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文不武成语解释

时间:2023-11-03 08:40:57 宇涛 成语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不文不武成语解释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成语吧,成语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华文化的精华,那么,都有哪些经典成语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不文不武成语解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成语原文】:不文不武

  【标准发音】:bù wén bù wǔ

  【繁体写法】:不文不武

  【不文不武是什么意思】:既不能文,又不能武。

  【不文不武成语接龙】:进可替不 → 不文不武 → 武不善作

  【用法分析】:作谓语、定语;指人无能

  【读音预警】:倡导普通话,请按照音标

  【bù wén bù wǔ】采用标准四声阅读。

  【出处说明】:唐 韩愈《泷吏》诗:“不知官在朝,有益国家不?得无虱其间,不文亦不武。”

  【对应反义词】:能文能武

  【不文不武的造句示例】:

  一、看他那不文不武的模样,谁知道他能干什么。

  二、于是潜龙起蛰,鸣凤朝阳,濠州大陆,竟出了一位不文不武,亦文亦武的真人,拨乱致治,诞膺天命。

  三、他——一个穿越者——不文不武、不三不四、不伦不类,一无是处。

  四、那人穿戴,不文不武,骑在马上,摇晃不定,明显不是军中将士。

  五、林冲为啥要对李真这样一个不文不武,无名小子而傻眼呢?原因无它,林冲看出来了,这个李真居然是个“异人”。

  六、他是一个不文不武的庸才。

  不文不武的故事

  朱武不文不武

  贯华堂本《水浒传》把“楔子”和正文截然分开,“洪太尉误走妖魔”是宋仁宗时期的事情,第一回才是梁山故事的开篇,时间早过去六十多年了。按照这个文本结构,朱武就是梁山好汉中第二个出场人物。

  第一个出场的梁山好汉是九纹龙史进。史进所在的史家村附近有一座少华山,那里啸聚着一群绿林好汉,为头的名叫朱武,底下两个副手,陈达、杨春。那朱武出场时,施耐庵写道:那人原是定远人氏,能使两口双刀,虽无十分本事,却精通阵法,广有谋略。除了这一行简介的文字,还有一首赞诗:

  道服裁棕叶,云冠剪鹿皮。脸红双眼俊,面白细髯垂。阵法方诸葛,阴谋胜范蠡。华山谁第一,朱武号神机。

  朱武的籍贯是安徽定远,施耐庵为什么写把朱武的籍贯定在安徽呢?从书中的介绍看,朱武也学过武艺,使用的武器是双刀。然而,朱武从来都没动过武,那两口刀大概也就是山大王配备身份用的吧。

  朱武的武艺肯定是不行的,应当是一个文人。所以,书中说他“精通阵法,广有谋略”,阵法与诸葛亮有师承关系,属于一个流派。而且,智谋胜过了助勾践灭吴、携西施泛舟五湖的范蠡。如此一来,也就难怪很多读者认为,朱武的谋略、阵法比吴用还厉害,在梁山上没有发挥,又是受到某个势力打压了。

  朱武有谋略吗?没有!朱武会阵法吗?不会!下面的章节中,将证明朱武就是一个不文不武之人。既如此,那他为何又号称神机军师呢?此人身上到底藏着何种神机呢?

  朱武的神机因版本而神奇

  说朱武阵法神奇,智谋过人的不是《水浒传》,而是《征四寇》。一贯表现拙劣的朱武,在征伐辽国的时候,忽然变得神奇无比,连续识破耶律得重、兀颜延寿、奚胜的阵法,并助梁山 破阵成功。于是,朱武被神吹,简直比吴用还牛逼。

  《水浒传》曾经被腰斩,但腰斩《水浒传》罪魁祸首绝不是金圣叹,而是大明王朝。施耐庵写完《水浒传》,大约是在明成祖永乐早期。但这部书却一直在民间流传,直到一百多年后的嘉靖年间才得以刊行。现在看到的通行本,则是以明万历年间(约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刊印本为母本的“水浒全传”,称为容与堂本或者“天都外臣序本”。

  金圣叹非常反感七十回后的续书故事,因而,第二次腰斩了“水浒传”。其中,削去了大量的“致语(诗词)”。因而,朱武所谓“阵法方诸葛,阴谋胜范蠡”,大概也是续书作者为了拔高朱武,照应破大辽神剧而塞进施耐庵著作中的。

  续书很少照应施耐庵前七十回书,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想让谁变得强大,就尽量高拔。神机军师是这样,梁山头号智囊吴用也因此中招,在朱武的衬托下,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无用”。

  吴用出场时,施耐庵并没有说他精通阵法,芒砀山降魔,摆布阵法的就不是吴用而是公孙胜。打高唐州、大名府时吃过亏,吴用也从没以阵法破敌,因为他本来就不会阵法。到了续书中,吴用忽然“布四方五斗旗”,以九宫八卦阵痛杀童贯兵马。

  朱武的神机、智谋,得益于续书以及对《水浒传》的增删,说他精通阵法,谋略超人,这几句赞诗恐怕也是后来的文人为了给续书做伏线,篡改了施耐庵的原著,增加了这首赞诗。实际上,朱武的神机并不体现在智谋与阵法上,而是另有他指,更多的是一种隐喻象征意义。这重隐喻又是什么呢?朱武果然有神机吗?

