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宋词的审美鉴赏论文
论文关键词:宋词,鉴赏,意境,情感,音乐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指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1]宋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门类,是一种合乐的歌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乐府、乐章、诗余和琴趣等。在古典文学的阆苑里,宋词无疑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代表了一代文学之盛。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共收录柳永、苏轼、辛弃疾和李清照等人的词作共8篇,分别是:《望海潮》、《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和《醉花阴》等。这些词本身就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集萃,同时又是意境美、情感美和语言美的统一。为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要从意境美、情感美和语言美等几个方面循序渐进来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品读以强化对宋词的鉴赏。
一、 置身其中,感悟意境美
意境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2]。这是我国文学批评中的一个特有概念。而宋词作为诗歌体裁的一种,它以语言文字的物化形式荷载着诗人的思想与心灵世界。一般认为,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心灵的感触和外界的接受必须统一起来,而经过心灵化之
后呈现于读者头脑中的物我合一的体验状态也就被称之为意境了。我国古典诗词尤其注重意境的创造,王国维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3]然而当前诗词教学往往流于片面和形式,往往只注重对字词的简单翻译和诗句的表面理解,而恰恰忽视了诗词中所创造境界的品味。如何在宋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去细细品味意境美呢?教学实践证明,在使学生了解诗词写作的背景之后,重要的一点是要注意把握词的意象。因为在词的创作中,意境创造的前提是意象的设置,意境是情与景、虚与实的不同层面的有机结合,只有了解了词的意象的层面,然后以此为指导,才能好好地品味词作的意境美。《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景象情感,意境开阔博大,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论文发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写波涛汹涌的的壮观场面,大气磅礴,其中“穿”、“拍”、“卷”等动词用得形象、生动和传神。“江山如画”是全篇写景的总括之句,呈现了一幅壮大阔远的画面。《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主要写苏轼超逸旷达的心境,寄寓着作者独特的人生感受。通过递进层析的教学法,让学生们逐句分段的加以品味与理解,例如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自然界的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点明外物不足萦怀。“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拄着竹杖,穿着芒鞋,顶风冒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姿态,展现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则更进一个层面,由自然界风雨推及整个社会人生,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不畏荆棘坎坷的超然情怀。结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富含哲理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那一刹那所获得的顿悟和启发:自然界的风雪雨晴不可畏,那么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必过于在意呢?
二、心灵感融,体会情感美
我们知道,词源于唐,成型于晚唐五代,大盛于宋。最初主要抒写男女相思爱恋,词调主要是委婉的,至宋柳永、苏轼等人后词境逐步开拓,领域不断扩大,情感更加丰富。宋词寄寓着先人的相思爱恋、希冀情怀、人格操守和志趣追求,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雨霖铃》是抒写柳永在汴京与恋人分别时候的离愁别恨。写当时场景,如“寒蝉凄切”、“骤雨初歇”、“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刻画人物神态,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寥寥几笔,举重若轻,去繁从简,传神地勾勒出情人分手时一刹那内心的万千愁绪。“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多情”点出离别的冷落。“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捕捉“月西沉、天将晓”的.景色,借物抒情;“杨柳岸”使人想到折柳送别的习俗,其杨柳依依,别情绵绵。这是以画论词,从中可看出其“词中有画”,大胆泼墨,反复渲染,前后照应,委婉自如。例如李清照《醉花阴》,言辞搭配,美不胜收,给人们以深刻启示。“莫道不销魂情感,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作者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销魂”极比相思之苦,“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则暗蕴凄凉之意。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归结为一个“瘦”字。在这里,作者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叠加的镜头:一方是秋风摇曳着的萧瑟羸弱的菊花,一方是愁云满面的思妇。这两者情景交融,凄苦愁郁的情感的跃然纸上。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和形象的体现。可以说,“情深深,愁浓浓”,结合巧妙,相得益彰。《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是直抒胸臆,可见此时词人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渲染,而是选用典型动作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后几句感情渐浓,达情更切,至最后“无人会”得以尽情抒发。当学生读到这里,作者万千愁思心绪,可以尽知了。“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作者所忧惧的,正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政治黑暗,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年龄渐大,如再赋闲便恐无力驰骋疆场了。这三句恰恰是是全词的核心,作者的情感经过一层层得以推进,已经发展到了最高潮论文发表。
二、 辨明格律,品味语言美
词与音乐密切联系着的,最早是带乐演唱的,犹如今天的流行歌曲。在文学史上,词以其特有的抑扬顿挫的音乐美、错综变化的韵律、长短参差的句法,成为一种富有歌唱性和音乐美的文学体裁。仅以李清照《声声慢》词为例,词调取名《声声慢》,声调上也是特别讲究的,用了不少双声叠韵字。如将息、伤心、黄花、憔悴、更兼、黄昏、点滴等,都是双声;冷清、暖还寒、盏淡、得黑等,都是叠韵;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七组共十四个叠字。李清照作词主张分辨五音,而这首词多用齿声字(齿音)及舌声字(舌音):用淡、敌他、堆等舌声共十六字,用乍、时等齿声共四十一字。全调九十七字,而这两声却多至五十七字,占半数以上;尤其是最后几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十多字里,舌声、齿声互相交错,这应该是有意地用啮齿叮咛的口吻情感,表达词人忧郁愁苦的心情。听来具有声调美,充分表现了乐章的特色,也将词作为音乐文学的特质,发挥得淋漓尽致。《望海潮》中多有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或为实指,或为虚写,均带夸张的意味,读来也琅琅上口,颇具韵味。四、深入挖掘,了解文化背景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孟子首先提出“知人论世”之说。我们在研读作品的过程中,要想深入了解作品的内涵,必须对其人其事、文化背景要有深入的了解。一要分析文化典故。一些词由于大量用典,只有首先了解典故渊源,方能更加深入地把握作品的丰富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由于诸多典故的运用,丰富了词作的形象,深化了词作的关键词人于头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被任命为镇江知府,出镇江防要地京口。从表面上看,宋廷对他似乎是重视的,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这个主战派元老作为招牌而已。辛弃疾即任后,一方面满怀期望积极部署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另一方面,他又清醒地地认识到当时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艰难,北伐实际上很难有所进展,自己抱负也几乎不可能实现。这种老成谋国的矛盾交织的复杂情怀与心理状态,在这首作品里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参考文献: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2).
[2]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
[3]古风.意境理论的现代化与世界化[J].中国社会科学,1998,(3).
【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宋词的审美鉴赏论文】相关文章:
影视表演中的形体教学刍议的论文07-26
高中音乐鉴赏审美心理教学探究论文06-22
瑜伽教学中审美教育研究论文07-04
美术教学中审美情感的培植论文06-22
舞蹈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究论文06-20
古筝教学中审美教育探究论文07-04
声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析论文07-04
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