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飘尽寒梅》赏析
《满江红·飘尽寒梅》是北宋词人张先的词。这首词中,作者娴熟地、大量地运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上片前半多用兴,下片后半多用比。最后还以“东风恶”来比邪恶势力摧残美好爱情,使词自有传统的含蓄之美。又于抒情回忆中展现一个悲剧性的爱情故事,结构上作了错综变化的安排。词人这样打破时间顺序,错综安排结构,不仅收到了富于情节性、曲折性,引人入胜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充分表现了激情的波澜起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满江红·飘尽寒梅》赏析,欢迎阅读。
【原文】
满江红
飘尽寒梅,笑粉蝶游蜂未觉。渐迤逦、水明山秀,暖生帘幕。过雨小桃红未透,舞烟新柳青犹弱。记画桥深处水边亭,曾偷约。
多少恨,今犹昨;愁和闷,都忘却。拚从前烂醉,被花迷著。晴鸽试铃风力软,雏莺弄舌春寒薄。但只愁、锦绣闹妆时,东风恶。
【注释】
①迤逦:曲折连绵的样子。
②偷约:暗中相约。
③闹妆:用金银珠宝等作为鞍、辔的装饰物。
【赏析】
此词是追念旧日爱情之作。起二句写春的萌动讯息。寒梅飘尽,即早春来临之时。她是悄悄来的,似乎是不期然而至.所以连最殷勤、最爱热闹的.粉蝶游蜂也未曾察觉。早春之来谁先知呢?下一“笑”字,就分明道出自己先知,是初恋的人先万物而感觉得春意。以下五句,词笔随时序的渐次推移,描绘春光的渐次明媚。渐渐地水蓝了,山绿了;大地回春,人家里也开始感到融和的淑气。浴雨的小桃初放,色泽尚未殷红;萦烟的新柳才青,长条还很纤细。这里,表面写景,实际是以小桃、弱柳喻人。初春最具有魅力,也是最富于希望的时光。就在这样美好的初春里,自己与所爱之人初恋,并且有过难忘的私下相会。画桥深处,水边小亭,寻春的人们可以去与小桃新柳相见,也可以在这里期待着初恋的情人。这样美好的背景,便已暗示出当时约会的美满情况。又两句分别领以“记”字、“曾”字.至此才使读者明白上片所写全是回忆。
换头四句,把词笔收回到现在。往日欢爱已经逝去,只留下永无穷尽的怀念,使自己沉湎于犹新的记忆中。常常因为醉心于旧日的美好情境,而忘却了眼林里弄舌。如此美妙,令人怎得不爱慕钟情?前面借桃柳隐喻其人,这里又喻以娇小的禽鸟,就更为生动。词情至此,已达高潮。作者却在收束处突然转出爱情的悲剧结局,词情从高潮跌入低潮,形成凄怆的尾声。可是作者似乎不忍把话说死,有意写下“但只愁”一语给同情的读者以一线希望。这就与周邦彦同调(昼日移阴)词结句,以“最苦是”领起的效果大有不同。不作肯定语便戛然而止,把东风恶否等问题留给读者去深思,这样不更有余味吗?在北宋词史上,张先是一位承先启后的重要词人。他既善写传统的小令,又努力去创作长调。长调须讲究结构的错综变化,张先在这方面作出了创新、开拓,而为周邦彦等开了先河,此词即其一例。清陈廷焯指出:“张子野词,古今一大转移也。……有含蓄外,亦有发越处。”(《白雨斋词话》卷一)试以此词证之:他娴熟地、大量地运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上片前半多用兴,下片后半多用比。最后还以“东风恶”来比邪恶势力摧残美好爱情。所以,此词自有传统的含蓄之美。又于抒情回忆中展现一个悲剧性的爱情故事,在结构上作了错综变化的安排。如:上片全写回忆;换头转写现在;“拚从前”四句又是回忆恋爱情景;结尾二句则故作不定之词,却暗示这段爱情的悲剧性结局。如依时间顺序,则换头所写之现在,应置于最后来写。词人这样打破时间顺序,错综安排结构,不仅收到了富于情节性、曲折性而引人人胜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充分表现了激情的波澜往复。所以,此词又有创新的发越之美。尤其全词将含蓄与发越融为一体,更是天然而无雕饰。
【作者介绍】
张先(990-1078)北宋词人。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
【《满江红·飘尽寒梅》赏析】相关文章:
《满江红·飘尽寒梅》诗词原文及赏析01-19
满江红原文,赏析08-20
满江红古诗赏析11-18
《满江红》宋词赏析05-31
满江红的赏析09-28
满江红诗词赏析09-08
辛弃疾《满江红》赏析09-04
满江红辛弃疾赏析10-30
《满江红·点火樱桃》赏析06-13
满江红遥望中原赏析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