  朱武智谋被吴用秒杀

  纵观七十回本的《水浒传》,朱武不仅一点都不神机,智谋方面反倒是显得很拙劣,阵法则根本不懂。

  朱武一出场便逮到了展示智谋的机会。副寨主陈达不顾劝阻,试图借道史家村,到华阴县去借粮。到了史家村,与史进一交手就被活捉。朱武抓破脑袋瓜,才想出了苦肉计,赌史进“大虫不食伏肉”。幸亏史进没有多少江湖经验,吃了朱武这一套,这条苦肉计还是得逞了。

  “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水泊”这回书,阔别故事的朱武再次亮相。这一回是因为鲁智深记挂史进,与武松一道到少华山请九纹龙入伙梁山。鲁智深、武松到了少华山,朱武正为史进被华州府贺太守擒获而束手无策。一见鲁智深来了,便一五一十的将史进如何被捉的事情讲了一遍。

  朱武若是有些智谋,便不会窝在少华山一点办法都想不出。桃花山的李忠、周通都晓得干不过呼延灼而往二龙山求救。眼见得史进入了虎口,朱武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在山中坐等史进人头悬挂在城门楼上。

  鲁智深性急,不听劝阻,提了禅杖就去行刺贺太守,结果,又被活捉。朱武又是束手无策,与少华山上的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幸好,吴用早就派了戴宗前来打探消息。戴宗把少华山的情况带回了梁山,宋江接到戴宗的报信,立即带着吴用赶到少华山。

  吴用一到,便连夜察看了华州城的城池,决定智取。恰在此时,忽然传来消息:“如今朝廷差个殿司太尉,将领御赐金铃吊挂来西岳降香,从黄河入渭河而来。”

  吴用不愧是智多星,立即捕捉到这一战机,定下妙计大闹西岳华山。吴用截住朝廷钦差殿前太尉宿元景,借用金铃吊挂,假扮宿太尉赚出贺太守,一举打破城池,救出鲁智深与史进。这一次是吴用、朱武智谋的第一次比拼,吴学究将朱武秒成弱鸡。

  这不是吴用的运气好,而是吴用善于情报工作,善于捕捉战机。夜探华州后,吴用知道这座城池是不能强攻的,便派出喽啰四处打探消息,这才提前预知了宿元景奉旨来华州降香的重要情报。假若梁山人马没有赶到,朱武根本就不可能知道宿元景前来,即便是知道了,也没有本事定出如此妙计,更不敢劫持宿太尉,以金铃吊挂赚出贺太守,然后一举攻下华州城。

  接下来的一场战斗,便能证明这一点。

  公孙胜再次狂虐神机军师

  吴用妙计救出鲁智深、史进,梁山军马得胜班师。但是,既然朱武出场了,施耐庵便要借此情节,继续让朱武现原形。这就是“芒砀山公孙胜降魔”的故事。

  芒砀山混世魔王樊瑞要与梁山作对,史进绝定带着少华山人马灭了樊瑞,以作梁山入伙的“投名状”。于是,在得到晁宋二位头领的同意后,点起少华山人马前往芒砀山降魔。

  这一仗,又是朱武展示韬略的大好机会。然而,神机军师又令人无比失望。既不做战前侦察,又没有安排好自己的队伍,制定作战计划,在不知己不知彼的情况下,朱武随着史进,愣头愣脑的攻到芒砀山下。刚刚展开队伍,就被项充李衮一阵冲杀,少华山人马大败亏输。朱武在阵中一通瞎指挥,根本稳不住阵脚。“阵法方诸葛”的神机军师却被樊瑞的团牌飞标阵杀得狼狈不堪,还好意思说精通阵法?

  吃了败仗,朱武又是一以贯之的抓瞎。还是吴用有先见之明,与宋江及时赶到。为彻底将朱武打回原形,这回,施耐庵让公孙胜出场。

  当天晚上,公孙胜看到芒砀山寨打着青色灯笼,料定有妖人做法。公孙胜事前料敌,打有准备之仗,一出手便完爆不知敌情盲目上阵的神机军师朱武。公孙胜了解了敌情,便献出诸葛亮的八阵图,而且,一番阵法高论,听得宋江大喜。照此阵法,公孙胜成功的大败樊瑞,几乎是笼中抓鸡似的活捉了让史进、朱武吃了大亏的项充、李衮。然后,樊瑞投降。

  在这场阵法较量中,朱武“指引五个军士,在近山高坡上看对阵报事”,成了公孙胜的一个传令兵,真是斯文扫地啊。

【不文不武成语解释】相关文章:

成语及解释11-02

成语及解释12-12

形容很多的成语及成语解释02-28

解的成语及解释12-27

刁天决地成语解释11-12

遗簪坠履成语解释11-08

牵肠挂肚的成语解释08-02

访贫问苦成语解释11-12

箭穿雁嘴的成语解释11-21

好整以暇的成语解释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