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的成语
有故事的成语1
战国时期,大思想家韩非子曾讲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见人推销他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矛,没有穿不透的东西;一会又向人推销他的盾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盾,没有什么东西能戳穿它。人群中有人问他用他的矛戳他的盾,他只好落荒而逃。
有故事的成语2
从前,在某一个地方的一个山洞里,住着一只凶猛无比的老虎。有一天,它因为没有食物充饥,觉得非常难过。然后,它走出山洞,到附近的山野里去猎取食物。
正在这时候,老虎看到山腰的不远处有一个人正蹒珊地走来,便猛扑过去,把那个人咬死,把他的肉吃光。但是老虎还不满足,它抓住那个人的鬼魂不放,非让它再找一个人供它享用不可,不然,它就不让那人的鬼魂获得自由。那个被老虎捉住的鬼魂居然同意了。
然后,他就给老虎当向导,找呀找的,终于遇到第二个人了。这时,那个鬼魂为了自己早日得到解脱,竟然帮助老虎行凶。他先过去迷惑新遇到的人,然后把那人的带子解开,衣服脱掉,好让老虎吃起来更方便。这个帮助老虎吃人的鬼魂,便叫做伥鬼。后人根据这一传说,把帮助坏人做伤天害理的事情,称为虎作伥。出处《正字通听雨记谈》
有故事的成语3
从前,有一群老鼠世世代代居住在森林的一片洼地里,他们过得无忧无虑。突然有一天,一只野兔闯了进来,告诉他们洪水来了,必须在今晚跑到南边那座山上,才能脱离险境。
鼠目寸光
话刚说完,它就一溜烟跑掉了。老鼠们顿时慌了神,南边那座山那么远,凭他们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跑到的。他们一个个惊慌失措,六神无主。只有一只小老鼠对自己充满了自信,他以为一定可以到达目的地。便组织大家,要他们一起逃走。
可是其他的老鼠们可不这么想,他们中有的说:“我们住在这里这么多年,这里就是我们的家,这里最安全。我们哪也不去。”还有的说:“就凭你,真是自不量力,‘鼠目寸光’这四个字就是说你的。”“是呀!丢我们老鼠的脸。真是狂妄,连兔子都未必跑得到,你凭什么!”
“大家安静!”鼠群的首领说道:“我们跑是跑不掉的,不如现在大家一起去修筑大坝,挡住洪水。相信老天会眷恋我们的。我们一定要将洪水抵挡住。”
大家听完,都争先恐后的去干活了。只有那只勇敢的小老鼠相信自己的能力,没有和大家在一起。独自一个人奋力向山那边跑去。
跑了不知多久。终于跑不动了,就在这时,一匹善良的小马看见了它。问道:“你在干什么,洪水要来了,快逃难去吧!”
老鼠说:“我已经没力气了,休息一会再跑。”
小马说:“我也正要走,你坐到我背上来,我带你走吧。”于是小马就带着小老鼠飞奔而去。到天黑的时候,他们终于爬上了山。而洪水在大山的阻挡下向别处流去。小老鼠总算松了口气。而那群修建大坝的老鼠呢?他们的大坝还没有一个小土堆大,洪水一到,就把他们全卷走了。
看来,高估自己也未必是件坏事。“鼠目寸光”也总是形容大多数胆小的老鼠哦!
有故事的成语4
呆若木鸡的意思
[释义] 愣着不动;像只木头鸡。形容人痴或因惊恐而发愣的神态。
[语出] 《庄子·达生》:“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正音] 呆;不能读作“呆板”的“ái”。
[辨形] 呆;不能写作“待”。
[近义] 呆头呆脑 目瞪口呆
[反义] 活泼可爱 神色自若
[用法] 含贬义。一般作谓语、状语、补语。
呆若木鸡的成语典故
《庄子·达生篇》中有这样一个寓言:古时候人们很喜欢斗鸡的游戏,一个叫纪渻子的人专门为国王训练斗鸡,准备参加搏斗。过了十天,国王问纪渻子:鸡已经训练好了吗?纪渻子回答说;还没有,这只鸡表面看起来气势汹汹的,其实没有什麽底气。又过了十天,国王再次询问,纪渻子说还不行,因为它一看到别的鸡的影子,马上就紧张起来,说明还有好斗的心理。又过了十天,国王去问但还是不行,因为纪渻子认为这只鸡还有些目光炯炯,气势未消。这样再过了十天,纪省子终于说差不多了,它虽然偶尔还叫几声,已经有些呆头呆脑、不动声色,看上去就像木头鸡一样,说明它已经进入完美的精神境界了。国王于是把这只鸡放进斗鸡场,没想到别的鸡一看到这只“呆若木鸡”的斗鸡,还没有交手就都掉头逃走。
有故事的成语5
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哪些呢?其实有很多哦,我们可以看看下面了解一下哦!
