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广播稿

时间:2022-06-27 08:20:55 成语故事 我要投稿

成语故事广播稿

  如果你是学校广播站的主持人,肯定会知道我们广播前都会提前准备好广播稿,广播稿写得优秀才会有更好的广播效果,那么写广播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成语故事广播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故事广播稿

成语故事广播稿1

  齐宣王喜欢听竽。他有个三百人的吹竽的乐队,想听的时候,就叫三百个人一起吹。南郭处士不会吹竽,可也参加了这个乐队,受到很高的待遇。

  吹竽的时候,他就混在里边装个样子,反正人多,齐宣王不会觉察。后来齐宣王死了,齐湣王即位。齐湣王想:“吹竽的人有这么多,到至mǐ底谁吹得最好呢?”他叫三百个人一个一个轮流吹一遍。南郭处士再也混不下去了,只好悄悄地逃跑了。

  “滥竽充数”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滥”是没有选择和没有限制的意思。“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样子跟笙差不多。“充数”是“凑个数”。有人冒充自己有本领,目的只是混口饭吃,可以说他是“滥竽充数”。

  也有人为了表示谦虚,说自己是“滥竽充数”,意思是说自己没有什么本领,在工作上起不了什么作用。拿质量够不上标准的东西来凑数,也可以说是“滥竽充数”。

成语故事广播稿2

  一诺千金

  出处:《史记·季布来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释义:“诺”,许诺,诺言。一句许诺就价值千金。比喻说话算数,讲信用。

  故事: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布

  这时敬慕季布为人,都在暗中帮助他。不久,季布经过化装后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候婴说情。刘邦在夏候婴的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

  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曹邱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马上去见季布。

  季布听说曹邱生要来,就虎着脸,准备发落几句话,让他下不了台。谁知曹邱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话语多么难听,立即对着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与季布拉家常叙旧。并吹捧说:“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样的话,您怎么能有这样好的名声传扬在梁、楚两地的呢?我们既是同乡,我又到处宣扬你的好名声,你为什么不愿见到我呢?”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心里顿时高兴起来,留下他住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临走,还送给他一笔厚礼。

  后来,曹邱生又继续替李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成语故事广播稿3

  男:采撷一缕阳光,编织成七彩的花环。

  女:留住一阵清风,播撒出希望的明天。

  男:付出一份真诚,打造出温馨的世界。

  女:带走一丝烦恼,让快乐与我们同行。

  合: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啦! 女:我是播音员***

  男:我是播音员***

  女:这一期我们为大家安排的栏目是《成语故事》,希望你们能喜欢。 男: 首先是《成语故事》

  女:杯水车薪从前有一个樵夫在山上打柴,听到救火声就跑去救火。后来他的柴车也着了火,正好看到路边有一个杯子,就拿杯子跑到河边去装水来救火,但火势太大,一杯水根本就是无济于事,一整车柴全部被烧毁。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男: 慢条斯理

  女:从前放牛娃王冕天性聪明,善于画荷花,画出的荷花就像刚从水里摘下贴在纸上一样。他不求官也不结交朋友,终日在家读书作画。官府请他画几幅荷花送给上司,他推辞不掉画了几张。知县惊叹他的才华就亲自去拜访他,他慢条斯理地出门迎接。慢条斯理,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不慌不忙。

  男:时间过得真快,同学们,又到说再见的时候了。

  女:我们衷心地祝愿:红领巾广播站能成为你的良师益友,愿它能带走你所有的烦恼,为你带去无尽的欢乐;

  男:愿它能给你留下美好的回忆,伴随你度过金色的童年。

  女:感谢大家的收听,再见。

  男:再见!

  男: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啦! 女:我是播音员***

  男:我是播音员***

  女:今天要和大家讲的是《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昆虫没有鼻子却嗅觉灵敏?

  男: 所有的昆虫都没有长鼻子,但它们的嗅觉都异常敏锐。原来,昆虫的头部都长有一对触角,它们就起了鼻子的作用。这对触角上布满了嗅觉器。科学家用显微镜观察蜜蜂的触角,仅仅一根触角上就有4000~30000个这样的嗅觉器,苍蝇也有3600个左右的嗅觉器。每个嗅觉器内都分布着神经末梢,直接与脑神经相连。当嗅觉器闻到气味后,信息立即传送到大脑,然后,大脑再指挥昆虫朝有气味的方向飞去。昆虫除了触角上长有嗅觉器外,它的下唇须和下颚须上也长有嗅觉器,它们也能闻到远方的气味。

  男:时间过得真快,同学们,又到说再见的时候了。

  女:愿红领巾广播站能给你留下美好的回忆,伴随你度过金色的童年。 女:感谢大家的收听,再见。

  男:再见!

成语故事广播稿4

  卧薪尝胆

  吴王阖闾打败楚国,成了南方霸主。吴国跟附近的越国(都城在今浙江绍兴)素来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吴王趁越国刚刚遭到丧事,就发兵打越国。吴越两国在槜李(今浙江嘉兴西南,槜音zuì)地方,发生一场大战。

  吴王阖闾满以为可以打赢,没想到打了个败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伤,再加上上了年纪,回到吴国,就咽了气。

  吴王阖闾死后,儿子夫差即位。阖闾临死时对夫差说:"不要忘记报越国的仇。"夫差记住这个嘱咐,叫人经常提醒他。他经过宫门,手下的人就扯开了嗓子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杀你父亲的仇吗?"

