳的乐善亭、红云的仰止亭、三元圩的寿德亭、红云核桃山的纳凉避雨亭等。保存完好的古桥梁有:大富桥和通济桥。古道文化的见证还有:石溪书院、步蝉书院、观澜书院等,见证了“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琴瑟和谐成古道”的和谐文化。

  西京古道还有“蓝关亭”和韩文公的传说:蓝关亭,位于大桥红云村北约三公里,地名叫“天顶壳”的山坳中间。该亭南北走向,内空进深7.8米,面宽4.3米,四面墙用条石干砌,穿斗式梁架,灰瓦面,山墙是风火墙,风火墙中筑拱券门,门额有“蓝关亭”石刻。韩愈十岁、卅五岁、五十一岁三次过西京古道。第一次是随兄韩会至韶任。第二次是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被贬阳山县令。第三次是谏迎佛骨、上《论佛骨表》,贬为潮州刺史;正月十四,韩愈带着一家一百余人贬出长安;到达蓝关亭时,正值寒冷季节,大雪迷途,行马踌躇,其十二岁的女儿病亡,于是,写下了悲凉千秋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将吾骨瘴江边”。蓝关亭以南几百米筑有的“韩文公墓”,应为韩愈女儿之墓。蓝关亭附近的韩文公祠、心韩亭、仰止亭都是纪念韩愈的产物。许多诗人因此写下了许多崇敬韩愈的诗句:如赵霖吉的《蓝关》写道:“昔年冒雪冲寒夜,今日依然过斗山。应是圣明开瘴厉,故全贤达化愚顽。一鞭往迹迷茫里,千古芳踪咫尺间。衣被流风深仰止,不辞拙笔赋蓝关”。清代俞正声《过蓝关步庞瑰叟韵》则写道:“古今幽胜在青山,犹忆昌黎度此关。地以人传名不灭,松因月上鹤初还。千年仰止缘非浅。一日留题份岂悭?绿草芳烟踪迹杳,仙风未许俗情攀”。

  游览完西京古道景区,领略了古道文化之后,我还可游览邻近的通天箩地下森林、南方红豆杉森林公园。

【介绍广州的导游词】相关文章:

介绍广州景点导游词05-08

介绍广州塔导游词04-19

关于介绍广州导游词汇总06-11

介绍广州塔导游词5篇05-26

介绍广州景点导游词6篇05-08

介绍广东广州塔导游词范文04-21

介绍广州导游词(通用21篇)09-20

介绍广东广州塔的导游词范文04-14

广州导游词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