战国:
完璧归赵(蔺相如)
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
一鼓作气(曹刿)
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
卧薪尝胆(勾践)
杀妻求将(吴起)
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有故事的成语6
秦王政到二十二岁时,开始执掌大权。公元前238年,有人利用太后造反,秦王政剿灭了叛乱。又过了一年,他把吕不韦免了职,后来叫他自杀了。秦王杀了吕不韦,一心要统一中原,不断地向各国进攻。
在这种情况下,燕太子丹觉得只有杀掉秦王,燕国才有好日子过。他把燕国命运寄托在刺客身上,一心收买能刺杀秦王人。
有个杀人犯叫秦舞阳,有胆量,太子丹把他救出来,收在自己门下。连躲在燕国深山里原秦国大将樊於(wū)期因煽动秦王政兄弟长安君造反没成功,逃到燕国也来投奔太子丹。太子丹还请到了很有本领一位剑客荆轲(kē)。太子丹对荆轲说:“拿兵力去对付秦国,简直像拿鸡蛋去砸石头。去联合各国诸侯也不行。我想,要是有位勇士打扮成使臣去见秦王,站在秦王面前,逼他退还诸侯土地,秦王要是不答应,就把他刺死。”
荆轲说:“秦国早想得到燕国最肥沃土地督亢(今河北涿州东)。我要是能拿着督亢地图去献给秦王,他也许能叫我当面见他。”太子丹就叫人把地图拿了出来。
荆轲背地里又去见樊於期,对他说,“秦王害死了将军父母宗族。将军想报仇,我决定去行刺,怕是见不到秦王。我要是能够拿着将军头颅去献给他,他准能让我见他。”
樊於期为了报仇,就拔出宝剑来自杀了。太子丹趴在樊於期尸体上呜呜地哭了一阵,叫人把尸身安葬了,把那个人头装在一个木头匣子里交给荆轲,又送给他一把用毒药煎过匕首,只要刺出秦王一丝血,他就会立刻死去。
太 子丹问荆轲什么时候动身,荆轲说:“我有个朋友叫盖聂,我等他来做个帮手。”
太子丹说:“哪儿等得了呢?我这儿有个勇士名叫秦舞阳,叫他当个帮手吧。”
动身那天,太子丹和几个心腹偷偷地送他们到了易水,挑了一个僻静地方摆上酒席。喝酒时,太子丹忽然脱去外衣,摘去帽子,别人也都这么做。霎时,他们变成全身穿孝了,大伙儿都显得很悲伤。荆轲朋友高渐离拿着筑(zhú,古时候一种用竹尺敲出音乐来乐器)奏着一个悲哀歌儿。荆轲按着拍子,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太子丹斟了一杯酒,跪着递给荆轲。荆轲一口喝下去,伸手拉着秦舞阳,蹦上了车,头也不回,飞也似去了。
公元前227年,荆轲到了咸阳,通报上去。秦王政一听燕国使臣把樊於期人头和督亢地图都送上来了,就叫荆轲去见他。荆轲捧着樊於期人头,秦舞阳捧着督亢地图,一步步地上了秦国朝堂台阶。
秦舞阳一上朝堂就不由得害怕起来。秦王左右一见,喝了一声,说:“使者干吗脸变了颜色?”
