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濡目染的成语解释

时间:2023-09-27 09:30:40 宇涛 成语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耳濡目染的成语解释

  耳濡目染是后世根据韩愈在《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的典故:“目擩耳染,不学以能。”引申出的成语,那么耳濡目染是什么意思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耳濡目染的成语解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成语】:耳濡目染

  【拼音】:ěr rǔ mù rǎn

  【简拼】:ermr

  【解释】: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示例】:她完全没有读过书,但她单凭~,也认得一些字,而且能够暗诵得好些唐诗。 郭沫若《少年时代·我的童年》

  【近义词】:耳闻目睹、耳熟能详、潜移默化

  【语法】:作谓语、定语、分句;指不知不觉地改变

  【英文】:be influenced by what one constantly sees and hears

  【日文】:見よう聞きようで自然(しぜん)と覚(おぼ)える

  【顺接】:染丝之变 染丝之叹 染化而迁 染指于鼎 染指垂涎 染指甲草 染旧作新 染神乱志

  【顺接】:出尘不染 恶尘无染 耳习目染 耳濡目染 耳熏目染 耳闻目染 烘托渲染 六尘不染

  【逆接】:闭目塞耳 不堪入耳 不绝于耳 长目飞耳 出口入耳 窗外有耳 垂头塞耳 垂首帖耳

  【逆接】:耳不忍闻 耳不旁听 耳不离腮 耳习目染 耳后生风 耳后风生 耳听八方 耳听心受

  成语典故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唐代中期官员,官至吏部侍郎。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

  在《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中,韩愈简述了房启的一生和为人,房启,字某,河南人。曾祖父房融,祖父房琯,父子相继任宰相。父亲房乘,官至秘书少监,死后赠太子詹事,房启从小就受到仕族的熏陶,一言一行,都严守典训。他有良好的家庭教养,因为耳经常听到、眼经常看到为官之道,所以他没有经过专门学习、训练,也能做好官职之内的事。房启一开始是任凤翔府参军,当时年纪很轻,老百姓和官吏们看见他,都说:“不愧是房太尉的子孙啊!”没有人敢拿事来捉弄他转任同州澄城县丞后,房公更加注重自身的修养,举止得体,同僚们都很震惊,非常佩服他。房启在政治上附王叔文,因而由容州刺史贬为虔州长史,死于元和七年。

  成文用法

  “耳濡目染”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无形之中受到影响。联合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运用示例

  宋·吕祖谦《东莱博议》卷一:“鲁自周公伯禽以来,风化浃洽,其民耳濡目染,身安体习。”

  明·杨慎《诗话补遗·秦少游女》:“可怜生长深闺里,耳濡目染知文字。”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二七回:“只因安享富贵的久了,后边生出来的儿孙,一来也是秉赋了那浇漓的薄气,二来又离了忠厚的祖宗,耳染目濡,习就了那轻薄的态度。”

  成语寓意

  房启从小就受到仕族的熏陶,并没有经过专门学习、训练,却也能够做好官职分内的事,可见环境对人的重要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一个人在环境中耳濡目染,这种影响往往是无形的,因此对于环境的选择及所接触的人就不能不慎重。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取决于个人自身的一言一行,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与有仁义道德的人相处在一起,耳濡目染,自然也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太可能养成仁德的情操,甚至会受到不好的负面影响。所以每个人都应该重视个人居住的环境,重视对周围朋友的选择。

【耳濡目染的成语解释】相关文章:

耳濡目染的成语故事01-29

成语及解释11-02

成语及解释12-12

形容很多的成语及成语解释02-28

贬义成语解释09-26

心旷神怡成语解释02-02

成语及解释大全07-27

直木必伐成语解释03-21

饰情矫行成语解释05-26

倒廪倾囷成语解释01-27