  夫差流着眼泪说:"不,不敢忘。"他叫伍子胥和另一个大臣伯嚭(音pǐ)操练兵马,准备攻打越国。过了两年,吴王夫差亲自率领大军去打越国。越国有两个很能干的大夫,一个叫文种,一个叫范蠡(音lí)。范蠡对勾践说:"吴国练兵快三年了。这回决心报仇,来势凶猛。咱们不如守住城,不要跟他们作战。"

  勾践不同意,也发大军去跟吴国人拼个死活。两国的军队在大湖一带打上了。越军果然大败。越王勾践带了五千个残兵败将逃到会稽,被吴军围困起来。勾践弄得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他跟范蠡说:"懊悔没有听你的话,弄到这步田地。现在该怎么办?"

  范蠡说:"咱们赶快去求和吧。"勾践派文种到吴王营里去求和。文种在夫差面前把勾践愿意投降的意思说了一遍。吴王夫差想同意,可是伍子胥坚决反对。

  文种回去后,打听到吴国的伯嚭是个贪财好色的小人,就把一批美女和珍宝,私下送给伯嚭,请伯嚭在夫差面前讲好话。经过伯嚭在夫差面前一番劝说,吴王夫差不顾伍子胥的反对,答应了越国的求和,但是要勾践亲自到吴国去。

  文种回去向勾践报告了。勾践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文种,自己带着夫人和范蠡到吴国去。勾践到了吴国,夫差让他们夫妇俩住在阖闾的大坟旁边一间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范蠡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就放勾践回国。

  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还自己问:"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作褥子。这就是后来人传诵的"卧薪尝胆"。

成语故事广播稿5

  张乖崖将他喝住,上前盘问。库吏不敢隐瞒,如实承认了。于是张乖崖下令把他捉进县衙,命手下衙役对他施以杖刑,以示警戒。库吏不服,喊道:“不就一文钱嘛,有什么了不起的?就为这么一文钱你就打我,你还能打死我不成?”

  张乖崖听了这话,气愤至极,提笔在案卷上批道:“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意思是说,一天偷一文钱,看上去确实算不了什么,但是一千天就是一千文钱;绳子虽然很钝,但是日子久了,也可以把木头锯断;水从上往下滴虽然没有多大力量,但时间长了,也可以把很坚硬的石头滴穿。写罢,他下令把这名库吏斩首。

  成语“水滴石穿”就是从这个故事中得来的,有时也写作“滴水穿石”,有时又直接引用原文“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合起来使用。意思是说,缺点、错误虽然不大,但天长日久积累起来,就会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现在人们多从积极方面加以使用,表示虽然力量暂时十分弱小,但是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能战胜困难,获得成功。

成语故事广播稿6

  甲:敬爱的老师们!

  乙: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早上好!

  甲:我是播音员xxx 。

  乙:我是播音员xx 。

  甲:今天,我们为大家安排的是《万花筒》栏目。希望大家能喜欢。

  乙:首先是《成语故事》

  甲:请听《杞人忧天》。

  乙: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甲: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乘凉,并且自言自语的说:“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

  乙: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再说即使真的塌下来,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

  甲: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

  乙: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它的主要意义在唤醒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它与“庸人自扰”的意义大致相同。

  甲:接下来是《生活小窍门》。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总会碰上一些麻烦事。

  乙:生活小窍门,我们帮你支招。

  甲:今天,借着电波告诉你五则小常识。竖起耳朵,听好哦!

  乙:吃了辣的东西,感觉就要被辣死了,就往嘴里放上少许盐,含一下,吐掉,漱下口,马上就不辣了。

  甲:牙齿黄,可以把花生嚼碎后含在嘴里,并刷牙三分钟,很有效。

  乙:同学们仰头点眼药水时,可以微微张嘴,这样眼睛就不会乱眨了

  甲:眼睛进了小灰尘,闭上眼睛用力咳嗽几下,灰尘就会自己出来。

  乙:最后要告诉大家的是:吃了有异味的'东西,如大蒜、臭豆腐,吃几颗花生米就好了。

  甲:《生活小窍门》就为大家播送到这里。

  乙:时间过得真快!“红领巾”广播又要与大家说“再见”了!

  合:欢迎大家下次继续收听。本次播音到此结束!下周同一时间我们再见!

成语故事广播稿7

  东汉末年,有一位神医名叫华佗。他救死扶伤,医术高超,给人治病的时候总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作出准确的诊断,并提出正确的治疗方法,深受人们的敬仰。

  有一次,两个地方上的小官吏倪寻和李延一同到华佗那里看病,碰巧的是两人的病情非常相似,都感觉头疼发热。华佗仔细为两个病人作了检查,然后说:“倪寻应该用泻药,而李延要吃发汗的药。”

  这两个小官吏感到很不解,于是便问:“我们两个人的病情是一样的,为什么吃的药却并不相同呢?”

  华佗解释说:“倪寻的身体外部并没有什么毛病,病是由于身体内部食物消化不良引起的;李延的身体内部很健康,病是由于外感风寒,受了凉而引起的。所以,虽然你们两位的病情表现是一样的,但是药方却应该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而有所不同。”

  华佗随即给两人分别开了药方,他们两人买了华佗开的药,刚刚吃了两天,病就全好了。

  当时的人们知道这件事情后,就用“对症下药”来称赞华佗的这种治疗方法。

  后来,人们将“对症下药”作为成语,来比喻针对不同的客观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加以应对,从而妥善地处理问题。

成语故事广播稿8

  草船借箭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说:“不用问,去了就知道。”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成语故事广播稿】相关文章:

成语故事校园广播稿10-09

成语故事校园广播稿范文08-10

小学生成语故事广播稿07-21

小学生成语故事广播稿范文3篇05-22

神话成语故事历史成语故事06-07

成语故事11-06

成语故事12-17

成语故事精选10-11

经典成语故事精选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