荆轲回头一瞧,就见秦舞阳脸又青又白,跟死人差不多。他对秦王说:“他是北方粗鲁人,从来没见过大王威严,免不了有点害怕。”
秦王对荆轲说:“叫他退下去!你一个人上来吧。”
荆轲心里怪秦舞阳太不中用,只好独自捧着木头匣子献给秦王。秦王打开一瞧,果然是樊於期脑袋,他又叫荆轲拿过地图来。荆轲回到台阶下面,从秦舞阳手里接过了地图,回身又上去了。他把那一卷地图慢慢地打开,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指给秦王看。等地图全部打开,卷在地图里匕首可就露出来了。“图穷匕首见(xiàn)”典故就是这么来。
秦王一见,立刻蹦了起来。荆轲连忙抓起匕首,扔了地图,左手揪住秦王袖子,右手扎了过去。秦王使劲地向后一转身,那只袖子就断了。他一下子跳过旁边屏风,刚要往外跑,荆轲拿着匕首追上来了。秦王一见跑是跑不了,躲也没处躲,就绕着朝堂上大铜柱子跑,荆轲紧紧地逼着。两个人好像走马灯似直转悠。
台阶上面站着几个文官全都手无寸铁;台阶下面武士,照秦国规矩没有命令是不准上去。荆轲逼得那么紧,秦王政只能绕着柱子跑。他身上虽说带着宝剑,可是来不及拔出来。
有个伺候秦王医生,拿起药罐子对准荆轲打过去,荆轲拿手一扬,秦王政就趁着这一眨眼工夫,拼命拔那把宝剑。可是心急,宝剑长,怎么也拔不出来。
就在这时,有个手下人嚷道:“大王把宝剑拉到脊梁上,就能拔出来!”
秦王政真把宝剑拔出来了,只一剑砍坏了荆轲一条腿。荆轲站立不住,一下子就倒下了。他拿匕首扔向秦王政,秦王政往右边一闪,那把匕首从他耳朵旁边擦过去,打在铜柱子上,“嘣!”一声,直迸火星儿。秦王政跟着又向荆轲砍了一剑,荆轲用手一挡,被砍去了三只手指头。
荆轲笑着说:“你运气真不坏!我本来想先逼你退还诸侯土地,因此没早下手。可是你也长不了!”
就这样,荆轲和秦舞阳没有刺中秦王,自己却被剁成了肉酱。
有故事的成语7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有故事的成语8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应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qiáo)夫站在岸边,他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十分要好的朋友。
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有故事的成语9
古时,越国有两个女子,一个长得很美,叫西施,一个长得很丑,叫东施。东施很羡慕西施的美丽,就时时模仿西施的一举一动。有一天,西施犯了心口疼的病,走在大街上,用手捂住胸口,双眉紧皱。东施一见,以为西施这样就是美,于是也学着她的样子在大街上走来走去,可是街上行人见了她的这个样子,吓得东躲西藏,不敢去看她。
后来人们就用“东施效颦”来比喻不知道人家的好处和本身的缺点在哪里,胡乱模仿。
有故事的成语10
南朝末期,隋文帝杨坚灭掉了周围的南陈北齐,建立隋朝,此时,南方有好几个小国家并存,国都在建康(今南京)的陈国就是其中之一。隋朝对南方的小国家觊觎已久,随时准备统一整个中国。
徐德言是陈国皇帝陈叔宝的侍从官,他娶了皇帝的妹妹乐昌公主为妻,两人情深意重,非常相爱。但当时陈国朝败,而且天下统一是大势所趋。徐德言预料到,总有一天国家会遭受灭亡之祸,因此非常忧虑。
一天,他愁容满面地对妻子说:“可能不久就会发生兵战,到时我要保护皇帝,我们夫妻将被迫拆散。但只要我们活着,总会有再次见面的机会。我们应该先留下一件东西,作为将来重见的凭证。”随后,徐德言取来一面圆形的铜镜,将它一破为二,一半自己留下,一半交给妻子,告诉她好好保存,并对她说:“如果我们失散后,就在每年正月十五日那天,托人将这半面镜子送到市场上去叫卖。只要我还活着,我一定前去探听,用我的半面镜子为凭,想办法跟你团聚。”
不久,已经统一中国北方的隋文帝杨坚,果然发兵攻打陈国的都城建康,小小的陈国被消灭,陈国国王被杀,徐德言被迫逃亡。隋文帝奖赏攻打陈国有功的人,被俘获的乐昌公主则被赏给了大臣杨素为妾。
流亡的徐德言打听到妻子已到了隋的京都大兴(今陕西西安),便风尘仆仆地赶到那里,打听妻子的具体下落。每当夜深人静,他总是取出半面镜子,回想起与妻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而他的妻子乐昌公主,虽然在杨素的官府中过着雍容华贵的生活,但内心一直惦记着丈夫,也经常抚摸半面镜子,追忆往昔。
正月十五日终于来到了。徐德言赶到热闹的'市场,看见一个老人以高价兜售半面铜镜,自然没有人愿意出高价买半面镜子,所以老人就来回在市场上走动。徐德言假装要买老人的镜子,细细察看,果然是妻子的那半面。原来他是杨府的仆人,受乐昌公主委托来卖镜寻夫的。于是徐德言写一首诗,交给仆人带回。诗写道: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
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这首诗的意思是,镜子与人都去了,但如今镜子归来而人却没有归来。正好比月中没有嫦娥的身影,只空留明月的光辉。
乐昌公主见到丈夫保存的半面铜镜和写的小诗后,想到与丈夫咫尺天涯,难以相见,更是大放悲声,终日容颜凄苦,茶饭不思。杨素再三盘问,才知道了其中情由,也不由得被他二人的真情深深打动。他立即派人将徐德言召入府中,并为其设宴庆祝。府中上下都为徐陈二人破镜重圆和越国公杨素的宽宏大度、成人之美而感叹不已。宴罢,夫妻二人携手同归江南故里。这段佳话被四处传扬,所以,就有了“破镜重圆”的典故,一直流传至今。
有故事的成语11
战国时楚襄王荒淫无度,执迷不悟,将劝谏的大臣庄辛赶出楚国。五个月后秦国趁机征伐,很快占领楚都郢。楚襄王后悔不已,派人到赵国请回庄辛,庄辛说:“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则补牢,未为迟也。”鼓励楚襄王励精图治、重整旗鼓。
有故事的成语12
有寓言故事成语大全:贾人渡河
从前有个贾人,在河南办了一批货,取水路贩往外地销售。船在河中顺风行驶,忽然浓云密布,狂风骤起,大雨倾盆,河水陡长。贸人走出船仓查看货物,一股大浪袭向船头,把贾人拍落水中。贾人在水中挣扎呼喊:“救命呀!”
一个渔夫听到喊声,急急忙忙把船摇过来救人。贾人看到渔夫,大声喊道:“快来救我,我给你一百两白银。”
渔夫把贾人救起来,送进船仓,贾人换好了衣服,拿出十两银子送给渔夫,说:“拿去吧,这十两银子够你辛苦半年了。”
渔夫不接银子,看着贾人说:“刚才你在水中许诺说:‘把你救起来给一百两银子,而不是十两。”
贾人满脸不高兴地说:“你这也太不知足,你一天打鱼能挣几文钱?现在一下子捞了十两银子,不少了。”
渔夫说:“事是这么回事,理却不是这个理。你刚才不许诺给一百两银子,我也会救你一命,但你既然说给一百两,我希望你不要失信。”
贸人摇摇头,踱进船仓,不再理会渔夫,渔夫长长叹口气,口到鱼船。
一年后,贾人又办了批货,碰巧在河中与渔夫相遇。两个人都想起了去年那次不愉快的分手。贾人说:“我给了你十两银子,你为什么不用来当本钱,作点小生意,何苦风里雨里挣这份辛苦钱?”
渔夫来不及答话,贾人的船触上礁石,船仓进水,船渐渐下沉。贾人急得团团转,大声对渔夫说:“快来救我,这次我给你三百两银子,保证不失信。”
渔夫摇橹从贾人旁边划过去,回头不紧不慢地说:“喊信得过你的人来救命吧,我不要你的银子,可也不救你这种无信无义人的命。”
很快,贾人随着沉船在滔滔河水中消失了。
有故事的成语13
春秋时,越王勾践靠着范蠡、文种两个人的全力协助,灭了吴国,雪了国耻,称霸于诸侯。
范蠡看出勾践这个人只可与人共患难,不能与人共安乐,就改名换姓逃到齐国去了。
范蠡到了齐国就写封信给患难之交的文种,劝他早日离开,否则会给越王杀死的。
他在信中打了个比喻:鸟全打完,再好的弹弓也没用,就得收藏起来;猎人捉兔子,兔子死了,帮猎人捉兔子的狗还有什么用呢?猎人就要把狗杀掉烹吃了,现在越王用不着我们了,就要对我们下手了。
文种不大相信范蠡的话,但不多时,勾践就逼文种自杀了。
获兔烹狗的成语故事延伸
【注音】huò tù pēng gǒu
【出处】清·梁启超《论中国之将强》:“南洋一带,苟微华人,必不有今日。今虽获兔烹狗,得鱼忘筌。”
【解释】比喻事成之后排斥以至杀害有功之臣。亦作“狡兔死,良狗烹”。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过河拆桥
【年代】古代
关于狗的成语故事:获兔烹狗点评
这个成语故事给我们启示,一个人有价值,他做的事情就有意义,所以我们不能停止学习的脚步,要努力让自己增值,这样才不会有故事中悲惨的结局。同时,我们要听得进别人善意的劝告。
有故事的成语14
【成语】: 自相矛盾
【拼音】: zì xiāng máo dùn
【解释】: 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成语故事】:
战国时楚国有一个卖盾和矛的人,他夸说自己所卖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东西能把它刺穿;又夸说自己所卖的矛十分锋利,没有东西不被它刺穿。路上有人听见后,忍不住说:“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如何?”楚国人立刻瞠目结舌,无法回答他的问题。
有故事的成语15
蕴含历史故事的成语1:买椟还珠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好,珠宝能畅销起来,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面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珠宝商。
蕴含历史故事的成语2:孟母三迁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
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蕴含历史故事的成语3:两败俱伤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聪明、讲话幽默的人,名叫淳于,他知道齐宣王正准备要去攻打魏国。便去晋见齐宣王,说:「大王,您听过韩子卢和东郭逡的故事吗?韩子卢是天底下最棒的猎犬,东郭逡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狡兔。
有一天,韩子卢在追赶东郭逡,一只在前面拼命的逃,一只在后面拼命的追,结果呢!它们两个都跑到精疲力竭,动弹不得,全倒在山脚下死了。这个时候,正好有个农夫经过,便毫不费力地把它们两个一齐带回家煮了吃掉。」齐宣王一听:「这跟我要去攻打魏国有什么关系呀?」淳于:「大王,现在齐国发兵去攻打魏国,一定不是能在短期内就可以打赢的。
到头来,双方都弄成民穷财尽,两败俱伤,不但老百姓吃苦,国家的兵力也会大受损伤,万一秦国和楚国趁机来攻打我们,那不是平白送给他们机会一并吞掉齐国和魏国吗?」齐宣王听了淳于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就停止攻打魏国的计划。
后来,大家在形容二个能力差不多的人互相争斗,不但谁也没赢还彼此都受了伤,就说是“两败俱伤”。
蕴含历史故事的成语4:七步之才
曹植是曹操第三个儿子、魏文帝曹丕的同母弟弟。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有非凡的文学才华。曹操曾几次打算把他立为魏世子,继承自己的事业。
曹操第二个儿子曹丕一心想当魏世子,一些拥护他的人一再在曹操面前说他的好话,最后终于促使曹操改变主意,立曹丕为魏世子。
为了稳住自己的地位,曹丕想尽方法使曹操对曹植反感。曹植生性随便,不注意遵守禁令,几次遭到曹操处罚,从而没有机会使曹操改变对他的看法。
汉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操因病去世,曹丕继任丞相。就在这一年,曹丕废献帝自立为帝(即魏文帝)。
曹丕称帝后,借口曹植在父丧期间礼仪不当,把他拿下问罪。这罪犯得很重,当时要被处死。在审问的时候,曹丕指责他仗自己有才学,故意蔑视礼法,接着说:“父亲在世时,常夸你的诗文,我一直怀疑有人为你代笔。今天限你六步成诗一首,如若不成,休怪我问你死罪!”
曹植点点头,说:“请皇上赐题。”
“就以兄弟为题,但不许出现兄弟二字。”
曹植略一思付,便迈开脚步,走一步吟一句:“煮豆持作羹,德寂以为计。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要煮豆子作豆鼓,抱来豆梗当柴烧。豆梗在锅下呼呼燃烧,豆子在锅里被煮得又哭又叫:“咱俩都是一条根上长出来的,为什么这样狠心地煮我不轻饶?”
【有故事的成语】相关文章:
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哪些06-12
《有故事的成语》教学设计03-24
有动物的成语故事10-14
历史故事有哪些成语06-12
有哪些历史故事的成语06-12
有哪些历史故事成语06-12
有典故的成语故事11-02
有哲理的成语故事05-31
成语故事有哪些?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